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后压力框与机身连接的结构研究
民用飞机后机身结构静力试验方案设计
针对 民用 飞机 后机 身 结构 特 点 和受 载 形 式 。 模 拟 其支持 条件 并对 试 验载 荷 进 行处 理 , 完 成 了大 部
段 复杂结 构 的静强 度试 验 , 并 对 后 机身 结 构 进行 了
验证。
1 试 验件 与试 验 方 案设 计
某 型 民用 飞机 后 机身 采 用 常规 半 硬 壳式 结 构 , 主要承受 平 尾 、 垂 尾 载 荷 和机 身惯 性 载 荷 , 并 为 平
[ K e y wo r d s ]C i v i l A i r c r a t f ; A t f e r F u s e l a g e ; S t a t i c T e s t ; T e s t Me t h o d
O 引 言
飞机 结构 静 强度 试 验 是 通 过 给 试 验 件 施 加 静 态载 荷 的方 法 研 究 和 验 证 飞 机 结 构 在 静 载 荷 作 用 下 的静强度 特性 | 1 ] 。在 飞 机设 计 研 制 阶段 , 对 于新 结构 、 新 材料 和新T 艺 等 都需 要 通 过设 计 研 发试 验
度和 强度满 足设 计要求 。 关键 词 : 民用 飞机 ; 后机 身 ; 静 力试 验 ; 试 验方法
[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f t e r f u s e l a g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i v i l a i r c r a f t , a s t a t i c t e s t m e t h o d w a s d e s i g n e d .T h e s u p —
一种民用飞机框对接设计思路
一种民用飞机框对接设计思路【摘要】本文提出了民用飞机框对接结构设计的原则,并提供了一种框对接条带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框对接;结构设计;民用飞机0 引言民用飞机结构设计中,包括各种承载接头、框对接、机身环向对接等在内的连接设计极为重要。
框对接设计首先要满足对接面上载荷传递的基本要求,以及结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其次重量、工艺性以及维修性等性能也必须考虑在内。
1 设计原则在选择框缘分段面位置选择时,首先考虑机身壁板的工艺路线、强度需求等,归纳为以下三个优先考虑因素:1)距离蒙皮对缝至少1.5倍长桁间距;2)低应力区域;3)两个长桁之间。
以上三个因素为分段面优选的因素,而非必须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能满足,也有一定的方法弥补。
总的原则是有效的传递框缘间的载荷即可。
民用飞机框结构形式较多,因此存在多种框缘对接形式,但基本原则一致:1)内缘、腹板、外缘分别都需要连接起来;2)两个厚度相同的框缘对接,对接条带厚度比框缘厚度要厚一级;3)两个厚度不同的框缘对接,对接条带厚度与厚度较大的框缘相同;4)两个材料相同的框缘对接,对接条带材料与框缘相同;5)框缘内外缘与条带连接一般为6颗紧固件。
2 框对接设计框对接条带的轮廓必须根据传递的载荷优化,根据分界面上拉应力/弯矩之比来确定腹板轮廓的夹角α,以便确定对接条带腹板上靠近内缘和外缘的紧固件数量之比,保证紧固件数量多的一侧为6颗。
图1在确定夹角α时,以6颗*4排紧固件(排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
其中将紧固件孔位依次编号为1-24,A点为拉应力和弯矩作用点。
图2每个紧固件所受由拉应力N引起的剪力为PN,i=N(AiAi),由弯矩M引起的剪力为PM,i=M(AixiAix2),其中Ai为每个紧固件的截面积,xi为每个紧固件形心到作用点A的距离。
每个紧固件承受的剪力为Pi=PN,i+PM,i。
计算不同的K值时每个紧固件的剪力,去掉受力较小的紧固件,可以得到不同的夹角α,整理结果后,如表1所示。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是指飞机机身中负责承受压力的结构部分,由复合材料构成。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在飞机机身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其工艺发展进行分析。
一、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是大型民用飞机机身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扮演着承受机身压力、提供机身刚度和强度的重要角色。
复合材料承压框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高强度: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承受压力时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2. 轻量化: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可以实现机身重量的减轻,提高飞机的载重能力和耐久性。
3. 耐腐蚀性:复合材料在高湿度和腐蚀性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延长机身的使用寿命。
4. 良好的阻燃性:复合材料可以添加阻燃剂,提高其阻燃性能,降低火灾风险。
5. 高度集成化:利用复合材料的成型性能,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和整体性能。
二、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历程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1. 第一代:20世纪80年代初,波音公司开始在747-400飞机上采用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首次实现了复合材料在机身结构中的应用。
该结构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短切片预浸料,在工艺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预浸料的厚度不均匀、接缝处的质量控制等。
2. 第二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采用了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如自动化纺织预制技术、自动定位和装配技术等。
复合材料的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使得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应用更加普及。
3.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性能的改进: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抗疲劳性和耐高温性能,以满足更高的安全性要求。
(2)工艺技术的创新: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1. 引言1.1 引言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的优点,可以减轻飞机结构的重量,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本文将对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其工艺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承压框的工艺发展、结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是指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支撑飞机机身的框架结构。
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力学性能、热性能、耐久性等。
近年来,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承压框的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复合材料承压框的结构优势主要包括强度高、刚度大、疲劳寿命长、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
这些优势使得复合材料承压框在大型民用飞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复合材料承压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倾向于轻量化、高强度、高效率的方向,为大型民用飞机的性能提升和燃油效率提高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2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应用广泛且日益普遍。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大型民用飞机的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飞机的机身结构中,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机身外壳、机翼和尾翼等部位。
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度使得飞机整体重量得以减轻,从而提高了飞机的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
复合材料的自由成型性也使得飞机的外形更加复杂多样化,提高了飞机的设计灵活性。
在飞机的内部结构中,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飞机的座椅、隔音板、内饰等部位,复合材料的耐高温、耐磨损等性能使得飞机内部更具舒适性和安全性。
民用飞机隔框结构设计
表 2 排钉角度 a推 荐值
R=拉 伸应 力 / 弯 曲应 力 a
R≤ 4( 弯曲载荷大 )
4<R ≤ 1 5
a= 3 0会通过框 传给客舱地 板结构 , 有效 保障客舱旅客安全 。
目前 民机普通隔框均 用钣金浮框 ,制造简单 ,成 本低 , 工艺成熟 、成 品率 高 。钣金框常采用 Z型截 面 ,刚度和侧 向 稳定性好 ,也便 于自动钻铆机 进行打孔和装配 。机加框 常选 择 ”C” 、 ”I ”型 截 面 ,材 料 使 用 率 高 。需 在 腹 板 开 孔 让 长
桁 通过 ,需关 注开孔位置的疲 劳 性能 。通常在长桁孔边整 体
机加出加强筋 ,提高腹板刚度 ,降低孔边应力 。
对于 同样 承载能力 ,机加 框方案重量较轻 。因为机加 框
材料集成度高 ,结构效率高 ,还省 去了框和角片之 间的连 接 结 构和紧 固件 。考虑飞机适坠 性时 ,浮框结构优于机 加框 。
的安装高度 。确定了框高后 ,再根据 载荷确定框结构方案 并 进行详细 设计 和优 化 ,最终确定框截面尺寸 。
筋 壁板结构 ,它承受了机身 弯曲 、剪切 、扭转 以及 客舱压力
引起 的大部分 载荷 。机身壁板 在压缩载荷 下类似于 细长柱结 构 ,为 防止其发生低载失稳 ,通常布置 隔框 对壁 板提 供支撑 。 按一 定间隔布置 的隔框将机 身壁板分 成很多段 ,对 长桁提供 侧 向支撑 ,有效避免总体 失稳的发生 ,提 高了 长桁 和壁板的
小均不一样 。这样受载严 重的紧 固件 会先发生破 坏 、失效 ,
框 分 段 位置
从而载荷转 至其他紧 固件 ,最终导致 整个连接 区域 失效 。合 理 布 置 紧固 件 ,可 以避 免 此类 事 情 。图 5所 示 对接 带 板的 排 钉角 度 a取 决于拉 伸和弯 曲载荷 比 。选择 合适的 o [ ,不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摘要】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在航空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大型民用飞机中的应用情况。
然后分析了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设计原则和工艺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其优缺点。
最后探讨了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工艺改进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工艺、发展分析、设计原则、优缺点、发展趋势、工艺改进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金属材料在飞机结构中存在着重量较重、疲劳寿命短等问题,而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设计自由度和强度,能够有效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研究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设计和工艺发展,对提升飞机性能、减轻飞机重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设计原则、工艺发展现状以及优缺点,可以为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航空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介绍和设计原则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对工艺发展现状和优缺点的评估,旨在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
本研究还旨在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大型民用飞机设计和制造领域的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航空工程技术的发展,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水平。
1.3 研究意义研究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入了解该结构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民用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分析
整 ,这 里 就 必 须指 出距 帮较 近 的锚 杆 锚 索 深 入 巷 帮 方 向 的角 足 ,对 于锚网支护井巷工程顶板管理普遍适用 。该支护形式具
度 ,其一定要改变 ,以此形成倒三角楔体 ,考虑 到矿压作用 。根 有广 泛 的应 用 ,适 用 三 、四类 不稳 定 顶 板 管理 。第 二 ,适 用 变 化
以保 证破 损一安 全设计 阻 止蒙 皮裂 纹 的扩 展 。
阻止 裂 纹 的扩展 。
本文 以 民机 金属 普通 框 为研 究对 象 ,分 析受 力 ,研 究 其 结构 商 载 (旅 客和 货 物 ,包 括 惯 性 载荷 )在 垂 直 方 向 ,通 过 滑 轨 ,
特点 和 设计 方 法 ,对 民机 金属 普 通 框 的结 构 设计 提供 有 意 义 的 横梁 ,支撑等传递给框 ,再通过剪切角片 以剪流的形式传递给
到顶 板 中 间逐 步拉 大 锚 杆 间距 ,切 记 顶板 管 理关 键 在 于 靠 帮两 会 .2007.
边 。第二 ,向帮 的 方 向和 靠 帮 的锚 杆 锚 固端 记 得 要保 持 一 定 的 [2]甘 元平 ,孙 湘 军,尤 国俊 .锚 索锚 网 梁联 合 支护 技 术 的应 用….矿
参 考 文献
间距 减 小 ,同时在 巷 道 设计 开 始 的 时候 务 必 要加 入 对 顶 和 帮两 fII陈士海 ,乔 卫 国,孔 德 森 .大兴煤 矿 软岩 巷 道锚 索带 网 支护技 术
者之间的连接考虑 ,顶板支护强度从靠帮 的顶锚 索 、锚杆开始 , 应 用研 究【c】//地 面 和地 下工程 中岩 石和 岩 土力 学 热点 问题 研 讨
关 键 词 :机 身 ;普通 框 ;设 计 分析
中图 分类 号 :V22
飞机机翼-机身连接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研究
飞机机翼-机身连接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研究叶聪杰;杜艳梅;于振波【摘要】机翼-机身连接结构作为飞机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应当准确分析其受力特性,合理设计其连接结构.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A、B两种机翼-机身连接结构形式进行受力特性研究,分析表明B结构的机翼后梁后梯形板(或A结构前三角板)分担了部分载荷,减轻了后梁站位加强框承受的载荷.B结构连接刚度相对柔性,减小了后梁处协调变形的影响.A结构设计了后三角板,通过后三角板将起落架部分机构与机身的连接,后三角板分担了部分起落架载荷,对于机身的内力均匀分布是有利的.【期刊名称】《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8页(P59-66)【关键词】受力特性;梯形板;有限元分析【作者】叶聪杰;杜艳梅;于振波【作者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4.1+1机翼-机身连接结构作为飞机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应当准确分析其受力特性,合理设计其连接结构。
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A、B两种机翼-机身连接结构形式进行受力特性研究,分析表明B结构的机翼后梁后梯形板(或A结构前三角板)分担了部分载荷,减轻了后梁站位加强框承受的载荷。
B结构连接刚度相对柔性,减小了后梁处协调变形的影响。
A结构设计了后三角板,通过后三角板将起落架部分机构与机身的连接,后三角板分担了部分起落架载荷,对于机身的内力均匀分布是有利的。
飞机根据机翼相对于机身的位置可分为上单翼布局、中单翼布局和下单翼布局[1-2]。
现代民用飞机中多采用下单翼布局,其机翼-机身连接的典型设计,是把机身的主隔框螺接在中央翼盒的前、后翼梁上,多年来这种连接方法已广泛地为飞机设计人员采用[1]。
典型的机翼-机身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
MD-82飞机在机翼-机身的连接上没有采用以上设计[3-4],机身在中央翼后梁位置并没有机身框,左右各设计一个向后延伸的梯形板,通过梯形板将机翼后梁与机身的框连接。
机身与垂尾连接加强框结构优化设计
机身与垂尾连接加强框结构优化设计
在航空工程领域中,机身和垂尾的连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这个部分承受着航空器的重力、飞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力和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优化这种连结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设计。
首先,机身与垂尾的连接框架结构必须符合机体的设计需求和框架构筑原理。
该框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极端的压力和拉力,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精度。
此外,它必须充分考虑到联接时材料的优选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其次,连接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机体承载的重量和飞行时所受到的固有风险等增加时,该连接框架结构的强度需求自然也会增加。
此外,由于在空气中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噪音,因此连接框架结构应具有消音和吸收的功能。
此外,连接框架结构的尺寸、材料和几何形状等因素也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和选择。
最后,优化设计要将航空器的整个性能考虑在内。
这意味着设计需要考虑机体的飞行特性、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应力分布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因素合理考虑的基础上,连接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总之,机身与垂尾连接加强框结构的优化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系统性、细致的分析和设计。
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机体设计需求、强度要求、振动噪音、航空器的飞行特性、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应力分布等因素,并且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时,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结果。
民航客机后压力框球皮结构设计技术及分析
民航客机后压力框球皮结构设计技术及分析作者:罗腾腾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9期【摘要】后压力框球皮结构是飞机非常重要的结构部件,主要承受客机身的气密载荷。
本文详细分析了后压力框结构的设计要求,研究了球皮结构半径计算分析以及球皮结构的加筋方式,并最终对该结构形式进行了数值分析,发现球皮结构位移和应变均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后压力框;加筋;数值分析;球皮结构0 引言后压力框球皮结构主要承受飞机客舱内的气密载荷,是机身内部一个封闭式的气密结构,是机身中重要的耐疲劳承力结构,疲劳问题需要重点考虑。
1 国内外发展现状后压力框球皮结构一般为柔性的,早期一般普遍使用金属结构,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主流机型基本上使用复材球皮结构,一是大大的减轻了球皮结构重量,二是降低了装配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国外大型客机后压力框球皮结构应用复合材料的机型有A340、A380、B787、A350等。
A340后压力框球皮结构采用碳纤维预浸料和泡沫夹心通过热压罐工艺一次固化成型;A350后压力框球皮结构采用NCF布和泡沫夹心通过VAP工艺一次固化成型;A380球皮结构的材料为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面板和泡沫夹心加筋,利用了树脂膜熔浸成形(RFI)工艺和热压罐二次固化成型工艺;B787 后压力框使用中等模量碳纤维,利用真空辅助液体成型工艺VARTM(Vacuum-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型。
C919飞机也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在球皮结构上使用了复合材料。
2 后压力框球皮结构设计要求后压力框球皮结构需满足以下设计要求:a)后压力框球皮结构需满足机身气密载荷,包括限制增压载荷、极限增压载荷、限制负压载荷、极限负压载荷,还应满足AC20-107B关于疲劳及损伤容限的要求及冲击条件下的气密要求。
b)后压力框的球皮结构如果为复材,其材料的选取要满足25.853适航条款中关于客舱内部设施材料阻燃的要求。
某型民航飞机中机身与中后机身对接框结构疲劳裂纹损伤分析
某型民航飞机中机身与中后机身对接框结构疲劳裂纹损伤分析发布时间:2022-08-26T08:19:44.87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4月8期作者:彭宇豪1[导读] 疲劳裂纹的产生对民航飞机的结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彭宇豪11.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210摘要:疲劳裂纹的产生对民航飞机的结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型飞机中机身与中后机身对接框处的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疲劳裂纹区域周边结构的应力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民航飞机结构疲劳裂纹的产生原因分析及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航飞机,对接框,疲劳裂纹0 引言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飞机综合性能不断提高的客观需求,飞机结构设计思想不断更新,长寿命、高可靠、高出勤率和低维修成本的综合要求已成为现代飞机结构设计的一项极为重要而必须遵守的准则。
对于民用飞机而言,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是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长寿命、低维修成本构成的经济性是实现其市场价值的保证,民用飞机的结构必须在预期的使用寿命。
民用飞机主要由机身、机翼和短舱组成,其中机身占比最大。
机身由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后机身和后机身组成。
机身作为主要的承力结构,即承受气动载荷,也发挥着将飞机各个部件连接成整体的作用,其主要由蒙皮、框、长桁、纵梁、横梁等组成。
民用飞机机身因其结构特点和安装形式,在周期性循环载荷的作用下会出现疲劳疲劳裂纹,疲劳裂纹的产生和生长机理一直国内外专家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
张程远等[1]从受力特点和材料特性对波音737NG机型平尾下蒙皮裂纹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何兆岩等[2]对某型飞机主起落架上位锁锁环支座凹槽R角处裂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裂纹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排除裂纹的工艺方法。
陈亮等[3]对结构部件疲劳裂纹的产生及生长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检查方案来确保民航飞机服役期限内的结构完整性。
民用飞机中央翼后梁框设计研究
民用飞机中央翼后梁框设计研究作者:王强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13期【摘要】在民用飞机机身结构设计中,翼身连接处于重中之重,而处于此连接部位的中央翼后梁框,由于承担较大的翼身载荷交换,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
本文通过几种成熟机型的设计对比,为民用飞机中央翼后梁框的设计拓宽思路。
【关键词】翼身连接;中央翼后梁框;力学原理0 引言在民用飞机设计中,翼身连接的设计一直是全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翼身连接及传力的主要构件有中央翼前后梁框,龙骨梁,中机身侧壁板,中机身地板等构件,而中央翼前后梁框在翼身连接及传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避免一个不尽合理的设计而带来后期的更改或较大的损失,本文借助成熟机型的设计,阐述其设计的一种思路。
1 传力分析针对采用下单翼布局,机身布置加强框与机翼的前、后梁相对应,称其为中央翼前后梁框。
前后梁分别与机翼前后梁的上、下缘条、腹板采用整体式连接,如图1所示。
机翼上的总体内力:弯、剪、扭将由机身提供支反力来平衡。
对于后掠翼形式机翼,中央翼使得大部分对称弯矩可在机翼结构自身平衡而不传到机身上去。
而机翼上不能自身平衡的载荷将由机翼-机身对接接头传给机身。
机翼在中央翼与机身侧边交接处通过接头与机身对接,机翼上的剪力Q、扭矩Mt和反对称弯矩就由这些接头传给机身,见图2所示。
图1 翼梁与机身加强框的连接图2 反对称弯矩的传力分析注:1-中央翼上壁板;2-前梁;3-后梁;4-侧边加强肋;5-外翼作用在中央翼上壁板上的轴力;6-中央翼梁腹板给壁板的支反力;7-机翼-机身接头给中央翼梁腹板的支反力;8-中央翼梁腹板.机翼载荷的传力分析如下:剪力Q:剪力由前、后梁腹板传到对接接头处,通过接头传给中央翼前后梁框。
弯矩M:弯矩由中央翼上、下壁板承受,具体又分为对称弯矩和反对称弯矩。
a)对称弯矩:左、右机翼壁板上的轴力将进入中央翼壁板,在中央翼段自身平衡;b)反对称弯矩:由于外翼长桁到中央翼处发生拐折,反对称弯矩引起的轴力将分成两个分量,侧肋弦向(航向)分量传到侧边肋(1#肋)上,通过侧边肋(1#肋)转成两个垂直剪力,由中机身与中央翼连接接头传给中机身;展向轴力分量将先传到中央翼上、下壁板上,然后通过中央翼各展向梁的腹板受剪,将展向剪流转成两个垂直剪流加到左、右两个侧边翼肋上,通过翼肋传给机身。
国防军工:国产大飞机系列报告之一:大飞机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解析
国产大飞机系列报告之一:大飞机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解析国防军工2022年5月14日,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这意味着,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实现交付,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我们将围绕国产大飞机的机体结构与制造流程、应用材料、机载设备、航空发动机和市场空间等问题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本篇报告重点探讨大飞机的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
►C919性能优异,或将逐步替代波音737MAX、空客A320neo系列,市场空间巨大。
C919具有后发优势,在整体设计上采用的先进技术更多,绝大部分性能指标与波音737、空客A320持平,且价格更为实惠(C919报价0.99亿美元,后两者报价均在1亿美元以上),性价比更高。
据中国商飞官网统计,C919的国内外客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
可以认为,C919已逐步开始对波音、空客单通道飞机的替代过程。
预计随着首批C919顺利交付,国航和南航等国内航空公司也将陆续引进C919。
未来20年,我国对类似C919这类窄体客机的需求量为每年平均300架左右。
假设未来C919在国内能够达到三分之一的市占率,则C919飞机年平均交付量有望达到100架,对我国航空工业带来约68%的增量。
►C919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民机技术实现集群式突破,整个民机产业链将显著受益。
大飞机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涉及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众多领域,而飞机制造是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机遇巨大、带动效应极强的高端装备行业。
根据美国兰德智库研究,大飞机研制及其核心技术衍射到相关产业,可以达到1∶15的带动效应。
C919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具备了研制一款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
我国由此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大型客机发展核心能力。
C919商业化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
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及工艺发展分析一、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历程传统的金属材料在航空领域中应用广泛,但是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金属材料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由于金属材料的重量较大,而且易受腐蚀和疲劳的影响,无法满足飞机结构轻量化和提高使用寿命的要求。
复合材料开始逐渐在航空领域中崭露头角。
复合材料由不同性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使得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因此成为航空领域轻量化的重要选择。
承压框结构作为飞机的重要承载部件,其在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阶段: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的早期阶段,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主要用于小型飞机和试验机上。
由于初期的材料质量和工艺水平限制,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应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一些轻质的零部件上。
2.中期阶段:随着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开始逐渐应用于中型民用飞机的机翼和机身等结构上。
在这一阶段,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展,为大型民用飞机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具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也是其在飞机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1.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由于采用了轻质的复合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显著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飞机的性能。
2.抗腐蚀性强:复合材料不易受腐蚀和氧化的影响,可以大大延长飞机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理成本。
3.设计灵活:相对于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设计上更加灵活多样,可以生产出更加复杂、轻量化的结构,满足飞机在性能、效率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
4.环保节能: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相对于金属材料更加环保,同时由于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可以降低飞机的燃油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5.良好的性能稳定性: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使得复合材料承压框结构在复杂的飞行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稳定性。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后机身结构适航验证方法
The M eans of Airworthiness Certif ication for the Composite Rear—-Fuselage Structure of Civil Aircraft
A bstract:The certification of com posite structural of civil aircraft needs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ma— terials used in str u ctures,the environment,process control,manufacturing f laws,and various damages in opera— tions. The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ideal and the approach of“building blocks” experim ental plan for the compos— ite rear——fuselage structure of civil aircraft are presented as an example. The certification methods for the effect of
复合 材 料一 方 面 相 对 于 金 属 材 料 拥 有 诸 多 优 势 ,但另 一方 面 也存 在 一 些 先 天 不 足 ,如 制 造 工 艺复 杂 、材 料 性 能 分 散 性 大 、对 环 境 敏感 、抗 冲 击 能力低 、面外 承 载 性 能 差 、对 维 护 和 维 修 要 求 高等 。文 献 强 调 开 展 复 合 材 料 飞 机结 构设 计 时应 重点 考 虑这些 不 利 因素 。
民用飞机垂尾和后机身连接结构设计与研究
[ K e y wo r d s ]v e r t i c a l t a i l ; r e a r f u s e l a g e ; j o i n t s t uc r t u r e ; d a m a g e t o l e r a n c e ; ma i n t e n a n c e . 局 和常规 布 局 两 种 , 呈后掠式布置 。 其 结 构 由垂 直
机部 段 连接设 计 中 的难点 。 垂 尾和 后机 身 的连 接 特点 与 连 接 方 案 的优 缺 点 , 设 计研 究 出一 种改进 的垂 尾 和 后 机 身 连 接方 案 , 为 国 内民用 飞机 的设计 和 研究 提供 参考 。
( 中航 沈飞 民用 飞机有 限责任公 司 , 沈阳 1 1 0 0 1 3 ) ( A V I C S A C C o m me r c i a l A i r c r a f t C o m p a n y L t d .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1 3 , C h i n a ) 摘 要: 民用飞 机垂 尾是 飞机 结构 的主要受 力 部 段 , 垂 尾 和后 机 身 的连 接 处受 力 复杂 , 是 飞机 设 计 的难 点 之一 。参
s t r u c t u r e b e t we e n v e ti r c a l t a i l a n d r e a r f u s e l a g e a r e c o mp l e x, a n d i t ’ S d i ic f u l t t o d e s i g n. T hi s p a p e r t a ke s s e v e r a l
a d v a n c e d a i r c r ft a a s e x a mp l e,c o mp a r e d w i t h s e v e r a l s c h e me s o f v e ti r c a l t a i l a n d r e a r f u s e l a g e i o i n t s t r u c t u r e i n
民用飞机后机身与尾段在球面框处对接研究
[ A b s t r a c t ]T h e j o i n t b e t w e e n a f t e r f u s e l a g e a n d t h e t a i l f o r c o m me r c i a l a i r c r f a t l o c a t e s o n d o m e( a f t e r p r e s s u r e
A 3 5 0和 波音 7 8 7 。另有 部 分机 型 , 增 压 机 身仍 采 用
金 属材料 . 但非 增 压机 身 和 球 面框 则 选 用 了 复合 材
t h e ma t u r e c o n c e p t s o f r e pr e s e n t a t i v e a i r c r a f t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a n d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a l y s i s,c o mp a r i s o n a n d s u mma r y a r e p r o v i d e d.Th e c o n c l u s i o n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a t e c h no l o g y s u p po r t f o r c i v i l a i r c r a f t s t r u c t u r e d e s i g n .
民用 飞 机 设 计 与 研 究
Ci v i l Ai r c r a f t De si g n & Re s e a r c h
液压管路在民机后机身安装分析
D0NG Qi a n g L I C h a n g — e h u n S U N Ⅺa 0
图 3 系统 蓄 压 器 的 安 装 图1 民 用 飞 机 液 压 系统 典 型 布 置 3 _ 3 3 #系 统 油 箱 和 电 动 泵 的安 装
油箱和电动泵较重 . 需分圳安装 丁对应 支架上。考虑到油箱增压 功能失效后 . 防止吸油 管路 出现负 . 因此 系统油箱应 布置于电动泵 2 液压 系 统 管 路 安 装 设 计 原 则 之上。 此外电动泵具有高振动特性 , 为了保证 与之相连管路的寿命 , 所 阕液压管路 寿命要求 和飞机结构 同寿命 , 因此 , 液压 管路的设计 有 与泵m 口卡 阿 连的管路均 为软管 安装示意如同 4所示。 总体原则是系统安全可靠 , 丁作寿命长 . 重量轻 . 维修性好 在后机 身
( Hy d r a u l i c S y s t e m D e p a r t me n t , S h a n g h a i Ai r c r a R De s i g n a n d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h a n g h a i 2 0 1 2 1 0, C h i n a )
圈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液压管路在 民机后机身安装分析
董 强 李 长春 孙 晓 ( 上 海 飞机 设计 研 究院液 压部 , 中国 上海 2 0 1 2 1 0 )
民用飞机中央翼后梁框设计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在民用飞机设计中,翼身连接的设计一直是全机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翼身连接及传力的主要构件有中央翼前后梁框,龙骨梁,中机身侧壁板,中机身地板等构件,而中央翼前后梁框在翼身连接及传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避免一个不尽合理的设计而带来后期的更改或较大的损失,本文借助成熟机型的设计,阐述其设计的一种思路。
1传力分析针对采用下单翼布局,机身布置加强框与机翼的前、后梁相对应,称其为中央翼前后梁框。
前后梁分别与机翼前后梁的上、下缘条、腹板采用整体式连接,如图1所示。
机翼上的总体内力:弯、剪、扭将由机身提供支反力来平衡。
对于后掠翼形式机翼,中央翼使得大部分对称弯矩可在机翼结构自身平衡而不传到机身上去。
而机翼上不能自身平衡的载荷将由机翼-机身对接接头传给机身。
机翼在中央翼与机身侧边交接处通过接头与机身对接,机翼上的剪力Q、扭矩Mt 和反对称弯矩就由这些接头传给机身,见图2所示。
图1翼梁与机身加强框的连接图2反对称弯矩的传力分析注:1-中央翼上壁板;2-前梁;3-后梁;4-侧边加强肋;5-外翼作用在中央翼上壁板上的轴力;6-中央翼梁腹板给壁板的支反力;7-机翼-机身接头给中央翼梁腹板的支反力;8-中央翼梁腹板.机翼载荷的传力分析如下:剪力Q:剪力由前、后梁腹板传到对接接头处,通过接头传给中央翼前后梁框。
弯矩M:弯矩由中央翼上、下壁板承受,具体又分为对称弯矩和反对称弯矩。
a)对称弯矩:左、右机翼壁板上的轴力将进入中央翼壁板,在中央翼段自身平衡;b)反对称弯矩:由于外翼长桁到中央翼处发生拐折,反对称弯矩引起的轴力将分成两个分量,侧肋弦向(航向)分量传到侧边肋(1#肋)上,通过侧边肋(1#肋)转成两个垂直剪力,由中机身与中央翼连接接头传给中机身;展向轴力分量将先传到中央翼上、下壁板上,然后通过中央翼各展向梁的腹板受剪,将展向剪流转成两个垂直剪流加到左、右两个侧边翼肋上,通过翼肋传给机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Civil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2019年第1期总132期 ISSN 1674-9804 CN31-1614/VDOI:10.19416/ki.1674 -9804.2019.01.008民用飞机后压力框与机身连接的结构研究Joint Structure B etw een A ft Pressure Bulkhead and Fuselage for C ivil A ircraft徐丹/X U Dan(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110013)(AVIC SAC Commercial Aircraft Company Ltd.,Shenyang 110013, China)摘要:民用飞机后压力框与机身连接的结构方案主要有两种,详细介绍了两种连接方案的结构构型以及各方案的 优缺点,并从后压力框外形曲面的设计、结构的选材、质量、装配和维护空间以及系统在后压力框站位的通路 等方面对两种连接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民用飞机后压力框与机身的连接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机;后压力框;机身中图分类号:V217+.32 文献标识码:A OSID:[Abstract]There are mainly two structural connection schemes for connection of aft pressure bulkhead and fuselage on civil aircraf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configura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connection schemes in detail.The two connection schem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rom aspect of the design of OML(outer m old line)surface of the aft pressure bulkhead,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structure,the weight,the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space,and the path of system layout planning on pressure bulkhead station.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ft pressure bulkhead and fuselage of civil aircraft. [Keywords]civil aircraft;aft pressure bulkhead;fuselage〇引言后压力框与机身的连接站位为机身气密与非气 密隔离区[1],好的连接方案不仅能给客舱提供持久 稳定的气压环境,还可为飞机的装配与维修提供开 阔的空间;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连接结构追求低成本 设计[2]。
在设计初期,由于设计输入不完整,从而 对连接方案的构型选择不明确。
本文选取成熟机型 的连接方案,从多专业角度分析连接结构,xt影响连 接结构构型的因素进行论述,为结构设计人员做构 型选择提供思路。
1载荷分析后压力框和机身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气密舱结构,气密舱结构除了承受飞行载荷及地面载荷 外,还需要承受CCAR-25.365增压载荷[3]。
因此连 接结构需将后压力框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负 压差载荷传递到机身结构上,若后压力框和垂尾接 头布置在同一框站位,连接结构还需承受突风和偏 航时垂尾安装接头传来的集中拉、压载荷。
连接结 构必须能够承受飞机在整个使用期限内可能遭遇的 最大载荷并按损伤容限准则设计,满足飞机使用寿 命要求[4]。
2连接方案后压力框与机身的连接结构是根据载荷传递特 点设计安全有效的结构将载荷相互传递。
在设计中 后压力框追求用较小半径的球面以薄膜应力[5]来技术研究总第132期承受机身增压载荷,然而这种设计方案会由于机身 外形在后压力框站位不是完整的圆而不能将后压力 框直接连接到机身壁板结构上,所以在设计中会根 据实际机型的布置采取折中的方案。
后压力框和机身连接的典型方案主要为外接 和内接两种,外接方案为设计连接件将后压力框 蒙皮直接连接到机身壁板结构。
内接方案为压力 框蒙皮不直接连接到机身壁板,而是与机身的环 框及其他加强结构连接,载荷通过机身框和加强 结构再传递。
2.1外接方案外接方案的最大特点是载荷传递直接,连接结 构数量少,外接方案在空客A380、波音787、庞巴迪 C系列等机型上有应用。
2.1.1方案一后压力框为径向加筋的复合材料件,后压力框 与机身壳体通过内外侧两个钛合金角形件进行连 接,在增压一侧布置带板使压力框蒙皮与机身壁板 的连接为双剪连接,该方案偏心小,能获得非常好的 疲劳性能。
角形件将后压力框上的载荷一部分传到 机身壁板,一部分直接传给环框结构。
环框与角材 R区之间的区域为疲劳敏感区,如图1所示,该区域 的连接件外形需要额外设计曲面,不是常规的R 区。
该曲面与环框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以减小弯曲 力臂,降低局部弯曲应力水平,提髙结构疲劳寿命,因此需要额外设计一个曲面作为后压力框与机身连 接的根部连接面。
2.1.2方案二后压力框为格栅结构复合材料件,将连接件与 机身框的外缘条复合设计成一个剖面为“Y”形的钛 合金整体件,后压力框蒙皮与“Y”形缘条搭接连接,如图2所示。
后压力框的载荷一部分传到机身壁板 上,一部分传到环框结构上。
传到环框上的载荷分 为径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径向载荷与机身的增压载 荷抵消一部分,纵向载荷需要在环框腹板上设计稳 定角板以增加腹板的稳定性。
增压区非增压区图2外接方案二示意图外接方案的后压力框蒙皮外形曲面一般为双曲 面,双曲面的设计受拱高、半径范围、曲面与机身外 形的夹角等多参数影响。
后压力隔框与后机身外形 的夹角从压力框蒙皮受力考虑设计得越小越好,但 这会使后压力框与非增压段壁板之间的空间狭小,该区域的紧固件安装空间苛刻,安装质量不稳定,且 非增压区的机身壁板上第一排钉和增压区机身壁板 最后一排钉的钉间距偏大,间距过大会导致钉间失 稳,因此后压力框外形曲面与后机身外形的夹角需 要严格控制。
2.2内接方案内接方案可为球面框外形曲面的设计提供一个 完整的球面,球面受载好,但是该方案载荷传递不直 接,连接结构数量多,内接方案在空客A320和A350 等机型上有应用。
2.2.1方案一承压蒙皮和连接结构均为铝合金,承压蒙皮增 压一侧设计带板进行连接,带板上第一排紧固件传带板,承压蒙皮加固隔板可能®坏的部位\机身环框—后部,桁接头谢妾雜、______i W n.«,增压段非增压段图3内接方案一示意图2019年第1期徐丹民用飞机后压力框与机身连接的结构研究递的载荷较小,减小了二次弯曲,获得较好的静力和 疲劳特性。
带板设计在增压一侧将疲劳敏感区露在 结构外侧,可检性好,环框前部需要设计加固隔板增 加环框框腹板的稳定性,连接方案如图3所示。
该 方案中机身环框剖面较复杂,需要大尺寸的厚板机 加制造,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
2.2.2方案二后压力框承压蒙皮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钛合 金“Y”型件将承压蒙皮连接到机身环框,如图4所 示。
环框前部布置纵向加强件将隔框上的载荷传递 到机身结构上,承压蒙皮和“Y”型件的连接之间设 计为搭接,连接简单,易于装配。
该连接方案比方案 一采用的整体机加方案材料利用率更高,制造成本 更低,材料可选择,有更好的设计空间。
内接方案的布置使后压力框与机身壁板之间获 得较大空间,能确保连接位置紧固件的稳定安装,同时也为后部结构的设计和布置提供空间。
但该方案 承压蒙皮上的载荷传递到机身壁板时有较大的二次 弯曲,且环框前部需要设计纵向结构增加框腹板的 稳定性,导致零件数量多,装配关系复杂,结构增重。
2. 3方案分析后压力框传给机身的载荷受压力框外形曲面的 影响,表1为某型飞机的外形曲面参数对应的应变 水平。
好的压力框外形曲面能降低传给机身的应力 水平,因此首先需要将曲面的设计和压力框与机身 的连接进行联合设计。
外接方案中压力框外形曲面 受机身外形的影响,更改困难,且基于当前针对双曲 面压力框结构的校核方法不够成熟,如果没有足够 的试验支撑,该方案应用到机型上存在风险。
内接 方案的后压力框外形面受机身外形的影响较小,环 框高度可设计,可为压力框外形面提供一个理想边 界,即压力框蒙皮外形曲面可设计为一个球面,球面受力好,是压力框承压蒙皮的理想曲面。
但综合考 虑其他方面的设计要求,内接方案压力框外形面不 一定是球面,譬如A350采用的是非正球内接方案。
表1某飞机后压力框修形曲面对应的受载情况外形曲面拱髙外形曲面曲率半径/腿非连接区压力框蒙皮应变最大值/[IE连接区压力框蒙皮应变最大值/叫连接区剪切钉载最大值/N 620 3 044 ~5 3503000 2 07059306201615 〜53113000 2 61068705603088~ 69503990 2 7007140其次,需要考虑连接结构的可制造性。
复合材 料的后压力框连接结构一般优先选用钛合金材料,但钛合金结构成型比铝合金结构成型更困难,成本 更高且制造周期更长,尤其是钛合金厚板/锻件的机 加,所以当选用钛合金连接结构时会优先考虑内接 方案。
外形为规则的球面结构可降低制造难度,双 曲面外形结构存在制造风险。
再次,还需要考虑压力框站位系统通路问题;内 接方案的系统开孔只能布置在压力框蒙皮上,对需 要平面安装的系统接头需要额外设计系统支架与压 力框蒙皮进行连接,系统支架属于次结构,在设计中 应尽量减少次结构的布置,且增加的紧固件孔影响 结构的疲劳性能;压力框蒙皮若是金属钣金薄板类 结构,开口尺寸大于一定值时还需要额外设计加强 件进行加强。
内接方案则可将大部分系统开口布置 在机身环框腹板上,机加件上的开口加强设计则相 对简单,且该设计符合将主要系统安装与主结构一 体化的设计要求。
最后,后压力框与机身的连接受垂尾前梁布置 的影响,垂尾前梁布置的位置是压力框与机身连接 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但不是决定方案选型的唯一因 素。
一般情况下,垂尾前梁和压力框站位相同时,该 站位需要设计加强框和纵向加强件,载荷传递复杂,倾向于选择内接方案;也可在垂尾连接区域选择内 接方案,环向其他区域选择外接方案的混合连接方 式;当垂尾前梁和压力框布置的位置间隔距离够大 时,压力框与机身连接位置载荷相对简单,倾向于选 择外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