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
• 保罗·萨缪尔森(1915-) • 詹姆斯·托宾(1918-2002) • 罗伯特·索罗(1924-) • 弗兰科·莫迪利阿尼(1918-) • 劳伦斯·克莱因(1920-):
凯恩斯经济学
二、新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战后的相对繁荣;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缓慢;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通胀压力; -凯恩斯学说与古典学派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
(back)
• 附加“工资(向下)刚性”的古典总供给 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
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
长率
• 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 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 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 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凯恩斯经济学
u
(back)
•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意义
新古典综合学派借助菲利普斯曲线 在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解释了价格决定和 通货膨胀问题;
凯恩斯经济学
•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在物价稳定和充
分就业之间做出权衡提供了理论指导。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策主张 1、主张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相结合; 2、主张财政与货币政策并重; 3、主张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和
2、只要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对资本主 义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传统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把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
新古典综合派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13
4、新古典综合派对微观政策目标协调问题的探讨
❖ 1)平等——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 ❖ 2)效率——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各种生产要素能
得到充分的利用 ❖ 新古典综合派强调了平等与效率之间不仅有矛盾,
存在着交替关系,而且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 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之间也存在 着矛盾。 ❖ 因此,提出的政策既有国家干预,又有一定程度的 市场调节。
2020/2/1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5
三、新古典综合的含义
新古典综合体系:
❖ 理论上,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 定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价格理论结合起来,用微 观经济理论来补充宏观经济理论,以解释当今社会的 经济问题;
❖ 在方法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来说明凯恩 斯主义的理论;
❖ 4)存在着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 常数。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 例,即产出的规模不变。
❖ 5)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
2020/2/1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11
2、基本方程
a -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 ❖b -经济增长中劳动的贡献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不发 达经济的意义: 不发达经济可以通过 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储蓄率和 降低人口增长率
2020/2/1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10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基本假设
❖ 1)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 以改变。
❖ 2)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递减。
❖ 3)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 作用。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 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新古典综合派
政策主张
两个方面的创 新
两个基本主张
两个方面的创新
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思想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主张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减少经济周期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世纪50年代,汉森提出了以“反经济周期”为目的的“补偿性财政政策”(compensatory fiscalp olicy)和“补偿性货币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不追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只求在经济周期的整个期 间实现收支平衡。在经济萧条时,主张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同时中央银行放宽信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 息率,可以变萧条为繁荣;在达到充分就业、出现通货膨胀时,实施相反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同时紧缩信用,减 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以求得萧条与繁荣时期的相互补偿,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2、新古典综合派是从实证经济学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角度考虑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结合的。该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现代混合经济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生活质量,贫穷与不平等,生 态与生长等问题。这些问题全都涉及到价值判断,超出了狭义经济分析的范围。但是萨缪尔森认为可以通过实证 经济学对其做出实证分析。萨缪尔森认为可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在经济学这样复杂的学科中,怎么能保证经济手 段不会造成恰恰与想达到的目标相反的结果呢?萨缪尔森是从实证经济学手段与目标的统一角度考虑这些原来属 于规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他扩展了实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范围,表现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在研究课题 上的交叉和结合的取向。这为我们进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达到解决经济问 题的目的。
3-新古典综合派
• “新古典综合”一词是萨缪尔森首创的,在《经济学》的第五版(1961 年),他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以说明该理论体 系的特色。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 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 • 这一综合的核心思想是:只要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能避免过 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则在这种经济环 境中,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如均衡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分配 理论等等)将再度适用。 • 因此、新古典综合的特色,就在于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国民收入决 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揉和为一 体,从而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 经济理论体系。 • 鉴于1960年代后期以来严重的 “滞涨”,加上1950年代以来新剑桥 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抨击,萨缪尔森从《经济学》第八版(1970年)起, 悄悄地收起了“新古典综合”的旗帜,将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改称为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借以重新突出这一理论体系的凯恩斯主义 色彩,以及它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各个流派中的主导地位。
• 1985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二版 中,将自己的理论体系该称为“现代主流 经济学的新综合”。他说,“我们把各种 不同的思想流派——凯恩斯主义、古典学 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以及 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综合在一起。” • 总之,以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 综合”理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 展演变的。
– “混合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理论中的收入-支 混合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理论中的收入- 出模型,希克斯和汉森创造的IS-LM模型,还有新古典 模型, 出模型,希克斯和汉森创造的 模型 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
索洛增长模型
发展经济学家罗伯特· 索洛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所提 出的著名的经济增长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外生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假设:
1.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3.产出是一种资本折旧后的净产出,即该模型考虑资本折旧; 4. 劳动力和资本按其边际实物生产力付酬; 5.价格和工资是可变的; 6.劳动力永远是充分就业的; 7.劳动力与资本可相互替代。
新古典综合派
何谓“新古典综合”?
• 1955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三版中首 次正式提出“新古典综合”术语,即是以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新 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综合经济学理论。
产生背景
凯恩斯革命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凯恩斯 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和改进工作,这些被人 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发展凯恩 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 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 合派和以英国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 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
把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到同 一张图中,便得到产品市场 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图, 即 IS-LM 模型。
偏离交点的经济状态下,货 币市场和产品市场二者中至 少有一个没有达到均衡,此 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经 济将会自动调整,朝着交点 E的方向运动,最终到达交 点E。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应用
索洛模型的关键方程: k (t ) sf (k (t )) (n g )k (t )
它表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存量的变动率 是两项之差。现有 水平上所必须的投资量。
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在英国任教的新西兰籍经 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 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的 统计资料后,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 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代 关系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 斯曲线。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 随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 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并 把它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的一个组 成部分,用以解释通货膨胀。
新古典综合派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以实现经济学在理论 与实践上的统一。该学派注重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强调政府干预和 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互补性。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与发展
01
起源
新古典综合派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
济学应该同时注重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分析,而这种思想逐渐发展成为新
VS
收入分配
主张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 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国际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通过关税 、配额等措施来调节进出口。
全球经济一体化
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 应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CHAPTER 04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实践
综合分析
新古典综合派注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的综合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 互影响。该学派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实现经济学的全面和协调发展。
CHAPTER 02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原理
需求定律与市场均衡
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指出商品的需求 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当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该 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 的需求量。
加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为了提高其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新古典综合派需要加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运用更先进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 具来验证其理论观点。
关注全球化和金融领域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领域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需要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以提供更具针对性和 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CHAPTER 06
《新古典综合派》课件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效果评价
经济增长和就业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经济衰退期间,政 府干预措施有助于稳定经济和减少失业。
社会福利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的福利国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但同时也面临着 财政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挑战。
04
得到有效实施。
对经济周期和失业问题的解释不够深入
03
新古典综合派对经济周期和失业问题的解释不够深入,未能提
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财政政策在短期内 对经济有较大的刺激作用,通过增加 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 就业。
货币政策
关系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应该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政 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 利率来调节经济,实现物价稳定和国 际收支平衡。
特点
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将凯恩斯的宏观经 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 论和经济计量学结合,形成宏观干预 下的市场经济模式。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成为主 流,但到了5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经济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经济计量学方法
新古典综合派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为 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02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观点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目标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 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充分就业、经 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 衡。
第二章 新古典综合派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与发展
希克斯和汉森的贡献:
约翰· 希克斯[1904-1989],英国经济学家, 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希克斯1937年提出IS—LM模型,以新古典经 济学的局部均衡的图形和一般均衡的含义对凯恩斯 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概括,把凯恩斯的经济学综合为 具有新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一般均衡理论。 汉森在美国积极传播凯恩斯主义。其著作《经 济政策和充分就业》、《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 《凯恩斯学说指南》、《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等 对凯恩斯理论的“通俗化”、“美国化”起了重要 作用。
五、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凯恩斯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Theory of Demand-Pull Inflation] ——实际总需求超过了充分就业总需求 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或总需求的增长速 度超过总供给的增长速度所导致的通货 膨胀。
凯恩斯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P AD0 AS
ADf
P0
达到充分就 业状态之后,总 需求继续增加, 就会导致发生通 货膨胀。
Pf
0
Yf
Y
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 凯恩斯的观点 失业 与通货 膨胀不 P 会并存。
P AD 1 AS AD f AD 2
1
Pf
0
Y2
Yf
Y
新古典综合派的解释
P AD1 P2 P1 AD2 AS
尚未达到 充分就业状态 也可能发生通 货膨胀。
0
Y1
Y2
Y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加入技术进步因素的索洛-斯旺模型
λ——技术进步因素。 △Y/Y=λ+a(△K/K)+b(△L/L) 或: △Y/Y-△L/L=λ+a(△K/K-△L/L) 意义:只要技术进步是正数,即使人均 资本增长率为零,人均收入增长率仍可 为正。 经济增长取决四大因素:①资本增长率;
新古典综合学派
西方经济学流派讲稿讲课主题:新古典综合学派讲课内容:新古典综合派概述、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政策主张、对新古典综合派的简要评价、新兴的新古典综合派一、新古典综合派概述1.含义新古典综合派亦称“后凯恩斯主流派经济学”、“美国剑桥学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中主要的居于正统地位的流派,现代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一个分支。
在维护凯恩斯学说的前提下,使其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某些学说综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其先驱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代表人物为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大本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本世纪60年代以后,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现象,而且日益严重,凯恩斯的理论政策每每失灵,引起了各国统治集团的失望。
同时,在西方经济学界中,各种新学说、新流派纷纷出笼,使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地位面临严重的挑战。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美国凯恩斯主义者们主张对凯恩斯的学说重新加以解释、补充、修改和发展,使其与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相适应。
“新古典综合”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五版(1961年)中首先提出。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七版中说明了新古典综合的含义:“只要适当地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就可以使我们混合经济不会过份的繁荣和萧条,能够达到健全的前进的成长。
如能理解这个基本点,那么小规模微观经济学的老古典原理,即它缺乏现实妥当性的论点,也就会自然消失。
总之,如果坚持收入决定的近代分析,那么也就确认作为古典派基础的价格原理。
所以现在的经济学家被认为是能够填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
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的漏洞。
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主张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
第三章新古典综合派
4、显示偏好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早期人物,如马歇尔、L.瓦尔 拉斯等,认为效用是可以用基数如1、2、3、4 等衡量的,因此他们的效用论被称为基数效用 论。 为了避免衡量效用的困难,以后的西方学者, 如V.帕累托、J.R.希克斯(1904~ )等,则 用效用序数来代替基数论。 然而,序数论中的无差异曲线要求消费者能判 别任何一组配合的产品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大于、 等于或小于任何一组其他配合的产品所带来的 效用。这一假设条件似乎过于严峻。
理论特点
在货币工资不能下降的条件下,唯一的改变实 际工资的办法便是通过物价的上涨与下降。根 据这种说法,便可以得出一条总量供给曲线, 表明总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便能决定整个 社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在这种解释之下,传 统的充分就业和凯恩斯所指的小于充分就业状 态都变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殊事例。换 言之,传统的和凯恩斯的理论都是正确的,它 们的分歧仅在于假设条件的差异,而新古典综 合派能够把这两种理论纳入于它的体系之中。
2、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
萨缪尔森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两个方面: 提出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对西方经济学的某 些理论加以发展。他在进行研究时,经常大量 使用相当高深的数学。 萨缪尔森把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 学和凯恩斯主义合并在一起,把前者称为微观 经济学,后者称为宏观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 综合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该理论体系在二战以后的40年中在西方经济理 论界占有正统地位。
四、新古典综合派受到的挑战
1、理论困境。 二战以后,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一直居于正统地 位,并且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威信。这种状况在1965 年以后由于通货膨胀的恶化而有所削弱。进入70年代 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涨”,即失业与通货膨胀 的并存,给予新古典综合派一次严重的打击。 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当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 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如果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那末,不但不存在通货膨胀,价格水平反而 会下降。只有当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 通货膨胀的现象。这就是说,失业(经济活动小于充 分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共存的。这一结论 显然违背存在于西方的滞涨的事实。
第2章 新古典综合派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特征
“新古典综合”包含三层意义: 1.理论上的综合: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 起来。 2.政策上的综合:把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和古典 学派的市场调节综合起来。 3.分析方法上的综合:把凯恩斯强调的短期分析和 古典学派所强调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特征
最显著的特征: 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四)罗伯特· 索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出生于纽约市,1947年毕 业于哈佛大学,1949年获硕土学位,1951年获博士 学位。1950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55年升为 教授,1964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80年任美国 经济协会会长。198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企图 把标准的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庸俗经济学的论点相 互调和起来,探索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 主要著作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等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配置经济资源的 经济形式。
混合经济:是指既有市场发挥作用,又有国家对经 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
四–1
混合经济的概念
萨缪尔森说:“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事实是: 现代混合经济国家的人民都要求他们的代议制政府 采取各种经济政策,来维持高额的就业数量,旺盛 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物价水平。”
时际替代效应 [Intertempora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bstitution Effect]
实际余额效应 [Real Balance Effect]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货币余额真 实价值的变动,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P货币的实际余额 以货币替代 实物C AD ; P货币的实际余额 以实物替代 货币C AD 。
新古典综合派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 旺”模型的区别
• “哈罗德—多马”模型含有固定生产系数的 假设,即资本—产出的比率不变;而“索 洛—斯旺”模型认为生产系数是变化的,并 通过它可以调整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保证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只是从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和 有效需求理论方面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 较大的不稳定性,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凯 恩斯并没有说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质。
• “哈罗德—多马”模型重视有效需求不足时 的经济失衡分析,认为经济均衡增长时的 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只有在储蓄可以顺利 地转化为投资的条件下,社会储蓄率才能 经济增长的关键;“索洛—斯旺”模型引进 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通过市 场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各生产要素都将 得以充分利用,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 衡增长。
Hale Waihona Puke “索洛—斯旺”模型• 关注四个变量,即产出(Y )、资本(K )、劳动 Y (L )、知识(A )。生产函数:(t ) F ( K (t ), A(t ) L(t )) 。主 要考察储蓄率的变动如何通过影响资本存量来进 而影响产量。结论: k (t ) sf (k (t )) (n g )k (t ) ,其中 k (t ) sf (k (t )) 为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的变化率, (n (t ) 为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 g )k为持平投资,或 为使k保持在现有水平上所必须进行的投资量.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何谓“新古典综合”? 1955年萨缪尔森在 《经济学》第三版中首次正式提出“新古 典综合”术语,即是把马歇尔的传统的古 典经济学理论同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综合 在一起,“总收入决定理论的要素与早先 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 合”。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6
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通论》发表之后,希克斯和汉森对其进行 解释、修补和延伸,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试图将新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进行对比,甚至沟通,建立了 IS-LM模型,这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开端。 40—50年代,帕廷金和萨缪尔森根据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 的结论,更深入、广泛地进行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 的沟通工作,并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传播,“新古典综合” 的名称正式形成。 70年代,滞胀使新古典综合饱受批判,萨缪尔森在1972年 的《经济学》第8版中取消了“新古典综合”的术语,自 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后来,他又在1976年的第 10版中,启用“现代经济学”的名称,但内容并没有重大 的修订。1985年的第12版进行了萨缪尔森所说的最彻底的 一次修订,主要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的基础上,把后来 形成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企图建立一个能为各 派所接受的折中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7
二、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1.汉森的经济学说
阿尔文· 哈维· 汉森(1887—1975)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 州,1910年获扬克顿学院文学士学位,1915年和1918 年分别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先 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布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斯坦 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曾任美国国 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研究主任、社会安全顾问委员 会委员、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1927)、《财政 政策与经济周期》(1914)、《国民经济中的国家与 地方财政》(与H.S.珀洛夫合著,1944)、《经济政 策与充分就业》(1947)、《凯恩斯学说指南》(195 3)、《美国经济》(1957)、《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 (1965)等。
第一章:新古典综合派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菲利普斯曲线:经验研究的结果(P38图2-1)
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反方向变动关系 •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单位工资成本在单位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 重),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正向变动关系。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正向变动关系。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 相机抉择:必须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做选择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滞胀”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 货膨胀率并存
(二)政策评价
• 积极作用:有限 战后20多年里,扩张性政策减轻了危机与失业;80S上半 期紧缩性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货膨胀率;相机抉择 的补偿性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 消极影响:明显——长期滞胀 长期以扩张为主的政策使下期经济危机四伏:扩张性货 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巨额赤字, 难以解决。 收入政策的严重后果:工资增长被抑制甚至被冻结,价 格上涨却如脱缰野马,远大于工资增长。人民生活困顿, 社会矛盾加剧。
2.新古典综合派对“滞胀”的解释
• 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论:华尔特.海勒 • 微观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说:萨缪尔森 • 微观市场结构论:托宾、杜森伯里
(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周期理论 • 定义:经济周期是指世界工业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扩张 和收缩的交替,其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 产指数、就业、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显示出 来。 • 阶段性: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 原因:乘数-加速数理论 乘数原理:投资等支出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就业的更大 规模同向变动 加速数原理:收入水平或消费需求变动引起投资量的更 剧烈变动 2.经济增长理论:以批评哈罗德-多马模型作为开始,建立 索洛模型。 • 哈罗德-多马模型:研究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索洛模型: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ຫໍສະໝຸດ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经济学说史 新古典综合派
汉森主要社会职务有: 1937年任美国统计协会副会长,1938年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汉森
与政界关系也很密切,曾多次被聘为顾问,其中包括:1933-1934年任 美国国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秘书和研究室主任;1937-1938年任社会 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1941-1943年任美加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19401945年任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
该书的成功之处代表了综合派的特点,理论创新、不断更新、全新框 架。萨缪尔森在最初的版本中忽略古典经济学,只讨论“社会主义”和 凯恩斯主义,哈耶克等人统统不值一提。
2017/2/11
20
第三讲:新古典综合派
但是,随着各流派理论发展和经济实践变化,《经济学》教材每次再 版都添加新的元素,博览众长,造就它综合的特点和不衰的生命力,若 不是萨缪尔森去世,估计该书将继续综合并长盛不衰。
1937-1962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退休后曾担任过耶鲁大学等许多
高等学校的客座教授。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他教了一批成功的学生,诺奖的萨缪尔森、
詹姆斯·托宾、索洛、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海勒等人,还以
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者。
2017/2/11 5
第三讲:新古典综合派
平均成绩是A,在哈佛是A+。。。经济学这一行如天造地设般地适合
他。。。《经济分析基础》获得哈佛的大卫· 威尔兹奖,1947年又获 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章,1970年,赢得诺贝尔奖。
对于《经济学》,1948年第一版,再版18次,翻译为40多种语言,
售出4000万册。萨缪尔森志得意满地自语:“只要这个国家的教科书 是由我写的,就让其他人去拟定法律条文吧!”
2017/2/11
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一、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由对立转向共存和相互融合。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命名为“新古典综合”,意在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理论体系2.基本观点⑴“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混合经济”在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⑵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综合派通过建立宏观生产函数,指出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数量和资本产出比率,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⑶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乘数-加速数”理论模型。
该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用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建立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⑷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为了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将菲利普斯曲线纳入其基本理论框架中。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1.理论背景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维尔等人。
其理论以叛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而著称,所以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2.基本观点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分歧: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⑵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⑶通胀理论:新剑桥学派认为,要解释和说明经济“停滞膨胀”的原因,必须抛弃物价水平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传统理论,回到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上来。
新古典综合学派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 《增长理论:一个说明》《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资本理论与收益率》《美国失业的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评注》
06 劳伦斯 罗伯特 克莱因
由于克莱因的贡献,计量经济模型的构想已经获得了即使不普遍也 是广泛的应用了。计量经济模型现在可能在世界各地,不仅在科学 研究机构,而且在政府部门、政治组织和大型企业都可以找到。在 经济科学的经验研究领域,像克莱因这样有如此多如此大影响的, 研究人员中即使有,也极少。
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 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03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理论
1.混合经济论 2.经济增长理论 3.经济周期理论 4.失业通 货膨胀理论 5.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1 混合经济论
定义:从19世纪末以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 “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因而成了“公私混合经济”或称“双 重经济”。
04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 不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π= πe -ε(u-u*)
长期
人们有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预 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率迟早一致。 则u=u*,即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 在长期经济能实现充分就业。
04 短期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05 总供给
总供给
01
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实际工 资。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 际工资与价格水平成反比。
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二部 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供给公式分别为: Y=C+S; Y=C+S+T;Y=C+S+T+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 旺”模型的区别
• “哈罗德—多马”模型含有固定生产系数的 假设,即资本—产出的比率不变;而“索 洛—斯旺”模型认为生产系数是变化的,并 通过它可以调整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保证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只是从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和 有效需求理论方面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 较大的不稳定性,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凯 恩斯并没有说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质。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原因
• 现实问题的需要:战后西方国家的一度经济顺利 繁荣与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这种繁荣与发 展的时间与所需的条件,从而他们的注意力不再 是经济萧条和大规模的失业,而是对经济增长问 题的研究。 • 政治需要: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经济发 展,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希望自己的 经济增长模式能够成为为新独立的国家提供一种 示范,以免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必要研究经 济增长问题。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何谓“新古典综合”? 1955年萨缪尔森在 《经济学》第三版中首次正式提出“新古 典综合”术语,即是把马歇尔的传统的古 典经济学理论同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综合 在一起,“总收入决定理论的要素与早先 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 合”。
何谓“新古典综合”
索洛—斯旺”模型
• 索洛—斯旺”模型认为生产系数是变化的, 并通过它可以调整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保 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不管经 济处于什么初始位置,经济将回到平衡增 长的路径。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 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消费增长率为零; 储蓄率的变化只 改变收入水平,不具有增 长效应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 旺”模型的区别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保罗· 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70年诺贝尔经济 学获奖者。主要成就: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提高 了经济学定量分析水平。其《经济学》至今出版19个版本。 • 阿尔文· 汉森(Alvin H. Hansen),“新古典综合派”先驱。 1938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代表作有:《货币政策与财政 政策》、《凯恩斯学说指南》《美国的经济》等。 • 詹姆斯· 托宾(James Tobbin),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1971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主要成就:资产选择理论 和货币经济成长理论。
• 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它将商 品市场和货币生产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凯 恩斯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缺陷 的特点,同时也提供了对货币政策和财政 政策作用的说明,但也保留了传统新古典 经济学注重的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 析的特点。
• 总供求模型是在前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更 广泛地将总供求结合起来解释经济现象, 补充并修正了以前模型强调总需求的片面 性。新古典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 市场自动调节机制有效性基础上的。“新 古典综合派”认为,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后,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就会发挥作用。
“混合经济”的含义
• 汉森认为(《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1941), “混合经济”是私人经济和社会化经济并存的双 重经济,这种“混合经济”具有双重意义,即生 产领域的“公私混合经济”(国企与私企)和收 入与消费方面的“公私混合经济”(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和福利开支与私人和消费的并存)。
• 萨缪尔森认为,“混合经济”是指国家机构和私 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现控制的经济,但国家对经 济的调节与控制更重要。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奠基者:保罗· 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阿 尔文· 汉森(Alvin H. Hansen)。其中,前者是“新 古典综合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和奠基者;后者被 誉为美国凯恩斯经济学的设计师,并是萨缪尔森的 老师。 • 其他代表人物:沃尔特· 海勒(Walter Heller)、詹 姆斯· 托宾(James Tobbin)、劳伦斯· 克莱因 (Lawrence Klein)、罗伯特· 索罗(Robert Solow)、 弗兰克· 穆蒂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阿瑟· 欧 肯(Athur Okun)、多马(Evsey Domar)。
• 弗兰克· 穆蒂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 1985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成就: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 假说,规范公司财务定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阿瑟· 欧肯(Athur Okun),主要贡献:分析了平等与效 率的替代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理。即反应产出变 化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 • 奥肯定理:阿瑟· 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 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 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 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 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 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 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 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 正统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时引 起经济萧条和失业的根源,过度的需求将带来通 货膨胀。当经济处于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采取 扩张性的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时,会使得实际产 出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升;但在经济实现充分 就业时,继续使用扩张性的政策来增加总需求, 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此时实际产出的增加收 到了资源和劳动供给无法增加的限制。因此,他 们认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是由于总需求的增长快 于总供给的增长,或总需求增长而总供给不能同 步增长。而且需求的过度与不足并非社会经济的 常态,因而,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可能同时发生。
• “哈罗德—多马”模型重视有效需求不足时 的经济失衡分析,认为经济均衡增长时的 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只有在储蓄可以顺利 地转化为投资的条件下,社会储蓄率才能 经济增长的关键;“索洛—斯旺”模型引进 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通过市 场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各生产要素都将 得以充分利用,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 衡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凯恩斯革命后,凯恩斯不同于新古典经济 学的经济理论与方法体系成为西方各国普 遍采用的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 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 和改进工作,这些人被西方经济学界成为 “后凯恩斯家经济学”。 • 到20实际50年代以后,“后凯恩斯主义” 形成两大流派,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 的“新古典综合派”;二是以英国经济学 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
“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 旺”模型的区别
• “哈罗德—多马”模型(H—D. Model)直接 继承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统,在研究经 济增长的均衡条件时,重视总需求因素的 分析;“索洛—斯旺”模型(Solow—Swan Model)则非常重视劳动和资本增长、技术进 步等总供给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 模型认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以收益递减规 律为基本前提,但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收 益递增;认为人口的正增长与技术的进步 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但无法解释 穷国在经济增长方面一般不能赶上发达国 家、制度与文化是怎样影响长期力量增长 的、国际贸易是如何影响一国经济增长速 度的等问题。
“哈罗德—多马”模型
•
GA u s GW ,其中GA为实际增长率,u为资本产 ur
出比,s为储蓄率,GW为有保证的增长率,ur为企 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出比。
• 该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 但由于假定资本产出比及投入的要素之间的比例 不存在替代关系,从而得出了经济增长不存在均 衡增长的路径。
混合经济”的实质与特点
• 实质: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 济。
•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 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政府根据市场、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与干预,熨平经 济波动,保证经济的均衡增长 。因此,其基本特 征有二:一是强调政府的经济作用;二是强调垄 断与竞争并存,即应该由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经 济。
• “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 出了以“乘数—加速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周期 理论模型。 • 其特点在于,把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和其他人 的“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通过对政府支出、 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 的动态分析,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幅度。
经济周期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认为只有将 “加速数原理”和“乘数理论”结合起来, 考察这两者在动态序列中的相互作用,才 能说明经济周期的累积性扩张和紧缩的过 程。1939年萨缪尔森提出了“乘数—加速数 原理”的动态经济模型,来解释资本主义 经济周期性比动的原因和波动幅度,到20 世纪5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希克斯 进一步将该模型完善化后,就被认为是基 本定型的经济周期模型。
“混合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在混合经济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古典 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即依据凯恩斯理论 所构造的收入—支出模型,希克斯和汉森创 造的IS—LM模型,总供求模型,以及传统的 微观经济学理论。
问题:“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
• 在“混合经济”的现实基础上,即依据凯 恩斯理论所构造的收入—支出模型,希克斯 和汉森创造的IS—LM模型,总供求模型,新 古典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 • 收入—支出模型就是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 的理论,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对经济 的干预,才能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实现充 分就业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