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一、背景在煤矿等地下工程建设中,通风系统被视为关键设施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地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中央矿井是一家地下采煤企业,其矿井通风系统近期出现了问题,需要实施调整计划以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安全。
二、问题分析中央矿井的通风系统出现了以下问题:1.通风系统过于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通风系统的风量不足,无法满足矿工的工作需求;3.通风系统的布置方式存在问题,部分区域的通风效果不佳。
三、调整措施中央矿井将采取以下措施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1. 设计更新计划中央矿井将于本年度内重新设计通风系统并进行更新,以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更新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1.更换老化的通风设备,并引进一些新型的通风设备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2.更新通风系统布置图,加强对整个矿区的通风覆盖;3.设计并建造一个新的通风主井道,以增加通风系统的容量。
2. 维护计划中央矿井将制定维护计划,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大型维护和检修。
维护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1.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防范可能的故障;2.对故障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3.定期进行设备清洗和消毒工作,确保设备的卫生安全。
3. 建立管控机制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央矿井将建立管控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通风系统值班制度,确保通风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2.设立通风风量监控系统,对矿区内各地的通风风量进行在线监测,并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的风量;3.建立通风系统考核评价机制,对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为后续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四、预期效果通过对中央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调整,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提升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员工的安全生产提供充分保障;2.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通风系统的运行费用;3.优化通风系统的布置方式,提高整个矿区的通风效果;4.建立健全的管控机制,对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控和管理。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通防技术科编制人:杨震2018年9月16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目的根据《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要求,待后期风井装备完成具备挂网运行条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为保证新旧通风系统切换时的安全,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编制依据1、《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2、临煤审发【2017】10号文,关于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的批复;3、《煤矿安全规程》(2016);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2006。
三、风险辨识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参与人员未按照系统调整顺序进行系统调整,造成系统紊乱、风流短路、用风地点风量不足,造成窒息、中毒。
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前,制定详细通风系统调整流程图,召开预备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将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传达至每个参与人员并签字确认。
2、通风设施施工不到位或施工质量较差,造成通风系统紊乱,局部地点风量不足。
防范措施:通风设施严格按设计施工,系统调整前要经通防技术科和安全监察科共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3、系统调整过程中,仪器仪表不完好或操作不当,导致通风参数测定不准确,影响通风。
防范措施:各种仪器仪表不完好不得入井,现场使用仪器仪表时,必须再次检查完好性。
4、系统调整过程中,现场警戒未设置或设置不到位,人员进入微风、无风区,造成窒息、中毒。
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对可能存在微风、无风区域要设置警戒,悬挂“严禁入内"警戒牌,严禁人员进入。
四、组织机构为保证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组。
组长:孙毅(矿长)副组长:李云义(总工程师)魏庆阳(生产矿长)徐衍超(通风矿长) 孙玉宝(机电矿长)王荣年(安全矿长)成员:王志刚(通防副总)徐小波(机电副总) 周成(安全副总)李建华(技术副总)娄峰(生产副总)于刚(地测副总)阴法滨(通防技术科科长)武明刚(安全监察科科长)刘院(机电技术科科长)杜建廷(采掘技术科科长)高照全(地测技术科科长)孙兆军(调度室主任)巩金涧(监测监控队队长) 张广勇(通防工区区长)设立井筒贯通与风机挂网运行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为优化通风系统,对3#煤层现保留3#轨道巷、3#皮带巷、3#变电所及3-5联络巷通风巷道进行密闭,密闭后对3#煤层风量进行分流至各大巷末端,为防止井下风流紊乱,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调整,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第一节通风概括一、矿井采掘概况矿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矿井采用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内资源,主水平标高为+934m,开采5号煤层,辅助水平为+960m,开采3号煤层。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现采掘布置在5号煤层布置1个工作面(5207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5201掘进工作面、5209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立井安装有两台FBCDZ—№26轴流式对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4905m3/min,总回风量4976m3/min,。
负压780Pa,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局部通风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功能,现井下共在用FBCDZ —№6.0局部通风机2组。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量充足,无串联风、循环风现象,满足目前整个矿井通风需求。
三、矿井瓦斯等级及有关基础参数我矿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2018年8月鉴定: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3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9m³/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³/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0m³/;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 m³/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m³/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管道和通风了望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有任何故障或老化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第二,合理布置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的采矿方法和矿井的载体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系统应能覆盖整个矿区,并确保通风风流的均匀分布。
风机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矿井的大小和通风需求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流动和清新。
第三,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正、负压通风或双向通风方式。
正压通风适用于排风需求大的场所,如采煤工作面;负压通风适用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气体的场所,如爆炸作业区;双向通风适用于需要同时进行采煤和通风的场所,如走向连续采煤工作面等。
第四,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
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直接影响矿井内的气流分布和矿工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根据矿井的规模、采煤强度和工作面的数量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足够的气流量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
通风系统的风速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工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矿工工作时不会因风速过大或过小而造成危险。
第五,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瓦斯检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矿井内的可燃气体,以防止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加装粉尘防爆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矿井内的粉尘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同时,矿井通风系统应配备粉尘监测设备,及时掌握矿井内粉尘浓度的变化,以确保矿井内的粉尘不超过安全范围。
总之,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取适当的通风方式、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以及加强瓦斯检测和粉尘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矿井的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矿井工作环境的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正式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正式版一、调整目标1.提高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保证矿井的空气质量2.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的设计,减少能耗和噪音3.安装新的通风设备或更新旧的设备,提高通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4.强化通风系统的监控与维护,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调整措施1.优化通风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a.根据矿井的采矿工艺和空间限制,重新规划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通风风道畅通,减少通风阻力。
b.对通风系统中的主要管道进行检测和清理,清除积尘和堵塞,提高通风效果。
c.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分岔管道和调节阀门,实现对不同工作面和巷道的精细调节。
2.提高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a.安装新的风机或更换老化的风机,提高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
b.配备高效的风机叶轮和电机,降低能耗并提高风机的吹风效果。
c.进行风机变频调速,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风量和风速。
3.安装新的通风设备或更新旧的设备a.安装局部通风装置,在有毒有害气体较集中的地方增加局部排风设备,保证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b.更新老化的通风设备,如瓦斯抽放器和风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c.安装新的通风监测设备,提高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监控能力,及时预警和处理问题。
4.强化通风系统的监控与维护a.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记录和维护档案,记录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维护记录、故障处理等信息。
b.加强对通风系统的巡视和检查,定期清理风道、更换滤清器和检修设备。
c.配备专业的通风系统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系统的故障。
三、调整计划1.制定调整计划并明确目标和时间节点。
2.调动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力量,组成专项调整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实施调整计划。
3.分阶段进行调整,先优化布局和管道设计,再提高风量和风速,最后安装新设备和加强监控与维护。
4.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优化后续的调整计划。
总结:通过以上调整计划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保证矿工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因工作需要,需将通风井筒格局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立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箕斗斜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改为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箕斗斜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立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人员分工成立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一)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1.地面指挥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指挥和指令下达,并对突发的问题做出处理办法,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2.动力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协调各单位进行各区域的停、送电工作。
3.主要通风机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前、后检查主要通风机、闸板、防爆盖的维护和就位情况,并负责收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的全部参数及风机风叶角度的调整操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检查配电系统,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及时处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各主要通风机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工作。
(通风系统调整前郭兴喜负责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确保正常运转;刘海生负责立井主要通风机)。
4.通风设施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新建与拆除,负责相关风门的开启与关闭。
5.通风瓦斯组:由等组成,负责测定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及调整前、后的风量、风流方向及瓦斯浓度情况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处理。
主要测风地点::立井、26回风下山、箕斗斜井、立井、2604主巷掘进工作面、2604副巷掘进工作面。
:-120大巷进风、-135大巷进风、25采区回风、2503采煤工作面。
6.通讯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指挥部与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立井主要通风机房及各地区工作面和拆除、新建通风设施处的通讯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7.调度协调组:由等组成,在通风系统调整总指挥的带领下负责各单位的调度协调工作。
8.安全监督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
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
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调整通风系统技术方案及应急措施目前我矿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条件已具备,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小组:组长:冯庆文(总工)副组长:薛德平(通防矿长)白玉生(安全矿长)张江海(通风副总)成员:赵业跃黄世成陈峰青孙波李良民常俊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安全部,通风安全部主任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调整通风系统的顺利进行。
通风安全部负责对各施工队建筑设施质量进行验收。
二、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通防队作好调整系统前的准备工作,完善挡风墙装置、安全监测系统、风门闭锁装置,将用于控制风流的风门按顺序依次全部关闭。
三、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1、调整前的通风系统一水平轨道下山一水平运输下山→南翼回风→总回风北翼回风详见《矿井调整前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2、调整后通风系统南翼回风→→总回风北翼回风详见《矿井调整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四、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1、1700米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联络巷建筑2道永久无压风门;2、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汇水联络巷)建筑调节无压风门2道;3、一水平运输与北翼回风(1501S溜子道)回风侧建筑挡风墙1道;4、一水平运输与南翼回风(最下部)建筑临时风门2道;5、一水平轨道运输联络巷(1850米联络巷)补建临时风障一处;6、一水平轨道巷与南翼回风之间(1700米联络巷)建临时风门1道,确保采区配电所风量稳定;7、清煤斜巷上部建筑永久调节无压风门2道;8、行人联络巷运输和北翼回风之间建筑临时风门2道;9、北翼回风上部原挡风墙需根据现场调整通风断面,预计调节窗扩到1.5米*2米。
详见《矿井调整通风系统设施构筑示意图》五、测风工作1、测风地点安排如下:总回风、主斜井、副斜井、一水平运输下山、一水平轨道下山、南翼回风、北翼回风。
2、测风要求:通风系统调整前测2-3次风量,调整后各测2-3次风量,以确定各地点风量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措施目前我矿142采区轨皮联络巷即将贯通,贯通后142采区内二个掘进工作面的局扇需前移到142采区轨道下山(142联络巷上部),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领导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成员:各专业副总及各科室、工区负责人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间:142联络巷贯通时间三、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通防科应做好调整系统所需的设施材料准备工作,提前在142皮带下山筑建临时调节风门两道。
四、贯通后工作顺序第一步将地面主扇风机进行适当调频,增加矿井进风量。
第二步将142联络及142皮带的局部通风机关停第三步在142联络巷建永久调节风门二道,同时把42皮带下山临时调节风门拆除。
调节口必须能够第四步调整142联络的通风设施,确保风流稳定、可靠,风量充足,局扇不喝循环风。
第五步将142联络巷、142皮带巷风筒拆除。
第六步将142皮带巷及轨道巷局扇移到142轨道下山。
五、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见附表)七、测风工作1、测风地点及测风人员安排如下:⑴总进风巷:负责人高党⑵总回风巷:负责人韦振海⑶16总进风巷:负责人王义亮⑷16总回风巷:负责人马运雷⑸1601采面总进风巷:负责人王泽业⑹1405采面总进风巷:负责人杨其东2、测风要求:通风系统调整前测2-3次风量,调整后在测2-3次风量,以确定各地点风量变化情况。
八、安全注意事项1、井下停止所有工作。
2、除瓦检员、电工、测风员、通风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撤出矿井。
3、中央变电所切断矿井其他所有动力电源。
4、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必须设1人守在16运输石门电话处,以便井下和地面保持联系。
5、加强142联络巷过车调节风门的管理,杜绝风门同时打开,避免风流短路。
6、对142采区进风量要根据现场随时进行测定,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7、加强各采掘地点的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风量充足,瓦斯浓度不超限。
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确保通风设施的可靠性
检查设施性能
在调整前,需要对矿井通风设施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满 足通风需求。
设施维护
对设施进行常规的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在调整过程中出现设施故障 。
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对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01
02
03
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针对通风系统的特点和运 行环境,制定合理的维护 保养计划。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其始终保持 良好的运行状态。
改进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 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通风 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制定风量分配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量分配方案,确保各工作面都得到足 够的风量供应。
实施分配方案并进行监测
将制定的风量分配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发现问 题及时进行调整。
安装或更换通风设施,确保风流的控制效果
评估现有通风设施
对现有的通风设施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满足矿井通风需求。
安装或更换通风设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在调整前,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设备操作和维护技 能、应急处理能力等,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通风 设备,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02
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的具体 措施
调整主要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安装或更换通风设施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改造 ,确保风流的控制效果。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及措施为了实现独立通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根据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情况,将通风系统调整如下:一.21回风上山调整为独立通风系统,实现北翼进风上山、炸药库、充电硐室的独立通风。
调整方法:1)准备工作:三专变电所风门正反向均关闭,11绞车房调节窗通风口调整为宽约200mm;2)安装并关闭11轨道上部联络巷风门;3)拆除21回风上山平台风门连锁装置,并打开固定牢固或拆下风门靠帮摆放。
4)恢复11轨道上部联巷风门连锁装置。
二.相关措施及要求:1.调风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调度会议通知为准。
2.调风前,11041采面、11151采面停止割煤、排放作业,11151泵站、11041泵站设备正常对采面上隅角、煤壁浅孔进行抽放;掘进、开拓工作面停止放炮作业。
待调风结束后,由调度室通知恢复正常生产。
3.调风期间,通防队组织人员进行调风作业,安排测风人员在系统稳定后对采面、11轨道上山、21回风上段、总进及总回进行测风,并列表报送相关单位。
4.根据11041采面、11111采面测风结果对风量进一步调整,使11041采面风量不少于1200m3/min,11111采面风量在900—1000m3/min。
5.调风期间,应当注意风井运转及负压观测,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汇报调度室。
6.调风后重点对11151采面进、回风进行实测,风量不得少于1900m3/min,根据配风量合理安排生产,预防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并根据瓦斯情况,采取强化抽放措施(如延长抽放时间,限制循环进尺或多打钻抽放等),在采煤期间如瓦斯接近临界值时应当立即停止采煤作业。
调风作业应当由队干现场组织,调风前后严格执行汇报制度。
7.调风期间,瓦斯检查员应加强巡回检测,尤其是11151采面上隅角瓦斯管理措施必须落实到位,发现瓦斯异常应进行汇报、处理。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一、调整背景随着矿业行业的不断发展,矿井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也日益显著。
然而,由于矿井深度增加、地质条件变化、气体环境复杂等原因,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变得愈发重要。
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工安全、提高矿工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适当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成为推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调整方案1. 安装尾矿导流器尾矿导流器是现代矿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可以有效改善采矿面的通风质量,防止采煤面灰尘过大,增加矿工的舒适度。
在现有矿井通风系统中,引入尾矿导流器,可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为整个煤矿生产提供更良好的通风环境。
2. 设置隔板在现代矿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矿井深度加深,随之而来的是矿井中的压力增加和气体环境的复杂化。
在此背景下,采用设置隔板的方式,将矿井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井通风调整。
通过调整隔板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实现对不同区域的通风调整,为矿工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3. 整合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矿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不协调性,从而导致通风系统的效率低下。
因此,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过程中,需要适当整合系统资源。
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搭配和调配,使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矿井的通风质量和效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调整措施1. 建立调整机制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调整,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整机制。
建立调整机制首先需要确定调整的目标,进而制定出具体的调整措施。
在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评估和调整措施,确保调整效果的实际实现。
2. 加强监测监测是有效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矿井内空气的监测,及时掌握矿井内部的环境和质量变化情况,为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在监测过程中,应加强矿井内部和外部的空气质量监测,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3. 做好安全措施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矿工安全。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规定(5篇)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规定1、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1)巷道贯通,矿井调整通风系统前,应预计受影响的范围、受影响地点风量、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
(2)矿井调整通风系统时,对风量减少较大的地区要停电、撤人,严禁强行生产。
(3)调整通风系统期间,要加强全矿井的瓦斯检查,对受影响地区的瓦斯、风量应实行连续监测。
(4)调整通风系统完毕,除对受影响地区外,还要对相关地区的瓦斯、风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巷道贯、调整通风系统的保证措施:(1)加强对巷道贯通和调整通风系统的组织领导,改变全矿井或一翼通风系统时,要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调整方案,并报集团公司批准;调整一个采区的通风系统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2)建立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措施审批制度,调整通风系统的措施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调度、安监、地测、生产等部门会审。
(3)加强巷道贯通和调整系统期间的安全监督工作,调整通风系统期间,安监部门要派人对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保证安全措施全面落实。
3、强制执行措施:(1)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或因巷道贯通,改变局部通风系统时,必须提前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107条和108条的有关规定。
(2)巷道贯通、调整整通风系统时,必须明确专人现场统一指挥,明确岗位分工,落实责任。
(3)掘进巷道接近老空区和小煤窑巷道时,必须执行“先探后掘”的原则,并制定防止通风系统发生紊乱的安全技术措施。
4、巷道贯、调整通风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内容参与调整通风系统的人员要经过分级培训,对一般人员以矿井通风瓦斯常识,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常发生的事故案例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对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的指挥人员和主要工种则以专业知识和通风瓦斯事故应急措施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
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规定(2)是指在建筑、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对巷道贯通和通风系统调整进行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技术措施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通风系统现状我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联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地面安设2台同型号对旋轴流式扇风机(1用1备);主扇型号为FBD60-NO.27型,额定功率为2×355kw,风量范围4500~10200m3/min,风压范围:860~5120Pa。
目前矿井实际总回风量为5400m3/min,负压为2600Pa。
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1、回风斜井断面小,风速高达13.5m/s,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通风负压大,多次造成1501采空区自燃;3、主扇耗电量大,同时,损伤频率很高;4、随着矿山生产能力的增加,风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第二章通风阻力计算及调整方案第一节通风阻力计算调整通风系统前,应首先计算和分析调整前后的通风阻力;只有在有利于提高矿井通风能力的前提下,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一、通风阻力计算公式如下1、矿井通风阻力计算摩擦阻力计算:hf=RfQ2 pa式中:hf——竖井和巷道的摩擦阻力,pa;Rf——竖井和巷道的摩擦风阻,Ku;Q——轴风量,m3/s在…之间:Rf=αLU/S3式中:α——竖井和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L——竖井和巷道的长度;mU——竖井和巷道的周围长度,mS——井道截面积,m2其中摩擦阻力系数(α值)在《矿井通风》中查表得出2、局部阻力计算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规定,局部电阻不单独计算,取摩擦阻力的15%作为局部阻力,即:he=hf×15%通风阻力计算h=he+hf式中:hf——井巷通风阻力,pahe——井巷局部通风阻力,pa调整前路线通风阻力的计算调整后通风路径阻力的计算注:上述道路的风量根据调整风道后所需的风量计算;135回风绕道为(135延长段和1353材料道)。
三、等面积孔计算A=1.1896Q/√hf式中:A——通风等距孔,m2Q——主风机风量,m3/shf 井巷通风阻力,pa调整前矿井实测通风总阻力 hf= 2600 pa;因此,可以计算整个矿井的调整通风阻力;hf=(2600-2055)+336.6=881.6 paa、调整前的通风等距孔: A=1.1896Q/√ hf=1.1896×90/51=2.1B、调整后的通风等距孔:A=1.1896Q/√ hf=1.1896×90/29.69=3.64、结果分析1、调整前后通风路径及通风阻力分析:数据统计:全矿通风线路总长4559米,通风阻力为2600pa。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一、问题及原因分析煤炭矿井的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风系统的不合理调整会影响矿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我公司矿井通风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通风系统设备使用年限长,经常出现故障,维护保养得不到及时的保障,对矿井的通风效果带来重大影响。
2.初期设计不合理:矿井初始设计阶段未能考虑到维护保养难度及未来生产需要,导致通风系统存在设计隐患。
3.地质特点:矿井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因素导致通风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
二、调整方案及措施为了解决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以下是我们制定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1.设备改造: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增加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保修期限和服务寿命,使通风系统运行更顺畅。
2.完善维护保养:对通风系统进行规范维护保养,定期巡视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轮换更换设备的同时进行大规模设备维护保养,尽量避免矿井生产过程中因设备问题或设备维护保养带来的生产损失。
3.优化设计:针对初期设计不合理问题,重新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增加通风出风口数量,改善通风系统的布局,提高能耗的经济效益。
4.数据监测: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实时掌握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5.技术培养:加强技术人员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技术人员的保养维护。
以上是针对我司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工作状态,包括风力机、鼓风机、排风机等的工作情况,以及通风道路的状况是否通畅等。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通道堵塞现象,要及时进行维修和疏通。
2.减少阻力:通过恰当的通风道布置及减少阻力设施的应用,减少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通风效果。
可采取如增加通风道断面积、减少管道弯曲、改善支撑结构等措施来减少阻力。
3.调整风机转速:根据矿井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矿井内部产生的风阻力,调整风机的转速来提高通风效果。
通常情况下,调整风机转速应保证在安全范围内,同时满足正常通风要求。
4.添加过滤装置:在通风系统中添加适当的过滤装置,可以过滤煤尘及有害气体,保护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
常见的过滤装置包括煤尘过滤器、有害气体吸附器等。
5.合理排风:通过合理的排风规划来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流通性,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合理排风还可以降低矿井温度,改善工作环境。
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1.定期维护保养: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检修零部件、更换老化部件等。
2.加强安全监控: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
监控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动立即报警,确保工人的安全。
3.增加疏散通道: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保证矿井工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通道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确保畅通无阻。
4.加强通风知识培训:对煤矿工人进行通风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通风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通风原理、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急处理等。
5.加强防火措施:煤矿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因此在通风系统中加强防火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并加强防火巡查和救援能力。
总之,煤矿通风系统的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矿井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矿井通风管理措施
矿井通风管理措施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效的通风管理措施不仅可以保证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矿井通风管理措施。
1.制定详细的通风管理方案矿井通风管理方案是保证矿井通风效果的基础,应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总体规划、通风设备的选型和布局、通风巷道的建设和维护等内容。
该方案应结合具体的矿井条件和工作需求,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通风设备是矿井通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选用和使用通风设备可以提高通风效率和降低能耗。
常见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门、回风机、排风机等。
在选择通风设备时,应考虑矿井的尺寸、瓦斯浓度、矿井进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等因素,以确保通风设备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3.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矿井通风效果至关重要,因此需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的耗电量、设备周边的气动环境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合理布局矿井巷道矿井巷道的布局对通风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布局可以减少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在巷道布局时,应注意避免死角和通风回旋区,设置通风门、防爆门和阻火墙等,确保通风系统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5.严格控制瓦斯浓度瓦斯是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关键点之一,瓦斯爆炸是矿井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严格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采用科学的瓦斯抽采和泄放方法,进行瓦斯抽采、排风和通风,不仅可以降低瓦斯浓度,还可以减少瓦斯发生的可能性。
6.增加安全监测装置安全监测装置是矿井通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实时监测矿井中的氧气浓度、瓦斯浓度、温度和风速等参数。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矿工的安全。
7.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矿井通风管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设备和技术手段,还取决于矿工的操作和意识。
因此,加强矿工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进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改进措施为保证通风不断地进行,风机要安装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万一风机出故障,另一台马上接替运行。
同是要求具有双回路电源,如果一条回路断电,能迅速使用另一回路,这样,始终保持风机的运转。
要坚决消灭独眼井,即每对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能行人通到地面的安全出口,一个井进风,另一个出风。
开动局扇前,要检查局扇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施浓度,严格防止出现循环风。
1、矿井釆取分区通风2、通风系统力求简单,无用的巷道要及时封闭,贯通进、出风井和总进、总回风流的巷道,都必须砌筑两道挡风墙,以防止瓦施爆炸时风流短路。
3、装有主要扇风机或分扇风机的出井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爆门,防止爆炸波冲毁扇风机,给救灾和恢复生产造成困难。
4、主要扇风机应装有反风装置,并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改变巷道里的风流方向。
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地送到井下工作场所,保证生产和良好的劳动条件;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有符合规定的井下环境及安全监测系统或检测措施;通风系统的基建投资省,运营费用低,综合经济效益好。
150801工作面有一台光学甲烷检测仪电量不足,3道风门不合格,(l)-250ni北巷有5道风门,第一道吊脚,第五道关不严,风门下端流水处漏风,有200mm间隙,应加小帘;(2) -450m水平联络巷风门反向风门关不严,扣3分。
发现有6道永久密闭质量不合格;发现有3处联锁风门质量不合格。
1)加强主扇风机的巡视检查,使通风机辅助装置齐全可靠。
2)永久密闭和风门部分没有编号,建议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
3)通风科测风员只有一人,按规程105条规定:测风员每旬对全矿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尤其是进入回风巷测风巡视时,单独一人行走不安全,建议增加一名测风员。
对所使用的甲烷传感器定期进行校正,保证每台传感器都能正常使用。
如CQ市一个3万吨300人的矿井,因事故死亡4人,赔款+罚款+停产整顿少卖一年的煤+工人照发工资等的经济总损失约1000万元,可见一年的通风费用肯定小于处理事故的费用.第四项矿井通风通风组对朔里矿井下5110综采面、南526风巷、西三538机巷、621 煤巷的通风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3台局扇、5组风门、2道密闭、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的配带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049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Adjustment scheme and measures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我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集团公司已批复,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意
见结合实际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
补充完善。
经矿研究决定年月日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
一、组织措施
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一)具体分工
1、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
2、负责井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3、负责地面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4、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及调整前后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调整前准备工作
1、通风队负责提前构筑所需通风设施,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2、通风队负责在xxx上车场提前安装两组局部通风机和连接风筒,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为xxx底抽巷、xxx上付巷局部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3、机电部门负责把主扇风机搬迁到位,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
机电部门负责提供xxx上车场局部通风机的专线电源。
负责老副井井口、井底的封闭工作,具备风井使用的条件;负责拆除xx回风下山上、下段内所有电气设备(风机专线除外)。
(三)调整期间工作安排
按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方案,通风队对需调整的通风设施、局部通风机配备专人,每组设施、风机配备2名,并落实到责任人;通风科安排人员对系统调整后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四)调整之后安全验收工作
通风系统调整之后,由安全监察科、通风科组织对井下通风系统即通风设施、局部通风及各采掘工作面风量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安全可靠、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二、通风系统调整前、后安排专人测定各地点风量、瓦斯
(五)通风系统调整前、后,对井下各地点进行风量、瓦斯测定。
分工如下:
(测风员)、(瓦检员)--xx运输下山、xx轨道下山、xx回风下山、总回
(测风员)、(瓦检员)--xx上付巷、xx运输下山下段、xx轨道下山下段、11回风下山下段
(测风员)、(瓦检员)--xx上车场、xx底抽巷、xx回风下山下段(xx上车场下侧)
(瓦检员)--xx变电所、泵房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一)调整方案:
1、调整风井。
将主扇风机搬迁到新风井(老副井),老副井改
为专用风井,报废原风井。
2、调整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调整后新副井、主井进风,老副井回风,11采区实现两进一回,即:xx运输下山上、下段和xx 轨道下山上、下段进风,xx回风下山上、下段回风。
3、调整采、掘面局部通风系统。
由安装在xx上车场的局部通风机为xx底抽巷、xx上车场供风,回风进入xx回风下山;xx工作面回风经xx回风联巷、xx底抽巷进入xx回风下山。
4、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前需完成以下通风设施:
(1)xx上付巷与xx轨道下山联巷建单道风门。
(2)1xx1回风联巷建一组风门。
(3)xx1底抽巷建一组风门。
(4)炸药库回风联巷建单道风门。
(5)xx上车场建一组风门。
(6)xx管子巷通风孔以上建一组风门,通风孔以下建一组调节风门。
(7)封堵xx底抽巷通风孔。
(8)xx回风上平台双轨车场建一组风门。
老副井底封闭,井口安装防爆盖,安全出口建一组风门。
4、调整时需打开并拆除的设施:
(1)xx底抽巷风门。
(2)炸药库回风巷挡风墙。
(3)xx回风上平台处风门、北大巷风门。
(4)xx回风联巷风门。
(5)轨道与运输巷之间的其他联巷风门。
(6)老副井管子巷口处安全墙拆除。
5、调整时需关闭的设施:
(1)新副井底11专回平台风门。
(2)炸药库回风巷单道风门(调整后改挡风墙)。
(3)xx工作面回风巷单道风门(调整后改挡风墙)。
(4)xx底抽巷风门。
(5)xx上车场风门。
(二)调整方法与调整顺序:
主扇风机搬迁,原副井改为专用风井,原风井报废;xx采区专用回风巷改为采区回风巷,xx轨道下山改为采区进风巷。
1、调整井下通风系统:
(1)关闭副井双轨车场风门,同时打开xx回风上平台风门,将xx回风下山改为回风巷。
(2)调整xx轨道下山通风系统,由回风巷调整为进风巷。
拆除单车场处挡风墙,打开北大巷风门。
(3)调整各采、掘面的通风系统,将采、掘面的回风由xx轨道下山调整到xx回风下山。
关闭xx上付巷与轨道联巷风门,打开xx回风联巷风门并拆除;关闭xx底抽巷风门。
(4)关闭xx上车场风门,封堵xx底抽巷通风孔,打开xx底抽巷风门并拆除。
(5)炸药库回风联巷建挡风墙,拆除炸药库回风巷挡风墙。
2、调整地面通风系统:
提前将备用风机搬迁到新风井并具备运行条件,当井下通风系统调整后,启动新风井风机运行,由原副井回风。
3、搬迁原运行风机到新风井,密闭老风硐,充填老风井。
(三)调整后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调整后副井(技改付井)、主井进风,风井(原副井)回风,11采区实现两进一回的通风系统,即:xx运输下山上、下段、xx轨道下山上、下段进风,xx回风下山回风。
通风系统调整后,其它xx轨道下山上、下段与xx运输下山上、下段之间联巷通风设施陆续拆除。
三、安全技术措施
1、由通风科组织相关人员贯彻学习此次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所有参加通风系统调整的井下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完好的自救器和矿灯,严禁穿化纤衣服和携带易燃物品。
并配备便携、风表等必要仪器。
3、系统调整工作由指挥部统一指挥,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由指挥部下达命令后方可行动,调整前所有人员到位后利用就近电话向生产调度汇报,并在电话附近待命。
不得延误时间和擅离岗位,不得
单独行动和到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地方去。
4、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停止一切采、掘活动,切断生产线电源,除参加系统调整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入井,运输队拥罐工把好口,无指挥部命令,不准其他人员入井。
5、由通风队按照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在指定位置提前构筑好通风设施。
新建设施经检查可靠后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通风系统调整前,通风队参加调整人员认真排查现有通风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系统调整时,严格按顺序进行调整,防止风流短路。
调整后通风科、安监科派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设施按调整方案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生产调度做好汇报记录,下达指挥部有关通风系统调整命令。
通风调度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密切关注系统调整期间各地点局扇运行及瓦斯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10、搬迁风机期间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
11、通风系统调整风流稳定30分钟且经测量各地点有害气体浓
度、风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12、如果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瓦斯超限,按提前制定的瓦斯排放措施执行。
通风系统调整期间通风设施设施状态变化情况
地点
设施性质
调整前状态
调整后状态
实施人
备注
Xx回风联巷
临时风门
关闭
打开
调整后拆除
Xx上付巷与轨道联巷
挡风墙
单扇门打开
关闭封堵
提前构筑留单扇门Xx底抽巷
永久风门
打开
关闭
提前构筑
副井双轨车场
永久风门
打开
关闭
提前构筑
单轨车场
挡风墙
闭
拆除
调整后拆除
Xx回风上平台风门永久风门
关闭
打开
调整后拆除
炸药库现回风巷挡风墙
单扇门打开
关闭封堵
提前构筑留单扇门炸药库回风巷
挡风墙
闭
拆除
调整时拆除北大巷风门永久风门关闭
打开
拆除
Xx上车场永久风门打开
关闭
提前构筑Xx底抽巷永久风门关闭
打开
拆除
Xx底抽巷通风孔
通风孔
封堵
封堵
调整前封堵
Xx管子巷(轨道侧)永久风门
关闭
关闭
提前构筑
-280管子巷(泵房侧)调节风门
关闭
关闭
提前构筑
老副底及井口
密闭
密闭
密闭
提前构筑
地面老风硐及老风井井
开
密闭充填
调整后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