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
古代汉语上复习思考题
(0127)《古代汉语上》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说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一个是。
2.文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古白话是六朝以后的话基础上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3.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这是指“六书”中的;“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这是指“六书”中的。
4.许慎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这是指“六书”中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这是指“六书”中的。
5.许慎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这是指“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这是指“六书”中的。
6.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是。
7.古书中常见的形体分歧的字有古今字、和三大类。
8.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和完全相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9.繁简字是笔画多少不同,在的条件下,可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其中笔画多的称为繁体字,笔画少的称为简体字或简化字。
10.《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清代,《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清代。
11.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有、和古今意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三种。
12.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词,词义发展变化可分为的演变、的演变和词义轻重的演变三个方面。
13.古今词义范围的演变,通常有词义扩大、和三种情况。
14.词的本义探求的方法有和两种。
15.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以分为句首、和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①载伐及孔②斩休雀析③安息益景④北亦林朝2.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①景步走休②莫朝臭岩③亦伐北及④宗雀盆现3.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①齿果孔人②雀栽耷森③岩从休析④腾斧到衷4.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①河悟休衷②我期理益③荆湖栽疆④取北孔析5.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①后後②说悦③杯盃④會会6.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①自鼻②粮糧③丑醜④早枣7.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①新薪②然燃③悦说④礼禮8.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①景影②益溢③采彩④泪淚9.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字组是()①栗慄②穀谷③期朞④障嶂10.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①说悦②辟避③鵝鵞④後后11.《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古代汉语(上)3副词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 告子上)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 吕后本纪)
“毋(无)、勿”常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 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毋” 或写作“无”,可否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而 “勿”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其动词后不带宾语。 二者的语法作用分别和“不”与“弗”相当。例如: 信乃令军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 (汉书· 韩信传)
主 讲 教 师 : 徐 志 奇
辅 导 课 程 十 三
古 代 汉 语 ( 上 )
6.语气副词
表示说话人语气的副词称为语气副词。 有的人把这种副词归并入情态副词。有 “必、殆、其、盖、岂、独、宁、庸” 等。
“殆、其、盖”表示不定的论断语气,义近 “大概”。例如:
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史记· 赵 世家)
7.否定副词
古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 毋(无)、勿、未、非(匪、靡)、微、 莫、否)”等。
“ 不、弗”都表一般性否定。“不”古今用法 同,可否定所有动词和形容词;“弗”一般只否定 及物动词,而且其动词后面不带宾语,只偶有例外。 例如: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 梁惠王上)
昭王之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僖公四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 逍遥 游)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 隐公元年)
吾请无攻宋矣。(墨子· 公输)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 廉颇 蔺相如列传)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 。(三国志· 魏 书· 三少帝纪)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史 记· 孝文本纪)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六.代词
□ 代词的分类
□ 指示代词
□ 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上(1)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作品,叫做“文言文”。 古代汉语以文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 ●流行的历史长 从殷商到“五四”,文言的流行长达两三千年。 ●记录的文献多 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几乎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要研 究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从文言入手。 ●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 文言记录汉语,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对其研究, 能了解古代汉语的面貌。 ●前人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 前人对文言的研究为我们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 怎样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的使用,主要是要熟悉检索方法。 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首部检索法” 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首部检索法”、“笔画检索法”、 笔画检索法” 拼音检索法” 四角号码检索法” “拼音检索法”、“四角号码检索法”。 部首检索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汉字的部首 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 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3、教好中学语文课
《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中学《语文》注:“草具,指粗劣的饭食。” 《简明古汉语字典》:“具,饮食(的东 西);食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 中学《语文》注:“不肖,不才。” 《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 故 曰‘不肖’也。”
凸 疑 東 電
《 《 部。 部 部
东 电
四角号码法
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最常见的是“四角号码法”。 四角号码笔形换数法: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四角号码取角顺序: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0 1
端
0212
2 2
4
截
4325
3 5 采自《康熙字典》
拼音检索法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按一百零六韵次序排列 自 《古 音 字 语 常 用 字 字 典 》 汉 字的 采
古代汉语上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上的名词解释古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是我们探究古代社会、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汉语上的名词解释,以期带领读者一窥这些古代汉语名词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首先,名词作为一种词性,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常见的词性之一。
而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往往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比如,“仁”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指人的品质,表达一种道德伦理观念,也可以指对人民的关怀和尊重,表达一种社会公德。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对单一概念的解释,更是对一种思想观念或社会价值的传达。
其次,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还与文化传统和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代人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仪式和行为都有着特定的命名和解释。
比如,“士”一词,既可以指士人,表达一种社会地位和修养,也可以指士兵,强调一种忠诚和勇敢。
这种不同的解释往往是由于古代社会中的角色分工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内涵。
此外,古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还可以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动植物有着独特的命名和解释。
比如,“云”一词,既可以指天空中的云彩,也可以指喜庆的象征,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神态。
这种多重含义的解释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与热爱,也展示了古代汉语中名词解释的深厚内涵。
另外,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解释也常常涉及到文学作品和传统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或象征意义。
这些名词的解释往往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内涵。
比如,“诗”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指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可以指具体的诗篇作品。
在这些名词的解释中,既有对诗歌艺术的评价与欣赏,也有对个别诗人和其作品的具体解释。
这种名词解释的多样性丰富了古代汉语的文学意蕴,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古代汉语》上册 期末常识考点整理
1.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以及优缺点1)按音序排列优:查字迅速方便缺点:不明读音无法查找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优:不明读音也可查找缺点:有些字的部首不易确定汉字简化后,笔画变化大,有些字的归类没有统一3)按号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不常用的容易忘记2.名词解释《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214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
它的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
“寿”字用了三种注音方法1)反切法2)直音法3)叶音法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叶音法是一种应当被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意义。
如“斤”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斧斤以时入山林”,用的就是本义。
引申义是在本义基础上繁衍派生出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它所收的虚字以经传为主,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亦声: 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
就是指会意字的一个偏旁,又代表这个字的读音,叫做亦声,实际上是认作会意兼形声。
例如“忘”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每一种都做了提要,介绍作者和著作的大致内容,对著作的优缺点以及历代流传的情况也都作出简要的说明。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每一类下又分若干小类。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按照部首排列,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
3.汉字的形体构造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如日月鸟鱼鹿羊)这些字在甲骨文中很明确的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写出来2)指事者,视而可认,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古代汉语(上册)小学讲义
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了解)一、汉字产生的传说1.结绳说2.八卦说3.仓颉造字说:仓颉在群体创造的基础上,将艺体纷呈的汉字进行了加工整理,因此也称为造自大众的杰出代表。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的形成途径:①产生于契刻号;②产生于记事图画,而且主要是生产于记事图画。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性质:表意。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以秦为分界,汉字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秦朝以前,即先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籀字和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秦以后的文字基本属于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第一阶段,秦以前的文字。
㈠殷周文字1.甲骨文甲骨文又名殷墟文字和殷墟书契。
甲骨文的特点:①因其字是从原始文字发展而来,有些字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
②异体字繁多。
③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④款式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
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
毛公鼎竟多达497个字,足抵《尚书》一篇。
㈡战国文字1.六国文字(蝌蚪文)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
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2.秦国文字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有籀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第二阶段,秦以后的文字。
1.隶书隶书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秦隶,今隶书又称汉隶。
今隶后人又称“八分”。
(简答)汉字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剧烈的变革。
它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古文字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今文字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
最重要的标志是:大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折曲撇。
那挑勾的笔画及他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方正平直,棱角鲜明。
成了不像形的象形字。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构造一、传统的“六书”说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曲),日月是也。
”——所谓象形,就是要画成所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日”、“月”就是这样的字。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下方是正文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汉语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夫人洁其衣,菅其裳。
2.路飞遇鬼怪,走其无踪。
3.关雎发其中流。
4.顾惭不自适,无地自容。
5.马上相逢,明月共潮生。
6.枯屑虽小,细菌无所藏。
7.明月照积雪,光辉胜白银。
8.吾道不信紫微,妄谈龙象为虚。
9.微风拂面,绿叶纷纷。
10.画地作牢,守土如玉。
二、简答题1.古代黑体的结构是怎样的?答:古代黑体的结构是由左、右、上、下、中五个部分组成的。
左侧叫中横,右侧叫反中横,上半部分叫横头,下半部分叫竖尾,中间是黑点。
黑体横竖相交,点缀别致,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是中国书法中独树一帜的字体之一。
2.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古代汉语的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甲骨文和金文是原始字体,主要用来刻录在兽骨、玉器等材料上。
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下的正式字体,用来刻印制符。
隶书是汉代的公文书写体,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字体之一。
楷书是汉代隶书发展而来的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3.《论语》和《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巨著,请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答:《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录,记录了其思想和道德观念。
其中著名的语录包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史记》是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传说。
其内容包括官僚制度、军事制度、天文地理、礼制等多方面的知识。
《史记》中的著名人物包括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如周武王和秦皇帝,还有传奇人物如伯乐、钟离汉等。
总结古代汉语上册新郭锡良
一、《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是我国最早一部地理书。
(一)有鸟焉,其状(1)如乌(2),文首(3),白喙(4),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5)。
是炎帝之少女(7),注释:1、状:形状。
2、如乌:像乌鸦。
3、文首:头上有花纹。
文,同“纹”,花纹。
4、喙:嘴5、其名自詨(xiā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6、少女:小女儿。
翻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二)东流注于河注释: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不做主语时做状语)。
向东流。
二、《夸父逐日》夸父(1)与日逐走,入(2)日;渴,欲得饮(3),饮于河、渭(wèi);河、渭不足,北(4)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1、父:古代用在男子名称后的美称,有写作“甫”。
2、入:接近。
3、饮:动词作名词,喝的水。
(后面的两个饮为动词,喝。
)4、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活用时。
名词后有动词作状语,没动词作动词)三、《女娲补天》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下由他和他的门客撰写的一部著作。
本名《鸿烈》,刘向校定后称《淮南》,列入杂家,《隋唐·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
注释:1、爁(làn)焱(yàn):叠韵连绵词,火势蔓延的样子。
2、浩瀚:水势浩大的样子。
3、颛(zhu ān)民:善良百姓。
4、鸷(zhì)鸟:猛兽。
鸷:凶猛5、撅(jué):用抓抓取。
6、淫水:洪水。
淫:过量的、过度的。
7、虫:古代包括禽兽,指所有动物。
今义昆虫。
(词义缩小)四、《蝜蝂传》柳宗元,字子厚注释:1、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判断句2、或:肯定性的不定代词,有的。
莫:否定性的不定代词,3、负:用作名词,指背的东西。
4、极:用尽5、以:用来,介词6、遇货:见到钱财。
货:古今异义,古钱财,今货物7、以厚其室:以:用来,介词。
古代汉语(上)18连词
• 从语义关系看,“而”字所连接的前后两成分, 有时是顺接,即意思上是并列或相承的,“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有时是逆接,即意 思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含转折义,“而”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但”“可是”。如:
2.与
• 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 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连词“和”、“跟”等。例如: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遊)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要在两个 成分之间连续用连词“与”连接。例如:
若网在手,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庄子·盗跖) 前二例“而”字顺接,后二例"而"字逆接。
2)用在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谓语 动词,前后成分语义相承,是一种顺承。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 传·庄公十年)
• “而”字有时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山海经•海 内东经) 余狐裘而羔袖。(左传•襄公十四年)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史记•五帝本纪)
4.以
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 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 关系。
2)介词“与”后面的成分可以是代词“之”, 如“与之同命”,连词“与”不连接代词 “之”。
3)介词"与"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连词"与" 后面的成分不能省略。
古代汉语上复习思考题
(0127)《古代汉语上》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说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一个是。
2.文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古白话是六朝以后的话基础上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3.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这是指“六书”中的;“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这是指“六书”中的。
4.许慎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这是指“六书”中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这是指“六书”中的。
5.许慎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这是指“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这是指“六书”中的。
6.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是。
7.古书中常见的形体分歧的字有古今字、和三大类。
8.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和完全相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9.繁简字是笔画多少不同,在的条件下,可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其中笔画多的称为繁体字,笔画少的称为简体字或简化字。
10.《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清代,《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清代。
11.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有、和古今意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三种。
12.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词,词义发展变化可分为的演变、的演变和词义轻重的演变三个方面。
13.古今词义范围的演变,通常有词义扩大、和三种情况。
14.词的本义探求的方法有和两种。
15.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以分为句首、和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①载伐及孔②斩休雀析③安息益景④北亦林朝2.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①景步走休②莫朝臭岩③亦伐北及④宗雀盆现3.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①齿果孔人②雀栽耷森③岩从休析④腾斧到衷4.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①河悟休衷②我期理益③荆湖栽疆④取北孔析5.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①后後②说悦③杯盃④會会6.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①自鼻②粮糧③丑醜④早枣7.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①新薪②然燃③悦说④礼禮8.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①景影②益溢③采彩④泪淚9.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字组是()①栗慄②穀谷③期朞④障嶂10.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①说悦②辟避③鵝鵞④後后11.《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笔记
古代汉语(上)笔记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㈠定义: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区别的,是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确切的说,是指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言,习惯上,把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也叫做古代汉语。
上限: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开始下限:五四运动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分为文言和白话,白话分为古白话和现代白话㈡研究对象:古代汉语主要研究文言文而不是古白话㈢课程的性质和内容⒈性质: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和现代汉语一样,同属语言课,具有较强的工具课性质。
⒉内容: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修辞、古书的注解、诗词格律等内容,还有文言文标点、翻译。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㈠可以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㈡有助于提高分析、研究、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㈠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也要多读文言作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㈡文选、常识、常用词相结合,重点是词汇第一章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什么是工具书㈠定义:工具书是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知识或文献资料,用特定的体例系统地加以编排,专门供人们在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书籍。
㈡特点:备查性、概括性、易检性㈢工具书的作用:⒈解决疑难⒉可以提供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二、工具书的分类㈠字书⒈定义:字书现在称为字典,它是解释单字的形体、读音、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周《史籀篇》是最古老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字书,自从清代《康熙字典》问世,才开始使用“字典”命名。
⒉常用字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新华字典》⑴《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公元121年定稿完成,它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解释字义、分析字形、辨识声读的字典。
该书正文14卷,叙1卷,共15卷,全书共收字9353字,重文(异体字)1163个,它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
古代汉语(上册整理)
1.古代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1)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文言。
(2)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平水韵是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个。
3.反切: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1163个。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康熙字典》:是清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
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
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官修字书。
(3)《经籍籑诂》:清代阮元主编,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
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4)《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由原来的214部改为208部。
(5)《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将原来的214部调整为250部。
(6)《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被解释的537个都是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词语。
5.古今词义异同的表现:(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
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如“鸡”、“牛”、“大”、“小”等。
(2)古今义绝对不同。
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毫无联系。
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
上在古文中的意思
上在古文中的意思上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①〈名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
《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墨池记》:“新城之上。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②〈形容词〉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③〈名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
《谋攻》:“上下同欲者胜。
”特指君主、帝王。
《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累。
”《东方朔》:“上伟之。
”④〈形容词〉时间或次序在前的。
《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
”《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⑤〈动词〉上升;登上。
《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游黄山记》:“十里,上黄泥冈。
”⑥〈副词〉向上。
《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⑦〈动词〉献上;送上;呈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上壁。
”《狱中杂记》:“狱辞上。
中有立决者。
”⑧〈动词〉向上;走向。
《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
”《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⑨〈动词〉装上;加上。
《冯婉贞》:“以枪上刺刀相博击。
”⑩〈动词〉通“尚”。
崇尚。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名词〉上声。
汉语声调之一。
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
⒉指骏马。
【上手】⒈技艺高超的人;高手。
⒉先例;榜样。
⒊先前经手的人。
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头】⒈首位;第一。
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
娼妓初次接客。
《古代汉语》上册翻译
《古代汉语》上册翻译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
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
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
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
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著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
夸父逐日翻译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女涡补天翻译在很早很早以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
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个整块。
天,不是完整的天。
地,不是完整的地。
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
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
(在这种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百姓。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用焚烧木材“炼五色石”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
通过“砍断大海龟脚”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
通过“杀死黑色的龙”,来解救中原大地的黎民百姓。
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阻止泛滥横流的大水。
苍天的漏洞被补上了,天的四周不再与地相连了,在地面泛滥横流的大水被吸干、被阻止住了,天上的黑龙被杀死了,中原地区安定了,百姓得以生存繁衍了。
�l�Z传译文�l�Z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l�Z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海大学2017级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三学期《古代汉语上》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
分统分
人
复核
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
格内)
1、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耷尖闷
B 本朱字
C 取棘逐
D 信武果
2、下列各句中,“题”字用本义的是()
A 赤眉圆题。
B 堂高数刃,题数尺
C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D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
3、从古到今,“涕”的意义范围()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4、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
A B 辉晃 C 途赶 D 颇项
5、表示“才干”义的“干”繁体写作()
A 干
B 乾
C 幹
D 榦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A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B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C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D 怀怒为发,休祲降于天
7、下列全为古今字的一组是()
A 阙掘赴讣
B 熟孰县悬
C 早蚤知智
D 后後说悦
8、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足下
B 先生
C 陛下
D 寡人
9、许慎为“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以事为名,取臂相成
C 比类和谊,以见指撝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10、下列句子的划线词中不属于联绵词的是:()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 昼夜勤作息,
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汤之问棘也是己
B 是社稷之臣也
C 彼吾君者,天子也
D 都城过百,国之害也
12、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理玛坷皇
B 仇休体仗
C 郊郡陵
D 蒸焰烫煎
1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A 《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说文解字注》 D 《尔雅》
14、“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A 连词“和”
B 介词“和”
C 动词“参与”
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
15、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阙掘咏詠
B 沽酤预豫C賸剩笋筍D陈阵泪淚
16、下列句子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西取由余于戎。
B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C 茅屋采,是以贵俭。
D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清也。
17、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 父母为其疾之忧。
B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 宋何罪之有?
D 三岁贯女,莫我垦顾。
18、下列句中的“以”是连词的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C 余船以次俱进。
D 故为之说,是夫观人风者得焉。
19、下列句子中的“是”为判断动词的是()
A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君子之求,贤于小人之是也。
D 是非君子之言也。
20、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A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崇。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郤克伤于矢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分,每个2分)
1、自:
2、休:
3、郡:
4、本:
5、鸿: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第 1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