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DT线性位移传感器数据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VDT线性位移传感器数据检测技术及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测控09-3班

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

第一章

一、设计目的

1、根据LVDT线性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差动变压器电感

式位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参数设计和架构设计)。

2、学习集成芯片AD698工作原理以及与LVDT的连接的应用。

3、学习分析设计电路、Altium Designer绘制原理图及PCB图。

4、学习焊接电路板并完成电路板的调试。

5、了解传感器标定方法,并计算传感器的相关参数。

6、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一、 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

1、 最大输入位移为1cm ;

2、 灵敏度不小于1v/mm ;

3、 非线性误差不大于10%;

4、 电源为直流30v; 二、 传感器原理设计

2-1.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因为差动输出电动势为)()(1211M f M I j M M I j E S ∆=∆=-=•

ωω 所以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势为两副边线圈互感之差M ∆的函数。 2-2.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结构复杂,常用二段式、三段式、一节式的灵敏度高,但三节式的零点较好,如图一所示为三种形式的示意图。

二节式

一节式

三节式

图一 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形式

2-3.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1. 激磁绕组长度的确定

通常是在给定非线性误差γ及最大动态范围max l ∆的条件下来确定值b ,即

⎪⎪

⎨⎧∆=∆=∆-=max 2

22221l

l b k l k r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γ

2max l b ∆=

取max l ∆=1cm ,则缘边线圈长度b=2.24 cm, 2k =997 2. 衔铁的长度c l 的确定

由结构图二的几何尺寸关系可知,铁芯的长度为

212l b d l l c +++=

式中1l 、2l --衔铁在两个副边绕组m 中的长度;

d --初次线圈间骨架厚度; b --原边线圈的长度;

m --两副边绕组长度;

初始状态时有021l l l ==,则衔铁的长度由图二的几何尺寸有

b d l l b d l l

c ++=+++=)(22000

设计时,一般取b l =0,故有d b l c 23+=,通常取b d <<,则

b l

c 3=

由一中式求得为b=2.24cm ,求得为c l =6.72cm 。 3. 副边线圈长度的确定 设:

①衔铁插入到两个副边绕组的长度分别为1l 、2l ,且在初始状态时:

21l l l ==;

②最大动态范围max l ∆为已知给定值。则δ+∆+=max 0l l m 应该成立,才能保证衔铁工作时不会超出线圈以外。一般取b l =0,则

δ+∆+=max l b m

式中,δ--保证在最大动态范围max l ∆时衔铁仍不会超出线圈之外的保险余量。一般取mm mm 10~2=δ,在b 值较小时,δ值可取大一些。此处取为10mm δ=, 求得m=3.34 cm 。 4. 经验数据

一般衔铁长度c l 与衔铁半径c r 之比可取为

20=c c r l

骨架外径R 与内径r 之比可取为

8~2=r R

在设计骨架内径r 与衔铁半径c r 应尽量取得相近,即c r r ≈,这样可简化计算工作量。

由为c l =6.72,求得为c r =0.336cm ,R 为0.672cm (取/2R r =)。

初级线圈

图二 螺管差动变压器式磁场分布图

三段式螺管差动变压器式结构

磁通分布

)

(b )

(a

5. 原边与副边绕组匝数的确定

由6中式可知:当安匝数1IN 增加时,可使灵敏度M S 增加,但1IN 的增加将受到线圈导线允许电流密度、导线散热面积以及磁饱和等因素的限制。下面利用这三个条件来确定1N 和2N 。 1)按允许的电流密度计算安匝数

由电流密度的定义和窗口面积容纳线圈的约束条件,有以下各式成立:

⎪⎪⎩

⎪⎨

⎧≤=N Qk q q I j c g 联立上述两式解得

N

Qk j q j I c

g

g =≤ 故得

c g Qk j IN ≤

式中,g j --电流密度,取3×106A/ m 2

q --导线截面积; Q --骨架窗口截面积;

c k --填充系数,(c k =0.3~0.7,取0.5);

Q=(R- c r )×b =0.75264 cm 2

求得IN=1.12896X102 A ≈113A ;

由式可见,Q 增大,IN 数增加,但受几何尺寸限制。 2)按线圈发热计算IN 值

因为线圈有铜损耗电阻,所以要消耗一定的功率而转换为热量,

为了保证线圈不被烧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设:n S 为每瓦功率所需要的散热面积,0S 为线圈外表散热面积,则应满足

⎪⎪

⎪⎨⎧

=⋅==⋅≥N k A q N q l R S R I S P S c c cp c

c n c n ρ20 联立上述各式,解得

n

cp c c c S l S k A N I ⋅⋅≤

ρ022

式中c ρ--导线电阻率,取铜导线在室温下的电阻率,为

20.0178/mm m Ω•

cp l --每匝平均长度,求得为

3.167cm

取c K =0.5, 0S =9.458 cm 2 ,n S =10×10-4 m 2/w ;

c A =0.75264 cm 2

.

求得IN 2≤1.99957×105 A 2 代入求得IN ≤447 A

由式可知:要使IN 增加,则必使Q 和0S 增大,同时使cp l 减小,所以决定了传感器为细长形状的结构。 3)按磁饱和计算安匝数

因为磁路中由激磁电流确定的磁通量为

M

R IN A B =

⋅=Φ 所以得

M R A B 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