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报刊政治性差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编辑与校对知识:编辑与校对中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编辑与校对知识:编辑与校对中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编辑与校对知识:如何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诸多敏感话题,在编辑与校对中,我们需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或误解。
以下是一些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建议。
一、保持中立立场在编辑与校对文章时,需要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某一方或观点。
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形势,不同的政治制度,导致人们对同一现象或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在编辑与校对时,我们应该客观中立,注重事实,不带私人色彩,切忌对读者进行政治宣传。
二、了解政治敏感词汇政治敏感词汇一般涉及到敏感的历史人物、敏感事件、敏感政策等等。
编辑与校对时,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语言冲突。
一些政治敏感词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处理文章时,需要特别谨慎。
三、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在编辑与校对中,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并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同时,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需要注重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信息,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和背景,从而更加客观地理解相关事件。
四、注意语气和措辞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需要注意与读者交流的语气和措辞。
我们不应该使用过于激烈、武断、带有侮辱性或贬低性的语言,也不应该偏向某一个文化或信仰。
“政治正确”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礼貌地处理文章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尽量不被贴上极端、偏激的标签。
五、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编辑与校对的最终目标,是要保证文章的客观公正。
在处理社会和政治问题时,做到客观公正非常重要。
我们不应该因为个人偏见或观点而在文章中有意或无意地添加一些误导或歪曲事实的信息。
相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收集各种信息来进行分析,展现一个全面的、反映真实情况的故事。
总之,在编辑和校对文章时,应该尽量避免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问题。
做好报刊校对应先明确的几个问题
做好报刊校对应先明确的几个问题作者:薛海兰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24期摘要: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文章结合校对工作的性質和内容,从态度、功底、制度三个方面谈谈报刊校对问题。
关键词:党报;审读;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8) 24-00-01校对起源于书籍出版,是一项极为细致、重要的技术性工作,是各类介质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
随着网络和新兴媒体的发展,报刊出版质量面临更大的挑战,校对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完成高质量的报刊校对工作,一定要先明确几个问题。
一、态度问题这里是指出版工作者对校对劳动的职业认同,一方面是客观上认为校对工作基本的文职人员都可以干,因此任职条件设置宽松,待遇也相对较低。
要意识到报刊作为媒体,在语言上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和职责,错误百出的出版物既会误导大众,又会使报刊本身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是校对人员主观方面本身对校对工作不够重视,潜意识里遵守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淡薄,不以为然,认为错几个字、错个标点不是大问题,意识不到报刊差错的危害性,再加之粗心大意,错误百出。
报刊校对不同于图书,出版周期短,日报更要日日出版,因此留给哪个环节的时间都相当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消灭各式各样的差错,除了有较高的学养外,还必须具有比图书校对更为敏捷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尤其要有更加认真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漫不经心。
另外对于基础薄弱者,明确的学习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功底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校出是非和异同。
如果下定决心在此行业长期立足的话,业务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打铁需要自身硬,需要夯实基本功。
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做好岗位培训,另一方面自身也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一个优秀的活校对,不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但也要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
报纸校对从党的政策到市井琐事都要通晓,行业报校对者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像法制报就要熟悉一些法制方面的知识、规范的术语。
出版人需要牢记的新闻出版纪律
出版人需要牢记的20条新闻出版纪律1.防止内容中出现政治错误的总体要求(1)新闻出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出版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旗臶鲜明,立场坚定,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出版单位绝不给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要严格执行出版纪律,做到守土有责。
对发表和出版错误观点的文章、作品的出版单位,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并提请有关部门对出版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少数出版单位由于缺乏政治敏锐性工作责任心,有章不循,把关不严,发表和出版了一些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的文章、图书。
有的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鼓吹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的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有的对改革开放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等等。
这些都是绝不允许的,必须坚决杜绝。
2.任何出版物严格禁止刊载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是高压线,是地雷,任何出版物都不能刊载。
内部资料的负责人和编辑都必须熟记在心并严格把关。
3.重大选题要十分慎重重大选题指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报道,具体包括:有关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文献选题;有关党和国家曾任和现任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文章以及有关其生活和工作情况的选题;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选题;集中介绍政府机构设臵和党政领导干部情况的选题;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选题;涉及我国国防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战役、战斗、工作、生活和重要人物的选题;涉及‚文化大革命‛的选题;涉及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选题;涉及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其他上层统战对象的选题;涉及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兄弟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的选题;涉及中国国界的各类地图选题;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图书的选题,等。
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袁宏军(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03)摘 要:为保证文稿质量,需要积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校对,因此要求相应的校对人员必须做到勤于观察、善辩、分析、谨慎,及时发现文稿中的政治性差错。
校对工作是确保文稿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减少质量问题,应积极针对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这一话题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校对工作;政治性差错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9-0215-01一、前言读校和点校是校对工作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由于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不够,不仅文稿核对速度慢,而且还时常出现政治性差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在校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给校对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校对工作与编辑工作有区别,编辑阅读是以线性阅读的方式进行,而校对中主要是以点性阅读的方式进行,需要对每个标点,每个字都进行反复推敲,避免逻辑错误。
[1]社会发展给校对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校对人员不仅掌握基本的校对工作流程,还要认真做到谨慎、善辩。
这对校对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积极分析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二、校对工作的相关介绍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主要环节,为了保证书刊质量,在书刊印刷之前,要发现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对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积极发现原稿在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等方面的错误,确保格式统一、字体工整,及时、有效地纠正在校对环节出现的图表、公式排列不一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政治性差错。
专职人员在校对过程中要积极承担起技术整理、监督检查等职责,不同专长的校对人员要交叉承担校对工作。
[2]对三校校出错误进行核对,同时对文章版式进行最后通校,有效保证了清样无差错。
校对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人工初校、技术整理、改样、核对、计算机二校、人工通读、退厂改样、清样等,对书刊进行技术性整理,在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校对准确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校对的时间。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性差错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性差错作者:江典辉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11期对于出版社来说,开发好的选题,进而提高图书的销量,实现经济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但图书是特殊的商品,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也要关心其社会效益。
记得刚从事编辑工作时,老编辑给我们上课,说要注意审稿中存在的政治性问题,严重的可能造成外交纠纷。
那时我颇不以为然:一个小编辑,怎么可能引起外交纠纷,也太夸张了吧?后来在十几年的编辑实践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政治性差错也不时会遇到,对此,我慢慢地重视并进行了总结。
笔者通过一些图书案例,结合深入思考,谈谈避免书稿中的政治性差错的一些实操。
提高理论知识,熟读出版法规编辑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把防范政治性差错作为审稿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宣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通报,正确理解和把握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相关文件规定和用语规范。
不要以为政治学习很枯燥、没有用,该学的应翻看,找时有印象。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简言之,违反上述十点规定的差错即可视为政治性差错。
其中,我们常见的书稿主要常见的政治性差错主要有几个方面:政治表达不正确;罗列堆积有关社会阴暗面的报道或某个时期某些言论的合集;有关台湾、香港、西藏、新疆等地的表达不规范,涉及我国领土、主权或与我国有切身利益的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
谈谈如何防止报纸差错
是 因技术性 差错造 成可能带 来不 良政治 影 响的差错 。 如前几年某报在美 国前总统
克林顿访华之 际 , 在一篇稿 件中将 “ 克林
“ 精彩 ” 就不能写成 “ 精 采”, 因为 《 现代
汉 语词 典 》 第 5版 就没 “ 精 采 ”这个 词
N E W S W O R L D l 业务探索
谈 谈 如 何 防 止报 纸 差 错
。刘 群
【 摘
要】 报纸校对是报纸 出版工作 中不可缺 少的重要一环 , 报纸一旦 出错 , 轻则影响报 纸的公信 力, 重则造成 不可挽 回 的政 治
差错 成因
影响, 甚至危及报 纸的存 亡。 因此, 有效防止报 纸差错是 办报人 员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 务。
响 ,重 则 会 造 成 不 可 挽 回 的政 治 影 响 , 甚 至 危 及 报 纸 的公 信 力 和存 亡 。 我 们 只 有懂 得 防 止报 纸 差错 的重 大意 义 , “ 从 我 做
翻 开 报 纸 ,出错 最 多 的 是 字形 相 近 、 同音字 。 如 “ 巳、 已、 己 ”, 不是 把 “ 已经 ” 写成 “ 已 经 ”, 就 是把 “ 自 己 ”写 成 “自
出现 可 能 产 生 不 良政 治 影 响 的差 错 。 政 治 性 差 错 的表 现 形 式 可 以概 括 为 三 种 : 一 是 版 面安 排 不 当 , 主 要 是 指 对 党 和 国家 领 导
人 活动 的报 道 在 版 面 的位 置安 排 不 当 。 二
国”写成 “ 它 国”、 “ 蘑菇 ” 写成 “ 磨菇 ”、
发展 中 , 故而差错难免。 面对这种情况 , 国
让差错在报刊版面消失
让差错在报刊版面消失作者:安平印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07期如今报刊林立,信息量丰富,对开阔视野,获取知识,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某些常识性差错不时出现在报刊版面。
甚至有人调侃,无错不成报。
可以说已经成为“屡议屡犯”的“老大难”问题。
各种报刊的内容不尽相同,文字差错也各不相同,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报刊差错还是有一些规律性、共性的特点,在这里作一简述,供同仁参考。
一、字词和语法错误⒈不搭配。
在日常报刊的质量检查中,词语搭配错误,是错得最多的方面之一。
例如:加大……力度,许多报刊都把这一搭配搞错了,错成“加强……力度”、“增强……力度”、“增加……力度”等。
扩大……规模,错成“增加……规模”、“增大……规模”。
实现(达到)……目标,确定……目标,错成“完成……目标”等。
⒉错别字。
许多人认为,错别字不算什么大问题,谁家报刊上没有错别字?报纸质量光抠几个错别字没多大意思。
笔者认为,如果一篇文章内容很好,出现几个明显的错别字,不是令人恶心吗?错别字也是影响稿件质量的重要方面,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随意翻阅几家报刊,可以发现大量的错别字。
例如报纸的定价,好几家报纸错成了“订价”,还错误地解释为“订阅价”不是报纸完成征订后的实际定价,好像发布广告时是一个价,到订报纸时是另一个价,这符合实际吗?签订错成“签定”,有的认为上述二词中“订”与“定”通用。
“订与定”在有些构词中是可以通用的,但不是在所有的构词中都通用。
在“定价”和“签订”中就不通用。
此外,账错成了“帐”等,不一而足。
⒊新闻俗套语言过多。
第一类:“通过……增长了……提高了……促进了……” ,“通过……活动,提高了……觉悟,坚定了……信念,发挥了……作用”,“重视了……,狠抓了……,推动了……。
”第二类:不断提高;深入调查;及时发现;深入开展;正确对待;严肃处理;紧紧围绕;自觉抵制;注意做到;十分重视;深刻认识到;深深感到;进一步认识到;始终把……放在首位。
怎样降低报纸差错率?
一定 要严 影响报纸生 存, 所 以, 防这类差错出现。 事实性差 错 不单单 是 指 上 述这些造成严重后果的差错, 还 包括事实的某个成分不准确、 表 述不统一、 引用不确切等。事实 的某个成分不准确又包括人名、 单位 名、 时间 、 地 名等有误 。比 如, 人名、 单 位名、 职务有 误, 把 “张 三” 写成了 “李三 ” , 把 “某某 , 把 “董事 旅馆” 写成 “某某宾馆” ; 地名有误, 将 长” 写成 “总经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写成“广西 省” ; 还有规定名称有误、 引语有 误等。 表述不统一主要表现在译 名、 计量单位 、 数字等出现前后 不一 致或 与国家规 定的 通 用标 准不符。比如, 前面用 “10 厘米” “10cm” 后面用 等。 另外, 新闻报道中常常会引 用一些名人名句, 这也是容易出 现错误的地方。有一次, 一位很 权威的作者写来一篇稿子, 其中 里的名句: 世事 引用了 《红楼梦》 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但是可能是打字的原因, 稿子里 把 “即” 写成了 “既” , 笔者第一次 看稿 子时 因为考虑 到 作者的 权 威性, 觉得不会出现这种错误就 疏忽了, 后来看第二次的时候突 然发现了问题, 所以不能有这种 思维 , 不能相 信任何 人, 大家 都 有可能犯错。 稿件中还有一种常见错误,
【内容 提要】 虽 然 说 无 错 不 成 报, 但 是我们要 努 力做 到 减 少 差错 , 增强报 纸 公 信 力 , 而且 要 时 刻 注意, 有 些错误 是 坚决 不 能 一旦出现 犯的, 比如政治性差错, 就有可能导致一张报纸停刊。所 以,需要引起每一个采编人员的 绝不能掉以轻心。 重视, 【关键词】 差错 后果 原因 应对
二、 注重细枝末节
真实是报纸的生命力, 如果 出现失 实报 道就会对报纸造成 致命伤害, 轻则引 来官司 , 重则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
警惕书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由此可见,编辑要关注书稿中含有国家、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以及随便对企业曝光等政治性问题。
政治问题是红线,是责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警惕的。
作者有写作的自由,但是编辑承担着政治责任,编辑的政治责任就是不让政治上有问题的书流入市场,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必须重视政治问题,如果不仔细、不谨慎处理,就会酿成大问题。
1.关于港澳台的提法在实际工作工作过程中,责任编辑都知道港澳台地区不能同其他国家并列提出,但是,书稿中往往存在一些隐蔽性的港澳台的提法,却容易被编辑忽略。
[例1] 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的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这句话看似在澳门前面加了中国,但是前半句“亚洲的某些国家”,仍然存在错误的界定,将澳门纳入了“国家”的范畴,这是错误的。
[解决方案] 亚洲的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中国澳门地区等都属于大陆法系。
[剖析] 在上面这个表中,即使表头中没有提到国家和地区,表文中香港、台湾也不能和其他国家并列。
[解决方案] “香港”改为“中国香港地区”,“台湾”改为“中国台湾地区”,另外,为了表述严谨,建议表头上补充“国家和地区”。
[例3]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每一组对于频率和沟通类型有着相同的偏好,结果如表1所示。
[剖析] 在这个例子中,编辑注意到了表头和表文中对港澳台地区的处理,却忽略了表题和正文中引出语的相应修改,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在处理表格中的相关港澳台的提法时,一定要注意正文、表题、表头、表文四处的对应修改。
[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国家偏好可以分为四组”改为“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偏好可以分为四组”,“国家与项目沟通偏好”改为“国家(或地区)与项目沟通偏好”。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实践=PRACTICE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文一刘文治刘文治▼余姚日报社防范报纸差错一直广受媒体重视,每家媒体均有健全的防错、纠错机制。
但尽管纠错防线密如蛛网,差错仍然层出不穷。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编工具的现代化,采、编、校的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报纸差错出现的原因也更纷繁复杂,呈现许多新的特点。
结合多年的采编实践,笔者就新环境下报纸差错出现的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
文字性差错占报纸差错的“半壁江山”《余姚日报》有一个好传统,长期邀请一批喜欢读报、热心报业且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志担任评报员。
评报员对每天出版的《余姚日报》进行仔细阅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
评报员就自己的发现写成评报稿,刊登在报社内部每月定期印发的《业务通讯》上。
《业务通讯》开设"报社动态”“作品赏析”"点评集萃""编读往来""业务园地”“捉疵录”等栏目,其中"捉疵录”专门刊发评报员发现的各种差错。
笔者对2018年报社印发的1-9期《业务通讯》上的“捉疵录”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占比相对较小,语法差错、标点符号误用等占一小部分,而文字性差错占《余姚日报》总差错的"半壁江山”。
在文字性差错中,绝大多数为多字、少字、别字、字序颠倒、同音字误用等低级差错。
1、拖泥带水。
这里主要指多字。
比如:"并 处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前一个“罚款”纯属多余;"去年参与群众累计超5000余人次”,去掉“超”或者“余”就对了;"只见他坐在门店里,点了点几下鼠标",去掉后一个"点”或者"几下"才正确。
2、丢三落四。
这里主要指少字。
比如:"临 山镇味香园葡萄专合作社傅伟尧榜上有名”,"专合作社"中少了一个"业”字;"50公斤的菜配上3.5公左右的盐正好”,后一个"公斤”的"斤”字漏掉了;“他先后在河姆小学和车厩中学任教”,'‘河姆小学”应为"河姆渡小学”。
浅谈党报减少差错确保新闻安全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传播力研究浅谈党报减少差错确保新闻安全孙彦红绥化日报社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报纸为了增强党媒的可读性,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受众,本文就新闻采编更要做好主责主业,尽心尽力提高采编校水平,出版高质量“纸媒产品”,从而确保纸媒在当今大环境下保持活力,确保新闻安全、准确,守住舆论阵地。
关键词:新闻安全;差错类型;减少差错措施在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党报出版带来新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给纸媒增加了危机感,这就要求新闻采编校各环节要更积极地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增强采写、编辑、校对、审读能力、水平,做到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把好党报出版安全关,提高党报品位。
笔者总结了如下一些工作经验。
一、报纸差错的主要类型(一)政治性、政策性差错。
政治性差错一般指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
记者、编辑在采编这类政治性强的稿件时,一定要谨慎细心。
党报要准确报道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活动内容,准确报道领导的姓名、职务、排序。
比如2019年4月30日,笔者在编辑引题为《青春心向党建功“都城地”》,副题为《我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演出》稿件中,这篇文章出现了“讴歌党的十八以来……广大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时代精神”,在校对过程中笔者及时改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避免了重大政治差错。
(二)事实性差错。
即虚假新闻,包括报道失实、部分失实的报道;有的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有以偏概全的现象。
事实差错大多将地名、人名、单位名等弄错。
如有的作者把市总工会写成总会,明水县永兴镇写成明水县永丰镇。
“高金保”文中后面变成了“高金宝”;“海伦市共合镇”写成了“海伦市共和镇”“努敏河”写成了“诺敏河”等。
有的记者在采写我市护理岗位技能大赛落幕稿件时,把绥化肿瘤医院写成绥化市肿瘤医院、市法治环境专项组写成市法制环境专项组。
谈审校人员如何规避报纸差错
谈审校人员如何规避报纸差错作者:杨莉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7期造成报纸差错的原因一般不外乎两种:一是审校人员不细致,造成疏漏;二是审校人员知识匮乏,分辨不清,造成错误。
那么,如何有效规避报纸差错呢?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做到以下两点是重中之重:解决第一种原因的差错,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审校工作看似平常,实则责任重大。
做一名合格的审校人员,责任心尤为重要。
要胸怀全局,对报纸负责,对读者负责。
《文心雕龙》曰:“斯言之玷,实深白圭”。
尤其是党报,一个数字、一个符号、一个字词的差错,就可能影响到读者对党委政府意图的理解与贯彻,甚至会造成误导,关键的人名、地名、事实差错更会扭曲真相,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工作失误、经济损失或政治事故。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就是笔者多年从事审校工作的深切感受。
审校工作是一项需要用心琢磨的“细活”,要问做好审校工作有什么诀窍,答案就是“认真”二字。
审校人员必须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养成沉稳细致的“审校性格”。
有时候越不起眼的地方,越容易被忽视,越容易出错。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干任何工作都是这样。
小心无大错,对审校人员来说,尤其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审校工作单调、枯燥,又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不能持重、具有稳定注意力者难以胜任此项工作。
审校中,审校人员必须静下心来,自觉“屏蔽”集体办公噪音、个人日常烦恼等干扰,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惟工作独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审校人员苦行僧似的生活,又兼常年昼夜颠倒,实在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苦差事,但这项工作关乎著报纸出版安全,审校人员必须苦中求乐,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俗话说:“选择你喜欢的,喜欢你所选择的。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选择了审校工作,就应该把它当作一份事业去做,从心里去热爱这份工作,把工作变成一种享受生活、享受成就的过程,校得其乐、以苦为乐,这是做好审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解决第二种原因的差错,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图书编校中的政治性差错分析
图书编校中的政治性差错分析图书编校中的政治性差错分析-----------------------------------------------------------------------------近几年,由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政治性差错在图书编校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政治性差错主要是指涉及国家、民族、宗教等政治内容,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感或引发争议的差错。
因此,在图书编校中,对政治性差错的分析和纠正至关重要。
一、政治性差错的原因政治性差错可以由作者本身造成,也可以由译者造成。
有时候,原著或翻译文本中会出现一些无意中冒犯某些民族或国家的词语,从而造成政治性差错。
此外,图书编校过程中,由于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不足,也可能导致政治性差错。
二、政治性差错的危害政治性差错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误解。
例如,如果图书中出现偏见性的语言,可能会对读者形成不正确的认知,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此外,如果图书中出现历史性的错误,也会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
三、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1)在图书编校过程中,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准确性。
在翻译原文时,应注意不要出现语法或表达上的错误;在校对时,应注意检查文字是否准确无误。
(2)在图书编校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出现历史性、民族性或宗教性的偏见或不当表达。
在校对时,应注意对作者和译者的表述进行客观而严格的审查。
(3)应注意对作者或译者的文字进行详尽的分析,以确保其内容是否正确。
如果有任何不当的表述,应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
四、总结图书编校过程中出现的政治性差错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图书编校过程中,应加强对文字表达准确性、历史性、民族性或宗教性的客观审查,以避免出现不当表述而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消除报刊政治性差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消除报刊政治性差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李亚东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2期作者简介:李亚东(1973—),男,吉林公主岭人,吉林日报社,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
李亚东(吉林日报社,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党报编辑要尽量避免政治性差错,所以要注意几个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努力掌握好政策界限;用全面的观点来处理稿件,防止片面性;防止过度描述消极的东西而造成不良影响;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报编辑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挖“地雷”,拔“钉子”,举一反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政治性;差错;消除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25—02坚持政治家办报,说明了办报的政治意义。
对于党报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而对于一名党报编辑来说,除妥善安排好各类稿件外,就是要保证稿件的见报质量,不要出现或尽量少出差错,尤其是政治性差错永远也不要出。
政治性差错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分两类:一是直接陈述出来的,二是通过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要消除稿件中的这类差错,不仅要认识错误的不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形形色色差错的实质,能够将错误与正确区别开来。
为此,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努力掌握好政策界限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具有它的质的规定性。
正是这种质的规定性把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区别开来,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态度。
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就是建筑在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的。
对待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政策。
因此,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不分情况,一概而论。
来稿中常见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模糊了事物的性质,不注意两个事物间的区别,因而在评论这一事物时,采取了错误的、不恰当的态度,背离了党的政策。
如何有效减少报纸差错
和校对虽然工作内容上有所相似,但侧重 点却不尽相同,编辑更多的要对语句负 责,而校对更侧重于文字本身。因此作为 一名校对人员,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自己 严谨、踏实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另外对于 校对岗位要有一定的素质要求,一个真正 优秀的校对同样要有足够的各类知识储 备,应该具备编辑的能力,图书出版业也 有了编校的设置,作为校对,通常处理的 是编辑后的文章,倘若自身能力太过有 限,怎能在短短几百字的消息中发现编辑 的“漏网之鱼”?所以说,只有有效地提高 校对人员的各项素质,才能更有效的控制 一般性差错,不至于让读者每天拿到报纸 都能看到些小错误,那样就是对所有办报 人的讽刺了。
关 于报 纸 差错 ,《报纸 质 量 管 理 标 准》中的要求是无明显差错,差错率不得 高于万分之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报纸 是允许差错的,标准是不超过万分之三。 显然人办的报纸一定会跟着人犯错,人犯 错不可避免,所以报纸错误也是难免的。 但是无明显差错无重大差错的要求能不 能实现,答案是肯定的。关于明显及重大 差错,主要指一些政治性和常识性差错, 差错的产生涉及采编校的各个环节,在每 一个环节中,要绝对保证每个记者、编辑、 校对及签付印人员对于政治性及常识性 错误的特别关照。每个人的工作状态都是 有起伏的,但报纸可不能跟着人起伏,所 以不管工作状态如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 对政治性问题的特别重视,防止对报纸造 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保证上述各个相 关人员对政治性错误和常识性错误的重 视,笔者认为在报社内部的各种评比及考 核中,在对采编校的各种激励及惩罚制度 上必须有所体现,而且力度要大,安全责 任重于泰山,对于报纸而言,避免政治性 差错就是比泰山还重的事情。
关于消灭新闻稿件和报纸版面差错的经济奖惩实施细则
关于消灭新闻稿件和报纸版面差错的经济奖惩实施细则江门日报社编委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报纸工作的正常运行和高质量,本社实行“工种岗位环环相扣,前后交接逐个登记,所有工序循环考核,上下左右人人负责,谁出差错罚谁,谁发现差错和消灭差错奖谁;报纸出版前出现差错重罚,发现差错和消灭差错重奖:报纸出版后出现差错加倍处罚,发现差错和消灭差错加倍奖励”的考核办法,对各岗位及其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考核。
第二章差错类别第二条新闻稿件和新闻版面的差错按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即一般政治性差错、严重政治牲差错和重大政治性差错。
其分类如下:一、政治类差错政治类差错的主要表现是:1、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而出现的政治性差错;2、违反党的新闻纪律和宣传纪律而出现的政治性差错;3、违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而出现的政治性差错;4、违反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族、外交等现行规定而出现的政治性差错;5、违反省、市党委、政府的规定,与省、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背道而驰造成的政治性差错。
上述政治类差错中,关于一般、严重或重大差错的定性、定级,由报社编委会决定。
二、事实类差错1、一般事实类差错包括:一般人名、地名、物名、单位名、职务、称呼、时间、地点、数字、数据、引语等方面出现的一般性事实差错;2、严重事实类差错包括:(1)重要人物的姓名、称呼、职务(含市本级党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市纪委副书记以上)和重要地名、物名、单位名、时间、地点、数字、数据、引语等方面出现的严重事实差错;(2)在新闻稿件和新闻版面中凭空想象、以点带面、牵强附会、渲染夸大而造成新闻报道严重事实差错;3、重大事实类差错包括:(1)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职务、称呼、和重要意义的地名、物名、单位名、时间、地点、数字、数据、引语等方面出现的重大事实差错;(2)虚构情节、捏造事实、任意拔高、张冠李戴,诬陷诽谤,造成新闻报道重大事实差错。
努力消灭报纸差错
作者: 王庭僚
出版物刊名: 中国记者
页码: 40-41页
主题词: 办报人;编校质量;值班人员;版面编辑;评报;成报;检查评比;新闻出版报;编辑质量;这一天
摘要: 什么是差错?顾名思义,差错者,不正确也。
差错是报纸上与政策、法律、事实、规定和办报人愿望相违背的内容、文字和图片。
差错的种类很多,有小差错和大差错,有技术性差错和政治性差错,有文字差错和图片差错,有内容差错和标题差错,有编排差错和印刷差错等等。
办报的人都想把自己的报纸办好。
这个“好”包括的内容很广,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应该说,也是其中的一条。
报纸差错的普遍性和破坏性。
报纸差错成因及应对之策
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不佳 。
社会用字不规范冲击 了报纸编校质
要树立 “办报无小 事 , 总编责任 大 ”
的意识 , 像抓精品一样抓编校质 量的提
量 , 无形 中影响 了新 闻工作者的阵地 意 识 。 国家语 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 璐说 , 街头和出版物上的不规范语 言和
文字 , 严重干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 , 影响
的涵 义 。
言文字 的用法上养成了随随便便 , 不求 精准的马虎习惯 , 比如 , 应该用 “像 ”时却
用 了 “象 ”, 把 “秸秆 ”误 为 “秸杆 ”, 把 “部
期
中国地市报人
中和眼 中通过 。 年 月 日, 某
制定各项 规章制度 , 要 注意导 向性 ,鼓 励工 作 人员在 提 高编校 质量 上用 心用
力。
从宏观上分析 ,降低差错率 , 提高编 校质量应从提高认识 ,强化学习人手 。
报社工作人员要 统一 思想 , 达成共
家报纸 的一篇报道 中说 , 重庆市人 大常 委会 法工 委 主任蔡 开 文做 了进 一步 说
运 用上 下气 力 , 体现 导语 的 内在 美 和 语 言美 。
运用细节描写时 , 不能 为了细 节而 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 。 要注意挑选最有
前尚不知这一 为时 已晚的措施 , 是否能
使燃烧着革命怒火的国家平静下来 。” 这
一句中 “为时 已晚 ”是议论 , 几个 字表现 力却很强 。
幕 。 ” 此导语作 者运用了 比 喻 的修辞手 法 , 把冰心文学创作生涯 年 展览开幕 比成是 “ 一簇最美丽的月季 ”, 自然贴切 ,
高。 要通过整个 出版流程 , 培养起严谨求
实的态度 。
把好文 字关
要熟悉 出版物数字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0—13
作者简介:李亚东(1973—),男,吉林公主岭人,吉林日报社,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
消除报刊政治性差错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亚东
(吉林日报社,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党报编辑要尽量避免政治性差错,所以要注意几个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努力掌握好政策界限;用全面的观点来处理稿件,
防止片面性;防止过度描述消极的东西而造成不良影响;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报编辑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挖“地雷”,拔“钉子”,举一反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政治性;差错;消除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25—02
坚持政治家办报,说明了办报的政治意义。
对
于党报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而对于一名党报编辑来说,
除妥善安排好各类稿件外,就是要保证稿件的见报质量,不要出现或尽量少出差错,尤其是政治性差错永远也不要出。
政治性差错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分两类:一是直接陈述出来的,二是通过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要消除稿件中的这类差错,不仅要
认识错误的不同表现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形形色色差错的实质,
能够将错误与正确区别开来。
为此,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努力掌握好政策界限
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具有它的质的规定性。
正是这种质的规定性把这
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区别开来,
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态度。
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就是建筑在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的。
对待不同条件下的不
同事物有不同的政策。
因此,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不分情况,
一概而论。
来稿中常见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对事物进行具
体分析,模糊了事物的性质,不注意两个事物间的区别,因而在评论这一事物时,采取了错误的、不恰当
的态度,
背离了党的政策。
例如,2006年6月,《吉林日报》曾查堵住这样
一条分类广告
:“某某企业台独京字ˑˑ号营业执照及公章丢失”,这则广告中提到了“台独”二字,十
分敏感,且提法有误,应叫“企独”,明显违背了我国历来关于台湾的宣传政策,
一旦刊出,定会造成重大政治性差错。
有些稿件所以会混淆政策的界限,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事物不讲分寸,任意上纲,胡乱联想。
比如,把学术上的不同观点说成是政治立场的不同,把工作上的分歧说成是两人的不团结,在立“山头”
;爱打扮说成是精神污染;表扬现任领导班子就把所有成绩都说成是现任取得的,把前任说得一无是处,
如此等等。
二、用全面的观点来处理稿件,防止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事
物间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个全面、完整的统一体。
报纸在报道实际工
作的时候,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要全面,防止片面性。
避免歪曲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要影
响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来稿中片面性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报道某一
事物时,不适当地突出矛盾的一方,或者为了强调矛盾的一方,就否定或忽略矛盾的另一方。
比如,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略思想教育;片面强调民主,忽略集中;片面强调个人功绩,忽略群众的作用和集体的智慧,或者反过来。
这就把矛盾的一方推向绝对化,使另一方失去存在的条件,在实际上也否定了矛盾
5
21
本身,因而是错误的。
片面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不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脱离时间、地点,条件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任务事物都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着的,离开了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报纸要发表的稿件,大都是报道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的成绩、经验或问题的。
而稿子一经发表,读者对象就可能包括各个地区、各个方面。
因此,在报道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成绩,经验或问题时,讲清它们的条件是很重要的。
三、防止过度描述消极的东西而造成不良影响
(一)对于社会上的“小道消息”、谣言,对于怀有敌意的反动言论,不要不加分析地加以报道国内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和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出于反动目的,会对我国的形势、政策等各方面进行种种污蔑和诽谤,散布各种流言蜚语,有时也会传播这种或那种“小道消息”。
稿件涉及这些内容,都必须有所选择,不能有什么登什么,并且要有所批判,不能只是客观罗列。
(二)对于残暴的、淫猥的行为,不要作过细的、不适当的描写
时下常有较为媚俗的新闻,特别是社会新闻,为了要说明犯罪分子的罪恶,往往要报道犯罪分子的作案情况,比如作案的经过、作案的手段,以及作案的现场等。
虽然完全不涉及这些内容是不可能的,但要有选择,有节制。
(三)对于某些受害者以及某些失足者的姓名要加以隐匿
社会新闻在叙述某些犯罪行为时,往往要涉及作案的对象。
他们是受害者。
有的受害者的姓名可以披露,有的则要予以隐匿(特别是未成年人)。
凡是披露姓名会不利于当事人的,都不要予以披露。
可以只称姓,也可以用其他代称。
这样的例子在时下的一些都市报中十分常见,大部分媒体做得也很好。
应该说,这种必要的隐匿,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闻道德。
(四)对尚未判决、事实又未查清的案件,报道要特别慎重,防止“报纸审判”
案例报道是法制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一些案件往往是在法院判决前就进行报道的,所谓“报纸审判”,即报纸在法院判决前对案件所作的评断。
虽然法院的审判不受报纸报道的约束,但报纸是面向大众传播的,能形成强大舆论,对当事人的精神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一些事实尚未查清,或存在争议的案件,报纸应避免“报纸审判”。
如果需要进行报道,只宜客观介绍案情,不要轻率发表评论,发表个人情感,更不能轻率认定被告有罪。
令外,此类稿件在报道时,最好能有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防止间接地造成政治影响
在这一方面,绝大多数都不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只是疏忽了细节。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求直观,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中国地图,结果在给报社提供的照片上,正好有一个人的脑袋挡住了台湾。
这样的照片一旦在报党报上发表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报纸是公开发行的,国内外的敌人往往把报纸作为他们获取情报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是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
由其是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会抓住我们的一点点纰漏来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报纸上的其他错误尚可以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更正,而泄密的错误却是无法更正的,由于泄密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我国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凡报刊公布、电台广播的新闻、论文、资料等,内容均不得涉及国家机密。
”《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对机密的范围作了规定,编辑必须严格遵守条例各项规定,防止报道泄密。
这就要求编辑要提高警惕,加强保密观念,克服麻痹思想。
要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有些事情,可以报道到一定程度,超过一定程度则为泄密。
例如,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战况,灾情等,有的只能笼统地报道,对其中的人名、地点,具体细节等则不能报道。
总之,机密的构成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
编辑必须善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难于判断的,应该请示有关领导单位,不要轻率从事。
差错的类型多种多样,政治性差错有时更叫人防不胜防。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报编辑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挖“地雷”,拔“钉子”,举一反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创造一个和谐、正确、先进的主流舆论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颜烨.安全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甘险峰.现代报纸编辑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3]徐宝璜.老北大讲义:新闻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4]吴志坚.民族地区党报政治性差错防范策略[J].中国地市报人,2011,(4).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