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涉及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骨骼、肌肉、关节等外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学问。

中医骨伤科学包括了骨科和外科两个方向。

骨科主要是用于治疗与骨骼、关节、肌肉、腱、韧带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臼、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外科则主要是针对与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创伤、疮疡、瘢痕、痈肿等。

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

首先是望诊,包括看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血肿、皮肤颜色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病人的姿势、行走、站立以及肌肉、关节活动是否正常等。

第二是闻诊,骨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增温、出血,以及软组织的酸痛、压痛等刺激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医生可以通过闻声来判断伤势是否严重。

第三是问诊,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伤情、伤后症状及感觉以及病史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

最后是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手指摸压原发性发病部位和相关的穴位,看其按压痛不痛、发热和肿块等情况,有助于确诊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推拿、拔罐、膏敷、贴药、熏灸等等。

其中,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

针灸是利用特定的针具,刺穿人体特定的部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用手按摩、揉捏、拿捏、搓摩等手法,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解除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和熏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上的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药和膏敷则是将中药制作成膏剂或贴剂,贴在伤处,以达到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治疗方法。

绪论--中医骨

绪论--中医骨
清代,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详细描述各部位的骨折脱位达30多种,并附有正骨图谱和器具图谱,强调在手法复位前要“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指出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人所施,使病人不知所苦”。在固定方面,他强调“制器以正之,辅以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俣,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
当前,如何更好地保持中医骨伤科的特色,发挥中医骨伤科的优势,取中西医两者之长,补彼此之短,更好地造福人类将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随着工矿、企业、建筑、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及骨伤疾患的增加,我们应努力提高防治损伤性疾病的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医遭受波涛临灭亡的厄运。中医骨伤科学赖师授家传才得以保存下来。而不至灭绝。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西医各方面医药人员,同心同德,努力工作,使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全国各地一些著名的中医骨伤科医师的经验得到了总结和继承。中医骨伤学得以提高和发扬,有了全国性统一的教材,许多院校还设立了骨伤系或骨伤专业,并建立了骨伤科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以促进理论和临床疗效的提的指导下,多数新鲜骨折可以使用不如重局部损伤的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局部外固定及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中医正骨手法和外固定器械进一步地改进和创新,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和承认,为世界医学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介绍的夹缚固定的骨折治法、危重创伤的急救法、开放创口处理法等,将骨伤科在诊断学和治疗学方面推进了一步。尤应指出的是,书中记载的颞颌关节口内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作伤也。”这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整复颞颌关节脱位的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讲解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讲解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1],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经验,提出正骨八法,其理论基础影响至今。

中医骨伤科简介

中医骨伤科简介

中医骨伤科简介骨伤科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

在古代属"折疡"、"金镞"等范畴。

历史上本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特点:相对于西医骨科,具有下面特点:1.功能复位,相对于“解剖复位”,更强调功能上尽量接近伤前标准。

2.“简、便、验、廉”,成本相对低廉,器械不是特别昂贵,对医生要求很高。

3.“动静结合”,注重功能康复。

历史:从我国医学分科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医骨伤科发生和发展的变化。

在周代,医学分为四门: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

疡医又分为:肿疡、溃疡、金疡和折疡,而骨伤科就直接包含后两疡,同时前两疡(肿疡、溃疡)中如骨肿瘤和骨的慢性感染与骨伤科也是有关系的,看来古代的疡医主要是指骨伤科了。

隋代太医署曾将骨伤科的治疗和教学任务一度归于按摩科中,并一直延续至唐代,说明骨伤科已首次升入太医院的教学殿堂。

宋代分为九科,其中疮肿兼折疡和金镞兼书禁二科系属于骨伤科范畴。

元代十三科有正骨兼金镞科。

明代十一科中将接骨科改为正骨科,而除去金镞。

清代为分为正骨科和伤科。

民国后,南方称伤骨科,北方称骨伤科。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近十几年才统称为骨伤科。

相关著作:《五十二病方》描述了“伤痉”临床表现,是破伤风最早记载;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水银用于外伤科最早记载。

《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手法;记载用竹夹板固定。

《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清创要早,清创要彻底,要正确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医学课件
36
▪ 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养阴疗法——骨 折、植骨)
▪ 《永类钤方》·李仲南,
➢ 首创过伸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 创制手术缝合针“曲针”; ➢ “有无粘膝”髋关节前后脱位的鉴别
医学课件
37
▪ 《世医得效方》:继承、创新,世界上最早施 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麻醉药— —草乌散
《足臂十一脉灸经》--“折骨绝筋”(闭合性骨折)
《五十二病方》--“折骨裂肤”、骨伤病症,最早记 载破伤风、水银膏治外伤感染
医学课件
21
4. 气血学说产生。 5. “瘀”的概念形成。 6. 经络学说产生:针灸正式用于筋骨伤的治疗。
7. 按摩、包扎、固定、内外用药治疗损伤的大法确 立。
8. 骨病诊治确立 :
医学课件
28
医学课件
29
《刘涓子鬼遗方》——龚庆宣
▪ 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它较详尽的 论述了金疮和痈疽的诊治。并收载了34首 治疗伤科疾患的方剂。
▪ 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外消、 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
▪ 虫类药的应用
▪ 骨肿瘤的诊断预后
▪ 阴疽(髋关节结核)、筋疽(脊柱结核) 的症候
医学课件
25
第三节 诊疗技术的进步
(三国、晋、隋唐、五代 约公元220-960年)
这一时期,战争-伤残-骨伤科技术发展
医学课件
26
华佗
▪ 精通方药、针灸、养生,更擅长外伤科手术。 ▪ 发明“麻沸散”,行刮骨术 ▪ 五禽戏,练功、养生,康复
医学课件
27
《肘后救卒方》——葛洪
▪ 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 首先记载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 论述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 ▪ 桑白皮线进行断肠缝合 ▪ 烧灼止血法

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了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了骨科用药基础,《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1],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经验,提出正骨八法,其理论基础影响至今。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学)

(一)夏代(前21世纪一前16世纪)
夏代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考古工 作者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陶制的酒器,《战国策魏二》曰: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可见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 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
(二)商代(前16世纪一前1066年)
商代冶炼技术有很大发展,从殷墟出土文物来看,不仅有刀、针、 斧、镑、矢等青铜器,而且还发现了炼铜遗址和铜范,说明商代 已达到青铜器的全盛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医疗工具也 有了改进和提高,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子》记载,古 人“以刀刺骨”,说明“刀”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了。
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已基本成熟,辞和器物铭文中发现记载 的疾病有几十种,科的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有按 摩、外敷药物及药熨治病的记录。
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防治骨关节及其 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 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 科”等,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 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 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对 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中医骨伤科的起源
一、远古时期 (远古——1.8万年前)
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发 展着。
60多万年前,“北京猿人”已能制造粗糙的石器和原始骨器工具,在原始人 居住的山洞里发现很厚的灰烬与用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 用火。
20万年前的“河套人”时期,石器有了很大进步,并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 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 了原始的热熨疗法。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

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传统的医学学科,起源于古代中华文明。

在古代,人们对于骨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骨伤治疗体系。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仍然具有独特的疗效和理论体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传统中医骨伤医学的特点
中医骨伤医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它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所致。

在中医骨伤医学中,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推拿按摩、拔罐、针灸等手法,以及中药疗法等。

中医骨伤医学强调“因病变法”,即根
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得到了更多重视。

现代医学在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影像学技术、功能神经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而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倡导“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上
更加注重综合疗法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康复工作。

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展望
未来,中医骨伤科学将继续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理论体系,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期待着中医骨伤科学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入新的高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和治疗方法。


们应该珍惜这门传统的医学学科,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并发展中医骨伤科学,让它在当代医学中继续发光发热。

愿中医骨伤科学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中医骨伤科学重拾身体本真的力量

中医骨伤科学重拾身体本真的力量

中医骨伤科学重拾身体本真的力量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骨伤科学宛如一颗被遗忘的明珠,但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却蕴含着让身体重拾本真力量的奥秘。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与外伤和筋骨损伤的斗争实践。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对人体骨骼、关节、筋肉等的生理、病理有了初步的论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骨伤科学体系。

中医骨伤科学强调“动静结合”的治疗理念。

这一理念认为,在骨伤的治疗过程中,既要保持受伤部位的适当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又要进行适度的活动,以促进气血流通,加速康复。

比如,对于骨折患者,在骨折初期,会采用夹板、石膏等固定方法,让骨折端稳定愈合;而在骨折中后期,会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这种动静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医对人体自身修复能力的尊重和利用。

“筋骨并重”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原则。

中医认为,筋与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骨为支架,筋则为动力。

因此,在治疗骨伤时,不仅要关注骨骼的复位和固定,还要注重筋络的调理和修复。

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濡养筋骨,从而达到促进损伤恢复的目的。

中医骨伤科学在诊断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在骨伤科中,望诊可以观察患者的姿态、步态、损伤部位的形态和肤色;闻诊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呻吟等声音;问诊能获取受伤的经过、症状等信息;切诊则通过触摸、按压等手法,判断骨折的位置、移位方向以及筋肉的紧张程度。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结合,为准确诊断骨伤提供了依据。

中药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经典的中药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接骨续筋汤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

这些中药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外用中药如膏药、洗剂等,能够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通过皮肤渗透发挥药效,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手法复位更是一绝。

中医骨伤科学从辨证论治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辨证论治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辨证论治着手的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

在治疗骨伤疾病时,从辨证论治着手是其核心原则和方法,这一理念贯穿了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恢复肢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辨证论治,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病史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疾病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辨证论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病因的辨证。

骨伤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外力损伤,如跌打、碰撞、扭伤等;也可能是内因所致,如体质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

外力损伤又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肌肉强烈收缩等。

直接暴力如棍棒打击、车祸撞击,往往导致损伤部位的骨折和脱位,且损伤较为严重;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时的足部着地,可能会引起脊柱的骨折;肌肉强烈收缩则常见于运动中的肌肉拉伤。

而内因方面,肝肾不足可能会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且愈合缓慢;气血亏虚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通过对病因的准确判断,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方向。

其次是对病症的辨证。

骨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各异,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

比如,疼痛是骨伤常见的症状,但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等都有所不同。

刺痛多为血瘀;胀痛多为气滞;隐痛多为虚证。

肿胀也是常见体征,红肿热痛多为热毒蕴结;青紫肿胀多为血瘀;不红不热的肿胀多为痰湿凝滞。

此外,肢体的活动受限、畸形、感觉异常等都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对于骨折和脱位,还要通过触摸、按压等手法检查,以确定损伤的具体情况。

在明确了病因和病症之后,就可以进行论治了。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外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等。

中药内服是中医骨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辨证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方剂。

如血瘀证,常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气滞证,常用行气止痛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肝肾不足证,常用补肝肾、强筋骨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气血亏虚证,常用益气养血的方剂,如八珍汤。

中医骨伤科学古老智慧照耀现代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古老智慧照耀现代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古老智慧照耀现代医学中医骨伤科学,这门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学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医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它不仅蕴含着古人对人体骨骼与筋肉损伤的深刻洞察,更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中医骨伤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骨伤治疗的记载。

《黄帝内经》这部中医经典著作中,已经对人体骨骼、关节、筋肉的生理病理有了初步的阐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骨伤科学体系。

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而独特。

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骨骼、筋肉、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例如,骨折不仅仅是局部骨骼的损伤,还可能导致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进而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

因此,在治疗骨伤时,中医不仅注重局部的复位固定,更注重调理整体的气血经络,以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康复。

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手法复位是中医骨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通过巧妙的手法,触摸感知骨折的移位情况,然后运用巧劲将骨折断端复位。

这种方法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小夹板固定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与现代的石膏固定相比,小夹板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肢体的肿胀情况随时调整松紧度,有利于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中药在中医骨伤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服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

外用中药则能够通过熏洗、敷贴等方式,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例如,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的中药常用于骨折初期,以消除肿胀和瘀血;而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则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特别是在骨折后期的康复阶段,针灸能够帮助恢复肢体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治疗方法上,还在于其注重预防和康复。

中医骨伤科学从标本并举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标本并举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标本并举着手的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

在治疗骨伤疾病时,标本并举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

所谓标本,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邪正关系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变部位来说,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标本的含义同样丰富多样。

比如,对于急性骨折的患者,骨折本身是标,而导致骨折的内在因素如骨质疏松、骨骼结构异常等可能是本。

又如,骨折后的疼痛、肿胀是标,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气血不畅、肝肾亏虚等则是本。

因此,在治疗骨伤疾病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的损伤和症状,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从标本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在具体的治疗实践中,标本并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药物治疗。

中药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广泛且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骨折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法,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等。

这些药物主要针对骨折后的局部血肿、疼痛等标证,以促进瘀血消散,减轻疼痛和肿胀。

但同时,也会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和内在因素,如年老体弱者可能存在气血不足,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会适当加入益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等,以顾护正气之本。

在骨折中期,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此时,局部的瘀血逐渐消散,但筋骨尚未愈合。

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等。

这些方剂在促进骨折愈合的同时,也会注重调理肝肾,因为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足则筋骨强健。

骨折后期,以补养气血、肝肾为主,兼以舒筋活络。

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

这一阶段的治疗重点在于调养身体的根本,使气血充盈,肝肾强健,从而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和功能恢复。

除了药物治疗,手法复位也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手法复位时,既要准确地将骨折断端复位,解决标证,又要考虑到患者的耐受程度和整体身体状况,避免因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而损伤正气。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通经活络治疗策略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通经活络治疗策略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通经活络治疗策略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

在中医骨伤的治疗中,通经活络是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对于促进伤病的恢复、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经活络的理念源于中医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认识。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

当人体受到外伤或发生骨伤疾病时,经络往往会受到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因此,通经活络的目的就是要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骨伤治疗中,常用的通经活络方法多种多样。

中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医生会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组方。

例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独活、威灵仙、秦艽等祛风除湿的中药,可疏通经络中的湿气;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通络止痛作用。

这些中药通过内服或外用的方式,发挥其通经活络的功效。

针灸疗法在通经活络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在骨伤治疗中,常选取局部的穴位以及远端的经络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对于腰部扭伤,除了在腰部局部取穴外,还可以针刺委中穴,因为“腰背委中求”,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疾病的重要穴位。

此外,艾灸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也能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推拿按摩是中医骨伤治疗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医生运用推、拿、揉、按、摩等手法,作用于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的经络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例如,对于颈椎病患者,通过推拿按摩颈部的穴位和肌肉,可以改善颈部的气血供应,缓解疼痛和僵硬。

中药熏洗也是一种有效的通经活络方法。

将中药煎煮后,利用其蒸汽熏蒸或药液浸泡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肿痛等病症。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还强调患者自身的调养。

中医骨伤科学东方智慧助力身体康复

中医骨伤科学东方智慧助力身体康复

中医骨伤科学东方智慧助力身体康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的损伤和疼痛时有发生。

无论是运动中的意外扭伤、长期劳累导致的骨骼肌肉劳损,还是突发的骨折等伤病,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而在应对这些骨伤问题时,中医骨伤科学以其独特的东方智慧,为我们的身体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了数千年的积累和传承。

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骨骼、肌肉、筋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骨伤时,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损伤,更注重整体的调理和平衡。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骨伤发生时,必然会导致局部气血的瘀滞。

如果气血不畅,新血不生,就会影响损伤部位的修复。

所以,中医骨伤治疗的第一步往往是活血化瘀。

通过中药内服、外敷,或者针灸、推拿等方法,促进气血的流通,消除瘀滞,为后续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药在中医骨伤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常见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而一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中药,如熟地、杜仲、牛膝、骨碎补等,则有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此外,还有一些外用的中药制剂,如跌打膏、消肿止痛酊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发挥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

针灸也是中医骨伤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

比如,在治疗急性扭伤时,常常会针刺阿是穴、血海、足三里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止痛消肿的目的。

而对于慢性的骨伤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针灸则可以起到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推拿按摩在中医骨伤康复中同样不可或缺。

专业的推拿手法可以放松肌肉、理顺筋络、纠正关节错位。

对于骨折后的康复期,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而且,推拿按摩还能够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促进其整体的康复。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阴阳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阴阳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阴阳着手的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骨伤疾病时,中医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调理阴阳。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旦阴阳失调,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骨伤。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阴代表着物质、宁静、寒冷、湿润等特性;阳则代表着功能、活动、温热、干燥等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在骨伤科领域,损伤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的阴阳失调,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恢复阴阳的平衡。

当人体遭受骨伤时,首先会出现局部的阴阳失调。

例如,骨折会导致局部出血、肿胀、疼痛,这是由于损伤导致局部阳气郁滞,阴血凝滞。

此时,阳气不能正常运行,无法温煦和推动血液的运行,导致阴血停聚;而阴血的凝滞又会进一步阻碍阳气的通行,形成恶性循环。

在治疗初期,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这其实就是在调整局部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消散瘀血,使阴血得以流通;同时,配合一些温通阳气的药物,如桂枝、细辛等,促进阳气的运行,恢复局部的气血通畅。

在骨伤的中期,损伤后的筋骨开始修复,但气血仍未完全通畅,此时阴阳失调的情况依然存在。

治疗上,应注重接骨续筋、调和气血。

一方面,使用一些具有接骨续筋作用的中药,如自然铜、续断、骨碎补等,促进骨折的愈合;另一方面,通过调理气血,使阴阳逐渐恢复平衡。

这一阶段,用药应注意阴阳的偏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阳气偏虚,可适当增加温阳的药物;如果阴血不足,则应补充滋阴养血之品。

到了骨伤的后期,虽然骨折已经基本愈合,但由于长期的损伤和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等阴阳失调的表现。

此时,治疗的重点在于补养肝肾、扶正固本。

肝肾是人体阴阳的根本,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足则筋骨强健。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以滋补肝肾之阴;同时,可配合一些温补肾阳的药物,如仙灵脾、巴戟天等,达到阴阳双补的目的。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经络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经络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经络着手的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骨伤疾病时,中医不仅仅关注骨骼和肌肉的损伤,更注重整体的调理,其中从调理经络着手的治疗方法独具特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它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人体遭受骨伤时,经络也会受到影响,出现气血瘀滞、经络阻塞等问题。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缓解疼痛,恢复肢体的功能。

在中医骨伤科学中,诊断骨伤疾病时常常会考虑经络的情况。

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放射方向等,结合经络的循行路线,来判断损伤所涉及的经络。

例如,肩部疼痛如果沿着手阳明大肠经的走向放射,可能提示该经络存在问题;腰部疼痛如果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的区域,那么治疗时就需要重点调理这条经络。

中医调理经络的方法多种多样,针灸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之一。

针灸通过针刺或艾灸经络上的穴位,激发经络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

对于骨伤患者,针灸可以选择损伤部位附近的穴位,以及与损伤经络相关的远端穴位。

比如,对于急性腰扭伤的患者,除了在腰部局部取穴外,还可以针刺手部的后溪穴,因为后溪穴通于督脉,而督脉经过腰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效果。

推拿按摩也是调理经络的有效方法之一。

医生运用推、拿、揉、按等手法,在损伤部位及相关经络上进行操作,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经络的阻塞。

例如,对于颈椎病患者,通过按摩颈部及肩部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受压,从而改善症状。

中药在调理经络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许多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比如桃仁、红花、当归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川芎、赤芍等能够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从内部调理经络气血。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患者自身的调养。

在骨伤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部位的再次受伤。

中医骨伤科学从中药着手的治疗之道

中医骨伤科学从中药着手的治疗之道

中医骨伤科学从中药着手的治疗之道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骨伤疾病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其中从中药着手的治疗更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骨伤的发生不仅仅是局部骨骼、肌肉的损伤,更是整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因此,中药治疗骨伤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来促进损伤的修复和恢复机体的平衡。

在骨伤初期,损伤部位往往会出现淤血凝滞、经络阻塞、气血不通的情况,此时多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

常见的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它们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比如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液供应,加速淤血的吸收。

赤芍则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对于红肿热痛的骨伤初期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桃仁和红花也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对,能协同作用,增强化瘀止痛的功效。

随着病情的发展,到了骨伤中期,损伤组织开始修复,此时需要接骨续筋。

中药如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续断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促进骨折的愈合和筋骨的连接。

骨碎补则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可增强骨质的生长和修复能力。

自然铜更是接骨疗伤的要药,能够散瘀止痛、接骨续筋,促进骨痂的形成。

而在骨伤后期,损伤基本愈合,但患者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症状,治疗重点转为补养气血、滋补肝肾。

中药如熟地、黄芪、当归、枸杞等被广泛应用。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养血补虚的要药。

黄芪能补气固表、托疮生肌,提升机体的正气,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当归则补血活血,既能补充血液,又能使气血运行通畅。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于久病伤肾、肝肾不足的患者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除了上述根据病程阶段选择中药外,还有一些中药在骨伤治疗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例如,牛膝既能活血通经,又能补肝肾、强筋骨;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还能安胎;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对于骨伤后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肌肉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肌肉着手的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从调理肌肉着手的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在治疗骨伤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从调理肌肉着手进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策略。

肌肉在人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姿势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骨伤发生时,肌肉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拉伤、痉挛、萎缩等。

同时,肌肉的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骨伤的恢复进程。

因此,重视对肌肉的调理,对于骨伤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肌肉与经络、气血密切相关。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贯穿全身,联络脏腑肢节。

当骨伤发生时,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肌肉失去濡养,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通过调理肌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加速骨伤的愈合。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中医有多种手段来调理肌肉。

推拿按摩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手法的推、拿、按、揉、捏等,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例如,对于急性的肌肉拉伤,早期的轻柔按摩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对于慢性的肌肉劳损,深度的按摩能够松解粘连,恢复肌肉的弹性和功能。

针灸也是调理肌肉的常用手段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骨伤后出现的肌肉疼痛、麻木等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比如,针对腰部骨伤导致的臀腿部肌肉疼痛,可针刺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以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疼痛。

中药的应用在调理肌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骨伤的不同阶段和肌肉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在损伤早期,常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等,以减轻肌肉的肿胀和疼痛;在损伤后期,多使用补气血、强筋骨、舒筋活络的中药,如黄芪、当归、杜仲、伸筋草等,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功能重建。

此外,中医还强调患者自身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还能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促进骨伤的康复。

但功能锻炼需要根据骨伤的恢复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调理脏腑整体疗法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调理脏腑整体疗法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调理脏腑整体疗法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一门研究防治人体骨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在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理念中,调理脏腑整体疗法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仅着眼于骨伤局部的症状和损伤,更注重从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入手,以达到整体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在骨伤治疗中要关注脏腑。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骨骼、筋肉的生长、修复与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当发生骨伤时,必然会影响到相关脏腑的功能,同时,脏腑功能的失调也会影响骨伤的愈合和康复。

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认为是与骨伤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之一。

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养骨。

若肾精充足,则骨骼坚固有力;若肾精亏虚,则骨骼脆弱易折,骨伤后愈合缓慢。

因此,在骨伤治疗中,常常会采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来促进骨骼的修复。

常用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都具有补肾壮骨的作用。

肝主筋,肝血充足则筋脉柔韧,活动自如。

骨伤后,往往会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而肝的疏泄失常又会进一步加重气血瘀滞,影响骨伤的恢复。

所以,在治疗骨伤时,需要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肝通络的作用。

脾胃对于骨伤的恢复也至关重要。

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为身体提供营养物质。

骨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疼痛、卧床等原因,常常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食欲不佳、消化吸收不良。

如果脾胃功能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就会影响骨伤的愈合。

因此,在治疗骨伤时,要注意顾护脾胃,常用的中药如白术、茯苓、山药、砂仁等,可以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吸收。

除了运用中药调理脏腑功能外,中医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来实现调理脏腑的目的。

针灸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手段。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经络的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例如,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健脾和胃;针刺太冲、期门等穴位,可以疏肝理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1],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经验,提出正骨八法,其理论基础影响至今。

1.2 诊疗技术及研究方面远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伤外科名医俞跗,擅长外科治疗伤科疾病,公元前 476年,据《韩非子·安危》记载:扁鹊治病“以刀刺骨”,公元前475年一公元 220年,战国秦汉时代之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当时诊治剖伤、骨折的丰富经验,包括手术、方药等,记载用布带包扎固定外伤,可以说,这是最早应用的外固定疗法,其中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伤外科的最早记载。

《内经》为中医骨伤的诊断奠定了基础,其《灵枢·痈疽》有论及运用截趾术治疗“脱痈病”,《金贵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治疗,为伤科功能锻炼奠定啦基础,著名外伤科医生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进行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遥遥领先。

公元四世纪,晋·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并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口腔内复位法,及最早的中医导尿术“口吹一液体倒灌式”。

公元739年,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赤铜屑主折伤,能焊人骨,及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尤有铜屑,可验”,这是较早记载中医骨科实验研究的文献[5],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

在治疗开放性骨折、清除异物、结扎血管止血、分层缝合等方面的论述,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9]。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提出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以及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

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分前后脱臼两型,采用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介绍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张杲《医说》,介绍了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夷坚志》记载了邢氏同种异体骨移植颌骨成功病例。

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创制手术缝合“曲针”。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创制麻醉药“草乌散”。

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用骨擦音诊查骨折的方法;;钱秀昌《伤科补要》较详细地论述骨折、脱位的诊治方法;王清任《医林改错》尤善活血化瘀治伤,某些方剂至今仍广为采用。

2.1840年—1949年这是中医发展近乎停滞甚至频临灭亡的一百余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及国人盲目向西方学习,中医骨伤科受到歧视,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靠祖传或师承而延续下来,出现一批伤科名家,其对骨伤科理论与技术的继承发展,为解放后中医骨伤科领域内的蓬勃发展奠定啦基础。

2.1理论方面晚清名医唐宗海,对骨伤血证最有探讨,其在《血证论》中指出:“跌打折伤一切,虽非失血之正病,而其伤损血脉,与失血之理,固有可参,因并论之”,凡跌打已见皮破血出者,其症“无偏阴偏阳之病”,务从止血为安,“止得一分血,则保持一分命”『2』。

其倡导的治骨伤血证当补气止血、祛瘀生新、消瘀定痛、通窍活血之法则,对后人有很大影响,民国时期骨伤科名医王子平、李广海、高云峰、刘寿山、陆银华等,无不尊其旨意而发挥于临床。

对此,上海石氏伤科总结日:“理伤仅用外治,气血难复,恢复不易;仅用内治,则筋骨不正。

理应调气血,壮筋骨,内服外敷、针刺手法、央缚活动、相互参用,使疗效显著·而少后遗、复发之虞”『3』。

石氏伤科则侧重于气血之中的“气”,认为:“气血兼顾,以血为先是临床常用的治标之法,以气为主的气血兼顾为刻刻留意的图本之计”[3] 。

2.2诊疗技术方面晚清名医唐宗海认为:凡失血家忌汗、吐之法,当以和法“为血证之第一良方”,擅长运用小柴胡汤达表和里,升清降浊安徽徽州名医江考卿在其所著《江氏伤科方书}(1840年)中提出了检查骨擦音以鉴别骨折的方法『6』。

晚清名医赵竹泉在其所著《伤科大成》(1891年)中,记载了一种观察指甲颜色来判断伤情轻重的方法:“以我手指甲,掐其手指甲,放手易还原色者易治,少顷始还颜色者伤重,手指甲紫黑色者不治”。

『7』金倜生所辑《伤科真传秘抄》(1932年)中就要求学骨科者必须十分熟悉骨骼的形态和结构,要求学生在黑夜里用手摸骨骼标本时能正确分辨是何骨。

魏指薪(1894-- 1994年)就擅长用摸法来判断骨折、骨碎、骨歪等不同,以及筋歪筋断、筋走之差异,甚至一些经 x线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在魏氏的手摸之下得到了及时正确的诊断。

出身骨科世家的林如高,自幼练功,将气功运用于骨伤整复的手法之中,提出了触摸、拔伸、持牵、按正、提托、推挤、摇转、反折、理筋、分骨等十法,手法熟练,讲求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在民国中期即已名传海外,被誉为“整骨神医”[10]。

四川名医杜自明(1877-- 1961年),擅长手法,其针对治筋伤难于治骨伤的特点,治骨伤常用牵、接二法复位,挤、靠二法固定;治筋伤则以点穴按摩配合弹筋拔络,取得啦显著效果。

以手法治疗著称的还有北平名医刘寿山(1904--1980年),强调伤科治疗“七分手法三分药,在骨折复位中.以拔不开则按不正”为指导思想[4],贯彻“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这不仅符合骨伤的机制,也暗合辨证法的原理。

刘氏治脱臼,强调一个。

摘”字,用摘法解除关节两端的重叠交锁,以利复位。

这些简明之要诀,极易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有利于中医骨伤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近代中医骨伤科重视内外并治,赵廷海主张:在整复固定前用麻醉镇痛药,如消风散、住痛散等,甚则可加痹药 (指川乌、草乌等具有明显镇痛麻醉效果的药物)}整复后予活血住痛散等活血通络,促进骨伤的愈合。

王子平就曾集古人之精华,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创编了《祛病延年二十势》功法。

这对我们今天如何解决这些骨伤科常见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的方法。

3.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革,中医骨伤科也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

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省、市、县均相继成立了中医院,并且多设有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医院。

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伤科研究所”, 20世纪70年代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嗣后其他不少省市也纷纷成立骨伤科研究机构,80年代末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也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这些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中医骨伤科不仅在临床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进展。

除了医疗与科研组织机构外,自上世纪 5O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普遍建立中医医院与中医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伤科人才。

80年代各中医学院相继成立中医骨伤系,除了招收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培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

建国后,各地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普遍得到整理与继承。

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总结出新的正骨八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

70年代以来,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

20世纪 70年代后期,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外固定方面,各地在总结中西医固定器械的优缺点基础上,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论证,这方面工作较突出的如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折复位固定器”、天津医院“抓髌器”、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尺骨鹰嘴骨折固定器”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等『8』。

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等各类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类风湿关节炎、椎管狭窄症等屡有报道,从临床疗效、机制探讨、药物筛选等各方面都获得全面的成果。

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对上述各种常见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除外用手法及药物治疗外,活血化瘀、理气软坚、清热利湿、祛风除寒、温经通络、益肾养阴诸法的运用,重视以内服中药进行人体气血阴阳的整体状态和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调节,对治疗起到积极的综合效果。

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成立,中医骨伤科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一方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医疗方法,另一方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研究骨伤病治疗机理。

尤其近几年,光镜、电镜、电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同位素、电子计算机、磁共振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