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最新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af0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8.png)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村落既有古建筑、古井、古道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风民俗、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贵资源。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系统思维,对于传统村落里的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要给予同样的重视。
传统村落里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者以古戏台、老房子等有形方式存在,容易被人看见;后者是无形的,传承人没了,它们也就消失了,容易被人忽视。
另外,物质文化遗产便于开发利用,比如老房子可以开发成民宿。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民风民俗,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所以,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被忽视。
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是体现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村落中的非遗其实是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互相融合,具有相同的文化与审美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比如,传统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而建造与修复技艺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相关技艺失传,必然会影响传统建筑的建造和修复。
因此,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时,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给予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的关注和保护力度,同时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256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1.png)
高一月考各科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B. 恣睢(zì suī)蹉跎(cuō tuó)缱绻(qiǎn quǎn)剽窃(piāo qiè)C. 踌躇(chóu chú)恣睢(zì suī)剽窃(piāo qiè)蹉跎(cuō tuó)D. 恣意(zì yì)缱绻(qiǎn quǎn)剽悍(piāo hàn)蹉跎(cuō tuó)答案:C2.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1)代词,指代“学习”。
(2)连词,用于连接前后文。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已知函数f(x)=2x^2-4x+3,求f(x)的最小值。
答案:f(x)的最小值为1。
2. 解方程:x^2-5x+6=0。
答案:x=2或x=3。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given in brackets.(1)I have never been to a place _______ (beautiful) than this one.(2)The _______ (interest) of the book lies in its unique style.答案:(1)more beautiful(2)interest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English.“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021-2022年高一4月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4月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9b96ef121dd36a22d820b.png)
2021年高一4月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纨绔.(kù)句读.(dòu)千载.难逢(zài)生死未卜.(bǔ)B.畏葸.(sī)搭讪.(shàn)敛声屏.气(bǐng) 间.或一轮(jiàn)C.两靥.(yè)崔嵬.(wéi)扪心自问(mén)磨牙吮.血(shǔn)D.拓.片(tà)忖度.(duó)沸.反盈天(fèi)商贾.云集(ji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褴褛寒暄安分守己弱不经风B.湮没忙碌萧萧落木运筹帷幄C.吞噬撕杀白浪滔天张灯结彩D.筵席诡秘蜂涌而至走投无路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五一期间,风光旖旎的延庆,将带领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北京画廊”,一个乐趣无穷、鸟语花香的春天。
(2)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上,许多与会专家称,目前世界关注欧债危机的目光全部在了塞浦路斯这个岛国。
(3)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A.领略聚焦证明B.领悟聚焦证明C.领悟聚集正名D.领略聚焦正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有起伏,“起”时不忘乎所以,“伏”时不悲观失望,锲而不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e5d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驯鸽(xùn)果脯(pǔ) 婆娑 (suō) 长歌当(dāng)哭B.渐染(jiàn) 弄堂(nòng) 寥廓(liáo) 大笔如椽(chuán)C.铁锭( dìng) 风靡(mí)伶俜(pīnɡ) 咎 (jiū)由自取D.颓圮(pǐ)愆期(qiān) 守拙(zhuō)载(zài)笑载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落寞子衿猗郁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谣诼垝恒敛裾夙兴夜寐提要勾玄C.漫溯嗔目戳力雨雪霏霏衣衫褴褛D.长蒿袅娜房檩没精打彩尔卜尔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f5c0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5.png)
山大附中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综合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题。
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①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斯人远去,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
②那棵青桐,树上特地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诞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此树下,这桐树就特殊茂密,青枝绿叶,直冲云天。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行言,项羽在此树下诞生盖有天意。
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
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
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③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多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始终未被遗忘,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
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
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无敌、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
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
后人多观赏他的武功,倒忽视了他的文化贡献。
④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
刚烈坚毅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作“力拔山兮气盖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攸关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
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⑤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宠爱他的英勇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宠爱关羽的忠义一样。
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e37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3.png)
太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主导和塑造着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
我们说,中国茶艺的哲学基础是由儒释道融合构成的。
但是,中国茶艺美学的走向却又是由中国文人所主导和塑造的。
这样说,并不排除老庄、佛道对中国茶艺美学的影响,而是有主次之分。
唐代,推动茶艺美学成型的,除了小时在寺院生活、后又成为学者的陆羽外,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先行者,借用现代的说法,是有一个“文人集团”或“文人群体”。
当时,一些刚正率直并深存抱负和学识的人,诸如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张志和、耿讳、孟郊、戴叔伦等,都对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大诗人元稹、白居易等都有茶诗名作问世,特别是卢仝以一首吟颂“七碗茶”的诗句光耀千古。
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刻意追求、创造和鉴赏,饮茶走向艺术化,而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纷纷把饮茶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描述和品评,这些是在唐代完成的。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茶寄诗情,品鉴名泉,精研茶艺,推广茶学,创立茶室,墨写茶事,终于成就了茶艺美学的构架。
宋代茶文化走向两极:民间的普及、简易化,宫廷的奢侈、精致化。
而在两极中间的文人,依然崇尚风雅和自然。
与唐代不同的是,那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而宋代则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并与自然契合。
所以,宋代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
宋代文人的性情、茶情、豪情、柔情,都在茶中得到展示,真可谓从“一杯茶中看世界”。
与焕然一新的茶的生产和加工方式相适应,明代饮茶风尚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与此同时,士大夫阶层对饮茶艺术的追求和审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明朝前期文人的沉湎于茶事,并非是闲情逸致,而是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b4c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7.png)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马”?A. 马B. 犬C. 牛D. 羊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包括?A. 风、雅、颂B. 风、赋、比C. 赋、比、兴D. 风、雅、赋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时习之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以上皆是4.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中的“风”是指民间歌谣。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4.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形式。
(√)5.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______。
”(千里)2.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司马迁)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_。
”(汗青)4.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李白)5.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______。
(《论语》)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诗经》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唐代“诗仙”李白的三首著名诗作。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4. 请解释“楚辞”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5. 请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义。
2. 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3. 请解释“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
4.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义。
5. 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庐山谣》中李白的情感和意境。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59d379b6648d7c0c7463c.png)
不妄言笑。二十而归王氏,早莫不懈,舅姑亦贤之。舅秘书丞兼,没于耀州,贫不能归,
夫人劝其家尽所有以归葬。未几而姑亡,器之亦即世。生事不给,人不堪其忧,夫人处
之,哀而不伤;被服饮食,虽窭必修;与亲族交,虽贫不傲,虽富不屈;训导诸子不失
家法,遇其有过,未尝见声色。曰:“使尔自悟则善,勉强从我无益也。”春秋祠事,
12.本诗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
何作用?(3 分)
13.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5 题。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乡人称之。将以崇宁元年十月六日袝于器之之墓。
(选自《栾城集》卷二十四,有删改)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则讣于乡曰
讣:报丧
B.被服饮食,虽窭必修
修:置办
C.夫人常称内外祖父从政之方以敕之
敕:命令
D.仲姊适进士王君东美器之
适:出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二姐王夫人与哥哥苏子瞻的先后离世,使苏辙无比哀伤和痛苦,兄弟姐妹都已
离世,他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B.王夫人的公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家人沉浸在哀伤之中,王夫人在贫困中处之有
度,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C.王肄对母亲非常孝顺,在母亲生病时剜肉来给她做药膳,母亲去世后,王肄几
天滴水不进,极尽哀伤之情。
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8891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4.png)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社交、娱乐、购物到出行,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网络平台。
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短视频沉迷现象就是其中一种。
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
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以正向社会价值创造为目标;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解决注意力缺失、知识碎片化等问题。
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是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短视频沉迷等现象成为很多人的困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科技加速创新,而观念、伦理和法律等相对滞后造成的。
对此,应该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在创新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一方面,对那些明显不正当的企业行为和严重的侵权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比如最近对平台垄断、侵害用户权益等行为开展治理;另一方面,应通过价值观、伦理规范等柔性调节,促使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更加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
其中的关键,是明确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公众利益优先、共享科技红利等科技伦理原则,并通过制度安排、产品设计和服务规范,嵌入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b03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b.png)
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10:00——12: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12478912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年期间,汽水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之一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所有汽水瓶的底部都是五瓣花的形状?有人说,这就是为了少装点饮料,或者是为了形状好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追溯汽水瓶的历史,我们发现,早期的汽水瓶是玻璃材质,采用平底设计。
然而,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底的瓶子特别容易倒塌,不仅不稳定,而且倒塌时振荡的瓶身还容易使碳酸气泡逸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底部形状。
在1978年,世界第一次出现PET材质的可回收塑料瓶子,底部采用五瓣花形状设计。
时至今日,五瓣花形底部的塑料瓶包装汽水仍然畅销全国,这种设计也被证明了是最理想的选择。
从化学角度来看,碳酸饮料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极不稳定,在经过外部摇晃或存在明显的温度变化时,二氧化碳气体会大量逸出,从而造成密闭的饮料瓶内气体体积剧烈增大,对瓶身产生巨大压力。
另外,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塑料包装的汽水瓶瓶底通常印刷有“PET”的材料标注。
与玻璃材料相比,PET材料硬度很低,受强压会更容易发生破裂或爆炸,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瓶内压力要通过凹入式设计在瓶底分散平衡。
五个凸起的结构可以将外部施加的压力分散到更大的表面积上,从而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减轻了瓶底的压力负荷,使得汽水瓶在外力搬运或者人为摇晃时可以更加稳定,不容易爆瓶或者漏气,从而延长汽水的保质期。
并且塑料瓶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横跨南北,运输过程中温差巨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瓶身的坚固。
当然,五瓣花形的底座从力学角度上分析也能看出具有更稳定的放置效果。
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
![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d293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1.png)
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24年第04期本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文阅读玉(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要回答好“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标”的问题。
对于这些事关根本的问题,“最美科技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凭着“中国人一定要争气”的韧劲和信念,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让直-20直升机在中国的天空自由翱翔;怀揣“为推动国家进步作贡献”的坚定信念,35岁的陈章投身国防通信事业,参与开发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制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坚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涵养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将此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课题,大步坚定向前走,不问得失,不计成本,将智慧和汗水洒在脚下的这片大地上。
科学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特征。
但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始终不变,那就是始终要以人为本,彰显人民底色。
云南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扎根与世隔绝的“麻风村”,为患者找到并引进了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地球极端环境科学探索者唐立梅,潜过深海、进过南极,如今专注给边疆和大山里的孩子做科普教育。
他们用实际行动说明,创新依靠人民,创新为了人民,要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创新成果。
“最美科技工作者”们秉持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与集智攻关、团結协作的协同精神,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走出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29bf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5.png)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儒道两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补机制。
②首先是儒家追求发展与道家倡导复归互补。
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和人性需要发展,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
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进步与发展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其中可能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或错误的引导。
这个时候,道家提出以“返朴归真”的思想来扭这种理想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出要保持人性中先天的淳朴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祥和。
但道家难以划清“复归”与“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归的同时,却摒弃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相对偏执的。
儒道互补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追求“复归于朴”的状态,这样使得人性既能在发展中积累智慧,亦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本我的纯净自然。
③其次是儒家讲究务实与道家倡导求虚互补。
讲究务实是儒家的一大特点,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
社会中的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是遵守伦理规范的。
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儒家的要求。
儒家是注重现实主义的人学,而道家却往往超脱于现实。
道家偏重于讲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当作最根本的东西,而仁义之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隐没,因此他们追求“返朴归真”。
其途径常是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坐忘”。
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向往将自我的精神从市井中解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时代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道家借鉴哲学思想,道家为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一直向儒家学习处世思想。
虚实互补,在追求务实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这便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④最后是儒家追求阳刚与道家倡导贵柔互补。
儒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刚毅进取的,其“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无不透露出儒家的阳明之气。
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4fda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24年第04期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选B。
B项“所形成的新精神品格促使宋代出现大量名匠”错误,因果倒置。
由原文“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中华名匠,共同锤炼出独特的宋代工匠精神品格”可知,应该是“大量名匠”“锤炼出”新的“精神品格”。
故选B。
2.选A。
A项“公直父勤于营建匠事,胸怀周原,礼让豳地”的意思是,公直父非常勤勉地做工是想離开豳地迁移到周原。
这里说的是公直父的个人想法,不能体现中华匠人的“民本精神”。
B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已成,用之以攻宋”意思是,公输盘为楚国建造好云梯用来攻打宋国。
造云梯是为了帮助楚国人,能体现中华匠人的“民本精神”。
C项“奚仲造车,引重致远,行速物轻,四海便利,五洲畅通”意思是,奚仲造车能将重物快速地运到远方,方便了各地的交流。
造车有利于天下人的交流,能体现中华匠人的“民本精神”。
D项“墨子为车辖以利人,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意思是,墨子造车来帮助他人,一会的工夫就用砍好的三寸之木造了能载五十石东西的车。
很明显墨子造车就是为了帮助人,能体现中华匠人的“民本精神”。
故选A。
3.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中华工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品格,后分写各个时代所形成的不同的精神品格,最后总结全文。
②以时间为序:文章以我国各个朝代的发展为顺序,从夏朝一直写到清朝,思路清晰。
“做到思路清晰”,就要有一定的论证逻辑,这个论证逻辑主要是结构和顺序。
结构上,采取总分总结构,以“精神史诗”“精神品格”高度概括文章内容,主体部分分朝代介绍,最后总结,高度评价工匠在民族史上的地位及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塑造的意义。
顺序上,主体部分,分朝代,按照时间顺序,简述中国工匠史及工匠精神品格的演变与丰富。
4.选C。
“但是沟内人家由于不懂得利用……生活也极其贫困”说法错误。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62ccb5fbfc77da269b1e0.png)
语文试题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梅戏的抒情性1952年底和1954年秋,上海举行戏曲调演和汇演,《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轰动大上海。
当时的观众评价《天仙配》:“以意境表演为主,演得太美了。
黄梅戏那种丰富而生活化的舞蹈,演得太优美了。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这些与山水景物紧密相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词句,没有哪一个热爱黄梅戏的人不乐意接受。
它清新自然纯朴,好听好看好懂。
黄梅戏以抒情而见长。
这一艺术风格既是剧种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它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基础。
黄梅戏的抒情性依赖于剧目内容和声腔。
戏剧剧本的创作是前提和关键。
一定要写好人物的不同凡响的遭遇,写好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性格、命运,创造奇特的有利于人物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情境和意境。
比如《血掌记》中公子林中德在黄府花园血染手掌并丢失白扇而被打入死牢,《双合镜》中小姐秦秀英为搭救公子张德义而被父亲逐出家门,后戴发为尼仍忠贞不二。
没有一个抒情性良好的剧本,一切都是无米之炊。
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
“好听”是广大戏迷观众对黄梅戏声腔艺术的共同评价。
“好听”虽然不能等同于黄梅戏音乐形象的抒情,但黄梅戏艺术的抒情性特质又主要是通过其音乐声腔的个性特色而充分体现出来的。
皖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乡情,是黄梅戏抒情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因素。
无论是湖北的采茶歌、江西的采茶调,还是怀宁的小调、桐城的民歌、岳西的高腔和青阳腔,都是在黄梅雨季倾诉着忧愁哀怨,演绎着离散悲欢。
这些曲调表达了人间的不平和真情,传颂着皖江山水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乡音源源不断地向皖江两岸流淌、聚集,经过解放前150年的孕育,终于酿成一个具有哀怨缠绵、婉转悠扬的抒情风格的剧种即黄梅戏。
1.从原文看,下面对“黄梅戏的抒情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抒情性是黄梅戏的艺术特征,只要有抒情性良好的剧本,就能体现黄梅戏的抒情风格。
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517d2bceb19e8b8f6ba52.png)
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50分一、文言听写(10分)各位同学,下面将进行文言听力测试,每个文段我们将读三遍。
第一遍,请你关注文段的主要内容,没听清的词,可先行略过,进入下一句,尽量整体感知,把握文脉,听完后,请回忆这段话的内容。
第二遍,我们将放慢语速,请同学们注意停顿,并尽力补足第一遍时所没有听清的细节,并用笔记录听到的内容。
第三遍我们将以正常语速朗读。
文言文小段(一)文言文小段(二)二、基础知识(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褴褛(lǚ)瘦削(xiāo)封妻荫(yīn)子风流倜(tì)傥B. 癖(pì)好炽(zhì)烈狗尾续貂(diāo)骨鲠(gěng)在喉C. 温煦(xù)混(hún)沌茅塞(sāi)顿开佶屈聱(áo)牙D. 炮烙(luò)嘈(cáo)杂晶莹剔(tī)透接踵(zhǒng)而来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糟蹋诡密披星带月惊风骇浪B. 渣滓跋涉奴颜婢膝蓬首垢面C. 擦拭决窍沸反盈天百练成钢D. 寒喧俸禄鞭辟入理嫉恶如仇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 故乡是个大词,说起它,不仅仅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小山村,那里的人和事及其背后流淌的文化,都会铺陈开来,弥漫于眼前。
(朝思暮想)B. 抗战开始时,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剧的翻译,他孜孜不倦,积铢累寸,不轻易改动原文。
他说:“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
”(细大不捐)C.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素以头发蓬乱和不修边幅著称。
他在接受两个小朋友提问时,曾被小朋友劝告说最好要“多注重外表”,小朋友还送给约翰逊一把梳子,要他多梳梳头。
(不拘小节)D. MH370航班失联后,马来西亚政府及马航的反应速度、处理态度不孚众望。
艺龙网宣布,自3月27日起无限期停售马航机票,直至马航与家属达成谅解。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cdf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a.png)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评(卷)九年级语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诗文之美(共36分)漫篇的诗文丰盈了青春路上的时光。
为了寻觅诗文的魅力,班级将开展以“诗文读写时光”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完成1—10小题。
【任务一:尽书大美诗词】1.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7分)唐诗自是蕴含着各色大美:“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洋溢着李白的自信乐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长长短短的词句是炽热的:它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更是《沁园春·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昂扬气概。
【任务二:品悟诗中意象】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
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巧然合力下凝聚成诗。
而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
不管是明月、啼鸟、菊花、春蚕,还是江水、樱桃芭蕉,千百年来,它们在自然中美丽着,也在中国的诗歌中绽放着。
含蓄深沉的诗人们从未会大声地直接说——我喜、我悲、我愁。
而是一定会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给一个意象。
这种或明或暗的意象,作为一种载体,通过心灵的息息相通,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天的我们总会有那么一个崭时,那么一个契机,想寻找真实的自己,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2.阅读以上文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妍或暗”一词中“妍”的读音是“yān”,“崭时”一词正确的写法是“暂时”。
B.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单句,句子的谓语是“凝聚”。
高一语文四月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修改完整版)
![高一语文四月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修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c2c1c98bd63186bcebbc11.png)
(4)清代点评家涂瀛在评价刘姥姥时 曾说:“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 •••••••思之之深。出其余技作游戏法, •••••••忽而痴人说梦话,忽而嬉笑怒骂, •••••••无不会如人意。•••••••视凤姐辈真 儿戏也。”你同意他的评价吗?请结合 文章加以探究。(8分)
(4)同意。(1分)刘姥姥是憨厚又不失睿智的 农村妇女的形象。①她任由鸳鸯、凤姐取笑、捉 弄却毫不在意,并且十分配合,可见他宽容、忠 厚的一面。(2分)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富,神通 人情世故,道贾府来,她需要得到全府人的欢心; 多年生活阅历使她能够把握别人的心理,当她被 取笑,她也能逢场作戏,装疯卖傻故意显示出没 见过世面,以迎合贾府人的心意。(3分)③所以, 表面上看是凤姐等取笑憨厚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 可实际上,是刘姥姥在牵着她们的鼻子走,刘姥 姥才是真正的主角。(2分)(如果不赞同,分析 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8.请简述句中动词“归”或“绕”的好处。并描 述本诗末两句所描写的景象。(5分) 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 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 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绕” 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 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 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 前半写征戊无止期,后半部分则写征途无尽头, 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 的渺茫。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 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 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 状征途和怨气如黄河之回转曲折。
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 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 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 战,贼不能支,遁入城。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aa6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3.png)
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民族要振兴,教育必先行。
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从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长树先长根,立人先立德”,没有德,再有才华也无济于事。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重地,要始终把立德放在第一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用科学理论铸魂育人,以时代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引路人,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以高尚的品格、文明健康的举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正能量的热度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以报国之心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2023年,我国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
持续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必须用好改革创新这一招,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启发式教育,增加吸引力、趣味性,不断在特色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等各类高素质人才,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c439db7360b4c2e3f6489.png)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
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
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
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
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
这些基于移动工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
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
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
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
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高一金太阳月考试卷答案语文
![高一金太阳月考试卷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7a552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d.png)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xīn wèi)调和(tiáo hé)崇尚(chóng shàng)B. 瞒哄(mán hǒng)针锋相对(zhēn fēng duì xiāng)毫厘不爽(háo lí bù shuǎng)C. 纤尘不染(xiān chén bù rǎn)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赤裸裸(chìluǒ luǒ)D. 潇洒(xiāo sǎ)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这场比赛被迫取消。
B. 我发现这本书里有很多错别字,请你帮忙改正。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D.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D3. 下列词语中,与“诚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谦虚B. 勤奋C. 坚定D. 诚信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爸爸的背像一把弓。
B. 妈妈的微笑像阳光。
C. 哥哥的笑声像银铃。
D. 姐姐的舞蹈像飞燕。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爸爸的爱像大海,深沉而宽广。
B. 妈妈的呵护像阳光,温暖而柔和。
C. 哥哥的勇敢像狮子,无畏而坚定。
D. 姐姐的美丽像花朵,绚烂而迷人。
答案:B二、填空题6. 《背影》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对父亲的_______之情。
答案:怀念7.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_______之情。
答案:热爱8. 《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法国乡村小学最后一堂课的情景,表达了对祖国的_______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为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样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共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引申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
《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
《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斜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
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
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
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
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同,其风格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
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
C。
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两者不能互学.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D。
杜甫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善于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
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但李白想象驰骋、夸张大胆,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B. 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
C. 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
他常常以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北征》即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变化。
D. 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中见实,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谰。
B.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
C。
李白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秦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黑貂之裘敝敝:破旧 B.乃夜发书,陈篋数十陈:摆开C.简练以为揣摩简:选择 D.当秦之隆隆:隆重5.下面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 / 揣摩成/曰 /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B.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 / 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 / 揣摩成/曰 / 此真可以说 / 当世之君矣C.安有说人主不能出 / 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 / 期年/ 揣摩成/ 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D。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 / 揣摩成/曰/ 此真可以说 / 当世之君矣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一年后说服赵王采用“合纵"之术,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苏秦的合纵政策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名兵士,没有派遣一员大将,没有用掉一根箭矢,就使天下诸侯友好相处,比亲兄弟还要亲近.D.苏秦看到嫂子前倨后恭的表现后,不由得感慨权势富贵的重要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3分)②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清平乐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6分)9。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5分)(三)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①《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开凿的过程的句子是, 。
②《登高》中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③《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告别语铁凝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
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这间。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
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
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
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
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可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
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
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
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再见"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
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