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辨证统一论
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问题备受关注。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依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提供了大学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也会对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个人价值的实现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个人能力的提升、自我发展的规划等。
而社会价值的体现则是通过个人的职业发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是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是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而实现的。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培养,而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也需要有个人的奋斗和贡献。
大学生既要关注个人的发展,也要关注社会的进步。
个人的价值不能以牺牲社会价值为代价,而社会的价值也需要个人的参与和推动。
只有在这种辩证关系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辩证统一。
四、培养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思维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思维具有整体观念、辩证思辨、实践思维等特点,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通过开设唯物辩证法的课程或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大学生对问题的多面性、复杂性和变动性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在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一○陈存珍 刘德泉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这是每个人都必然面临的问题。
然而,要确定正确的人生道路,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就必须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寻求正确的实现形式。
什么是人生价值呢?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
也就是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特定的人们与特定的客观外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外物的属性或功能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现为外物对人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如果我们将问题引申一步,把享受需要的人作为价值主体,那么提供需要的外物就是价值客体。
而作为价值客体的外物在一般意义上,不仅包括人以外的客观事物,而且包括非主体涵义上的人。
因此,人生价值是每个人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或人生实践过程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即人生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人生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由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自身作为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同时又有满足一定需要的作用和能力,他的作用或能力与他的需要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种价值关系。
一般说来,一个人通过诚实劳动或用正当手段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越高,其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其自我价值就越小。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他人、群体、社会等其他价值主体的满足。
社会价值的大小在于对他人、群体、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贡献越大,满足他人、群体、社会需要的程度越高,其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其社会价值就越小。
就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来说,一方面,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细胞,社会需要的满足最终要通过许多个人需要的满足体现出来,社会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个人需要的满足。
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是社会中比较独立的个体,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独立的个人构成,两者是相互促进,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带有全局性,而个人带有局限性,只有满足一定的社会条件,才带有社会属性,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是人的利益长远和根本利益,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也保障了个人利益的实现。
1、在个人中的小我和社会中的大我,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过程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认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把自己的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紧密结合,在拖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2、在对立中统一,在统一中对立,两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离开了人,就没有了社会,个人离开社会人也无法生活,社会整体方面的提高,是需要更多的人去参与,推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的前进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是一个抽象的范畴,而个人是一个具体的人,是生活中具体的真人,社会是由很多个这样的人来构成,社会的环境对个人的发展有推动或制约作用,个人应当认清目前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到社会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中所认可的价值,包括个体的实际能力、人格特质、心理状态等。
而社会价值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首先,人的自我价值对于社会价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个体必须有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才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只有个体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和产生价值。
其次,社会价值对于个体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确认也是至关重要的。
个体的成就、贡献和社会地位往往能够反映其自我价值的一部分,而社会对个体的认可和肯定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和评价。
然而,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非总是一致的。
有时候,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可能偏向于自满或自卑,与社会的实际评价存在差距。
此时,个体需要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以实现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自我价值的认知。
总之,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个体需要通过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不断调整和提升,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使自己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致,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3篇
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3篇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1摘要: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我们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60―02一、人的价值即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包含个人、集团、阶级、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还可以是实践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价值关系,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满足一定的价值需要。
价值客体的属性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它的多方面的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多方面的需要。
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主体的需要是变化的,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是多元的、变化的、可逆的,有的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
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
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
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就是他的自我价值。
人作为价值客体,他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请你据此谈谈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值的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这一理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和平衡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首先,让我们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而个体又是社会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结构对于个人的塑造和影响,同时也认为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
个体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能力、价值观和目标的认知,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理解。
这些因素构成了个体的自我价值观。
个体的自我追求通常包括追求幸福、满足基本需求、实现个人目标和潜力的愿望。
这些自我追求是人生的一部分,体现了个体的自我价值。
然而,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是与社会价值相隔离的。
社会价值是指社会共同认同和推崇的理念、道德观念和目标。
社会价值体现了社会对于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的共识。
个体的行为和选择通常受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为社会价值塑造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就是为什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社会价值的影响和制约。
然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
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也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个人的创新、奋斗、社会参与以及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
这种互动性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个体的行为可以为社会价值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理解和平衡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自我与社会并不是对立的。
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通常与社会价值相一致,例如,追求公平正义、合作和共享资源的社会价值有助于创造更有益于个体的社会环境。
因此,个人的自我追求可以与社会价值相协调,而不是相互对立。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社会价值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自我价值则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和尊重。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的平衡与发展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社会价值的体现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努力和成就,也可以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奉献。
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这种社会认可和尊重会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推动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展。
然而,社会价值的追求不能以牺牲个人自我价值为代价。
个人价值是人的固有属性,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认同和尊重。
一个人只有在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满足感。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社会价值而忽视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失落和迷失。
因此,个人的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要求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个人应该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发展自我价值。
在工作岗位上,个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提高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个人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追求个人的理想和梦想。
只有在兼顾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也反映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作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公正的制度,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关怀。
只有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良好,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促进。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论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论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过程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惟一能动因素,因此,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能量,社会系统中每个人的动力作用及其强度决定着该社会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水平及强度。
离开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个人发展是创造力之所在、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改造了人就是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就是改造了人。
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没有充分发展的个人,便没有生机勃勃的社会;而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来支撑,离开社会发展的个人发展是片面的。
1.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相承社会发展向人提供物质的、精神的历史条件,决定着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
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内在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
二者是一个双向同步的统一运动过程,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发展。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 月14日问世。
随后计算机飞速发展,带领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计算机的问世是研究小组的成果,是个人在社会提供物质、精神条件的基础下、自己工作领域中的发展成果。
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向个人提供物质的、精神的历史条件,而个人发展推动着社会前进。
2.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互制约性。
首先是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个人发展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制约,社会发展向个人发展提出客观要求,使个人发展成为必然和必要;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个人发展成为可能和现实;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发展的性质、内容和程度,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不同,使个人发展在性质和内容上就有所差别,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多少,制约着个人发展程度或水平的高低。
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辩证统一
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辩证统一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辩证统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自我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他们既是独立个体,又处于社会整体之中。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大学生的唯物辩证法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辩证统一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追求和发展的动力。
他们在学术、技术和人生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
大学生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满足和认可。
他们渴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还体现在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上。
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并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生路径。
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知。
大学生认为,只有在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同时,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充实。
二、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仅有自我追求,也需要与社会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他们需要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并将自己的价值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大学生要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不仅体现在学术和专业领域,还包括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参与,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是辩证统一的。
大学生的自我追求和个性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认同的基础上。
只有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理解和认同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大学生的个人追求又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能量。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追求,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以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它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潜能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希望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和成就。
这种个体的自我价值追求既是每个人内心的驱动力,也是个体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然而,人生的自我价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社会价值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影响。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在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同时,个体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的自我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
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个体的成就和贡献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回报。
个体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价值。
只有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下,个体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促进。
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就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个体的成就和贡献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个体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相互平衡。
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就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应该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要求,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遵守社会的规则和法律。
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当一个人进人青年阶段,具有了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就会开始思考人生问题,选择人生目的.形成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会通过提出并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的问题,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要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准确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评价,需要确定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尺度。
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究竟是什么?人人生价值的评价是否存在一个客观标准?显然,要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得深人到人生价值的内部,对其本质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
要达到对一个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就要对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
本质就是关系,这是世间万物普遍的辩证本性,人生价值当然也不能例外。
深入了解人生价值的本质以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人生价值的不同方面及其矛后关系。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
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概念,是由几层价值关系结构而成的。
从人生价值的主体需求对象讲,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从人生价值需要主体看,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
在这里,价值客体是个体的人生活动,价值主体是社会和他人。
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尺度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其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如果个休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分别解释】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劳动及其道德行为对社会、他人的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社会对他的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辩证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因为没有贡献,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的自我价值,没有索取,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贡献。
因此,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权利和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据此谈谈人生的自我 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据此谈谈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密不可分。
下面谈谈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1.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会中: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每个人内在的独特性和人生意义,是个体对自身的认同和追求。
然而,这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认可、和共享。
在社会中,个人的自我价值需要通过与他人互动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2.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的影响:社会价值是指在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中被视为有意义和有益的行为、贡献或成就。
社会价值的形成和评价标准与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法律法规等紧密相关。
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作用,个人的自我价值往往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来得到验证和肯定。
3.互利共生的关系: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相互促进和影响。
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社会的提供机会和支持,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个人的创造力、才能和贡献。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互动中,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4.历史任务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和实现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个人的自我价值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任务的要求。
在实现个人自我追求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共同利益来定位和规划,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需要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追求社会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来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促进和影响,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在实现个人自我追求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共同利益,为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个人价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而社会价值则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从理论上来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助于他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地位,也是他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割裂开来。
从实践层面来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的支持。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这需要他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需要他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有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的人,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而一个成功的人在社会中的贡献,也会反过来促使他继续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2. 个人价值的提升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会使他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加关心他人的利益,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种贡献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还体现在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上。
一个有高度价值观念的人,会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3.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例如,一个人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可能会忽视家庭和亲情;或者一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这些矛盾和冲突要求我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做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或信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既存在对立,又具有统一的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追求往往与社会的需要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又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在探讨对立统一规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立。
个人往往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为首要目标,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然而,在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往往会影响到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在某些情况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可能会产生。
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人的争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个人追求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存在一种对立关系。
然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又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也需要建立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之上。
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统一的基础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天下之至公为大,天下之至正为通,天下之至仁为和。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个人的选择和行为不仅影响到身边的人,还可能对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不断呈现新的挑战和机遇。
个人如何在实现自身追求的同时,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对立统一规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问题。
在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寻找平衡,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
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立统一规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才能找到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自我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便是这个思考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人生价值的整体。
自我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自己对自身的认可和评价。
它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的认知和感受上。
当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潜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我们会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比如,一个人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或者通过锻炼,改善了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都能让他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社会价值,则是指我们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
这可以是我们的工作成果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是我们的善举为他人带来的帮助和温暖。
一个医生成功救治了患者,一个教师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一个志愿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援助,这些都是在创造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辩证关系。
首先,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
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品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和条件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一个人自身都处于迷茫、困惑、缺乏自信的状态,很难想象他能够有效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比如,一个想要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首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爱心,从而在教育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如果他连自己的知识体系都不完善,教学方法都不熟练,那么他很难实现作为教师的社会价值。
反过来,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
当我们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行动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积极的改变,我们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
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会激励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就像一位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和钻研,终于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解决了某个领域的难题,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
-注意事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5.创新创业领域
-条款:鼓励创业者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关注社会问题,实现创业价值。
-说明:创新创业领域应倡导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精神,引导创业者关注社会需求,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3.弘扬奉献精神
个人要弘扬奉献精神,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努力奋斗。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的条款:
1.教育领域
-条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说明:在学校教育中,应增加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社会理想激发个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实现社会理想的伟大事业中,个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这种奉献精神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要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立足岗位,发挥专长
个人要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实现社会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创业者追求短期利益,忽视社会效益。
-解决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对关注社会问题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支持和奖励,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
5.实践过程中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解决办法:合理规划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实现都能得到必要的物质和人力支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法律法规的遵守、政策导向的把握、以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等问题,确保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体现。
2.社制,确保个人在贡献社会的同时,自身利益也能得到保障。
3.价值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解决办法:在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促进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
4.社会环境变化对个人理想的影响
(3)在面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冲突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服从社会大局,为社会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实现路径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信仰,明确人生目标。
2.提高自身素质
个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为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4.创新创业领域
-条款:增加关于创新创业项目应考虑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结合的要求,引导创业者关注社会需求。
-详细说明:对于创新创业项目,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那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项目,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
-解决办法:在具体实践中,应指导个人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资源,合理规划发展路径,确保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达到平衡。
-详细说明:企业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个人职业成就与社会效益挂钩,促进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步发展。
如何正确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如何正确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
价值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
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
首先,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同时并存,相互统一的。
其次,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
没有社会价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我价值,只有当人们的自我价值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时,才是真正
的自我完美。
再次,自我价值要以有益于社会、他人为前提,如果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失去社会价值,对社会和他人产生负的社会价值,就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否定,丧失自我价值。
1。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对辩证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而社会价值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创造的、对社会产生的价值。
在探讨二者关系时,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构建社会价值的基础。
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才能、潜力和追求,通过实现自我价值,个体能够将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例如,一个具有艺术天赋的人通过努力学习和创作,可能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为社会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一个具有医疗技能的人通过医治疾病,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减轻病人的痛苦,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因此,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还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福祉。
个体的自我价值也受到社会价值的影响。
社会价值是社会对于不同职业和行为的评价和认可,它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认同。
社会价值的认可能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
例如,一个社会上广泛认可的职业如医生、教师、科学家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个体会因为被社会认可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进而激发个体更加努力地追求自我价值。
然而,社会价值的评判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有时会导致个体追求虚荣和功利,忽视了个体内心真正的需求和追求。
因此,个体在追求自我价值时需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社会价值的束缚所限制。
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自我价值可能会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限制,从而导致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产生困惑和矛盾。
例如,在某些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自我价值可能会受到性别歧视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限制了她们追求个人事业和独立自主的权利。
而在一些职业领域中,个体的自我价值可能会受到竞争压力和外界评价的影响,导致个体追求功利和个人成就,而忽视了自身的内心需求和人生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辨证统一论赵万波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个人价值只有和社会价值融合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一起才是价值实现的途径,离开社会价值而孤立地谈个人价值是形而上学和实用主义的观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样是一个辨证的统一体。
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价值是一个涉及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范畴。
就一般意义来说,价值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如果以个人为主题,它指的是社会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在何种程度上给予满足。
如果以社会为主体,人的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贡献。
这是人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多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实现人的最高价值的不是根本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某些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等等。
要使社会能够保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努力工作。
这就要求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多做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存在和需要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种要的是在于他为社会、为别人尽了什么责任,做了什么贡献。
一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与个人成长具有同一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中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人的价值”和“人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国家鼓励社会成员努力工作,对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又逐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要给予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表彰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尽可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但个人更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价值是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奉献、消费与创造的统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消费不讲创造,或者相反,都是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片面理解。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发展过程,脱离社会即无个人的成长。
首先,社会使个人得以生存。
人类的祖先原来就是群体动物。
劳动使猿变为人,而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的。
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34页)。
离开社会,单个的人根本无法生存,人就不成其为人。
其次,社会使个人力量得以发挥和增强。
个人的活动不论什么性质,都必须是在多层次的集体中进行的,离开集体、离开社会,任何的个人作用都表现不出来。
再次,社会使个人的利易得以满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只有社会发展了,国家繁荣了,个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最后,社会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作为一种环境,对个人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影响很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为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另一方面,个人影响社会,社会也依赖于个人。
首先,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聚合。
没有一定的个人,也就没有集体。
离开一个个单个人的活动,就没有集体活动,就没有人类活动,也就没有集体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其次,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是社会价值的一个基点。
社会的所有成员都积极发挥个人的力量、并能齐心合力,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就得以加强。
如果情况相反,比然使社会力量削弱。
再次,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影响社会利益。
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其参加革命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社会利益也就会增多。
如果情况相反,必然使社会价值受到影响。
总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辨证统一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二、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与特征的分析,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从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做的新概括。
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的。
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生产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促进人的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了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自己也改变着,熔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建设,科技进步与发展,不断改造着自身,形成新的力量转变新的观念,造成新的多经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进步,又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限制了被剥削者的发展。
这表现为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近些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志只讲个人价值,不讲社会价值;只讲个人主观需要,不讲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对个人的制约。
这种抽象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是极端个人主义,它不过是资产阶级专门追逐个人利益的阶级利益意识的表现。
这种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的观点,只能造成个人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欲望同客观现实、同他人、同集体的尖锐冲突,引导人们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
这是十分错误而非常危险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统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从积极地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出发,把人的社会价值或人的社会责任放在人生观的重要地位。
社会如同大水库,如果不往里面灌水,只想从中汲水,这个水库很快就会干枯,社会就会停滞,民族就会衰败。
一个有活力的民族社会总是贡献多于索取的社会。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的。
它认为,固然没有任何个人也就无所谓集体或社会,但是没有集体或社会,任何个人首先无从存在,更谈不到他的价值和自由。
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可以比做树根和树叶的关系,树没有叶子不行,但没有根更不行,所以说,根深才能叶茂。
正是由于这个简单的道理,社会主义首先强盗社会的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的价值中才谈的到每个个人的价值。
如果从孤立的个人出发,就看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生命是短暂的,象草木一样,到时枯萎零落,这是消极的说法;“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是积极的说法,但也只限于就个人考察个人。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就不同。
人生的意义在于他作为社会成员,对这个社会究竟有什么贡献。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熔入社会之中就变为永恒的;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它汇合于社会之中就变的巨大。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孔繁森形象永远流在人们心中。
因此,化个人有限的生命为无限,变短暂为永恒的办法,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利益效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现。
只有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素质,树立远大理想,才能使人才健康成长。
在处理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无论古今中外,凡是积极的、进取的人士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中国历史上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鲁迅说自己是一条牛,吃的是草,挤的是牛乳。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还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见《纪念爱因斯坦文集》第66.69.51页)都是强调对人类的贡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董必武“甘为公仆耻为官”朱德“只见公仆不见官”便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在新的形式下,仍有大批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身残志坚、奋斗不息的张海迪,90年代的焦裕禄——孔繁森,“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的李素丽等等,他们的成长过程,无一不是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假如离开社会去体现个人的价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形象地说,个人的事在大,对社会来讲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在小,对个人来说也是大事。
在战争年代,需要牺牲的是生命,非常直接,也非常具体现在和平环境下的牺牲,主要的、大量的表现在个人物质利益方面,太看重了个人的价值利益,就谈不上有高尚的道德与情操,谈不上共产党人的奉献与牺牲。
可见,人的伟大是同他的社会责任、同他对人类的贡献成正比的。
三、要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同步实现,完善人生,要切实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处理好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
我们所说的理想,是指一个人所向往、所信仰、所追求的奋斗目标,它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给以人们生存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理想对一个人的一生,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决定性意义。
然而,一个人的理想,并不是与生俱有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科学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目标。
这个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在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个人理想必须服从共同理想绝不能离开共同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如果离开共同理想而孤立的谈个人理想,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
我们只有立足本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才能寻找到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共同结合点。
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的、伟大的、又是艰苦的、曲折的,它需要千百万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远大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这是一步步实现的,有长远的奋斗目标,有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有高层次的,有低层次的。
但是,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不少人混淆了远大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区别,单纯追求远大目标;混淆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区别,工作目标定的过高,这样就脱离了实际,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