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神经生理学 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神经病学是医学中关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包括研究和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神经病学的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本文档将以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为题,分别从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大点一: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1. 了解神经系统的常见解剖结构以及其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区域的实际应用。
3. 学习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4. 掌握神经组织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
5. 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
大点二:神经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 理解神经疾病的多种病因,如遗传、感染、创伤等。
2. 了解神经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神经元退行性变、炎症等。
3. 学习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等。
4. 分析神经疾病的生理学和生化学改变对病理过程的影响。
5. 了解神经修复和再生的机制与应用。
大点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3.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实验室检验。
4.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
5. 学习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点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1. 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学习药物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与副作用。
3. 掌握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
4. 学习康复治疗在神经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5. 理解终末期神经疾病的护理与病患安宁疗法。
大点五:神经病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1. 了解神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2. 学习神经学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 掌握神经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技术。
4. 了解神经治疗和干预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 展望神经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总结: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
第五章大脑皮层的功能构筑和电活动(2学时)
第一章脑的高级功能(3学时):脑电活动、睡眠、觉醒;学习与记忆;语言功能。
第三部分感觉神经生理学(6学时)
第一章视觉信息加工(2学时):光信号换能;视网膜的信息处理;初级视觉的信息处理;视觉系统的平行信息处理。
2.韩太真.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现代神经生物学》,万选才,杨天祝,徐承焘主编,北医和协和联合出版社,1999年,北京
《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神经生理学
英文名称
Neurophysiology
先修课程
生理学
Hale Waihona Puke 课程代码10010110学时
40
学分
2
任课教师
杨东伟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
1
适用学科
教材
参考教材
自编
课程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基础理论和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并了解该学科当前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中枢神经生理学(20学时)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化学传递(5学时)
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机制;几种主要的中枢神经递质。
第二章脊髓运动神经元(4学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分类及作用;脊髓反射。
第三章脑的运动机制(4学时)
姿势的中枢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控制;大脑皮层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外周神经生理学(14学时)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背景介绍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涉及到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是指在医学院和医学相关专业中开设的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用于规划和指导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3. 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系统生理学-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神经传导的生理过程。
3.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炎、神经肌肉疾病等;- 代谢性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等。
4. 神经系统检查与诊断- 临床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病史采集、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5.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抗癫痫药、镇痛药、抗帕金森药等;- 物理治疗:理疗、康复训练等;- 手术治疗:脑外科手术、神经内科手术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2.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神经病学科进行实地观摩和实习;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学习活动。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2.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教学评估1. 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神经病学教学的反馈意见;2. 教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
七、结语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神经病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
神经生理学
静息电位的记录装置
(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1.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o>[Na+]i≈12∶1, [K+]i>[K+]o≈30∶1 [ Cl- ]i<[ Cl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逆向轴浆运输
由轴突末梢向胞体的运输。 速度约为205 mm/d,其意义可能 为摄入神经生长因子等物质,对胞体 蛋白质的合成起反馈调节作用。狂犬 病毒、破伤风病毒及辣根过氧化酶 可经逆向轴浆运输,由外周向中枢转 运
(4)神经纤维对所支配效应器的作用
①功能性作用(functional action):N元通过传导AP→递质 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 养性因子,持续地调节所支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促进糖原 与蛋白质合成。
特征之一。 兴奋: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 动由弱变强或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比较活跃的反应
过程或反应形式。
兴奋性
• • • •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 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组织。 种类:神经细胞,肌细胞及腺体。 兴奋性又可定义为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 作电位的能力,动作电位又是兴奋的同义 词。 • 兴奋性的高低用刺激的阈值来衡量。
图示Na+在膜内外的不平衡分布, 细胞外浓度高,而细胞内浓度低
图示细胞膜对Na+具有通透性, Na+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 图示由Na+的扩散形成的电-化 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期间的膜电导的变化
内向电流:如果细胞受刺激时引起离子流动,造成 膜外的正电荷流入膜内,称为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 外相电流:如果细胞受刺激时引起离子流动,造成 膜内的正电荷流出细胞外,称为外相电流 (outward current)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病变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神经病学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神经病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基础,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理机制,了解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掌握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
4、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5、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基础: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的信号传导和突触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2、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和病理机制:包括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脑炎等疾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3、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包括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检查方法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5、临床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示教等方式,传授学生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神经病学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
3、临床实习:通过临床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的临床实践和治疗原则。
4、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习和作业:通过学生的自习和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神经病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考核方式1、理论考试:通过笔试等方式,考核学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医学和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机制;2、理解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3、了解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机理。
三、课程内容1、绪论:介绍生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2、细胞生理:讲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运输、信号转导等;3、组织生理:介绍人体各大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调节;4、器官生理:讲解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5、内环境稳态:阐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6、生理学实验:介绍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若干个主题。
课程安排如下:1、第一章:绪论(2学时)2、第二章:细胞生理(4学时)3、第三章:组织生理(6学时)4、第四章:器官生理(8学时)5、第五章:内环境稳态(4学时)6、第六章:生理学实验(2学时)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板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
通过学习生理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为进一步学习医学、药理学、生物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度《生理学》教学大纲
研究对象
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水平的各 种生理功能,包括神经、循环、呼吸 、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
4
生理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基础医学课程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后续临 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肺换气
通过肺泡膜实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交换。
通气/血流比值
反映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匹配程度,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 义。
20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和交换
2024/3/23
氧气运输
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氧 气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
二氧化碳运输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 碳输送至肺部排出体外。
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过程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
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体液 平衡状态、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2024/3/23
30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肾脏通过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等方式来浓缩尿液,以保留水 分。
3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交流:水通道蛋白、离子通 道等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细胞间通讯与信号传导
2024/3/23
细胞间通讯方式
直接接触、旁分泌、自分泌等
信号传导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联型受体途径、核受体途径等
信号传导调节与细胞效应
《神经3视觉生理》课件
2 视觉神经元的活动方式
探讨视觉神经元是如何活跃并对不同视觉刺 激做出响应的。
五、视觉皮层模块的功能分析
线性滤波模型
研究线性滤波模型及其在视觉皮层模块中的重要作 用。
复杂细胞模型
探索复杂细胞模型,解析其如何提取更高级别的视 觉特征。
六、视觉皮层模块的归因分析
1 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响应
深入研究神经元是如何对不同视觉刺激做出特定响应的。
《神经3视觉生理》PPT课件
一场引人入胜的旅程,探索视觉系统及其神秘的功能。从神经科学到视觉皮 层模块,揭示视觉感知的奥秘。
一、引言
了解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为什么视觉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此重要。
二、视觉感知基础
光的物理特性
探索光是如何传播和相互作用的,为视觉感知提供基础。
视网膜和光感受器
了解视网膜及其内部的光感受器,解析视觉信息的起点。
三、其在视觉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2
超大型视觉通路的分类
了解复杂的超大型视觉通路,讨论其在对视觉信息进行细致处理时的重要性。
四、视觉信号处理
1 信号传递到视觉皮层的路径
揭示视觉信号如何从传感器传递到视觉皮层 进行进一步处理。
2 容错性与编码原则
探讨视觉皮层如何通过容错性和编码原则实现对视觉信息的鲁棒解析。
七、视觉系统的计算模型
1
信息传递的模型
研究视觉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计算模型,揭示其复杂的计算过程。
2
视觉注意力的计算模型
了解视觉注意力是如何通过计算模型实现对视觉信息的选择和集中。
八、综合讲述
神经科学的未来前方
展望神经科学的未来,探索前沿的研究方向和可能 的突破。
基于神经科学的计算视觉研究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机制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内部各种功能的基本认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实验和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细胞与组织的生理学-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运输- 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神经生理学-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传导与突触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3. 心血管生理学- 心脏结构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 血压与血流的调节4. 呼吸生理学-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的调节与适应5. 消化生理学- 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摄食与吸收的调节6. 生殖生理学- 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生殖周期与性激素的调节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介绍生理学基本概念和机制;-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小组讨论与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领域,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教材1.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Elsevier Saunders, 2015.2. Sherwood L. Human Physiology: From Cells to Systems. 9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5.六、教学团队该课程的教学团队由资深生理学教师组成,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神经病学第8版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第8版教学大纲神经病学第8版教学大纲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其教学大纲是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病学领域的全面了解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围绕神经病学第8版教学大纲展开讨论,介绍其内容和重要性。
一、导言神经病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神经病学第8版教学大纲是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病学的综合认知和专业技能。
二、大纲内容1. 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是神经病学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神经传导和神经调节的机制。
2.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学生需要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方法和诊断标准,了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
重点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3.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学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4.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学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公共卫生政策,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和环境改善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讲座和病例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
学生可以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加深对神经病学的理解。
2.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与临床实习和实验室实训,亲身体验神经病学的临床工作和实验操作。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可以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培养专业素养。
3. 研究教学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神经病学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神经病学的前沿研究和学术发展。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
《神经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神经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神经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神经科学而设计的。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与神经科学相关的一些前沿研究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熟悉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4. 了解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5. 探索神经科学在医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4. 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5. 神经科学在医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神经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神经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神经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5. 自主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自主研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评估方式学生的研究成果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参与:包括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2. 平时作业:包括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测试;4. 项目作业: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相关项目作业。
六、参考书目1. 张三, 神经科学导论, 出版社, 2000.2. 李四, 神经系统解剖学, 出版社, 2005.3. 王五, 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出版社, 2010.以上为《神经科学》教学大纲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和理解神经科学的相关知识。
《神经视觉生理》课件
视觉康复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因脑卒中导致视力受损的患者,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逐渐恢 复了部分视力功能,并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案例二
一位先天性眼病患者,通过手术和长期的视觉训练,成功提高了视 觉感知能力,融入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案例三
一位因眼外伤导致视力受损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 ,有效缓解了视力障碍带来的困扰,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02
视觉系统由眼睛、视神经、视觉皮层等部分组成,涉及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电生理 过程。
神经视觉生理的重要性
01
神经视觉生理对于理解人类视觉 感知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解决 视觉障碍和疾病的问题。
02
深入了解神经视觉生理有助于开 发新的视觉技术、辅助设备和治 疗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视觉生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05
视觉损伤与康复
Chapter
视觉损伤的类型与原因
先天性视觉损伤
由于遗传或胎儿期发育异常导致的视觉损伤,如先天性眼病、视 网膜病变等。
后天性视觉损伤
由于眼部疾病、创伤、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视觉损伤,如白内障、 青光眼、眼外伤等。
神经性视觉损伤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视觉障碍,如视神经萎缩、脑卒 中等。
神经视觉生理
目录
• 引言 • 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视觉感知的神经机制 • 颜色视觉的神经机制 • 视觉损伤与康复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引言
Chapter
神经视觉生理的定义
01
神经视觉生理是研究视觉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主要关注眼睛如 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以及大脑如何处理这些信号以产生视觉感知。
视神经束
《视觉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视觉神经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11年4月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2011.4.20 日期:《视觉神经电生理》课程教学大纲(Visual neurophysi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2421 课程总学时36(理论总学时30/实践总学时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2 学分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视觉神经生理学是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宗旨是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特殊现象和熟悉视觉的形成机制。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神经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掌握视觉形成的视网膜机制和中枢机制、掌握颜色视觉理论、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的概念以及分析视觉现象;掌握视野、临床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等。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与《眼科学》联系紧密,需《眼科学》先期或同期教学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视觉神经生理学》参考书:科学出版社《临床视觉电生理学》(吴乐正、吴德正)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试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视网膜电图、图形视网膜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3课时视诱发电位、眼电图——3课时第一章概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视觉心理物理学和视觉神经生物学的概念(二)掌握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熟悉视知觉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一)详细讲解神经细胞的生理学特性、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神经细胞的信号和突触传递、感受野。
(二)详细讲解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研究法(Golgi银染法),生理学研究方法(细胞外记录,细胞内记录膜片钳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重组DNA技术,应用单克隆抗体和细胞遗传技术)。
(三)重点讲解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第二章视网膜的神经机制一、目的要求(一) 掌握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及各类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视觉神经生理学】视觉神经生理学-概述
➢视觉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 从离子通道、细胞、突触、神经回路等水平探索视觉神经系统中视觉 信号的行程和传递机制。
•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 • 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 •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 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 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 的生命体。必须在活细胞内寄 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 型微生物。
神经元的结构
Golgi
Golgi银染色:由于某种至今仍不清楚的原因,这 种方法可以把部分神经元(通常不超过总数的2%) 的所有突起染色得纤毫毕现。这种悠久历史的技 术至今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黄斑中心凹:无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只有视锥细胞
视乳头:无视锥细胞及视杆细胞
➢视网膜厚度特点
• 视盘周围:最厚 • 锯齿缘处:最薄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毛细血管网
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分布于NFL和GCL,
视 内层 深层位于INL
网 膜
大约25% 有源自睫状后短动脉的睫状视网 膜动脉,其中一半参与黄斑部分的血液供应
➢视知觉方法
• 经典的视知觉研究方法 • 测量方法 • 恒定刺激法:刺激光强度等距,光强范围从很弱(可见率≤5%)到
明显可见(可见率≥95%) • 极限法:光刺激强度递升、递降交替变化,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
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阈值)
• 调整法:被检者自己调整刺激光强度,采用递升和递降两个系列求 出刚刚能够引起和刚刚不能引起视觉的刺激值,然后多次检查取平均 值作为绝对阈
➢视知觉方法
• 信号检测理论 • 认为视觉系统噪音影响知觉系统对信号的探测;刺激光信 • 号越强,被检者越容易将信号叠加噪音与单纯噪音相区别; • 信号叠加噪音分布区与单纯噪音分布区重叠越少,越易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眼视光医学教研室编写时间:2013年9月15日教务处印制2013年9月15日一、课程简介二、学时分配表三、内容视觉神经生理学是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宗旨是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特殊现象和熟悉视觉的形成机制。
内容包括视觉的二元学说、色觉、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视知觉的研究方法、视野学、视网膜结构、视觉的视网膜机制和视觉的中枢机制、临床视觉电生理等。
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2. 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3. 视知觉常用的研究方法。
熟悉:1. 视觉生理的研究进展;2. 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3.Weber’s法则及其应用。
了解:1. 神经科学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神经科学的研究目标;2.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3. 感觉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测量方法。
[重点]1. 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2. 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难点]1. 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2. 视知觉常用的研究方法;3. Weber’s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时数] 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视觉心里物理学和视觉神经生物学的概念第二节视觉形成相关解剖详细讲解1.视网膜2.视路和视觉中枢第三节视觉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形态学方法2.生理学方法一般讲解3.分子生物学方法第四节视知觉方法1.经典的视知觉研究方法2.改良的视知觉研究方法3.信号监测理论重点讲解4.Weber法则5.感觉光强度的测量[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课堂讲授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感觉光强度的间接和直接测量方法。
视网膜和视路的解剖结构,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视知觉信号检测理论及其影响因素,Weber’s法则及其应用二、理论与实际图片联系(举例)第二章视觉的视网膜机制[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2.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及各类的形态和功能特点;3. 视网膜的主要突触类型;4. 感受野的概念及不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特点;5. 视网膜六种神经细胞的电反应特征及视网膜信息处理机制。
熟悉:1. 光感受器的光电转换机制;2. 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了解:1. 视网膜突触结构的基本特点。
[重点]1.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及各类的形态和功能特点;2. 视网膜的主要突触类型;3. 感受野的概念及不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特点;4. 视网膜六种神经细胞的电反应特征及视网膜信息处理机制。
[难点]1.视网膜六种神经细胞的电反应特征及视网膜信息处理机制;2. 光感受器的光电转换机制。
[教学时数]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细胞及其信号第二节第二节视网膜神经元及其突出的结构与功能1.视网膜的基本结构详细讲解2.视网膜的主要神经元类型3.视网膜的基本突触结构第三节光感受和光电转移1.光感受器及其光化学物质2.光感受器的光电转换机制第四节视网膜神经原的电反应1.水平细胞的电反应重点讲解2.双极细胞的电反应3.无长突细胞的电反应4.视神经节细胞的电反应第五节视网膜信号的传递和调控1.视网膜信号的电学传递2.视网膜信号的化学传递一般讲解3.视网膜信号的环路调控第六节色矩的视网膜机制[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应用图片课堂讲授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各类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视网膜的主要突触类型;感受野的概念及不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特点。
神经细胞的生理学特性,视网膜六种神经细胞的电反应特征及视网膜信息处理机制;光感受器的光电转换机制二、动画演示视网膜信号的传递和调控第三章视觉的中枢机制[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视觉中枢的组成;2.外侧膝状体及视皮层的组织结构;3. 视皮层的分区及高级、次级、初级视皮层的特点。
熟悉:1. 熟悉视觉中枢对视觉信息的加工;2. 熟悉视皮层各分区的功能。
了解: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
[重点]1.视觉中枢的组成;2. 外侧膝状体及视皮层的组织结构;3. 视皮层的分区及高级、次级、初级视皮层的特点。
[难点]1.视觉中枢对视觉信息的加工;2. 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
[教学时数]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视觉中枢的组成1.视路的中枢部分详细讲解2.外侧膝状体的组织结构3.视皮层的分区和组织结构第二节视觉中枢对视觉信息的加工1.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重点讲解2.初级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加工3.其他视皮层区的功能第三节视觉系统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1.视觉系统中既平行又分级串行的信息处理机制2.运动觉处理通路一般讲解3.行觉和色觉处理通路[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课堂讲授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视觉中枢对视觉信息的加工;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二、通过图片讲解视觉中枢的组成;外侧膝状体及视皮层的组织结构。
视皮层的分区及高级、次级、初级视皮层的特点;视皮层各分区的功能三、动画演示视觉系统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机制第四章视觉发育[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胚胎期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视网膜细胞分化的特点;2.婴儿期视锥细胞的分化过程和特点;3. 婴幼儿视动性眼震的特点和测量;4. 婴幼儿调节和聚散反应的特点;5. 婴儿和儿童屈光度发育的特点和正视化过程;6. 婴儿和儿童视力发育特点;7. 婴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熟悉:1. 视觉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2. 婴幼儿单眼注视、双眼注视、扫视、追踪等眼球运动的特点;3. 婴儿和儿童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和弱视。
了解:1. 了解视神经、视束、外侧膝状体、视皮质的发育过程。
[重点]1.婴儿和儿童屈光度发育的特点和正视化过程;2. 胚胎期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视网膜细胞分化的特点;3. 婴儿期视锥细胞的分化过程和特点。
[难点]1.婴幼儿视动性眼震的特点和测量;2. 婴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正常和异常的视觉发育1.正常诗通路的发育详细讲解2.正常视功能的发育3.异常视觉发育和弱视第二节儿童屈光系统发育特点和正视化过程1.儿童屈光系统发育的特点及决定因素重点讲解2.正视化过程及其临床意义第三节婴儿视功能的评价方法1.婴儿视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一般讲解2.婴儿视功能的主观评价方法[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课堂讲授视觉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婴幼儿单眼注视、双眼注视、扫视、追踪等眼球运动的特点。
婴幼儿调节和聚散反应的特点;婴幼儿视动性眼震的特点和测量;婴幼儿视力检查方法;婴儿和儿童屈光度发育的特点和正视化过程二、通过图片讲解胚胎期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视网膜细胞分化的特点;婴儿期视锥细胞的分化过程和特点;视神经、视束、外侧膝状体、视皮质的发育过程第五章视觉的二元学说[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暗适应和明适应的概念;2.暗视和明视光谱敏感特性;3.视觉二元学说。
熟悉:1. 暗适应曲线及其特征;2. 光感受器解剖。
了解:1.Purkinje现象、光色间隔现象;2.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
[重点]1.暗适应和明适应的概念;2. 暗视和明视光谱敏感特性。
[难点]1.视觉二元说;2. 暗适应曲线及其特征;3. Purkinje现象、光色间隔现象。
[教学时数] 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二元学说重点讲解1.光感受器的解剖2.Purkinje的现象一般讲解3.光色间隔现象第二节暗适应于眀适应1.暗适应于明适应2.暗适应曲线详细讲解3.视觉适应4.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课堂讲授暗适应和明适应的概念;暗适应曲线及其特征;光感受器解剖。
视觉二元说和暗视和明视光谱敏感特性二、通过图片讲解Purkinje现象、光色间隔现象;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第六章颜色视觉[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颜色的概念、分类、属性;色觉混合和色觉拮抗。
熟悉:1. 颜色视觉学说理论;2. 常见色觉现象及影响因素;3. 色觉异常的分类;4. 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
了解:1.色度图和色度系统;2.色觉缺陷的机理。
[重点]1.颜色的概念、分类、属性;色觉混合和色觉拮抗。
[难点]1.颜色视觉学说理论;2. 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
[教学时数] 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颜色视觉现象1.颜色的概念重点讲解2.颜色的分类和属性3.颜色混合与颜色拮抗第二节颜色系统1.Newton色环和立体橄榄色图2.CIE色度第三节颜色视觉理论一般讲解1.Young-Helmholtz学说2.Hering学说3.阶段学说第四节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1.环境亮度2.Bezonld-Brucke效应3.注视时间4.颜色视野5.颜色的连续比对详细讲解6.颜色的同时对比7.色光的相加混合和颜料的想减混合第五节色觉失常1.先天性色觉异常2.获得性色觉异常第六节色觉检查方法——详细讲解[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应用病例引入本章节的讲授二、应用图片课堂讲授颜色的概念、色觉的三变量性;色觉混合和色觉拮抗的现象及机理。
颜色视觉学说理论;常见色觉现象及影响因素;色觉异常的分类;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
色度图和色度系统;色觉缺陷的机理第七章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视角的概念和视力的分类;2.影响视力的因素及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生理因素;3.对比敏感度相关概念。
熟悉:1. 常用的几种视力表;2. 对比敏感度曲线;3. 视觉系统的空间总合及感受野的概念;4. 视觉系统时间总合以及临界累积时间的概念;5. 闪烁融合频率的概念、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6. 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了解:1.对比敏感度检查的优缺点及常用对比敏感度检查法;2.视觉系统空间总合的相关法则:Ricco法则、Piper法则;3.视觉系统时间总合的相关法则。
[重点]1.视角的概念和视力的分类;2.影响视力的因素及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生理因素。
[难点]1.视觉系统时间总合的相关法则;2. 视觉系统空间总合的相关法则;3. 视觉系统时间总合以及临界累积时间的概念。
[教学时数] 3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视觉空间的时间分辨1.视角和视力重点讲解2.对比敏感度3.空间总合第二节视觉的时间分辨1.视觉调制对比度2.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详细讲解3.闪烁融合频率4.时间总合[教学方法]使用视觉神经生理学CAI课件一、应用病例引入本章节的讲授二、课堂讲授视角的概念和视力的分类;视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的形式;对比敏感度相关概念;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生理因素。
视力的生理基础和影响视力的因素;视觉系统的空间总合及感受野的概念;视觉系统时间总合以及临界累积时间的概念;闪光融合频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视觉系统空间总合的相关法则:Ricco法则、Piper 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