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麻醉机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发表时间:2020-10-26T07:44:45.335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0年第4期作者:沈太松[导读] 麻醉药物是医院常用的药物,应用在各种手术中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
平昌县妇幼保健院 636400麻醉药物是医院常用的药物,应用在各种手术中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
临床上一般使用全身麻醉,主要通过静脉注入(静脉麻醉)和呼吸道(吸入麻醉)两种路径给药。
两种麻醉给药的方法完全不同,具体操作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有什么不同呢?两者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一、什么是麻醉?在认识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麻醉,才能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
麻醉可以分为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1)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麻醉方式,主要应用在小型手术中,手术范围具有局限性。
这种方法在局部使用麻醉剂,通过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从而使机体局部疼痛感消失,使用这种麻醉方法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能保持清醒的意识。
(2)全身麻醉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这种麻醉方法主要从静脉注射药物以及吸入麻醉药的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达到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应用范围较广,基本上所有的手术均可使用,采取全身麻醉的病人在麻醉期间没有任何意识,所以也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感。
麻醉药物对病人的神经功能具有影响,病人麻醉的程度越深,神经调节功能就越弱,并且容易发生抑制病人呼吸,血管扩张,心率变慢等威胁病人生命的事件。
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不仅要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还需要采取正确的麻醉方式。
二、静脉麻醉1.、什么是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入病人血管中,从而达到麻醉效果的方法,苯二氮卓类、丙泊酚、依托咪酯类药物均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镇静、肌肉松弛的麻醉效果,促使病人产生睡意,麻醉药起效后病人会完全丧失意识,在麻醉期间没有任何感觉,自然也感受不到疼痛。
常用吸入麻醉药
常用吸入麻醉药几种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特点一、氟烷氟烷(fluothane, halothane)又名三氟氯溴乙烷,1951年由Suckling合成,1956年Raventos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1956年Johnston首先应用于临床,从此氟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氟烷为强效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镇痛作用弱。
与其它吸入麻醉药有相同的扩张脑血管作用,使颅内压升高。
2.循环系统氟烷对循环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心肌和扩张外周血管。
氟烷麻醉时,血压随麻醉加深而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吸入氟烷浓度相关。
血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氟烷直接抑制心肌,使心排出量中等度减少;又有轻度神经节阻滞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也随之下降。
由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性抑制,削减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周围循环的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有效作用,使氟烷对心血管的直接抑制得不到有效的代偿。
由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改变,限制了交感肾上腺系统作出相应的反应。
氟烷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虽与其它麻醉药的程度相似,但因失去交感神经反应,血压下降表现的更为明显。
氟烷能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给氟烷麻醉的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可产生室性心动过速。
但氟烷应用于人时,若PaCO2正常,并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CO2蓄积的病人或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的其它因素时,则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氟烷麻醉中低血压伴心动过缓时,宜慎用阿托品,因阿托品可使迷走神经张力完全消失,从而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3.呼吸系统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引起咳嗽及喉痉挛,小儿可用做麻醉诱导,且有抑制腺体分泌及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术后肺并发症较少。
氟烷对呼吸中枢的抑制较对循环的抑制为强。
随着麻醉加深,通气量减少,直至呼吸停止。
氟烷使支气管松弛,易于进行控制呼吸。
4.消化系统术后很少发生恶心和呕吐,肠蠕动恢复快,但对肝脏影响较大。
临床麻醉用药原则
临床麻醉用药原则麻醉药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都会用到麻醉药。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抑制中枢神经或者周围神经组织从而导致患者感觉暂时性被抑制的一种手段,这种抑制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快速引起患者痛觉消失,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正确麻醉对于手术顺利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麻醉药具有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原则,否则会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麻醉及麻醉用药概述现代医学中麻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急救复苏和疼痛治疗,麻醉的范围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随着医疗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麻醉用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麻醉的方式也日渐增多。
在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和一些氟烷类药物,如恩氟烷和七氟烷等;静脉注射麻醉药包括硫喷妥钠、氯胺酮和羟丁酸钠等;局部麻醉药包括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等。
此外还有一些麻醉辅助用药,如预防肌肉松弛药:罗库溴铵、琥珀胆碱和阿曲库铵等药物。
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在临床上医生采用的麻醉方和选用的麻醉药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选用何种麻醉方式,何种麻醉药,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临床麻醉用药原则1.剂量选取上遵循最少量原则最少量原则是临床上使用麻醉药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是指无论是静脉用药还是神经阻滞,在给药剂量上最合适的用药剂量是在满足麻醉需求的前提下剂量越小越好。
这句话有两层的涵义,一方面麻醉药的剂量要能满足麻醉需求,另一方面满足麻醉需求之后剂量最小最合适。
麻醉药一旦过量不仅不会带来更好的麻醉效果,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并发症,例如呼吸抑制和各种毒性反应。
一般情况下,即使给药的剂量刚刚好也还会加重患者的机体代谢负担,因此,在麻醉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1.药物种类选择上宜简不宜繁在临床上麻醉的方式有很多种,用于麻醉的药物也有很多种,每种麻醉的方式和麻醉用药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有自身的弊端。
有一些人过分强调了麻醉药物的优点而忽略了其弊端,将各种麻醉药混用,认为这样彼此之间的优点就可以得以发挥,彼此之间的弊端就能互相弥补。
靶控吸入(TCI) 麻醉
呼气 末 安氟醚 浓度(%)
讨论
• 吸入麻醉闭环靶控麻醉系统的设计; • 系统性能评价; • 血液动力学稳定性; • 诱导苏醒期情况与麻醉气体浓度的变
化; • 系统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 目标BIS数值的选择; • 进一步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闭环靶控吸入麻醉系统的设计
模型的选择——Lerou模型。 1).生理学模型; 2).能满足循环紧闭式麻醉的诱导和
小结:吸入闭环靶控系统
①能将BIS控制在预定目标范围内,并保持 其稳定性; ②麻醉过程中能维持病人血液动力学稳定; ③能保证病人无术中知晓发生; ④与传统的手动控制麻醉技术相比较,并不 能减少麻醉药用量,也未能缩短诱导; ⑤能够预知苏醒时间;
解决麻醉药物蒸发能否提高系统性能是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维持的需要; 3).液态麻醉药环路注入法验证表明
系统性能良好。1). 经典PID控制:简单易行;但不能真正适应变化迅 速的生物学系统的需要。
2).自适应控制:①人体生理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存在的 要求;②随着麻醉进行,模型变得越来越接近实; ③结合PID控制,不断修正Kp、Ki、Kd 等有关 参数,调整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
麻醉前准备
核对和记录病人资料; 监测设备的连接; TCI注射泵的调节; 控制软件的设置和调节; 麻醉机的检查与调节; 注射器的连接与安装。
方法与步骤——麻醉实施与处理
自主呼吸低流量诱导8ml/Kg; 静脉注芬太尼和司考林,完成插管; 纯氧机械通气; 肌松维持; 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处理; 麻醉停止; 数据存盘。
PID控制
实验材料——闭环控制系统的连接
负责实测BIS与目标值的比较,确定TCI泵的注药速度
安装有控制软件,BIS、BP、EKG监测程序的PC机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
全身麻醉药使用指南为加强我院全身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
按照作用范围,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通常是大型手术,都会使用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是指患者机体暂时失去知觉与痛觉的药物,根据给药方式,全身麻醉药又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两种类型。
一、吸入性麻醉药吸入性麻醉药多为挥发性液体(如乙酸、氟烷等),少数为气体(如氧化亚氮),均可经呼吸道迅速进入体内而发挥麻醉作用,其麻醉的深度,多随脑中麻醉药的分压而变化;麻醉的诱导和苏醒的速度,取决于组织中麻醉药张力的变化速度。
在药物方面,其在血中的溶解度则是影响麻醉作用的主要因素,因其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血中药物的分压,也影响在脑中的分布,终至影响进入麻醉的速度和深度。
七氟烷:为含氟的吸入麻醉药。
其最小肺泡内浓度(MIC),在氧及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中为0.66%;在纯氧中为1.7%;与恩氟烷者相似,为氟烷者的l∕2o其半数致死浓度(LC)/MAC比恩氟烷者大。
诱导时间比恩氟烷、氟烷者短,苏醒时间三50者无大差异。
麻醉期间的镇痛、肌松效应与恩氟烷和氟烷者相同。
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烷者相似。
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黏膜刺激轻微。
以2%-4%浓度进行诱导麻醉、以3席维特时,吸人后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约360umol∕L;停药5分钟后则约为90umol∕L,停药60分钟后为约15umol∕L o血浆消除t 呈三相,分别为2.7分钟、9.04分钟、30.7分钟。
血/1/2气分配系数为0.63(恩氟烷者为1.9,氟烷者为3.2)。
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
它在体内可被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者(15.7)低。
七氟醚吸入麻醉临课件
急慢性疼痛
对于急慢性疼痛的患者,如癌症疼痛、神经性疼痛等, 七氟醚可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镇痛效果。
04
七氟醚的安全性
七氟醚能导致肝、肾 等器官的毒性作用,但研究显示 在正常临床用量下,七氟醚的长
期毒性是可逆的。
遗传毒性
有研究表明,七氟醚可能对DNA 造成损伤,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其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
生殖毒性
动物实验显示,七氟醚可能对雄 性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但对其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尚
不明确。
七氟醚的副作用
呼吸抑制
吸入七氟醚可能导致呼吸 频率和潮气量降低,需密 切监测并调整吸入浓度。
七氟醚的应用领域
手术麻醉
七氟醚常用于各类手术麻 醉,尤其适用于短小手术 和门诊手术。
重症监护
在重症监护病房,七氟醚 可用于控制性降压和呼吸 机脱机前的过渡。
镇静镇痛
在非手术情况下,七氟醚 也可用于镇静镇痛,如无 痛胃肠镜检查等。
02
七氟醚的麻醉机制
七氟醚的麻醉过程
01
02
03
诱导期
患者吸入七氟醚后,药物 通过肺-血屏障进入血液循 环,迅速达到麻醉状态。
七氟醚吸入麻醉临床 课件
目录
• 七氟醚简介 • 七氟醚的麻醉机制 • 七氟醚的临床应用 • 七氟醚的安全性 • 七氟醚的未来发展
01
七氟醚简介
七氟醚的特性
01 化学性质
七氟醚是一种具有低刺激性的透明无色液体,具 有芳香气味,对呼吸道无刺激。
02 麻醉性能
七氟醚具有快速诱导和恢复的特点,对循环系统 的影响较小,麻醉深度易于调节。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无创正压通气的连接方法
•鼻罩 •面罩 •鼻囊管 •唇封 •接口器
•
无创通气连接的艺术
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鼻/面罩、头带及其他附 件,直接决定无创通气的成功与否
细 节 决 定 成 败 !
伟康Performance系列鼻面罩
Counter Deluxe
Image3
• 死腔小,舒适性较高
• 张口呼吸病人需配合下 颌带一起应用
估计漏气率(之前6次平均值)
呼吸频率
每分钟通气量
潮气量
加热湿 化设置
1、同时按右侧用户键
及报警静音键
显示开锁图标:
转换模式
2、按右侧用户键 进入下一设置屏幕并 调节IPAP:
2、按右侧用户键进入下一设置屏幕并调节 EPAP:
3、按右侧用户键进入下一设置屏幕并调节 BPM:
4、按右侧用户键进入下一设置屏幕并调节TI
鼓励和间歇辅助患者排痰和清理气道; 指导病人有规律地放松呼吸,消除恐惧心
理,尽量闭嘴,用鼻呼吸,防止腹胀; 指导患者在遇到紧急情况(如咳嗽、咳痰
或呕吐)时能迅速拆除连接,避免误吸;
BiPAP呼吸机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呼吸困难症状加重 同步不良 低氧血症改善不明显 CO2潴留改善不明显
呼吸困难症状加重
气,呼吸机仅提供IPAP和EPAP,病人自 主控制呼吸频率和吸呼比/吸气时间 相当于PSV+PEEP/CPAP 用于自主呼吸良好的病人
什么是T模式?用于哪些病人?
Timed时间控制模式 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
送气,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 供IPAP、EPAP、BPM、Ti 相当于PCV-C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 人 即BiPAP ®呼吸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用于 有创通气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麻醉通常被认为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对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可逆抑制,其主要特征是感觉丧失,特别是疼痛。
麻醉这个词来自希腊词naesthesis。
麻醉,顾名思义,麻是指麻木和麻痹,而醉是指在醉酒昏迷。
因此,麻醉的意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丧失感觉,以达到无痛无知觉手术治疗的目的。
麻醉学是应用与麻醉有关的基本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消除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麻醉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诊复苏医学、重症监护监护与治疗、疼痛诊断与治疗等相关医学及其机理。
它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重症监护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临床麻醉?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条件下顺利接受手术治疗,俗话说:“手术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是手术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守护神”。
麻醉医师,又称手术室的医生,不仅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操作技术,保证患者手术无痛、顺利进行,还使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功能。
如果由于手术、麻醉或患者原有疾病,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将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功能的稳定,确保患者安全。
二、临床麻醉常见的方法临床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适用于所有的手术。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
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和下肢的手术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进行精准局部阻滞。
无论选择哪种麻醉方法,病人都会有一个顺利的手术。
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的方法:目前全身麻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另一种是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麻醉药品和吸入麻醉药品产生麻醉作用。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麻醉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在手术过程中还是在疼痛治疗中,麻醉科医生都需要熟悉并合理使用各种药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药物需要特别关注和了解。
一、吸入麻醉剂吸入麻醉剂是麻醉科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常见的吸入麻醉剂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等。
它们通过麻醉机供气系统提供给患者进行吸入,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后产生麻醉作用。
七氟醚是一种强力的全身麻醉剂,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中。
它的起效快、效果持久,但对于心脏和肝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使用需谨慎。
异氟醚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麻醉剂,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氧化亚氮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吸入麻醉剂,常用于辅助全身麻醉和疼痛治疗。
二、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的药物。
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等。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它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持久和血液耐受性好的特点。
咪达唑仑是一种镇静催眠药,用于短时间的手术或者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放松和安眠。
芬太尼是一种强力的阿片类药物,常用于复杂手术中的镇痛管理。
三、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局部麻醉。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
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作用迅速,麻醉效果持久。
布比卡因是一种高效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管理。
罗哌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表面手术和浅层组织麻醉。
四、镇痛药物镇痛药物在麻醉科中广泛使用,用于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舒芬太尼和布洛芬等。
吗啡是一种强力的镇痛药物,常用于术后镇痛和严重疼痛管理。
舒芬太尼是一种非常强力的阿片类药物,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镇痛。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镇痛药物,适用于轻至中度的疼痛缓解。
总结起来,麻醉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对于手术和疼痛治疗至关重要。
麻醉科医生需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靶控吸入(TCI)麻醉
研究新的吸入麻醉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个体化麻醉方案的制定
基因检测与麻醉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基因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 的麻醉方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老年患者麻醉
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 案,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循环波动与低血压
循环波动
靶控吸入麻醉药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循环波动,尤其在老年、儿童及 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更易发生。
低血压
麻醉药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低血压可能 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靶控吸入麻醉药可能对术后疼痛产生影响,尤其是手术创伤较大时。术后疼痛可 能导致患者恢复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
眼科手术
眼科手术对眼压和血流动力学要求较 高,TCI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眼压和 血流动力学状态。
耳鼻喉科手术
耳鼻喉科手术涉及呼吸道,TCI麻醉 能够提供更好的呼吸道管理。
TCI麻醉与其他麻醉方式的比较
01
与传统静脉麻醉相比,TCI麻醉具 有更精确的麻醉深度控制和更稳 定的呼吸循环功能。
02
与吸入麻醉相比,TCI麻醉具有更 高的可控性和精确度,能够根据 手术需要快速调整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监测有助于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的情况发生,减少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呼吸循环监测
在TCI麻醉过程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必 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 和循环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
呼吸循环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呼吸循环系统的异常情况,如低氧血 症、通气不足、心律失常等,保障患 者的安全。
麻醉机说明书
麻醉机说明书一、产品概述麻醉机是一种用于人类或动物进行麻醉操作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控制气体混合、呼吸、吸入和呼出等功能,帮助医生实施麻醉手术。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麻醉机的使用方法、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请使用者仔细阅读。
二、产品特点1. 高精度控制:麻醉机采用先进的气体流量控制技术,能够精确地调节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流量,以满足不同手术的需求。
2. 多功能设计:麻醉机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如控制呼吸模式、辅助/自主呼吸模式和人机共同呼吸模式等,适应各种复杂手术需求。
3. 安全性能:麻醉机配备了先进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气道压力报警、低氧报警、电源故障报警等功能,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
4. 操作简便:麻醉机的操作界面简洁直观,配备了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气体浓度、呼吸参数等关键信息,便于医生进行操作和监测。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将麻醉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电源连接正常,将气源接口与气瓶连接。
2. 患者连接:将患者与麻醉机连接,包括气管插管或面罩等,确保连接处无泄漏。
3. 参数设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麻醉方式,设置合适的吸入和呼出气体浓度、吸入流量等参数。
4. 设定模式: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例如控制呼吸、辅助呼吸或自主呼吸模式。
5. 监测和调整:持续监测麻醉机上的各项参数,包括吸氧浓度、呼吸频率等,确保患者的呼吸状态正常。
6. 手术操作:在麻醉机的控制下开始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状态,及时作出调整和处理。
7. 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逐步降低吸入浓度和气流,断开与患者的连接,关闭麻醉机。
四、注意事项1. 麻醉机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对于不熟悉操作的人员,请接受相关培训后再使用。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参数或关闭安全保护系统。
3. 在使用麻醉机前,请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电气安全性,以确保正常工作。
4.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报警提示,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麻醉剂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使相应区域的痛觉消失,运动出现障碍,但病人意识清醒,称为局部麻醉.麻醉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称为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较之局部和阻滞麻醉,病人更舒适、安全.第二节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静脉复合麻醉1.吸入麻醉-应用最广泛吸入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最广泛.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麻醉剂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的一种方法.常用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2.静脉麻醉优点: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操作方便、药物无爆炸性将静脉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此法具有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操作方便和药物无爆炸性等优点.由于多数静脉麻醉药镇痛效果不强,肌肉松弛效果差,因此用于吸入麻醉前的诱导或单纯用于小型手术.常用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等.3.复合全身麻醉用两种或以上全麻药或方法复合应用4.护理麻醉前护理禁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局麻药过敏试验-普鲁卡因必须皮试.术前用药多在术前30~60分钟应用.麻醉后护理一般护理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全麻后即使病人清醒,残留的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药物未完全代谢之前,随时可出现循环、呼吸等方面的异常,特别是苏醒前病人易发生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道黏液堵塞、呕吐物窒息等,引起呼吸道梗阻.各种呼吸道梗阻均需紧急处理.防止意外发生:病人苏醒过程中常出现躁动和幻觉必要时加以约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1呼吸系统1呼吸暂停:立即行人工呼吸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尤其使用硫喷妥纳、丙泊酚或氯胺酮施行门诊小手术、眼科手术、人工流产及各种内镜检查者;也见于全身麻醉者苏醒拔管后,系因苏醒不完全,麻醉药、肌松药及镇痛、镇静药的残余作用以致发生于手术刺激结束后呼吸暂停伤害性刺激本身具有呼吸兴奋作用.临床表现为胸腹部无呼吸动作,发绀.一旦发生,务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气管内插管行人工呼吸.预防:麻醉中加强监测,备好各项急救物品,如口、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插管用具及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器、氧气等;麻醉中用药尽可能采用注射泵缓慢推注.2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人工呼吸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短期内可致死.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舌下坠致梗阻者托起下颌,喉痉挛或反流物所致者,注射肌松药同时行气管内插管.3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O.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40cmH2处理:在保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快速加深麻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经气管或静脉注入利多卡因、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平喘气雾剂等.预防:避免使用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如吗啡、箭毒、阿曲库铵等;选用较细的气管导管及避免插管过深,或在插管后经气管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4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病人表现为持续性低氧血症;听诊肺不张区域呼吸音遥远、减低以至完全消失,X线检查可见肺影缩小.治疗:在完善镇痛的基础上,作深呼吸和用力咳痰.若为痰液阻塞,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逐个支气管口吸出痰液.预防:术前禁烟2~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5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病人于麻醉后翻身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搏减慢至停止、颈静脉怒张、发绀等症状;往往是深静脉血栓阻塞于肺动脉所致.抢救极为困难,应及时开胸心脏按压、并行肺动脉切开取栓.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6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至心搏停止等.抢救以循环、呼吸支持和纠正低氧血症为主.麻醉后适当扩容和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2循环系统: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故术中应加强观察、记录,当病人血压>140/90mmHg时,即应处理;包括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所致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应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状态;根据失血量,快速输注晶体和胶体液,酌情输血.血压急剧下降者,快速输血、输液仍不足以纠正低血压时,应及时使用升压药.预防:施行全麻前后应给予一定量的容量负荷,并采用联合诱导、复合麻醉,避免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单一麻醉药.3室性心律失常:也可因麻醉药对心脏起搏系统的抑制、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全身缺氧、高或低碳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室颤者,应予药物治疗同时电击除颤.预防: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低钾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插管操作所致心血管反应引起的心肌负荷过度;对术前有偶发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者,可于诱导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麻醉中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3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6%~70%不等.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或丙泊酚治疗.预防:术前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昂丹司琼、咪唑地西泮等均有一定效果.第三节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腔阻滞适用于下肢及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手术.二、硬脊膜外阻滞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三、护理一蛛网膜下腔阻滞护理1.一般护理1麻醉前:禁食、禁水,查无脊柱畸形2麻醉后:去枕平卧6~8h,监测生命体征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1低血压:腰麻病人的部分交感神经被抑制,迷走神经相对亢进,故可出现血压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防治措施: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以收缩血管,维持血压.2恶心、呕吐:可由低血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手术牵拉内脏等因素所致.恶心常是血压下降引起脑缺氧的症状.防治措施:吸氧、升压、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神经刺激.3呼吸抑制:常见于胸段脊神经阻滞,表现为肋间肌麻痹,胸式呼吸减弱,潮气量减少,咳嗽无力,甚至发绀.防治措施:谨慎用药,吸氧,维持循环,紧急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4头痛:发生率为3%~30%,主要因腰椎穿刺时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致使脑脊液流失,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典型的头痛可发生在穿刺后6~12小时、疼痛常位于枕部、顶部或颞部,抬头或坐起时加重.约75%病人在4天内症状消失,多数不超过1周,但个别病人的病程可长达半年以上.应让病人卧床,减少起动并对症处理.5尿潴留:主要因支配膀胱的第2、3、4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迟、下腹部、肛门或会阴部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手术时膀胱的直接刺激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体位等所致.必要时应行导尿.二硬脊膜外阻滞护理1.一般护理平卧4~6小时,不必去枕.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全脊麻全脊麻:全部脊神经受阻滞称全脊麻,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系硬膜外阻滞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及时发现,并将超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而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临床主要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停止,全部脊神经支配区域无痛觉.选择题第四节局部麻醉一、根据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酯类临床上常用酯类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可卡因等.酯类局麻药在血浆内水解或被胆碱酯酶所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成为半抗原,是引起少数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2.酰胺类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和罗哌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在肝内被酰胺酶分解,不形成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极为罕见.二、局部麻醉药物中毒原因:超过最大安全剂量;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处理:立即停止局麻药注入,吸氧、补液维持呼吸、稳定循环三、局部麻醉的护理一般无需特殊护理:术后休息片刻,经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离院.不适随诊.第五节围麻醉期护理一、麻醉前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麻醉前应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顾虑二、术前用药合理的术前用药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完善麻醉效果.一镇静催眠药可以抑制病人的情绪激动和多种生理功能,如感觉减退、肌张力下降、血压下降、心率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得以平衡及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有助于麻醉诱导.1.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术前晚或术前2小时应用.2.地西泮类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此类药物由于有抗焦虑及遗忘作用而优于巴比妥类,在治疗局麻药中毒反应时也属首选.二镇痛药与全身麻醉药起协同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1.吗啡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2.哌替啶镇痛作用同吗啡,不引起平滑肌痉挛.麻醉前应用.3.其他镇痛药①喷他佐辛: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具有镇静作用,对循环、肝肾功能影响轻,但不宜用于婴幼儿、脑外伤和呼吸功能不全者;②芬太尼: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00倍,对呼吸中枢抑制明显,对循环影响轻.三抗胆碱能药主要作用为抑制涎腺、呼吸道腺体分泌,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阿托品、东莨菪碱麻醉前皮下或肌内注射.四抗组胺药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平滑肌和血管,解除其痉挛.常可以拮抗或阻止组胺释放.H1用异丙嗪.三、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待病人意识恢复、拔除导管后送回病房危重病人送入ICU一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1.意识及肌力恢复2.自主呼吸恢复良好3.咽喉反射恢复4.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二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观察和评价生命体征苏醒过程的管理和病人的转送各种管道的妥善固定,防止脱出三病人回普通病房的条件1.神经系统①意识恢复;②肌力恢复;③可根据指令睁眼、开口、握手.2.呼吸系统①已拔除气管内插管;②通气量足够;③呼吸频率正常;④无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分泌物等;⑤肺听诊无异常;⑥根据指令可以深呼吸、咳嗽.3.循环系统①血压、心率正常、稳定;②心电图示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4.其他①无明显血容量不足的表现;②血气分析结果正常;③体温在正常范围.第六节术后镇痛一方法传统方法-在需要时肌注阿片类药镇痛现代方法-镇痛泵二并发症及处理1.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能降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和幅度.防治方法是加强生的监测.当病人呼吸频率变慢时,应引起注意.若病人嗜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SPO2睡,应密切注意呼吸的特点.当有轻度呼吸道梗阻且病人易被唤醒时,可以鼓励病人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体位,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增加氧供,甚至控制通气.一旦疑有呼吸抑制,应立即处理.2.内脏运动减弱发生尿潴留时予以留置导尿.若消化道排气延迟,甲氧氯普胺能促进胃肠运动,在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的同时减轻胃潴留.可通过术后早期起床活动加以预防.。
吸入麻醉发展史
03 现代吸入麻醉的发展
新型吸入麻醉剂的开发
新型吸入麻醉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吸入麻醉剂不断被开发出来,如地氟烷、七氟烷等,这些新型麻醉剂具有更低的血液 溶解度和更快的代谢速度,能够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和更短的恢复时间。
吸入麻醉剂的合成与生产
为了满足临床需求,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优化吸入麻醉剂的合成与生产工艺,以提高麻醉剂的质量和产量,降低 生产成本。
提高患者生存率
吸入麻醉的应用使得许多高风险手术得以实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吸入麻醉的初始研究
1847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斯·扬·辛普森首次发现了氯仿,并对其麻醉性能进行 了研究。
1853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对氯仿和其他吸入性麻醉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 提出了吸入麻醉的原理。
吸入麻醉的早期应用
1846年,美国麻省总医院首次使用乙醚麻醉剂进行了外科手 术。
1854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首次使用氯仿麻醉剂进行了外科 手术。
新型吸入麻醉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吸入麻醉剂 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这些新型麻醉 剂将更加安全、有效,且具有更低的副作用 。
吸入麻醉剂的合成方法改 进
通过改进吸入麻醉剂的合成方法,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
受益于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吸入麻醉技术的优化
吸入麻醉的发展,促使医学界对麻 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等方 面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 的学术发展。
拓展医学领域
吸入麻醉的应用,使得许多高难度 手术得以实施,从而拓展了医学治 疗手段和领域。
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01
02
03
麻醉病人的护理查房
局部麻醉后并发症
主要类型 ❖过敏反应:见于酯类局麻药,可出现荨麻疹、喉头 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毒性反应:局麻药吸收入血,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 阈值时即可出现全身毒性反应
局部麻醉后并发症
毒性反应常见原因 ① 药液浓度高、用量大,超过病人耐受力 ② 误将药液注入血管 ③ 局部组织血运丰富,局麻药吸收过快 ④ 病人体质差,肝肾功能不良,对正常用量的局 麻药耐受力降低 ⑤ 药物间相互影响导致毒性增高
优点:①具变通性;②无论时间长短皆适用;③易于控制
缺点:①抑制呼吸循环系统; ②具爆炸危险性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临床应用最广泛) 定义:将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而进
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全身麻 醉作用的方法 气管插管 密闭通路
吸入麻醉
气管插管
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 麻醉机
全身麻醉
静脉麻醉:将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血液循环,作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复合麻醉:凡两种及以上药物(如麻醉药、镇静药、 镇痛药及肌松药合用)或麻醉方法复合使用的麻醉
总结
麻醉是指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 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疗检查提供条件
局部麻醉药分类
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罗哌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丁哌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丁哌卡因
酯类麻醉药可发生药物过敏,常规进行药 敏试验,明确阴性者方可使用
局麻方法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局麻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颈丛阻滞麻醉
指(趾)神经阻滞麻醉
可见
可见
呼吸肌运动功能抑制,见于: ①腰麻平面过高或高位硬膜外 麻醉;②局麻药浓度过高或用 量过大;③全脊髓麻醉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安全使用-杭燕南
用于监测和调控麻醉气体的输送和浓度,确保患 者的安全。
混合室和呼气净化系统
用于混合麻醉气体,并清洁患者呼气中的废气。
监测和记录系统
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手术过程的相 关数据。
麻醉机的工作原理
1
混合和控制
2
麻醉机将麻醉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混合,
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浓度。
3
气体供应
麻醉气体从气瓶进入麻醉机,通过调压 器和流量计进行控制。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原理 和安全使用
本演示将介绍麻醉机的用途、结构、工作原理、安全问题以及使用中的注意 事项。还会探讨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麻醉机的用途和重要性
麻醉机是医疗行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于控制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麻醉状态,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
气体供应系统
包括气瓶、调压器和流量计,提供给麻醉机所需 的麻醉气体。
麻醉机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机器人化麻醉机
便携式麻醉机
机器人技术被应用于Biblioteka 醉机设计, 提高了自动化和精确度。
小型便携式麻醉机使麻醉操作更 加方便和灵活。
智能麻醉机
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麻醉机的 功能和安全性。
结论和总结
麻醉机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设备,通过了解其用途、结构、工作原理和安全 使用,我们能更好地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以及患者的安全。
操作流程
1. 确保麻醉机设备正常。 2.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调整设置。 3.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4. 在手术结束后安全关闭麻醉机。
防护措施
• 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清洁程序。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 培训操作人员并保持技能更新。
注意事项包括正确操作流程和设备维护,以及防止患者和操作人员受到伤害的防护措施。
犬猫的麻醉技术
• 简化保定方法;消除手术疼痛;确保动物 的生命安全;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 的条件。麻醉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有 时也是小动物疾病诊疗的重要环节。
• 目前兽医外科临床较常用麻醉方法可分为 两大类: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 犬猫临床多采用全身麻醉,有时也单独运 用或配合应用局部麻醉。
• 拔管:先停用麻醉药,并持续输纯氧3-5分 钟,待动物有吞咽、咀嚼和咳嗽,意识完 全恢复和呼吸正常时拔管。拔管前清除口 腔、咽及气管内的异物,防掉套囊内的空 气,将管迅速拔除。
⑶、吸入麻醉临床应用
• 限制:须麻醉药品、麻醉机及其配件。 另外麻醉时须专人看护。有些麻醉药 品对工作人员与动物有害。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
• 可分为挥发性液态吸入麻醉药及气体吸入 麻醉药两大类。
乙醚 毒性小、安全范围广、价格低、对心血管 系统影响小;但麻醉作用弱,有气味,能刺激 呼吸道粘膜,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易燃、易爆, 犬猫很少使用。多用于实验室啮齿类麻醉。
对呼吸道粘膜及唾液腺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腺 体分泌,同时减低肺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造 成术后肺炎。刺激肾脏组织减少尿液
3、插管与拔管
• 插管:动物胸卧保定,头抬起伸直,使下颌与 颈成一直线。用喉镜镜片压住舌根和会厌基部, 在直视情况下,将涂过润滑剂的导管经声门裂 插入气管。此时触摸颈部,如触到两个硬质索 状物,提示气导管插入食道,应退出重插。在 导管后端切齿后方系上纱布,固定在上颌上以 防脱落,并将套囊注入空气。
IV1.0ml/10-30kg,猫不推荐使用 • 氧吗啡酮-乙酰丙嗪:IM或SQ,各0.2mg/kg,
犬猫用量同 • 哌替啶-乙酰丙嗪:IM犬0.5ml/7-16kg;
1ml/>20kg,猫0.25-0.5ml/3.5-4.5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机是手术室必备的设备,一方面输出一定浓度麻
醉药,让病人全身麻醉,另一方面为病人提供机械通气,
维持生命特征,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
吸入式麻醉机在
手术中使病人不感到疼痛,感知减少和阻滞放射作用,所
以麻醉机的稳定、安全、可靠非常重要。
吸气时,麻醉混
合气体经开启的吸气活瓣进入病人体内;呼气时,呼气活瓣
开启,同时吸气活瓣关闭,排出呼出的气体。
当使用辅助
或控制呼吸时,可利用折叠式风箱。
麻醉目的四要素:镇痛完善,意识消失,肌肉松弛,
神经放射抑制。
病人由清醒进入意识消失的麻醉状态这一
过程,称为诱导阶段。
在此过程中,要完成气管插管。
是
麻醉极危险阶段。
临床上使用麻醉机相对容易出现的安全性问题有术后
患者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低血氧、心跳骤停等,常
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
导致这些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有
很多,与其设计、材质、临床操作、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选购的话普朗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S6100A麻醉机属于呼吸
麻醉监护设备,主要用于医疗部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进行控制吁吸或辅助呼吸以及监控和显示病人的通气参数,是一款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产品。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
(普朗医疗品牌----S6100A麻醉机)
S6100A麻醉机功能特点:
人机界面,贴合人性
·彩色液晶显示屏;
·按键和飞梭式旋钮的操作组合,让操作更加方便、简洁;
·界面设计直观简洁,参数显示清晰;
工程医学,功能强大
·气动、电控控制方式;
·具有多种通气模式;
·高集成化智能呼吸回路设计。
监测功能,安全强大
·丰富的病人监测参数显示界面,使每个参数一目了然,让医护工作者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定提供了完善的依据;
·实时描记压力一时间波形图、流量一时间波形图等波形,让用户随时把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一切尽在掌握中;
智能设计,安全可靠
·三级报警声光显示报警信息;
·具有多种报警保护功能;
·高品质的电源管理控制技术及后电池的使用,能够防止电源意外中断;
·开机自检,排除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