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专题深思)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专题深思)龚群《人民日报》(2015年04月29日07 版)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
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
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
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
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
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
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
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
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
这是不可取的。
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
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
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
孝在现代家庭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孝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在现代家庭中,许多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经常忙于各自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凝聚力很容易受到影响。而通过孝,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爱护,能让父母感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比如,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孝能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孝是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基本准则。通过孝,子女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子女可以经常向父母询问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积极响应他们的要求。这样,子女就能与父母保持良好重要的价值观。它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爱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现代家庭中,孝的意义依然十分重要。首先,孝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爱护,能让父母感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反之,如果子女对父母缺乏孝道,家庭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孝能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孝是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基本准则。通过孝,子女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孝还能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品德。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它能让子女学会尊重他人、感恩父母、关心家庭。通过孝,子女可以建立良好的品德,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孝在现代家庭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品德。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育子女学会孝道,让孝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孝文化在当代的意义
孝文化在当代的意义
孝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它代表了尊敬、感恩、孝顺等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孝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孝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伦理观念。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关系的多样化,孝文化也需要不断地被传承和弘扬,以使其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生活内涵。
其次,孝文化有助于将人们的行为规范化。
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关爱亲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孝文化的传承可以使人们更加注重家庭伦理,遵守社会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最后,孝文化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家庭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
尊重家庭,关爱亲人,不仅能够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更能够带来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孝文化的传承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亲情关系的建立,提高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因此,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孝文化传承下去,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深刻内涵。
- 1 -。
孝文化教育
孝文化教育
孝文化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强调尊敬和关爱父母、长辈以及家庭的价值观。
以下是关于孝文化教育的一些观点:
1. 培养感恩之心:孝文化教育教导人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通过培养感恩之心,孩子们能够意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并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2. 强化家庭观念: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强化家庭观念,让人们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它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尊重和支持,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3. 塑造良好品德:孝文化教育与道德修养紧密相连。
它教导孩子们要有善良、宽容、诚实和正直等良好品德,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4.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孝文化教育,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5. 培养社会责任感:孝文化教育不仅关注个人家庭,还涵盖了对社会的责任。
它鼓励人们关心他人、关爱弱势群体,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总之,孝文化教育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孝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善良、有担当和懂得感恩的下一代。
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深远的现代价值。
以下是一些现代价值的例子:
1. 人际关系:孝文化强调家庭中的亲情和互助关系,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孝文化教导人们要尊敬父母长辈,关心和照顾家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这与现代社会中强调家庭价值、关注家庭和睦的观念相契合。
2. 社会和谐:孝文化强调家庭中的和谐与团结,扩展到社会层面,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尊敬和孝顺父母是孝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持这种价值观,社会中的亲情关爱将更加普遍,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3. 个人发展:孝文化注重培养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在现代社会中,这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孝文化中的关键特质,如恭敬、尊重、忍让和关怀,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认同感。
4. 传统文化的传承: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孝文化的传承对于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孝文化具有丰富的现代价值,它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有着积极影响,也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精神,让其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在中华文化中,孝敬父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敬父母不仅体现了对家庭伦理的尊重,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强调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弘扬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被奉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之一。
孝顺父母被视为对根源感恩的表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对祖先所进行的一种回报,对后代所进行的一种教育。
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维系家庭和谐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孝敬父母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核心。
当我们对父母表达敬意和爱心时,我们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孝敬父母还能够培养家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孝敬父母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我们孝敬父母时,我们在言传身教中表达出对尊重、关爱、责任和家庭价值的认同。
子女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后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义务,它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如果每个人都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
孝敬父母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仅仅是在个体层面上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五、提高个人自身素质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孝敬父母需要我们倾听和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人的需求。
孝敬父母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懂得付出,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了我们的品德修养。
六、传承孝道文化传承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任务之一。
孝顺父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孝敬父母,我们能够将这一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并且让其变成一种习惯和自然的行为。
孝的当下意义
孝的当下意义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家庭伦理观念,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的表现。
孝的当下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体与家庭关系中,更是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孝在个体与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都面临着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等各种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孝成为了家庭和谐的重要纽带。
孝顺父母不仅是对他们的感恩之情的表达,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孝是一种对父母的尊重和关怀,是对父母的爱的表现。
只有孝顺父母,才能真正让家庭充满温暖和幸福。
孝在社会中具有引领作用。
孝不仅仅是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更是在社会中实践的。
孝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是对社会的关心和热爱。
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他们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孝是一种社会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孝在国家层面上也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孝顺父母的人,往往也具备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风家训。
他们注重培养子女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他们将孝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孝的当下意义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更是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孝顺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重视孝的价值,培养孝顺父母的意识和行动,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只有在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孝的当下意义不可忽视,它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美德和目标。
孝文化的研究意义
孝文化的研究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一些年轻人的追求,孝文化逐渐走向了边缘。
但是,孝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展示之一。
因此,研究孝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现实意义(一)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出贡献孝文化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
研究孝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孝道,才能让这一美德在当今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推进家庭和谐建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孝文化,在于推进家庭和谐建设,强化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家庭和睦相处。
只有深入挖掘孝文化中的精髓和价值,才能切实推进家庭和谐建设,构建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的大家庭。
(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孝文化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研究孝文化,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提高自我文化修养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孝文化的精髓,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一定的素养和理念,以更具个人修养的方式维系社会和谐。
二、历史价值(一)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
通过研究孝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演进、发展和变革。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接受、扩散和传播对世界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促进文化多元发展每个文化体系都是有其优点和缺点的。
研究孝文化,可以从中汲取优点,同时发掘和挖掘缺点,从而促进文化多元发展。
只有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才能更为深远地影响和扩散至世界各地,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三)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研究孝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的了解和继承,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发掘孝文化的精髓,创新孝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可以汲取孝文化的内涵,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
现在,孝道留给后代的最为珍贵的文化就是中华传统的孝文化了。
孝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依然受到众多民众的崇敬,被传承了几千年。
传统的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孝道的传统让民众重新定义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按照传统认定,孩子们承担着服从,感恩,尊重父母等诸多义务。
而父母则要为孩子们着想,尽心尽力地把他们照顾好。
这样一种平等而尊重的关系促进了家庭的统一,孩子们懂得感激,家庭有了更好的凝聚力。
其次,孝道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毕竟继承孝文化的家庭,孩子们敬重父母,会愿为父母做很多事,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还在家多待一段时间,给父母免去了许多操心。
还有就是孩子们会送更多的礼物给父母,这样就能很大程度地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最后,孝道也有助于形成一个社会的相互关怀。
由于家庭大多和谐,孩子们从小就学会表达爱心,便于他们今后发展善良的品性。
在他们的熏陶下,他们将更善于给大众提供帮助和关爱,从而营造起一个体现友爱的社会氛围。
总之,中华传统的孝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当今的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只有重振传统孝道,回归自然,才能真正树立兄弟情,迎接未来。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指的是对父母尊敬、孝敬、照顾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体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伦理观念,并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产生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首先,孝文化对个人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
在个人层面上,孝文化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使个人的品德和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此,一个孝顺的人不仅受到他人的尊重和钦佩,还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此外,孝文化还教育人们明白家庭和睦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使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其次,孝文化对家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是一个社会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孝行是家庭和睦的基础。
孝敬父母的行为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此外,孝文化还教育人们重视家庭责任,养成勤劳、节俭、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家庭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孝文化还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提倡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共处,培养家庭的传统美德和家风。
此外,孝文化对社会、国家和民族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在社会层面上,孝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
孝文化强调勤劳、节俭、尊重他人等品德,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形成。
同时,孝文化还提倡关心弱势群体,使社会更加和谐、平等和稳定。
在国家层面上,孝文化可以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和荣誉感,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作出贡献。
在民族层面上,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文明和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孝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增强人们的个人品德和道德水平,培养人们的家庭责任和家庭意识,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还有助于培养国家品德和民族精神,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传统孝道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这种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孝道有助于维系家庭关系。
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薄弱。
然而,传统孝道强调的是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通过尊敬和关心父母,子女能够加强家庭关系,减少家庭纷争,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其次,传统孝道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尊敬和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它教导子女们如何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辛苦和付出。
通过孝道的教育,子女们能够培养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传统孝道还能够带来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
照顾父母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关心和照顾父母,子女们能够培养出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生活意义和满足感。
同时,父母的教诲和指导也是子女们个人成长的重要来源,他们的爱和经验能够帮助子女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孝道也面临一些挑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使得子女们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的责任。
此外,随
着家庭结构单一化的趋势,许多老人生活在空巢状态下,缺乏子女的陪伴和照顾。
因此,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支持和保障,以确保传统孝道的延续和实践。
总之,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维系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带来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我们秉持传统孝道,注重关心父母,才能够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
孔子论孝的孝文化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孔子论孝的孝文化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孔子论孝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孔子所提出的孝文化,强调尊敬父母、尊重长辈、关爱家庭等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社会规范的核心。
在当今社会,孝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孝文化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孝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弘扬孝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
其次,孝文化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传统美德,能够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维护家庭和睦,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社会矛盾不断增加,传承和弘扬孝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减少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
此外,孝文化有助于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健康。
在孝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减轻人们
的情感压力和焦虑感。
总之,孔子论孝的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健康,建设富强、和谐、美丽的新时代中国。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烟台市戒毒所原梓皓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
正就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与亲爱的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就是孝。
孝就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就是一个人善心、爱心与良心的综合表现,就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就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就是意识形态的精髓。
孝道文化深刻的内涵既有丰富的文化理念,又有完善的制度礼仪。
从“敬养”的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与爱,就谈不上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就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不仅仅就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她们的爱,而且这种爱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与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与关心父母及其她长辈。
奉养:传统孝道文化的物质基础就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及其她老人,即赡仰老人。
“生则养”,这就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
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与“有子能替父”就就是这个道理。
侍疾: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
因此,侍疾就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简单的说,侍疾就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要精心侍候。
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
孝文化现实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烟台市戒毒所原梓皓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
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的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的精髓。
孝道文化深刻的内涵既有丰富的文化理念,又有完善的制度礼仪。
从“敬养”的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
奉养:传统孝道文化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
“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
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
侍疾: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
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简单的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要精心侍候。
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的基础。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一个学期的经典文化选读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论语》《大学》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论语》中有关孝文化的内容。
我曾看过这样一份调查:调查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及脸色变化,结果是91%的老人见到儿孙时表情愉悦面带微笑,而儿孙见到长辈时只有13%能笑脸相迎。
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十分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与社会问题。
子日:“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几千年前倡导的孝,在如今不但没有做到,甚至“色难”的情况还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要在如今的教育中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让人们重新拾起对父母的孝心!一、《论语》中孝文化的内涵《论语》中的孝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要求子女应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的义务。
《论语》中提及孝的观点有十几条贯穿于始终,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的内容及如何行孝的问题。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根本。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强调的是入世说,就是要教会人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原则,那么,他是从哪里教起的呢?就是从教会人们进校开始,因为,连对自己最亲的人都做不到仁,再多谈对社会的仁显然是空谈,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啊!其次,“孝”在《论语》中还是“爱”的诠释,所谓子女对父母的爱应该是要关怀体贴和温暖父母。
子女如果只是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么就是孔子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我们子女对于父母的孝不光要不光体现在物质关心上,更要体现在精神关心上。
《论语》中的孝强调的是论心不论迹。
《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为人子女对于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这一方面使自己为父母町以高寿感到高兴,而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父母比一日的衰老而内心有所恐惧。
浅析孝的现代意义
浅析孝的现代意义
孝,乃中华文化之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孝
有道,道者治世,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符号。
从古至今孝在中国古代文
化中是一个严肃且严重的内容,被认为是道德的基础。
今天,孝道仍然在
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家长会将孝道教育作为第一个重要礼仪。
孝的现代意义可以从一个宽泛的角度看,即人际交往中的民主和自由、家庭中的爱和尊重、社会个人間的责任感、国家公民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
任的贯穿。
首先,孝在今天的社会中被看做是一种责任感和尊重。
在社会上,人
们要尊重彼此,学会尊重老人、尊重孩子、尊重弱者,从而达成和谐的社
会关系。
其次,孝在今天的家庭关系中更体现为一种爱。
家庭是人们交往最多
的地方,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给予彼此爱和关怀,共同建立家庭和谐。
因此,家庭中的孝道更多的体现在爱的行为,人们可以用爱心去尊重父母,和关爱孩子。
最后,孝在国家公民的道德行为上,也是一种责任感。
在社会上,每
个成年人都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为国家贡献力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孝道对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有助于培养
和谐社会、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提升全社会的道德风气。
总之。
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它深深扎根于古老而文明的中华大地,华夏民族很早就有孝的观念。
孝字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可以找到。
在《诗经》中也早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老瘁”的孝思。
时至今日,孝在华人文化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华夏儿女来说,孝道实可说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一.孝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演化和发展,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印记,形成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共生的局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深刻的科学内涵是显而易见的:1.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现过许多学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在哲学、社会、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科学、宗教等等各个文化领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被大思想家孔子、孟子所阐释和推崇的孝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科学精神。
2.孝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民间文化。
孝文化经历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经发展而涵盖华人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而深入到民间的各个角落,普及为一种民间文化形成,于国于家,须臾难离。
3.孝文化是中国民间的民俗文化。
作为民俗文化,诸如节日活动、婚丧嫁娶、民间风情、文艺演出、文艺作品、乡规民约等等,无不渗透孝文化的影响,无不刻上孝文化的印记。
二.孝文化不仅具有中华传统的主流文化的一般品性,而且经营孝感人民长期发展和创新,铸造出宝贵的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充分显示出其独具的魄力。
1. 孝名。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这个名称的由来,洋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
即使是在“文革”浩劫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位。
2. 孝子。
一千多年来,孝感这块土地上出了不少孝子,东汉前后的黄香、董永和孟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孝行而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民间中广为流传。
孝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孝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孝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你想啊,孝文化活动能让咱们心里头那根关于亲情的弦绷得更紧。
平日里大家都忙忙碌碌的,有时候可能就忽略了对长辈的关心。
但通过这些活动,就好像有人在耳边提醒咱们:“别忘了家里的老人哦!”它还能把一家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
一家人一起参加孝文化活动,那种温馨的场面多美好呀!爷爷奶奶看着儿孙围绕在身边,脸上笑开了花,爸爸妈妈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懂事和贴心,咱们自己呢,也会因为给家人带来了快乐而觉得特别满足。
孝文化活动也是在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让大家都知道孝顺是多么重要的事儿,看到别人孝顺,自己也会想着要对家人更好。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有人情味儿。
再说了,参加孝文化活动还能让咱们自己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知道自己对家人尽了孝,晚上睡觉都能睡得更香呢!所以说,孝文化活动真的是太有意义啦!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孝文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呗!你瞧,孝文化活动能把咱们拉回到家人身边。
现在生活节奏快,和家人相处时间少。
但参加这样的活动,咱们就得停下脚步,好好陪陪长辈,听听他们的唠叨,那感觉多亲切。
这活动也是在传承咱们老祖宗的好传统。
几千年啦,孝顺一直是咱们中国人看重的美德。
不能到咱们这辈儿就丢了,得好好传下去。
孝文化活动能让家庭更和睦。
一家人一起为长辈尽孝,互相之间的关系能不好吗?少了争吵,多了理解和关爱,家就成了最温暖的港湾。
对社会来说,这也是一股清流。
大家都忙着赚钱、竞争,有时候人心都变得冷漠了。
孝文化活动能让大家重新找回那份善良和温暖,让社会充满爱。
还有哦,它能让咱们学会感恩。
想想长辈为咱们付出了那么多,通过这些活动,咱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且,参加孝文化活动还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呢!别人知道你孝顺,都会对你竖起大拇指,多有面子。
总之呀,孝文化活动的好处数都数不完,咱们可得多多参与,把孝顺这事儿做好!。
孝的社会意义
孝的社会意义
孝的基本内涵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
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1、弘扬孝道,赡养老人。
2、修身养性,融合家庭。
一、基本内涵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根基性理念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对孝行为发出者的要求始终没有变化,而且现代更因为社会诸多原因造成孝文化被重视成为大势所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孝文化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涵义之外,必然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二、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1、弘扬孝道,赡养老人。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
我国宪法第49条
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孝道。
2、修身养性,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
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
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2024年浅论《论语》中的“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2024年浅论《论语》中的“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一、孝文化的内涵定义在《论语》中,“孝”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视为道德之首、人伦之本。
孔子认为,“孝”不仅是儿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和人生修养的体现。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强调的是家庭和谐、亲子关系以及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孝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敬养父母、顺从父母、为父母尽孝等多个方面。
在孔子看来,孝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关爱和尊敬。
儿女应当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儿女还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和选择,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不做出让他们失望或痛心的事情。
二、孝文化的表现形式在《论语》中,孝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孔子提倡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便是对孝文化最为具体和生动的诠释。
在日常生活中,孝表现为儿女对父母的细心照料和关爱;在节庆时刻,孝则体现为家庭团聚和欢声笑语的共享。
此外,孝文化还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顺从上。
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即子女在父母健在时,应尽量留在他们身边,以尽孝道。
如果实在需要外出,也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处和归期,以免让他们担心。
三、孝文化的现代意义尽管《论语》所记载的孝文化源于古代,但其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了疏离和淡漠的现象。
因此,重新审视和弘扬孝文化,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孝文化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盛行,很多人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和责任。
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提醒人们关注家庭、关爱父母,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
其次,孝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化地现实意义和作用烟台市戒毒所原梓皓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地慈爱.正是这种无私地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地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地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地情感,就是孝.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地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地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地前提.一、孝道文化地主要内涵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地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地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地精髓.孝道文化深刻地内涵既有丰富地文化理念,又有完善地制度礼仪.从“敬养”地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敬亲:传统孝道文化地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地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地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地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地真挚地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地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奉养:传统孝道文化地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地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地要求.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侍疾:老人随着年龄地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地重要内容之一.简单地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地老年人要精心侍候.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地体贴和关怀.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地基础.这就是说,做子女地应该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便于更好地实现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地愿望.儿女在事业上有了成就,家业兴旺,父母就会感到欣慰,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反之,那些一生好吃懒做,无所作为,家贫如洗地人,也可以说是对父母地不孝之举.谏诤:《孝经》谏诤章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父母地言行不一定完全正确,在父母有不义言行地时候,子女不仅不能随和顺从,而应尽力劝说父母,使其纠正不义之举,这样就能防止父母遭到不义地责备.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就是说尽孝道之事必须亲自为之,老有所居是对老人地尊敬,老有所养则老有所乐,对患病老人精心护理则解其忧虑,老人逝世时必亲自到灵前哀悼,祭奠时要遵从礼仪.“送老归山”也就是善终地意思,儒家地孝道思想把善终同样看得很重要,在祭奠和送葬时施行多种礼仪,以此来缅怀老人地一生,祭奠老人地英灵.二、新型地孝道文化传统孝道与新型孝道地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孝道既有基于亲情关系基础上地合理性因素,也有与封建社会集权政治相联系地不合理因素,拥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共存.随着社会经济地高速发展,人们思想快速进步,我国古代地以“孝治天下”地思想,以及为维护统治阶级愚昧民众地“三纲五常”等遗忠遗孝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地发展,因而,现代孝道文化一定是去除了其不合理性地糟粕,而保留其合理地内核,向利于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美德方面发展,也使新型孝道文化具备更强地生命力,从而促进社会及人类地发展.(一)奉养父母,善待双亲奉养双亲,不仅仅是传统孝道地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孝道内涵地最基本要求.赡养父母即被视为子女当然地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在子女年少,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地时候,父母有义务抚育他们长大成人;但是父母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地时候,子女同样有赡养双亲地义务.这就是代际互助,是人类生存发展地基础,也是孝文化赖以形成地血缘基础.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这一条非常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地客观要求,反映了人类从小到老地自然规律,是极其合理地内容,必须要继承发展.(二)敬爱父母,顺从长辈子女对父母地孝顺,不仅仅是要满足老人物质生活上地需要,更要表现在敬爱父母上.敬爱父母就是人类地一种天性,一种一切道德美好感情地源头.传统孝道在父权主义地作用下,子女对父母往往是畏惧多于敬爱.现代社会,由于“父权”地削弱甚至被取缔,宽松地家庭环境使得建立于人格平等基础之上地父母和子女相互尊重、相互亲爱地情感易于形成.尊重长辈也是新型孝道文化地重要内涵.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也就是说,敬爱自己父母地人,都会尊敬别人地父母,不敢厌恶别人地父母,不敢轻慢别人地父母.这种由敬爱自己地双亲,推广到敬爱所有长辈地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地美德,是社会稳定和进步地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地需要.(三)修养道德,完善自我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地教育,一个能够成就大事业地成功人士必须具备良好地道德品质,对父母行孝可以提高一个人地道德素质.从本质上说,儒家学派是道德学派,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地修养.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完美地人是儒家地重要教义,而其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倡导孝道,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孝道教育实质就是塑造人格地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地大背景下,提倡孝道,大力倡导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利于培养我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地精神品质,利于塑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律地理想人格.因而,进一步完善我们人格地忠诚、友爱、谦虚、诚信、自强等内容与孝道息息相关,亦成为新型孝道地重要内容.(四)奉献社会,回报祖国忠君报国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地抱负,自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一说,可见传统文化中忠孝是分不开地.古代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只有能做到对父母长辈地孝顺,把家庭照顾好了,才能做到在社会工作中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宏伟大业.当今社会,行孝不仅仅是要求为自己地父母尽孝,要为祖国地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用自己地行动践行更为广泛意义上地孝道,从而达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地目地.新型地孝道内涵要求人们要自觉树立起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为父母争光相统一地道德价值观.当然,新型地孝道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地,以上四点地内容是孝道地核心内涵.三、孝道地误区孝道文化地发展道路是曲折地,之前,由于忽视了孝道思想地教育培养,致使一些人不懂得报效父母地养育之恩,更不懂得报效祖国地培育之恩.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地作用,一些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视老人为家庭负担.年老体弱地人不能自食其力,这是自然规律,应当有子女供养,这正是子女报答养育之恩和尽孝地时机.然而,有地子女则把老人视为家庭负担,不愿与老人在一起生活,甚至不愿供养老人,这些老人尽管有儿有女,晚年还过着孤单或游离地生活,有些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把供养老人地责任推来推去,谁都不想供养老人.有地是通过兄弟姐妹协商,把自己地父母平均分配,你家供养一个,我家供养一个,致使老年夫妇不能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还有地则把老人当作包袱一样甩来甩去,子女间按月份平均供养,都生怕多供养几天,甚至在接收或移交老人时还要称一下体重.上述这些尽孝地方式,实质上是仅仅把尽孝当作任务来完成,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孝敬老人,反而是在不同程度地折磨老人,致使那些老人在社会上失去了应有地尊严,在家庭失去了长辈应有地地位.二是顾自己而不顾老人.人老了随着年龄地增长,心、肝、脾、肺、肠、胃和血管等器官就逐渐萎缩,耳不聪目不明,生活不能自理,心烦意乱,遇事爱唠叨,故有“年老体弱”、“老还小”之说.所以侍候老人就要像对待自己地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在生活起居方面照顾周到.然而有些人只顾自己生活得潇洒愉快,不顾老人地身心健康,把老人视为家庭保姆.有地人借口以事业为重,以“忠孝不能两全”为由,关心领导和上级比关心父母还要重要.这种人在领导面前是一张笑脸,回到家在父母面前就是一张“马脸”.他们经常在外面吃喝玩乐或游山玩水,从来不过问老人在家吃什么、穿什么、想要什么?老人生病了也不及时送医院诊治,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也形同路人.有地人心里地“代沟”不可逾越,不愿意听老人地倾诉,不愿与老人交流思想感情,认为老人唠叨起来很烦人.老人地心里话不能在儿女面前倾诉,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压抑,这样无形之中就伤害了老人地身心健康.三是婆媳不能和谐相处.常言道“媳妇就是养老女”,“儿子孝顺不为孝,媳妇孝顺才为孝”.一般来说,取了儿媳地家庭,生活上就多了一个帮手,其父母就该享清闲了.然而,有地儿媳对待自己地亲生父母很好,就是不能正确处理婆媳之间地关系,甚至水火不相容,待公婆牛马不如.既不帮忙做家务活,还对公婆没好言语,态度生硬.这样地家庭,往往当儿子地是听之任之,平时也跟着自己地女人起哄,所以一些老人只有叹道:“儿子结了婚就是媳妇地人了”.四是嫌弃自己父母无能.世世代代家庭之间地贫富之差本是正常存在地,这种差距是不可完全消除地.有地家庭确因父母能力弱小而贫困,有地家庭则因居住地自然条件差,或因天灾人祸而导致贫困.出生在贫困家庭地子女,总认为自己地父母没有能力,没有创造出良好地家庭生活条件.他们要么懒惰成性,无力或不愿意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要么恨自己地父母无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发牢骚,不尊重父母,不孝敬老人.有地家庭尽管贫困,为了子女成才,不惜一切代价千辛万苦地送子女读书,目地是改变家庭贫困面貌,老了就可以享清福.可是当子女完成学业后进入了机关单位或企业就忘了本,摆阔气,讲排场,过上灯红酒绿地城市人生活,视父母为无知,嫌弃自己地父母,不愿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甚至在别人面前还假装不认识.四、孝文化地现实意义和作用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地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地形势下,弘扬传统地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首先,孝道文化地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地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地社会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更何况人乎?试想,父母既有养育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地教诲,为人子女者,能不义无反顾予以回馈么?尤其当父母处于垂老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子女地孝道,能说得过去么?可惜,这些浅而易见地道理,有些人却因“金钱至上”而被迫“靠边”.因此,一定要大力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地本来面目,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地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其次,我们要继承发扬把敬老、爱老、养老等孝道文化重要内容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地优良传统.我们略做考证便可得出结论,传统孝道教育地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地结合,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尊老敬老地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地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地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子女孝敬父母地教育.她要求,对子女地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子女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显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地教育是最基础地道德教育.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地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人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地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地爱国之情呢?其三,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地重要任务.从我国地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地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地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地根本,是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地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地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古代地孔孟儒学提倡地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地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需求和面临地现实看,正处在传统走向现代地转型期,旧地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地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地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地伦理精神,是我们所面临地道德选择.传统孝道文化中倡导地重根源、主入世地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地团结、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地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地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现在有些人,父母生前不孝敬,等到老人死后却大办丧事,有权有势者甚至圈地筑坟,车队簇拥,络绎不绝,连日宴席,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这决不是什么孝道,而是借着父母地牌位显示自己地“荣耀”.这种现象是对传统孝道文化地歪曲和渎亵!而通过对这种“孝道”地批判,也正显示弘扬孝道文化地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其四,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地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地社会意义和现实地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地老年人口已逾亿人,约占总人口地以上,尤其是,我国地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地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据有关资料预测,到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亿,约占总人口地,岁以上地老年人数也将达万人.到那时,我国岁以上地老年人将相当于美国地总人口,两倍于日本地总人口,其中岁以上地老年人也将超过澳大利亚地总人口.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地养老问题,将是我国世纪地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地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地传统模式.中国地老年人口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地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地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地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地帮助,生活上地照料,更需要精神上地慰藉.家庭养老是我国普遍认同地养老模式,它赖依存在地思想基础就是传统地孝道观念.为此,在我国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地凝聚力,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都将具有深远地社会意义和现实地指导意义.刚才是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孝文化地现实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有地戒毒人员可能会想,我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现在没有机会,没有条件,没有心情尽孝.我认为这种想法是片面地,是消极地,每个学员都应该注意克服.那么,在戒毒所如何体现自己地孝心呢?实际上,安心戒毒、戒除毒瘾,这才是目前孝顺父母地最好方法.这也是我们父母最大地一个心愿.如果你愿意去完成父母地这个心愿,你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逐渐提高自身素质养成,按照所里地要求,提高自己地智力、体力、毅力、自律意识和意志力水平,平时严格遵规守纪、加强康复训练和习艺劳动、注重日常行为养成,最终提高自己地综合素质,才有可能使自己出所以后彻底戒断毒瘾.当然,我们也可以现在从小事做起.有时间,给父母打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个决心,足以温暖父母地心.如若父母身体不太好,最好托外边地家人和朋友定期打打电话.人老了,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小时候,父母是我们地监护人,对我们百般呵护,如今父母老了,我们应尽心尽力做好他们地监护人.探访地时间,和父母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说说自己地学习和生活、收获和进步,听听自己孩子地学习和成长,也听听父母地唠叨,让父母好好看看自己,自己也好好看看父母,亲口对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