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下《短文两篇(日,月)》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短文两篇》(日、月)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日、月)课堂实录师:大家先看一下资料,没有的同学互相看一下师:上课!因为话筒有点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回答问题时尽可能大声讲话,第一次给大家讲课,给大家送一个礼物(出示巴金手门把的幻灯片)师:这是什么?生:是巴金的手师:你怎么知道是巴金的手?生:我在文学作品中看过师:去过北京的现代文学馆吗?生:没有师:太遗憾了,应该去一下,这个手是巴金文学馆的,是巴金的手印门把,大家一到那推进时这个门会自动打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金的《短文两篇》,大家先把文章标上段,老师想和大家合作朗读,老师读第一段,还需要五位同学把文章读完整。
大家举手示意。
生:老师宁随便叫师:老师希望你们自己举手(有六位学生举手、师:老师需要五位,那另外的同学等下给你机会师:朗读我希望来点音乐有点感觉。
拿着话筒,等老师读好时,请同学接上来上台来读,其它的同学思考一下一个问题“在巴金的笔下日和月有怎样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朗读的同学一个一个上去,学生、老师深情朗读,其它同学思考)(学生鼓掌)师:读的真不错,我读的不错,同学们比我读的更好。
那在朗读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什么字需要更正吗?(没有学生回答)师:那老师说一下,有一个字大家读的很好,本来我以为会读错“撮“,我觉得大家读的不错。
但在《月》当中果然有一个字大家读错了”奔“第四声,不知道大家刚才有没有听到。
师:怎么样的“日“怎么样的”月“有想法了吗?有的话把头抬起来,目前我不知道大家的名字,那我就随便叫一下。
师:那请这个男同学来,你选哪个?生:死了的月师:为什么生:我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生:凄凉的月师:为什么非常凄凉还有吗?生:月还是寒冷的,在第四自然段可以找到师:我们看到了一句话:“侵入我的身体“,什么叫侵入,我给它改一个字”进入“好吗?生:不好师:为什么呢?师:侵入无孔不入,有渗透的感觉,我不要你进来,你非要进来,可见寒冷不可抵御,还有其它地方让你感觉寒冷吗?生:悲愁、一种思念、凄凉师:大家记得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吗?,还有李白的《静夜诗》师:巴金笔下的月有类似的感觉,这是作者的一种感觉。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能够朗读和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感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朗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达。
课文中的一些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阅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达。
3. 课文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四、课堂练习与巩固: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话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课后作业与延伸:1.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作业可以包括写作、翻译或朗读等。
2.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如查找相关资料、参观自然景点等。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注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 练习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练习题的解答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水平、理解水平。
2.讨论点拨法。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
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
(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略)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2、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2003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
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课件飞入,由日、月,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请大家听读课文《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
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
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三、阅读探究《月》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
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
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
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1、再读课文,提炼出作者对月亮的看法;——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死的光。
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思念着什么2、引用资料,阅读质疑《月》说到嫦娥奔月,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3、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要求:语言流畅简洁4、老师点拨……看来,将嫦娥奔月的理由想象为嫦娥妄想改变这冰冷的星球,只是巴金的一家之言,那这样想,可不可以呢?上学期我们是否也学过类似的文章呢?即在某个对象身上赋予一种特定的内涵,以抒发自己的个人理想。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日》。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分析并欣赏两篇短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和分享,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日》的学习:(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3)背诵课文,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2. 课文《月》的学习:(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日》。
(2)理解课文《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并欣赏两篇短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日》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课文《月》中的词语和句型的运用和扩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采用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生动展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2)利用文本编辑软件和写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写作和分享。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日》和《月》,了解课文大意和主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2. 课堂讲解与实践:(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进行背诵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8课《短文两篇 》(教师版)
厦门五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2012级语文学科教学案上课时间:第周星期主备杨荣珍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备课组成员课题:8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2.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难点)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中作者表现的思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巴金,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fú)甘。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2)背景简介:《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瞬.间(shùn )旸.谷(yáng)tǎng使(倘)一cuō(撮)皓.月(hào )姮娥..(héng)(é)3.整体感知:请简单复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逐日: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
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
小组评分()【课堂探究】1.《日》这篇课文出现了2个意象:飞蛾,夸父,你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了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飞蛾——扑火而死;夸父——逐日这里,火与日实际上成了光明和温暖的象征,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不懈地追求光明和温暖,在光明、温暖与生命之间,他们一致舍弃生命,选择光明和温暖。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短文。
(2)理解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2. 教学难点:(1)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应用。
(2)短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短文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
2. 讲解短文:(1)教师讲解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教师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短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短文。
2. 学生回家后,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六、教学策略1. 教师以引导为主,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短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短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短文朗读和背诵的情况以及练习题的解答正确性。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日月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多,需加强巩固。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并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加强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总结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分析:(1)分析第一篇短文《日月》,理解其中描绘的日月变化现象及其成因。
(2)分析第二篇短文《水》,探讨水在不同形态下的特点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短文两篇(日,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短文。
(2)理解短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交流、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短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2. 短文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短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短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准备:1. 短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短文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短文,了解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短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短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景观,表达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5. 朗读背诵:(1)学生齐读短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教师选取优秀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短文,加强背诵。
(2)运用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 熟读短文,加强背诵。
2. 运用短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3. 收集其他描写日月景观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_短文两篇(巴金《日》和《月》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的愿望)
语文课件
归结写法,迁移积累ຫໍສະໝຸດ 在这两篇散文诗中,对于飞蛾、夸父以及 嫦娥,作者不只是把他们当作简单的生物 和远古神话中的飘渺的人物,而是根据写 作的需要,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运 用象征的手法,让他们成为追求光明改变 世界的使者。
语文课件
我、嫦娥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我望明月
期待光明
嫦娥奔月
追求光明
共同目标:
光明
感悟
品读
语文课件
课堂小结
激情洋溢
《日》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寄托人格理想
夸父逐日
对 人生 、对
细腻幽静
生活一种希
《月》
改变冰冷
嫦娥奔月
望的的信念
语文课件
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日、月》和中国一起 感动吧: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 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 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语文课件
三、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 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 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 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 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 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 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 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 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的这 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 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 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初中语文_八下第二单元写作指导教学课件设计
探究
怎样把握写“物”与抒“情”的
借物 关系 观察特征
抒情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做好铺垫
特 征
联 想
开放联想
物情相系 找准契合点
联想
物物物
情
契合点
练笔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思路点拨 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头?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 请你描述一下,字数 100字左右。
在你周围选取一片风景, 回想一下:当你心情愉 快的时候,这片风景给 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 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又 给你怎样的感受?发挥 想象,分别加以描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书包 花纸伞
母爱
三鲜馅
走进教学改革 打造幸福教育
学
习 目
标
认识借物抒情手法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 的能力
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更丰 富、更细腻的表达思想感情
自主 探究
1 2 3 4
独具慧眼识真情
什么是借物抒情
本单请元在此课处文输中入您的的借文物本 抒情的手法 举例古诗中的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寒 三
友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虚心劲节 刚贞不屈
借物 抒情
可以化抽象 为具体,使得感情 的抒发更为生动,还 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
写出复杂细腻的感情。
练
大自然时时刻刻
笔
给我们以启示:
看到幼苗冲破岩
层,我们感到生命
的顽强;看到江河
奔腾不息,我们感
到时间的飞逝;
,。
合作
独具慧心悟真情
各150字左右。回忆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短文两篇(日月)word教案
八年级语文 (下) 讲学稿课题:«短文两篇» 时刻: 2011 年月日学习目标:一、分析“日”“月”的特点,明白得其象征义。
二、明白得作者的人一辈子追求。
学法指导: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蒙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糟蹋,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戮侵淫。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万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吝捐躯。
了解了学做背景,你就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文中“日”、“月”的象征意义,“飞蛾”、“夸父”、“姮娥”的形象和你印象中的一样吗?一、自主预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瞬.间()旸.谷()倘.使()()一撮.()皓.月()姮娥..2、巴金:原名,四川成都人,现今世闻名,要紧作品《急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引发庞大反应。
3、初读课文,写下你的第一印象(1)、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日”象征了什么?(2)、文中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格的句子是:3、“月”在文中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请你摘录文中的有关语句。
文中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二、细读探讨一、自取衰亡、夸父逐日的相同点是什么?二、作者借自取衰亡要表达如何的人一辈子追求?3、你如何明白得“月的光是死的光”这句话?4、嫦娥奔月的故事和作者的人一辈子追求有联系吗?5、在《日》中,作者要紧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要紧写冷,却一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明白得?(注意这两篇短文在主题表达上的相通性。
)三、拓展延伸下面这些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选择其中的一两首尝试分析作者寄与诗中的思想情感?《精卫》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幽香来。
短文两篇教案(日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短文两篇教案(日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2)、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
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
3、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 (下) 讲学稿
课题:«短文两篇» 时间: 2011 年月日
学习目标:
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学法指导:
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了解了学做背景,你就能更准确的把握文中“日”、“月”的象征意义,“飞蛾”、“夸父”、“姮娥”的形象和你印象中的一样吗?
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旸.谷()倘.使()
一撮.()皓.月()姮娥
..()
2、巴金:原名,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
集;“文革”后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
3、初读课文,写下你的第一印象
(1)、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日”象征了什么?
(2)、文中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格的句子是:
3、“月”在文中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请你摘录文中的有关语句。
文中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二、细读探究
1、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作者借飞蛾扑火要表达怎样的人生追求?
3、你怎样理解“月的光是死的光”这句话?
4、嫦娥奔月的故事和作者的人生追求有联系吗?
5、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注意这两篇短文在主题表达上的相通性。
)
三、拓展延伸
下面这些诗歌都是托物言志的名作,选择其中的一两首尝试分析作者寄予诗中的思想感情?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