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合集下载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5页
汗液中水分占99%以上,固体成份不足 1%,排出汗液是低渗,当大量出汗而脱 水时,失水>失盐,会造成高渗性脱水,造成
电解质紊乱。
• 皮肤血流量改变
交感神经 → 皮肤血管口径 → 皮肤血流量 → 散热量 酷热:交感 N 担心度↓→血管口径↑→皮肤血流量↑→ 散热量↑
汗液 严寒:交感 N 担心度↑→血管口径↓→皮肤血流量↓→ 散热量↓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8页
(二)体温调整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不但 存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而且能对散 热和产热两个过程进行调整。所以,下丘脑 是体温调整基础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是体温调整关键部位。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9页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 调定点水平是由PO/AH中热敏神经元和冷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甲状腺)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2页
(二)散热:人体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1.散热方式
a.辐射散热 体热以热射线形式向外界环境散
发散热方式。常温和平静状态
下最主要散热方式
b.传导散热 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
较冷物体散热方式。
c.对流散热 经过气体或液体流动来交换热
量散热方式。
e.蒸发散热 经过体表水分蒸发而散失体热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页
一 、 机 体 能 量 起 源 和 去 路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2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衡量标准 体表面积(m2) =0.0061×身高
(cm) +0.0128×体重
(kg) -0.1529
第3页
三、影响能量代谢主要原因 •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

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Atwater-Rosa呼吸热量计(引自教材)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拉瓦锡冰套热量计(引自教材)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 2.1 测量原理 葡萄糖氧化定比关系:C6H12O6+6O2→6CO2+6H2O+△H。不 论经过什么样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定比关 系不变,是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 原理: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氧化分解的 糖、脂肪、蛋白质各多少,据此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整个机体 所释放出热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每种营养物质氧化 分解时产生的能量有多少(食物热价);二是分清三种营养物 质各氧化了多少。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 目的要求:掌握人体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的基本 原理,能够采用间接法测算代谢率。
❖ 主要内容:能量代谢、体温及其调节。 ❖ 本章重点:重点掌握基本概念、间接法测定代谢
率的原理步骤,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人体的产 热和散热机制、体温调节机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概述: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
17.0 17.0 16.7
耗氧量 CO2 氧热价 RQ (L/g) 产量 (kJ/L)
(L/g)
0.83 0.83 21.0 1.00
蛋白质 23.5 18.0 16.7 0.95 0.76 18.8 0.80 脂肪 39.8 39.8 37.7 2.03 1.43 19.7 0.7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移和利用。1卡=4.187焦耳 。 来源: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化过程中生成CO2和 H2O,同
时释放能量。其中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散发),维持体温, 其余不足50%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供利用。 能量利用形式: ATP提供合成各种细胞组成分子、物质主动 转运、维持细胞膜电位、肌肉收缩和舒张等的能量。除骨骼 肌运动所完成的机械功以外,其余的能量最后都转变为热能。 热能是最“低级”形式能,不能转化、不能作功。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问答题)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问答题)

91.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60%~70%)、脂肪(30%~40%)和蛋白质(少量)。

生理情况下,体内的糖和脂肪供能,特殊情况下(长期饥饿或体力极度消耗时)靠蛋白质供能。

机体能量的去路: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 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

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所以,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最终等于机体产生的热能和所作的外功。

92.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是什么?人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反应与一般化学反应中的定比定律是一致的,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即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产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人体氧化分解糖、脂肪、蛋白质各有多少,并测出耗氧量,从而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三大物质的量,再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的总热量。

93.什么是非蛋白呼吸商,测定非蛋白呼吸商有何生理意义?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由于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碳氧的比例不同,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耗量也不同,所以呼吸商也不同,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的呼吸商为0.71,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

混合食物的呼吸商通常为0.85。

非蛋白呼吸商(NPRQ):将整体总的CO2生成量与蛋白质分解的CO2生成量之差除以总耗O2量与蛋白质分解的耗O2之差。

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大小,可推算机体糖和脂肪氧化的百分比,并可直接计算氧化某一种物质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量。

94.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闭合式测定法和开放式测定法两种。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选择题★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选择题★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所选答案:发汗蒸发正确答案:发汗蒸发反馈: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发汗蒸发(可感蒸发),例如在夏天出汗。

问题2得1 分,满分1 分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所选答案: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正确答案: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反馈: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计算公式:BMR = 20.20 ×耗氧量/ 体表面积。

问题3得1 分,满分1 分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时,其呼吸商将所选答案:变大,可超过1正确答案:变大,可超过1问题4得1 分,满分1 分体温调节中枢内具有整合功能的部位是所选答案: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正确答案:视前区下丘脑前部问题5得1 分,满分1 分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所选答案:皮肤血流量正确答案:皮肤血流量问题6得0 分,满分1 分人体通过辐射散热最重要的体表部位是所选答案:手掌正确答案:四肢人体腋下温度正常值是所选答案:36.0℃~37.4℃正确答案:36.0℃~37.4℃反馈:人体腋下温度正常值是36.0℃~37.4℃。

口腔温度正常值为36.7℃~37.7℃,直肠温度正常值为C.36.9℃~37.9℃。

这些正常值应当熟悉。

问题8得1 分,满分1 分下列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所选答案:肝正确答案:肝问题9得1 分,满分1 分人体感受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刺激的主要感受器是所选答案:皮肤冷感受器正确答案:皮肤冷感受器问题10得1 分,满分1 分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所选答案:甲状腺功能亢进正确答案:甲状腺功能亢进反馈:对基础代谢率影响最大的激素是甲状腺素,因此选甲状腺功能亢进。

阿狄森病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问题引起,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有关,红细胞增多症主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

这三种激素对基础代谢率影响较小。

问题11得1 分,满分1 分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所选答案:骨骼肌正确答案:骨骼肌问题12得1 分,满分1 分影响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因素是所选答案:肌肉活动反馈:这四个因素都会影响基础代谢率,但是其中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肌肉活动。

人体解剖学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人体解剖学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第二节 机体的热平衡
一、能量代谢与产热
(一)基本概念
(1 )能量代谢: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 和人体内能量转移的过程。
(2)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肝脏 运动:骨骼肌
(3)基础状态:人体在20-25℃室温下,清晨空 腹、平卧、全身肌肉放松、清醒 并安静的状态。
(4)基础代谢:在基础状态下,维持心跳、呼吸 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 量代谢。
下丘脑
①交感神经
皮肤血流量(皮肤血管舒缩,动 静脉吻合支开闭)
汗腺分泌(交感N胆碱能纤维支配)
②躯体神经 行为性体温调节,骨骼肌紧张性, 寒战产热
③内分泌腺 机体代谢(T3、T4、Adr、NA)
大脑皮层
表层温度
体核温度
外周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
内分泌系统
交感神经
甲状腺
肾上腺、汗腺、 皮肤血管等
第八章 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学习要点
第一节 体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机体的热平衡 第三节 体温调节
第一节 体温的基本概念
一、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1、体温:机体内部的温度
无脊椎动物
变温动物
低等脊椎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
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尤其是人类)
2、恒温意义:
酶活性正常、新陈代谢正常、生理功能正常
二、体温的分类
深部温度:人体核心的温度 表层温度:人体外壳的温度
(一)深部体温 机体深部温度相对稳定又均匀 因代谢水平不同,各内脏器官的温度略有差异 腋窝、口腔、直肠温度可代表机体深部温度
(二)表层体温
1、表层体温低于深部温度。 2、由表及里存在显著的温度梯度。
不同环境温度下 人体体温分布图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散热机制: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散发热量
体温调节过程:当体温偏离正常范围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指令,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维持体温稳定。
体温调节异常
体温调节机制异常:激素失衡、神经系统疾病等
体温波动:昼夜节律、运动、饮食等
体温过低:低体温症、休克等
体温过高:发烧、中暑等
C
B
A
D
能量代谢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01
食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
02
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
03
肌肉活动:肌肉收缩产生能量

体温调节:通过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稳定
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运动、劳动等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消化、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
体温平衡
体温调节机制: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01
产热方式:主要包括骨骼肌收缩、肝脏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等
02
散热方式:主要包括皮肤散热、呼吸散热、排汗散热等
03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负责调节体温的稳定和变化
04
体温调节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负责调节体温
产热机制:通过肌肉收缩、肝脏代谢等产生热量
体温调节:维持体温稳定,保证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
能量代谢:为体温调节提供能量支持,维持体温稳定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量代谢是体温调节的基础,体温调节需要消耗能量
01
体温调节可以影响能量代谢的速度和效率,例如寒冷时,能量代谢速度加快,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02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维持身体的稳态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热能:只能维持人体体温,最终还将以热能的形式向体外发散;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能、机械能等都不能被人体所利用;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份:水、无机离子、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糖) ,以及蛋白质等;✓糖(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能物质,提供50-70%机体所需的总能量;作用:1、供全身细胞利用(直接利用的形式是葡萄糖);2、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和肌肉;3、转化为脂肪或蛋白质;葡萄糖转化供能的主要方式是ATP :①氧充足时,有氧分解时1 mol葡萄糖可释放38 mol ATP②氧不足时,无氧酵解时1 mol葡萄糖仅释放2 mol ATP有氧氧化是机体正常情况下供能的主要途径;无氧酵解是机体相对缺氧时供能的重要方式;✓脂肪主要功能是储能形式(或主要的供能形式)脂肪储藏量约占体重的20%;机体能量的30%~ 50%来自于脂肪的分解饥饿的情况下,糖供应不足,机体主要依靠脂肪分解供能,可占能量来源的80%以上(10余天-2月)。

✓蛋白质机体不需要蛋白质供能( 一般情况)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基酸主要用于:构成组织的蛋白质、合成激素和酶、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糖和脂肪供应不足时,蛋白质才被分解成氨基酸,经三羧酸循环而氧化供能,主要用于维持机体必要的生理活动。

;ATP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1.个体因素与个体身高体重无定比例关系,与机体体表面积间呈正相关关系性别与年龄能代率:同龄男性>同龄女性;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能量代谢率特高年龄的增加:代谢率逐渐下降,代谢率越低2.生理活动和环境因素肌肉活动(最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耗氧量最多达安静时的几倍至几十倍。

精神紧张在不同精神状态下,脑能量代谢率变化不大。

平静地思考问题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等)下能量代谢显著增高。

能量代谢和体温—能量代谢(人体解剖生理学)

能量代谢和体温—能量代谢(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机体能量的去路 1.约50%直接转变成热能。 2.另50%的能量是自由能,载体是ATP。
三、能量代谢率
• 机体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即是能量代谢率 。
• 能量代谢率测定方法: 在机体安静的状态下,测定机体单位时间内散 发的总热量。
• 以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能量代谢率的衡量 标准,单位是kJ/(m2 • h)。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
甲亢:+25%~+80%;甲减:-2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进食混合型食物可使产
热量增加10%左右。





• 精神紧张时会引起骨骼肌紧

张性增加以及交感-肾上腺 髓质系统活动加强,从而使


机体产热量增加。

五、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肌肉活动 ● 环境温度 ●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specific dynamic effect)
● 精神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 代谢的影响最大。
剧烈运动或劳动 时产热量约为安静 时的10-20倍。
机体不同状态时
的能量代谢率
───────────────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基础状态: ①清晨、清醒静卧、肌肉放松; ②侧定时无精神紧张; ③空腹,禁食12h以上。 ④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
• 临床上,基础代谢率用实际测得的值与正常平均 值相差的百分率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直接测量从机体体表 、呼出
气、尿液和粪便排出的总热量。这种方法测定准
确,但设备复 杂,操作繁琐 现已极少应用。
2、间接测热法:
⑴ 间接测热法原理: 利用 “ 定比定律 ”( 即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 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测算出一定时间内氧 化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再计算出它们 所释放出的热量。
2、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移、利用 (1) ATP能量来源 1.糖:主要(70%以上) 2.脂肪:次之(30%)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
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2) 能量转移与利用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 “ 能量守恒定 律 ” : 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 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 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 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 代谢率。
特殊动力效应。
(四) 环境温度
1 、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 在 20 ~ 30℃的
环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随着温度的不
断下降,机体能量代谢率增加。
4 、舰艇舱内温度可高达 60℃,• 故 舰员的能 量代谢率很高。
四、基础代谢
(一) 概念
非蛋白呼吸商(NPRQ)及氧热价见:表7-2
⑵ 间接测热法步骤: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开放式或闭合式。 ②测定尿氮量:根据尿氮量估算蛋白质氧化的量。
③计算出NPRQ:=非蛋白CO2产生量/非蛋白耗O2量。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根据 NPRQ 在“ NPRQ 及氧热价 表”查出所对应的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NPRQ 表查出的氧热价× 非蛋白耗O2量。
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 ① 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 0.82 、氧热价为 20.20KJ。 ② 测出 1h 内(测 6min 的耗氧量×10)的耗氧量。 ③ 测出体表面积。 ④ 按下面公式计算出 BMR 实测值: BMR实测值=20.195×耗氧量/体表面积 ⑤ 对照表 7-4 的 BMR 平均值 , 按下面公式计算出 BMR 相对 值: BMR相对值=
2.73 3.40 8.30 9.89 11.37 17.05 24.22 24.98 42.39
───────────────
(二) 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
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 ( 烦躁、恐惧、情绪激
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
BMR实测值-BMR平均值 ×100% BMR平均值
2、BMR正常值:=±10%~±15% >±20%→可能是病态
甲亢:+25%~+80%;甲减:-2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研究表明,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 重相关性不明显 , 而与体表面积基
本上成正比。
人体表面积推算:
二、深部温度和体表温度
体温定义:指身体内部的温度.37℃
1 、深部温度 : 身体深部平均温度 ( 心 , 肺 , 腹腔内脏 ), 相对稳定均匀.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 , 即身体内部器官的平
均值. 2、体表温度:机体表层温度----皮肤温 皮肤温:体表外层皮肤表面温度. 特点:a 低于深部温度. b 有明温度梯度. c 体表有一定厚度(皮下脂肪)起隔热作用,维持 深部温度.
量与耗 O2 量的比值。RQ=CO2产生量/耗O2量
RQ=1.0 →氧化糖; RQ=0.70 → 氧化脂肪 RQ=0.82→一般饮食;RQ=0.80或<1.0→长期饥饿 ─────────────────────────── 物 质 耗氧量 产CO2量 物理热价 生理热价 氧热价 呼吸商 (L/g) (L/g) (KJ/g) (KJ/g) (KJ/g) (R Q)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1.98 1.43 39.8 39.8 19.7 0.71 蛋白质 0.95 0.76 23.5 18.0 18.8 0.85 ───────────────────────────
⑥能量代谢计算:=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蛋白食物的产热
量。
(3)闭合式测定法:
① 将 混 合 膳 食 的 RQ 定 为 0.82 , 氧 热 价 =20.20kJ/L; ② 测 定 6min 的 耗 O2 量 ; ③能量代谢计算:= 耗O2量×氧热价。
(4) 开放式测定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 的主要因素
三、体温的正常波动 (一) 体温的测量部位:腋窝 口腔 直肠
1、肛温:正常为36.9-37.9℃
2、口温:约比直肠低0.5℃ 为36.7-37.7℃
3、腋温:约比口腔低0.4℃ 为36.0-37.4 ℃
(二) 体温的正常波动 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精神和体力活动 等而有所变化.
1、昼夜节律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的几种数据
④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
氧化非蛋白食物时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RQ=───────────────── 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
※ 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6.25×0.76(L) ★ 分解蛋白耗O2量= NP×6.25×0.95(L) 6.25=每产生1g尿氮(NP)需氧化蛋白6.25g 0.76(L)=每氧化1g蛋白的产生CO2量 0.95(L)=每氧化1g蛋白的耗O2量
体温及其调节
第一节
变温动物
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
一、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定义 : 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 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隐蔽起来或休眠。
恒温动物
定义 : 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温度下都能 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原因:人类体温调节机制完善.
意义:体温恒定使机体各器官 ,名系统的机能活动稳定 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增强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 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发射红外线的方式传给周围环境中温
度较低的物体的散热方式(冬天取暖)。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影响辐射的因素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⑵ 传导散热: 定义 :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
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4、体力活动与情绪
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使
体温暂时升高1~2℃。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者安
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 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 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 温。
机体的热平衡
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
等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三)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 ( 从进食后 1h 开始 , 持续 7~8h),• 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
前有所增加,这些 “ 额外 ” 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 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1、机体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ATP。 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腺苷三磷酸 (ATP)。
ATP 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
接的供能物质。
体内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分子还有肌酸磷酸
(creatine phosphate, CP)等。
定义---以昼夜(24h)为周期的波动。人的体温在一昼 夜呈现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 2-6h 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 下午 2-6h 达一日的高峰。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 昼夜节律原因:受昼夜节律起搏点---生物钟的控制。 生物节律控制中心位于下丘脑视上核.
2、性别差异 ⑴ 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 0.3℃。 ⑵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 最低(约1℃)。
3、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与代谢率
逐渐降低有关),大约每增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 14~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 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4、产热活动的调节 ⑴ 寒冷刺激时 ↓ 交感-肾上腺髓质 ↓ NE、E↑ ↓ 产热量↑ 特点: 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短。 ⑵ 机体在寒冷环境几周后 ↓ 甲状腺 ↓ T 3、 T 4 ↑ ↓ 代谢率↑(增加4~5倍) ↓ 产热量↑ 特点: 作用缓慢, 维持时间长。
二、散热过程 生理调节前有一个散热行为,天气热时, 走在树阴下,房间内用空调,衣服少穿些, 睡觉时手脚伸开,为“大”.
主:皮肤(散热占90%) 散热部位 次:肺、尿、粪
(一) 散热方式:主要是物理方式.
大面积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30℃以下),人
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
总量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30℃以上), 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热。
(一)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 的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 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 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