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结构分析_戴育琴

合集下载

碳标签制度_隐含碳排放视角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碳标签制度_隐含碳排放视角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上限
R'" =R J = E J (J-A)" 1
放强度。
(6)
式中,表示中国国内单位总产出的直接碳排
净进口未必完全准确 [ 6 ] .但结合 SITC
2.5
F限
(Rev.2)的分类标准分析,中同出口农
产品尤以蔬菜、水果和水海产品居多, 且中国出口食品的贸易方式也以一般贸

1.5
易为主,加工贸易方式仅占比10%左 右,农产品深加工程度并不高(图6)。 碳标签的推出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需要包括制度因素在内的创新型驱动。
2002和2007年中国食品的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可
以看出,除了 2002年,按照中国碳排放水平和日本 碳排放水平计算,该值均为正以外, 1997 年和 2007 年均表明中国农产品存在净进口隐含碳排放,亦即 国内农产品消费可能高于国内农产品生产,需要通 过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当然,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碳含 量并没有共同的基础数字.用其对比 判断中国农产品碳排放的净出口抑或
地冬哀dk
Win Id Agriculture
2014.8(总 424 )
口本
美同
—韩国
加拿大
泰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图3 2005- 2012年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方向及出口额:2:
而对于进U中间投人品测算问题.屮于各类统
投入�A W ) 夕卜,还包括直接用于最终使州
II If 1 1\' ^c?~*TFTT?
广+
= Cf ~cTc? ⑴
服务在国外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总碳量((’"')对表 为:

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朱晴柳;张倩;张云子【摘要】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thoroughly on the measurem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embodied carbon in our country' s foreign trade with many achievements. Researches show that China is a net exporter of carbon emission regardless of taking the foreign trade as a whole or considering the bilateral for- eign trade basically. Export trad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ulting in the soaring of our country' s carbon emis- sion while factors such a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as well. China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to shoulder its responsibility in coping with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o broade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adopt new research methods to deepen as well as widen current studies.%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度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研究表明,不管是整体对外贸易还是双边贸易角度,我国基本上都是碳排放的净出口方,出口贸易是我国碳排放量迅速上升的重要因素,但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中国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相应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少经济增长过程中碳排放量。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行业 i 的直接碳排放量 Ci 除以增加值 xi, 就 得 到 该 行 业 的 直 接碳排放强度矩阵,具体为:
(5) 行 业 j 的 直 接 碳 排 放 强 度 矩 阵 Ci 乘 以 其 完 全 消 耗 系 数 矩 阵 bij,就 得 到 该 行 业 的 完 全 碳 排 放 强 度 矩 阵 ,具 体 为 :
大。 张晓平(2009)的计算表明,2000-2006 年中国每年出口商品隐 含 碳 排 放 占 全 国 总 排 放 的 比 重 基 本 在 30%-35% 。 Yan 和 Yang (2010) 认为 ,1997-2007 年中国每 年 碳 排 放 的 10.03%-26.54%是
在生产出口商品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分析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
改革与开放 2012 年 3 月刊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宋莹莹 (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12)
摘要: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 2006-2009 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 行结构分解分析, 将其分为强度效应、 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 结果表明: 强度效应贡献率为 112.33%, 结构效应贡献率为 4.14%,规模效应贡献率为-16.47%。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高碳行业的出口比重下降有利 于减少碳排放。 中国应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的投入产出模型: (1)
其 中 ,x 为 各 行 业 总 产 品 向 量 ,y 为 最 终 产 品 向 量 ,
为直接消耗系数或技术系数矩阵,表示
行业 j 生产单位产品直接消耗行业的产品数量。
假设
,则有:
(2)
其 中 ,I 为 单 位 矩 阵 ,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测算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测算分析

环渤海经济瞭望 │ 2020.2182理论探讨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测算分析王静雅◆ 摘要: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利用结构分解法对影响出口隐含碳四类效应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出口隐含碳持续增长且产业集中度较高;在效应方面,出口规模和直接排放系数的变化分别是导致隐含碳增长和抑制其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间生产技术和出口结构虽也有所改善,但规模效应超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导致出口碳排放的增长,因此,在进一步发展中提高生产技术、优化贸易结构仍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关键词:对外贸易;隐含碳;投入产出法;结构分解法一、前言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碳排放总量和增量都较大的国家,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也日益增大。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碳排放的大幅增长。

许多学者都对中国出口隐含碳进行过测算,投入产出法是近年来计算隐含碳最常用的方法。

陈娟等(2015)采用MRIO 模型测算了中国与欧盟贸易隐含碳,发现中国对欧贸易隐含碳跨期增幅明显,能源结构、出口规模与出口隐含碳呈正相关,生产技术与之呈负相关。

张友国(2010)估算了中国的贸易含碳量,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碳的净输出国,并指出贸易规模是导致贸易隐含碳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

已有的大部分研究表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且其在中国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原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法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四个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制定减少隐含碳排放对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模型及数据说明(一)贸易含碳量的测度模型。

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A d ,列昂惕夫逆矩阵B=(1-A d )-1,最终需求Y 分为国内使用Y d 和出口需求Y ex ,此时总产出X 可以表示为: (1)引入各行业碳排放强度系数矩阵记为E,为满足最终使用而产生的碳排放为:  (2)Q 为生产部门碳排放总量,因此,国外消费的隐含碳,即出口隐含碳就可表示为: (3)令F 为出口规模,S 为出口结构矩阵,则有,此时式(3)可进一步展开为: (4)(二)出口隐含碳变化的结构分解。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隐含碳排放量较大 , 在碳 排放总量中 占比较高 , 且存在 行
业 和国别流 向集 中度 , 并 利 用结构 分解方 法得 到 出 口总 量增长 的主要 因素。 三、 中国 出口贸易 中隐含碳排放 的测算与分析 ( 一 )中国 出 口 贸易 中各 部 门 C O 排 放 量 的测 算
方 法
[ 关键 词]投 入产 出;出口隐含碳 ; S D A; L MD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图分类号 ]F " / 5 2 . 6 2
引 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2 0 9 5 — 3 2 8 3 ( 2 0 1 3 ) 0 3 — 0 0 2 1 — 0 4
分解法研究 中国的对 外贸 易隐含 碳排放 , 认 为 贸易规模
的扩大是推高碳排放量的主要 因素 。 国内学者主要是从贸易对我 国隐含碳排 放的影 响方


近年来 , 中国经济取得 了高速发展 , 但 我国隐含碳 排
放量却 位居世界第一 , 使 中国面 临着严 峻的 国际压力 , 甚
至出现中 国“ 威胁气 候安全 ” 的论调 。为此 , 中国政府 做
得到技术效应能够减 少 出 口内含 碳排 放 , 是减排 的 主要
究, 对于重新界定我 国的碳排 放责任 、 争夺 国际气候 谈判
话语权有着重要 的意义 。
二、 文 献 综 述
因素。杜 云 书、 张 为付 ( 2 0 1 2 ) 比较 了 1 9 9 7年 、 2 0 0 2年 、 2 0 0 5年和 2 0 0 7年的出 口隐含碳排放数据 , 认 为我国出 口
X=( , 一 A) y
d e x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 考察 中 1 3贸易 中隐 含碳排 放 的驱动 因素 , 发现贸 易规 模扩 大是驱 动 中 1 3 贸易 中隐含 碳排放增 长 的主要 因素 。Y a h和 Y a n g ( 2 0 1 0 ) 运用 S D A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1)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1)

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姓名:黄慧儒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杜涛2011-05摘要工业化文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的冲击,环境污染就是工业化文明给予人类的沉痛代价。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而其后所隐含的经济、政治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领域。

一方面,世界各国纷纷就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诸如发展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节能减排、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考虑到节能减排等政策举措可能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国在就环境问题进行合作的同时又相互制衡。

事实上,这些争论与制衡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发展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调整国家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有益于全球环境的改善;同时,清洁能源也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言,21世纪谁领军清洁能源的发展,谁就将领军世界经济的发展。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再一次将全球环境问题推到了巅峰。

虽然这场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会议没有达成实质性的结果,但是从其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对利益的激烈角逐。

现实中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之争更多的反映在各国经济利益上的争夺,例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上的责任的制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的能否给予技术支持。

在上述的全球环境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利益角逐的一个主要领域。

国际贸易是国家间往来的重要通道,同时国家间进出口贸易中还蕴含着碳排放转嫁的内在机制。

例如,贸易出口国将本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海外的同时,但却承担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点在我国体现尤为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力量,那么,巨大贸易出口额是否意味着我国也是“碳排放大户”呢?所以,研究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之一。

然而,出口贸易也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测算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量化测算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采用三种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 输入产出分析法
输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学方法,可用于评估特定经济部门的经济效应和碳排放量。

本文将使用这种方法,以测算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

2. 追踪分析法
追踪分析法是针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按照其生产和贸易链条,追踪其二氧化碳排放量。

本文将使用这种方法,以追踪某些关键出口贸易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测算隐含碳。

3. 物质流分析法
从物质的角度入手,测算出口贸易中各物质的流动和相应的碳排放量。

这种方法有利于揭示非排放交易和传统经济模型预测之外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使用这种方法,以测算各种物质的流动和相应的碳排放量。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认识,探究其影响因素,并为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一方面,本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信心和有效的量化工具,以评估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这项研究还可以增强企业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促进包括碳排放在内的全球资源管理的重视和实践。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上)重点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上)重点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

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06》一书中指出,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可能在201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而来自荷兰环境评估署(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的一份报告则指出,如果只计算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国2006年的排放量为62亿t,已经超过美国的58亿t而居全球第一位。

尽管这一数字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中国的碳排放量基数大且在迅速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碳减排压力。

长期以来,我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一直坚持三个论点,即不仅看排放总量,还要看人均排放量;不仅看当前的排放量,还要看历史累积排放量;不仅看排放的数量,还要看国家发展的阶段。

在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发表了第四个论点,即不仅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一国生产的产品要在多国去消费,一个国家又要消费多个国家的产品。

所以,生产、出口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国家,要承担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进口消费这些产品的国家,在他们的排放总量的计算中,却没有计算这部分产品的排放量”。

“拿中国来说,直接出口的,去年出口钢材2500多万t,焦炭1400万t左右。

这里面都包含了很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这还不算,我们还出口了大量的机械产品,里面也有能源消耗,这相应地增加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进口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外贸总额从2000年的4700亿美元一路攀升,到2006年末,已达17600亿美元,在出口额和进口额高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导致1994年以来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

业产 品的工业 生产 过程 的直接碳 排放 系数 ;结合 上两 式得到
f — ・ , 就 是 工 业 生 产 过 程 隐 含 碳 的完 全 碳 排 放 系 z ( 这
数, 乘以各行业的 口额就可以得到各个行业 的工业生产过程
隐含 碳 出 口量 。最 后 将 能 源 消 费 的碳 排 放 量 和工 业 生 产过 程 的
宏观 管 理
我 国 出 口贸 易 中 的产 业 部 门 隐 含 碳 研 究
杨 洋
摘 要 : 文通 过投 入 产 出模 型考 察 了 20 本 0 2年 和 2 0 0 7年 中 国 采 用 传 统 的投 人 产 出法 来计 算 各 行 业 基 于 能 源消 费 而 产生 的隐 含碳 排放 ; 二 部 分是 计 算 基 于 工 业 生 产 过 程 而 引发 的 各 个 行 第 业 隐 含碳 排 放 。把 两 部分 加 起 来 即 为该 部 门 的综 合 隐含 碳 排 放 量 。计算 基 于能 源 消 费 的 隐 含 碳 排 放 , 先 要 算 出各 部 门 的 完 首 全 碳 排放 系数 , 中 包 括 直 接 碳 排 放 系 数 和 间 接 碳 排 放 系数 。 其 所 谓 直接 碳 排 放 就 是 指 在产 品生 产 过 程 中 因为 直 接 消耗 化 石 能 源 而 导致 的碳 排 放 , 接 碳 排 放 则 是 产 品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因 为 中 间
易 隐含 碳 排放 的净 出 口国 。
碳排放量相加 即为各部门的综合隐含碳排放 , 同以上计算 , 先算
第 ~・ 分 是 部 …
本 含的算法要为部 二对隐谈测方主分两分… 出合排系,为jE 文于 … …. … 、 竺 , … 、 综碳放数 示cc埘 一・ . … 表 eq =' a 呻( 言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经贸】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张 婧(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摘 要]利用环境投入产出研究方法测算我国出口各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和出口隐含碳排放量。

利用SDA与LMDI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分解为四个影响因素,分别分析直接排放系数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

提出要优化出口贸易产业结构,避免出口资源类产品,限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维持大宗贸易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通过建立合理的碳排放机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投入产出;出口隐含碳;SDA;LMDI[中图分类号]F752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3-0021-04 作者简介:张婧(1986-),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隐含碳排放、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却位居世界第一,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压力,甚至出现中国“威胁气候安全”的论调。

为此,中国政府做出积极应对,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

而中国CO2排放量的急剧增加不仅是由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引起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出口了大量能源密集型产品,这部分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并排放大量CO2,这部分排放本应由消费国承担,却通过贸易转移到中国,推高了中国碳排放量。

目前我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对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研究,对于重新界定我国的碳排放责任、争夺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国外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对双边、多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定量研究上。

Shui和Harriss(2006)利用投入产出法,发现1997—2003年中国约有10%的隐含碳排放是由于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产生的,中国相对美国的贸易商品中隐含碳排放存在顺差。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研究论文报告: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研究一、研究背景二、隐含碳(Embodied Carbon)的概念与应用三、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现状四、隐含碳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影响因素五、中国出口贸易中减少隐含碳的措施六、案例研究1.手机产业的隐含碳排放2.电子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3.钢铁产业的隐含碳排放4.制造业中的隐含碳排放5.农产品的隐含碳排放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商品流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其中隐含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隐含碳是指商品生产与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并不发生在出口方国境内的领土范围内,而是在进口方或其他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产生。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过程中隐含碳的排放问题,加强研究和合作对于控制排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隐含碳(Embodied Carbon)的概念与应用隐含碳是指商品生产及物流配送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商品生产与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间接体现。

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生产资料,到工业用品,农业乃至周边消费品,这其中几乎涵盖了整个生产与生活的领域。

对于隐含碳的计算,可根据商品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涉及的能源分类,按照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计算商品的隐含碳排放量。

而对于隐含碳的应用,在制定国家环保政策和发展经济政策时都有重点考虑其影响因素。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现状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些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据统计,2017年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化石能源排放量约为5.8亿元吨,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非与国内消费相对应的出口贸易产生的。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趋势不断加剧。

这一点从我国电子产品、家具、制造业等行业中的隐含碳排放较为显著的趋势可以看出。

隐含碳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影响因素隐含碳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排放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和贸易的复杂性、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和地理环境等。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全球贸易量不断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在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分析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探索减排策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研究问题: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研究目标:
1. 探索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现状和特征;
2. 分析影响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3. 提出减少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1. 多元回归分析:借助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2. 环境损失核算方法:通过环境损失核算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和评估。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是:
1. 揭示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现状和特征;
2. 分析影响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3. 提出减少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五、研究进展和计划
目前,本研究已经完成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的构建,并初步建立
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环境损失核算模型。

下一步,将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明确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减排对策建议。

预计研究周期为3个月。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综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各界。

本文将全面梳理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相关研究,从基本概念、来源分类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

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会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分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然而,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碳排放。

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国际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碳排放的转移。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可能会将其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

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碳排放的减少。

通过国际合作和贸易,一些国家可以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从而降低国内的碳排放强度。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来源、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过程: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国的生产企业为了满足进口国的要求,采用高碳排放的方式生产出口产品。

(2)运输过程:国际贸易中的运输环节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例如,海运和陆运中的燃油消耗、航空运输中的燃料燃烧等都会产生碳排放。

(3)使用过程: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时,由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也会产生碳排放。

根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将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碳排放: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碳排放,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2)间接碳排放:指为了生产出口产品而产生的额外碳排放。

例如,为了生产出口服装而增加的面料染整环节的碳排放。

(3)关联碳排放:指由于国际贸易而产生的碳排放。

例如,由于国际贸易的存在,一些国家可能会将其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品 的出 口, 必然 产生 巨大 的隐 含碳排 放 。 因此 , 算 “ 核 消费
型” 国家碳 排放 的关键 问题 之一 就是 核算 出 口贸易 的 隐含
碳 排放 cro mi i se b ̄e xo s , 为 了生 产 出 abne s o m sn di epr ) 即 n t 口产 品 , 而在 生产 国的整个 生产 链 中所直 接 和 间接排 放 的 碳 。已有研 究 表 明 , 国 的 出 口隐 含 碳 排 放 不 仅 总 量 可 中 观 , 国家碳 排 放 总 量 中所 占 比重 巨 大 j 而 且 正 呈 现 在 4 , 出逐 年增 加 的趋 势 - 。 为 了进 一 步分 析 中 国 出 口隐 含碳 6 j
第8 期
阵 为碳 排放 强度 系数矩 阵 , 为 E 记 。 则 国内生产 活动所 产生 的碳排放 总量 可 以表示 为 :
C=E , ( 一A) 1 +y ) 一( , d () 4
放量 。计算公 式为 :
C: 奎m i 2C :
( 6 )
而其 中由 出 口需 求 所 产 生 的碳 排 放 ( 口隐 含 碳 排 出
收 稿 日期 :00—0 —2 21 3 5
令 e= , i i E 为第 i 门产生总产 出 X 所直接产生 部 i

的碳 排 放量 ,; e称为 直接 碳排 放强 度 系数 , 示第 i 门生 表 部
产单 位 产 出所产 生 的碳 排 放量 。所 有 1 个 e构成 的矩 n X ;
放 ) 以表示 为 : 可 C =E , e ( 一A) Y e () 5
其 中, i C 为第 i 门的直 接碳 排 放 总量 , q i l 部 C为  ̄' - J
消费第 种燃 料 的碳排放 量 , i 门对 第 种燃料 的 m为 部

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分析

品 贸 易隐含碳排 放 进行 了测 算 , 结果发 现 : 我 国农 产 品 出 1 2、 进1 2 隐含 碳 排 放 量 总体 均 处 于 增 长 态势 , 且后 者增 速较 之前 者 更快 ; 农产 品净 出 口隐含碳 排放 逐 年 降低 , 自2 0 0 3年 开始成
为碳 排放 污 染转 出国 ; 我 国农 产 品 隐含 碳排 放 与 净 出 口隐含 碳 排放 较 大 的省份 大 多位 于 东
性l _ 3 ] 。Gi o v a n n i 等 以建 立行 业投 入产 出模 型评估 了国际 贸 易对 碳 排放 量 的 影 响 , 并 且 计 算 出贸易 商 品 中的隐含 碳量 , 其 中结果 表 明 国 家政 策 的决 策 者 应关 注 国 际贸 易 政 策 对 于碳 排 放 额 外 的 影 响Ⅲ 4 ] 。
3 . 华中农 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0 ; 4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3 )


利 用 MR I O 模 型对我 国大 陆地 区 3 1 个省( 市、 区) 在2 0 0 2 —2 0 1 1年 间 的农产
Ah me d等通 过测算 2 4个 国家货 物 贸易 中的 二氧 化 碳 排放 量 , 有 效 论证 了产 业 地 理转 移 对 全球 温 室 气体 排 放 的影 响[ 5 ] 。S h u i 等 分析 了 中美贸 易 中的 隐含碳 , 发现 中国二 氧化碳排放量 中的 7 9 / 6 ~1 4 9 / 6 源

旦排 放权拍卖 的利益 以减 免雇佣税 的方式进行进 一步 的分 配 , 有很大 的可能会产生 “ 双 重红利” _ 8 ] 。 国 内学 者对 国 际贸易 隐含碳 问题 的研 究 相对滞 后 , 但 很快 这 一 问题 引 起 了大量 学 者 的关 注与 探

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影响因素

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影响因素

结果分析
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量的 上升主要是由于出口量的增加和能源 使用效率的下降所致。
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量的 增速放缓可能与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加 强以及企业能源使用效率的逐步提高 有关。
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量的 累计增长也反映了中国林产品行业的 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加 强环保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 少碳排放。
05
影响因素识别与实证
影响因素识别
能源消耗
林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 能源消耗是影响林产品出口隐含碳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技术 水平也是影响林产品出口隐含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业结构
林产品产业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出口隐含碳的差异,因此产 业结构也是影响林产品出口隐含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排 放量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比重较大 ,说明林产品出口贸易对全国碳排 放的影响不容忽视。 Nhomakorabea议与展望
建立完善的林产品出口贸易 碳排放核算体系,加强对林 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量的监 测和核算,为政策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推动林产品出口贸易向低碳 、环保方向发展,鼓励企业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 排放量。
03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林 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趋势进 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 动态分析。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经过测算,中国林产品行业出口贸易 中隐含碳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增速 较快,表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对全 球温室气体的贡献逐渐增大。
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量与 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随 着出口贸易额的增加,隐含碳的排放量也 在不断增加。

最新 中英货物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问题和策略-精品

最新 中英货物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问题和策略-精品

中英货物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问题和策略一、引言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等温室气体排放。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便是广受争论的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

根据《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只有附件一国家(大多数为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强制减排义务,而中国并不在其中。

但一些发达国家认为,要实现“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免受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公约最终目标,必须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实施大量减排措施为先决条件,这类观点在近几次气候大会的决议草案中都得到了体现。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即便如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国际社会监督下承担强制减排责任。

分工是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全球福利的基本手段。

但贸易分工必然引发碳转移排放。

随着发达经济体日渐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其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品越来越依靠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这种分工格局必然引发“发展中生产国通过出口贸易承担发达消费国的能耗和环境污染”的碳转移排放问题。

目前国际社会采用的以“生产排放”为基准的碳减排核算方法没有反映碳转移排放的事实,不但有失公允,而且使得发达国家缺乏减排及转让减排技术的激励,不利于全球减排的终极目标。

准确计量贸易中的隐含碳及贸易引发的碳转移排放,是融入“消费排放”准则,在国际范围内合理分配碳减排责任的前提条件。

本文以中英货物贸易为例,准确测度贸易中的隐含碳及贸易引发的碳转移排放,在分析其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同时,试图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碳排放与碳减排核算框架。

二、文献综述源自贸易全球化对世界环境影响问题的关注,国外一些学者较早就意识到国际贸易中隐含碳的重要性。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动特征及驱动因素分解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动特征及驱动因素分解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动特征及驱动因素分解欧阳小迅;戴育琴;瞿艳平【摘要】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 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

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This paper uses an IO model to evaluate the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s of China in 2001-2013 and decomposes the driving factors into scale effects, structure effects, and technology effects with LMDI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he carbon emission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s of China in 2001-2013 is 8.98% and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 mak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The scale effec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180.64%;the technology eff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trains the growth of CO2 emiss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CO2 emission in agriculture exports;and the structure effect is relatively weak,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1.3%in 2001-2013.【期刊名称】《财经论丛》【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8页(P3-10)【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投入产出模型;LMDI因素分解【作者】欧阳小迅;戴育琴;瞿艳平【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321世纪,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随着能源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对全球碳排放及碳排放权分配的争论,使贸易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能源消费 量 表。 由 于 电 力 属 于 二 次 能 源, 因 此
本文不考虑电力消耗。不同行业能源消耗量共计
45 部门,去除最后一类生活消费,为 44 类部门。
θk 根据 2006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第二卷 ( 能源) 第六章提供的参考方法计算,见
表 1。
表 1 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θ 值
138
中国科技论坛
( 2016 年 1 月) 第 1 期
1 引言
中国作 为 发 展 中 的 贸 易 大 国, 是 隐 含 碳 排 放 的净出口国,承担了大量本应由进口国承担的碳 排放量[1 - 4]。但是,关于农产品贸易领域的隐含碳 排放观点尚存在分歧。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产 品净出口隐含碳排放正不断减少,中国逐渐成为 农产品 CO2 排放净进口国[5]; 另一些学者则计算得 出中国为农产品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6]; 孙华 平等认为,从 污 染 产 业 转 移 的 国 际 分 工 角 度 看,
由于各数据来源在行业划分上存在差异,需将 不同的行业统计口径进行整合归并。借鉴石红莲, 张子杰行业整合归并方法,以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 为基准,调整能源消费部门和贸易部门[10]。一方面 将能源消费矩阵由 EN44* 8 扩展为对应于投入产出表 的 EN135* 8 ( 或 EN122* 8 ) ,另一方面按照典型商品对 应原则,将 98 章出口数据转化为 135 ( 或 122) 类。 投入产出表中农产品部门共 19 个 ( 除掉农林牧渔服 务部门) ,最后整合归并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 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及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八个农产品生产出口部门。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ing trade of China in 2001—2013 by using input-output model,and made further 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product resources,energy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dex. The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 is increasing steadily with the expanding export scale and has even exceeded those of some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leading expor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carbon intensive ones. Coal and crude oil are the main energy sources of carbon emissions. The total CO2 emission coefficien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direct coefficient. With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energy using efficiency,the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 will be effectively reduc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Input-output model; Embodied CO2 emission
设 R 为 直 接 碳 排 放 系 数 矩 阵,Ri = ∑ k
ENik ·θk Xi
,其中,ENik

i
部门第
k
种能源的消费
量,θk 为能源 k 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Xi 代表 i 部门 的总产出。设 Y 为农产品出口金额矩阵,则农产品
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 EC 的计算公式为:
EC = R ( I - A) - 1Y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农产品出口额 ( 亿美元)
154. 50
表 2 2001—2013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比重
摘 要: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 2001—2013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从农产品出口 CO2 排放的部门来源、能源分布以及技术系数三方面分析其结构特征。实证表明,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 尽管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占总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比例较小,但农产品出口 CO2 排放量随出口贸易扩大 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一些工业部门。从结构特征来看,目前中国仍以中、高碳排放农产品出口为主; 能 源消费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农产品生产链上总体 CO2 排放水平大大上升。农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能源利 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会有效降低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 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 F223; F752 文献标识码: A
煤炭
焦炭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2. 03
2. 66
3. 07
3. 19
3. 08
3. 16
3. 22
数据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IPCC 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单位: 千克 /千克 天然气 ( 千克 /立方米)
21. 84
( I - A) - 1 、总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 表。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五年编制一次。本文研究时 间跨度为 2001—2013 年。由于一个国家的生产结构 和生产技术在短期内变化不大,2001—2006 年采用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汇考虑主要农作物生长全
生命周期的碳吸收,碳汇的计算计算公式为:
∑ ∑ AC = ACi = ci Yi / Hi
( 2)
i
i
式 ( 2) 中,AC 为农作物碳吸收总量; i 表示农
作物种类; ci 为农作物碳吸收率; Yi 为农作物的经 济产量,这里指农作物的出口量; Hi 为农作物经济 系数。本文选取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Measurement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Agriculture Exporting Trade of China
Dai Yuqin1,2 ,Feng Zhongchao1 ,Li Gucheng1
(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2. College of Trade and Economics,Hunan Business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蔬菜、水果、花生、烟叶 9 类主要出口农作物计算
中国出口农产品碳汇量。
则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净排放量为:
Cnet = EC - AC
( 3)
相应的, 本 文 此 后 出 现 的 农 产 品 出 口 贸 易 隐
含碳排放量均指净排放量这一概念。
2. 2 数据说明及处理
能源消费量数据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 分行
2002 年中国年投入产出表 ( 122 类) 计算,2007— 2013 年采 用 2007 年 中 国 年 投 入 产 出 表 ( 135 类) 计算。
出口数据来源于相关各年 《中国贸易外经统
第 1 期 ( 2016 年 1 月)
中国科技论坛
139
计年鉴》。本文选择 HS 码二级分类作为基本商品 分类,共 98 章。根据 WTO 对农产品范围的界定, 农产品为 1 ~ 24 章。主要农作物出口量来自相关年 份 《中国农业年鉴》,农作物的碳吸收率与经济系 数引自田云[9]等相关文献。
基金项目: 国家油菜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建 设 专 项 ( CARS - 13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中 国 农 业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增 长: 结 构 调 整、 比 较 优 势 与 动 态 演 进 ” ( 7127310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安全与效率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实施机制研究” ( 13YBA1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 NSFC - CGIAR,714610107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 12YJC630167)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13C468) 。 收稿日期: 2015 - 05 - 20 作者简介: 戴育琴 ( 1978 - ) ,女,湖南邵阳人,博士生,讲师; 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与贸易、低碳经济。
( 1)
农产品对碳排放的贡献除了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碳排 放 外, 还 包 括 碳 汇 的 减 排 效 应。 因 此, 本
文将出口农产品的减排效应纳入农产品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测算体系中,在农产品出口碳排放量
中扣除其碳汇量得到净隐含碳排放量。农业的碳
吸收功 能 主 要 是 通 过 绿 色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实 现,
第 1 期 ( 2016 年 1 月)
中国科技论坛
137
DOI:10.13580/ki.fstc.2016.01.023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测算及结构分析
戴育琴1,2 ,冯中朝1 ,李谷成1
(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 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