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解耦操控机制
一种仿蜻蜓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与研究
一种仿蜻蜓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与研究作者:王仲文李振段瑞珍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在考虑扑翼飞行器飞行性能与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仿蜻蜓微型扑翼飞行器,对扑翼飞行器的机械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确定了相关机构参数与运动数值。
利用SolidWorks对设计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机械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分析,并采用ANSYS与ADAMS对所提出的扑翼飞行器開展动力学性能分析。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械结构满足仿蜻蜓微型扑翼飞行器基本功能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可为仿蜻蜓扑翼飞行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扑翼飞行器;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蜻蜓DOI:10.15938/j.jhust.2020.06.014中图分类号: TP2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7-2683(2020)06-0098-09Design and Research of a Dragonfly Flapping Wing AircraftWANG Zhong-wen1, LI Zhen2, DUAN Rui-zhen1(1.Rongcheng Campus,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ihai 264300,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Considering the flight performance and dynamics of the flapping wing aircraft, this paper designs a dragonfly miniature flapping wing aircraft.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flapping wing aircraft is analyzed and designed, and the relevant mechanism parameters and motion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Using SolidWorks to carry out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dynamic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designe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adopt ANSYS and ADAMS to carry out force analysis of flapping wing aircraft.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mechanical structure meet the basic 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dragonfly miniature flapping wing aircraft, and it is feasible. I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dragonfly flapping aircraft.Keywords:flapping wing aircraft; mechanical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ragonfly0 引言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类或者昆虫飞行的新概念飞行器,开创了微机电系统设计在航空领域的应用[1-2]。
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
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了一种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和分析,建立了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然后,根据该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机器人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飞行动作。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仿生学;扑翼飞行;动力学优化;机器人1. 引言扑翼飞行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拟鸟类等动物扑翼飞行动作的机器人。
相比于固定翼飞行器,扑翼飞行机器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适应性,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飞行和悬停。
因此,研究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方法2.1 仿生学原理仿生学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从中汲取灵感和设计原则,来解决工程和科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鸟类的扑翼飞行为基础,将其运动学特征应用于机器人的设计。
2.2 运动学模型建立根据鸟类扑翼飞行的运动规律,我们建立了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该模型包括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关键参数,并考虑了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3 动力学优化设计为了实现机器人的稳定和高效飞行,我们利用优化算法对机器人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
通过改变机器人的翼展、翼面积、翼型等参数,使得机器人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3.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的机器人在飞行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和高效飞行。
该研究为小型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扑动控制设计
摘要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FMAV)是一种模仿鸟类或昆虫飞行的新概念飞行器。
仿生学和空气动力学研究均表明,对于特征尺寸相当于鸟或者昆虫的微型飞行器来说,扑翼飞行要优于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
本文以采用单曲柄双摇杆驱动机构的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运动对称性为目的进行优化设计,为解决该类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向左或者向右倾斜、栽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在对鸟类扑翼飞行生物学原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合力作用与分解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气动力对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作用的机理,解释了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在试飞过程中倾斜栽落的力学原因。
同时根据该机理和条带理论计算了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作一维拍动时上下方向受到的气动力,最后将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所得到的升力曲线进行了比较,二者的结果比较接近。
用ADAMS建立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虚拟样机,将气动力计算结果加载到虚拟样机上,仿真得到动力学状态下两翼扑动角速度曲线图;位置控制系统应用PID控制技术,借助MATLAB和ADAMS进行联合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设计合理,为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扑翼飞行器,仿生,PID控制,仿真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Bionic Flapping-wingMicrominiature Air VehicleABSTRACTBionic Flapping-wing Microminiature Air Vehicle (FMAV) are new conceptual air vehicles that mimic the flying modes of birds and insects. The study of bionics and aerodynamics indicates that the MAV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almost equate to bird or insect, the flapping flight is precede to fixed and rotatory MAV.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e paper is FMAV that have driving mechanisms of single-crank and double-rocker, and launched the work surrounding the goal of enhancing the symmetry of the wings’ movement. a new solution of FMAV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f single-crank and double-rocker often tilt toward the left or the right and fall in the course of flight was propo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flight mechanism of birds, a new mechanism of FMAV affected by forces was proposed in view of composition of forces, and the reason of the phenomena in force was explained under the using the new mechanism. The force on wings in a full cycle was computed new mechanism when there was only flapping, and its curve is similar to the curve tunnel test.The whole simulation model of FMAV was established in ADAMS, then the precomputed force was load to the model, 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both wings in aerodynamic situation was gained, which paved the way to the dynamics optimization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s. The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by PID in the paper. The position control mode is research deeply by MATLAB and ADAM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positioncontrol system is efficient.Key words:FMAV,bionic,PID,simulation超小型仿生扑翼飞行器扑动控制设计厉敏0811051750 引言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着在天空自由翱翔。
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电磁驱动电路设计与制造
64传感器与微系统(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9年第38卷第1期^>*沖收稿日期:2017-12-07*基金项目:部级预研项目(LZY2016215,6141A02022607,162001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4093 );航空基金资助项目 (2013ZC57003);上海市平台项目(16DZ2290103)3设计与制造#DOI :10.13873/J. 1000-9787(2019)01-0064-05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电磁驱动电路设计与制造**吴彬彬,张卫平,邹 阳,王晨阳,孙 浩,陈 畅(微米/纳米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上海200240)摘要:针对电磁驱动方式的仿昆扑翼微飞行器.设计了电磁线圈驱动电路,电路能够驱动微飞行器扑动 双翼。
驱动电路利用电池组和升压(BOOST )电路实现电路供电' 研制了产生两路电压控制信号的最小系统板,能够在上位机在线实时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电压控制信号通过电路后,电路输出稳定驱动电流,实现对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翅膀的控制关键词:扑翼微飞行器;电磁驱动;BOOST 电路;劈裂信号中图分类号:TN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87(2019)01-0064-05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river circuit for insect-inspired flapping-wing micro aerial vehicleWU Bin-bin , ZHANG Wei-ping, ZOU Yang , WANG Chen-yang, SUN Hao , CHEN Chang(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Nano/Micro Fabrication , Key Laboratoryfor Thin Film and Micro Fabric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Navigation and LocatioBased Services , Department of Micro-Nano Electronics , School of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driving circuit for micro-aircraft which is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isdesigned , the circuit can drive the wings of micro-aircraft to flap. The power supply of this drive circuit is a batterypack with a BOOST circuit. The smallest system board which produces two-path voltage control signals isresearched and fabricated , which fan control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output signals on the host computer in real time. The circuit will output a stable driving cunenl when voltage control signals is applied the wings of theinsect-inspired flapping-wing of micro aerial vehicle can be controlled.Keywords : flapping-wing mic ro aerial vehicle ; electromagneti ( ally driven ; BOOST circuit ; split signal0引言微型飞行器不管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都具有非凡的实用价值,由于其体积微小,可应用于侦查、救灾、环境监测、监控等领域。
微型扑翼飞行器扑翼机构优化设计
微型扑翼飞行器扑翼机构优化设计作者:李玉娟郑皓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6期【摘要】扑翼机构的目的就是把执行机构的运动(包括旋转运动和微位移运动)转换为机翼的扑打运动,从而产生微型扑翼飞行器所需要的空气动力。
本文介绍基于运动链再生变换原理的微型扑翼飞行扑翼机构的设计和优化设计。
【关键字】微型扑翼;机构设计中图分类号: V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6-0026-001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6.0111 设计原理為了提高传动性能、减少摩擦、便于制造,应尽量避免机构中出现高副。
在扑翼机构的设计中,如果杆件的连接均采用转动副,连接扑翼的杆件的运动难以达到无滞后,同步对称扑动的要求,如Delfly Ι扑翼机构,右扑翼杆件的扑动相对于左扑翼杆件的扑动存在滞后。
解决扑翼机构不对称扑动的问题,可以将曲柄机构替换为滑块机构,将连接左右扑动杆件的转动副替换为移动副。
存在滑块机构及移动副,并能够使杆件对称扑动的六杆七副一般化铰链。
再由存在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逆推,得到衍生机构的运动简图。
在以上所得的满足扑翼机构进本设计条件的几种机构中,可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采用最适合的机构再进行综合和优化设计。
为了保证机构结构的简单可靠,我们这里采用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由于机构拟采用微型直流电机驱动,其特性为转速大,力矩小,因此扑翼机构的设计还要具有降低转速、增大力矩的功能。
基于此类特性,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机构中增加齿轮减速机构。
为了能够在扑翼机构中预留出齿轮减速机构的位置,滑块机构的行程会相应地缩小,为了保证扑翼杆件扑动的角度,在2、6扑翼杆件上增加四杆机构,同时四杆机构的设计也有利于提高输出力矩。
然后,将2、6扑翼杆件上的移动副前移,并在3、5杆件的复合铰链位置处形成复合运动副。
微型扑翼飞行器扑翼机构优化设计
杆机构的运动方程为院
蓸 蔀 蓸 蔀 椎 = arctan
a b
- arccos
c
2
2
姨a + b
渊2冤
其中
a = - 2L4L6sin ( 鬃 - 琢 )
渊3冤
b = 2A 2L6 - 2L2L6cos ( 鬃 - 琢 )
c
=
L
2 5
-
A
2 2
-
L
2 4
-
L
2 6
+
2A
2L
4cos
(
鬃
-
琢
)
渊4冤 渊5冤
段的运动学方程为院
22
蓸 蔀 蓸 蔀 姨 tan 鬃- 仔 = 鬃- 仔 = A 1 -L 1 cos兹- L 2 -L 1 sin兹 渊 1 冤
2
2
L3
图 1 优化设计后的扑翼机构的运动简图
其 中 袁兹 是 扑 翼 机 构 的 输 入 角 度 袁鬃 是 扑 翼 机 构 中
四 杆 机 构 的 输 入 角 度 遥第 二 阶 段 运 动 学 方 程 袁也 即 四
得 到 资 金 等 方 面 的 支 持 袁因 此 袁平 台 建 设 和 更 新 速 度 很
叶工 程 力 学 曳课 堂 学 习 过 程 枯 燥 乏 味 袁也 直 接 影 响 着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visionsciencetechnologyvision科技视界1设计原理为了提高传动性能尧减少摩擦尧便于制造袁应尽量避免机构中出现高副遥在扑翼机构的设计中袁如果杆件的连接均采用转动副袁连接扑翼的杆件的运动难以达到无滞后袁同步对称扑动的要求袁如delfly砖扑翼机构袁右扑翼杆件的扑动相对于左扑翼杆件的扑动存在滞后遥解决扑翼机构不对称扑动的问题袁可以将曲柄机构替换为滑块机构袁将连接左右扑动杆件的转动副替换为移动副遥存在滑块机构及移动副袁并能够使杆件对称扑动的六杆七副一般化铰链遥再由存在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逆推袁得到衍生机构的运动简图遥在以上所得的满足扑翼机构进本设计条件的几种机构中袁可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袁进行分析比较袁采用最适合的机构再进行综合和优化设计遥为了保证机构结构的简单可靠袁我们这里采用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遥由于机构拟采用微型直流电机驱动袁其特性为转速大袁力矩小袁因此扑翼机构的设计还要具有降低转速尧增大力矩的功能遥基于此类特性袁滑块机构移动副的再生运动链机构中增加齿轮减速机构遥为了能够在扑翼机构中预留出齿轮减速机构的位置袁滑块机构的行程会相应地缩小袁为了保证扑翼杆件扑动的角度袁在2尧6扑翼杆件上增加四杆机构袁同时四杆机构的设计也有利于提高输出力矩遥然后袁将2尧6扑翼杆件上的移动副前移袁并在3尧5杆件的复合铰链位置处形成复合运动副遥2机构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单边扑翼运动简图如图1所示遥其杆件的长度和相应的位置关系在图中用相应的代号表示遥运动简图中袁可以把设计的机构看作由滑块机构和四杆机构通过移动副连接组成遥在对此机构进行运动学研究时袁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遥第一阶段的运动学方程为院tan鬃仔2蓸蔀鬃仔2蓸蔀a1l1cos兹l22l21sin兹姨l3渊1冤图1优化设计后的扑翼机构的运动简图其中袁兹是扑翼机构的输入角度袁鬃是扑翼机构中四杆机构的输入角度遥第二阶段运动学方程袁也即四杆机构的运动方程为院椎arctanab蓸蔀arccosca2b2姨蓸蔀渊2冤其中a2l4l6sin鬃琢渊3冤b2a2l62l2l6cos鬃琢渊4冤cl25a22l24l262a2l4cos鬃琢渊5冤为了使扑翼机构得到120毅的扑翼角度袁以及使上下扑动呈对称的形态袁基于渊1冤至渊5冤袁可以优化得到最终的各杆件长度以及相应的位置参数袁其参数如表1所示遥表1扑翼机构各杆
一种微型四扑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微型四扑翼飞行器控制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邓慧超,黄昌畅,黄彬效,张学东,丁希仑申请号:CN201910826225.5
申请日:20190903
公开号:CN110712750A
公开日:
202001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四扑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包括两个空心杯电机、两个直线舵机,还包括机载控制板,遥控器。
通过遥控器和七轴姿态检测单元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控制微型四扑翼飞行器的两个空心杯电机和两个直线舵机,从而使飞行器实现多姿态以及悬停;采用传统的串级PID控制,使得系统更加稳定。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建模与跟踪控制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建模与跟踪控制摘要:本论文研究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建模与跟踪控制问题。
首先介绍了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与传统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的区别和优势。
然后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流固耦合的仿真模型,包括扑翼机翼、主体、尾翼等组成部分以及周围气流的相互作用。
接着,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和控制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跟踪控制方法,以实时跟踪目标轨迹并保证稳定飞行。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仿生扑翼飞行器;多体动力学;流固耦合;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一、绪论随着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仿生机器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仿生机器人是指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为模板,利用先进的材料、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设计和制造出的一种机器人。
其中,仿生扑翼飞行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仿生机器人,具有飞行高效、灵敏度高、机动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在飞行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起飞和降落需要较长跑道、机动能力相对较差等,而仿生扑翼飞行器采用鸟类或昆虫的飞行原理,能够在空间中灵活地进行起降、转弯、翻滚等机动动作,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仿真建模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特点,本论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流固耦合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包括扑翼机翼、主体、尾翼等组成部分以及周围气流的相互作用。
在该模型中,扑翼机翼的运动状态、机翼表面气压变化、机体运动状态等因素均可以被考虑,通过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可以获得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角等信息,从而为跟踪控制提供基础。
三、跟踪控制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和控制难点,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跟踪控制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预测出仿生扑翼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姿态角等状态信息;2. 根据所预测的状态信息,设计控制器输出的目标指令;3. 在实际飞行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取飞行器的实际状态信息;4. 将实际状态信息与预测值进行比较,得出误差信号;5. 根据误差信号进行自适应修正,保证实时跟踪目标轨迹。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策略验证:验证控 制策略在实际飞行过程 中的有效性,如姿态控 制、飞行路径规划等。
安全性能评估:评估机 器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 的应急处理能力,如避 障、悬停、自动返航等 。
通过以上实验设置与环 境、飞行实验执行与数 据收集、实验结果分析 与评估的内容,可以对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自 主飞行控制系统进行全 面、系统的验证,为后 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 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驱动设计
驱动系统是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自主飞行的关键部分。可以 选择电动、气动或液压等驱动方式,根据机器人设计和飞行 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同时需要设计相应的驱动接口和 传动装置。
传感器选择与集成
惯性测量单元(IMU)
高度计
IMU可以测量机器人的加速度、角速度和 姿态角等信息,是实现飞行稳定和自主导 航的重要传感器。
02
03
数据预处理
数据融合
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校 准等预处理操作,提取有效信息 。
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 如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数 据精度和可靠性。
人机交互与遥控接口
图形用户界面
设计直观易用的图形用户界 面,实时显示飞行机器人的 状态参数、飞行轨迹等信息 。
遥控指令解析
解析从遥控器接收到的指令 ,转换为飞行机器人可识别 的控制信号。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 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设 计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自主飞行实验与验证 • 系统优化与未来工作
01
引言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概述
仿生设计
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鸟类或昆虫的飞行原理设计的机器人, 具有独特的扑翼机构,能够实现类似于生物的飞行动作。
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的悬飞气动力分析及优化设计与制造研究.pptx
仿昆扑翼微飞行器(FWMAV)是一类厘米尺度的空中飞行机器人。 通过模仿飞行昆虫的扑翼翅运动模式,它能够实现与扑翼飞行昆 虫相似的悬飞能力和敏捷的机动性。
因其在未来的军民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仿昆 FWMAV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部分重要科研机构和研发单位的热门 研究课题。本论文开展了有关仿昆扑翼微飞行器的悬飞气动力 分析及优化设计和制造研究。
再次,为仿昆FWMAV的设计提供理论最优的翅膀形貌学和运动学 设计参数,首次建立了动态比例可缩放翅膀的无量纲保形参数化 描述,并采用结合了单纯形搜索的混合遗传算法(Hybrid-GA),首 次开展了扑翼悬飞能耗最小时的翅膀几何学和运动学参数组合 优化。组合最优化结果给出了最优的翅膀形貌学参数和翅膀运 动学模式。
针对选定的压电驱动仿昆FWMAV,采用了可行的被动柔性铰链来 实现翅膀的被动俯仰。为了设计和制造出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 压电驱动器,基于层合板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力学分析模 型,深入地开展了双晶片悬臂梁型压电弯曲驱动器的静态线性和 非线性模型以及动态非线性模型和的建立和基本参数的预测以 及优化分析。
通过与采用动态机械比例果蝇翅模型测得的气动力和力矩的对 比,本文的扩展准稳态气动和惯性力/力矩模型的适用性得到了 验证和生效。其次,针对扑翼悬飞的翅运动模式的动力学实现机 制,作者基于经典欧拉动力学理论和上述的扩展准稳态模型首次 建立了扑翼悬飞时两自由度翅拍动力学完整方程,采用常用非线 性常微分方程求解算法、边界值问题求解数值算法和最小二乘 优化算法,首次成功地给出两自由度非线性高度耦合的微分方程 的数值解,并获得了一系列驱动力矩和铰链刚度系数等设计参数。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扑翼悬飞低雷诺数非稳态气动 力,基于已报道的准稳态气动力学模型,作者建立了扩展的准稳 态气动和惯性力/力矩模型。该模型与以前的模型有三点不 同:(1)引入了沿着翅平面弦向轴线的气动阻尼力矩;(2)提出了 平动环量和转动环量气动力压心的无量纲弦向位置分布是一致 的假设,这样可以使得转动环量气动力矩的计算变得可行;(3)包 含了翅膀平面质心转动引起的惯性力和力矩。
仿鸟类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
仿鸟类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
赵晓伟;曾东鸿;占英;宝音贺西
【期刊名称】《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24(22)4
【摘要】仿生扑翼飞行器有着优异的气动性能和灵活的飞行能力,在军民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学者们在原理样机研制、扑翼气动机理、驱动机构、飞行控制等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从总体设计方法、驱动机构设计与优化、气动机理等方面综述了仿鸟类扑翼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首先,从扑翼总体设计方法入手,总结了仿鸟类扑翼飞行器仿生构型,归纳了总体设计参数估算方法;其次,综述了多种构型曲柄连杆机构在扑翼驱动中的应用与优缺点;接着总结了扑翼气动机理研究的实验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扑翼气动算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在计算成本和准确度方面的优劣情况;最后,对仿鸟类扑翼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针对原理样机研制过程提出展望.
【总页数】15页(P1-15)
【作者】赵晓伟;曾东鸿;占英;宝音贺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内蒙古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6
【相关文献】
1.仿蜻蜓扑翼飞行器翅翼结构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2.中国“信鸽”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及鸟类飞行机理与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
3.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研究进展
4.一种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扑翼操控机制
5.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研究进展、挑战与未来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仿甲虫微型飞行器折叠翼模态分析
仿甲虫微型飞行器折叠翼模态分析
王才东;牛震;胡坤;郑华栋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卷),期】2024()3
【摘要】自然界中甲虫采用扑翼飞行方式来实现飞翔,具有优异的飞行性能。
折叠翼模态特性对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分析了扑翼运动对翅翼模态性能要求,建立折叠翼有限元模型。
对折叠翼的模态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参数条件下折叠翼的模态特性。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各参数对折叠翼模态的显著性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折叠翼弹性模量与厚度对折叠翼固有频率影响显著。
这里研究结果为仿甲虫微型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4页(P335-338)
【作者】王才东;牛震;胡坤;郑华栋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TP242;V276
【相关文献】
1.一种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扑翼操控机制
2.飞行器折叠翼舵结构的动力学建模与模态分析
3.飞行角度及弯曲折叠对仿鸟扑翼飞行器影响分析
4.核心素养指向下初中名著阅读策略探究
5.互助与共建:小组工作介入高校防艾教育研究——以沈阳s大学“青春无艾”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k/Matlab构建扑翼仿真平台VFMAVS【6 J,作为后 续的仿真、分析与验证的试验平台. 2.1昆虫振翅模型
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非定常流动,产生更大的 升力,昆虫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一种理想扑动模式: 翅膀在平挥过程中维持大迎角以利用失速延迟机 制,在平挥结束阶段快速转动以利用绕流环量和尾 迹捕获机制.昆虫所采用的这种冼式翅扑动过程可 以简化考虑为4个分动作:翅膀两次大迎角的平挥 (下拍、上拍或者叫上挥)以及两次快速转动(顺翅与 反翅).当转动过程大部分位于上一个扑动周期时, 称之为超前翻转;反之,如果转动过程大部分位于后 一个扑动周期,称之为滞后翻转”1.
3操控机制的力间耦合分析及解耦(Force
2振翅运动参数对气动力旋量的影响(Influ— ence of wing kinematics parameters on aerodynamics wrench)
本节分析振翅运动参数对气动力旋量的影晌, 为了满足结果验证的需要,设计了一个虚拟的仿昆 扑翼飞行器VFMAV,在采用改进的准定常模型计算 其气动力后,建立其简化动力学模型并基于Simu-
一导…弋一戏~
顺翅反翅
翻转:生.
翻转
一—≯一…—形…一矽~
\
下}h
j一王霹一、/
|l\
~口
壬
{f
\j
,、
~一一一一一/、
0
r/2
r
图I昆虫翅膀在一个扑动周期内的运动 Fig.1 The motion of the iimeet wing during awlngl南t
多种途径的研究m”1表明振翅运动学参数对气 动力有极大的影响:
超前情况为正. 方式4如图2(d)所示,左右翅膀扑动对称:左
右翅的“顺翅”和“反翅”都采用“滞后/超前”模式, 此时会减少/增加升力只,称之为负/正的控制方式
4,
2.3平动迎角的控制作用 根据平动迎角对气动力的作用,可以确定如图2
(e—h)所示的4种控制方式: 方式5如图2(e)所示,左右翅膀对称扑动:在
第29卷第6期 2007年11月 文章编号:10024)446(2007)06-0569-06
机器人ROBOT
V01.29.No.6 Nov..2007
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解耦操控机制
胡明朗,魏瑞轩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提出一种解耦操控机制,用于解决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飞行控制中的欠驱动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在设计的虚拟仿昆扑翼飞行器及其仿真平台之上, 分析了振翅运动参数对平均气动力的影响,进而研 究振翅运动参数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仿 昆气动布局的操控机制.该操控机制通过调整转动 角振翅运动参数,实现对3个气动力和3个气动力矩 的独立控制,本质上这是采用周期函数系列将输人 参数化,在扑翼飞行器动力学系统中引入了更多数 目的独立控制量,使仿昆扑翼飞行器的控制空间维 度等于构造维度,将其化为一个完全可控的系统,从 而解决了仿昆扑翼飞行器的欠驱动控制问题.
和仿真试验分析了翅膀的振翅运动参数对气动力旋量的控制作用;然后在对昆虫飞行所采用的生物学振翅运动进
行模拟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翅膀的振翅运动参数,设计了一个能对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宴现独立控制的解耦操控机
制.此操控机制采用周期函数将控制输入量参数化,从而在仿昆扑翼布局的动力学模型中引人更多数目的独立控制
量.通过将原动力学系统转化为完全能控系统,解决了仿昆扑翼布局的欠驱动控制问题.同时,此操控机制仅仅要求
万方数据
第29卷第6期
胡明朗等:微型仿昆扑翼飞行器解耦操控机制
动力;同时,超前翻转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升力峰值; (5)只要能够实现对扑翼飞行器的振翅频率、扑
动幅度、翻转时刻、平动迎角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对 翅膀升力、推力的独立控制,进而实现对6个控制输 入量的控制‘州.
2.2翅膀翻转时刻的控制作用 仿昆气动布局翅膀的超前翻转会增大平均气动
insect-like n印piIlg埘Ilg micro air vehicles(FMAVs),The control effect 0f wiⅡg kinematics parameters on ael∞dynamics
wrenches is analyzed firstly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and then adecouplefl corarol mechanism is designed by
mill.i出Ilg the biological motion of insect tligllt,which c∞00ntro]the aerodynamics forces and moraents independently by
pf哦衄et出the∞ntrol u8帕删odic adjusting the wi“g kinematics parameters.This meeh丑I-ism
图1所示的这种扑动模式可用式(1)定量表 示[”:
币2万F习盖忑而[1+c。sw(t—to)/At]
to≤t≤fo+At
矗=11r-F2ao L-1一c。s21r(¨‘。)/At,]
t,≤f≤t,+At,
(I) 式中参数,为扑动周期,庐为扑动幅度,to为扑动加 速(减速)时刻,血为扑动加速(减速)阶段,Af,为翻 转周期,£,为翻转时刻,a。为平挥迎角.这组参数能 够确定昆虫翅膀的扑动模式,被称为振翅运动参数.
.HU Ming—lang,WEI Rui—xtta[1
(n,i一:W lnstitm,Air Fore踟一H-g Ur,b;emity,Xi'art 710038,CAin)
Abstract:A decoupled conrail mec]1aIljsm is pmpDsed∞solve the underactuation problems existed in flight∞ntrol of the
下扑时具有相同的平动迎角a,上下扑之间存在相 回平动迎危偏差值厶a≠o,此时会产生俯仰力矩坂 和推力E;以偏差值Aa>O时的控制方式5为正.
方式6如图2(f)所示,左右翅膀不对称拍动: 在下拍时具有相同的平动迎角“,但左右翅的偏差
值反号,即妇,=一A%。此时会产生偏航力矩M,;以
左翅△口>0时的控制方式6为正. 方式7如图2(g)所示,扑动过程中左右翅膀
图2中口代指下拍过程中的平动迎角,Aa是翅 膀在上挥过程中的平动迎角与在下拍过程中的平动 迎角的差值,即Aa=nt—a下.
方式1如图2(a)所示,左右翅膀对称扑动,且 “反翅”时“超前/滞后”转动,“顺翅”时“滞后/超前” 转动,则会产生一个正/负的俯仰力矩+/一My和向 前/后的推力+/一t;以控制方式1的“顺翅”超前 情况为正.
接展开线性化后系统是不可控的…,同时不满足 “Brockett镇定必要条件”,我们熟知的以光滑静态状 态反馈为基础的控制方法就不能解决欠驱动系统的 镇定问题”j.因此,仿昆扑翼飞行器的控制问题具有 相当的难度.
“微机械昆虫(MFI)”项目组开创了仿昆扑翼控 制研究的先河,他们通过比较扑翼与直升机旋翼之 间的相似性,控制MFI的平均控制力矩和平均升力, 将动力学模型在原点近似线性化后实现姿态控制, 并在角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MFI的悬停控制”‘4’
^‘
j、 / ?‰/靛
么’。 念 /ar:ai-" Aar=Aal≠口
钦N k,=口卜 Adr=·At21≠ 0(OJ‘ 1源自^,N秒 j~ j/
矽叁 ∞,=Aal50
矽企 Aa r。Aal2 0
Fig.2
墨2调整振翅运动韵酾转时捌与平动迎角所产生鹩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The aerodynamic forceg aDd torques generaled by modulating the flip Ktar[time and卿d-stroke∞出。f attack
上下拍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平动迎角,即△“=0,但是 左翅的平动迎角不等于右翅的平动迎角,此时会产
万方数据
机器人
2{}07年11月
生横滚力矩^t;以左翅的平动迎角小于右翅时的控 制方式7为正.
方式8如图2(h)所示,扑动过程中左右翅膀 上下拍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平动迎角,即△a=0,同时 左右翅膀的平动迎角相同,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平动 迎角来控制升力t的大小;以增大平动迎角时的控 制方式8为正,
力,滞后翻转会减小平均气动力;同时,超前翻转会 产生一个较大的升力峰值.由翅膀翻转时刻的作用, 可以确定图2(a—d)所示韵4种控制方式.
L
懋 ∥ 器 t姗≮
。滞后。
、?一≯j、、。≮、
翻K 。髟 隐
7超前 、
^I L
.醐‘’
,昼这
获
j凡蕊厌
聊 1髫 K 隧 ,超前 、
、E
∑‘ i'/
7- .俺付4
system
1引言(Introduction)
仿昆扑翼布局不但可以更好地利用非定常流克 服低雷诺数下的气动性能恶化问题,在整个扑动周 期内都有升力,而且其运动控制参数的多样性还使 它具有控制灵活等优点,是现有条件下设计厘米级、 亚厘米级微型飞行器的最优气动布局,
但仿昆扑翼布局采用动力面、控制面一体化方 案,造成扑翼飞行器是一个在非定常周期时变气动 力作用下控制空间维度为4、构造空间维度为6的欠 驱动系统.欠驱动系统属于本质非线性系统,因此直
controlled m∞hanism only Ie-
attack∞出tO quires the
be controllable,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in designing insect-like FMAVs.
Keywords:micro air vehicle;insect-likeflapping埘119 air"hicIe(FMAV);wing kinematics parameter!underaetu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