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酷学网国考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它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中一个方面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A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如果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如果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但大小在增加,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都意味着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运动状态是由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可能只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速度大小并未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这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____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是因为他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右;小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要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是天平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2、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D、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3、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力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核心概念,这主要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哪种观点?A、落体定律B、惯性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时,下列哪一个知识点是解决电路分析问题的基础?A、电场强度B、欧姆定律C、光的折射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5、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作用在不同性质的物体上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6、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讲解“光的折射”时,以下哪种实验最能直观展示光的折射现象?A、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B、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C、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D、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7、在一个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中,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碰撞前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碰撞后速度分别变为(v′1)和(v′2)。

若(m1=m2)且(v1=−v2),则碰撞后的速度关系为:•A)(v′1=v1),(v′2=v2)•B)(v′1=v2),(v′2=v1)•C)(v′1=−v2),(v′2=−v1)•D)(v′1=−v1),(v′2=−v2)8、对于一个理想变压器,如果初级线圈匝数(N1)为1000匝,次级线圈匝数(N2)为500匝,当初级电压(V1)为220伏特时,次级电压(V2)是多少?•A) 110伏特•B) 220伏特•C) 440伏特•D) 550伏特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探究能力。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阻率ρ的单位是欧姆(Ω)B. 电容C的单位是法拉(F),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磁通量Φ的单位是韦伯(Wb),韦伯是导出单位D. 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伏特是导出单位答案:D解析:A选项,电阻率ρ的单位是欧姆·米(Ω·m),而不是单纯的欧姆(Ω),因此A错误。

B选项,电容C的单位是法拉(F),但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包括米(m)、千克(kg)、秒(s)、安培(A)等,因此B错误。

C选项,磁通量Φ的单位是韦伯(Wb),韦伯确实是导出单位,但此选项的表述没有错误,但对比其他选项,它并未直接涉及到单位性质的错误,故不是最佳答案。

D 选项,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这是正确的,因此D是正确答案。

2.在下列选项中,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时,正确的是()A.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 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D. 周期和转速可以变化答案:B解析:A选项,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因为运动方向始终沿着圆的切线方向,所以A错误。

B选项,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它描述的是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和方向,所以B正确。

C选项,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是始终指向圆心的,即方向时刻在变,所以C错误。

D选项,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转速都是固定的,不能变化,所以D错误。

3.下列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三定律只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C解析:A选项,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状态的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所以A错误。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了解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等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经典】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3

【经典】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3

(精选)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图1为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实验,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可用于说明的物弹问题分别是( )。

A、小球D的振幅最大,小球C的振幅最小,摆长与振幅的关系B、小球D的振幅最小,小球C的振幅最大,摆长与振幅的关系C、小球B的振幅最大,共振现象D、小球B、D和C的振幅相同,受迫振动规律【答案】CA、AB、BC、CD、D【答案】D3、如图2所示,三个小球a、b、c分别在距离地面不同的高度危h1、h2,h3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依次落到水平地面,小球。

落到水平地面D点,DE=EF=F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两球落在D点的左边B、b球落在D点,c球落在E点C、三个小球离地面高度h1:h2:h3=1:3:5D、三个小球离地面高度h1:h2:h3=1:4:9【答案】D4、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0.0cm,大气压强为76 cmHg。

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

A、2.0 cmB、3.5 cmC、4.0 cmD、4.5 cm【答案】B5、如图4所示,在以0为圆心,半径为R的虚线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8随时间变化关系为B=B0+kt(k为常数)。

在磁场外有一以O为圆心,半径为2R的半圆形导线。

则该半圆形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

A、AB、BC、CD、D【答案】CA、36JB、48JC、56JD、60J【答案】A7、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5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哪个选项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A.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B.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两者相互配合C.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D. 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是知识的复制品2、题干: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B.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C.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可以忽略教师的认识规律D.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教学规律,但可以忽略学生的教学规律3、在以下哪个选项中,描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B. 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严格控制课堂纪律C. 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 追求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4、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A. 提问要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问题B. 提问要频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C. 提问后立即给出答案,以免学生思考D. 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关于简谐振动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大,在最大位移处最小。

B.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小,在最大位移处最大。

C. 振动能量在整个振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D. 振动能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无规律可循。

6、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上,若水的折射率为(n),则光线进入水中后的速度为:A.(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c),与介质无关。

D. 不确定,因为还需要知道水的具体类型。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N)D. 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B. 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C. 磁场变化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D. 磁场变化在绝缘材料中产生感应电流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在物理学中,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周期性运动形式。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答案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答案

误差的产生在实验中不可 避免袁得到的图像与预期不 符时袁应进行正确的误差分 析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尧积 极思考的科学素养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袁在温度 不变的情况下袁压强 p 与体积 V 成正比遥 这就是英国科学家 玻意耳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遥
玻意耳 定律
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尧习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袁熟悉
l E窑dl=-
d椎 dt
=-
S
dB dt
窑dS

E窑2仔r=-
dB dt
仔r2
只考虑感生电场的大小袁可得
E=
r 2
dB dt
=0.2 N/C遥
渊2冤等腰梯形导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为
着=-
d椎 dt
=-
dB dt
S=-
dB dt

1 2
R2兹-
1 2
a
姨3 2
a冤=-0.045 V
由楞次定律判断出袁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遥
三尧案例分析题
10.揖参考答案铱
渊1冤错误之处院带电粒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袁除了电场力做功袁还有重力做功遥
错误原因院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得不透彻袁导致对物体受力分析错误袁体现学生平时学习时不求甚解
的习惯遥
正确解法院q
U-mgh=
1 2
mv
B2-
1 2
mv 02淤
粒子在初速度方向上仅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袁末速度为零袁则
要 89 要
学知识袁杆中的电动势在右边磁场区域袁从0 开始随着时间增大袁离开磁场后变为 0曰进入左边区域后袁方向变为 负向袁电动势从 0 开始随着时间增大袁离开磁场后变为 0袁可知 C 正确袁故选 C遥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在时间t内移动了距离s。

如果将作用力加倍,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将是原来的多少倍?A. 1/2B. 1C. 2D. 42、两个点电荷+Q和-Q相距r放置,它们之间产生的电场线数量如何变化?A. 随着r的增大而增加B. 随着r的增大而减少C. 不随r的变化而变化D. 先随r的增大而减少,后随r的增大而增加3、题目: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一定发生折射D、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改变4、题目:在下列关于浮力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成正比B、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密度成正比C、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D、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受到的压强成正比5、对于一个封闭系统的理想气体,当气体温度升高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的压强必定增加D、气体的体积必定增加6、在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电工计算时,对于一个理想导体而言,其电阻R、电流I 和电压V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R = I / VB、V = I / RC、I = R / VD、I = V / R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采用“近似苏格拉底”的方式启迪思维,以下不属于该方式特征的是()A. 逐步引导,帮助学生思考B. 放任学生自由发挥,不打断学生的思路C.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D. 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8、在讲授“机构能的转化”这一课时,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下哪种教学媒体运用不当?()A. 教师播放了一段机构能量转化的动画视频B. 教师展示了机构能量转化的动态演算过程C.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机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D. 教师布置了与机构能量转化相关的课堂练习题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解释牛顿第三定律,并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高级中学资料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高级中学资料

精品文档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描述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 所示。

在振幅较小的情况下,通过该实验能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图1A.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摆长均无关.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振幅和摆长有关B .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均无关,与摆长有关C .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均无关,与摆长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D两项错误。

题,因此周期只与摆长有关,与摆球的质量、振幅均无关,A、B C【答案】。

解析:单摆的周期T=2CD 目的问题是通过该实验能初步得出的结论,项是一个定量关系,通过该实验无法得出,D 项错误。

故本题选。

甲所示,在力传感器下端悬挂一钩码。

某同学手持该传感器,从站立状态下蹲,再从下蹲状态起立回到站立22.如图乙,则起立过程传感器受状态,此过程中手和上身保持相对静止。

下蹲过程传感器受到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到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可能是(。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解析:在起立过程中,该同学先向上加速运动,后向上减速运动。

因此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

可以判断【答案】C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加速度a 加速度a 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拉力大于重力,即拉力大于F0 C。

即拉力小于F0。

故本题选火星和地球相比,1,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

若将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

根据表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表.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A .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D,可知T=2项。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doc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doc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了解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等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李老师用弹簧和物块做成如图1所示的弹簧振子演示振动图象。

课前准备实验时,李老师觉得该弹簧振子振动频率过小,想让振子的频率增大一倍,为此他将()。

A.换一个质量为原质量两倍的物块B.换一个质量为原质量一半的物块C.弹簧长度减去一半D.弹簧长度减去3/42.雨后,太阳光入射到大气中的水滴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2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了A→B→C变化过程,其压强随温度变化的p-t图如图3所示。

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的体积分别为V A、V B、V C。

则通过图象可以判断()。

A.V A=V B>V C B.V A=V B<V CC.V A<V B<V C D.V A>V B>V C4.一个23892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Pb原子核发生 衰变的次数为()。

A.6 次B.10 次C.22 次D.32 次5.如图4所示,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d 处(d <R ),固定一点电荷+q ,用导线把球壳接地,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 )。

A .0B .04q d πεC .04qR πε-D .011()4qd R πε- 6.如图5所示,墙上有两点M 和N 分别钉有两铁钉,M 和N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M 点的铁钉上,另一端跨过N 点的光滑铁钉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在绳上距M 点2l 的P 点系上一质量为m 2的重物,平衡后绳的MP段正好水平。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试卷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试卷

A.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C.气体密度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D.气体的总动能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二、计算题(共 1 题,共 20 分)
9. 如图 9 所示,一个薄的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导体,沿长度方向的电流
在柱面上均匀分布。求半圆柱面导体在其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A.两列波在 a、b 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 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 4m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2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 c 为振动加强点 D. 2 = 0.5 时刻,b 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5. 如图 5 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状态 A→C→B 的过程,下列关于 此过程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某教材关于“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下。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电流、磁场等相关知识。
问题:
(1)简述什么是安培力。(4 分)
(2)材料二所述实验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
活动、设计意图等)。(20 分)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7
12. 材料:图 12 为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哪种物理知识的教学?(4 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帮助青年人 学到 用到 得到 走正道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物理量的是()A. 时间B. 质量C. 长度D. 光速2、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B. 模型法在物理学中应用广泛C. 类比法可以用于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D. 实验法必须完全排除所有误差3、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D、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5、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B、电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C、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D、光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6、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不属于基本实验操作的是()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B、使用天平称量质量C、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D、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7、在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相互转化B.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现象8、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进入玻璃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答案:B;C;D解析:A.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A错误;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即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后,若回到出发点,则位移为零,故C正确;D. 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只要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就相同,故D正确。

2、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答案:A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故B错误;C.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圆心上,圆环上无一点,故C错误;D.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一定与其几何中心重合,故D错误。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甲、乙两木块在相同大小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木块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B. 甲、乙两木块的动量一定相等C. 甲、乙两木块的动能一定相等D. 甲、乙两木块的加速度一定相等答案:A;D解析:,A.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相同的恒力F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m可知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但不知道甲乙两木块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加速度at2,可知位移x与加速度a和时间t有关,由于的大小关系。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再进行理论推导B、可以直接通过理论讲解,无需实验验证C、只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无需深入探究D、只需强调定律的文字表述,忽略其数学表达式2、在讲解“光的折射”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A、教师直接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并通过例题进行巩固B、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C、教师播放关于光的折射的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并理解D、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尝试总结规律3、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在时间(t=0)时的位置为(x0=5m),速度为(v0=2m/s),加速度为(a=3m/s2)。

请问该质点在(t=2s)时的位置是多少?A. 17mB. 16mC. 18mD. 19m4、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只有当导体静止时,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B.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内会产生感应电流。

C. 电磁感应现象只能发生在闭合回路中。

D.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方向相同。

5、以下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

C、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6、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改变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B、光的干涉现象是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中相遇时,光波的振幅相加或相消的现象。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1[单选题]某版本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内容。

该问题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学习()问题:带正电的带电体。

置于铁器旁,把系在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等位置。

带电体C与小球间的作用力会随距离的不同怎样呢?在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作用力又会怎样变化?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电磁感应B.库仑定律C.静电感应D.安培定律正确答案:B解析:图中场景为研究电荷间作用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关于库仑定律的实验。

故本题选B。

2[单选题]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加速度计,如图所示,杠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可绕硬纸板上的O点在纸板面内自由转动。

将此装置竖直固定于某物体上,若杠杆向右运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物此时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向左加速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tanθB.向右加速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tanθC.向左减速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cotθD.向右减速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cotθ正确答案:B解析:绳子向左转动,小球受到重力和斜向右上方的拉力,二者合力向右,有向右的加速度,所以小球向右加速或者向左减速。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Tcosθ=mg, Tsinθ=ma,可得加速度a=gtanθ。

故本题选B。

3[单选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攀登技术高峰取得的重大成果。

如图所示。

某北斗卫星在近地点A和远地点B的动能分别为E ka,E kb,角动量大小分别为L A,L B,则()A.B.C.D.解析:根据开普勒定律,近日点的速度大于远日点的速度,故V A> V B,E kA>E kB。

北斗卫星系统在运动的过程中,合外力矩为0,角动量守恒,所以LA= LB。

故本题选C。

4[单选题]电磁流量计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常用来测量高黏度,强腐蚀性带电流体的流量。

图4为其磁场示意图,圆管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管的直径为d,空间有垂直于圆管轴线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以下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C、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D、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3、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速度达到v。

如果将物体的质量加倍到2m,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该物体的速度将是:A. v/2B. vC. 2vD. 4v4、两个点电荷相距r时产生的库仑力大小为F。

若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半,则新的库仑力大小会是原力大小的多少倍?A. 1/2B. 1C. 2D. 45、在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力是物体静止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形状的原因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在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摩擦生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发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7、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恒定的拉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假设摩擦力为f,经过时间t后,该物体的速度v为多少?t)A.(v=F−fmB.(v=(F−f)t)t)C.(v=F+fmD.(v=Fmt−f)8、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和q2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如果保持q1不变,而将q2加倍,并且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两倍,那么新的作用力大小F’是多少?A.(F′=2F)B.(F′=F)F)C.(F′=12F)D.(F′=14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
(1)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等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3)熟悉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具备物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 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 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
生引入学习活动。

(三)教学实施
1. 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2. 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物理学习评价
(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 物理教学评价
(1)能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试卷结构
模块比例
题型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40%单项选择题计算题
教学设计27%教学设计题教学实施20%
教学评价13%
案例分析题
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27%非选择题:约7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 .红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
B .红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C .紫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
D .紫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2)两个平行放置的大金属板M 和N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四个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从左到右依次为4321σσσσ、、、,如图示。

不考虑边界条件,则有
A. 3241σ-=σσ=σ,
B. 3
241σ=σσ=σ,C. 3
241σ-=σσ-=σ,D. 3241σ=σσ-=σ,2.计算题
(1)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面积均为S 的矩形金属板,
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间距为d ;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v ,方向水平;地磁场磁感
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B ,水的电阻率为ρ;水面上方
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键K 连接到两金属板上。

忽略边缘效应,求:
①该发电装置的电动势;
②通过电阻R 的电流强度;
③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

(2)如图示,某人从井中提水。

水桶离开水面时装有10.0kg 的水,由于漏水,水桶每升高1.00m 要漏去0.20kg 的水。

求:人匀速地将水桶从水面提升10.0m 到达井口时所做的功。

3.案例分析题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电路、安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第5题如下。

检测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C 选项。

[题目] 在图示的电路中,每节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 分别置于a 、b 两处
时,若导线MM '与NN '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则可判断这两段导a f b f 线
A .相互吸引,b
a f f >B .相互排斥,b
a f f >C .相互吸引,b
a f f <D .相互排斥,b
a f f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答出2个即可)?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高中物理《物理1》某教材“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内容节选
材料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内容标准”
“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课前已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一内容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的作用
(2)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不少于3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