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合集下载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天宝末,为给事中。

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

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

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

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

赠秘书监。

王维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赏析导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⑶。

遥知兄弟登高处⑷,遍插茱萸少一人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一本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二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首句写身在异乡的诗人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

起句一个“独”字,造境突兀,既刻划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

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

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

这里的“每逢”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这一特定时间的局限,使人体会到诗中之情酝酿日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发只不过是碰到了重阳佳节这一导火索罢了,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经常。

这两句诗着重在写诗人节日的感受,由于诗题已经点明时值重阳佳节,埋下了热闹欢愉的节日场面的伏笔,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诗词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诗词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诗词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著名唐诗,全诗如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怀念远方家乡及兄弟所作。

"山东"在此指的是华山以东的地区,即作者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以祈求平安吉祥。

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则道出了人们在重要节日时对家人和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后两句描绘了想象中家乡兄弟们登高过节,插戴茱萸的情景,而自己不在其中,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亲之情。

9月9日忆山兄弟古诗的意思

9月9日忆山兄弟古诗的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

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作品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⑶。

遥知兄弟登高处⑷,遍插茱萸少一人⑸。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本太原祁人,后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即草决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白话译文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子,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

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作品鉴赏这首王维少年时期创作的抒情小诗,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写得非常朴素。

但这首诗却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对作客他乡的人们。

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赏析1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起欣赏这首诗。

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此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更显诗人深厚功力。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

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 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
度概括的诗句
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 的警句。
相关名句:“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 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 713—741 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 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 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 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 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 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古时有 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之说。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 佳节佩茱萸囊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情具体化、形象 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更使人感 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 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 传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山西祁县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山东兄弟:山东指华山以东。

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详细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详细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解释】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

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

“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

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

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

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全诗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对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作客,每当碰到美好的节日时,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就会格外强烈。

该诗前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而后两句则通过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诗人用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表现了自己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陌生感,强调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则是千古名句,道出了人们在节日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深入人心。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曲折有致的表达方式,既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又展现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广泛的共鸣力。

诗词鉴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楷书

诗词鉴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楷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 作客,每逢节日加倍 思念远方的亲人。遥 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 远时,头上插满茱萸
只少我一人。 简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是一首思乡诗 ,此诗写出了游乡异土生活的孤独 凄然,因而诗人时时 怀乡思人,遇到佳节 良辰,思念更甚。而 后诗笔一跃,转写远
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 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 ,也在思念自己。全 诗诗意反复跳跃,含 蓄深沉,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是不
可多得的佳作。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
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其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其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其翻译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

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

"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原文和翻译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诗歌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诗人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作品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⑶。

遥知兄弟登高处⑷,遍插茱萸少一人⑸。

词句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白话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作品鉴赏: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古诗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古诗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朝代】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

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

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

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

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

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

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

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

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

”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有“茱萸插鬓花宜寿”,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译文及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释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释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释义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 《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原文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原文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原文及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译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少一人。

【译】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赏】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学语文
重阳节:又称作“登高 节”、“老人节”,每年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 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 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亲人
小学语文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 吴均
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
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
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 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小学语文
为什么 “忆”亲人?
“忆”到什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语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
小学语文
思念亲人 诗人平时______________, 更加的思念亲人 每逢佳节_____________。
所以就说
每逢佳节倍思亲

小学语文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远、遥远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身
少一人:少了王维一个人
小学语文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 兄弟们身上插满了茱萸,遗憾的是单单缺少 我一个人。
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 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 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 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 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 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月九日①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朝)
独在异乡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④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 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 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 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②异乡:他乡。 ③倍: 加倍,更加。 ④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 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⑤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 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按照我们作文的六要素我们从 题目可以知道的是哪几要素? • 时间: 重阳节
地点: 外地异乡 人物: 作者王维 故事情节: 思念家乡兄弟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 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 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 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 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年生活 增添了无限乐趣。
思念亲人 诗人平时______________, 更加的思念亲人 每逢佳节_____________。
▲ ▲
所以就说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 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 茱萸(zhū yú):又名越椒, 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 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的第一课里 我们了解到:
关怀是爱, 期待是爱,
呵护是爱, 责备是爱,
在这里我们可以加一句:
思念是爱
山行
杜牧(唐朝)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一 直向上走,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 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 景,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练一练
• • • • • • • 一、我知道。(选出正确答案,只填序号) 1.农历九月九日是( C)节。 A.端午 8.清明 C.重阳 D.中秋 2.山东是指( B ) A.山东省 S.华山以东c.山的东面 3.异乡是指( B )。 A.山东 B.他乡,外乡 c.不同的家乡
• 填空 •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的一首广 亲人 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 _____的 思念之情。 • 2、诗中能体现诗人背井离乡孤单寂寞的两个 独 )、(异);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 词是( 的两个词是( )、(倍)。 每逢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诗文涵义: • 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 他们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只是少了 一个人。
好处:从兄弟的角度来写自己 不在亲人身边,通过描写对方 的感情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是 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深沉,真挚。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 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
关于秋天的诗句: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赠刘景文 (苏轼 )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夜书所见》
• 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 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 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描写诗人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 佳节想起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 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亲念乡的感情。
比较两首古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碰到
佳节:重阳节
倍:加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异(yì)乡:他乡,远离家乡。 • 每:一到,每一次。 • 逢(fãng):遇到,碰到。 • 佳节:美好的节日 • 倍:加倍,更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诗文涵义:
•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 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唐)贺知章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拓展练习:连一连
• • • • • 正月初一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正月十五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吃元宵,闹花灯 贴春联,拜年 吃粽子,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插茱萸,登高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 传统美德,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老人 们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健康快乐的 晚年。...
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 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 原因?
“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单独、孤单 异:别的、其他的
异:陌生人
独在他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异 异
两个“异”字连用,更能表达作者孤独寂寞 的思想感情。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 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 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 他感到非常_____。 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 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 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 ________________。
关于思乡的诗句:
秋思 (张 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杂诗》唐.王维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 《渡汉江》唐.宋之问 、《游子吟》……
思乡古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回乡偶书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 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 人的思想感情。
课堂检测: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____代 作者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 )的
相同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 人的思念以及热爱之情。
借景抒情
• 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来抒发自己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 掌握景物的特点,想象诗人所处 的环境,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
• 把景物的特点与优秀品质相互结合抒 发情感。 • 如:春天,赞美家乡,对新生事物的 情感。 秋天,思乡,也可以抒发丰收的 情感,赞美劳动人民。 冬天,抒发对心灵的赞美,对顽 强的意志,不怕寒冷的人的敬佩。
译文 :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 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 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 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 经过我们共同思考学习 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是:
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 的兄弟亲人
你认为哪一句最能直白 的表达诗人此刻的思念 之情?(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 ·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 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 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 能以此避灾。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忆:想念。 •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 家乡就在这一带。
你的体会。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 非常的想家?
“倍”:平时有五分想念, 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 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 明很(特别、格外、非常) 思念家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9、古诗两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yì 独在异乡为异客, fãng jiā bâi 每逢佳节倍思亲。 yáo 遥知兄弟登高处, biàn chā zhū yú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王维又 是杰出的画家,苏轼 称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他是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 著名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