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教育学复习资料第⼀章教育与教育学第⼀节教育得发展⼀、教育得概念“教育”得词源最早将“教育”作⼀词连⽤得就是战国时期得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活动就是⼈类社会独有得活动1、动物界得“教育”与⼈类教育得三⼤区别;2、教育得本质:教育就是⼈类社会特有得活动,社会性就是⼈得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得本质区别。
(⼆)教育活动就是培养⼈得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类其她活动在对象、⽬得、⽅式三个⽅⾯得特殊性表现;2、教育就是⼈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得⾝⼼发展从⽽影响⾃⾝发展得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就是⼀种专门得培养⼈得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员承担得,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得⽬得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得以影响学⽣⾝⼼发展为直接⽬标得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得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得扩展——⼤教育观得形成1、终⾝教育得提出;2、“终⾝教育”概念以“⽣活、终⾝、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个学习化得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得变⾰。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式上、教育性质上。
⼆、教育得历史形态教育得形态:教育得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得分类(⼀)按教育得正规化程度:⾮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按实施教育得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得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与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得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得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得⼴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得实⽤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得终⾝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得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得存在⽅式:原始社会得教育、古代社会得教育、现代社会得教育等三、教育发展得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得特点(⼆)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得三个条件;⽣产⼒得发展、社会对⼈才得需求、⽂字得产⽣与⽂化得发展。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教育的含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充分体现:(1)“性相近,习相远也”;2、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
(2)“有教无类”;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 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在中国,一般认为正是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9、“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0、埃及在古王国时期就出现了学校系统,主要包括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四大类。
11、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诲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2、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4)“博学于文,约之有礼”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4、苏格拉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思想,这种思想在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提出。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一、教学原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科学,包括教育的目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 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原理是指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有效的教学原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研究。
二、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讲解,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 讨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讨论。
- 实验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 研究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估和反馈,旨在改进教学效果。
-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测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2.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应用- 考试和测验是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观察和访谈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惯,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需求。
- 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合理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步骤- 教学设计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要素。
- 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是评估教师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对教育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
教育学主要包括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本质和对象、教育的作用和方法、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等内容。
教育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 现实问题的导向性:教育学是以实际的教育问题为导向的,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指导实际教育工作的开展。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既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又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内容。
其中,教育思想是教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包括古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等。
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还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这些理论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1.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实证主义学派、人文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等。
实证主义学派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人文主义学派强调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为指导,关注教育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2. 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康德、杜威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观;康德关注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杜威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四、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学研究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育咨询、教育实验等。
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育学与教师职业发展教育学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部分,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一、教育学概念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它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方法和实践等问题。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教育实践,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影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
3.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学理论1.教育发展理论:包括成熟和发展理论、教育决定论、教育传承与突变论等,重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茨基、巴斯特、科尔伯格等。
2.教育心理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重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皮亚杰、罗杰斯等。
3.教育社会学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社会交往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重要代表人物有杜威、韦伯、科尔伯格等。
4.教育经济学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理论等,重要代表人物有贝克斯利、修昔底德等。
三、教育学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并分析教育现象的实证数据,进行客观、科学的研究。
2.反思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思考,反思教育问题的本质和实质,以提出解决方案。
3.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制度等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差异和相同点,从而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4.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历史的研究,了解教育的发展过程,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教育学的其他知识点1.教育学派:包括杜威的进化教育学派、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育学派、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学派等,每个派别都有其独特的教育观点和教育理论。
2.学前教育:指的是对0-6岁幼儿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基础教育:指的是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4.高等教育:指的是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的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人才。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原理、方法和组织管理等问题的学科。
2.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
4. 教育的特点: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意识地进行的培养过程。
5.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等。
6. 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原理、循序渐进原理、教与学的一致性原理等。
7. 教育的规律:教育的规律包括个别差异规律、质的飞跃规律、发展与调适规律等。
8. 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模式包括授业教育模式、育人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模式等。
9. 教育的评价:教育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
10. 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包括教育机构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11. 教育的观念:教育观念包括德育第一、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等。
12. 教育的伦理:教育的伦理要求教育者要有责任心、师德高尚、对学生负责等。
13. 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等。
14.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15. 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多元评价等。
16. 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政策包括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
17. 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留学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等。
18. 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包括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
19. 教育的压力与矛盾:教育的压力与矛盾包括学业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20. 教育的未来发展:教育的未来发展包括信息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总结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想要成为教师的人来说,掌握教育学的重点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的总结。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其中,劳动起源说是科学的教育起源说。
4、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等。
5、近代教育的特点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6、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7、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和多样化发展阶段。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可以促进民主、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文化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价值取向。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体现在教育具有传承、选择、融合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原理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与教育原则-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教育原则是指导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3. 教育制度与教育组织- 教育制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教育体系。
- 教育组织是指教育机构内部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方式。
4. 教育评价与教育改革-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效果的测量和分析。
- 教育改革是针对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改进活动。
二、心理学基础1. 学生的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
- 皮亚杰、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的发展阶段理论。
2. 学习心理学-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等。
- 认知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3. 个别差异与特殊教育需求- 学生的智力、性格、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 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识别与教育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体系- 国家教育法律、地方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等。
2. 教师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职业权利,如教学自由、学术研究等。
- 教师的职业义务,如遵守教育法规、尊重学生等。
3. 学生权利与保护- 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等。
- 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2. 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参与与互动。
-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如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
3. 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表现评价等。
- 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
五、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1.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 学生行为管理- 学生行为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 班级纪律的维护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教资科一必考知识点
教资科一必考知识点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称,是国家组织的一项重要考试。
教资科一是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教资科一必考的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任务等。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启发式原则、社会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等。
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等。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发展心理学: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
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构建主义学派等。
3.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
4. 心理测量与评价: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 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3. 德育与教育:德育目标、德育策略、德育评价等。
4. 多媒体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原理、方法、应用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等内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五、教育管理知识点1. 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职能、教育行政管理方法等。
2. 学校管理:学校目标、学校组织、学校管理模式等。
3.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发展、教师的评价等。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育改革历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等。
2. 中国教育现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3. 国际教育发展:国际教育的趋势、教育合作、教育交流等。
以上就是教资科一必考的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1-1、高等教育:(判断、选择)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的开端: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
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
4、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2-1、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简答题、论述题)①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③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④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2、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①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④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3、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①对受教育着进行政治教育②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③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④经济机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5、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
其次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
此外经济的发展现状抑制或激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6、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①斯特鲁米林的研究(劳动简化率的观点)②舒尔茨的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③丹尼森的研究(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研究)7、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①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②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8、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①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②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③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3-1、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①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②通过科研发展科学③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2、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①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起源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与欧洲中世纪。
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资考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考试,教育学是其中的一门科目。
本文将从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方法、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学应用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教资考试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原理、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
二、教育学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象的研究,探讨教育的发展过程、规律。
3.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和规律,寻找异同之处。
4.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教育学理论,对教育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总结。
三、教育学理论1. 教育目标理论:研究教育应实现的目标和意义。
2. 教育过程理论: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教学方法等。
3. 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教育成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4. 教育思想史:研究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四、教育学应用1. 教育管理:研究学校组织、教职工分配、教育资源配置等管理问题。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教育教学的指导。
3. 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指导教育实践。
4. 教育法学: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法律案例,保障教育的合法权益。
总结: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在教育学的考试中,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方法、理论和应用。
只有全面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才能顺利通过教资考试。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50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汇总总结了50条教育学知识点,希翼能够帮助大伙儿!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咨询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要紧思想有:“别揠苗助长”、“别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示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咨询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办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进展》把学生的“普通进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要紧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觉法的教学办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小孩》,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日子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紧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通了儒家思想。
(敏试教育)11.遗传素养对人的身心进展别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进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同意环境妨碍别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一般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进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进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看力、想象力、思维力、经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核心考点】教资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速记
【核心考点】教资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速记【核心考点】教育的基本规律核心考点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
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备考方向理解记忆社会诸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合影响作用,本考点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为重要考点,请大家务必背诵核心考点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常考题型】单选、多选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备考方向理解记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三种表现,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能够准确匹配出相对独立性。
核心考点3教育的社会功能【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备考方向理解记忆教育对社会诸因素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能够做到准确匹配出所讲内容为教育功能中的那一条,本考点以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为更为重要考点。
核心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常考题型】选择、判断、填空1.内发论的基本观点: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和备考技巧。
一、教学理论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行为以及对人的发展、成长和培养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教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规律和原则。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教育学、近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三个阶段。
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注重实践应用。
它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反应,重点研究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学习理论家有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
2. 认知学派理论认知学派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信息加工,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家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
3. 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社会文化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著名的学习理论家有维格茨基和布鲁纳等。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现实需求。
3.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四、教育评价1.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判和测量。
2. 教育评价的原则教育评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视多元评价方法的应用。
3. 评价工具和方法评价工具包括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测试和作品等,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五、备考技巧1. 熟悉考纲和知识点了解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考纲和重点,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教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原理1. 教育目的与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2. 教育心理学基础- 学习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3. 教育哲学与伦理-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教育伦理的基本问题二、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设计原理- 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评价的方法2. 教学方法与策略- 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 教学媒体与技术的应用- 教学评价与反馈3. 课堂管理- 课堂氛围的营造- 学生行为的管理- 课堂互动的促进三、教育评估与测量1. 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学生评价的类型- 评价工具的设计- 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2.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 教师反思与自我评价四、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基础-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 教师权利与义务- 学生权利与保护2. 教育政策与改革-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挑战五、学科教学知识1.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的核心概念- 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语言技能的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六、教育技术与创新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线教育与混合学习2.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STEAM教育的实施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知识点和细节需要根据您所在地区的具体要求和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实际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可能还会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教育实践、案例分析等。
在准备考试时,建议参考最新的官方考试指南和教材,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于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
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3)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4)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5)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考纲链接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故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材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浮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3)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为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重点
绪论教育与教学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学校即社会)。
教育是对人的引导活动。
2、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教育有时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3、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
4、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萌芽阶段5、世界最早教育著作:《学记》国外最早: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语》20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依据。
6、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
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表现——孔子能深刻、全面了解学生,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他们的特点,知道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启发诱导的原则;学思结合的方法;谦虚笃实的方法。
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孟子关于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8、《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论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则、豫时孙摩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关而善之谓摩,包含四项原则:预防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集体教育原则)、课内外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9、苏格拉底“产婆术”:一种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谈话法)10、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教育”的主张昆体良:古罗马著名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教育学创立阶段1、从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对该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必背的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起源阶段、形成阶段、多样化阶段、现代化阶段。
3、教育学的理论流派: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二、教育法律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基本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年限和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内容。
三、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教学的概念与类型: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自学。
3、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四、心理教育与德育1、心理教育的概念与原则:个性化原则、保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德育的概念与原则:教育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整体性原则。
3、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五、班级管理基础知识1、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例会、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3、班级管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
六、教育科研方法基础知识1、教育科研的概念与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
2、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选题、搜集资料、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表达与评价。
3、教育科研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这里所谓的教育学,指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2 教育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3 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比西方最早的教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
5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
在《大教学论》中,作者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了“泛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等,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
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教育外部灌输的作用;方法上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
他的理论在教育史中被称为“传统教育派”。
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开创了另一个教育流派“现代教育派” 。
杜威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即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
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
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当属克鲁斯卡娅。
其代表作为《国民教育及民主制度》。
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的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它是一本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及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出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德国.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9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1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为教育的产生创造了更为直接的基础。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永恒现象。
2 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a教育及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b教育内容及方法十分简单;c教育无阶级性。
3 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的特点: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b学校教育及生产劳动分离;c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教育还有森严的等级性)。
d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4 现代教育的特点:a 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b教育及生产劳动越来越趋向于结合。
c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
e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接受各种教育。
)6 教育的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7 学校产生的条件:首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是统治阶级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再次是文字的出现。
最后是教育方面的原因,表现出专门化的倾向。
第二节1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教育通过制造舆论及直接介入政治活动对政治产生影响。
(2)教育通过制定学校制度、确立培养目标对政治产生影响。
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是国家通过制定学校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及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来体现的。
(3)教育通过对人的社会政治意识的培养来实现对政治的影响。
3 正确认识教育及政治的关系:(1)教育不能超然于政治之外。
(2)教育不是政治的附庸,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第三节1 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其次,经济对教育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决定教育的规模、速度。
二、经济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及教育内容。
三、经济的发展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变革。
2 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手段。
3 教育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1)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一、教育是以某种中间环节为媒介及经济发生联系的。
二、教育及其他社会因素,如政治、文化、人口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正确认识教育先行的观点。
第四节1 教育的文化功能:一、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二、传播、交流——丰富文化的功能。
三、选择——净化文化的功能。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第一节1 人的发展是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有规律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2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内发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内在自然本性不断展现的过程,人的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自身。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外在的力量所决定的,如环境、学校的教育和训练。
人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需要和要求及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3 教育学上所研究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教育、环境和主体因素。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遗传素质本身也是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
虽然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在人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遗传决定论”、“血统论”只是看到了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后天环境和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以是错误的。
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一方面否定了遗传素质的作用,同时也完全否定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作用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教育促进个性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发展;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自身状况;遵循人身心发展规律;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协调其他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有一定意义。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一、确定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是实现其发展的现实基础。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确定发展及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即作为某种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发展水平是在成人指导下或高水平同伴合作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二、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是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
三、教育者的要求不断地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是教育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四、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内容是教育向发展的转化。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4 根据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能压抑学生的发展。
根据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
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体潜力和积因素,选择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对那些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互补性的发展来达到及正常人一样或近似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1“个体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
该理论认为:教育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人的培养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人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只是在于它有助于人的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涂尔干等。
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人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加以衡量。
“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性,也没有认识到教育必须同时反映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方针是根据一定社会和时代的要求,由国家或统治阶级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