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学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学案_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高一物理学案_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武城二中高一物理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要点导学]1.本节学习研究物体运动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模型——质点模型,以及研究物体运动时必不可少的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

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章章首语中有一句最核心的话:“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即“机械运动”(以后往往简称为运动)的定义。

“质点”,就是其中“物体”的一种最简单模型;而“参考系、坐标系”是确定位置及其变化的工具。

2.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和,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需要注意的是,⑴“质点”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弹性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等等)。

⑵既然是模型,就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代替真实的物体。

因此,要通过教材、例题及习题,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质点模型,要逐渐积累知识,而不必一开始就去死记硬背。

3.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作为对照(参考)的称为“参考系”。

(以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称为“参照物”,也很直观易懂。

)研究物体运动时需要参考系的意义在于,⑴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⑵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

试设想,在茫茫的大海里,水天一色,如果没有太阳或星辰作参考,水手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船舰的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

⑶参考系选的不同,则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作出的结论也不同(见课本和后面例题)。

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

4.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在这条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即以这条直线为坐标轴(x轴)。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时间和位移》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时间和位移》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第一节时间和位移※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如第2s末,第2s初等是状态量.如图2.时间:时间指的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如前2s 内,第2s内等是过程量.如图.★注意: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具体情况认清其含义.【典型例题】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午2点上课,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B.下午2点上课,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C.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B【针对训练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唐徕回中上午7点40开始上课,这里的7点40指的是时间。

B. 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间。

C. 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这里的8点和2点指的是时间。

D. 钟表上显示的11点15分是时间。

【答案】B【针对训练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第5秒内指的是时刻B.“现在是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C.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指的是时间间隔D.第3 s末就是第4 s初【答案】BCD★学法指导:在谈到时刻与时间的问题时,最好画出时间轴,然后把题目所给的数据在时间轴上描述出来,更加直观。

※知识点二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与路径有关.3.位移和路程的的区别与联系★注意:位移和路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理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只有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典型例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 【答案】B【针对训练1】海峡两岸直航后,原来从台北飞往上海要经过香港中转(以下称“A线路”),现在可以从台北直飞到上海(以下称“B线路”).假设某人分别沿上述两条线路从台北到上海(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沿A线路和B线路的路程相同,位移也相同B.沿A线路和B线路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C.沿A线路和B线路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D.沿A线路和B线路的路程不相同,位移也不相同【解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路径的长度,故选C 【答案】C【针对训练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38m,10m C.14m,6m D.38m,6m【答案】B【针对训练3】“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 75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答案】02πR2R 3.5πR2R 3.5πR※知识点三矢量和标量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像质量这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新教材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新教材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第1节空间和时间一、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二、参考系1.定义:动与静是相对的,人们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A(A.任意的B.唯一的.)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不一定相同.[判断正误](1)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不论选取怎样的参考系,其结论都是相同的.(×)(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通常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汽车)以地面为参考系.(√)(3)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常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此为运动的相对性.(√)三、空间位置的描述1.建立目的:在物理学中,通常需要借助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2.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思考]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呢?(1)描述百米运动员在跑动中的位置;(2)描述滑冰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3)描述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的位置.提示:(1)以起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2)以滑冰场中心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3)以确定一点(如机场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四、时间的描述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表示.[判断正误](1)时间间隔是指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指较短的一段时间.(×)(2)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3)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要点一对参考系的理解及应用[探究导入]2018年12月10日一早,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组织的23家媒体共39名中外记者乘坐G111次“复兴号”列车,体验了解中国高铁发展成就,如图所示,火车上的乘客正在平稳的火车里聊天.(1)在火车站上的人来看,他们随火车以很大的速度快速运动,那火车上的正在面对面交流的乘客能感到自己在高速运动吗?(2)他们若看窗外的景色,能感到自己在高速运动吗?(3)那火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呢?提示:(1)他们在和自己的同伴面对面聊天时,感觉他们自己都是不动的.(2)他们看窗外的景色,就感觉自己在飞速的行驶.(3)乘客在和同伴聊天时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因相对于自己的同伴来说是静止的.乘客在看窗外的景色时感觉自己在高速行驶,因相对于外面的建筑物来说自己是运动的.1.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只有选定参考系后,才能研究物体做怎样的运动.2.选取参考系的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性来选取.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3.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易错提醒],(1)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使问题的分析变得简单.(2)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地面作为参考系时可以不指明,但选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典例1](多选)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金星在地球与太阳之间C.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B正确;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和地球,都是运动的,选项C、D正确.[答案]BCD[方法技巧]选定参考系的两种方法(1)静物法:明确观察到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运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2)假设法:假设以某物体为参考系,看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与观察到的结果一致.若一致,该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A.牛B.水C.桥D.人解析:题中说桥流水不流,即假定水不动,则桥是流动的,所以水是参考系,故B项正确.答案:B要点二空间位置的描述[探究导入]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7°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10 m至B点,试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提示: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确定原点的位置及坐标系的正方向,再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坐标及位置变化的情况即可.本题应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涉及地理方向的问题,一般要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对应方法.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确定参考系,建立坐标系,都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表示:2.常见的坐标系[易错提醒],物体在坐标系中坐标值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在原点的哪一侧.正号表示在原点的正方向一侧,负号表示在原点的负方向一侧.[典例2] 一物体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1)请在图中的x(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解析] (1)以运动路径所在的直线为x 轴,标出各时刻该物体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第4 s 末该物体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7 m.[答案] (1)见解析 (2)4 s 末 7 m2.若某同学在操场上从A 点开始先向南走了15 m 到B 点,接着又向东走了20 m 到C 点,请你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描述该同学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 点为坐标原点,则B 点坐标为(0,15 m),C 点坐标为(20 m,15 m).根据几何知识l AC =x 2C +y 2C =202+152 m =25 m ,设AC 与y 轴夹角为θ,则tan θ=2015=43,得θ=53°. 答案:见解析要点三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探究导入]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1)这几个时间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怎么表示,时间间隔呢?提示:(1)不相同,15日09时0分对应飞船点火的时间点,15日18时40分50秒对应展示国旗的时间点,16日06时23分对应飞船着陆的时间点,以上时间对应的都是一个点,指某一瞬时,是时刻;9小时40分50秒指从点火到展示国旗所用的时间,11小时42分10秒指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对应的都是某一个过程,是时间间隔.(2)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1.区别与联系2.在时间轴上的标示各时间间隔与时刻如图所示:[易错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刻,有时是指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典例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内发生爆炸,这里的“14时48分”B.某同学百米赛跑时在14 s末冲过终点线C.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90 minD.开往上海的动车于07:42从济南站发车[解析]14时48分是指某一瞬间,不是时间,是时刻,故A错误;在14 s末指一个瞬间,是时刻,不是时间,故B错误;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90 min,90 min是指时间,是指开场与终了的时间间隔,故C正确;07:42是时刻,是指一个瞬间,故D错误.[答案] C[规律总结]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关键要点(1)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一点,时间间隔对应一段线段.(2)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时刻对应物体的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一段运动过程(如位移、路程).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间隔B.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间隔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时刻在时间上对应“点”,没有长短说法,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D对.答案:D数形结合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其特有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如表达物体的位置变化.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是对自然运动的静观、思辨的一种定性的表达,而物理学科则是对运动做定量的数学推演,甚至要设计实验来验证.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如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坐标系时,还可以用坐标系来表示时刻和时间.如图所示为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 s内解析: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条线段.t 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 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 的时间间隔;第n s内是指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间隔,故A、C、D均错误,B正确.答案: B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择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答案:A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为时间有方向,是矢量解析: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是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一个点,A错误;第2 s内表示1 s的时间,前2 s内表示从0到2 s末2 s的时间,B错误;“北京时间12点整”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为时刻,C正确;时间是标量,没有方向,D错误.答案:C3.(多选)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C.若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于所选参考系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考系是静止的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解析:运动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故选项A、C、D正确.答案:ACD4.据新华社消息,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静止B.以太阳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静止C.该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D.该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解析:该北斗导航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则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选项C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该北斗导航卫星的运动情况,选项C错误.答案:A5.(多选)如图所示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而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 A=5 m,B的位置坐标为x 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5 m处B.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5 m处C.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3 m处D.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3 m处解析:由位置坐标的意义可知,A点在原点的正方向5 m处,即在广场中心北方5 m处,B正确,同理C正确.答案:BC1.(多选)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C.不选择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解析:参考系是用来选作标准、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是可以运动的,A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原则是使所研究的运动描述起来尽可能简便,如当研究火星公转时,以太阳为参考系比以地球为参考系要方便得多,B错;不选择参考系,就无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就无法说明物体是怎样运动的,C、D对.答案:CD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解析: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3.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C.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D.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解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19:00”是时刻,选项A错误;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7:30”是时刻,选项B错误;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41分钟”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6:00”是时刻,选项D错误.答案:C4.在图中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A.第4 s初B.第6 s末C.第3 s内D.前3 s解析:时间是指两个时刻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时间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的时间,选项D正确,A、B、C错误.答案:D5.(多选)“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升空后,经过110个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在距离月球仅100千米的位置实现了“太空刹车”,即近月制动,让航天器减速,使其被月球引力捕获.在发射26天后,这颗3.8吨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中部冯·卡门环形山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下列关于以上涉及计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指时间间隔B.“110个小时”和“26天”指时刻C.“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指时刻D.“110个小时”和“26天”指时间间隔解析:“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对应时间轴的点,指时刻;“110个小时”和“26天”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指时间间隔,故选项C、D正确.答案:CD6.在65周年国庆盛典上,游行的队伍和彩车依次从天安门前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向西为正方向,以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一辆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 km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 km处.这辆彩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A.3 km,2 km B.-3 km,2 kmC.3 km,-2 km D.-3 km,-2 km解析:坐标轴的正方向向西,则位置在原点以西为正,在原点以东为负,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且距原点3 km处,所以最初位置坐标是-3 km,同理,最终位置坐标是2 km,故B 正确.答案:B7.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被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落地点,坐标为2 m,C点为小球被接住的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8.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A.地面B.月亮C.云D.星解析:月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是不易观察的,而题中已说明月亮在云中穿行即相对于云的运动,故A错误;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不是月亮,故B错误;抬头望明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为云,故C正确;是月亮相对于云的运动,不是以星星为参考系,故D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两位同学正在列车车厢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他们看到对方不动,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B.他们看到窗外的树木飞快地往后退,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C.无论选取什么作为参考系,他们都是静止的D.他们通过观察窗外,可以知道列车正在行驶,是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解析:他们看到对方不动,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或选择列车为参考系,故A正确;他们看到窗外的树木飞快地往后退,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或选择列车为参考系,故B正确;他们若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则他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他们通过观察窗外,可以知道列车正在行驶,是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答案:C10.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解析: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向东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且向西运动时的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答案:A车向西运动;B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A车速度小;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且向西运动时的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第2节质点和位移一、质点1.定义:物理学中,把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2.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1)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思考]“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 m,起飞质量493 t,是我国目前所有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科学家研究它在发射升空后的空中位置、离地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迹等问题时,可否将火箭视为质点?分析火箭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方向时,能否视为质点?提示:火箭发射升空后,研究其位置、离地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迹等问题时,火箭虽较大,具有一定的形状,但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火箭可视为质点.分析火箭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方向时,火箭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视为质点.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1)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其大小为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字母s表示.3.矢量和标量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的量称为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像温度、路程这样的量称为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假期安排外出旅游已成为常见的生活方式,高考结束后,爸爸准备带小明去重庆旅游,并让小明设计出行路线,路线起点为北京,终点为重庆.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乘火车;二是先坐火车后坐轮船;三是乘飞机.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三种方式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北京到重庆,初位置一样,末位置一样,即位置的变化一样,位移相同.三、直线运动的位移1.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 A和x B,那么,质点的位移s=x B-x A,即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2.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正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相反.[思考]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怎样描述汽车向前直线行驶的位移?提示:坐标表示位置:A点x1=10 m、B点x2=30 m,坐标变化量表示位移:s=x2-x1=30 m-10 m=20 m,即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四、位移-时间图像1.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可以用图像直观地表示.2.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坐标原点,选时刻t为横轴,选位移s 为纵轴,就建立了位移—时间图像.[思考]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建立位移—时间图像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不是,图线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不是运动轨迹.建立图像的目的是直观反映物体不同时刻的位置.要点一对质点的理解[探究导入]在土耳其室内田径世锦赛上,伊辛巴耶娃以 4.80米的成绩又一次获得冠军,她是当之无愧的撑竿跳高女皇,曾先后27次刷新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一般来说撑竿跳高运动分为如下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过横杆.(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视为质点?(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距离时,能否将其视为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定其是否打破世界纪录)时,能否将其视为质点?提示:(1)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也就是说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其视为质点.(2)分析助跑距离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此时姿势和动作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能将其视为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此时姿势和动作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能将其视为质点.1.质点的特点(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特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和形状,它与几何“点”有本质的区别.(2)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①物理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②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2.实际物体视为质点的常见情况。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制作人:江老师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参考系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 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 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020-2021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2020-2021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案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特殊是理解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能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率的概念.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v =ΔxΔt.3.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公式v =ΔxΔt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一、速度[问题设计]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大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 内行驶8 km ;汽车在30 min 内行驶50 km ;百米竞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 ,运动员乙用时13.5 s.(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得快? (2)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如何进行比较的? 答案 (1)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 运动员甲运动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2)对于汽车和运动员甲,通过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汽车:50 km30 min =50×103 m30×60 s≈27.8 m/s.运动员甲:100 m10 s =10 m/s.所以汽车运动得快. [要点提炼]1.定义式:v =ΔxΔt.其中Δx 是位移,不是路程.说明 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打算,即不能说v 与Δx 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学校曾学习过ρ=m V 、R =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2.方向: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留意 (1)当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2)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时不行只关注速度的大小,也要留意确定速度的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问题设计]某同学百米竞赛用时12 s ,前2 s 内的位移为12 m ,第2个2 s 内位移为14 m ,第3个2 s 内位移为16 m ,第4个2 s 内位移为19 m ,第5个2 s 内位移为20 m ,第6个2 s 内位移为19 m.(1)请计算上述6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并说明哪段时间运动得最快?(2)通过以上数据,你能知道这个同学的“起跑速度”、“冲刺速度”以及“最大速度”吗? 答案 (1)第1个2 s 内v 1=12 m2 s=6 m/s , 第2个2 s 内v 2=14 m2 s =7 m/s ,第3个2 s 内v 3=16 m2 s =8 m/s ,第4个2 s 内v 4=19 m2 s =9.5 m/s ,第5个2 s 内v 5=20 m2 s =10 m/s ,第6个2 s 内v 6=19 m2 s =9.5 m/s.第5个2 s 内运动得最快. (2)不能.。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6 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的是物体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单位为长度单位。

(2)位移指的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的大小: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注: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与正方向相同的位移取正值,与正 方向相反的位移取负值,位移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比较两个位移大小时,只比较两个位移的绝对值。

位移不可能等于路程,但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否则,路程的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符合矢量运算法则。

像位移,力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运算遵从算数法则。

像温度,质量等。

例9.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就是路程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C 、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D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不可能为零例10. 小球从离地3m 高处落向地面,紧接着弹回到2m 高处被手接住,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m ,位移大小是 m ,方向向 。

例11,.如图1-2-2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 的半圆弧由A 点运动到C 点,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 ,方向为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7.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为矢量。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即为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度的单位:米每秒,m/s 。

常用单位km/h(2)平均速度:tx v ,它是用一个匀速运动等效替代变速运动,可用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瞬时速度:某时刻或某位置时的速度。

平均速率: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速率。

例12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m 处的速度是7.5m/s ,16秒末到达终点时间的速度是6.0m/s ,则他在整个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例13 物体在一段路程上作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是1v ,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是2v ,那么它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前半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v ,后半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v ,那么它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例14.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在20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甲>V 乙=V 丙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甲> V 丙> VC .平均速度V 甲>V 乙>V 丙;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均相等10.加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2)定义式:=a t v v ∆-0,(速度的变化率),单位2/s m ,是矢量.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关系不确定.(4)v -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5)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本章概述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学内容范围在物理知识方面,本章主要讲述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间、时刻、位置、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以及理解这些物理量所需要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

在物理技能方面,本章主要涉及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作速度-时间图象等基本技能。

在物理的思想方法方面,本章主要包括理想模型法、极限的思想、估测的方法(测量瞬时速度)以及初步理解图象法。

2.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知识技能角度讲,本章讲述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置、位移、时刻、时间、矢量、速度和加速度等不仅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

从物理方法角度讲,本章有意识渗透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矢量的方法、图像的方法以及比值定义法。

这些方法对学习力学,乃至高中物理都是重要的。

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将来从事文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科学素养;而极限的思想方法和矢量的思想方法,对于将来从事理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专业素养。

本章内容不仅在物理概念的建立上密度大,基础性强,而且涉及到若干个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方法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操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思考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本章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条目要求学生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了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相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等,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认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

本条目在教学中应突出实验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与历史、社会等人文科学的联系,以体现学科渗透的课程理念。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022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学案

2022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学案

实验1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必备知识预案自诊一、实验目的1。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通过纸带上的点测瞬时速度. 2。

研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三、实验思路1.打点计时器原理2。

用“平均速度法”测速度瞬时速度没法直接测量,因此根据极限的思想,可通过测量对应的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测瞬时速度.在公式v=ΔxΔt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测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故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v n=x n+x n+12T。

四、进行实验1。

如图,把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木板上放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小车,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槽码的细绳.2。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它拖着纸带运动。

于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

随后,立即关闭电源.3。

增减所挂的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

4。

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通过研究纸带上的信息,就可以知道小车运动的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五、数据记录1.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确定好计数点.2.求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记录。

六、数据处理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像(1)根据记录的v、t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2)根据描点作一条直线。

2。

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小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七、误差分析1.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

3。

作图有误差。

八、其他实验方案概述方案1:用光电门、数字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光电门测速原理是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可知,只要测出物体的宽度和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v=ΔΔΔΔ即可测定物体的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用教学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用教学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
后速度为负,说明 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 B 错, C、D 正确.
( ACD )
图3
A.O~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 a~b 段的加速度
1.关于描述质点运动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C ) A.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B.只有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的大小才等于 瞬时速率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 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2.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很大
(
)
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 B.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C.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在做加速 运动 D.加速度为正值,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负 值,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解析
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v 很大,但如果
匀速运动,加速度 a 等于零,A 项错;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 时,做减速运动,C 项正确;
方向向西.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x1+x2+x3 30+60+120 v ′= = m/s=10.5 m/s. t1+t2+t3+t4 5+5+4+6
答案 (1)1.5 m/s,方向向西
(2)10.5 m/s
二、关于速度 v、速度变化量 Δv 与加速度 a 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 速度的矢量差;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 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速度 v、速度变化量 Δv、加速度 a 三者的大小无必 然联系. (1)速度大, 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 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 加速度不一定小.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

3.能利用实验数据描绘物体的v ­t 图像,描述分析物体的运动。

一、实验原理1.测量平均速度:根据v =Δx Δt可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其中:(1)Δx 是纸带上两点间的位移,可以利用刻度尺测量;(2)Δt 是这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两点间隔的打点个数及打点周期确定。

2.测量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例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该点在内的相距较近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 V 交流电源)、复写纸(或墨粉纸盘)、导线若干、刻度尺、纸带、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2.安装纸带。

3.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变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 Hz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8V 低压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交变电源)。

4.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

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5.从纸带上点迹清晰的某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1、2、3…标出这些计数点,则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0.1s 。

6.用刻度尺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Δx 。

7.利用公式v =Δx Δt计算纸带上各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

四、数据处理1.根据v =Δx Δt计算出的速度可以代表在Δx 这一段位移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数据填入表中。

位置 0 1 2 3 4 5 6 …x/mΔx/mΔt/sv/(m·s-1)2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

五、误差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会带来系统误差。

为减小误差,应取以计数点为中心的较小位移Δx来求平均速度。

2.分段测量计数点间的位移x会带来误差。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学案教科版必修1(含思维导图及答案)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学案教科版必修1(含思维导图及答案)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学案: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知道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会利用逐差法和v ­t 图像法求加速度。

(4)知道误差、有效数字的概念,能分析简单的实验误差现象。

二、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测量出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

1.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v 4…若v 2-v 1=v 3-v 2=v 4-v 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a =Δv Δt =Δv 1Δt =Δv 2Δt=…(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若Δx=x 2-x 1=x 3-x 2=x 4-x 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 2。

2.速度的求解方法:“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 +1)2T,如图所示。

3.加速度的求解方法:(1)“逐差法”求加速度,即a 1=x 4-x 13T 2 ,a 2=x 5-x 23T 2 ,a 3=x 6-x 33T 2 ,然后取平均值,即a=a 1+a 2+a 33,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

(2)“图像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 ­t 图像,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电源。

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学案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编制人:刘向军适用时间:案序:1 领导签字: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3.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己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重点:1.知道怎样建立坐标系。

2.怎样建立参考系和坐标系来描述运动。

难点:什么情况下把物体看作质点。

☆预习案一、.质点(阅读课本第9—10页《物体和质点》部分回答问题)问题⑴⑵⑶的内容要求记住背下来⑴什么叫质点?⑵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什么决定的?⑷体积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么?(举例说明)二、什么是参考系?(阅读课本第10页回答《参考系》部分回答问题)要求背下参考系的概念三、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坐标系的种类?(阅读课本第11页回答《坐标系》部分回答问题)质疑:通过以上预习,你有什么疑惑?☆合作探究案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时,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3.做课本第11页问题与练习14.做课本第12页第3题☆自主探究案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C.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3.平直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北运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动,现以地面为参照系,则()A.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南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4.如图所示,下雨天,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看到的雨滴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方D.倾斜落向后方5.在离地高3m处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球上升2m后开始下落,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最高点和落地时的位置坐标为()A.2m,3m B.2m,-3m C.5m,-2m D.5m,06.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下图甲,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乙是其运动的轨迹.则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不计阻力)甲乙7.如上图右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的空中造型图.当运动员们保持该造型下落时,若其中一名运动员以相邻的运动员为参考系,则他自己的运动情况怎样?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他这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8.俄罗斯是盛产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国家,布勃卡和伊辛巴耶娃,分别35次和24次打破撑杆跳高世界纪录,如图所示是伊辛巴耶娃越过横杆的瞬间.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高运动分为如下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讨论并思考后回答,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运动员能否被看作质点.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记录)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1.2 时间和位移编制人:刘向军 适用时间: 案序:2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学习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学习难点】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预习案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阅读课本第12页《时刻和时间间隔》部分回答并练习题) 问题:时刻和时间间隔有什么区别?练习: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 从天津发车B. 某人用15s 跑完l00m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 开播D.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册精品学案: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册精品学案: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

章末总结突破一正确区分几种速度1.平均速度(1)公式:v=ΔxΔt(Δx表示位移,Δt表示发生该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2)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注意:①平均速度粗略地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

②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首先明确求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当Δt→0时,v=ΔxΔt趋近于那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当前的运动方向。

注意:①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②在x -t 图像中,某时刻的速度等于此时刻所对应的图线的斜率或图线切线的斜率。

③匀速直线运动是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的运动。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1)公式:v =s t (s 表示路程)。

(2)平均速率是标量。

注意:平均速率并不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1』 (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在0~t 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乙的平均速度最小C.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D.甲的平均速率最大『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物体在时间t 1内的位移均为x 1,由v -=Δx Δt 可知,三者的平均速度均为v -=x 1t 1,故选项C 正确;甲的路程最大,平均速率最大,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CD『针对训练1』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

(v 1≠v 2),则(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解析』 设甲全程所用时间为Δt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位移分别是x 1=v 1Δt 2,x 2=v 2Δt 2。

全国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含答案,精排版)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全国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含答案,精排版)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一一速度制作:审核:班级:组名: . 姓名: ^ 时间: 年月日【本卷要求】:1.动脑思考2.每个点都要达标,达标的标准是能够“独立做出来”,不达标你的努力就体现不出来3.听懂是骗人的,看懂是骗人的,做出来才是自己的4.该背的背,该理解的理解,该练习的练习,该总结的总结,勿懈怠!5.明确在学习什么东西,对其中的概念、定律等要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才能理解透彻、应用灵活6.先会后熟:一种题型先模仿、思考,弄懂了,再多做几道同类型的,总结出这种题型的做法,直到条件反射7.每做完一道题都要总结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8.做完本卷,总结该章节的知识结构,以及常见题型及做法9.独立限时满分作答10.多做多思,孰能生巧,熟到条件反射,这样一是能见到更多的出题方式,二是能提高做题速度11.循环复习12.步骤规范,书写整洁【一分钟德育】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了吗?・你一定不要在各门功课上平均使用时间。

・你不要认为某门课难学就怕它,学习时就对它应付了事。

这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

・应该采取的方法是越难就越要在这门功课上下功夫。

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不是书上看的,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摸索积累的。

诚然,老师也会教你一些学习方法,你也可以读一些成功人士介绍学习方法的文章。

但别人讲的和你看的再多,都不如你做的。

别人介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是他自己的体会,对他适合,对你不一定适合。

一种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与你自己的各科成绩、与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敏锐度,与你长期形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关,它还与你身处的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比如,教你的老师的水平如何,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的程度如何,学校在各科课程上的时间安排,你是住校还是住家等等,这些都是你调整学习方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还有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质状况,也都在你考虑之列。

一对一学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对一学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用来做参考的物体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实际事物当做“理想化模型”来处理。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x104km)远小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约1.8x108km),因此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就可以将地球作为质点来处理。

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可以转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超棒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超棒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导学案超棒教师:张第1节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之为,2、机械运动是最最的运动,二:物体和质点1、机械运动研究对象是,2、质点是没有没有,只有的点,3、为什么要将物体看成质点?,4、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而取决于具体的,三:参考系1、静止是,2、选取不同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可能,3、选取最适参考系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四:坐标系1、物体在做,可建立直角坐标系,2、坐标系有和坐标系之分,3、坐标系的建立原则是使计算,课堂练习1一:判断对错1、简单的物体可看作质点,复杂的物体则不能。

2、质量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质量大的则不能。

3、相对静止的物体一定静止。

二:选择题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3、在下列问题中,地球可视为质点的是()1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2计算太阳对地球的引力3比较东京和北京的时差4研究日食A、1,2B、2,3C、3,4D、2,3,44、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星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择汽车为参考系,雨滴是静止的B、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C、选择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D、选择乘客为参考系,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6、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表明了()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面上的人相对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以上说法都错误8、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9、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10、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11、下列各种情况中,不能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A、观赏体操运动员表演艺术体操B、研究车轮的转动C、研究木箱、、沿水平面的运动情况D、研究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的运动12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B、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C、只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作参考系;D、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用来做参考的物体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实际事物当做“理想化模型”来处理。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x104km)远小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约1.8x108km),因此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就可以将地球作为质点来处理。

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可以转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t∆∆x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ts 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7.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是标量,没有方向。

8、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的区别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速度变化量Δv=v t - v 0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v 0为正,则Δv >o 表示速度增加,Δv <0表示速度减小,Δv =o 表示速度不变。

加速度a =Δv/Δt 也称为“速度变化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及方向。

加速度a 与速度v 无直接联系,与Δv 也无宜接联系,v 大,a 不一定大,Δv 大,a 也不一定大,如飞机飞行的速度v 很大,a 也可能等于0;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经历时间也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

9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由公式v =Δx/Δt 可以求得一个速度值,如果在时间Δt 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不变的,这就是说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如果在时间Δt 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变化的,这个速度值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Δt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在公式v =Δx/Δt 中,如果时间Δt 非常小,接近于零,表示的就是物体在这一瞬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故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瞬时,或者说某一时刻、某一位置。

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各个时刻运动快慢情况。

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因此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

汽车或靡托车的速度计,其指针所指的数值,就是该时刻汽车的瞬时速率。

10、如何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判断的方法为: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来进行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a 不变.则v 均匀增加,即为匀加速运动;a 增大,则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则v 增加得越来越慢。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a 不变.则v 均匀减小,即为匀减速运动;a 增大,则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则v 减小得越来越慢。

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不取决于加速度的正、负,也不取决于加速度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同向还是反向。

11、两个基本公式x=v 0t+1/2at 2v t 2-v 02=2at弄清它们的物理意义,不能仅停留在数学意义上。

要知道它们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点要充分认识到它们都是矢量式;a 的取值要注意正负。

◎ 例题评析【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21x x v -==8m/s 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32x x v -==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专题二.加速度◎ 知识梳理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3.公式:a=tv v t 0-,单位:m/s 2是速度的变化率。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5.注意v,t v v ∆∆∆,的区别和联系。

v ∆大,而t v ∆∆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 例题评析【例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1=4m/s ,1S 后速度大小为v 2=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tv v a t 0-=题中v 0=4m/s ,t=1s 当v 2与v 1同向时,得14101-=a =6m/s 2 当v 2与v 1反向时,得14102--=a =-14m/s 2 [点评]必须注意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性,要考虑v 1、v 2的方向。

【例5】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 ,0~100km/h 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 ,0~200km/h 的加速时间仅需9.9s ,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 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分析与解答】:根据tv v a t 0-= 且 s m h km v t /78.27/1001≈=s m h km v t /56.55/2002≈=故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2211011/72.7/6.3078.27s m s m t v v a t =-=-= 故跑车在0~200km/h 的加速过程2222022/61.5/9.9056.55s m s m t v v a t =-=-=专题三.运动的图线◎ 知识梳理1.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图像。

图像也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不仅在力学中,在电磁学中、热学中也是经常用到的。

图像的优点是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关系。

2.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一时间图像(s —t 图)和速度一时间图像(v 一t 图)。

3. 对于图像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像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

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像(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

4.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 一t 图和v 一t 图意义上的比较。

◎ 例题评析【例6】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1)该物体3s 末的速度。

(2)该物体的加速度。

(3)该物体前6s 内的位移。

【分析与解答】: (1)由图可直接读出3s 末的速度为6m/s 。

(2)a -t 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加速度为22/1/639s m s m a =-=。

(3)a -t 图中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位移为m m S 36)39(62163=-⨯⨯+⨯=。

[点评]这部分内容关键要掌握速度-时间图象及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包括载距,斜率(一)物理思维方法1、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

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

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抽象了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