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班会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相关概念:
(1)核心素养 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 创新实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 要点。
(2)组建“班会课程化推行领导小组”,以点带面,互帮互助,形 成良好的听评课理念。
(3)分年级、班级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根据各个班主任发展的不 同需求,开展班会课程化活动,针对班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效果,观察班主任优化教学的策略和组织教学Fra Baidu bibliotek动的能力。
(4)召开班会课程化课程标准研讨会:各年级从主题班会活动课程 的形式、内容、过程设计、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
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 班会。
课题研究目标:
建立健全主题班会课开展、管理和评价的有效机制,确保主题班会课 有序有效地进行,促进班会课的发展,推动班会课的创新,最终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1、通过实践研究,帮助班主任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形成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提高班 级管理的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制订出符合新形势下的班会课程标准,提高班级管 理的水平和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将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提升班主任德 育教育的有效性,实现主题班会的校本性、发展性、长程性。创设班主任 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平台,形成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班主任管理文化和班 会课程文化。 4、让主题班会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5、对传统主题班会的反思,探讨主题班会的新思路、新模式。通过个案分 析,探讨学生喜欢的班会课调查,寻找更有成效的德育教育途径。 6、精选班会教材,编写实效的班会学案,撰写有地域特点的班会校本教材。
3、研究学生在主题班会教育下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的改变。
4、探讨促进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方法,研究 班会课程化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课题研究人员:
课题研究人员:
课题的实施:
(1)制定调查问卷:设计《班会课程化推行现状问题的调查问卷》, 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问卷调查,从班主任自身对评课活动的态度、意识 以及对以班会课课活动的回顾与评价等方面入手,了解班主任对班会课 的认识。 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中的情况得失,并分析原因。
3、促进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让班会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得当 的主题班会,能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主题班会也是师 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加深师生彼此了解,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
课题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核心素养”这个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 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 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 体系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 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 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 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 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课题研究内容:
1、在主题班会中根据不同年级分层、分解渗透学校的 育人目标,研究主题班会的目标设计、行动设计及其实 效性。
2、根据班会课程化课标,研究班会教材的编写和班会 学案的编写。
3、根据研究班主任的授课能力和授课方法,研究主题 班会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价值,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和对 班主任教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作为德育活动课重要形式的主题班会课,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与新课改 一同成长,尤显重要而迫切。目前我校普遍存在对班会课不够重视的状况,比 如,班会时间得不到保证,或停或放,随意性很大,形式单调,与班会课,活 动课等区分不清,失去了班会课应有的活动特征和教育功能,学生对此课也没 多大的兴趣。
(2)班主任 《辞海》中对班主任的解释是:在中国,主要指中小学中负责一个班级
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的教师。在各科教师协助下,对本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形成班集体,指导学生课外活 动,进行家长工作,评定学生的思想品德等。
(3)主题班会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主题班会的定义为:在班主任的指
课题研究背景:
德育学科化,课堂是主渠道;德育学科,班会课又是主阵地。班主任作为德 育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必须与时俱进,对班会课进行彻底的变革。然而班主任 又怕上主题班会课、班主任上不好主题班会课。针对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 种弊端和班主任上不好班会课的尴尬境况,我校不断创新德育思路,努力拓展 德育教育新渠道,尝试把主题班会设置成一门固定的教育课程,目的就是通过 主题班会课程这一形式,让班主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探索、创 新,达到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探索方法、锻炼队伍的目的,进一步促进青少 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逐渐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新亮点,进而 内化成成一种学校文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 过这一课题 ,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1、改变班主任对班会的认识,提高班主任的班会授课能力,从而提高班主任 的思想觉悟,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通过班会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学生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的主题班会,能触及学生的灵魂,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 养,在他们饥渴的时候得到甘露,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终生不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