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合集下载

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6学年徐汇区初中学业考试能力诊断理化试卷化学部分 (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Cu-64 Zn-65六、选择题(共20分)27.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C.雾霾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8.五氧化二碘(I2O5)可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29. 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或俗名)相符合的是A.FeCl2氯化亚铁B.Na2SO3硫酸钠C.KCl 氯酸钾D.CaO 熟石灰30.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风萧萧兮易水寒32.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A.无色透明 B.无色均一 C.均一稳定 D.纯净稳定3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B.冰和水 C.石墨与金刚石 D.生石灰与熟石灰34.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aCO3CaO+CO2↑B. K2CO3+CaCl2→CaCO3↓+2KClC.H2CO3→H2O+CO2↑D. Zn+H2SO4→ZnSO4+H2↑35.含有两种原子团的物质是A.Mg(OH)2 B.K2CO3 C.MgSO4 D.NH4NO336.电解水的实验如右图所示。

下列对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出水是有氢气与氧气组成B.a、b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H2↑+O2↑D.a玻璃管内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37. 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B.烧碱具有碱性,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 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稳定,可充气球 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火箭的燃料38.下表中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事实解释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C.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39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黄色火焰40.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模化学试题答案

一模化学试题答案

点燃2016年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凡合理答案均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方程式不配平、化学式及专用名词错误均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35分)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5分)16.(3分)(1)① (2)③。

(3)④。

(每空1分) 17.(4分)(1)CH 4+2O 2 CO 2+2H 2O 。

(2)B 。

(3)H 2O 。

(4)A 。

(每空1分)18.(4分)(1)8,得到;(2)MgCl 2。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每空1分) 19.(4分)(1) O 2 ; CaCO 3 (2)C + CO 高温2CO (3)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 + O 2。

(每空1分)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4分) 20.(3分)(每空1分)(1)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2)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3)实验Ⅱ(或在氧气中)中,加热前不燃烧,接通电源(或加热)后燃烧。

21.(7分)(1)分液漏斗,集气瓶(1分)。

(2)2H 2O 2催化剂2H 2O + O 2↑;B 。

① ③。

(3)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5)A C 或A D 。

(每空1分)22.(4分)(1)Cu2O。

(2)C + 2CuO 2Cu + CO2↑。

(3)2Cu2O + O24CuO;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每空1分)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2个小题,请任选其中1个小题作答。

共6分)23.(6分)(1)3N2 ---------------------------------------------------(2分)(2)解: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2N2H4+N2O4===3N2+4H2O--------------------------------(1分)64 929.6kg x -------------------------------------------------- (1分)64/92=9.6kg/x ----------------------------------------------- (1分)X=13.8kg ---------------------------------------------------- (1分)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kg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3(第1-4章)(含解析) 沪教版

2015-2016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4章)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和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以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⑧ C.①④⑤⑦⑧D.①④⑤⑧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3.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是()A.漏斗 B.烧杯 C.洒精灯D.试管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5.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 B.铁锅生锈 C.食物消化 D.饭菜变馊6.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4个氧原子:2O2C.氦元素:Hi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B..家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盐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过滤D.制取氧气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 B. C. D.14.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酒 B.纸张燃烧 C.石蜡熔化 D.食物腐败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1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现象的是()A. B. C. D.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18.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H2O 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19.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为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煮沸 B.静置 C.过滤 D.吸附20.As2O3中As的化合价是()A.+2 B.+3 C.﹣2 D.﹣32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让你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8B.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原子质量相同C.碘﹣127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3D.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1属于同种元素22.某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原子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C.该元素的一个离子含有10个电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9g B.11g C.12g D.14g24.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25.水是生命之派.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派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南水北调”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不纯净的水少26.下列是“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净水器D.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2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D.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2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2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泉水是纯净物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D.将硬水降温可降低水的硬度30.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mL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32.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②C与①中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③向①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化学式:A:; B:; C:; D:.(2)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基本反应类型②.三、简答题(题型注释)33.瑶瑶同学在家中自制“汽水”,她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1.5g小苏打(碳酸氢钠)和适量果汁,注入凉开水,再加入1.5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她就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请回答:(1)制作“汽水”时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使用的柠檬酸是食品级的添加剂,请你说出该添加剂应具备的性质(答一点即可).(3)打开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溢出?四、探究题(题型注释)34.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2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1)若甲中盛有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关闭K1打开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乙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不燃烧;关闭K2打开K1,则乙中的现象是,且白磷燃烧.①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实验过程中,白磷产生现象差异的原因是.(2)若甲中充满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丙,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35.如图,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鸡蛋壳,当滴入稀盐酸后,石灰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六、推断题(题型注释)36.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如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1)M的化学式为,N的化学式为;(2)常温下,B为固态,C为液体,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4)途径⑤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七、计算题(题型注释)37.某地一不法商贩销售的含NH4HCO3的氮肥,经检验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4%.(1)NH4HCO3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该商贩所售每袋50kg氮肥中,实验含NH4HCO3kg.(结果精确到0.1kg)2015-2016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4章)(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和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以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⑧ C.①④⑤⑦⑧D.①④⑤⑧【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化学性质中都能与碳反应,在此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提供了氧元素,因此都具有氧化性.【解答】解:分析①的正误时,需要④作为理论的依据,在④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提供氧元素,因此都具有氧化性,因此①④正确;③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属于易溶于水,因此不正确;⑥中氧化物应该是两种元素,因此氧气不是;⑦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因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在性质的基础上,又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氧化性,这是初中学生感觉有点难度的地方,因为以前学过的二氧化碳的三个化学性质中,没有氧化性这一性质,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即可判断正误;C、根据化学实验中的“三不”原则分析;D、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即可判断正误.【解答】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行,故操作正确;B、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故B不正确;C、实验室中不得用手接触药品,防止事故的发生,故C不正确;D、酒精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因此A不正确.故选A【点评】我们在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而是用灯帽盖灭.若用嘴吹灭易引起酒精灯爆炸.同时,我们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3.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是()A.漏斗B.烧杯C.洒精灯D.试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常见的仪器名称错误有:名称错误,错别字等.【解答】解:A.漏斗书写正确,故A错误;B.烧杯书写正确,故B错误;C.不是“洒”,是酒精灯,故C正确;D.试管书写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名称的正确书写,难度不大,书写时要注意.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B、在放锌粒时要将试管横放;C、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引起火灾,故A错;B、在放锌粒时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错;C、用试剂瓶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C正确;D、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 B.铁锅生锈 C.食物消化 D.饭菜变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食物消化包含着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由大的颗粒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小颗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饭菜变馊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6.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4个氧原子:2O2C.氦元素:Hi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H2;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4个氧原子可表示为:4O;2O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C、氦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故C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O;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解答】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由于气体的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所以气体易被压缩,故C错误,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也能说明分子的性质.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B..家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盐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物质的简单分类;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二氧化碳无毒,不供给人呼吸;B、根据碱的化学式Na2CO3判断;C、从CO不易溶于水考虑;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解答】解: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正确;B、根据化学式Na2CO3可知,家用碱是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正确;C、CO有毒,但它不易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错误;D、二氧化硫无色,但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故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特点决定的,所以一定要了解物质的特点才可了解性质,特别注意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但它无毒的特点.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C.M=38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40+10+10+0=6+M+28+16,解得M=10.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甲是化合物,故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正确;C、由以上分析,M=10,故错误;D、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过滤D.制取氧气【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B、根据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解答;C、根据过滤操作解答;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B、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错误;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放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内的导气管过长,气体难以排出,故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于基本的实验操作同学们应该掌握好,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下,则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B、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答案:AB.【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解答】解: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扩散,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化学变化,则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酒精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变大了,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变大而导致的体积变大,分子大小本身没有变化.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利用.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 B. C. 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判别微粒种类的方法的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14.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酿酒 B.纸张燃烧 C.石蜡熔化 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糯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1分)(•徐汇区一模)酸雨危害大,酸雨的形成与排放某种气体有关,该气体是()A.C O2B.S O2C.O3D.C O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酸雨主要是一些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解答:解: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故选B.点评:解答时要掌握酸雨形成的原因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1分)(•徐汇区一模)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A.+5 B.+3 C.+1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题意,C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3.(1分)(•徐汇区一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空气中虽然有氧气,但氧气含量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考查,掌握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1分)(•徐汇区一模)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海水C.可口可乐D.冰水共存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海水中有食盐、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可口可乐中有碳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冰水共存物就是水,是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1分)(•徐汇区一模)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氯化钙 CaCl2B.硫酸钠 Na2SO3C.氧化铁 FeO D.氢氧化钡 Ba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熟记常用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如硫酸钠、氢氧化钡、氧化铁、氯化钙等物质.解答:解:A、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2,因此选项A正确;B、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因此选项B错误;C、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其化学式为Fe2O3,因此选项C错误;D、氢氧化钡的化学式为Ba(OH)2,因此选项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的书写,难度不大.6.(1分)(•徐汇区一模)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这里的钙、镁、钾、钠指()A.单质B.原子C.元素D.分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这里的钙、镁、钾、钠指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1分)(•徐汇区一模)探究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B.C.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蔗糖溶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D、水加热沸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1分)(•徐汇区一模)生命离不开空气.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C.空气是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中成分是比较固定的考虑;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考虑;C、根据空气的成分考虑;D、根据空气的用途考虑.解答:解:A、空气中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并不是永久不变的,例如在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所以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B说法正确;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他杂质,所以说空气是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D、在炼铁的原料中要用到空气,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的可变性、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组成和空气的用途,较为简单.9.(1分)(•徐汇区一模)过氧乙酸(C2H4O3)溶液可用作公用场所的消毒.过氧乙酸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化合物D.单质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答:解:由化学式C2H4O3可知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该物质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C.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10.(1分)(•徐汇区一模)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B.番茄汁属酸性食品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解:A、苹果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B、番茄汁的PH小于7,属酸性食品;C、牛奶的PH小于7,属酸性食品,鸡蛋清属于碱性食品;D、苹果汁的PH小于牛奶的PH,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1分)(•徐汇区一模)把下列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是()A.氧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据此结合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错误.B、氢气难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1分)(•徐汇区一模)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B.用石切割大理石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所以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所以用碳素笔书写重要的文件和资料,所以在栽木桩的时候要把往土里栽的那部分烤焦.解答:解: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的文件和资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这样文件和资料保存的时间要长一些.B、用石切割大理石,是因为石很硬.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很软.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故选A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一定要注意对应.13.(1分)(•徐汇区一模)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红色的火焰、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个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4.(1分)(•徐汇区一模)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根据取用液体,块状药品,定量液体的取用注意事项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标签面向手心持,取下瓶塞倒放置;两口紧贴不外流,盖瓶放回原位置,选项A中瓶塞未倒放,故不正确;B、块状药品用镊子(试管斜放),取用块状或大颗粒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竖;故选项B不正确;C、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平放平视最低处”)故选项C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故选项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取用液体,块状药品,定量液体的取用注意事项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5.(1分)(•徐汇区一模)为除去CaCO3粉末中混有少量CaCl2,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热B.溶解后过滤C.加适量稀盐酸D.加适量水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碱盐的溶解性.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而氯化钙能溶于水分析;可通过加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的方法除去混在碳酸钙中的氯化钙.解答:解: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把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过滤,可除去混在碳酸钙中的氯化钙;采用加热的方法会使碳酸钙分解,加稀盐酸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加适量水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故选B点评:除中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应符合:只能与杂质发生反应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6.(1分)(•徐汇区一模)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宏观概念不能描述微观概念;C、分子由原子构成;D、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B、O4分子由氧原子构成的,不能用元素描述分子,故B错误;C、1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氧分子,故C错误;D、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O4分子是一种分子,不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判断、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描述,是学习中的难点,同学们要认真思考.17.(1分)(•徐汇区一模)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B.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不能用水扑灭,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错误.B、设置隔离带是将可燃物和火分离,隔绝了可燃物,故B正确.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故错误.D、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油会浮在水的上面,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18.(1分)(•徐汇区一模)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应记准理解分子的定义既能判断正误;B、由分子原子的区别即知此选项的正误;;C、根据分子的性质即可判定花香四溢主要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了.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不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故B不正确;C、花香四溢主要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C不正确;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了,是最小粒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基础性强,能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19.(1分)(•徐汇区一模)对石和石墨的有关认识中,错误的是()A.组成元素种类相同B.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质C.性质不同是构成原子的种类不同D.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石墨和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如石墨质软,石硬度最大;石墨能导电,而石不能,这些都是因为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解答:解:A、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说法正确;B、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石墨质软,石硬度最大.故B说法正确;C、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故C说法错误;D、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石和石墨的组成和物理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1分)(•徐汇区一模)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B.都发生了氧化反应C.都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D.都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定义判断.B、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判断.C、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和特点判断.D、根据燃烧的定义和条件判断.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自燃是指由于缓慢氧化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后自行燃烧起来.解答:解:A、燃烧、自燃实质都燃烧,发光、放热,缓慢氧化放热,不发光,所以错误.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发生的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定义,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正确.C、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较少、不发光,比较缓慢,不易察觉,不剧烈,燃烧、自燃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错误.D、缓慢氧化与燃烧不同,不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现化学学科考查以教材为根本的原则,符合中考方向,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概念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1.(1分)(•徐汇区一模)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观察图示可知,纵坐标表示收集到的氧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的时间;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反应时间稍长的是氯酸钾.我们据此判断各项的正确与否.解答:解: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好,故正确;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错误;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学们观察图示的能力,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2.(1分)(•徐汇区一模)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所用的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R+2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A.N2B.N O C.N O2D.N2H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 43R+2CO2+4H2O,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R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 43R+2CO2+4H2O,反应前后C、H、N、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反应前反应后C原子 2 2H原子 8 8N原子 6 0O原子 8 8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3个分子中含有6个N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物质R的化学式为N2;故选A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23.(1分)(•徐汇区一模)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降低时气体会从溶液中溢出,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的知识解决.解答:解:A、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并溢出,故此选项错误.B、阳光充足水温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由于溶解度变小而冒出并形成小气泡,故此选项错误.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是由于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此选项正确.D、夏季黄昏天气闷热,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也随之变小,水中氧气变少从而导致鱼会浮于水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的探讨,涉及到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各种因素,属实践性题目.24.(1分)(•徐汇区一模)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此题利用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确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来解答.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A 温度不变时,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溶液都变稀.所以,A错.B 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所以,该溶液为饱和溶液,故B对.C 取少量溶液升温,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无氯化钾晶体析出.故C错.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有晶体析出.故D错.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确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5.(1分)(•徐汇区一模)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C.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结合分子的结构图示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然后对选项问题进行分。

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1(第1-4章)(含解析)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1(第1-4章)(含解析)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4章)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2O中()A.约有6.02×1022个原子C.约有6.02×1022个分子 D.含有氧原子4.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汽车轮胎是有机合成材料中的塑料制品C.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溶液pH一定降低D.混合物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6.某同学在完成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进行了仪器的整理,他发现自己所用的试管破裂了,造成破裂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③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停止加热⑥试管口没有塞棉花()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7.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8.在某某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氧化物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4 B.38 C.36 D.3410.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B.质量比为3:6的C和O2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12.现有水、氢气、干冰、氧气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不重复).(1)常用作致冷剂是;(2)用作火箭高能燃料的是;(3)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1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如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某某息,从“物质性质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1)干冰升华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填名称).(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可看到的现象.(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填序号).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5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6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填序号)A.CO2+H2O═H2CO32+6H2O C6H12O6+6O2C.CO2+C2CO D.CO2+2NaOH═Na2CO3+H2O.14.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验满的做法是.15.小雪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的方法是.16.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步骤如图所示:(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为了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的试剂①的量应.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2)加入试剂①后,能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3)为使工艺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建议中,可采取的是.A.电解MgCl2产生的Cl2可循环使用制取盐酸B.溶液A可直接排放到黄河中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电解MgCl2固体.17.已知铁原子中有26个质子,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18.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下面是有关葡萄糖的一些计算.(1)葡萄糖中各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C:H:O=;(2)葡萄糖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3)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19.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是1.67×10﹣27kg,又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4×10﹣27kg.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1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氢的相对原子质量=(2)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分别为求2个水分子、1个氧分子、2个氢分子的质量比是;(3)不同数目的分子的真实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分子数目之比是(填“相等”或“不相等”).2015-2016学年某某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4章)(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分析】弄清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乳化作用.【解答】解:A、汽油能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B、洗洁精类除油污主要利用的是乳化作用;C、食醋能除去水垢是因为食醋能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D、铁锈不溶于纯碱溶液,也不能与纯碱溶液起反应,不可能洗掉铁锈.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去分析解答;B、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C、从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去分析解答;D、从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故错误;C、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正确;D、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2O中()A.约有6.02×1022C.约有6.02×1022个分子 D.含有氧原子【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微粒,据此结合水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2O含有0.1mol×6.02×1023个×3=1.806×102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2O中含有0.2mol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23个=6.02×1022个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2O含有0.1mol×6.02×10D、氧的摩尔质量为16g2O中含有氧原子的质量为0.1mol×16g/mo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单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解答】解:A、倒回原试剂瓶,将会污染瓶内药品,操作错误带,故A错误;B、带回家中,可能会造成污染或中毒等事故,故B错误;C、随意倒入下水道中,可能会腐蚀下水道,操作错误,故C错误;D、倒入指定容器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原则: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汽车轮胎是有机合成材料中的塑料制品C.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溶液pH一定降低D.混合物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考点】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方法考虑;B、根据汽车轮胎的材料考虑;C、根据酸碱中和原理考虑;D、根据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分类情况考虑.【解答】解: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A 说法正确;B、汽车轮胎是有机合成材料中的合成橡胶,不属于塑料制品,故B说法错误;C、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碱性减弱,所得溶液pH一定降低,故C说法正确;D、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例如氧气,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硬水、软水的鉴别方法,汽车轮胎的材料,酸碱中和原理、物质组成的判断方法.6.某同学在完成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进行了仪器的整理,他发现自己所用的试管破裂了,造成破裂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③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停止加热⑥试管口没有塞棉花()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在实验后试管破裂,如果操作不当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不仅限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加热时,未先预热,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温度悬殊而破裂;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可能使试管破裂;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那里温度很低),受热不均匀,温度悬殊而破裂;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试管里药品的冷凝水流到很烫的试管底部;加热后,未待试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如排水法集气后先,撤掉酒精灯后撤导管引起的水倒流现象),使试管遇水骤冷而破裂;加热至高温时使试管局部过热,温度悬殊而破裂.综上所述,故选B.【点评】本题可查学生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步骤的知识.7.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由化合物概念知道,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该物质只有一种元素,所以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像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臭氧,如果只含其中一种时,就是单质,也是纯净物,如果两种都有,就属于混合物.【解答】解:因为该物质只有一种元素,而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所以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物质的分类,在习题中常见,但学生经常出错,原因就在于对于对物质的分类知识不能很好的系统到一起.8.在某某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氧化物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考点】水的组成;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及氧化物的概念,和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来解答.【解答】解:A、水中含有氧元素,并且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对;B、水的化学式为H2O,可以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对;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对;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故选D【点评】了解氧化物的概念,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某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54 B.38 C.36 D.3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该阴离子确定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确定出质子数..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该阴离子是X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故X 原子核外电子为16,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原子质子数为16,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16+18=34故选D【点评】明确原子的结构、原子与离子的关系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是解答本题关健.10.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B.质量比为3:6的C和O2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分析】此题是借助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只要是正好符合反应时的质量比,且气体为一种即是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H2与O2反应后生成的是水,2H2+O22H2O中H2与O2的质量比为1:8而A项中H2与O2质量比为1:9所以氧气有剩余,生成的水在常温是一种液体,故剩余气体只有氧气,一定是纯净物;故对.B、C与O2完全反应生成CO2,C+O2CO2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8;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2C+O22CO中 C与O2质量比为3:4,而B项中C与O2质量比为3:6,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既有一氧化碳也有二氧化碳一定是混合物,故错.C、CH4与O2反应:CH4+2O2CO2+2H2O,其中CH4与O2的质量比为16:64=1:4,而,C 项中CH4与O2质量比为1:6生成物中H2O是液体,气体有CO2一种,还有剩余的氧气,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错.D、CO与O2反应:2CO+O22CO2,其中 CO与O2质量比为56:32=7:4,而D项中CO 与O2质量比为7:2;所以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剩余的一氧化碳,故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错.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变化时物质质量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反应时各物质的质量比,属基础性计算知识考查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填:分子,原子,分子;(2)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纯净物质含有的是同种物质的分子,故填:不同种分子,同种分子.【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现有水、氢气、干冰、氧气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不重复).(1)常用作致冷剂是CO2;(2)用作火箭高能燃料的是H2;(3)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O2;(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做制冷剂,故填:CO2;(2)氢气燃烧的热值高,是一种高能燃料,故填:H2;(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O2;(4)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填: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如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某某息,从“物质性质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1)干冰升华时吸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填名称).(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现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加热后可看到红色试液又恢复成原来紫色的现象.(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①②③(填序号).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5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6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B (填序号)A.CO2+H2O═H2CO32+6H2O C6H12O6+6O2C.CO2+C2CO D.CO2+2NaOH═Na2CO3+H2O.【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干冰易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可以使周围温度下降;①②③(2)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而放出的是氧气;(3)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而紫色石蕊遇酸显红色;(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5)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时造成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原因;(6)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解答】解:(1)物质有三态变化,从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可以使周围温度下降,故答案为:吸热.(2)绿色植物吸收的是二氧化碳,而放出的是氧气,故答案为:氧气.(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紫色石蕊遇酸变红,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当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紫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红色试液又恢复成原来紫色;(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应尽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外植树种草,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故答案为:①②③(5)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故答案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6)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光合作用的反应.故答案为:B;.【点评】全球变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它必然注定会是中考热点之一.14.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其理由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放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a (选填“a”或“b”)端导入,验满的做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1.【答案】C【解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12.【答案】 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指的是反应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222C H OH H CO −−−→++高温中,C 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13.【答案】 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A .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nO 322KClO 2KCl 3O ∆−−−→+↑。

B .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nO 322KClO 2KCl 3O ∆−−−→+↑。

C .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nO 322KClO 2KCl 3O ∆−−−→+↑。

D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4.【答案】C【解析】A .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 .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C .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 .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A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数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九上·下陆月考) 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A . 烧杯B . 试管C . 集气瓶D . 量筒2. (2分)(2019·岳阳模拟)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 . 核电站一日发生泄漏,其影响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不要开发核能发电C .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 . 我国南海海底储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3.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 蚕丝和涤纶——抽丝灼烧B . 氯化铵和碳酸钾——加熟石灰研磨C . 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D .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4. (2分)(2019·普陀模拟) 溶液 pH 最大的是()A . 食盐水B . 碳酸饮料C . 白醋D . 澄清石灰水5. (2分)(2017·昌平模拟) 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

下列金属中,可行的是()A . 银B . 金C . 铜D . 锌6. (2分)(2017·扬州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t2℃时,A,B,C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t1℃,将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C . t3℃时,取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D . 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7. (2分)下列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 . FeOB . FeSC . Fe3O4D . FeCl38. (2分)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瓷碗破碎B .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C . 潮湿的衣物经太阳晒变干D .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9. (2分)(2019·郴州) 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A . 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B . 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 . 产生大量气泡D . 溶液质量增加10. (2分)(2017·安阳模拟)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 塑料杯B . 陶瓷瓦罐C . 纯棉衣物D . 羊毛衫11. (2分)(2018·苏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 . 洗涤油污可用汽油乳化C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12. (2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 .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 .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 . 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13. (2分) (2018九下·武威期中) 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A . C4H4S2B . C2H6SC . C4H4SD . C6H6S14. (2分)下列物质能在pH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KOH、Na2SO4、MgCl2B . NaCl、Na2CO3、NaNO3C . FeCl3、HCl、NaOHD . CaCl2、NaCl、 K2CO315. (2分)(2017·锦江模拟)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擦做方法A 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B NaCl固体细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C H2HCl加过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D铁粉F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16. (6分)(2017·秦淮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C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X+N2,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A.NO2
B.CO2

C.H2O
第2页(共11页)
D.C
16.(1 分)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2H2O2 2H2O+O2↑
C.CaO+H2O→Ca(OH)2
D.NaOH+HCl→NaCl+H2O
17.(1 分)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0℃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为 A<B
B.30℃时,A、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A=B
C.30℃时,若溶解度 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 m<n
D.30℃时,若溶解度 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 m>n
二、填空题(共 40 分)
31.(10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第1页(共11页)
给液体加热
9.(1 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酱油呈碱性
B.牙膏呈酸性
C.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10.(1 分)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
A.木炭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操作 1、2 与实验室
操作类似.
(2)沉淀池中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石灰乳一般是在氧化钙中加水生成的,存
在着还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则石灰乳是
(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201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化学试卷(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2017.1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K-39 Ca-40 Mn-5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空气液化D.酒精燃烧2.二氧化铂(Pt02)是一种催化剂.Pt02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53.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蒸馏水B. 氯化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油水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C. 碘酒混合物D. 泥水混合物5.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C.3个氧分子: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6.图示中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8. 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生石灰与石灰石 B.氧气和臭氧 C.水和双氧水 D.冰和干冰10.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A.NaHSO3 B.Na2SO4 C.Na2SO3 D.H2SO411.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防止食用油溅出 C.隔绝空气 D.清除可燃物12.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3. X、Y、Z三种液体对应的pH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一定是盐酸 B.Y一定是水C.Z一定是澄清石灰水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14.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状态不同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 + 5O2→ 2P2O5B.KMnO4K2MnO4+MnO2+O2↑C.CH4+2O2CO2+2H2O D.Mg + O2 MgO2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 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高于原来水的温度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氧化钙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形成的溶液温度低于原来水的温度17.化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201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化学试卷第1页(共18页)化学试卷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合卷化学部分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Cl 35.5—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A .AlB .AgC .MgD .Hg2.属于纯净物的是()A .盐汽水B .矿泉水C .自来水D .蒸馏水3.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液氧B .臭氧C .金刚石D .石墨4.2SiO 中Si 的化合价是()A .4-B .2-C .2+D .4+5.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A .KClB .NaClC .2CaCl D .2CuCl 6.属于有机物的是()A .葡萄糖B .干冰C .碳酸D .木炭7.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熔沸点B .溶解性C .可燃性D .导热性8.42CuSO 5H O 的俗名是()A .食盐B .烧碱C .胆矾D .纯碱9.23K CO 是常用的肥料,它属于()A .钾肥B .氮肥C .磷肥D .复合肥10.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 .花生油B .食盐C .白糖D .白酒11.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产生耀眼白光B .产生黑色固体C .产生蓝紫色火焰D .产生大量白雾12.化学反应22C H O H CO +−−−→+高温中的还原剂是()A .CB .2H OC .2H D .CO13.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MnO 322KClO 2KCl O −−−+→↑△B .2MnO 322KClO 2KCl 3O −−+−→△C .2322KClO 2KCl MnO 3O +↑△D .232MnO 2KClO 2KCl 3O −−−→+↑△14.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滴加液体倾倒液体装入粉末状固体装入块状固体AB CD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第3页(共18页)化学试卷第4页(共18页)15.用“”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是()AB C D16.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A .单位是摩尔B .等于物质的量乘以质量C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D .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17.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B .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 .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D .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8.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上海九年级化学一模汇总及答案

上海九年级化学一模汇总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O-16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27.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榨果汁B.酿酱油C.放鞭炮D.点蜡烛28.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Fe B.Si C.Al D.O29.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食盐水C.蒸馏水D.矿泉水30.属于悬浊液的是()A.泥水B.糖水C.油水D.汽水31.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H2O B.O2C.MgO D.CO232.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 的化合价为+3 ,则As 的化合价为A.+1 B.+3 C.-3 D.-233.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一氧化碳B.石墨C.碳60 D.金刚石34.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aCl C.CaCO3D.CuSO412 3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aO+H 2O −−→Ca(OH)2B .2CuO+C −−−→高温Cu+CO 2↑C .H 2CO 3∆−−→H 2O+CO 2D . CaCO 3−−→CaO+CO 2↑36.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产生白烟B .硫粉:发出白光C .铁丝:火星四射D .镁带:黄色火光37.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8mL 水B .进行化学反应C .在量筒中溶解粗盐D .俯视量筒读数38.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其pH 范围是( )A .大于7B .小于7C .等于7D .无法确定39.以下化学符号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40.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

工业冶炼铝的反应为3H 2+ MoO 3−−−→高温Mo+3H 2O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 .H 2B .MoO 3C .MoD .H 2O41.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内的反应是:2NO+2CO −−−→催化剂X+2CO 2,X 的化学式为( )A .N 2B .NO 2C .N 2O 3D .NH 342.关于“He”的描述正确的是( )A .1个氦原子的质量为4 gB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C .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 gD .氦气因密度小可制成霓虹灯343.可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是( )A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B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C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D .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44.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A .加硝酸钾B .充分搅拌C .恒温蒸发水D .升高温度45.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氧气具有助燃性B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氧气不易溶于水46.密闭容器中含有甲( 2mol)、乙(4mol)、丙(6mol)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的物质的量(n) 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14分)1. (1分)(2016·江岸模拟)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矿石粉碎B . 铁丝生锈C . 干冰升华D . 冰雪融化2. (1分) (2018九下·右玉月考) 我们每天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以下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的是()A . 鸡蛋B . 大米C . 香蕉D . 黄瓜3. (1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 .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 . 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 . 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4. (1分)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取用液体B . 点燃酒精灯C . 称量氯化钠固体D . 加热固体5. (1分) (2019九上·镇江期末)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B人体中微量元素铜元素、铁元素、碘元素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氧化碳、氧气、氦气D合金青铜、硬铝、生铁A . AB . BC . CD . D6. (1分)(2017·安顺) 安顺生产茶叶,茶叶中含锌、硒、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 . 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C .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 . 茶叶中的锌、硒指单质,茶氨酸属于有机物7. (1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是理想的能源B . 大量使用煤燃料易形成酸雨,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 . 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二氧化碳D . 石油、煤、天然气都属化石燃料8. (1分)(2017·东胜模拟)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物质结构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食醋可用于除去热水瓶中水垢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②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各原子都大③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化学与安全D.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做灯火实验③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③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A . AB . BC . CD . D9. (1分) (2015九上·涪陵期中) 王大爷家里种的麦子有部分倒伏了,伴有叶色枯黄。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5(第1-5章)(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质检试题5(第1-5章)(含解析) 沪教版

2015-2016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5章)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市场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加热盒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有:Mg+2H2O→Mg(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A.Mg B.H2O C.Mg(OH)2D.H22.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3.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R的活泼性比铜强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4.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颜色 B.放在水中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6.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2%的石灰水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选项物质二氧化碳氢气8.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9.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盛有4.9%的硫酸100克,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可分别往两烧杯中加入()A.镁1克、铝1克B.镁2克、铁2克C.锌3.25克、铁3.25克 D.镁3.5克、锌3.5克10.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CO22COB.3CO+Fe2O32Fe+3CO2C.2Na+2H2O═2NaOH+H2↑D.Cu+4HNO3(浓)═Cu(NO3)2+2NO2↑+2H2O11.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A.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C.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D.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12.高纯度单硅的制取反应为2C+SiO2Si+2CO↑,说法中正确的是()A.CO是还原剂B.C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D.SiO2是氧化剂13.“嫦娥飞天,玉兔登月”,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伟大梦想.制造登月车所用的耐高温合金钢是()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 D.复合材14.下列设计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A.说明CO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CO和Fe2O3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15.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C+O2CO2②Fe2O3+3H22Fe+3H2O ③Fe2O3+3CO2Fe+3CO2 ④2Fe2O3+3C4Fe+3CO2↑⑤CO2+C2CO.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16.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炼铁 B.干冰制冷 C.海水晒盐 D.风能发电17.下列防止自行车锈蚀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用已生成的铁锈作保护层B.钢圈钢丝镀防护金属C.链条表面涂抹机油 D.车架表面喷涂油漆18.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19.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一周后观察U型管内水面变化是()A.a比b高B.b比a高C.一样高D.无法判断20.在车、门等铁制品表面刷上一层油漆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破裂 B.防止磨损 C.防止生锈 D.美化环境2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A.FeCO3B.Fe3O4 C.FeO D.Fe2O322.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B.用食盐水去除铁锅内的铁锈C.乡村井水浑浊时,向其中加明矾可以净水D.被蚊虫叮咬后涂肥皂水可以止痒23.根据你所具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A. B. C. D.24.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探究铁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实验说明铁生锈时一定要有氧气和水参加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2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含量为0.03%B.太阳能、化石燃料、氢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26.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27.有a、b、c三种金属,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c 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 B.a、c、b C.c、a、b D.c、b、a钾铜溶液酸29.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30.下列实验方法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B.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C.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钙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D.用过量的硫酸铜溶液除去铜粉中的铁粉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1.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32.若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入一定量只含有Cu(NO3)2、AgNO3的工业废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33.某常见金属单质A发生了如下一系列反应:(1)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2)写出反应①、③、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③,⑤,反应现象,反应基本类型.34.从楚王陵中出土的铁器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掌握了炒钢技术.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象炒菜一样,因而得名.(1)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填“高”或“低”),炼得的钢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什么?.(3)向液态生铁中鼓风(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液态生铁中加进精矿粉(以赤铁矿为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友情提示:Fe2O3与生铁中的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为.三、简答题(题型注释)35.结合下列有关铁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这根火柴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采取的方法是.(2)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①A中植物油的作用是;②一段时间后,B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中铁钉锈蚀,通过B、C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四、探究题(题型注释)36.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的两个实验探究实验一: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金属C是,操作a的名称是.(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二:研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步骤(1)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2)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3)将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部压入锥形瓶中,使之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观察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t2~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五、推断题(题型注释)37.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填字母).A.耐腐蚀性B.延展性 C.导热性D.导电性(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图:金属X是,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六、计算题(题型注释)38.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0g稀硫酸.剩余固体3.5g.(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5章)(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市场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加热盒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有:Mg+2H2O→Mg(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A.Mg B.H2O C.Mg(OH)2D.H2【考点】氧化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氧化剂是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是其它物质被氧化,利用这一知识解题.【解答】解: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反应物,由于在反应中提供氧而被称之为氧化剂,在这一反应中水为镁提供了氧而使其被氧化,所以水是氧化剂.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氧化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氧化剂能在反应中提供氧元素即可,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是利用铁能将位于其后的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利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C、用金、银制首饰是利用这两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是利用其密度小、易于加工等性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R的活泼性比铜强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推断,金属R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而R不能与硝酸铜反应,则说明铜的活动性比R强.【解答】解:A、金属R的活动性比银强而比铜弱,因此,R的活动性介于铜、银之间的判断是正确的,故此项正确;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铜位于氢后面,而R的活动性又不如铜强,R在活动性顺序表中也位于氢之后,因此,金属R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此项错误;C、金属R不能与硝酸铜反应,R的活动性不如铜强;此项错误;D、R的活动性比银强、比铜弱,而不是比铜、银都弱;此项错误.故选A【点评】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4.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各金属的活动顺序及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比较作答.只有氢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解答】解: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可知Mn>H;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可知Mg>Mn;又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H.故Mn、Mg、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Mn>Cu.故选:B.【点评】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一般通过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与相应的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来进行.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颜色 B.放在水中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解答】解:A、黄铜和金的颜色相同.B、黄铜和金都难溶于水.C、金和稀硫酸不反应,黄铜中的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出现.D、黄铜和金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铜、金和锌的性质方面的知识.6.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2%的石灰水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要研究燃烧的条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做对比实验;B、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解答;C、根据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大约为0.17g进行解答;D、根据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进行解答.【解答】解:A、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关,不能证明是否需要氧气,需要在盛热水的烧杯里放适量的红磷,故不能达到目的,故A错误;B、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铁>铜,从而证明铁>铜>银,故B正确;C、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大约为0.17g,所以常温下不能配制浓度为2%的石灰水,故C 错误;D、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所以不能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验证实验的设计成功的关键,以及控制变量法的正确应用,难度较大,关键是明确各实验的原理.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过量浓硫酸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铁的活动性比锌弱,铁粉不能与氯化锌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碳酸钾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明确反应过程的现象及相关特征,结合反应中量的变化,对图象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其中的变化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质量减少;镁的活动性比锌强且金属等质量,酸足量;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各元素质量不变,据此分析选项即可;【解答】解: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质量减少,反应完则质量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B、镁的活动性比锌强且金属等质量,酸足量,所以根据生成的氢气=,可推测镁产生的氢气较多;但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所以反应速度更快一些,故图象反映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镁和氧气的质量减少,而氧化镁的质量增加,故图象反映正确;D、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只是反应速率加快,故图象反映正确;故选:C、D.【点评】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9.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盛有4.9%的硫酸100克,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可分别往两烧杯中加入()A.镁1克、铝1克B.镁2克、铁2克C.锌3.25克、铁3.25克 D.镁3.5克、锌3.5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如果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则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的酸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肯定不同,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如果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必相同,此时天平必保持平衡,可以据此求算出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所消耗的金属的质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如果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则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的酸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肯定不同,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如果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必相同,此时天平必保持平衡,可以据此求算出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所消耗的金属的质量,由题意每组所给金属质量都相同,可得只有产生氢气质量相同才能平衡,即只有在硫酸量不足、每组金属都过量的条件下才可能使天平依然平衡;由硫酸质量为4.9g,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稀硫酸完全反应所需要的镁铝锌铁的质量,依次为:1.2g、0.9g、3.25g、2.8g,与题给数据比较大小,A、镁不足,铝过量,即生成氢气的质量不等,所以反应完毕,天平不再平衡,故A错误;B、镁过量铁不足,即生成氢气的质量不等,所以反应完毕,天平不再平衡,故B错误;C、锌恰好铁过量,硫酸完全反应,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完毕,天平平衡,故C正确;D、过量镁和锌过量,对于这两种金属来说硫酸的量不足,即硫酸完全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完毕,天平仍然平衡,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天平平衡题或是天平偏向问题,主要就是比较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因为计算的是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变化,所以常用查量法进行比较.10.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CO22COB.3CO+Fe2O32Fe+3CO2C.2Na+2H2O═2NaOH+H2↑D.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CO22C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2Na+2H2O═2NaOH+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且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A.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若金属1是锌,金属2可能是银C.此反应可能是Cu+2AgCl═2Ag+CuCl2D.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硫酸镁溶液【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象先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再进行判断.【解答】解: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所以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化合物,故A错;B、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锌排在银的前面,故B正确;C、因为氯化银属于沉淀,所以铜与它不反应,金属与盐反应时,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故C错;D、铁和铜与硫酸镁都不反应,不能比较出铁和铜的活动性,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是: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金属不能是钾、钙、钠.12.高纯度单硅的制取反应为2C+SiO2Si+2CO↑,说法中正确的是()A.CO是还原剂B.C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D.SiO2是氧化剂【考点】碳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定;还原反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在该反应中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二氧化硅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作氧化剂;结合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碳在该反应中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在该反应中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中二氧化硅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嫦娥飞天,玉兔登月”,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伟大梦想.制造登月车所用的耐高温合金钢是()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 D.复合材【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合金钢属于金属材料,据此解答.【解答】解:合金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材料的成分进行.14.下列设计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A.说明CO具有还原性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说明CO和Fe2O3的反应需要加热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1分)1. (2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油脂变质B . 榨取果汁C . 面包发霉D . 菜刀生锈2. (3分)“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 . 硫酸铜、食盐、纯碱﹣盐B . 硫酸铵、硝酸钾、尿素﹣氮肥C . 空气、消石灰、碘酒﹣混合物D . 氨气、小苏打、苛性钠﹣碱3. (2分)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 . 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 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 . 分子在不断运动4.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 . 取出固体粉末B . 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C . 点燃酒精灯D . 加热固体粉末5. (2分) 2010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

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再将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

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 人们可以合成新的DNA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B . 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DNA分子性质不同C . 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D . 人类的能力可以“操纵”自然,可以任意设计、制造生命6. (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外观酷似食盐,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化学试卷(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2017.1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K-39 Ca-40 Mn-5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空气液化D.酒精燃烧2.二氧化铂(Pt02)是一种催化剂.Pt02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53.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蒸馏水B. 氯化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油水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C. 碘酒混合物D. 泥水混合物5.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C.3个氧分子: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6.图示中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8. 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生石灰与石灰石 B.氧气和臭氧 C.水和双氧水 D.冰和干冰10.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A.NaHSO3 B.Na2SO4 C.Na2SO3 D.H2SO411.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防止食用油溅出 C.隔绝空气 D.清除可燃物12.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3. X、Y、Z三种液体对应的pH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一定是盐酸 B.Y一定是水C.Z一定是澄清石灰水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14.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状态不同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 + 5O2→ 2P2O5B.KMnO4K2MnO4+MnO2+O2↑C.CH4+2O2CO2+2H2O D.Mg + O2 MgO2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 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高于原来水的温度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氧化钙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形成的溶液温度低于原来水的温度17.化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D.生产中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可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18.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途: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19. 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Y 物质为A.FeOB.Fe(OH)2C.Fe3O4D.FeSO420.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奎宁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C.奎宁碱和青蒿素都是混合物D.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2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单质的是A.FeB. C60C. OD.N22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数之比为2∶1B.图中含有两种分子C.图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4. 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称量时,先将盛有粗盐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进行“去皮”操作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搅拌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飞溅C.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过滤D.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用品是:滤纸、铁架台、量筒25.对“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的物理量D.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26. 某气体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64B. 32C.96 D.1627.某一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下列操作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A.降温,使其达到饱和 B.温度不变,加入10克水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D.温度不变,加入食盐晶体使其达到饱和28.图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可能是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 乙图:可能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过程C. 丙图:可能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丁图:可能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29.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D .X 一定含有氧元素30.已知:草酸钙(CaC 2O 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 2O 4CaCO 3+CO ↑。

将12.8gCaC 2O 4 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 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为纯净物B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4.4g CO 2D .加热产生的CO 气体为5.0 g 二、填空题(共36分)3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 用空气、水、大理石、天然气、石油和煤等物质填空:① 日常生活中用作溶剂的是 (1) ,通过物理方法可提取氧气的是 (2) 。

② 生活中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3) ,属于清洁的气体矿物燃料的是 (4) 。

Ⅱ. 科技节上同学们进行矿石标本展示,某同学展示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Fe 2O 3 Cu 2(OH)2CO 3CaWO 4 SiO 2① 上述矿石标本的主要成分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5) (填字母序号).② SiO 2的摩尔质量为 (6) ,含有3.01╳1023个Si 原子的SiO 2,其物质的量为 (7)mol ,质量为 (8) g 。

Ⅲ. 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 x H y 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x H y +(x +4y )O 2−−→−点燃x CO 2+2y H 2O 判断相同物质的量的①CH 4,②C 2H 2,③C 2H 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9) (用序号表示)。

Ⅳ. 著名化学家戴维教训贵族托斯康纳公爵的故事告诉人们:最坚硬的金刚石与松软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某同学根据戴维结论,设计下列实验: a.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b.让足量镁条在步骤a 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①步骤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

②若金刚石质量为m 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 2,则m 1 (11) m 2(填“<”、“=”、“>”),理由为 (12) 。

32.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对水的研究如下: Ⅰ.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回答:①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 试管和B 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3) ;实验室检验气体B 的方法是 (14) 。

② 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 (15) 组成的结论;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16) 。

Ⅱ. 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通入适量氯气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HCl O )可杀死水中的细菌。

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①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17) (填编号)。

②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18) (填编号)。

33.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Ⅰ. 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如下: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100gH2O 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NaCl 2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①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19) ;60℃时,200g 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 (20) g②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为t,则最接近t的温度范围是 (21) 。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采用的方法是 (22) 。

Ⅱ.如图所示,图中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图中P点的含义是 (23) 。

②在t2℃时,75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 (24) g。

③ A、B两种物质分别形成的饱和溶液,温度都由t1℃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25) ,溶液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26) 。

④若欲提高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27) 。

34.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如下图。

Ⅰ. 写出步骤①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 、 (29) 。

Ⅱ. ③操作的名称是 (30)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31) 。

Ⅲ. ③操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2) ,其中原子团的名称是 (3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