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九下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版初三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北师版初三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北师版初三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第二课时
§1.1.2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

2、能够运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其他边之间的比也确定吗?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有关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
Ⅱ、讲授新课
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
(1)直角三角形AB1C1 和直角三角形AB2C2 有什幺关系?
(2) 有什幺关系? 呢?。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课是第九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二课时,由于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过有关正切的知识,但对于直角三角形只能停留在两直角边之间的关系,那么,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是第九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二课时,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在试验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但要重视试验的作用。

鼓励每一位学生亲自试验,要注意克服想当然的习惯、缺乏主动实践探索的意识,鼓励学生验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余弦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能够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三环节:随堂练习;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课堂体会;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4精品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4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1/24
19
作业: 习题1.1 第1,2,题
2020/11/24
20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1/24
21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2020/11/24
1
2020/11/24
2
2020/11/24
3
2020/11/24
4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梯子,地面与墙之间就形成一个直角三 角形,梯子的铅直高度及梯子的水平距 离可以看做是它的直角边,梯子可以看 做是斜边。
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 让我们就…
2020/11/24
10
在Rt△ABC中, 如果 锐角A确定, 那么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随之确定,
B
这个比叫做 ∠A的正切.
记作:tanA tanA=
∠A的对边
∠A的对边 ∠A的邻边
A
C
∠A的邻边
2020/11/24
思考 前面我们讨论了梯子的倾斜 程度,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 系吗?
11
梯子与地面的 夹角(倾斜角)
铅 直 高 度 水平距离
2020/11/24
5
梯子在上升变陡过程中,倾斜角 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用梯子与地面
斜 的夹角(倾斜角)的大
角 小来判断两架梯子哪个
越 更陡些。




高 度


——
2020/11/24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0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0

1/2 cosA等于_____.
6.在△ABC中,∠ACB=90°,BC=6,AB=10 ,
4/5 CD⊥AB,则sin∠ACD 的值是_____ .
B
6 ┌ 8
3 10 7.在△ABC中,∠C=90°,tanA= , 4 D 4/3 则tanB=_____ . 4 8.在△ABC中,∠C=90°,tanA= , 3 A 3/5 则cosA= _
4 BC=3,sinA=0.6,则AC=_____. ┐ 2 A C 3.在Rt△ABC中,∠C=90°,AC=10, 6 cosA=0.8,那么BC=______. 3
4.已知△ABC中,AC=4,BC=3, AB=5,则sinA=______. 3/5
快速抢答
驶向胜利 5.在Rt△ABC中,∠C=90°,若AB=2AC, 的彼岸
随堂练习P9 8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 B 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2)若sinA=sinB,则∠A
例题欣赏P85
行家看“门道”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 如图:在Rt△ABC中,∠B=90°,AC=200,sinA=0.6. 求:BC的长. C 解:在Rt△ABC中,
BC ∵ sin A AC
200 120 160 ┌ B
怎样 解答
?
∴BC=AC· sinA=200×0.6=120
A
你能求出cosA,tanA,sinC,cosC和tanC 的值?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7.如图,分别根据图(1) 和图(2)求∠A的三个三 角函数值.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 正切.1 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 正切.1 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 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1)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边关系(如勾股定理)、角角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等知识.对于边角关系,平面几何中在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有所接触,如“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等.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时从学生观察比较熟悉的生活工具——梯子的倾斜程度来展开,便于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更本质的东西,即由直观感受转为定性分析,最终进行定量研究,从而揭示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内在本质.由于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因此学习本章节内容就有了很好的生活基础,降低了学习难度.但要准确刻画梯子倾斜程度,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利用直角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来判断.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课时.先由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判断梯子的倾斜程度,然后通过不易于判断的个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演算、比较、推理,教师采用教育技术实验的方法,借助几何画板,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最终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的比来定义正切是合理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符号感.由于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 度、坡度等,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重点: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多媒体播放:在两塔顶各有一宝物,你会选择哪一个塔呢?依据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吗合作探究二:在小明家的墙角处放有一架较长的梯子,墙很高,又没有足够长的尺来测量,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得到梯子的倾斜程度呢?如图1-3,小明想通过测量B 1C 1及AC 1,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 2C 2及AC 2 ,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二)课题§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二 )教课目的( 一 ) 教课知识点1. 经历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2. 能够运用sinA 、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3. 能依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二 ) 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 .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楚地论述自己的看法.2.领会数形联合的思想,并利用它剖析、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 感情与价值观要求1.踊跃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合作沟通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虑的习惯.教课要点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2.能用 sinA 、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教课难点用函数的看法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教课方法研究——沟通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 .教课过程Ⅰ .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 ] 我们在上一节课曾议论过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而且得出了当倾斜角确准时,其对边与斜边之比随之确立 . 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相关,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没关 . 并在此基础上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定义了正切.此刻我们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 1] 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立以后,其余边之间的比也确立吗?[ 问题 2]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相关吗?假如有,是如何的关系?Ⅱ. 解说新课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多媒体演示以下内容:想想:如图(1)直角三角形 AB1C1和直角三角形AB2C2有什么关系 ?(2)A1C1 和A2C2有什么BA1BA2关系?BC1和BC2呢? BA1BA2(3)假如改变 A2在梯子 A1 B上的地点呢 ?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4)假如改变梯子 A1B的倾斜角的大小呢 ?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 请同学们议论后回答.[ 生 ] ∵A1C1⊥ BC1, A2C2⊥ BC2,∴A1C1//A 2C2.∴Rt △BA1C1∽ Rt △ BA2C2.A1C1和A2 C2BA1BA2BC1 和BC 2( 相像三角形对应边成比率 ).BA1BA2因为 A2是梯子 A1B 上的随意—点,因此,假如改变A2在梯子 A1 B上的地点,上述结论仍建立 .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只需梯子的倾斜角确立,倾斜角的对边. 与斜边的比值,倾斜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确立. 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相关,而与直角三角形大小没关 .[ 生 ] 假如改变梯子A1B 的倾斜角的大小,如虚线的地点,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改变.[ 师 ]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跟着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同时,假如给定一个倾斜角的值,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独一确立的. 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 函数关系 .[ 师 ] 很好 ! 上边我们有了和定义正切相同的基础,接着我们类比正切还可以够有以下定义:( 用多媒体演示)在 Rt △ ABC中,假如锐角 A 确立,那么∠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立. 如图,∠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弦 (sine) ,记作 sinA ,即sinA=A的对边斜边∠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 A 的余弦 (cosine) ,记作 cosA ,即A 的邻边 cosA=斜边锐角 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 A 的三角函数 (trigonometricfunction).[ 师 ]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一下你是如何理解“ sinA 、cosA 、 tanA 都是之 A 的三角函数”呢 ?[ 生 ] 我们在前面已议论过, 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A 确准时 . ∠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独一确立 . 在“∠ A 的三角函数”概念中,∠ A 是自变量,其取值范围是 0° <A<90°;三个比值是因变量 . 当∠ A 变化时,三个比值也分别有独一确立的值与之对应.2.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A 和 cosA 的关系 [师 ] 我们上一节知道了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tanA 相关系: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由此我们想到梯子的倾斜程度能否也和 sinA 、 cosA 相关系呢 ?假如相关系,是如何的关系?[ 生 ] 以下图, AB = A 1B 1,19在 Rt △ ABC 中, sinA=BC,在ABRt △ A 1B 1C 中, sinA 1=B 1C.A 1B 1∵BC <B 1C,AB A 1B 1即 sinA<sinA 1,而梯子 A 1B 1 比梯子 AB 陡,因此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A 相关系 .sinA 的值越大, 梯子越陡 . 正弦值也能反应梯子的倾斜程度 .[ 生 ] 相同道理 cosA= AC1A 1Ccos A =ABA 1B 1∵ AB=ABAC > A 1C 即 cosA>cosA ,11ABA 1B 11因此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cosA 也相关系 .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 师 ] 同学们剖析得很棒,能够联合图形剖析就更加妙哉 ! 从理论上讲正弦和余弦都能够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但实质中往常使用正切.3. 例题解说多媒体演示 .[ 例 1] 如图,在 Rt △ABC 中,∠ B=90°, AC = 200.sinA =0.6 ,求 BC 的长 .剖析: sinA 不是“ sin ”与“ A ”的乘积, sinA 表示∠ A 所在直角三角形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已知 sinA = 0.6 ,BC= 0.6.AC解:在 Rt △ ABC 中,∠ B = 90°, AC = 200. sinA=0.6 ,即 =BC0.6 ,BC = AC × 0.6 = 200× 0.6=120.AC思虑: (1)cosA = ? (2)sinC =? cosC = ?(3)由上边计算,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解:依据勾股定理,得AB =AC 2 BC 2 2002 1202 =160.在 Rt △ ABC 中, CB = 90°. cosA= AB160 4 =0.8 ,AC 200 5sinC=AB 160 4 =0.8 ,AC 200 5cosC = BC1203=0.6 ,AC200 5由上边的计算可知 sinA=cosC = O.6,cosA =sinC = 0.8.因为∠ A+∠ C = 90°, 因此, 结论为“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弦” “一个锐角的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 . [ 例 2] 做一做:如图,在 Rt △ ABC 中,∠ C=90°, cosA =12, AC = 10, AB 等于多少 ?sinB 呢 ?cosB 、sinA13呢?你还可以得出近似例 1 的结论吗 ?请用一般式表达.剖析:这是正弦、余弦定义的进一步应用,同时进一步浸透 sin(90 ° -A) =cosA , cos(90 ° -A)=sinA.解:在 Rt △ ABC 中,∠ C = 90°, AC=10, cosA =12, cosA =AC,13AB∴ AB=Ac10 13 65 ,cos A12 1061213sinB =Accos A12 AB13依据勾股定理,得222= (652265260225 2BC= AB -AC6)-10 =3662∴BC=25.625∴ cosB=BC625 5 , AB6565136sinA =BC5 AB13能够得出同例 1 相同的结论 .∵∠ A+∠ B=90°,∴sinA : cosB=cos(90-A) ,即 sinA = cos(90 ° -A) ;cosA =sinB = sin(90 ° -A) ,即 cosA= sin(90 ° -A).Ⅲ. 随堂练习多媒体演示1.在等腰三角形 ABC中, AB=AC= 5,BC=6,求 sinB ,cosB , tanB.剖析:要求 sinB , cosB,tanB ,先要结构∠ B 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 依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过 A 作 AD⊥ BC, D 为垂足 .解:过 A 作 AD⊥ BC, D 为垂足 .1∴ AB=AC,∴ BD=DC= BC=3.2在 Rt△ ABD中, AB= 5,BD=3,∴ AD=4.sinB= AD4cosB =BD3 ,AB5AB5 tanB=AD 4 .BD32.在△ ABC中,∠ C= 90°, sinA =4, BC=20,求△ ABC的周长和面积 . 5解: sinA= BC,∵ sinA=4,BC= 20,AB5∴ AB=BC20== 25. sin A45在 Rt△ BC中, AC=252202=15,∴ ABC 的周长= AB+AC+BC = 25+15+20= 60,△ ABC 的面积: 1 AC × BC=1×15× 20=150.223.(2003年陕西 )( 增补练习 )在△ ABC 中. ∠ C=90°,若 tanA= 1,2则 sinA= .解:如图, tanA=BC = 1.AC 2设 BC=x , AC=2x ,依据勾股定理,得AB= x 2(2x)25x .∴ sinA=Ⅳ . 课时小结BCx 1 5 .AB5x55本节课我们类比正切得出了正弦和余弦的看法, 用函数的看法认识了三种三角函数,即在锐角 A 的三角函数看法中,∠ A 是自变量,其取值范围是 0° <∠ A<90°;三个比值是因变量 .当∠ A 确准时,三个比值分别独一确立;当∠ A 变化时,三个比值也分别有独一确立的值与之对应 . 类比前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又进一步思虑了正弦和余弦的值与梯子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来解决实质问题.Ⅴ . 课后作业习题 1、2 第 1、2、 3、4 题 Ⅵ . 活动与研究已知:如图, CD 是 Rt △ ABC 的斜边 AB 上的高,求证: BC 2= AB ·BD.( 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 过程 ] 依据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在不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中,只需角度相同,其正弦值 ( 或余弦值 ) 就相等, 不用只限制于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在 Rt △ABC 中,CD ⊥ AB.因此图中含有三个直角三角形 . 比如∠ B 既在 Rt △ BDC 中,又在 Rt △ABC 中,波及线段 BC 、 BD 、 AB ,由正弦、余弦的定义得 cosB =BC,cosB=BD.ABBC[结果 ] 在 Rt △ ABC 中, cosB =BC又∵ CD ⊥ AB.∴在 Rt △ CDB 中, cosB = ABBDBCBC BD2∴=BC = AB · BD.AB BC板书设计§1.1.2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 ( 二)1.正弦、余弦的定义在 Kt △ ABC中,假如锐角 A确立 . sinA =A的对边斜边cosA=A的对边斜边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 sinA 和 cosA 相关吗 ?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3.例题解说4.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结论: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 cosA有关: sinA越大,梯子越陡;cosA越小,梯 子越陡.
概念应用一
Rt△ABC 中, C 900 , 例1:在
AC=15,BC=8,分别求的三个三 角函数值
针对训练:
如图, 根据图求∠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B 3 A 4 C
概念应用二
例2 如图:在Rt△ABC 中,∠B=900,AC=200,sinA=0.6. C 求BC的长.21 Nhomakorabea1
2
2
B1 A
B2 A
1
2
(3)如果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呢?上述结论还能 成立吗?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结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 确定时,那么∠A的对边与 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 比也随之确定
正弦与余弦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 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sinA=
2.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 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3、在 Rt△ABC 中,C 900 ,AC=6,且 sinB= 3 ,求AB、BC、cosB的值。
5
作业布置
A级: 1、在等腰△ABC中,AB=AC=13,BC=10,求 sinB,cosB 2、在 RtABC 中,∠BCA=900,CD是AB边上 的中线,BC=8,CD=5,求sin∠ACD, cos∠ACD和tan∠ACD. 3. 在△ABC中, ∠BAC>900,AB=5, BC=13,AD是BC边上的高,AD=4, 求CD和sinC.如果∠BAC<900呢? B级: 随堂练习1、2
自主探究一
如图,当Rt△ABC中的一个锐角A确定 时,它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此 时,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 确定吗?

最新精品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课件(共24张PPT)

最新精品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课件(共24张PPT)

6m
┐ 8m α

13m β ┌
5m
解:甲梯中, 乙梯中,
6 3 tan . 8 4 5 5 tan . 132 52 12
∵ tanα> tanβ,
∴甲梯更陡.
正切也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例如,有 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进100m就升高60m, 那么山坡的坡度i(即tanα)就是:
B
A的对边 tan A A的邻边
A
∠A的邻边
∠A的对边 ┌ C
注意:
1)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 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但∠BAC的正切 表示为:tan∠BAC, ∠1的正切表示为:tan∠1
2) 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 形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 ). A
B
C A
B
7m ┍ 10m C (2)
(1)
). ).
C
二. 填空: AC 1.tan B =
BC
tan A =
Hale Waihona Puke BCA CBAC
A
2.如图, ∠C=90°CD⊥AB.
AD tan∠ACD= CD AC CD tanB= BC BD
┌ D
B
例1 下图表示两个自动扶梯,那一个自动扶 梯比较陡?
B
解:在Rt△ABC中,BC=20米
∵坡度i=1: 3 BC 1 ∴ AC 3 则AC=
C
A
20 3 米.
又∵AB2=BC2+AC2
∴AB=√202+( 20 3 )2=40米
B
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 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00m 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山顶B到山脚下 的垂直距离是55m,求山坡的坡度(结果 精确到0.001m).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一章: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一章: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一章: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图中标出直角,斜边和其余两条边2.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应用正弦、余弦、正切,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边角关系2.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3.根据相关角度和边长求解另一边长或者角度三、教学重点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边角关系2.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学会使用它们进行计算3.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四、教学难点1.正弦、余弦、正切的计算2.应用正弦、余弦、正切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黑板或幻灯片展示内容,讲解基本概念和公式,并利用小白板进行演示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相应的问题求解方法3.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和答疑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环节(10分钟)1.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基本概念2.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解释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特点3.引出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第二步:正式教学(30分钟)1.解释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及应用范围2.让学生练习根据已知角度或边长求解其他两个量的方法3.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练习,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三步:课堂讨论及练习(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如何使用正弦、余弦、正切解决问题展开讨论2.引导学生对于课堂中提到的应用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3.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并进行答疑和讨论第四步: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2.提示学生加强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应用能力七、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测验:测试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公式理解的深度和掌握度2.课堂练习:测试学生应用正弦、余弦、正切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外作业:测试学生对于习得知识的巩固和扩展八、教学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应用的联系。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1. 1锐角三角函数——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 (共27张PPT)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1. 1锐角三角函数——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 (共27张PPT)

C
邻边
A
∠A=45°
……
…… BC
AC
2 2
1
B
B
2 2
1
C
30°
3
A C
2 45° A
探究活动二
你发现了什么?
函数关系
锐角A与这个比值究竟是一种什么
关系呢?
给定一个锐角A,就有一个比值与之 对应. 改变锐角A的大小,这个比值随之 改变.
第一关:基础练习
一. 判断对错:
1.
如图
(1)tanA
BC AB探究活动一思考:梯子在上升变“陡”的B
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铅 直 高 度
倾斜角 A 水平宽度 C
探究活动一
如图,比较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
图1
探究活动一
如图,比较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
5m 5m
1
32
2m
M 2 .5m
图2
探究活动一
如图,比较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
6m 5m
3m
2.5 m
35
C
A
∴ AC 12
∴5AC=36
36
∴AC= 5
第三关:活学活用
下图表示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E
B
13m
4m
5m
C 8m
AD
12m
F
(甲)
(乙)
探究活动三
坡面与水平面夹角称为坡角
B 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 的比称为坡度(或坡比)
60米
A
100米
C 即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
第四关:拓展创新
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1.1锐角三角函数

北师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完整版

北师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完整版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学习方法:引导—探索法. 学习过程: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你能比较两个梯子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2、生活问题数学化:⑴如图: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⑵以下三组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二、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⑴Rt △AB 1C 1和Rt△AB 2C 2有什么关系? ⑵222111B AC C B AC C 和有什么关系? ⑶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B 3C 3)呢? ⑷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三、例题: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例2、在△ABC中,∠C=90°,BC=12cm,AB=20cm,求tanA和tanB的值.四、随堂练习:1、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吗?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了2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点B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55m,求山的坡度.(结果精确到0.001)3、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________米.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6和12.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θ,则tanθ=______.5、如图,Rt△ABC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的长为12 m,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求D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五、课后练习:1、在Rt△ABC中,∠C=90°,AB=3,BC=1,则tanA= _______.2、在△ABC中,AB=10,AC=8,BC=6,则tanA=_______.3、在△ABC中,AB=AC=3,BC=4,则tanC=______.4、在Rt△ABC中,∠C是直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24,c= 25,求tanA、5、若三角形三边的比是25:24:7,求最小角的正切值.6、如图,在菱形ABCD 中,AE⊥BC 于E,EC=1,tanB=125, 求菱形的边长和四边形AECD 的周长.7、已知:如图,斜坡AB 的倾斜角a,且tan α=34,现有一小球从坡底A 处以20cm/s 的速度向坡顶B 处移动,则小球以多大的速度向上升高?8、探究:⑴、a 克糖水中有b 克糖(a>b>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质量的比为_______; 若再添加c 克糖(c>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的比为________.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会更甜,请根据所列式子及这个生活常识提炼出一个不等式: ____________.⑵、我们知道山坡的坡角越大,则坡越陡,联想到课本中的结论:tanA 的值越大, 则坡越陡,我们会得到一个锐角逐渐变大时,它的正切值随着这个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请你写出这个规律:_____________.⑶、如图,在Rt△ABC 中,∠B=90°,AB=a,BC=b(a>b),延长BA 、BC,使AE=CD=c, 直线CA 、DE 交于点F,请运用(2) 中得到的规律并根据以上提供的几何模型证明你提炼出的不等式.教学后记:E DBACBBD AC E F§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2.能够运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学习重点: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2.能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难点: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学习方法:探索——交流法. 学习过程:一、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什么关系? (2)211122BA C A BA C A 和有什么关系? 2112BA BC BA BC 和呢? (3)如果改变A 2在梯子A 1B 上的位置呢?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改变梯子A1B 的倾斜角的大小呢?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请讨论后回答.二、由图讨论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和cosA 的关系:三、例题:例1、如图,在Rt △ABC 中,∠B=90°,AC =200.sinA =0.6,求BC 的长.例2、做一做:如图,在Rt △ABC 中,∠C=90°,cosA =1312,AC =10,AB 等于多少?sinB 呢?cosB 、sinA 呢?你还能得出类似例1的结论吗?请用一般式表达.BAC四、随堂练习: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5,BC=6,求sinB ,cosB ,tanB.2、在△ABC 中,∠C =90°,sinA =54,BC=20,求△ABC 的周长和面积.3、在△ABC 中.∠C=90°,若tanA=21,则sinA= .4、已知:如图,CD 是Rt △ABC 的斜边AB 上的高,求证:BC 2=AB ·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五、课后练习:1、在Rt△ABC 中,∠ C=90°,tanA=34,则sinB=_______,tanB=______. 2、在Rt△ABC中,∠C=90°,AB=41,sinA=941,则AC=______,BC=_______. 3、在△ABC 中,AB=AC=10,sinC=45,则BC=_____. 4、在△ABC 中,已知AC=3,BC=4,AB=5,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inA=34B.cosA=35C.tanA=34D.cosB=355、如图,在△ABC 中,∠C=90°,sinA=35,则BCAC等于( )A.34B.43C.35D.456、Rt△ABC 中,∠C=90°,已知cosA=35,那么tanA 等于( )A.43B.34C.45D.54【教学后记】§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学习重点: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能够进行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比较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学习难点: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学习方法:自主探索法学习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①含30°和60°两个锐角的三角尺;②皮尺.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能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二、新课[问题] 1、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问题] 2、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问题] 3、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问题] 4、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1)sin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三、随堂练习 1.计算:(1)sin60°-tan45°; (2)cos60°+tan60°;(3)22sin45°+sin60°-2cos45°; ⑷13230sin 1+-︒;⑸(2+1)-1+2sin30°-8; ⑹(1+2)0-|1-sin30°|1+(21)-1; ⑺sin60°+︒-60tan 11; ⑻2-3-(0032+π)0-cos60°-211-.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高为7 m ,扶梯的长度是多少?3.如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 =CD=30 m ,两楼问的距离AC=24 m ,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影响情况.当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时,求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有多高?(精确到0.1 m ,2≈1.41,3≈1.73)四、课后练习:1、Rt △ABC 中,8,60=︒=∠c A ,则__________,==b a ; 2、在△ABC 中,若2,32==b c ,,则____tan =B ,面积S = ; 3、在△ABC 中,AC :BC =1:3,AB =6,∠B = ,AC = BC =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3:2,则顶角为 ( ) (A )600(B )900(C )1200(D )1505、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cm 1,则斜边上的高为 ( ) (A )cm 41 (B )cm 21 (C )cm 43 (D )cm 23【教学后记】§1.4 船有触礁的危险吗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2.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够借助于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船是否有触礁危险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2.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根据题意,了解有关术语,准确地画出示意图.学习过程:一、问题引入: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C处,之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你是如何想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二、解决问题:1、如图,小明想测量塔CD的高度.他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m 至B处.测得仰角为60°.那么该塔有多高?(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1 m)2、某商场准备改善原来楼梯的安全性能,把倾角由40°减至35°,已知原楼梯长为4 m,调整后的楼梯会加长多少?楼梯多占多长一段地面?(结果精确到0.0l m)三、随堂练习1.如图,一灯柱AB被一钢缆CD固定,CD与地面成40°夹角,且DB =5 m,现再在C点上方2m处加固另一条钢缆ED,那么钢缆ED的长度为多少?D A F2.如图,水库大坝的截面是梯形ABCD.坝顶AD =6m ,坡长CD =8m.坡底BC =30m ,∠ADC=135°. (1)求∠ABC 的大小:(2)如果坝长100 m.那么建筑这个大坝共需多少土石料?(结果精确到0.01 m 3)3.如图,某货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物资由A 处运往正西方向的B 处,经16小时的航行到达,到达后必须立即卸货.此时.接到气象部门通知,一台风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A 向北偏西60°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海里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均受到影响.(1)问:B 处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为避免受到台风的影响,该船应在多少小时内卸完货物?(供选用数据:2≈1.4,3 ≈1.7)四、课后练习:1. 有一拦水坝是等腰楼形,它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10米,高为,求此拦水坝斜坡的坡度和坡角.2.如图,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一棵大树倾斜后与地面成得大树在地面上的影长约为10米,求大树的长(精确到0.1米).3.如图,公路MN 和公路PQ 在点P 处交汇,且∠QPN=30°,点A 处有一所学校,AP=160米,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声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 上沿PN 的方向行驶时 ,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N4.如图,某地为响应市政府“形象重于生命”的号召,在甲建筑物上从点A 到点E 挂一长为30米的宣传条幅,在乙建筑物的顶部D 点测得条幅顶端A 点的仰角为40°,测得条幅底端E 的俯角为26°,求甲、乙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 的长(精确到0.1米).5.如图,小山上有一座铁塔AB,在D 处测得点A 的仰角为∠ADC=60°,点B 的仰角为∠BDC=45°;在E 处测得A 的仰角为∠E=30°,并测得DE=90米, 求小山高BC 和铁塔高AB(精确到0.1米).6.某民航飞机在大连海域失事,为调查失事原因,决定派海军潜水员打捞飞机上的黑匣子,如图所示,一潜水员在A 处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划行,在A 处测得黑匣子B 在北偏东60°的方向,划行半小时后到达C 处,测得黑匣子B 在北偏东30 °的方向,在潜水员继续向东划行多少小时,距离黑匣子B 最近,并求最近距离.7.以申办2010年冬奥会,需改变哈尔滨市的交通状况,在大直街拓宽工程中, 要伐掉一棵树AB,在地面上事先划定以B 为圆心,半径与AB 等长的圆形危险区,现在某工人站在离B 点3米远的D 处测得树的顶点A 的仰角为60°,树的底部B 点的俯角为30°, 如图所示,问距离B 点8米远的保护物是否在危险区内?8.如图,某学校为了改变办学条件,计划在甲教学楼的正北方21米处的一块空地上(BD=21米),再建一幢与甲教学等高的乙教学楼(甲教学楼的高AB=20米),设计要求冬至正午时,太阳光线必须照射到乙教学楼距地面5米高的二楼窗口处, 已知该地区冬至正午时太阳偏南,太阳光线与水平线夹角为30°,试判断: 计划所建的乙教学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说明理由.9.如图,两条带子,带子α的宽度为2cm,带子b 的宽度为1cm,它们相交成α角,如果重叠部分的面积为4cm 2,求α的度数.【教学后记】B 30︒D A60︒CEF 30︒北A 60︒C1.5 测量物体的高度1.,下表是小明同学填写的活动报告,请你根据有关测量数据, 求旗杆高AB(计算过程填在下表计算栏内,用计算器计算).300米的山顶观测点D处测得点A,点B的俯角分别为α=30°,β=60°, 求河的宽度(精确到0.1米)B DA C5.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 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 设计如图(1)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 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2)在图(2)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β等表示测得的数据____.(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___________.(1)(2)【教学后记】第二章 二次函数 §2.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学习目标: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 学习难点: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学习方法:讨论探索法. 学习过程:【例1】 函数y=(m +2)x22 m +2x -1是二次函数,则m= .【例2】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①y=x +x 1;②y=3(x -1)2+2;③y=(x +3)2-2x 2;④y=21x+x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3】正方形的边长是5,若边长增加x ,面积增加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1、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20,若其边长增加x ,面积增加y ,求y 与x 之间的表达式.2、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x ,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x ,若边长增加5,求面积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例4】如果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 ,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到期支取时,银行将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请你写出两年后支付时的本息和y (元)与年利率x 的函数表达式.【例5】某商场将进价为40元的某种服装按50元售出时,每天可以售出300套.据市场调查发现,这种服装每提高1元售价,销量就减少5套,如果商场将售价定为x ,请你得出每天销售利润y 与售价的函数表达式.【例6】如图2-1-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是BC 边上一点,QP ⊥AP 交DC 于Q ,如果BP=x ,△ADQ 的面积为y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例7】某高科技发展公司投资500万元,成功研制出一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高科技替代产品,并投入资金1500万元,进行批量生产.已知生产每件产品的成本为4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当销售单价定为100元时,年销售量为20万件;销售单价每增加10元,年销售量将减少1万件.设销售单价为x (元),年销售量为y (万件),年获利(年获利=年销售额-生产成本-投资)为z (万元).(1)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必写出x 的取值范围);(2)试写出z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必写出x 的取值范围);(3)计算销售单价为160元时的年获利,销售单价还可以定为多少元?相应的年销售量分别为多少万件?(4)公司计划:在第一年按年获利最大确定的销售单价,进行销售;第二年年获利不低于1130万元.请你借助函数的大致图象说明,第二年的销售单价x (元)应确定在什么范围内?【例6】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在第n 个图中,第一横行共有 块瓷砖,每一竖列共有 块瓷砖(均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1)中的n 的函数表达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n 的取值范围);(3)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矩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4)若黑瓷砖每块4元,白瓷砖每块3元,在问题(3)中,共需花多少元购买瓷砖? (5)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相等的情形?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课后练习:1.已知函数y=ax 2+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当a 时,是二次函数;当a ,b 时,是一次函数;当a ,b ,c 时,是正比例函数.2.当m 时,y=(m -2)x22 m 是二次函数.3.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a ,另一条对角线为它的3倍,用表达式表示出菱形的面积S 与对角线a 的关系.4.已知: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请写出S 与其斜边长a 的关系表达式,并分别求出a=1,a=2,a=2时三角形的面积.5.在物理学内容中,如果某一物体质量为m ,它运动时的能量E 与它的运动速度v 之间的关系是E=21mv 2(m 为定值).(1(26.下列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A .y=3x 2+4 B .y=-31x 2C .y=52 xD .y=(x +1)(x -2)7.函数y=(m -n )x 2+mx +n 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m 、n 为常数,且m ≠0B .m 、n 为常数,且m ≠nC .m 、n 为常数,且n ≠0D .m 、n 可以为任何常数8.半径为3的圆,如果半径增加2x ,则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S=2π(x +3)2B .S=9π+xC .S=4πx 2+12x +9D .S=4πx 2+12x +9π9.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y=ax 2+bx +c (a ≠0)模型的是( ) A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B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C .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D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10.下列函数中,二次函数是( )A .y=6x 2+1 B .y=6x +1 C .y=x 6+1 D .y=26x+111.如图,校园要建苗圃,其形状如直角梯形,有两边借用夹角为135°的两面墙,另外两边是总长为30米的铁栅栏.(1)求梯形的面积y 与高x 的表达式;(2)求x 的取值范围.12.在生活中,我们知道,当导线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发热,它们满足这样一个表达式:若导线电阻为R ,通过的电流强度为I ,则导线在单位时间所产生的热量Q=RI 2.若某段导线电阻为0.5欧姆,通过的电流为5安培,则我们可以算出这段导线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Q= .【教学后记】§2.2 结识抛物线学习目标: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的经验.掌握利用描点法作出y=x2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x2的性质.能够作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并比较它与y=x2图象的异同,初步建立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学习重点:利用描点法作出y=x2的图象过程中,理解掌握二次函数y=x2的性质,这是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基础,是二次函数图象、表达式及性质认识应用的开始,只有很好的掌握,才会把二次函数学好.只要注意图象的特点,掌握本质,就可以学好本节.学习难点:函数图象的画法,及由图象概括出二次函数y=x2性质,它难在由图象概括性质,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学习方法:探索——总结——运用法.学习过程:一、作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的对边 A的邻边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A
想一想P1 2
本领大不大 悟心来当家
如图,当Rt△ABC中的一个锐角A确定时,它的对边与邻 边的比便随之确定.此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结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 时,那么∠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驶向胜利 的彼岸
C
┌ F
D
老师提示: 作梯形的高是梯形的常用辅助,借助它可以转 化为直角三角形.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驶向胜利 的彼岸
1.sinA,cosA,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的 正切,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 sinA,cosA,tanA,均﹥0,无单位. 4.sinA,cosA,tanA, 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 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 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随堂练习P6 17
相信自己
12. 在Rt△ABC中,∠C=90°. (1)AC=25.AB=27.求sinA,cosA,tanA, 和 sinB,cosB,tanB,. A (2)BC=3,sinA=0.6,求AC 和AB. (3)AC=4,cosA=0.8,求BC. 13.在梯形ABCD中 ┌ ,AD//BC,AB=DC=13,AD=8,BC=18. B E 求:sinB,cosB,tanB.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6 5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7.如图,分别根据图(1) 和图(2)求∠A的三个三 角函数值.
8.在Rt△ABC中,∠C=90°, (1)AC=3,AB=6,求sinA和cosB 5 (2)BC=3,sinA= ,求AC和AB.
13
驶向胜利 的彼岸
B
3 4
B
3
A
4 ┌ ┌ C A C (1) (2)
老师提示: 求锐角三角函数时,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A
B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想一想P2 3
正弦与余弦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 记作sinA,即 sinA= A的对边
A的斜边
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 B 记作cosA,即 A的邻边 cosA=
A的斜边
A
┌ C
sinB; ∠B.
随堂练习P6 9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5.如图, ∠C=90°CD⊥AB.
s in B
( )
驶向胜利 的彼岸
C
(
)

(
)
(
)

(
(
.
)
A
)
┌ D
B
6.在上图中,若BD=6,CD=12.求cosA的值. 老师提示: 模型“双垂直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你可曾记得 .
随堂练习P6 18
九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 三角函数 正弦与余弦
有的放矢 1
正切与余切
驶向胜利 的彼岸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锐角的三角函数--正切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 定值,那么这个角的值也随之确定.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 B tanA=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和都 是做∠A的三角函数.
A
想一想P7 4
生活问题数学化
结论: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有关: sinA越大,梯子越陡;cosA越小,梯子越陡.
如图,梯子的倾斜 程度与sinA和cosA 有关吗?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题欣赏P85
祝你成功!
驶向胜利 的彼岸
P9习题1.2 1,2,3,4题
独立 作业
α 9
1. 如图,分别求∠α,∠β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2.在△ABC中,AB=5,BC=13,AD是BC边上的高,AD=4. ┐ β x 求:CD,sinC. 3.在Rt△ABC中,∠BCA=90°,CD是中线,BC=8,CD=5. 求sin∠ACD,cos∠ACD和tan∠ACD. 4.在Rt△ABC中,∠C=90°,sinA和cosB 有什么关系?
4 . 5
A
随堂练习P9 8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 B 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2)若sinA=sinB,则∠A
?
请你求出cosA,tanA,sinC,cosC和tanC 的值.你敢应战吗?
做一做P8 6
知识的内在联系
如图:在Rt△ABC中,∠C=900,AC=10, cos A B,sinB. AC 10 12 B 解: cos A . AB AB 13 怎样 ┐ 10 13 65 思考? 10 A AB . C 12 6 AC 10 12 sin B . AB 65 13 老师期望: 6 注意到这里cosA=sinB,其中有没有什么 内有的关系?
随堂练习P97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5,BC=6. 求: sinB,cosB,tanB.
老师提示: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D.
B 5
驶向胜利 的彼岸
A
5
┌ 6 D B
┐ C
C
咋办
?
sin A 2.在Rt△ABC中,∠C=900,BC=20,
求:△ABC的周长.
行家看“门道”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2 如图:在Rt△ABC中,∠B=900,AC=200,sinA=0.6. C 求:BC的长. 解:在Rt△ABC中, BC BC 200 sin A 0.6, AC 200 怎样 BC 200 0.6 120. 解答 ┌ 老师期望: A B
随堂练习P6 19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3 10.在Rt△ABC中,∠C=90°,AB=15,sinA= 5 , 求AC和BC. A
驶向胜利 的彼岸
11.在等腰△ABC中 ,AB=AC=13,BC=10, 求sinB,cosB.
C 老师提示: 过点A作AD垂直于BC,垂足为D. 求锐角三角函数时,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B ┌ D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B 斜边
回顾,反思,深化
A的对边 A的邻边
驶向胜利 的彼岸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tanA=
sinA= 斜边
A的对边
∠A的对边
A ┌ ∠A的邻边 C
cosA= 斜边
A的邻边
请思考:在Rt△ABC中, 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独立 作业
知识的升华
P9 习题1.2 1,2,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