2012第二章细胞和组织损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身性萎缩: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或严重消耗 性疾病,如结核病、肿瘤
全身各组织器官发生萎缩的顺序:脂肪组织 (体内90%的脂 肪消耗才致别的器官消耗)——>肌肉 —— 肝、肾、脾、淋巴结 ——> 心、脑 脑萎缩
(1)眼观 :全身脂肪完全消失 ,心冠状沟、肾周围脂肪呈灰 白或灰黄透明胶冻样(因此又称为脂肪胶冻样萎缩); 各器官体积缩小,边缘锐薄,质地坚硬,质量减轻,被膜皱 缩、增厚;胃、肠等管腔的管壁变薄,半透明状,撕拉易破 。
(2)镜检: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细胞
胞浆内出现多量棕黄色脂褐素颗粒,而间质相对增
多。 见于心脏和肝脏
例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全身性萎缩时可见肝细 胞、心肌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脂褐素出现(溶 酶体残体增多),以致心肌及肝脏外观呈棕褐色变化, 这种情况称为褐色萎缩 .
例如:心肌褐色萎缩
2.局部性萎缩:是指由局部性原因所引 起的萎缩,可分为:
分为滤泡型“西米脾”、弥漫型“火腿脾”。 A.滤泡型:淀粉样物质沉着的脾小结部位呈灰白色 半透明的颗粒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 故称“西米脾”。
B.弥漫型:淀粉样物质弥漫性的沉着于红髓部 分的脾窦和脾索的网状纤维组织上,切面可见 灰白色与红褐色相互交织成火腿样花纹,所以 称为“火腿脾”。
(2)、组织学变化: “西米脾”。 2.肝脏 “火腿脾”。
镜下:组织的固有结构完全
破坏消失,实质细胞和间质 都彻底崩解,融合成均质伊 红深染的无定形颗粒状物质 . 见于结核病灶
肺结核干酪 样坏死
(3)肌肉的蜡样坏死 眼观:肌肉组织发坏死时,外观呈灰黄或灰白色, 干燥而浑浊,坚实,如同石蜡。 镜下:见肌纤维肿胀,胞核溶解,横纹消失,胞浆 变成红染、均匀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有的还 可发生断裂 。见于动物白肌病、犊牛口蹄疫的 心肌和骨骼肌。
第二节
变性
脑萎缩
2
压迫性萎缩:指组织 器官受机械性压迫而 引起的萎缩 肾结石压迫肾实质变 薄 ,肿瘤、寄生虫 等压迫组织器官引起 的萎缩。
4
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
心肌细胞纤维 变细,细胞核 变成短杆状、 深染,细胞核 两断出现棕褐 色脂褐素颗粒
神经性萎缩:由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发生损伤而引起的功能
(4)脂肪坏死 眼观:脂肪坏死外观呈不透明的白色斑块或结节 镜下:脂肪细胞只留下模糊的轮廓. 见于胰性脂肪坏死和营养型脂肪坏死。
2、液化性坏死:组织细胞坏死后,由于蛋白 质分解酶的作用,死亡的细胞迅速进行酶分 解,而形成液体状。可形成囊腔. 常发生于水分含量多的组织器官,见于 脑、肺、胰腺的化脓性病变和细胞水肿引起 的坏死 。
的脂滴,称为脂肪变性。脂变细胞内的脂滴主要为中性脂肪 (甘油三脂)或类脂质(磷脂、固醇、类固醇)
(二)病因 急性、热性传染病、中毒、败血症、营养不良 及各种可导致缺氧的病理过程 。
(三)发生机理:脂变是C内脂肪代谢紊乱所致。肝 是脂代的中心场所,故易发生脂变。发生机理如下: 1.脂蛋白合成障碍 : 2.脂肪显现 :
2.变性轻者,病因消除即可恢复正常。
二.脂肪变性
例:肾颗粒变性时,
肾小管上皮细胞肿
大,界限不清,胞
浆内有大量淡红色
的颗粒,管腔狭小, 星芒状。
13
心肌细胞颗变: 心肌纤维肿胀, 横纹消失,在 肌细胞内出现 多量的微细淡 红色颗粒。
13
二、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一)概念:指在变性非脂肪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
为什么脑的坏死是液化性坏死?
图示 肺叶脓肿形成留下空腔, 表明其为液化性坏死
图示另一个肺局部脓肿,病灶区的肺泡被破坏
图示伴大量中性白细胞的 小脓肿灶,属液化性坏死。
3、坏疽:组织坏死后,水分蒸发和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出现的
一种特殊形态学变化。 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
(1)、干性坏疽
(2)、湿性坏疽
(四)病理变化 :
颗变常发生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
眼观 :器官体积肿大,质量增加,边缘钝圆,被膜
紧张,色变淡较苍白,浑浊无光泽,象开水烫过。
镜下:变性的细胞体积肿大结构模糊,胞浆中出现
大量微细颗粒.
例如:肾 颗粒变性 心肌颗粒变性
(五)对机体的影响:
1.可使变性的器官功能降低,如果病变 继续发展,可引起水泡变性,脂肪变 性,严重者可导致细胞死亡。
四、粘液样变性
特点:光镜下可见在肾小管 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上皮 细胞的胞浆内常出现一种无 结构红染的大小不等的圆形 透明滴,圆滴边缘整齐光滑, 似水滴,有透明感,大的可 比红细胞大,小的如颗粒变 性的颗粒 。
见于肾小球肾炎。
玻 璃 样 变
机理: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四、粘液样变性
粘液样变性:是指结缔组织中出现类粘 液的积聚。(机理不清) 粘液变性:粘膜在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 引起粘液大量分泌,同时粘膜上皮有变性、 坏死、崩解和脱落等变化时,称为粘液变性。 (一)病理变化 (1)、眼观:组织肿胀,切面 灰白透明、似胶冻状。 (2)、组织学变化(如图) (二)、结局与转归 原有结构消失,充 满淡蓝色的胶冻样 液体,其中散在有 星形和多角形的粘 液细胞。
鸡马立克
六.纤维素样变性
发生于结缔组织(间质)和血管壁的一种坏死,病变 组织的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清的细丝、颗粒状或片块状 红染的纤维蛋白样结构,故称为纤维样坏死。 (一)原因和机理 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毒感染等。 纤维素样坏死的物质:肿胀、变性崩解的胶原纤维; 沉积于结缔组织的免疫球蛋白; 还有可能是血液中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的纤维素。 不同的疾病中,纤维素样坏死的成分不同。 (二)病理变化
凝固性坏死,肾皮 质苍白色的楔形坏 死灶
镜下 :组织的结构轮廓仍保留,但实质细胞的 精细结构已破坏消失, 细胞的核崩解消失,或 有部分碎片残留,胞浆融合成为一片淡红色均 质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肾凝固性坏死
(2)干酪样坏死 眼观:坏死组织呈灰白或灰
黄色,松且易碎,无结构。 外观似干酪样或豆腐渣而得 名。
第二章 组织与细胞损伤
第一节 萎 缩
一、概念: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
数量减少、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有关假性肥大、发育不全、不发育的概念
二、原因:细胞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的原因(血循障碍、营
养物质供应不足、细胞代谢障碍、神经/内分泌刺激减少)
三、分类及病理变化
(一)生理性萎缩(年龄性萎缩、退化) (二)病理性萎缩(恶病质性萎缩):全身和局部
一般见于 中毒
肝脏淀粉样变
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着于肝索与肝窦的网状纤维上, 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状物,严重者肝结构模糊,肝 细胞受压,肝索萎缩或结构完全消失
在脾中央动
脉周围(1),
脾小结(2)内淀粉 样物质沉着
西米脾
脾的结构破坏,红髓几乎完全 为粉红染的淀粉样物质所取代, 白髓被压挤萎缩,“火腿脾”
3.中性脂肪合成过多,可引起肝脂变 :
4.肝脂肪酸氧化障碍: 5. 结构脂肪破坏:
(四)病理变化:
1.眼观: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被膜紧张,
质地脆弱易碎,色呈灰黄或土色,切之有油腻 感。
2、组织学变化(如图)
(1)、肝脂肪变性的特点:肝
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脂滴。
周边脂肪化 :见于中毒 中央脂肪化:见于缺氧 (2)、肾脂肪变性的特点 (3)、心脂肪变性的特点 虎斑心 (五)、结局和对机体的 影响
(1)神经性萎缩 (2)废用性萎缩 (3)压迫性萎缩
(4)激素性萎缩 :是指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萎缩。
如动物去势后生殖器官失去分泌激素而发生萎缩。又如肾上
腺皮质激素减少时肾上腺皮质萎缩。
(5)营养不良性萎缩:营养物质过渡消耗、或摄入不足; 血液供ຫໍສະໝຸດ Baidu不足。
四、对机体的影响
• 1.一般的局部萎缩是可复性的,病因消除后组织器 官的形态、机能即可恢复。 • 2.全身萎缩较久,机体抵抗力下降,救治不及时,易 并发其他病死亡。 • 3.若发生在重要的组织器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变性(degeneration)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
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
变性是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它 是一种可复性的病理过程。 常见的细胞内变性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 细胞外变性有粘液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
一、颗粒变性
granular degeneration (浑浊肿胀、浊肿、 实质变性)
本例肝细胞由于肝炎病毒的损伤而个别死亡。 有的细胞核溶解消失,有的整个细胞变成粉红色 无结构小球(肝细胞的嗜酸性坏死)。
三、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指组织坏死后,在蛋白凝固酶的作用下由于 蛋白质凝固,形成一种灰白色或灰黄色干燥而无光泽的凝 固物.有4种类型: (1) 贫血性梗死: 眼观:坏死区灰白色、干燥,早期肿胀,稍突出于脏器的表面.
酮体 柠檬酸
部分磷脂及 类脂、蛋白 质、碳水化 合物形成细 胞的结构成 分既结构脂 肪
三羧 循环
胆固醇 乙酰- COA 脂肪酸 C02+H20
特点:光镜可见小动 脉壁的中膜结构破坏, 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结 构消失,变成致密的 无定形透明蛋白 ,整个 血管管壁变厚,管腔变 窄. 原因及机理:常见于 心、脾、肾的小动脉 血管的炎症性病变 (病毒病)。 由于炎性变化,使 血管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渗出,浸润在 血管壁内。
三、透明变性
肾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
三、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性,是指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一
种均质、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透明蛋白)。玻璃
样物质(透明蛋白),可被伊红或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
(一)类型及机理:常见的透明变性有以下三类 1、血管壁的透明变性 2、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 3、细胞内透明变性 (二)、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气性坏疽
四、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溶解吸收 2、腐离脱落 3、机化、包囊形成和钙化
图示 胃粘膜左中部一片红斑围着一个
大溃疡和邻近的几个小溃疡。
图示一大溃疡,本例为恶性肿瘤引起
脂肪酸在肝中的主要代谢途径:
胆碱 脂肪酸 酯化(内 质网) 脂酰-COA 氧化(线 粒体) 乙酰- COA
磷脂、蛋白质 三酰甘油 脂蛋白进入血液
脾玻璃样变
肾细动脉玻璃样变
特点:眼观为灰白 半透明状,质地坚实, 缺乏弹性。见于疤痕 组织。
光镜可见纤维细胞减 少,胶原纤维增粗并 相互融合成为带状、 片状的均质半透明的 玻璃样物质。
心外膜下和心室乳头肌及肉柱的 静脉血管周围发生脂变,呈黄色斑 纹,未发生变性的心肌红褐色,红黄 相间,似虎皮,称“虎斑心”。 见于口蹄疫
细胞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萎缩、不发育、发育不全、颗粒变性 、水泡变性、脂肪变性、 虎斑心、西 米脾、火腿脾、坏死、凝固性坏死、干
酪样坏死、坏疽
问答题
1、试述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的 异同点? 2、局部性萎缩分为几种类型? 3、发生在细胞内、外的变性各是哪几种? 4、坏死时细胞核的变化如何? 5、坏死有哪几种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如何?
(1)眼观:肝肿大,边缘钝,色淡,质脆易碎,切面模糊 .
(2)组织学变化:肝淀粉样变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六.纤维素样变性
第三节 坏 死
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二、病理变化 所有疾病发生的原因 1、细胞核的变化(如图) 2、细胞浆的变化 3、间质的变化
图示 死亡的心肌细胞。核消失,明显的横纹消失
五、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 是指组织内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
此物质常沉着于一些器官的网状纤维、小血管壁和细胞之间。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慢性消耗性疾病、抗原反复刺激 等
(二)、病理变化
碘染法:淀粉样物→ +碘→棕褐色→ +硫酸→蓝色 刚果红染色法:淀粉样物→+刚果红→桔红色
1.脾脏:(1)眼观:脾脏体积增大,质地稍硬,切面干燥,病变可
(一)概念:颗粒变性是一种常见轻度细胞内变性,是 指变性的细胞体积肿大,胞浆中出现许多微细的蛋白
颗粒。
(二)原因:机械性损伤、缺氧、急性感染、发热、 中毒、败血症等。如犬细小病毒感染
(三)发生机理
• 1、细胞膜损伤。 水钠潴留,细胞水肿。
•2、线粒体损伤。致病因子引起线粒体酶系统代 谢障碍,造成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增多 ,导致线粒 体肿胀变性、空泡化 。 3、血浆蛋白进入细胞内。一般见于肾脏。
障碍,受其支配的组织器官失去营养调节而发生萎缩 . 如鸡马立克氏病,由于外周神经受损,结果引起相应部位 的肢体瘫痪和肌肉萎缩。又如,脑灰质脊髓炎引起肌肉萎缩。
废用性萎缩:因动物肢体、器官组织长期不活动而功 能减退所致的萎缩 . 例骨折后由于肢体长期固定肌肉活动受限,故患 肢肌肉渐渐萎缩。
4
第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