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市民社会还是法团主义?——经济社团兴起与国家和社会关系转型研究述评

市民社会还是法团主义?——经济社团兴起与国家和社会关系转型研究述评
广 东社会科 学
2 1 年 第 5期 01
市 民社 会 还是 法 团主 义 ?
— —
经 济 社 团兴 起 与 国家 和社 会关 系转 型研 究 述 评
孙沛东
[ 提 要 ]关于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存在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两个争鸣的范式,前者强调
独立于 国家的社会 具有相对 的 自主性 ;后者强调 国家 自上而下对社会 的控 制和参 与。本 文以改革 开放




在 中 国从 计划经 济 向市场 经济转 型过程 中 ,随着非 公有 制经 济 的崛起 以及 国家管 制的 日渐放 松 ,经济 领域发 生 了显著 的组织 制度 变迁 ,其 中一个 引人注 目的现象是 在政府 和企 业之 间涌 现 出
数量 众 多的行业 协会 和商会 。这些经 济社 团的兴 起 是 国家 与社 会 双方 共 同推 性分 化 ,国家越 来越难 以依 靠传 统 的行 政命 令和组 织手 段实 施对社 会 的控 制 ,需要创 造 出新 的 、替代 性 的控制机 制 ;另一方 面 ,随着非 公经 济发展 而 日益壮 大 的经 济精英
也需 要成立 新 的组织 以维护他 们 的共 同利益 。 经济社 团 的兴 起重 构 了国家 、市场 和社会 之 间 的三角 关 系 ,引起 了 国内外 学 者 的极 大关 注 ,
2】 8
上发 起建 立 的 ,创造 出 了一个 独立 于 国家 甚 至制 衡 国家 的 自治领 域 。本文 以行 业协 会 和商 会等 经 济社 团 为例 ,考察 市 民社 会 和法 团 主义两 个 范式 的含 义 、支持 的经验 证据 及存 在 的 限制 ,在 此 基 础 上 指 出今后 研究 需要 注 意 的问题 。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罗兴佐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兴趣.由于研究者预设的前提及学术背景的差异,不同的研究者形成了不同的解释模式.多种解释模式的并存,既反映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也意味着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总页数】4页(P259-262)
【作者】罗兴佐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市民社会?法团主义?——海外中国学关于改革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 刘安
2.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论析 [J], 赵兴
3.调适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策略--评《中国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的考察》 [J], 宋晓清
4.关于中国互联网政治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J], 吴天慧
5.关于中国互联网政治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J], 吴天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年来国内需要理论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需要理论研究述评
是 往 后 来 这 种 关 系 就 倒 过 来 了 , 为 了 有 所 行 动 人
而 满足 自己的 活体 的需 要 。 [ 换 言 之 , 的需 要 ”3 人


是 人之 为人所 特 有 的 精神 活 动 的 产 物 和表 现 , 更
需 要 本身 问题研 究 主要从 学理 上廓 清有关 需 要 的产 生 、 义 、 定 属性 等关 涉 需 要 自身 范 畴 的研
是 人 的 本 性 。 马 克 思 、 格 斯 在 《 意 志 意 识 形 恩 德
在 以高扬 主体 的 自我 价值 和解决 “ 民生” 问题 为发
展 旨归的 当下 , 需要 理 论 的研 究越 来 越 受 到 国 对 内学界 的关 注 , 已取 得 不 少新 的理 论 成果 。鉴 并
态》 中曾言 明 : 他们 的需 要 即他 们 的本 性 。[ 心 “ ’。 ,
关 键 词 :需 要 ; 要 理 论 ; 究 述 评 需 研
中 图 分 类 号 : 0 43 F 1.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2 0 ( 0 2 0 —0 4 0 1 0 - 6 3 2 1 ) 30 1 - 5
在 现代语 境 下 , 会 价值 多元 和 主 体 意 志 的 社 异 质性 渐趋 凸现 , 社 会 个体 的 自我 认 知 和 自我 使
是 基于对 客体 认识 的逐 步 明晰和 自我认 知 日渐提
升而产 生 的 。
收稿 日期 : 0 2 0 一 1 2 1 — 3O
基 金项 目 :0 1年 度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西 部项 目“ 21 马克 思 主义 哲 学 大 众 化 研 究 ”项 目编号 : I XO 1 ; 国人 民 大 学 科 学 研 究 基 金 ( ( 1 XZ O ) 中 中 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助 ) 目“ 克 思 社 会 有 机 体 理论 的 内在 逻 辑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2 NH1 2 。 项 马 ( 1X 9 ) 作 者 简 介 : 晓飞 , , 共 中 央 党 校 研究 生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西 泽 , , 国 人 民 大 学哲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董 男 中 李 男 中

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二者的互动生长对政治稳定的意义

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二者的互动生长对政治稳定的意义

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二者的互动生长对政治稳定的意义【摘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四种关系,而后讨论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生长以及其对于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社会政治稳定一.国家与社会关系概论人是群体动物, 现实的个体的人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之中。

社会是由诸多个人按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群共同体。

社会是人类构成、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元, 是最大最复杂的人群共同体。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一切社会组织、社会关系都寓于社会之中。

世界的一切事物无不缘于杜会、归于社会, 须臾不可离开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有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有社会却无国家,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 社会组织不是国家而是原始公社、氏族组织。

公共事务无论就其性质还是就其管理而言, 都具有本来意义的社会性。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 进而促使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一方面形成了国家产生的经济条件, 另一方面, 社会矛盾趋于激烈、复杂, 于是以政治权力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就应运而生。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家一经产生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

国家是社会的代表、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 同时又是社会的统治者, 并且经常性地凌驾于社会之上,侵占、挤压甚至淹没社会。

社会是国家生活的最终承载者, 在社会发展、运动中, 它既在国家的影响、管理、控制下发生谐变, 又可能因国家的侵占、挤压衍生逆向冲突, 最终导致政治国家的更替。

因此, 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不仅是政治学的课题, 更是执政者的重要课题。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国泰民安, 不仅是执政者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所祈盼的目标, 而且是构成和衡量执政者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既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国家只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历史现象。

在这一历史现象的展开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社会决定国家, 国家来自于社会。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政治理论的热门话题。

在政治学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也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流变,并概述了一些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争议。

1.传统理论:国家控制社会在传统政治理论中,国家的地位被视为高于社会。

在这种观念下,国家被看作是社会的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控制和指导社会。

这种传统理论强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政府对社会的监管职责。

自由主义者强调,国家应该受到社会的约束和控制。

他们认为,国家应该为社会服务,而不是控制和管理社会。

自由主义的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独立于国家的力量。

他们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市场和政府管理的社会系统。

3.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与社会同等重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家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他们认为国家不应该高于社会,也不应该被社会所控制。

国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社会的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4.新制度主义理论:政府与市场协调新制度主义者强调市场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他们主张建立一种权力平衡和合理分配的机制。

这种权力平衡和合理分配主要建立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

他们认为,这种权力平衡和合理分配可以建立一个公平和稳定的社会体系。

5.社会福利主义理论:国家为社会提供福利社会福利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福利保障。

他们主张政府应该为贫穷、弱势和需要特别关注的人提供社会保障和服务。

这种社会福利服务不仅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和食品,还包括社会权利和机会的保障。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政治理论中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不同的政治理论流派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和强调。

这些政治理论的不同观点也引发了政治理论方面的争议和讨论。

实践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实践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出乎意料 的 是,埃 及———这 个 在 以 往 认 识中强国家的 代 表———在 乔 尔 · S · 米 格 代 尔这里被当作 一 个 弱 国 家 的 例 子,因 为 他 分 析了埃及的国家领导人( 纳赛尔) 和国家中
146
高层官僚集团 的 社 会 利 益 并 不 往 往 一 致,并 且同其他社会集团的社会利益往往相冲突, 这就导致他的所有重大社会改革的理想都沦 于失陷,这就是乔 尔 · S· 米 格 代 尔 所 谓“弱 国 家 — 强 社 会 ”的 危 机 。
乔尔·S·米格代尔书中论及的经验材 料 表 明 ,在 埃 及 ,部 分 国 家 精 英 和 相 当 部 分 的 地 方 精 英 对 于 中 央 政 府 的 重 要 决 策 ——— 在 相 当 时 候 体 现 为 一 系 列 具 体 政 策 的 实 施 ——— 并 非 一 心 一 意 ,很 多 时 候 ,他 们 都 是 有 选 择 性 地 在 国 家 政 策 的 实 施 过 程 中 采 取 行 动 ,或 积 极 、 或 消 极 、或 推 脱 … … 其 行 动 的 出 发 点 ,不 在 于 国家大政方针 的 落 脚 点,而 在 于 个 人 利 益 或 社会地位的保存……而部分国家精英和相当 部分的地方精 英 对 于 国 家 政 策 的 实 践,极 大 地 影 响 着 国 家 的 社 会 结 构 、社 会 控 制 的 形 式 。 同样地,在塞拉利 昂,“他 们 视 当 地 的 政 治 和 社会稳定为他们在文官体系内部升迁的必要 条件; 他们支持指定的政策往往和伦敦及英 国的商业利 益 背 道 而 驰 ”。③ 这 与 麦 克 · 布 洛维论及赞比亚矿场的管理层对工厂管理体 制的改革时所涉及的事实情况出乎意料地一 致。④ 三个国家中的国家 改 革的经验材料都
这就提醒我 们,国 家 和 社 会 的 关 系 并 不 是我们从以往 的 角 度 所 看 到 的,强 国 家 对 社 会造成的影响在社会中是完全被动接受的。 有学者曾 论 及,“有 什 么 样 的 人 民 就 有 什 么

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引言社会互动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和冲突的过程。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探索和解释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

本文将评析现有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以期对社会互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第一章理论框架1.1 交往理论交往理论是对个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如何构建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等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框架。

它将关系建立、维持和终止等过程视为交流、相互作用和共享信息的结果。

1.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互动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估他人行为,并根据这些认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一框架关注个体之间信息处理过程中涉及到注意力、记忆、推断等方面。

1.3 社会影响力理论社会影响力理论探究个体是如何在互动中被他人影响和塑造的。

它研究了社会规范、权威、社会压力等因素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1.4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互动中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交换资源、权力和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一理论强调了利益平衡和互惠关系对互动的重要性。

第二章实证研究2.1 社交媒体对社会互动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互动。

一些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可能导致面对面交流减少、孤立感增加等问题。

2.2 社区参与与公民行为一些实证研究关注个体参与社区活动对公民行为产生的影响。

这些研究发现,积极参与社区可以促进公民责任感、增加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意愿。

同时,社区参与还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资本。

2.3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跨文化交流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

一些实证研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互动,探究跨文化交流对个体的文化认同和多元观念的影响。

研究发现,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个体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接纳。

2.4 社会互动与心理健康一些实证研究关注社会互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流变与理论论争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变。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相关的理论论争。

1. 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国家是一个主导力量,其控制着社会。

该理论最初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国家是资产阶级的机器,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保护资本家的利益。

根据这一理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控制社会,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政府通过法律和其他手段,控制和限制社会的发展和活动。

这种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得到了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理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一些学者认为,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过于简单化了社会现实,无法完全解释复杂的现实问题。

此外,政府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也被认为无法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差异。

自由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维持社会的法律秩序和保护个人权利。

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确保社会的自由和繁荣,鼓励竞争和自由市场经济。

政府应该采取最小的干预措施,以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在西方社会。

然而,它也遭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确保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公义。

这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在某些领域提供保障和服务,例如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福利。

结构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被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所影响。

结构主义者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向关系。

结构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包括社会结构、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制度等。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理解它需要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

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型分析与讨论

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型分析与讨论

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型分析与讨论作者:李兆瑞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2期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米格代尔从“国家回归”角度出发,提出了“国家—社会”互动模型,分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及其产生的实际影响,讨论了社会治理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作用,并对我国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国家能力;社会治理;“国家—社会”分析模型学者们逐渐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对立思维模式,转向“历史的、过程导向的研究路径”[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彼得·埃文斯、斯考切波等学者为代表的回归国家学派逐渐登上舞台。

他们把国家作为主要的分析变量,认为国家具有自主性,有着自身的利益选择和价值偏好,将国家视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体,并以此来讨论国家行为,解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米格代尔作为“重新发现国家”(bringing the state back)理论的主力军之一,受早期研究农民革命的影响,从碎片化的边缘组织对国家的影响入手,讨论社会边缘对于国家中心的影响。

他在本书中挑选了五个深受英国殖民主义影响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比较案例,在不同的文化和略有差异的殖民政策的影响下,从弱国家(塞拉利昂)到强国家(以色列)连续排列,描绘出国家能力强弱的光谱。

一、“国家—社会”分析路径及核心概念在“国家—社会”分析路径模型中,米格代尔视国家为组织,视社会为社会组织的混合体,并将国家“嵌入”社会关系之中。

这意味着,模型具有两个面向:一面是,在社会中实际运行社会控制的群体可能在他们的形成和他们运用的规则两方面是不同的;另一面是,社会控制可能分布于众多相当自主的群体中,而并不是集中于国家手中。

[2]30这个模型正是体现了国家的矛盾性——要求统一整体与内部各部分之间矛盾的实践。

因此,在使用这个模型时,需要具备两个视角:视角一是将国家视为高度统一、界定清晰的个体,有干脆利落的边界划分;视角二是将国家视为一系列松散联系的实践碎片,与外界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本项研究主要关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等方面。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际数据,以揭示当代中国国家与 社会关系的真实面貌。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揭 示其特点和规律,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 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2023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 与社会的关系
目录
• 导言 •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 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 •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重构 • 结论与展望
01
导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
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经历了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研究和解释。
经济维度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维度 上表现为资源配置关系和经济发展 关系。
社会维度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维度 上表现为社会分层和社会整合关系 。
文化维度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维度 上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融合关 系。
03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国家治理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全能主义国家向有限国家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转变。
研究问题
(1)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状和问 题是什么?(2)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治理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3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未来发展趋 势是什么?
0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内涵

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一种路径[权威资料]

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一种路径[权威资料]

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一种路径[摘要]本文尝试梳理“国家与社会”框架在上世纪90年代重新进入中国学界后的研究发展脉络,探讨各种争论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作为一种融合了该框架在理论上和方法论上新进展的路径,可以成为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良好指南。

[关键词]市民社会国家政权建设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社区及其组织研究〔〕C3 〔〕A 〔〕 1000-7326(2007)05-0091-05“国家与社会”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被重新引入中国学界以来,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和运用,显示出其较有效的解释力。

但此一古老而常新的分析框架在各个学科的讨论和使用中又常常引发歧义,如在研究方向、概念内涵等方面的分野与论争。

笔者认为,还有两大因素是引发这些争议的重要原因。

一是基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出发点、问题意识和研究路径等所形成的不同规范,而“每一种规范都有它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都是自己的一套概念或同行术语”。

[1] (P12)二是这些争议及其发展,以及具体研究所处的时空脉络,尤其是这一时空脉络所折射出的社会结构变迁及文化历史差异等。

那么,在具体运用这一宏观框架时,就既要明了不同研究方向在各个学科中的历史渊源、涵义变迁、及其与社会文化在“历史中传承的结构”的关联,又要明确因不同学科的问题取向、认识旨趣的不同所造成的分析视角的分野;既要相互借鉴可以“拿来”的知识成分,又要坚持本学科的立场和方法。

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学和人类学有关社区及其组织的经验研究中,正是由于缺少这样一种相对宏观的共同规范和对话平台,使得研究者之间缺乏共同语言讨论研究的结果,研究成果难以积聚。

已有研究者注意到可以使用此一框架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一批有关中国乡村和城市社区的研究成果。

[2] 本文尝试梳理“国家与社会”框架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进入中国学界后的研究发展脉络,探讨各种争论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与社会交互关系”作为一种融合了该框架在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最新进展的路径,可以成为社区及其组织研究的良好指南。

德国国家构建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

德国国家构建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

德国国家构建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德国国家构建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自19世纪末,德国就逐渐从一个分裂的联邦国家向二战后的联邦共和国发展。

战后,德国以“卡尔斯鲁厄模式”为模板,实行了基于联邦制及社会市场经济的“政治行动计划”。

在此背景下,德国国家及其构建成为国际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各种学派的理论视角层出不穷。

本文将聚焦在德国国家构建研究中一种较为主流的、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并对其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其对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视角是一种以国家与社会相互关系为基本范畴,探讨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视角。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变革理论、制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文化理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其中重要的代表学者有哈贝马斯、维伦、霍茨等。

基于这一视角,德国国家构建学者们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深度剖析了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在德国国家构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例如,哈贝马斯通过对德国的实证研究,指出德国国家构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具备了在民间组织中内嵌的多元性、对话性与协作性等优良特征。

除此之外,德国国家构建学者们还将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视角运用到竞争政党制下的政治治理问题上。

他们认为,政治家和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治家需要充分倾听公民的声音,不断改进政策,持续实现政治合法性;而公民则需要参与政治过程,通过团结行动、社会抗议等方式推动政策变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视角在研究德国政治经济模式问题上也有着深入的剖析。

维伦在其著作《德国模式》中,提出了“德国模式”的概念,指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国家、工会和企业联盟的密切互动,并分析了其制度设计以及国家、工会和企业联盟之间的宏观制度关系。

在研究结果方面,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视角,德国国家构建学者们发现,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是德国制度成功运行的核心机制。

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我国背景下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我们将首先分析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框架,理解这种互动如何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发挥作用。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路径选择,以优化我国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国家与社会互动对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将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及其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二是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三是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回应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国家政策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最终,本文的目标是为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路径选择,以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在探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

这一框架为我们理解社会组织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和定位提供了基础。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多样性。

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往往将国家视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而社会则是被统治的对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逐渐变得复杂和多元。

在现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互动和合作的过程。

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

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

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相处就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相处就是人的专门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

这里包含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互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交流,也包含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

相处对于满足用户人们的须要,推动社会发展存有关键的意义:第一,相处就是个体存活的须要;第二,社会交往就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就可以展现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筑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就是做为处于生产力和须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出现相处的,同时由于这种相处又同意着生产和须要,所以人们之间的相处每天都在再次创办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搞过一个研究,她辨认出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大生四学生,在托涅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

当前我国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实际意蕴

当前我国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实际意蕴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246-24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2期
主题词: 书评;书介绍;郁建兴、;关爽;《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进展》
摘要:郁建兴、关爽撰文《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进展》指出,“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这一新分析框架表明,当代中国具有良性互动模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业已出现,并成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

在从社会管控走向社会治理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成为这一变迁的现实路径与内在逻辑。

它表征了当前我国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实际意蕴:在社会建设领域,国家与社会发现了共同的“利益契合”点,即对国家而言,社会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绩效;对社会而言,加快社会建设进程拓展了社会力量的发展和运转空间,并推动了社会自身的能力建设,有助于形成成熟的社会基础。

在走向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仍然保持活跃并且强势的姿态,其保留了制定游戏规则的主动权,并奠定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

然而,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来源于社会自身。

总体而言,“国家主导下的社会治理”表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蕴含了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与走向社会治理的可能性。

国家-社会-市场三维互动 一种研究新视角-论文

国家-社会-市场三维互动 一种研究新视角-论文

第二章国家-社会-市场三维互动:一种研究新视角前文我们介绍了研究意义㊁研究方法,但尚缺少研究模型或视角的介绍㊂只是提到当前乡村秩序研究视角的两种大的路径,一种是对宏观的结构化因素的关注,另外一种是对微观行动的民族志研究,这两种路径构成乡村秩序研究谱系的两个端点㊂关于乡村研究的框架很多,但如何把握宏观和微观则是进行社会剖析的关键,其中 国家与社会 的分析视角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模型㊂这种分析模型将乡村作为一种场域置入国家与社会两种力量的角力场中㊂下面,我们将对这种视角的起源㊁发展及其在中国乡村研究中的应用作简单的介绍㊂一㊀ 国家与社会 的研究评述(一) 国家与社会 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从理论源头上看,国家与社会相互对立和制衡的二分法起源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㊂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约翰㊃洛克(JohnLocke)和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分别发展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即以洛克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的 社会高于国家 框架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 国家高于社会 框架㊂①与霍布斯(ThomasHobbes)在‘利维坦“一书中提出的人与人全面对抗的自然状态不同,洛克认为: 人类最初的社会是自然的㊁和平的㊁善意的㊁互助的,是一个理性人自由组合的自由状态㊂ ②不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㊁人口的增长㊁劳动分工的细化㊁社会分化的加剧㊁财富的丰富和私有制的产生,这个自由状态的缺点逐步显现出来:它缺少一个确定的法律和公正的裁判者,也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裁判㊂洛克认为: 人们为了克服自由状态的缺陷,解决生活中的冲突和维护自身的权利而订立了社会契约,因此最初的国家就是社会契约的产物㊂我们有理由断定,政府的一切和平的起源都是源于人民的同意㊂ ③所以, 国家或政治社会是基于人们的同意而建立的,是以个人的同意为依据的,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赋予国家的并不是全部自然权利,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国家的权力是有限的 ㊂④只有每个人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才能得到另一部分社会权利㊂自由也一样,自由的实现是需要每个人让出一部分自由来换取的㊂因此, 国家只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人为达至某种目的而形成的契约结果;毋宁说,国家是一个工具,其目的是将自然状态所隐含的自由和平等予以实现 ㊂⑤通过洛克的叙述,我们发现,社会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社会有自己的自主性或是生命,国家是一种工具性或者保护性的存在㊂①②③④⑤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40页㊂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6,第5页㊂洛克:‘政府论“(下篇),第70页㊂洛克:‘政府论“(下篇),第86页㊂洛克:‘政府论“(下篇),第98页㊂洛克 社会高于国家 的框架,是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专制的体现,他们强调国家的 守夜人 角色,从个人权利与生俱来的角度来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㊂与洛克相反,黑格尔通过 市民社会 这一概念强调国家的重要性,提出 国家高于社会 的框架,他认为市民社会乃是个人私利欲望驱动的非理性力量所致的状态,是一个由机械的必然性所支配的王国;因此,撇开国家来看市民社会,它就只能在伦理层面上表现为一种无政府状态,而绝非由理性人构成的完备状态㊂①在黑格尔那里, 市民社会 是一个含义极其复杂的概念, 市民社会 是处于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地带,它不再只是与野蛮或不安全的自然状态相对的概念,更准确地说,它是同时与自然社会(家庭)和政治社会(国家)相对的状态㊂②显然,黑格尔这种 国家-市民社会 的架构完全不同于洛克的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架构,国家是对社会的超越,是一种高于社会的新阶段㊂因为黑格尔肯定了国家对社会的限制和积极作用,但作为 伦理理念的现实 和 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 的国家是正义和道德的化身,这样洛克意义上作为手段的 守夜人 的国家,在黑格尔这里变成了作为目的的国家,容易使人产生对国家集权的理想化幻想,极端化的表现就是国家高高在上,国家对社会的绝对控制㊂总之,无论是洛克的 社会高于国家 还是黑格尔的 国家高于社会 ,都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开启了先河㊂当然,如果从国家与社会力量对比来看,可以有四种理想类型:强社会-弱国家模式㊁弱社会-强国家模式㊁弱社会-弱国家模式和强社会-强国家模式㊂第一种模式反映了传统自由主义的理念,即社会对抗国家;第二种模①②参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第40页㊂参见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第31页㊂式反映了现代威权主义的要求,即国家主宰社会;第三种模式见诸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国家和现代不发达政体㊂①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是对立的两种模式,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模式,要么是社会占优,这常见于西方自由民主社会,要么是国家占优,这常见于一些威权政体社会㊂而国家和社会都处于弱势,或者都处于强势则相对来说非常态㊂前者表明社会处于一种不发达的状态,两种重要的驱动力量都被压制㊂当民主社会碰到强硬的政府,即可能出现强国家强社会的状态㊂这种状态可能会引发民间意愿与强权政府之间的矛盾,轻则会导致无休止的政治争论,重则产生严重的社会冲突㊂比如,美国就经常在强社会弱国家和强社会强国家之间转换㊂虽然国家与社会之间力量往往此消彼长,但无论谁 高 谁 低 ,至少我们不能笼统地将国家与社会混为一谈,因为二者在起源上有着根本的区别㊂同时,这种仅仅从力量对比来划分的二元对立模式在解释和分析时略显粗糙㊂后来的丹尼尔㊃贝尔(DanielBell)从 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 的视角入手,沿着洛克的传统构建出 政治-社会结构-文化 这样一种整合性分析框架㊂②在贝尔那里, 国家 隐缩为一种政治机制或政权,而 社会 则体现为由技术与经济所决定的社会结构, 文化 则被描述为布满矛盾的 现代主义 的后果㊂同样,尤尔根㊃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依据黑格尔 国家高于社会 的框架,构建出 国家-公共领域-市民社会 三层结构的变体框架㊂他的 公共领域 也被视作是介于 国家与社会 的①②陈明明:‘比较现代化㊁市民社会㊁新制度主义 关于20世纪80㊁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㊂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第11页㊂第三领域 ①,随着国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公共领域发展成为 国家的社会化 和 社会的国家化 的中介场所㊂虽然哈贝马斯强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融合趋势,其将 市民社会 分解为 市民社会 和 公共领域 并研究其互动机制使得该框架更加复杂㊂②通过对 国家与社会 框架进行修订而形成的理论变体还有很多,人类学㊁社会学㊁历史学㊁政治学等学科都有过各种尝试,随着 后工业社会 的来临和 后现代 理论流派的兴起, 国家与社会 的分析框架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挑战,一些学者甚至给 国家与社会 的分析框架判了 死刑 ㊂但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作为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学又作为一个整体性学科终究是无法绕过这一问题的,问题是如何在具体的研究中既继承已有理论工具的优点又结合研究问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分析工具㊂(二) 国家与社会 视角的局限与不足国家与社会 分析框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不少批评㊂一方面是源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复杂特点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学者们总是出于各自研究需求加以理解㊁应用和取舍,批评者质疑在具体的变迁与秩序研究中使用 国家 与 社会 这样宏大概念的正当性和适用性;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研究者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或者在不同的范畴中使用 国家 和 社会 的概念,从而陷入一种同样使用 国家-社会 分析框架的不同研究成果之间无法相互对话的混乱㊂因为众所周知, 国家 从来不是一个同质性的实体,她有不同层级㊁不同类型㊁不同利益诉求的代理人, 社会 也不是铁板一块㊁边界清①②邓正来㊁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的 公共领域 与 市民社会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㊂参阅裴宜理2000年6月在南京大学授予其兼职教授仪式上的讲演:http://lw china⁃b com/zxsh/20090318/1015028_1 html㊂晰㊁高度统一的同质性实体, 国家 与 社会 都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具体问题来建构和讨论㊂①此外, 国家与社会 视角的局限和不足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㊂第一,是宏观与微观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㊂ 国家 社会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公民社会 等都是宏大理论和宏大叙事,人们甚至对这些概念本身都充满了名与实㊁单数与复数㊁大与小㊁强与弱㊁包含与被包含等争论,如果将它们用于具体事件的研究时,其可行性常受到质疑㊂第二, 国家与社会 的视角缺乏对生活主体的关照㊂ 国家与社会 的视角看到了社会变迁中的结构性因素,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㊂当 国家 社会 成为分析的主体后,就看不到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具体行动者的影子㊂即便是 国家与社会 的互动,也是不同国家代理人和不同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互动的过程㊁性质㊁后果是由当时的互动情境以及行动者各自的利益所决定的, 国家 社会 这样的表述往往忽视了里面的权力结构和微妙的社会关系,甚至看不到具体秩序维系和变迁背后真正的决定因素和逻辑关系㊂忽视行动者,忽视人有悖于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初衷,无论是现象的描述㊁因果关系的发现㊁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解决具体问题㊁拓宽认识的视野㊁增加知识的积累以增进人类的福祉㊂第三, 国家与社会 框架在中国研究上的适用性也遭到争论㊂持肯定意见的学者认为:中国在清末民初就有了资产阶级的萌芽,出现了类似西方 公民社会 或是 公共领域 之类的现象㊂ 比如,行业协会㊁同乡会㊁家族和门第㊁通行团体㊁邻里社团和诸如庙宇社㊁拜神社㊁寺院和秘密团体等宗教团体组织等,因为所有这些社团都是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序言,第1页㊂在国家之外且独立于国家而建立的㊂ ①可以肯定,明清时期中国的基层就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民间力量,虽然这些民间社团组织是否符合西方的 市民社会 标准可以再论,但它们组织起个人,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充当中间人㊁扮演了和西方 市民社会 类似角色等是毋庸置疑的㊂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西方理论对于中国研究的适用性应当持谨慎的态度㊂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就指出: 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同包括宪政民主在内的现代性构建必定是相通的,而不可能是全然相悖的,并会在历史演进的各个时期不断表现出来㊂ 现代性 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也有着各种替代性选择;不同的国家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向 现代 的㊂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中国的过程㊂从本质上来看,中国现代国家的特征是由其内部的历史演变所决定的㊂ ②这是对西方经验垄断 现代性 界定的一种否定㊂ 与此同时,从他的问题意识的逻辑出发,他又认为,任何具有普世性质的问题必定会在所涉及的个案中(不管这些个案具有多大的特殊性)在某一层面以其本身内在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方式被提出来㊂因此,在现代国家构建的问题上,比之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植根于本土环境及相应的知识资源的 内部动力 要带有更为根本的性质 归根结底,外部世界的影响也是要通过这种内部动力而起作用的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他提出,现代性构建的 内部 史观和 外部 史观在方法论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㊂ ③因此,简单地将源自西方经验的理论套用在中国现实上有一定的危险性㊂①②③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73 274页㊂孔飞力:‘现代国家的起源“,格致出版社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页㊂陈兼㊁陈之宏:‘孔飞力与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⓪“,‘开放时代“2012年第7期㊂金耀基认为: 西方模型 (概念)只有在历史的意义上说是 西方的 ,但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则是全球性的㊂ ①如果说,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使用 国家与社会 的框架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其实在笔者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㊂ 工具 和 手段 本身是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就像各种技术和专利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推广和转让一样,问题的关键是看谁来使用这一工具㊁用于什么目的㊂国内学者使用 公共领域 市民社会 等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理论和经验研究来思考如何使中国这样的大国实现或者走上 民主㊁法治 的道路㊂当然,概念工具不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要考虑到具体的历史㊁政治㊁文化㊁经济等社会环境因素,需要谨慎选择和适当重构㊂(三) 国家与社会 视角下的中国研究国家与社会 框架虽然源自西方,但在社会科学界却是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广泛使用,中国也不例外㊂从一开始学者们就考虑到这一框架对分析和解释中国社会的适用性问题,都不约而同地提出 国家与社会 分析框架的本土化问题㊂比如,对Civilsociety的中文翻译就有数种,诸如 公民社会 市民社会 民间社会 市场社会 文明社会 第三部门 等㊂中国学者是在中国语境中来理解和翻译各种西文概念的,因此,当他们被要求在Civilsociety的不同汉译名称之间做出选择时,必然倾注了各自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不同判断和价值期待,不仅如此,这种分化还表现在对作为社会实在的Civilsociety的内涵和功能探讨上㊂②①②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85页㊂肖瑛:‘复调社会及其生产 以civilsociety的三种汉译法为基础“,‘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㊂对于从西方引入的理论,如果能够持批判和借鉴的态度,审慎合理地加以改造利用,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但不能在实际研究中简单套用西方理论,避免有意无意落入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㊂①借鉴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提炼出中国特色的 国家与社会 理论,从而发现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这是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理想之一㊂国家与社会 的框架一开始就用来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㊂无论是国外汉学研究者所关注的政治革命㊁社会运动㊁土地改革㊁制度变迁㊁经济发展㊁文化变迁等宏观的理论问题,还是国内学者着力考察的贫富两极分化㊁城乡二元对立㊁分层与流动㊁民主与法制㊁市场化与城镇化㊁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㊁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㊁社会保障与公民权等事关社会现实的具体议题,其背后都涉及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因为社会转型或者变迁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㊂总体上,自从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使用 国家-社会 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问题以来,无论是在分析层面还是在规范层面都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㊂② 国家与社会 的视角在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农村的现代化和基层治理㊂根据国内学者在实际研究中对 国家与社会 框架的运用,张静将这些研究成果归纳为三个方向 市民社会㊁国家中心和国家中的社会 ③㊂(1) 市民社会 方向㊂邓正来是早期 市民社会 研究的倡导者和带头人, 我的努力主要是透过对既有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解①②③朱英:‘近代中国的 社会与国家 :研究回顾与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㊂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王沪宁(1991)㊁孙立平(1997)㊁张静(1998)㊁于建嵘(2001)㊁吴毅(2002)㊁邓正来(2008)等人的论述㊂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㊂释模式的批判和反思而试图构建中国社会理论中的 国家与市民社会 或是 国家与社会 分析框架,并努力据此分析框架而揭示出中国在步入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以后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更为深层次的结构性困境 ㊂①邓正来在20世纪90年代和景跃进合著了‘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他们强调,无论国家权力的过度集中,还是政治权威的削弱,除了本身的原因,都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用 国家与社会 的二元对立来代替 权威本位(转型)观 ②㊂黄宗智认为 国家与社会 二元对立的分析是来源于西方社会的经验,用于解释中国社会并不合适㊂他试图建构一个价值中立的范畴,即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 第三领域 来描述 市民社会 的特征㊂王笛尝试用 市民社会 理论和哈贝马斯的 公共领域 理论来研究巴蜀茶馆,以寻求中国乡村 市民社会 中的 公共空间 ③㊂这些研究其实就是讨论社会如何从国家那里分享一部分权利,以及探讨国家所能让渡权利的范围和大小㊂杨念群也在‘近代中国研究重点市民社会 方法及限度“中,对将 市民社会 和 公共领域 等概念用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持积极的态度,但他也指出了采用这类方法的学者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想采用西方的概念来分析和解释中国本土社会;另一方面又想避免对源自西方的概念和方法的简单㊁机械的套用㊂④不过,据郑卫东的研究,目前 市民社会 的方向在中国乡①②③④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第2页㊂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视角“,格致出版社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3页㊂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 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㊂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 方法及限度“,载‘二十一世纪“1995年12月㊂村社会的研究中渐渐淡出了学者的视野㊂①(2) 国家中心 即 国家政权建设 方向㊂ 国家政权建设 概念源自查尔斯㊃梯利(CharlesTilly), 国家政权建设 方向是 国家与社会 分析框架用于 中国乡村研究取得成果最多的研究方向 ㊂②在学术上使用的 国家政权建设 一词,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政权建设 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㊂ 国家政权建设 就是指现代化过程中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制度与文化整合措施㊁活动及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合理化的㊁能对社会与全体民众进行有效动员与监控的政府或政权体系㊂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 文革 之前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因为在单一的公有制和严格的社会管理之下,大多数文㊁史㊁哲领域学者的意识中并不存在 国家 社会 的紧张关系㊂ 自治 分权 社团 等地方性的 市民社会 问题,不是大家的关注焦点㊂倒是在 文革 前后,鉴于几十年不正常的政治生活,一些党内的思想家们探讨了一个 市民社会 的可能性,比如顾准提出如何实现 大国而不独裁 这样的思考㊂改革开放以后,学者们意识到: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 地方建设 ,没有政治学意义上的 市民社会 和 公共空间 去填充,整个民族可能只是个空洞的大符号㊂因此, 全民 地方 并不是一个注定的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国家 扶持 社会 , 社会 支撑 国家 ㊂④①②③④郑卫东:‘ 国家与社会 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㊂郑卫东:‘ 国家与社会 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㊂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第175页㊂卜正民,傅尧乐:‘国家与社会“,张晓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㊂参见译者所写的序言㊂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部门放宽控制,对政治部门也进行有选择的放权和集权的调整,一时间出现 国退民进 的局面㊂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能力取得巨大成就,但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格局进一步形成,特别是社会个体化后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特点㊂国家自身建设中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所以,致力于中国基层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研究的学者,倾向选择用 国家政权建设 来解释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变化往往是国家政权向乡村社会基层延伸的结果㊂国家政权建设,并非只涉及权力扩张,更为实质性的内容是,它必定还涉及权力本身性质的变化㊁国家-公共(政府)组织角色的变化㊁与此相关的各种制度 法律㊁税收㊁授权和治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公共权威与公民关系的变化㊂这些方面预示着,国家政权建设能够成功取代其他政治单位或共同体,成为版图内公民归属中心的关键,在于伴随这个过程出现的不同于以往的治理原则㊁一系列新的社会身份分类,不同成员权利和相互关系的界定以及公共组织自己成为捍卫并扩散这些基本原则㊁权利和关系的政治实体㊂①所以,现代国家本质上是 公正的司法体系 和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有机结合的结果㊂②关注 国家政权建设 的学者,容易忽视乡村社会具体的个体,在21世纪初随着 社会的个体化 和 个体化社会 的逐步形成,这种实体论㊁宏观性㊁宏大叙事的研究越来越无法让人满意,一些研究者纷纷从微观㊁①②转引自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第175页㊂美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 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㊂从个体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思考国家是什么㊁社会在哪里㊁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探索㊂(3) 国家中的社会 方向㊂ 国家与社会 二元对立局限在于将国家视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坚持 国家中的社会 方向的学者认为, 现实中国家很难摆脱社会而独立自主,国家的效力与它联系的社会紧密相关㊂这一取向主张将国家看成是非统一的组织体系,国家的各部分在嵌入社会时存在差异性,国家不同部分与社会的互动有着不同的特征 ㊂①由于国家与社会的边界总是很难清楚界定,二者一直处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模糊状态,受后现代理论思想影响的学者在研究乡村社会时,正是基于对 国家与社会 二元对立的批判而发展出了不同的替代方案㊂他们将行动者㊁行动策略㊁社会关系㊁过程㊁事件㊁日常生活等引入进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樊平㊁李猛㊁强世功㊁孙立平和郭于华㊁应星等㊂其他学者提出的有关 国家与社会 框架的变体,如新权威主义㊁法团主义㊁分类控制㊁利益契合㊁社会化小农等,也对 国家与社会 分析框架的本土化做出了尝试㊂国内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加强国家干预的必要性②,反对者认为这样做是历史的倒退③㊂康晓光㊁韩恒等人基于中国的实际经验提出新的分析模式,即 分类控制体系 ④㊂在中国,人们的结社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农村社会其社会组织发育没有城市成熟,对此江华等人提出了 利益契合①②③④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㊂刘军:‘新权威主义 改革理论纲领的争论⓪“,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㊂罗梦罡:‘评 新权威主义 及其历史观“,‘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㊂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㊂。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李姿姿(197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8期,2008.1ACADE M I CS IN CH INANo .1Jan .2008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李姿姿(中央编译局 世界所,北京 100032)〔摘 要〕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社会;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通过国家-社会二分法来看待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二分的视角,以米格代尔(Joel S .M igdal )、埃文斯(Peter B.Evans )、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

〔1〕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有关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形形色色的研究。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超越了传统二分法对单方面的片面强调,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国家权力和作用的认识转变,对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072—关系,强调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发生作用;在分析方法上,主张对国家与社会这样过于宏大的概念进行分解,将国家与社会看作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交织。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描述当前,中国大陆与社会的关系似乎与法团主义理论的制度设计相似,然而源自西方的法团主义其内在要求——市民社会,却与中国大陆现实不符。

由此提出行政吸纳理论从宏观和微观重新界定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基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但是,国家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回归法团主义所强调的独立且合作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标签:法团主义;国家与社会;行政吸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关于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本文将描述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为三种: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和行政吸纳理论,其中行政吸纳理论包含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和行政吸纳服务理论。

本文结合中国大陆现实,通过对三种理论评述,认为行政吸纳理论是法团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延伸,它从中央(宏观)和地方基层(微观)来描述当今中国大陆与社会的关系。

一、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又称公民社会,它源于西方的自由多元主义理论,是指一种不受国家控制的经济、社会和伦理秩序。

市民社会有两大特征:首先是强调一种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们能够自由结社,社会组织能够公平多元竞争;其次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利资源分配中,社会战胜国家,占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对社会的控制逐渐减弱,社会经济自由逐步放开,带来社会空前活跃。

因此,市民社会论者认为中国大陆正在经历国家与社会的分化过程,表现为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逐渐减弱。

认为这种分化就会导致市民社会的出现。

但是这种分化并不彻底,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半市民社会”等概念。

很明显,市民社会理论在解释国家与社会时,从国家与社会分离的角度出发,描述一种“公民社会对抗国家”甚至“公民社会反抗国家”的状态,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式的天然对立关系。

然而现实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与国家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对社会的许多领域仍保持着强劲的控制力。

因此中国大陆与社会关系演变的特点是,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但在很多领域仍有联系,并没有形成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摘要]作为理论焦点,国家与社会关系曾引发诸多争端;作为流行的研究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成为剖析中国社会的有效工具。

本文回顾了理论的纷争以及在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当代中国研究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理论、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国家与社会"是西方政治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真正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被广为应用始于九十年代初。

虽然赞赏与疑虑同在,接纳与拒斥并存,但并没有妨碍它迅速成为中国研究的理论热点和主流语式。

在理论层面,它引发了诸多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等概念、理论在语境上、应用场域上的讨论与争鸣,而在实践运用中,也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解释模式用于解释和分析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当代中国研究的流行框架。

本文意在通过当代中国的具体研究来反观这一理论语式和解释模式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得失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一、理论、概念及使用中的分歧与争议有关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纷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市民社会概念的标准、界定及其效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

1、市民社会概念的标准、界定及效用市民社会最初是指与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相区别的文明社会,但作为学术讨论话语的市民社会则始于黑格尔。

此后虽然众多学者不断引申、扩充,但要找到一个严格、明确的标准来界定这一概念,仍然十分困难。

因此,罗威廉(William·T. Rowe)指出:"纵观这个问题的争论的历史,依我之见,市民社会所涉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准确对象并未得到严格的界定"[1]从诸多关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定义的争执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市民社会首先是在与国家的分离或对立中获得其规定性的。

市民社会是伴随现代民族-国家的权力建设及其对社会的渗透与扩张这一过程产生的。

这首先牵涉到了市民社会的自立、自治及其限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李姿姿(197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8期,2008.1ACADE M I CS IN CH INANo .1Jan .2008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李姿姿(中央编译局 世界所,北京 100032)〔摘 要〕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社会;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通过国家-社会二分法来看待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二分的视角,以米格代尔(Joel S .M igdal )、埃文斯(Peter B.Evans )、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

〔1〕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有关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形形色色的研究。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超越了传统二分法对单方面的片面强调,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国家权力和作用的认识转变,对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072—关系,强调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发生作用;在分析方法上,主张对国家与社会这样过于宏大的概念进行分解,将国家与社会看作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交织。

此理论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即“国家在社会中”与“国家与社会共治”。

“国家在社会中”研究取向以乔尔・米格代尔为代表。

1994年,米格代尔主编了《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第三世界中的控制与转型》一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冲突、适应及创造,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State in Society )的研究方法。

2001年,米格代尔出版了专著《国家在社会中:研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形塑和相互建设》,对“国家在社会中”进行了理论总结。

〔2〕“国家在社会中”认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中的国家主导论在方法上和解释力度上都存在不足。

从方法上看,米格代尔认为,“国家中心主义”认为国家是一个统一整体,将国家拟人化,看作可以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理性行动,这种分析方法掩盖了国家形成过程和社会中争夺控制权力的斗争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打破国家一体化的概念,来分析国家的不同部分如何与社会不同部分发生联系。

从解释力上看,他认为国家中心论不能解释第三世界国家有的能实现国家目标,而有的失败这一现象,在“强社会、弱国家”的地方,国家贯彻自己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正如米格代尔所言:“至少对于第三世界的社会来说,国家中心的研究方法就像在谈论着老鼠夹,却对老鼠一无所知一样。

”〔3〕概括而言,“国家在社会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国家与社会的“关联程度”影响国家的有效性。

国家概念被分为“理论上”的国家和“现实中”的国家,在理论上,国家具有独立的作用;但在现实世界,国家并不是唯一的中心角色,也不是自主于社会的力量。

国家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并不能决定国家的能力,国家独立于社会的能力有时候导致的是“强”国家,例如快速工业化国家;但有时候则导致的是“弱”国家,比如很多非洲国家。

因此,国家与社会的相互交织关系才能决定国家的能力和有效性。

其次,需要对国家概念进行分层。

米格代尔提出,要对国家采取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将关注点从国家高层转向国家的不同部分,尤其是国家组织结构与社会相接的国家底层,将国家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

他认为国家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最高决策中心,指的是国家机器顶端的最高行政决策者;中央政府,指的是国家决策的神经枢纽,它制定国家政策、安排资源的分配,并对最高决策中心负责;地方政府,包括地方的政府部门、立法团体、法院、军事和警察机构,它们在一个固定的次国家范围的区域内执行上级政府政策,制定并执行地方政策;执行者,指的是直接面对社会执行国家政策的人员,例如收税员、警察、教师、士兵以及其他直接执行政府规定的人员,他们直接与社会打交道。

由于国家组成部分的多样性,因此对同一问题很难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模式,每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不同行为者基于不同压力下的不同行为的集合。

因此,米格代尔指出:“当我们问国家的自主性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问的是在哪一级是自主的,因为不同层级所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4〕—172—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再次,社会呈现网状的结构。

社会由不同的力量组成,包括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社会运动等观念联合体,它们的权力来自组织内部的等级结构、符号资源的使用等。

社会力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等领域为争取对社会的主导权而进行联盟或竞争。

最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多元性。

“国家在社会中”规避了国家-社会零和博弈,指出国家与社会互动可以达致四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是整体转型,即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导致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第二是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即国家吸纳新的组织、资源、符号和力量,使它可以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第三是现存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即或者国家控制社会力量,但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或者产生了新的统治模式,但是由非国家的力量占主导;第四是国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这将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裂。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表现为第二和第三种模式,即国家与社会处于相互形塑的过程当中。

如果说“国家在社会中”指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一个动态变迁的过程,那么,国家中心论者提出的“国家与社会共治”则直接指向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

这一取向以彼得・埃文斯为代表。

1995年,埃文斯发表了专著《嵌入性自主:国家与工业转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深深嵌入社会的官僚体制;〔5〕1997年,埃文斯主编了《国家与社会共治:发展中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一书,对一系列国家与社会共治的经验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6〕提出国家与社会共治理论就是指国家与社会、公与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公民参与可以加强国家力量,国家制度可以建立一个促进公民参与的环境,二者互为条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国家嵌入社会或者让公众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国家与社会共治。

这一理论主要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中提升理论问题。

在《嵌入性自主:国家与工业转型》一书中,埃文斯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提出了批评,指出经济转型最成功的国家往往是官僚体制与社会嵌入最紧密的国家。

〔7〕他对两种类型的国家做了区分,即掠夺型国家和发展型国家,前者将个人利益最大化置于集体利益之前,国家无法阻止领导人追求个人利益;后者的官员是具有韦伯意义的理性官僚,他们赋予国家“自主性”,国家也嵌入一套具体的社会纽带中,这些纽带将国家与社会联系起来,为国家目标和政策协商提供制度性渠道。

埃文斯认为既有“嵌入性”也有“自主性”的国家才称得上发展型国家,也才能成功实现经济发展。

此外,拉姆(W ai Fung La m )对台湾灌溉系统的研究和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对发展中国家公共服务的研究也指出了国家与社会建立制度性关联的重要。

〔8〕拉姆的研究指出,台湾灌溉体系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这种嵌入性关系上的。

灌溉协会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嵌入在当地社区,他们有的在本地成长,有的原来就是当地的农民,如果工作失职,就会受到当地人的指责。

这样,协会官员力求与地方农民合作。

一方面官员需要农民的地方性知识、对灌溉设施的维护、捐款和义务劳动来完成灌溉任务,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地方官员确保水能够传送到当地,在农民和灌溉协会官员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的需要。

奥斯特罗姆则比较—272—学术界2008.1・学界观察了巴西东北地区城郊的用水和卫生服务以及尼日利亚的小学教育两个项目中的公共服务,研究结果发现,巴西的地方官员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公共服务,并制定了共同管辖规则,这比全部由政府承担公共服务更加有效;而尼日利亚的个案表明,在殖民地结束以前,尼日利亚由村庄承担当地的小学教育,但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结束以后,小学教育收归公有,排除了地方参与公共教育的机会,结果由于国家资金紧缺导致小学教育得不到保障。

由此奥斯特罗姆指出,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国家的行动能力,形成公私之间的合作。

在以上经验研究基础上,埃文斯对国家与社会共治进行了理论总结。

〔9〕他把国家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互补性(comp le mentarity ),即国家提供私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来培育人们的合作,这些产品可以是无形的,比如法治、公开性、技术改进等,也可以是有形的,例如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推广等。

这些无形或有形的物品可以提高人们的合作能力。

第二种是嵌入性(e mbeddedness ),即指政府官员参与社区的日常生活,通过塑造自己的社区成员身份,获得社区成员的信任和认同。

埃文斯指出,互补性和嵌入性之间并不矛盾,嵌入性需要以公私之间的分工为前提,即政府和社区团体负责不同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互补性需要嵌入性来保障,也就是需要建立国家与社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和信任。

埃文斯的分析指出了国家在公民合作能力建构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缺少国家的参与,传统的互助组织和关系网络并不会自动转换成现代的具有生产性的社会资本,因此,国家可以建立机制使传统的信任关系向现代合作理念转换。

两种取向都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

“国家在社会中”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指出韦伯式定义的国家观将国家看成一个连贯统一、有目标导向的整体,但这种定义仅存在于理论中。

现实的国家是由多种不同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促进,或相互冲突,因此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预示着我们最初的分析立场最好避免国家主义倾向,避免使国家和社会对立,而是将国家看成社会中的一部分;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则认为,市场经济不意味着市场可以离开国家机构独立运转,官僚机构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对立的,相反,国家嵌入在一套具体的社会纽带中,这些纽带将国家与社会联系起来,为目标和政策的协商提供制度性渠道。

不同的是,它们对国家的预设存在差别,“国家在社会中”理论强调社会的主动性,主张“最小化”的国家,米格代尔指出,“国家在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社会对国家的部分“俘获”,社会能人通过让自己或亲属担任政府职位确保国家资源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也即社会利益团体对国家公共权力的限制,〔10〕因此,米格代尔认为强国家的首要条件是国家与社会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