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逻辑学的概念
逻辑学 第二章概念教材
(一个语词表达两个概念)
三、概念要明确
概念的逻辑要求: 概念要明确(Concepts must be Unambiguous),用
词要恰当。
1)加上这一段,反而使文章减少了逊色。 2)我喜欢解放军的宣传画。 3)早晨,灿烂的阳光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有什么问题?
三、概念要明确
逊色的概念没有搞清楚。
第四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根据两概念外延有无重合的部分,可把概念的外
延间关系分为相容的关系和不相容的关系两种。
瑞士数学家:伦哈特 欧勒 运动圆圈图表示概念
外延间的关系。
一、相容的关系
根据概念间的外延是否具有重合部分,概念间的外延关 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Compatible Relation)
例如: 鲁迅、《阿Q正传》的作者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A、 B
语言表述:所有的A是B,所有的B是A。
图形示意:Euler Diagrams
妈妈、母亲;医生、大夫?
不同于表达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语词(如下示例): 土豆、马铃薯;爸爸、父亲。 等义词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当他重新集结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时,报纸对他的称呼很有讲 究、耐人寻味: 科西嘉怪物、吃人魔王向格雷斯前进→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 尔→拿破仑占领里昂→陛下将于今日抵达巴黎。
为了在认识上把人和别的动物区别开来,通常需
要首先撇开人的偶有属性(D),抽象出固有属性
(ABC),进而抽象出特有属性(AB)或本质属性(A), 以形成关于人的初步概念。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
2、概 括
•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从而
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 如
• “中国共产党”到“共产党”
• 中国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工人——人 • 概括的作用,是把具体词项一般化。 • 如果一个定义过窄,可以用概括的方法适当纠正。
7
作 用
有助入于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
(何为属种关系?)
星球——银河系的星球——太阳系的行星 • 从左到右,内涵增加,外延缩小; • 从右到左,内涵减少,外延增大;
1、限制
•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从而由属概念过 渡到种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 傅雷给傅聪的临别赠言是:
•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
2019/1/25
12
•
语词定义(名义定义)
• 语词定义又分为说明的语词定义和规定的语词定义。 说明的语词定义:对被定义语词既有用法的报道或描述,又 称“词典定义”。
• 胡:①古代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如“胡人”;
• ②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 外的东西,如“胡琴”、“胡桃”、“胡椒”; • ③百家姓之一种。
第五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 概念的逻辑要求:概念要明确、用词要恰当。
• 明确概念的方法有限制和概括(Restriction and Generalization)。
1
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
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
“人”和“男人” “人”和“动物”相比
第六节 定义
1、定义及其结构
逻辑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逻辑,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元语言,对象语言,形式语言等概念。
(1)、逻辑“逻辑”一词的主要涵义有四种: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涵义有四种:①,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指一种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
③,指人的思维的规则和规律。
④,指逻辑的科学即逻辑学。
逻辑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规则、逻辑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
一般地把上述定义简单表述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科学。
(2)、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用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表示的思维结构。
(1),逻辑变项,它是思维内容的符号表示,在逻辑形式中代表可以变化的经验内容,也可以看作一种“空位”;对于一个逻辑形式而言,在空位上填入什么“内容”不会影响逻辑形式的特征。
(2),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如果逻辑常项(个体常项除外)不同,逻辑形式的性质也就不同。
因此,逻辑形式的性质是由逻辑常项决定的(3)、逻辑规律逻辑规律如果广义的理解,它是有效推理或者能够提高推理可靠性的所有逻辑形式。
(4)、元语言元语言是用来表述对象语言的语言;元语言是陈述语言的语言。
(5)、对象语言对象语言是用来表示思维对象的语言对象语言是被陈述的语言(6)、形式语言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语言层次理论。
(1)、逻辑学得研究对象逻辑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规则、逻辑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
一般地把上述定义简单表述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科学。
(2)、语言层次理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的层次可以层层分析,可能是有“无限”的层次。
在一个层次上,P是对象语言,P'是元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P'可以是对象语言,P''是P'的元语言。
第二章,概念一、概念,概念的内涵,外延,集合概念,普遍概念,定义,划分,语词定义和实质定义等。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属性的逻辑范畴。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讲义(1-5章)
假言联结词表达的是一个肢命题所描述的事件是另一个肢命题所描述事件存在的条件。 例如: (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2)只有有电,电灯才亮。 (1)和(2)都是假言命题。其中,“天下雨”和“有电”是假言命题的前件,“电灯 亮”和“地上湿”是 假言命题的后件。 二、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联结词是充分条件联结词的命题。它是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 况充分条件的命题。 我们用“→”(“→”读“蕴涵”)表示充分条件联结词,充分条件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如果 p,那么 q 用符号表示为: p→q 在自然语言中,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还可以用以下这些关联词来表达:“只要……就”,“ 倘若……则 ……”,“一但…就…”,“假使……那么……”,“当……使……”等等。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当其为真时,其前件与后件就有如下三种真假情况:前件真并且后 件也真;前件假并且后件真;前件假并且后件假。若要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假,只有一种 情况,真值表表示如下:
第一章 概念 本章考点 考点 1 概念及其特征 考点 2 概念间的关系 考点 3 概念的划分 考点 4 定义 考点 1 概念及其特征 重要等级★☆☆☆☆ 基本知识点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既然是思维形式,必须有语言外壳进行表示。所以概 念和语词表现出这些关系: 第一,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同 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 象,因而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就构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即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考点 2 概念间的关系 重要等级★★★☆☆ 基本知识点 概念间的关系仅仅是其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根据两个概念的外延有无重合部分或重合部分 的多少,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 系。如果考生掌握 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 一、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即如果“a”、“b”两个概念,“a” 全部外延都是“b”概念的外延;“b”概念的全部外延都是“a”的外延,则这两个概 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的。 二、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即“a”“ b”两个概念,“a”概念的外延小,“b”概念的外延大,而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 包含在“b”概念的外延之内,则 a与 b之间就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三、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即如果“a” 、“b”两个概念,“a”概念的外延大,“b”概念的外延小,并且“a”的概念的部 分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即“a”概念的外延包含了“b”概念的全部外延 ,则“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四、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关系。即如果“a”、“ b”两个概念,“a”概念只有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重合,而“b”概念也只有
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 第1-3节
五,全异关系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 1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
思考题:李四是哪里人?
所有的赵庄人穿白衣服; 所有的赵庄人穿白衣服;所有的李庄人 穿黑衣服. 穿黑衣服.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 李四穿黑衣服. 人.李四穿黑衣服. 如果上述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李四是李庄人.B,李四不是李庄人. ,李四是李庄人. ,李四不是李庄人. C,李四是赵庄人.D,李四不是赵庄人. ,李四是赵庄人. ,李四不是赵庄人.
�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 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事物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两种. 例:人 本质属性是? 非本质属性是?
二,概念与语词 1 二者的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 表达形式. 任何概念都通过语词来表达.
2 二者的区别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义词) 同义词) 同一语词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几个不同 多义词, 逻辑" 的概念(多义词,如"逻辑")
一定数量的同类个体可以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一定数量的同类个体可以组成一个统一整体,这个统一 整体叫集合体.特点是个体不具有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 整体叫集合体.特点是个体不具有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 例:笑话 吃烧饼
(二)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 有属性,通常也叫做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 固有属性的对象.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 人们通常所谓的"概念要明确",就是指概 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 例 白马非马 例 阿凡提给土财主理发
《逻辑学》总复习1
3、逻辑学的定义 思维的逻辑形式
(指概念、命题、推理之间的联结方式)
研普 究通 的逻 对辑 家
思维的逻辑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简单的逻辑方法
(限制、概括、定义、划分、探求因果联系)
第二章 概 念
1、概念及其特征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
逻辑 特征
内涵--回答“什么是”。(质) 外延--回答“有哪些”。(量)
O
四:AEIO四种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性:
全称命题的主项都周延 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肯定命题的谓项都不周延 否定命题的谓项都周延
S A P S+ E S I P+ P
+
+
S O P
五、直言命题的推理及种类
对当关系推理 命题变形推理
直接推理 直言命题推理
间接推理:三段论
第二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普通逻辑》总复习(一)
第一章 绪论
1、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
A、古中国:以墨家的《墨经》为代表。 B、古印度:最早的著作是乔答摩的《正理经》。 C、古希腊:以亚里斯多德的《工具论》为代表。
2、逻辑科学的分支:
形式逻辑: (普通逻辑、初等逻辑)
(现代形式逻辑、符号逻辑) 数理逻辑:
辩证逻辑:(高等逻辑)
结论:含有大项和小项而无中项的命题
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大前提)
中项 M 大项 P (小前提)
《狂人日记》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小项 S 中项 M
(结论) 所以,《狂人日记》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小项 S 大项 P
上述的三段论,它的结构可表示为: M P S S M P
注意: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 只包含三个不同的项。
逻辑学教程(第二章)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 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 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 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 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 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二章 概念
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感 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 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概念不是反映 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 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所以,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 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 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 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 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
思维形式。
所谓本质属性是指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 事物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任何事 物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例如,质、量、色、 味、时空、性能、功用等性质,以及和其他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性质和关系,我们通称为 事物的属性。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属性组成的, 任何属性都属于一定的事物。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
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 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 性或特有属性。例如,“秘书”这个概念的内涵, 就是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 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
逻辑学第二章第三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其中前四种统称相容关系。而全异关系又可分为 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精品课件
1.全同关系(同一关系)
(1)界定: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全同关系, 当且仅当概念A与概念B具有相同的外延。
5.2 反对关 系
例: ①劳动光荣、盗窃可耻。(相对于“收货方 式”) ②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道绚 烂的风景。(相对于“中国文学”) ③依据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因 素,蝴蝶可以分为凤蝶、粉蝶、斑蝶等。 (相对于“蝴蝶”)
精品课件
某大学某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 一个是哈尔滨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 东人,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因此, 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
注意: 第一、一定要有相同属概念,如果没
有这一前提,就另当别论。如“党 员干部”与“知识分子”。相容并列关系仅是 交叉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具有相同的属概念的交叉关系。
第二,各个种概念应是同级,即同一 层次的概念。否则不能称为并列关 系。如:文学家:诗人、剧作家、通俗小说家。
精品课件
5.全异关 系(1)界定: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全异关系,当且仅
精品课件
某家饭店中,一桌人边用餐边谈生意。其 中,一个人是哈尔滨人,两个人是北方人,一个 是广东人,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三个人只做服 装生意。
如果以上介绍涉及餐桌上的所有人,那 么这一桌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三个人,最多可能是八个 人
B.最少可能是五个人,最多可能是八个 人
A、B两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 关系、交叉关系
普通逻辑学概论(1-3章)天津财经大学
二、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概念的限制 1、什么是限制 : 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由一个外延较大 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 2、限制的方法: A、在被限制概念的前面加上限制词。 B、直接换成被限制概念之下的某一个种概念。 限制不当会造成限制过度、歧义或重复啰嗦 的逻辑错误。
E、只有侵害的对象是公共财产的行为,才构成贪污罪。张某侵 害的对象不是公共财产,因此,他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
习题2:有些教员也拥有私人汽车,所有的大款都有私人汽 车,因此,有些教员也是大款。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逻辑结构相同? A、有些有神论是佛教徒,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不是佛教徒, 因此,有些有神论者不是基督教徒。 B、有些牙科医生喜欢烹饪,李进是牙科医生,因此,李进 喜欢烹饪。 C、有些南方人爱吃辣椒,所有的南方人都习惯吃大米,因 此,有些习惯吃大米的人爱吃辣椒。 D、有些进口货是假货,所有国内组装的空调机的半成品都 是进口货,因此,有些空调机的半成品是假货。 E、有些自然物品具有审美价值,所有的艺术品都有审美价 值,因此,有些自然物品也是艺术品。
关于限制:(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 中写道:
“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 革命战争,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 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 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 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 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二)概念的概括
(三)定义的规则 1、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会犯“定 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例1: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生产的科学。 例2: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生产中的分配关 系的科学。
逻辑学复习资料
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逻辑学的含义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词项逻辑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逻辑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6、负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模态逻辑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第六章归纳逻辑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类比归纳推理3、穆勒“五法”第八章语用逻辑1、语境2、合作原则与准则3、隐涵与语用推理第十章论辩逻辑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2、论证的种类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第十一章基本规律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
逻辑学笔记整理
《逻辑学》笔记整理2012300160016马院12级思政杨郑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的。
综上所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它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与意义一、逻辑学的性质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知,这门科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事物、表达论证思想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概念一、什么是概念?对同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概念与语汇、语词:通常说,语句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画,是概念的物质载体。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 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 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 “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 原意:思想. 言辞. 理性. 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 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 知觉. 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 命题(判断). 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 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 公式. 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 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 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 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 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 阶级性)2. 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 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 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 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 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古希腊著名学者. 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 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第一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在逻辑学的第一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逻辑学是一个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方式的学科,它关注于分析和评价论证的正确性。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有力。
第二章: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关注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学习如何分析命题的真假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连接词。
通过学习命题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论证结构,并且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谬误逻辑在逻辑学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如何识别和避免常见的谬误。
谬误逻辑让我们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逻辑错误的论证。
通过学习谬误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我们的思维清晰度和论证能力。
第四章:演绎推理在逻辑学的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一种基于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前提来得出结论。
演绎推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逻辑关系,并且训练我们的思维严谨性。
第五章: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着眼于通过个别事实推断出一般规律。
通过学习归纳推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从具体的事实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提出观点。
总结回顾:逻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清晰地思考和表达观点。
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逻辑错误,提高论证能力,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观点和结构。
逻辑学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逻辑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学术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
我认为,逻辑学的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9[1][1].3整理的逻辑学 目录
逻辑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逻辑与逻辑学........................ 第二节形式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形式逻辑学的性质及作用............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第四节概念间的关系......................第五节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第六节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第三章简单判断...........................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第二节直言判断........................第三节直言判断的逻辑对当关系第四章复合判断........................... 第一节联言判断.........................第二节选言判断.........................第三节假言判断.........................第四节负判断..........................第五节模态判断.........................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第二节同一律..........................第三节矛盾律..........................第四节排中律.......................... 第五节充足理由律........................第六章演绎推理.......第一节推理的概述....第二节直接推理............... 第三节直言三段论....... 第四节关系推理............. 第七章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第一节联言推理...........第二节选言推理................ 第三节假言推理......... 第四节二难推理..... 第五节模态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第三节简单归纳推理........ 第四节科学归纳推理...... 第五节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第九章类比推理...................第一节类比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类比推理的类型........ 第三节类比推理的作用.. 第四节假说及其作用. 第十章逻辑证明................. 第一节逻辑证明的概述.......... 第二节逻辑证明的种类........第三节逻辑证明的规则......... 第四节反驳的途径、方式与方法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范围及其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
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
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
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
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
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
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
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
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
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
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
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
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
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概念辨析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
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语词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反映由两个以上的对象所组成的概念。
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
语词中的普通名词表示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外延的多少来进行的,因此,要区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可以通过在概念前面加数量词来进行。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经过组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例如: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所有的同学,也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是中国人”。
前者表示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示非集合概念。
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杭旅游。
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大特色是秀气。
山秀水秀人亦秀。
”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杭州人并不秀。
”区分两类关系:“类”与“分子”:事物的类是由若干同类的分子组成的;“集合体”与“个体”:事物的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有机组成的。
区别:①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
②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指称类中每一个分子;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不能来指称集合体中任一概念。
③类概念的外延是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不是集合体中的个体。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公务员”、“伟大”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不合法”、“非公务员”、“未成年人”、“无罪”等,都是负概念,也叫做否定概念。
任何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范围而言,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在逻辑上称为论域。
理解一个负概念,必须注意它的论域。
在同一论域中,有确定的正概念,就必定有明确的负概念。
一个概念不只是属于某种划分中的一个种类,而是可以分别属于几种不同划分中的三个种类。
例如:“秘书”这个概念既是一个普遍概念,又是一个非集合概念,也是一个正概念。
【思维训练题】据报载,有位匈牙利商人与我国一家制鞋企业签定了订购8万双鞋的合同。
等到货到开箱,这位匈牙利商人傻眼了:8万双鞋都是左脚。
紧急追问,鞋长老板解释说:“汉语的‘双’就是两个。
”无奈的匈牙利商人只得再订购了8万双右脚鞋。
问:在上述诡辩中,诡辩者玩弄了什么违反逻辑的花招?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 )和“《阿Q 正传》的作者”(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 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如:学生----大学生 规律-----经济规律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从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看,概念的属种关系是一个类与它的子类之间的关系;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来看,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所反映对象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类与子类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都不同于事物整体和部分关系,因为每一个子类都具有类的属性,每一个特殊也都具有一般的属性,而事物整体的属性却不必然为部分所具有,所以,不能把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属种关系相混同。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 )和“律师”(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 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 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 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刚好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例如:“成文法”(a )和“不成文法”(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法律”(c )的外延。
2.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也叫做对立关系。
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例如:“红色”(a )和“黄色”(b )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颜色”(c )的外延。
那么,a概念与b 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大。
凡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之间都具有反变关系,即种概念的内涵比属概念的内涵多,而外延小;属概念的内涵比种概念的内涵少,而外延大。
反变关系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应注意的问题:1.这种反变关系不是数学上可以用数值精确计算的比例关系,只是一种大致趋势。
2.普通逻辑揭示的这种反变关系,目的是为明确概念提供一种逻辑方法,它是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3.这种反变关系只限于普通逻辑的眼界——只研究概念形式的抽象性,而撇开了概念内容的具体性。
这与辩证逻辑的眼界不同。
【“反变关系”一例】刘晓庆在《我的路》中说:“做人难。
做女人难。
做名女人更难。
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人——女人——名女人——单身名女人 a这四个概念构成了一个属种关系的系列,相互之间在内涵与外延之间就存在一个反变关系。
二、概念的限制1.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缩小法,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2.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3.思维路径: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
也有方向性,是从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
4.语言方法:增加附加语或限制词,如在名词前加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加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