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学类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

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

— 32 — ©
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
了不涉及哪类材料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汇集 , 如几何结晶学基础 、晶体化学基础 、缺陷化学基 础 、表面与界面理论基础以及固体材料扩散理论 等 。在这方面 ,我们也注意了不能与学生所学过 的基础内容重复 ,特别是物理 、化学和物理化学中 的内容 。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的“材料科学基础”正面临着以加强基础 、拓宽专 业知识面和加强实践训 练为主要目 的的课程改 革。
一 、课程的性质及历史沿革 1 . 课程的性质 。 材料科学主要是指从事对材料本质规律的发 现 、分析、认识、设计及控制等方面研究的一门科 学 。其目的在于揭示材料的行为 ,给予材料结构、 性质等的统一描绘或建立模型 ,以及解释结构与 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其内涵是由组成 - 制备 结构 - 性能 - 与环境相互作用等几大要素组成。 广义地讲 ,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是对结构的
认识以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对此需要了解材料在 各种过程中的行为 ,如加热过程、冷却过程 、反应 过程、界面过程 、扩散过程 、相变过程等 。因此可 以说 ,研究过程是理解结构的重要环节 ,结构是决 定性能的核心 ,外界条件控制着结构的形成 。
在材料科学中 ,对材料结构的描述有不同的 角度和层次 ,如组成基元 ( 原子、离子或分子) 、结 合方式 (金属键 、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键) 、排列规 律 (晶态 、非晶态 、缺陷) 及运动形式 (扩散、偏析、 迁移、晶格振动 、电子运动、质点热运动) 等方面 。 此外描述材料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原子结构 、晶体 结构、显微结构等不同层次 。材料的原子结构 ,电 子围绕着原子核的运动会影响原子的键合 ,使材 料表现出金属、无机非金属或高分子的固有属性 。 金属 、无机非金属和某些高分子材料在空间能形 成规则的原子排列或称晶态结构会表现出独特的 物理性质 ,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组成 ,但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导致了强度 、硬度及其它物 理性能上的显著差别 。又如玻璃态的聚乙烯呈透 明状 ,而晶态的聚乙烯是半透明的 。从显微结构 的层次上讲 ,纳米材料许多特异的性能是与其晶 粒细化和界面成分提高密切相关。这些统一起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探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探讨
程 的衔 接 , 改 后 的 “ 子 结 构 与 元 素 周 期 律 ” 教 原 、
1 12 课程 内容 的 变 化 : 程 名 称 由 “ 机 化 学 .. 课 无
及 实验 ” 改为 “ , 无机 及分 析化 学 及实 验 ” 。由单 一 的无 机化 学课程 改 为无机 与分 析化 学课程 相结 合 。 其 实质是 将两 门课程 合并 。 由此可见 , 院化学 与 我 材料 科学 系对化 学类 课程 的改革 已经进行 了探 索 。 从 以上 两 点 可 以看 出 , 机 及分 析 化 学 课 程 无 在 学 时数 减 少 的情 况 下 , 课 的 内 容 却 在 增 加 。 授 若 按 照现 有 的教 学 大 纲 进 行 授 课 , 无 机 化 学 和 将
较多的应用, 因此主要讲解的内容为过渡元素的基 本理论和性质 , 介绍过渡元素在材料中的应用。
12 3 加 强与 专业 的 相 关性 , .. 增加 材 料 专 业技 术
和 知 识
在教 改后 的课 程设 置 上 要 加 强本 课 程 同材料
以无机 及分析化 学教材《 无机及分 析化学》 (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 ) 为例 , 该教材适 合高等 院
1 教学 内容的改革
无机及 分 析 化 学 教 学 内容 改 革 是 以 “ 强 基 加 础, 注重衔 接 , 避免重 复 ” 为原则 而展 开 的 。
1 1 改革 的缘 由 .
无 机及 分 析 化学 是 化 学 与材 料 科学 系各 专业 的基础课 , 以材料科 学 与工程 专业 为例 : 1 11 学 时数 的变 化 :9级 和 1 材 料 本 科 班 .. O 0级 的学 时数为 18学 时 ;1 材料本 科班 的学 时数 0 1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究

() 3 研究创新能力实 验平 台 : 为发挥 学生 的研究创 新潜 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综合能力 、 创新 能力和科学 思维 能力 提供 的一个崭新的平 台, 这一 实验 教学层次形式 较为灵 活 , 不受 课时 限制 , 可在 课 内 或课 外 完 成 。
科学研究实验 : 针对 高分子 材料 、 复合 材料 、 电子材 料 三个 身系统性 和科 学性 的 、 整 的实验 体 系。全 面培 养学 生 的科 学 专业方 向分别开设 , 完 实验以新 材料前沿研究 课题为 主线 , 以教师 作风 , 实验技 能 以及 综合 分析 、 发现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学 生 科研 项 目成果为选材 内容 , 使 以问题 解决方式 为主导 , 整个实 验从 具有创新 、 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J 。 方案设计到仪器 、 析手 段的选择 等完全 由学生独立 完成 , 分 教师 只给予指导性的 建议 。实验 以开放 式实验 教学 为 主 , 发挥实 验 2 1 构 建 多层次 实验 教学体 系框 架 .
作者简介 : 西鹏 (17 一 ) 男, 士/ 91 , 博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的教学 、 科研工作。
21 年 3 0 1 9卷第 2 4期
广州化工
会相关数据 的采 集与分析 。
・4 ・ 1 7
向以及多种形式实验模块 。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循序递进 , 逐步提
高, 在确保学生接 受 系统实验 基本 知识 、 本技 术 、 基 基本 操作 训
成。
材料合成 ( 制备) 与表 征综合 实验 : 主要 将教 师的科研 课题
或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 , 在提高学生学 习积极性 的同时 , 通过 多个二级学科 的交叉锻炼学生独立思维 、 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

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摘 要 : 物理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 该课程公式多, 学习难度大。本文结合材料专业的特点,
阐述 了物理化学课程 教师应将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起来 , 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利用 C I 并 A 网络教学辅 助课堂教 学 , 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 , 培 改善 教学 效果 , 促进应用 型人 才的培养。
关键 词 : 材料类; 物理化学 ; 教学方法;A 教学 CI
Ree rho e c igMeh d fP yia h mi r o tr l Mao s‘ sa c fT a hn to so h s lC e s yfrMaei s jr c t a
L U —l n,XU i I Ai i a Ja—we n,L U n —h i I Wa u ,WA h n —t g,Z O Zh 一 n NG Z e i n HA i g,Z O r n—y n HA a a
凝 固点 下降时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寒冷 的北方 , 冬
天人们 盖房子或 砌墙 的 时候 要往 水 泥砂 浆 中加入 一些 食盐 ” , “ 在高山上开水 的温度 为什 么不 是 10℃” 讲解 拉乌尔 定律 和 0 , 亨利定 律时可举 例金属材料冶炼 的时候 助熔剂 的作 用等 等。通 过与实际生产生活 相联 系 , 学生在 理论 与实践 的结合 中理解 使
H i n j n abn10 2 ,C ia e o gi gH ri 5 0 7 hn ) l a
A s a t P yi l h m s yw s n f o p l r bs orefr aei ssi c aos nw i hr ee b t c : h s a C e i r a eo m usy ai cus t a ce em jr,i hc teew r r c t o c o c o m rl n h

以课程思政为牵引的研讨式教学探索———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

以课程思政为牵引的研讨式教学探索———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强调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重视高校人才培养,高等院校教师也积极探索和思考提升育人水平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有机化学”是针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理论教学和科研实验并重,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其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制药工程、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均有体现,可以为本科生之后的学习、科研和工作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有机化学”在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有机化学”教学主要以较为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因为课程涉及知识点较多,课程进度安排非常紧凑,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

随着现阶段高校本科教学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本课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开始凸显,如学生接受知识过于被动,缺乏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相关领域前沿发展缺乏深入了解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教育,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心智发展需求[1]。

针对目前“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又采取有效的方法弥补传统单调的课程教学的缺陷,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获取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思想,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根据“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深入交流及讨论,提出了以课程思政为牵引的研讨式教学方式,通过传统课堂结合“钻研”与“探讨”的灵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其对课程学习的以课程思政为牵引的研讨式教学探索彭静,胡明俊,王瑶,李卫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100191)[摘要]“有机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知识点多、进度安排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学校资助课题一览表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学校资助课题一览表

表1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级资助立项一览表课题类结题时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成员编号别间以工程项目建设驱动的多专业综合实王辉、井向阳、刘新社、郝成林、王兴鹏、张锦、雷书华、110101 2014.6 秦一方经管学院习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段英文、李素英、李志远、刘春娇、王学辉、潘晓、吴雷王瑞敏、赵晋津、王育华、丁占来、赵田臣、于旭光、110102 李艳廷我校教育部新设功能材料专业建设材料学院2013.12 重李旭春、丁建国大基于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卓越工程110103 孟丽军土木学院魏显峰、曹立辉、郭忠贤、赵静、韩颖、张岩俊、卜建清2014.3 课师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题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通信工程人才孙晓云、石彦丛、燕延、郝绒华、马增强、张之猛、刘敏、110104 高蒙2014.3电气学院培养模式探索刘岳巍、杨明太阳能光伏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110105 杨庆芬数理系闫宗林、李同锴、史严、乔治、刘向民、张彦立2014.3创建与研究110206 重陈珊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学生成绩评建艺学院刘昆、付杰、刘华领、樊海彬、马中军、封文娜、魏卓2014.31点定体系研究课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全日制专研究生110207 黄琳康学梅、张耕宁、王扬、杨茜、庄乾坤2013.12 题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网络110208 王战中机械学院高国生、范晓珂、韩彦军、马冰玉、贾素梅、祖炳洁2013.12 化平台的规划与研究“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网络平台建设110209 宋俊丽刘素萍、陈立敏、苏喜娥、杨会永、张悦、王艳军、高月娟2013.12与管理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教材体系向110210 孙炳芳陈宝松、王立芳、王甲成、张学礼、张学军、段晓亮2013.12 教学体系转化研究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110211 徐红四方学院杨子光、李周男、杜以昌、高艳玲、郑绍冰、任俊岭、高瑛2013.12实践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212 张艳辉经管学院王英辉、郭跃显、梁建峰、刘春娇、吴雷、王书海、冯国杰2013.12 (MBA)教育培养模式研究110213 重张光磊“三位一体”式专业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材料学院于刚、付华、秦国强、张希清、吕臣敬、李彦芳2014.32点实践课基于专业评估和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土110214 王景春王宁、侯卫红、范玲玲、田运生、吴红娟、左金库、刘维华2013.12 题木安全工程培养体系研究土木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110215 张保俭陈祥军、杨广庆、张昀青、侯兆霞、杜学玲、赵玉2014.3建刘博航、牛学勤、黄守刚、陈队永、孙海龙、刘润芬、王丽娟、110216 康拥政交通工程专业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践交通学院2013.12徐海峰110217 高占凤工程训练中心创新训练模式研究工程中心毛晚堆、尉耀元、吴文江、王振彪、曹学风、孙祎英2013.12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管110218 邓晓燕电气学院张之猛、吴瑰丽、王晶、石彦丛、刘敏、刘岳巍、陈国华2013.12理设计与实践基于CDIO 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110219 刘立嘉信息学院王建民、牛江川、邸书灵、褚蓓蓓、刘丹、毛晚堆、刘展威2014.2才培养体系研究语言教学平台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外110220 张云岗外语系王立军、王晓玲、郭磊、包桂影、孙峻、曾妹云、赵振宇2013.12 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3“开放·交叉·融合”一体化土建类专业教110321 武勇、王军、周官武、韩宗良、胡欣、封文娜2013.12 高力强育模式研究建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实110322 彭鹏武勇、刘瑞杰、杨玲艳、宋雪雅、周官武、刘丽2013.12 质性应用策略方法研究当前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程新体系与110323 谢宝义图书馆袁丽琰、段君淼、唐淑娟、吕德阳、刘丽杰、杜国芳、朱玉兰2013.12 一分阶段多模式教学方法研究般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110324 王玉梅图书馆吴国峰、杜国芳、秦建宁、段君淼、袁丽琰2013.12 课讨题校园网公共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建110325 肖众教育中心严世强、耿鹏、姚奕、张志刚、郑向2014.2设110326 郑明军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海花、郝如江、王军、张伟、冯国胜、赵金生2013.12机械学院整体对象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中的110327 汪西应邢海军、范晓珂、申永军、马冰玉、程林章、冯桂珍、王军2014.2尝试110328 一马怀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机械学院高国生、刘进志、徐明新、马立明、李申山、祖炳洁、高文中、2013.124般育培养模式研究朱齐平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校创新性教学王海林、王宇、赵存宝、武秀丽、刘嘉武、陈士通、徐光兴、110329 张耀辉2014.3国防所题实践中的作用孙志星110330 谭化俊高等函授教育规范性研究与实践成教学院陈佩寒、兰海波、吴力宁、王为杰、段士杰、魏耀田、梁敬东2013.1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型数据库开发110331 潘晓王兴鹏、吴雷、陈艳春、贾玉峰、赵宁、王雪芳、刘文梅2014.1 与管理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110332 王淑雨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李前进、刘芳、雷书华2014.2经管学院基于PDCA 循环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110333 段英文王辉、冯国杰、聂国权、张永林、刘敬严、吴雷、潘晓2014.2及保障体系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110334 赵维刚结构所侯哲哲、李义强、王庆敏、李剑芝、陈树礼2014.2才的研究110335 亐道远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高技学院戴树合、田江涛、张弨、贾丽丽、刘进2013.12材料实验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网上110336 彭政材料学院赵军钗、王永强、赵晋津、秦国强、周炬、王少辉2013.12 预约系统的开发5110337 唐广《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常建梅、周乔勇、信丽华、张德莹2014.3基于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桥梁工程系列110338 向敏葛俊颖、朱英磊、艾庆华、孟庆峰、王兴珍、张运波、王慧东2014.2 课程教育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环境下开放式土木工程创新严战友、王建西、卜建清、张永满、牛红凯、赵慧丽、马超、110339 张晓东2014.2 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土木学院李向国《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中虚拟实110340 邓海严世强、王树栋、肖众、赵志国、许宏伟、安蕊梅2014.4验技术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桥梁工程110341 陈伟艾庆华、王兴珍、王国安、孟庆峰、赵曼、向敏、王慧东2014.6 实践教学虚拟现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面向交通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110342 张慧丽交通学院颜月霞、王明生、姚胜勇、闫小勇、陈对永、周小平、孙海龙2013.12 程考试改革与创新邓晓燕、吴瑰丽、田瑞兰、刘玉芝、胡晓娟、高静巧、胡立强、110343 邸建红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研究电气学院2013.12王晶110344 一赵晔高等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数理系刘炜、胡俊美、张保才、王永亮2014.26般应用数学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的110345 牟卫华、田瑞兰、李京艳、孙秋杰、郭志芳2013.12 郭秀英课研究与实践110346 题王正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井海明、沙金、刘晨晨、刘玉红、韩艳峰、王彦芳2014.2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与实郑丽娟、胡迎新、周文峰、葛占胜、张庆红、綦朝晖、褚运雪、110347 赵永斌2014.3践能力培养信息学院李文雄电子信息类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实践创110348 刘展威韩艳峰、刘晓星、刘玉红、褚蓓蓓、佟宽章、刘立嘉、王威2013.12新能力的培养110349 房学谦有限元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刘淑红、郭树起、薛雁、孙静茹、孔艳平2013.12基于ANSYS 结合工程实例的结构力力学系110350 符立勇杨从娟、李延强、任剑莹、刘军、李华、武兰河、2013.12 学直观性教学研究110351 李玉洁构建“多元化外语评价体系的研究张在钊、宋迎、李云、佟宝琰2013.12110352 刘立勇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与交际能力培养王隽雅、张志、高俊丽、张树淼、白洁2014.3外语系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110353 孙维王晓玲、朱秀丽、崔文明、宋迎、何琛2013.12 中应用的实证研究7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的研110354 李桂红教务处郭跃显、冯国杰、王智、段淑凤、尹士闪、贾玉峰、张常有2013.12究与实践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10355 高峰体育部王幼军、聂国权、宋颖、宋恩强、周莹、张云岗2013.12构建表2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自筹经费课题立项一览表课题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备注结题时间以应用型培养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毕业110401 何国青建艺学院邓可祥、马兰、姜玉艳、刘华领、樊海彬2013.9 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系统数据资源分析的读者服务优化110402 唐淑娟图书馆谢宝义、吕德阳、朱玉兰、张丽平、肖岭2014.2研究信息化校园学科馆员服务交流平台体系110403 殷建秋刘丽杰、余克、段君淼、张哲、李炜、冯文杰、宋平、孙静茹2013.9创建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研肖众、郑向、张志刚、严世强、刘建华、韩立华、朱富铭、教育中心110404 耿鹏2013.6究姚奕以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为背景的省属研究生康学梅、张耕宁、赵霞、张晓东、王建西、严战友、马超、110405 王扬2013.12 高校研究生学位授权体系建设学院赵慧丽张永满、王天亮培养建环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教学方法焦永刚、郝长生、韩鹏、李敏霞、罗勇、田玉卓、马长捷、110406 尤占平2014.4 研究与实践高玲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电气类课程立体110407 刘进志李韶华、李申山、马立明、尤占平、智小慧、高文中2014.3 化教学资源研究机械学院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探110408 李韶华李俊良、韩彦军、智小慧、郝长生、陈娜2013.12 索与实践机械类本科生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开110409 张银彩王战中、祖炳洁、王海花、朱齐平、乔丰立、王军2013发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110410 胡延广范晓珂、刘卫红、窦竹君、孟喆、于彩辉、张兰芳、王晓云2012.6化研究人文学院“学-导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110411 韩爱芹陈瑞英、张兰芳、王晓云、张智远、孟喆、刘卫红2013.10 的应用研究110412 赵存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国防所王宇、赵星、张耀辉、陈建国、王海林、梁瑞芬、武秀丽2014.3110413 杜以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四方学院李继光、宋强、刁保辉、徐红2013.12 110414 李志远公共管理学科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刘冬梅、陈慧青、王迎春、付红、张贵平、李玉红2014.7 110415 陈志君我校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研究罗小艳、董巧婷、刘芳、王淑雨2011.12 110416 齐荣光“开放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探索与实践李素英、李香者、梁权、梁建峰、刘世英、郝成林2013.12 110417 董巧婷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王辉、雷书华、沈英明、刘新社、顼志芬、陈志君、张新宁2011.12工商管理专业多维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经管学院110418 张永林刘敬严、张俊勇、段英文、覃炎、张萌、耿立艳、李敏霞2013.5 研究与实践田丽红、吴晓艳、唐俊虎、张新宁、蒋春燕、宋志慧110419 张锦互动教学法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应用2012.7夏艳辉、赵玉斌、王霞智能材料结构课多维教学模式与创新人110420 李剑芝结构所王庆敏、陈树礼、赵维刚、李义强、孙宝臣2013.9 才培养的研究《物理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110421 孙秀果李更辰、顾业强、周炬2014.3应用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110422 吕臣敬王建雷、梅世刚、田秀淑、任书霞、张新炜、刘金革2014.2 式的研究与实践材料学院大材料环境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型110423 秦茶齐海波、朱浩、赵田臣、许昌玲、张洋2013.6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嵌入式自110424 王育华肖凤娟、杨惠芳、李艳廷、王少辉、李炜2014.3 主学习教学方法研究基于提高青年教师创新实践性教学技能张彦玲、魏显峰、李运生、郭忠贤、李文平、韩颖、申兆武、110425 陈建国2013.12 的教育改革研究乔文涛110426 林玉森大土木下的结构试验室教学改革探索刘志勇、信丽华、张运波、李运生2014.2110427 李强“结合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原则下勘查技张保俭、齐清兰、吕鹏、高成雷、霍倩、丁军霞2014.6术与工程新专业建设和评估研究基于MATLAB 的水力学教学体系与教学土木学院110428 霍倩齐清兰、司春棣、安蕊梅、李强、史佩哲、庞巍2013.11 模式研究土建类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110429 熊保林路春娇、汤劲松、张保俭、高成雷、王希良、丁军霞2013.12 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工程模拟案例库”,提升工程类专业110430 赵玉成范玲玲、王宁、王景春、左金库2014.3 生产实践教学效果高校创新教育“形势-模式-绩效”理论与实110431 朱正国朱桃杏、朱永全、贾晓云、孙明磊、宋玉香2014.3践研究110432 尚艳亮应用型路桥工程测量教学研究黄羚、梁建昌、李少元、杨腾峰、张文胜2012.5Seminar 教学模式对交通运输学科研究110433 王兴举交通学院姚胜永、宋颖、温少芳、高桂凤、刘博航2014.12 生教学改革的启示及实践研究110434 高桂凤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体罗玉屏、颜月霞、许宏伟、王雪红、张良、王兴举、张天伟2014.3系研究110435 王振彪推广网络预约,建实训开放教学平台工程中心吴文江、杜伟胜、刘虎、毛晚堆、尉耀元、张建超、高占凤2012.3高静巧、韩兵欣、石彦辉、薛强、闫德立、胡晓娟、杜立强、110436 刘利贤为“卓越”目标构建电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2014.2王硕禾、马月辉110437 石彦辉《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魏英静、韩兵欣、杜立强、王小平、胡立强、冯涛、何朝峰2012.5电气学院信号处理系列课图形交互式数字共享教110438 杨明狄卫国、杨勇、刘颖娜、赵晓博、燕延2014.2 学与实验综合平台研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突出工程技术人才培110439 刘虎崔建坡、冀建利、郑乔、高凤菊、李国科、杜伟胜、杜明辉2015.2 养特色的实践与研究数理系110440 李华构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牟卫华、王丽英、赵士欣、刘炜、胡俊美2012.3 110441 王丽英多维立体式、人文化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孙海珍、刘宝友、王亚红、李华、吕桂稳2014.3高校院系教学资料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110442 綦小芹贺海宏、徐小胜、张庆海、钟谦、张宏壮、刘莉2014.2践信息学院110443 姚雄伟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常樱、王晓芬、陆凯、段淑凤、王晓华、李中华、张常有、2014平台建设孟繁中引领式在线学习参入高校课题教学的探110444 韩立华胡畅霞、李建华、尹士闪、刘晓星、石玉晶、王学军、李静2014.3 究与实践张翠肖、马新娜、赵志宏、刘永军、雷宇、封筠、高志伟、110445 孙素静面向工程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2014.3陈娜基于质量工程的《结构力学》网络课程的110446 任剑莹力学系杨从娟、符立勇、李延强、陈明长、武兰河、李华、刘军2013.3 设计与实现110447 朱秀丽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师角色研究刘英、李桂芝、李斌、张树淼、谭红2013.3网络环境下CBI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110448 邸立英孙维、周莹、王隽雅、张在钊、郭磊、李云2013.2 应用型外语人材实证研究110449 荣高悦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张云岗、刘英瑞、孙峻、赵振宇、杨亚萍、马晓莹2012.3外语系网络环境下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110450 何琛白杰、张志、张幸成、刘旭、张建华2014.3 革与建设110451 周莹信息技术条件下函授英语教法研究李建峰、李兰冬、李斌、姚丽萍2013.3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110452 杜明辉程林章、王克丽、聂国权、张变芳、刁建志、高文中、李忠2014 革的研究与实践冯怀平、尹士闪、王智、常建梅、李韶华、杨春燕、宋恩强110453 李俊良教学管理人员在线培训系统的开发2013.3教务处李剑芝、王救文高校本科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管理体系建杜明辉、李敏霞、王战中、冯国杰、高文中、吴文江、110454 程林章2014.3 设的研究与实践马冰玉110455 聂国权地方高校教育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研究王救文、王海花、宋恩强、高峰2013.3。

材料科学类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材料科学类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材料 研 究从 实验 室 到工 业化 的时 间大 大缩 短 , 材料 研 究与 开发已成为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 要求在教材中有意识 地 体现 这一 特征 。
之间的差异,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 高等学校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专业规范 , 优化适合于材料 科 学类 3 个 专业 的结 构 化学课 程 的教学 内容 实有 必要 。 结构 化 学 的 内容 和 课程的任 务
材 均 为周 公 度 、 段连运先生编著 , 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出 版 的 结构化学基础( 第4 版) 一书。根据近几年来材料科学类结 构化学 的教学实践情况 , 考虑到材料科学学科与化学学科
物理 、 化学 的基础上 , 没有扎实 的理化基础从事材料研究 与开 发是 难 以想 象 的。另 一方 面 , 当前 材 料科 学研 究 显示 出突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 学科 内容及规模不仅体 系庞大 而且 纷 繁 芜 杂 , 没 有扎 实 的基 础 就 难 以 抓住 要 害 , 不 能 适 应学科 的变化和发展 ,这就要求教材毫不含糊地重视基 础 。前沿 性 是指 材料 科学 的发展 速 度迅 猛 , 只有 在教 材 中 恰当地反映这些变化 ,才能使学生适应 日后的研究工作 。 应用 性 是指 材料 研究 的 目的而 言 , 是 为 了实 际 应用 。当今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8 一 O 0 3 2 一 O 2
湘潭大学 目 前除了化学专业 、 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结构 化 学之 外 , 材 料 物理 、 材 料 化学 、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这 3 个 材
料科学类 的专业也 开设结构化学课程 , 5 个专业使用 的教
及 简 明扼要 的原 则 , 进行 教材 编写 。 在 内容的选取上 , 首先把握更新与精选 , 处理好 “ 新” 与“ 基” 的关 系 。在加 强基本 教学 内容 的前 提下适 当反映 新 内容 , 拓宽知识面 , 体现“ 少而精” 、 “ 精而新” 的原则。不仅 要反映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的前沿理论 , 而且应注

材料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材料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往往 成 为 一个 国家 科 学 技 术 水 平 和 国 力 的标 志之 一 ,可 以预 计 今 后 全 社 会 对 分 析 化 学 相 关 的 各 类 人 才 具 有 极 大 的 需 求 量。 据统计 , 在 已经 颁 布 的所 有 诺 贝尔 物理 、 化 学奖 中 , 有 四分 之一 的项 目和 分析 化 学 直 接相 关 。 近年 来 , 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的提 升 , 材 料 行 业 需 要 大 量 高 层 次 产 品 开 发 和科 学 研 究 分 析 人 员 . 为 满 自己的数 学 能力 和创新 意识 。例如 在讲 授 “ 幂 的乘 方 与积 的 乘
化 学课 程 的教 学 只 有4 5 学 时 ,但 现 在 的 教 材 中各 类 分 析 方 法 讲 述 比较 全 面 ,如 何解 决 内 容多 与 学 时 短 的 冲 突是 当前 分 析 化 学 教学 的首 要 任务 之 一 。 在 教 材 内 容 上 删 去 了 材 料 专 业 应 用 很 少 的 化 学 定 性 分
注意及时复习, 减 少遗 忘 , 巩 固记 忆 效 果 。教 师 要 指 导 学生 养 成 对 所 学 知识 进 行 归纳 整 理 的 习惯 . 形 成一 定 的 知识 体系
方” 时, 我 引导 学生认 识 幂 的乘方 , 底 数不 变 , 指数 相 乘 , 即( ( a l ¨ ) “
… ”
分析 化 学 , 特 别 是 仪器 分析 在 当今 社 会 发 展 、 科学 技术 发 展 中 的作 用 。分 析 化学 一 直 在 人 类 生 产 实 践 活 动 和研 究探 索 活 动 中扮 演 着 “ 眼睛” 的角 色 。 它 能够 从 分 析 数 据 中 获取 信 息 、 参 与 决策和解决应用领域及 研究领域 实际问题 _ r . 因此 它 的 发 展

交流论文题目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

交流论文题目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

材料结构的描述有多种角度和层次
组成基元(原子、离子等)及结构、电子运动 质点间键合(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等)及其理论
质点间的排列(晶态、非晶态、缺陷等)
质点的运动(扩散、偏析、迁移、晶格振动、热运动等) 结构层次
原子结构、晶体结构、显微结构
键合不同使材料表现出金属、无机非金属或高分子的固有属性 空间排列状态会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 石墨和金刚石结构不同导致强度、硬度及其它物理性能上的显著差别 玻璃态聚乙烯呈透明状,晶态聚乙烯为半透明 纳米材料许多特异的性能是与其晶粒细化和界面成分提高密切相关
结束语 《材料科学基础》较适合作一门具有公共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4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该课程已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校级示范精品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初见端倪。
在新课程的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由于我们的水平与能力所限,各方面均有待改进和提高。相信通 过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完善,会走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人 才培养的成功之路。
要求我们应重新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较为合适为大材料专业构建一门 具有公共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
材料学院院设的公共平台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概论》 《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材料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
该课程的性质 材料科学主要从事对材料本质规律的发现、分析、认识、设 计及控制等方面研究的一门科学,核心是组成-制备-结构-性 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 给予材料结构、性质等的统一描绘或建立模型; 解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了解材料在加热过程、冷却过程、反应过程、扩散过程、相 变过程等各种过程中的行为; 认识结构是决定性能和过程行为的核心以及外界条件控制着 结构形成的基本规律。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实践与探讨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方案实践与探讨

类专 业,涵盖 的专业有硅酸 盐工程 、无机 非金属材料 、建筑
材料 、电子材料及 元器件 、钢铁 冶金 、有 色冶 金、粉末 冶金 、 金 属材料及 热处理 、腐蚀 与防护 、水泥、玻璃 、陶瓷、高分 子材 料、高分子 化工、塑料 工程、橡胶 工程、化学纤维 、复
1 )突 出特色 。国外各 高校可 以根据 学科 发展 方向和特 色有侧重地进 行课程设置 ,如美 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材料科 学 与工程系在纳 米材料和生物 材料领域 的研 究工作相 当出色, 因此该校在本 科生教学计划 及课程设置 中突出 了纳米材料 和
合 材料 、材 料物 理、材 料化 学等 2 O余个 。严格 按照材 料 的专 业方 向进 行人才培养 的缺点是 :专 业划分过细 ,基 础知
识相对 薄弱,毕业生就业面窄,工作适应能力差 。
木基金 项 目: 昆明理 工大 学研 究生 百 门核心 课程 计 划资助 项 目 ( 编 号 :2 0 1 2 0 2 1 )。 作 者 :孟彬 ,博 士 , 昆明理 工大 学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副教 授 ,主要 从事 材料科 学 与工 程专 业的 教学和 研 究工 作;王 剑华 、祖 恩东 、 谭红琳 、杨 宁 , 昆明理 工大 学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 6 5 0 0 9 3 )。
息技 术构成现代 科技 的三 大支柱 。高等 学校材料科 学与工程
专业教育在肩 负着为 国家 和社会培养材 料类高级专 业科技人 才 的历史使命 的同时 ,也面 临着材料科 学技术迅猛发展 带来 的一系列 问题和挑 战 “ ] 。在材料科 学与工程专业 高等 教育快 速 发展 的今 天,探索 出符合材 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特 色的课程 设置 体系和方案 ,是材料科 学与工程 高等教育 的重 要任 务和 目标 。本文在分析 和总结材料 科学与工程专 业发展历程 及特 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 了符合材 料科学与 工程 专业特色 的课程 设置 方案 ,为材 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高等 教育和改革提供 有益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累 了经 验 .收 到 了较 好 的 教 改 效 果 。 关 键 词 :材 料 化 学 :教 学 方 法 ; 改 革
中图分类 号 :G6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 5 8 (0 0 9 0 5 - 2 4. 0 6 1 06 2 1 )2 - 0 0 0
在 湖北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下 简 称 “ 以 我 院” )的教 学 改革 方 案 中 ,按 “ 料科 学 与 工程 ”一 级 材 学科 设 立 了四 门材 料科 学 的平 台基础 课 程 :材 料 化 学 、





《 锄姆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湖北 湖 武汉 406 ) 3 0 2
摘 要 :材 料化 学是 一 门重要 的基础 学科 。本文 阐述 了在 课 程教 改过 程 中,对教 学 内容 、教 学方 法 、 教 学手段和 考核 方式 等方 面的探 索和 体会 。教 学组初 步 建立 了 《 料化 学》课 程 的新教 学体 系,积 材
本 的 化学理 论应 用 到材 料化学 课程 中 ,因此 普遍 反 映该 课 程难 学 。为此 ,除 了授课 时要 讲 清难 点 、突 出重 点 以 外 ,还 要注 重讲课 的方 式 。有效 的教 学 方法 能促进 学 生
理 解 与 记 忆 ,帮 助 学 生 学 习 ,让 学 生 掌 握 良好 的学 习方
收 稿 日期 :2 1— 9 0 000 —7
作 者 简 介 :董 兵 海 ,男 ,硕 士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材 料 物 理 与 化 学 。
课 程 整 舍
2实 验 教 学 .
化 ,将 形 成 性 评 价 和 终 结 性 评 价 相 结 合 。 为 了 充 分 调 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Li i o g DU W e , u e i 。 a gZh o h n , i S n Xu q n W n u Ha
( c o l f n i n n n t ilE gn eig Y na Unv ri , ati 6 0 5 C ia S h o vr me t dMae as n ier , a ti ies yY na 2 4 0 . hn ) oE o a r n t
TheRe e r h o a hi e o m n I r a ca nay ia s a c fTe c ngR f r o no g ni nd A l c lChe it y o t m sr f M a e i l inc nd Engne rng t ra sSce ea i ei
化学类课程是材料科 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 现代科 学技 术的发展也表 明, 学的基本理论 和实验技 术对材料学科 化 的发展起到 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 。 过去的教学中 , 我们过分重视 了无机化学、分析化 学等各 门课程 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 律性 , 忽略 了课程之 间的相互 协调性 , 部分知识 的重复脱节现 象较 为严重 ,课 时数也较高 ,影 响了学 生的学 习积极性 。为 J 适应化 学基础课 的教学 改革 , 我们根据材料科 学与工程的专业 特点 , 把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作为教 学改革的重点 , 对教 学内 容 、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 了改 革和 尝试 。 章介 绍了近几 教 文 年 我院材 料科学与 工程专 业无机与 分析 化学课 程教学改 革的 实践 ,总结了具体 的课程改革 的一 些体会 。
21年 第 5 01 期
第 3 卷 总第 2 7 8 1 期
广
东 化 工
29 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在梳理中国政法大学专业结构与布局发展历史及现状基础上依据中国政法大学专业结构与布局发展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中国政法大学需要进行专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需增设逻辑学法医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式科学技术统计学民族学历作者简介
雾 中国电力教育 20 年来自1月上 总 第 14 08 1 2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材料、信息和 能源是当代科学技术 的三大 支柱 ,材料科学 并且仪器种类的限制造成某些实验没法开设。 是 当今世界 的带头学 科之一。高校材料科学 与工程专业担负着
二 教学改革思路 牢固树 立 “ 教学 为 中心,质量 为生命” 的思想 ,以创 新人 才培养模 式、优化课程 结构和教学方 法改革为主线,以理顺教
师事先提 供实验指导 书,规定详细 的实验 步骤和细节,学生按 无机非金属 材料、金属材料 等的共性与个性 特点 ,建立 “ 材 大
照教师提供 的资料预习后进行实 验。这 是一种被动的实验教学 料”的概念 ,然后根据 专业 方向的不同突 出重点 ,这是一 个较 模式 ,在某种 程度上 抑制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 想象能力,其 效 长的学习过程 。 教育改革与创新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 目 , 标 果必然不太理 想。现在这一模 式正在逐渐 改变, 已开设了一些 培养 学 生的创 新意 识 和能力 为核心。必 须采取 具体 措 施,从 设计 胜、综 合性实验 ,但是 比例还是不高。
面 向市场 ,特别是面 向未来发展 的教育与教学 体系,培 养具有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 生就 业率 和就 业质量,提高办学 效益, 高竞 争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复合型 高素质专业 人 才'探 索研究材 培养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高层次、高素质 全面发展 的
料科学 与工程 专业 的发展战略,确立人才 培养 目标 、规 格、模 科学 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式的研 究,是十分 迫切且有意义 的任务。 “

材料化学体系教学改革探索

材料化学体系教学改革探索

材料化学体系教学改革探索张雁红,徐爱菊(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数学和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学科。

针对材料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现状,从理论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模式两方面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材料化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0∶TQ 0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3—0093—02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数学和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学科,它从分子层次到宏观尺度研究材料的合成制备理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与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相关的分析技术,构筑出具有优异功能的新型材料,是环境、信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1,2]。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材料化学理论、材料化学信息以及研究、检测手段大幅度提高和促进了材料相关领域的发展。

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将材料化学确定为新的本科专业。

目前国内已有120余所高校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还有许多高校正在积极准备申办。

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于2007年正式招收本科生,近年来招生形势喜人,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通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学科自身特点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改革思路,对原有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并进行系统化修订,努力建立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发展的教育与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1 材料化学理论教学模式探索1.1 突出学科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材料化学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边缘交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具有“内容涉及广、知识体系新,更新速度快”的鲜明学科特点,这对高校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 《 材料化学》 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
21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 书相结合 .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手段 , 相对于传 统教学方 式具有 信息量 大. 交互性强 , 形象生动等优点 , 近年来 比较 普遍 的应用 于材料化学专业课 的课堂上 。 多媒体能将录像 、 图片、 动画 、 声音 、 文字 等展现出来. 使原本陌生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 动鲜活, 以此调动学生 的各种感官参 与到学 习中来 。 利用各种化学软件 、 网络资源和视频, 生 动地展示各种原 理模型. 启发学 生思考, 激发学 习兴趣 , 加强学生对 材 料化学中的教学难点 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对材料类课程 中涉及的晶体 结构 、 理论 、 位错 物理性能等 比较抽象的部分进行 多媒体 辅助教 学 , 通 过图像 、 仿真模拟 、 画等展现给学生 , 教学 内容直观化 . 而有 动 可使 从 效促进学生 的理解能力 但如果过分依赖 多媒体 . 则容易忽视教 师在 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使学生感受 重要 。 不到教与学互 动的真正乐趣 . 从而产生厌学 的情绪 在教学过程 中, 遇 本文结合本校材料化学专业 的 自 身特点 , 材料化学》 从《 课程 的培 到重点难点 . 师还是要使用传统板书 . 教 有条不紊的逐步讲解 , 并留给 养目 标及材料化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出发 , 分析 了影响《 材料化学 》 课程 学生充分理解 消化 的时间 。 因此 , 必须正确合理 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 使 教 学质量 的关键因素 . 并通 过实践 . 出了行 之有 效 的教学方法 和改 提 之与传统板书教学方式两者有机结合 . 扬长避短 革措施 22 科研 与教学相融合 . . 以科研促进教学 1 《 材料化学》 课程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把科研 引入本科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 能力 的重要措施, 也是高 等教育的显著特点 。在《 材料化学》 课程本科教学过程 中, 正确有效地 材料 化学是新 近发展起来 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既涉及材料学 科的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有利于提 高教师水平 、 丰富教学 内容、 营造 学术 知识 , 又涉及化学学科的知识. 内容覆盖面广. 知识点 多. 但作为专业 基 氛围并促进创 新能力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前面提到.材料化学》 《 课程 础课 。 计划课时又较少 , 因此 , 如何选择合适 的教材 和优化课 程设 置成 教学存 在的一个 主要 问题是教材的选择 困难 . 部份教 材内容 陈旧 . 一 为《 材料化学》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脱离时代 而事实上教材 内容都是科研 成果 的总结和归纳. 要解 决教 1I 教 材 的选 择 . 材内容滞后 和科研快速更新的矛盾.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通 过科研 和 材料化学专业作为材料科学 与工程 院系中一个专业方向, 主要 研 学术交流. 了解 和吸收最新研究成 果 并把它融人 到教学 中去 . 以保 究范 围涵盖材料制备 、 开发及应用等领域 。 由于材料本身 范围广泛, 所 证教学内容时刻站在学科前沿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的形式很 多. 师 教 以各 高校开设该专业的背景和所依托 的学科优势也各不相同, 各个 学 可 以介绍 自己的科研成 果 . 也可 以在理论 知识学习的 同时 . 介绍本 专 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和教学 内容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材 料 在《 业课 题组正在研究探索 的科研项 目. 鼓励学 生积极参 与到教师的科 研 化学》 教材 的选用上, 需要具体结合本校材料化学专业 的特点, 有一个 中去, 在课题研究 实践 中不断受 到启 发和锻炼 激发创新 思维, 养创 培 明确 的教学 目的。而由于材料化学专业为新开专业, 材料化学课程 的 新能力 . 亦可 以将本专业前 沿的科研成果形 成体 系 . 充实到课堂教 学 教材较少, 它不像传统 的无机化学 、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等基 础化 学学 中去 , 《 使 材料化学》 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 。 其次 , 在教学中结合 科经过长期 的教学积累而具有 一些经典而权威 的教 材和参考书 目 材料化学最前沿科学与研究领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 每个小组 布 前, 虽然 已有一些关于材料化学 的教科书 出版, 由于各编者 的认识 不 但 置一个关 于最新研究成果的课题 指导学生主动利用 图书馆 和网络 等 同, 各教材 内容大相径庭 。有些教材 中的主要 内容和无机化学 、 有机化 资源搜 索所需信息对该课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并提出问题 与展望 未来 学、 物理化学 中的重复 内容较 多。 而有些 内容过 于前沿. 对一些基本 理 研究 发展趋 势, 这样 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面. 培养 了学生们 论和基础知识的涉及不够 。 0 8 , 20 年 中山大学 曾兆华老师出版了《 材料 对科研 的兴趣 , 也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 或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化学》教材, 这本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 仔细地考虑 了学科之间 的联 23 开设设计性实验 . . 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系, 力于材料化学 的核心 内容, 阐述有关基本理论 的同时。 着 在 注重介 材料化: 学课程是一 门典型的 以基础理论 和实践紧密结合为特 征 绍一些利用现代科 技发展 的新成果和新需求, 开拓材料新制备方法和 的学科 。 因此 , 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它是培养 新应用领域的实例 , 目前被大多数高校的材料专业所选用 学生 自主创新能力 , 锻炼学 生分析问题 、 解决 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 的 1 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 . 2 种 良好方式 。我们在保证理论课授课 的同时 . 应该设置 “ 材料化学 ” 《 材料化学》 课程所涉及 的内容非常广泛 , 包括材 料结 构的基本理 课程设计性实验 。 所谓设计性实验是 指由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和实验方 论、 材料 的表征 、 材料 的制备 以及材料 的结构 与性 能之间的关系 涵盖 案,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独 立操 作, 获得实验结果 . 提交实验报告 和 金属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四大类, 每一类材料又 结论 。 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进行 自主学习和实践 . 具有创新性 . 不仅培 自成体系 , 可以作 为一个专 门的研究领域。作为专业 基础课 擞 学 中遇 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 . 同时也提高 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 宽 拓 到的突出问题就是计划学时少与涵盖内容广之间 的矛盾 . 这就要求 主 了知识 面。 这种 设计性实验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 相互促进 学生用 专业 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 合理安排教学 内容 . 强调基础. 出重点, 突 对材料 知识 指导实践 . 同时又在实践 中更深刻的理解专业知识 . 学以致用 化学教学 内容进行精心 剪裁, 以便在较少的学时里仍能把材料化学 中 2 制定科学 的多样化考核方式 . 4 的精华讲透 。同时也 要理论联系实 际. 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学 、材料 的结构 与物理 性能 、新 型结构材 料和新 型 功能材料 等 ;其他 教材 都是 以材 料 的制 备 、金属 材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 内容 的合 理选择
为保证材料 化学课程 的教学质 量 ,必须根 据当 前材料 化学教材 的特点 以及 苏州大 学校材料科 学与 工程专 业的特点 ,选择合适 的教材 和教学 内容 。 首 先 目前 虽然 已有 一 些材 料 化学 教材 出版 , 但这些 教材还不 像其他基础 化学课 程一样有一个 统 的内容 ,不 同 的材 料 化 学 教 材 其侧 重点 各 不 相 同。如席慧智等主编的 《 材料化学导论》 ,其 内 J
关键词 :材料化 学;教 学改革 ;课程建设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 20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7 -49 2 1 ) 30 8 - 625 0 (0 2 0 - 60 0 2
材料 化 学 是 材料 化 学 专业 的一 门专业 核 心 课 程,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 课 程。作为一 门研究材 料的制备 、组成 、结构 、性 质 、应用及其相 互关 系的科 学 ,它既是材料科 学 的 个 重要分支 ,又是化 学学科 的一 个组成 部分 ,具 有明显的交 叉 学 科 、边 缘 学 科 的特 点… 。材 料 化 学涉及的 内容 非常广泛 ,涵盖 了金 属材料 、无 机非 金属材料 、高 分子材料 和复合材料 的基本 理论 和基 本 知识 ,这些理 论和知 识在指导新 材料 的研究 与开 发工作 中发挥着 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 用 。因此 ,在材 料类 本科专业 中开设材 料化学课程 ,不仅有 利于学 生理解化学在材 料发展 中的作用 ,了解不 同材 料之 间的本质差异 以及 当前新材 料 的发 展方 向 ,而且有 利 于学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在 当前 材料 发展 日新月异 ,知识不 断更 新 的情 况下 ,实现材料 化 学课 程教学改 革显得 尤为重要 和紧迫 。

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学科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摘要:在学科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必须适应大类学科的教学要求。

文章针对江西理工大学大材料招生的培养方案,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多样化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来提升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满足大类招生下“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大类招生;教学改革;材料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69-03收稿日期:2019-03-01项目名称: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XZG-16-03-21)作者简介:张骞,博士,副教授;王春香,硕士,讲师;王智祥,硕士,副教授;欧平,博士,讲师。

通讯作者:张骞(1980-),男,湖北嘉鱼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工作和无机电解质材料的研究工作。

2001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于当年9月份正式开设实验班,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大类招生的先河[1]。

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依据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制订了学科大类培养方案,加入了学科大类招生行列。

“元培计划”实施了18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高考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选择可以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解后再选择定位,这样可以平衡学校“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之间的生源质量差距。

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对学科融合的理解更加全面。

在这种模式下造就了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当前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方案。

面对诸多优点,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也在各大高校应用推广,2018年江西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也开始探索实施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r——以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专业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r——以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专业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r——以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专业为例
彭邦华;肖芙蓉;廉宜君;陈宏伟;高英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6(000)037
【摘要】物理化学是高校材料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介绍了石河子大学近几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体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几点建议,包括教学体系的重构、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配套教学.以此为举措,推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彭邦华;肖芙蓉;廉宜君;陈宏伟;高英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关于民办高校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我校英语专业为例 [J], 邓小兰
2.关于民办高校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我校英语专业为例 [J], 邓小兰
3.材料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J], 王韶旭;兰喜杰;梁占国;
4.关于民办高校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我校英语专业为例 [J], 邓小兰
5.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烟台大学为例 [J], 孙银霞;董晔;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程思政融入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探索——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融入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探索——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收稿时间]2020-08-20[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19kcsz24);西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学之星专项“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8xnms16);校级教学改革“《金属材料综合实验》学生考核标准与实施方法的研究与实践”(15xn⁃zd06)。

[作者简介]马雪(1983—),女,山东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绿色建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

[摘要]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丰富,是贯彻“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文章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为例,对如何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并阐述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听、看、查、论、评”五个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材料科学;思政元素;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2-0057-03University Education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驱动下,课程思政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充分发掘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德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首先要实现“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性”三个层次的同向[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e e r h o a h ng Re o m n Che i a sc Co r e fM a e i l c e c s a c fTe c i f r o m cl Ba i u s so t r a sS i n e a g ne r ng nd En i e i
Ab t a t T ep e e t tt s n e e s r f eo m n c e ia a i c u s s f a ei l s in ea d e g n e i gw ee rv e e nt ep p r A lo t e s r c : h r s n a u dn c s ay o f r o h m c l sc o re t r s ce c n n i e rn r e iw d i h a e s , h s a r b o m a
Ke w o d : ae i l s in ea d e g n e ig: c e ia a i C U S S r f 丌 1 y r s m tra s c e c n n i e rn h m c l sc O re : e o 1 b
化 学 类基 础 课 程 是 高 等 院 校 最 重 要 的基 础 课 程 之 一 , 学 化 科 学 的进 步 对 材 料 、能 源 、环 境 、信 息 技 术 、生命 科 学 等 各 行 业 的 发展 起 到 了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材 料科 学 与工程 专 业 的 J对 学 生来 讲 ,化 学 类 课 程 具 有基 础性 、先导 性 、综合 性 和 适 用 性 的特 点 ,由于 专 业 自身 特 点 , 化 学 知识 的广 度和 深度 要 求 与 对 其它专业相 比也有所相 同。 当前 , 各高等院校 开设 的基础化 学 课程一般为无机化学、分析化 学、有机化学、物理化 学及相 关 的实验等课程 。 与综合大学化学系相应课程的体系相 比, 材料 科 学与工程专业 的这些课程基本 一致 , 只是学时数少一 些 , 内 容 的深 度 和 难 度 都 差 一 些 。 J 根 据 烟 台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2 0 级 新 教 学 大 纲 的 07 修 订 , 适 应 化 学 基 础 课 的教 学 改 革 , 有 的教 学 体 系 必 须 进 为 原 行 调 整 和 改 革 。 者 考 虑 各 学科 之 间 的 交叉 和 重复 , 化 学 基 笔 对 础 课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了 整 合 , 点 强 调课 程 设 置 的适 用性 。 章 重 文 根 据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的特 点 , 无 机 化 学 、有 机化 学 、分 对 析 化 学 和物 理 化 学 四大 化 学 基 础 课 的课 程 设 置 进 行 了 合 并 和 修订 ,并结合近几年的教 学实践 ,提 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
21 0 0年 第 2 期
第 3 卷 总第 2 2 7 0 期
l” g c e .o { dh m cm
1 3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化 学 类基 础 课 程体 系 改革探 索
李海红 ,杜伟 ,王卓 ,姜付义 ,李晓强
( 台大 学 环 境与材 料 工程 学院 ,山东 烟 台 24 0) 烟 6 05
Li ah ng D u W e, a g h , i n uy , io a g io , H i W n z uo Ja g F i Li a qin X
( co l f n i n n dMaeilE gn eig Y na U i ri , ati 6 0 5 C ia S h o o vr met n t a n ier , ati nv sy Y na 2 4 0 , hn ) E o a r s n e t
r f F f e c i g c n e t a dt a hn to so h m ia a i c u s s e e1to u e nd t i e o i o a hn o tn s n e c i g me h d c b w s
2 0 年 开 始 ,该 院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实行 新 的 人 才 培 养 方 07 案 , 新 的培 养 方 案 中 , 者 为 了 解 决 “ 学 时 ”与 “ 基 础 ” 在 笔 少 宽 的 矛 盾 , 按照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对 化 学 知识 的 要 求 精 选 内 容, 对化 学 类 基础 课 的理 论 课 学 分 和 学 时 数 做 出 了 如表 1 整 。 调 在新 的人 才培 养 方 案 中 , 们 结 合 材 料科 学 与 工程 专 业 对 我 化 学 知识 的需 求 , 了尽 可 能 给 学 生 传 授 更 加 完整 和 系 统 的化 为 学知识 , 我们将 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合并为一门课程 ,即无机 与分析化 学, 学分 由原来 的5 总 学分压缩为4 学分 , 理论课时也 相应 的 削 减 了 1学 时 。 于 物 理 化 学 在材 料 学 专业 中 占有 很 重 6 鉴 要 的地 位 , 我们 将 物 理 化 学 的学 分 由3 学分 增 加 到 4 分 , 时 学 课 数由原来 的4 学时增]  ̄ 6 学时 。 8 J J4 [ 1 事实证明 , 为适应新 时期社 会对材料类专业人 才的需求 , 结合该校 实际 , 改革传统 的化学 类基础课程 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 重新设计化学 基 础 课程 体 系 , 选 内容 , 能 更好 地 满 足材 料 类 专 业 高 质 量 精 才 人才 培 养 的要 求 。
【 摘 要] 概述 了材 料科 学与 工程 专业 化学 类基础 课 的现状 及 改革 的必 要性 ,并对 教学 内容 和教 学手 段改革 进行 了较 为具 体的介 绍 。
[ 词 】 科 学与工 程专 业 ;化学基 础 课 ;改革 关键 材料 [ 中图分 类号] 4 G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0 7 1 6 (0 00 —0 3O 1 0 — 8 52 1 )20 1一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