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教案标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2. 帮助学生明白国文老师对他们学习国文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尊重和感激国文老师的辛勤付出。
教学内容:
1. 国文老师的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
2. 国文老师对学生学习国文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之意。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
责任。
2. 激发兴趣: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文老师的看法和感受,引发学生对国文老师
的兴趣。
3. 讲解:老师介绍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以及对学生学习国文的重要性
和影响。
4. 讨论:学生讨论国文老师的重要性,分享自己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
之意。
5. 总结:总结国文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以及学生对国文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启发学生对国文老师的认识
和理解。
2. 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国文老师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对国文老师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国文老师的认识和理解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感激国文老师的辛勤付出。
2. 组织学生为国文老师写感谢信或制作感谢卡,表达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之意。
0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欲扬先抑,对比鲜明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文章的第二段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 笔墨写徐先生古怪的一面,给人的感觉是在贬低老师。但实际上,作者通过这些 内容与下文写老师的敬业爱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显示出徐老师的内在美,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 这段话写得幽默诙谐,非常有表现力。其中“咬牙切齿”一词表 现了徐先生朗诵“有气势”、“抑扬顿挫”,给人的感觉非常好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师用书独具) [话题·互动]
话题:社会的发展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像徐老师这样的老师算不算是优 秀的老师,说法不一。你的观点呢?
学生甲:徐老师太不拘小节(如用手背抹鼻涕),太爱骂人,当今社会提倡师生 和谐的关系,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教导学生,在生活方面也应是学生的表率。因 此徐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如今已不能算是优秀的老师。
椭.( tuǒ )圆 怅惘.( wǎnɡ ) 矫.健( jiǎo ) 踱.( duó)着
油渍.( zì) 敷衍.( yǎn ) 踊跃.( yu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多音字 模mm úó 模模样型
mǒ 大勾大抹 抹mò 抹墙
m ā 抹布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zī 姿 势
zì恣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写法指点:(1)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 对照。但同时要注意“抑”“扬”的分寸,要使之符合情节的发展,符合人物的 塑造。
(2)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写“抑”之笔是为了“扬”, 不可平均用力。
上一页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华文化的魅力——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国文,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中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习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传统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文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资料,包括中华文化的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等。
2. 教师准备相关课堂活动和讨论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 教师准备评价学生作业和表现的标准,以便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符号等内容,以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教师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讲解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
三、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阅读一篇中华文化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观。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提出问题和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四、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2. 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中华文化,提出相关阅读和研究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更多的中华文化相关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枣庄八中南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枣庄八中南校高二语文组王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PPT)齐读“课前小积累”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有一天会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话是形容谁的吗?生(齐):老师师:是呀。
老师“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今天我们就共同领略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的老师的风采。
(PPT)梁实秋(1903——1987) :号均默,原名梁冶华、梁秋实,字实秋。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师: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板书)。
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PPT)1.给下面加点的字的注音:有棱有角椭圆形狞笑油渍瓢淘汰鼾声敷衍鼻涕荪琅琅上口胡诌冗长删削扑拙突兀矫健孑孓玉箸2.解释下列词语:惟妙惟肖:有板有眼:勃然大怒:惟妙惟肖:有板有眼:勃然大怒:按捺不住:眉飞色舞:抑扬顿挫:朴拙:突兀矫健: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PPT展示教学目标)1.(教师预设)写人的散文,往往要了解这样一些基础的信息:人——事情——品格——手法——作者情感。
如何写出活生生的_这一个_对_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教学设计_刘书梅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刘书梅如何写出活生生的“这一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精心设置了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状物和议论六个专题。
旨在通过文本研习来激起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积累散文鉴赏相关经验,进而唤起同学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并能以散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和交流的热情和勇气。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先生写人叙事类散文的经典之作,被编排在“活生生的这一个”写人专题。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刻画“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设计在对人物形象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重点品读相关段落、语句,通过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赏析精妙传神的细节描写、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进而掌握如何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手法。
首先应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梁实秋,一代名家,在快70岁的时候,还对自己18、9岁时候的国文老师念念不忘,以致用写文章的方式来纪念他。
这该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国文老师。
随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徐锦澄是一位怎样的国文老师呢?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位老师的特点,并说说依据。
在交流、讨论后明确: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
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鼻子眼睛嘴过分集中。
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吸溜鼻涕、长袍油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狞笑、爱喝酒且喝多了爱骂人。
认真、敬业——其他人上课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他却不这样;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批改作文时不足之处还特别当面加以解释。
热爱学生——并不因为遇到的是调皮捣蛋、不安分的学生就放弃他,而是耐心指导。
很有才华——自己选编教材、讲课亲切投入、注重对学生诵读的引导及方法的指导。
总而言之,这是一位虽脾气暴躁、相貌古怪、习惯有趣但敬业、爱生且颇有才华的国文老师。
接着品读课文,赏析技巧。
作者用了哪些技巧把这个人物写得如此鲜活?1.善抓特征,描画细腻。
有棱有角的脑袋,秃秃亮亮的尖头,方方扁扁的脸形,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瓢儿似的嘴,耸得高高的肩头,油渍斑斓的长袍,这些都是我们在古今人物画廊中从未见到过的。
_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教学简案_曹勇军
/ 可敬 0的一 面 , 语言 比较 典雅 " 作 者为什 么先 写
徐 老师 / 可恶 . , 的一面 ? 这样 写有什 么好处 ?
五 !作 者 是 怎样 写徐 老 师 给 / 我 . ,批改作文
的?
丰富 的情感 体验 与更多 的审 美可 能 " 六 !请 以 本 文 为例 , 说 说 你对 徐 老 师 作文 写 作者 的构 思运笔 极 富匠 心 , 遣 词造 句精 雕 细
本文学 生读 后可 能 觉得 比较 浅 , 已 经懂 了 , 没什 么可学 " 教学 拟采 用浅文 深教 的方法 , 变 学 生 / 一 望 而 知 0为 / 一 望 无 知 0 , 通 过 问 题 , 纠 正 学
生肤 浅 的理解 , 深 入研 读 , 学会 现 代 文 质疑 研 习
的基本 方法 "
化的长 城 "
这一中国文
(4 ) 徐 老 先 生 之 所 以 凶 , , 我 想 大概 是 由 于
正 当防卫吧 " ( )
余先 生在 5 逍 遥游 6后记 里 曾说 : / 我 倒 当真 想在 中国文字 的风火 炉中 , 炼 出一颗丹 来 " 在 这
一类 的作 品里 , 我尝 试把 中国文 字压 缩 , 捶 扁 ,
引导 学 生 感 受 ! 体 认 这 种 语 言 魅 力 与 表 达 特 点 , 形成 一定 的理 性 认 识 , 积 累相 关 的语 言 , 有 助 于 提 高学 生的 语言感 受 力 " 然而 , 教学 的关 键在 于 教师 的 体验 如 何转 化 到教 学 中去 , 唤起 学 生 的共 鸣 , 引发 学 生 自己的
得无 比的郑 重 与深沉 " 课 文, 营造 出 一 个 平 凡 而 又 神 圣 的 世 界 :母 慈 子 孝 , 妻 贤 儿 慧 , 彼 此 体 谅 , 相
2012苏教版选修《我的一位国文老师》word教案1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2、分析文章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三、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人物特征等写作手法四、学习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什么?五、知识链接1、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梁实秋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旧式官僚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他曾入同文馆攻习英文。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作品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第一篇创作、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2,比他高两级的清华同学闻一多写了长文《〈冬夜〉评论》,他随之写了《〈草儿〉评论》,合为《冬夜草儿评论》自费刊印出版,这是他最初的作品集。
在清华的最后一年担任《清华周刊》文艺栏编辑,同时常在《晨报副镌》和创造社的刊物发表诗与评论。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
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的影响较深,文学观有很大变化。
他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刊》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的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
后来他更竭力反对文学文学的阶级性。
这些观点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的批评,由此引发出一场关于文学阶级性的激烈论战。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doc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导入新课老师是平凡的,一根教鞭,三尺讲台,一生默默耕耘;老师又是伟大的,他们有高山的雄伟、大河的壮阔,他们用自己的精神滋润着幼稚的心田,点化着迷茫的心灵,给学生们留下一份份永久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梁实秋走近他的国文老师,领略他与众不同的风采。
二、介绍作者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梁实秋。
三、检查预习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下面检查一下大家完成的情况。
四、课文分析,感知形象看来,同学们预习的比较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看看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是怎样为我们塑造这位给他的人生以极大教益的国文老师的?(一)分析第二节首先,请XX同学读一下第二节,看看第二节中,作者描写了徐先生那几个方面的外在特点?古怪的相貌、高大的身材、吸溜鼻涕的习惯、油渍斑斑的衣服、凶狞的面部表情。
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你们对国文老师的初步印象。
相貌丑陋、不修边幅、邋遢一般对于尊者长者的回忆常常总会回避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梁实秋对国文先生的描写,却可以用“大不敬”来形容,那么作者这样的描写是否有意为之呢?他这样写,又到底有何用意呢?这个问题我们稍后讨论。
(二)分析3—6节3—6节,主要写了徐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有何具体表现?蛮横凶狠、喜欢骂人这里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分析8—11节行文至此,可以说这位老师一点都不让我们感觉到有什么可敬之处,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对他产生敬慕之意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8—11小节,看看徐先生教学上有哪些特色?选辑教材新旧兼收,介绍作者亲切自然,朗读课文抑扬顿挫,作文批改方法独到,作文技巧点石成金。
同样请大家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这里的徐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功底深厚、敬业爱生(四)小结综合前面的内容,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徐先生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
虽貌性但业生五、分析特色,鉴赏亮点。
刚才我们留下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章一开始作者不惜笔墨,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作者这样安排到底是何用意?作者不愧为散文大家,在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大学汉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大学汉语文
• 教学目标: 1.通过视角和思路的梳理,认识人物的思想个性 2.品读本文重点语段,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 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 描写方法。
大学汉语文
作者简介
大学汉语文
写作特点
一、欲扬先抑,似贬实褒。 二、善抓特征,描画细腻 三、语言幽默,谐趣横生
大学汉语文
开放讨论
1.本文是以我的视角写的,我原来是怎样的学生,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徐老师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写了哪三件事? 3.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 正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 4.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作者是运用什么 手法刻画的呢? 哪一段刻画得惟妙惟肖? 找出印 象深刻的细节,用几个词概括徐老师的特点。
大学汉语文
字词积累
轮廓kuò 棱léng角 油渍zì 狞ní ng笑 敷衍yǎn 愕è然 按捺nà 矫jiǎo健 朴拙 zhúo 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抑扬顿挫: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 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大学汉语文
文本分析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 作者用风趣幽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 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全文共12自然小节,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小节):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第二段(2——6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外貌特征和行 为习惯。 第三段(7——11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处所得到 的益处。 第四段(第12小节)写“我”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修改版)说课材料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东山外国语学校 雪地课件
件事要说多少回,一句话要说多少遍,如喷壶下
注,万流齐发,当者披靡,不可向迩!一个人给
他的妻子买一件皮大衣,朋友问他:“你是为使
她舒适吗?”那人回答说:“不是,为使她少说
些话!”
——梁实秋《女人》节选
本文特点:
一:欲扬先抑 似贬实褒 二:善抓特征 描画细腻 三:语言幽默 谐趣横生
作业: 做完本课的《学案测评》
女人的嘴,大概是用在说话方面的时候多。
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就是学外国语也容易琅
琅上口,不像嘴里含着一个大舌头。等到长大之
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
蝉噪,如蛙鸣,真抵上好几部鼓吹!等到年事再
长,万一堕入“长舌”型,则东家长,西家短,
飞短流长,搬弄多少是非,惹出无数口舌;万一
堕入“喷壶嘴”型,则琐碎繁杂,絮聒唠叨,一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修改版)
东山外国语学校 雪地课件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 长。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 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 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雅舍谈 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 》、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 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英国文学史》、《远
6、文章最后一节表现了我对徐先生怎 样的感情?
怀念
敬慕
你认为全文那一段写得最精彩? 赏析其精彩之处。
拓展深究: 结合本文,你认为把 人物写活有哪些的方法 ?
一、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特征
二、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细节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共3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共3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在我上中学的那一段时间里,我的国文课老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
她不仅教广义的“语文”,还有更具特色的文学、历史、诗词、书法、戏曲等方面的知识。
她严格要求我们的作文,尤其注重文字的质感和形象感。
她的教学方式和活泼生动,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文化门户。
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国文老师。
一、传授文学知识我的国文老师教课时,总是很认真地讲诗词歌赋的意境、形式、意义以及历史背景。
她采用抽象比喻的方法来让我们在感性的、形象的维度上感受到诗词的美。
比如,她给我们讲了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夜泊牛渚怀古李商隐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明月有轻霭,散入长江流。
万里长鲸没,九州小鸟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师用“江水如梦,荒尘一团”的比喻告诉我们,这首诗让人们感到的是“骏马奔腾的空灵、翱翔于极高处的飘忽、跃然于浩瀚宇宙之中的壮丽”。
这是对一篇好作品的深刻诠释,也是启迪我们感性领悟文学的好方法。
二、强调基础功夫我的国文老师注重学生的基本功修炼,她要求我们每天写完作业之后,课间时间要背诵诗词,并用书写的方式进行笔记。
她还要求我们去学习古典诗词和古代文学作品,获得准确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这样的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她的一贯宗旨是:“自学成才、计划自立”。
这个宗旨使得她的授课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关注情感与交际我的国文老师非常注重感性交流。
她教学时,总是行动生动,富有感染力。
她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也有着深入的洞察,常常对学生的内心状况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回应。
她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建立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自己也常常当面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态,给学生以鼓励。
四、注重德育教育我的国文老师除了教授文字和文化之外,还非常严格地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第2课时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优秀教案设计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学校:枣庄八中北校备课组:高二语文主备人:贾璐
课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课型
散文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掌握写人散文的写法
能力点
学会根据人物特征描绘人物形象
教育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人物的习惯
重难点
用细节描写手法描摹人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
教师:在梁实秋的笔下,徐锦澄先生那可爱可敬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徐老师虽然没有在文坛上留下只言片语,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梁实秋,足矣。
那个时代有许多像徐老师一样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他们身上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像汪曾祺先生写的《金岳霖先生》(PPT展示金岳霖的图片和相关文字)
上节课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先生用他那幽默诙谐的妙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独特又令人尊敬的教师。这节课我们也运用手中的笔写一写在同学们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落笔之前,我们先注意写作要求。(PPT)
二、目标导航(PPT)
梁实秋先生在他的《论散文》里说:“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课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型现代散文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点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国文老师形象特点。
能力点1.学习运用欲扬先抑、似贬实褒、善抓特征的写法。
教育点1.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括、提炼文中的国文老师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选择典型细节,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PPT)1、情境导入同学们,一个人,他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的老师已经被我们淡忘了,而如果还能被你记住,这位老师肯定有他独特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老师,他就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曾经的国文老师。
他是梁实秋先生在十八九岁时遇到的老师,即使时隔五十年依然被他的学生想起,那么这位老师身上究竟有什么让人难以忘怀的东西呢?下面我们就跟随梁实秋先生的脚步去认识一下这位老师。
2、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英国文学史》、《远东英汉大辞典》。
《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再版了50多次。
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高雅,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引导学生回忆:在你的学习生涯中是否也有一位老师对你影响较大?将学生引入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汇报情况,对本文的作者生平进行补充说明。
界。
散文小品的素材,广泛涉及人生世态,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记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1、PPT展示教学目标2、正音正字绰号 cuò斑斓 bān lán 按捺不住 nà侮辱 wǔ胡诌zhōu 茕茕孑立 jié抹杀 mǒ抹布mā矫枉过正 jiǎo3、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总括句。
高一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课方案枣庄二中高二语文吴若课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型现代文新讲课课时第1课时教具多媒体知识点认识梁实秋的平生及作品;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教能力点学教育点让学生领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目标作品叙事线索的掌握 ||。
重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一、激趣导入 ||,检查预习说说自己眼中的老师 ||。
那些都是大家眼中的老师 ||,那么大师梁实秋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看看梁实秋笔下的老师||。
我们先来展现一下我们预习的成就:(PPT )为下边加点的字注音 ||,并解说词语含意 ||。
1.给以下描红的字注音奸笑油渍瓢鼾声琅琅上口胡扯冗长扑拙突兀健壮孑孓玉箸2.解说以下词语: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勃然震怒:栩栩如生:有声有色:勃然震怒:按捺不住:喜形于色:抑扬顿挫:突兀健壮:3. 简介作者梁实秋 (1903.1.-1987.11 .3) 祖籍浙江杭县 ||,生于北京 ||。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 ||,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梁实秋先生生于北京.从前留学美国||,归国此后曾在清华、北大等大学任教||。
1949 年他赴台湾 ||,担当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写的《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重版了50 多次 ||。
这本书确立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 ||。
作为现代散文家 ||,梁实秋沉着、通畅、风趣的性格 ||,酿成了一种独到的文调 ||,这类文调特别吻合中年人的心境 ||。
在艺术办理上 ||,繁简、浓淡、文白、雅俗他都办理得很得体||,颇具大家风采||。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 展现教课目的)1.(教师预设)自由朗诵课文 ||,剖析文本构造:第一段(第 1 小节):总写不可以忘掉国文老师的原由||。
第二段( 2—— 6 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容颜特点和行为习惯||。
第三段( 7—— 11 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地方获得的好处||。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龚书娟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教学设计课标·教材·学情分析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
对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课标要求:“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本专题希望学生能通过专题学习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深切感受到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
梁实秋的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很吸引人。
特别是对徐老师外貌、习惯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挖掘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并进一步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最后活学活用,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这些描写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并进行朗读交流,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目标: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2﹒分析文章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人物特征等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这一路走来,总少不了老师的相伴,遇到困难时有老师的鼓励,有了成绩时有老师的掌声,老师帮我们排忧解难,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你一路扶持不求回报,能够给你摇旗呐喊永不喊累的,除了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老师了,也许你觉得他很平凡,终其一生也只能在这三尺讲台上唠唠叨叨,也许你觉得他很贫穷,除了桃李三千只剩两袖清风了。
但是他始终关心着你的健康成长,他始终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
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总能让你念念不忘,甚至一生都无法割舍。
台湾著名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师)(这里教者可顺便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二)整体感知(10分钟)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竟然还记得自己十八九岁时候的老师,可见这位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
你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
可以就一点说,也可以综合起来说。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下板书(破折号前的内容):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像(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鼻涕吸溜、长袍油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狞笑、爱骂人敬业--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自己选编教材、讲课亲切投入爱生--敢于批评学生、耐心指导学生请同学们在题目的“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示例:我的一位脾气暴躁、像貌古怪、习惯有趣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三)词语理解(5分钟)在现代散文的阅读中,有些词语有着特殊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它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课标·教材·学情]
本文选自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
对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课标要求:“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
本专题希望学生能通过专题学习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深切感受到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文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
梁实秋的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很吸引人。
特别是对徐老师外貌、习惯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挖掘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并进一步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最后活学活用,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这些描写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并进行朗读交流,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
[重点·难点·疑点]
学习这篇散文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人物与散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往往是真实的,在现实社会中是真有其人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置身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故事情节往往前后是关联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故事往往是片段型的、松散型的,前后有时并无内在联系;小说往往是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而散文往往是以展现人物品格为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刻画的人物就具备以上特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
3、疑点: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过程]
一、读文章,理思路
这篇文章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就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而导学案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首先,补充梁实秋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中的散文精品让学生读一读。
了解作者的散文风格;其次,做导学案上的预习检测题,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多读,要求至少读三遍;最后,思考“诱思导学”,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有疑惑的地方和不能确定答案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在下次的课堂上作为自己的学习重点来解决。
预习检测:(结合导学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轮廓(kuo)棱角(leng)模样(mu)玉箸(zhu)油渍(zi)
狞笑(ning)鼾声(han)敷衍(yan)愕然(e)按捺(na)
胡诌(zou)矫健(jiao)手腕(wan)朴拙(zhuo)
补充: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文中出现的“像貌”一词,这是过去的不规范的写法,现在应写作“相貌”。
2、解释词语
惟妙惟肖:指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
迎刃而解:比喻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有关问题就容易解决。
二、读文章,知形象
1、自由朗读文章。
确定这篇文章从总体上看,刻画人物形象的有哪些段落?你认为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几段?
明确:2-11段都是描写“国文老师”的。
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二段。
2、找同学来把这最“生动”的一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找同学来总结一下“国文先生”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二段,老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并提出建议。
改正:“他的身材高大,……鼻孔里常常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应改为“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
明确:讨论总结“国文老师”的特点:
相貌——古怪
习惯——不好
脾气——暴躁
徐先生的确爱骂人,就连梁实秋先生都挨过骂,还被骂出了“警句”。
让学生找到这一节,把描写徐老骂人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边读边想象体会)
3、“吸溜一下鼻涕,骂一句,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生动的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可以想见当时的徐老师是气愤异常,那么是不是从那以后徐老师对于这样一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学生就恨之入骨,弃之不顾了呢?
明确:不是。
问:原文又是怎样说的呢?
明确:“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
4、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手”,“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而作者所说的“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第八段,徐先生选辑教材的方法独到。
“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难得的开通。
使我对国文的兴趣提高了不少。
”(这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
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 第九段,徐先生善于诵读。
(学生齐读此段)
“朗读可很有意思,……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思的一半了。
”
(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读课文语言的理解,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要读得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许多感悟。
) 第十段,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改作文都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简洁、硬朗的文风,“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作者说“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
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先生的教诲”。
第十一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技巧。
(齐声朗读十一段)
小到用字、开篇、说理,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徐先生都一一传授,使“我”“至今受用”。
(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写作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性。
)
5、分析到这里,学生对徐老师应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认为徐老师除了“相貌古怪,
脾气暴躁,行为不好”之外,还有那些特点?更确切地说徐老师具备哪些品质?
明确: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至此,徐老师的形象鲜明的凸现出来:
徐老师是一位相貌古怪、习惯不好、脾气暴躁,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6、总结回答“诱思导学”的第2题: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主要追述了徐老师哪些方面的事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叙写了徐老师的形貌神态;爱骂人的个性;自己选辑教材,朗诵课文;给“我”改作文;教“我”作文的技巧。
徐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最多,至今不能忘怀,感激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读文章,习手法
1、分组讨论: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刻画的呢?
(导学案的“诱思导学”第3题——本文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调刻画了自己敬仰的恩师徐老师的形象。
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请思考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
明确:(1)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惯、暴躁脾气,到后来的敬业爱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衬,正所谓“瑕不掩瑜”。
(2)“国文老师”的形象之所以能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肩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得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斓的长袍……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家。
四、读文章,悟深情
(读第一段回答导学案“诱思导学”的第1题)
本文开头说徐锦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徐锦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他的外貌非常丑陋,习惯又非常独特,脾气还非常暴躁;说他“使我受益也最多”是因为徐老师对“我”特别关心,对“我”的作文不但详批,而且还面批,他还特别传授给“我”很多作文的技巧,使“我”受用终身。
这一段言简意赅,在结构上,总起全文;从内容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
[反思与强化]
拓展训练:
想让人物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就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练习:猜一猜“他”(“她”)是谁?
用100字左右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
整堂课教学内容充实,节奏把握适当,用几个较为吸引学生的问题将整个课堂串连起来。
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积极热烈。
(由此可见,学生预习得很好)特别是课堂上做的这个写作小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同学们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写出的短文不仅抓住了同学的特征,语言也力求达到梁实秋先生的“诙谐幽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