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代 控 制 理 论第4章修改完成
现代控制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为了帮助大家在期末复习中能更全面地掌握书中知识点,并且在以后参加考研考博考试直到工作中,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我们11级自动化二班的同学们在王整风教授的带领下合力编写了这本《现代控制理论习题集》(刘豹第三版),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本辅助工具。
根据老师要求,本次任务分组化,责任到个人。
我们班整体分为五大组,每组负责整理一章习题,每个人的任务由组长具体分配,一个人大概分1~2道题,每个人任务虽然不算多,但也给同学们提出了要求:1.写清题号,抄题,画图(用CAD或word画)。
2.题解详略得当,老师要求的步骤必须写上。
3.遇到一题多解,要尽量写出多种方法。
本习题集贯穿全书,为大家展示了控制理论的基础、性质和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步骤,即建模、系统辨识、信号处理、综合控制输入。
我们紧贴原课本,强调运用统一、联系的方法分析处理每一道题,将各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力争做到了对控制理论概念阐述明确,给每道题的解析赋予了较强的物理概念及工程背景。
在课后题中出现的本章节重难点部分,我们加上了必要的文字和图例说明,让读者感觉每一题都思路清晰,简单明了,由于我们给习题配以多种解法,更有助于发散大家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这本书是由11级自动化二班《现代控制理论》授课老师王整风教授全程监管,魏琳琳同学负责分组和发布任务书,由五个小组组组长李卓钰、程俊辉、林玉松、王亚楠、张宝峰负责自己章节的初步审核,然后汇总到胡玉皓同学那里,并由他做最后的总审核工作,绪论是段培龙同学和付博同学共同编写的。
本书耗时两周,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是二班大家庭里又一份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望大家能够合理使用,如发现错误请及时通知,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2014年6月2日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1-1 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11K s K K p +sK s K p 1+s J 11sK n 22s J K b -++-+-)(s θ)(s U 图1-27系统方块结构图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下:)(s U )(s θ---+++图1-30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模拟结构图1K pK K 1pK K 1+++pK n K ⎰⎰⎰11J ⎰2J K b ⎰⎰-1x 2x 3x 4x 5x 6x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u K K x K K x K K x X K x K x x x x J K x J x J K x J K x x J K x x x pp p p n pb1611166131534615141313322211+--=+-==++--===∙∙∙∙∙∙令y s =)(θ,则1x y =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654321165432111111112654321000001000000000000010010000000000010x x x x x x y uK K x x x x x x K K K K K K J K J J K J K J K x x x x x x p p pp npb1-2有电路如图1-28所示。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绘制根轨迹如图4-13所示。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图4-13 例4-5系统的根轨迹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图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从系统临界稳定的条件
得到τ=1。τ=1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得与虚轴交点的坐标为jω=±j。从根轨迹得到系统稳定时τ
的取值范围为0<τ<1。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θj(j=1,2,3,4)。选取实轴上一点s0,若s0为根轨迹上的点,必满足
相角条件,有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图4-5 实轴上根轨迹相角示意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下面分别分析开环零、极点对相角条件的影响,进而分
析对实轴上根轨迹的影响。
(1)共轭复数极点p4和p5到点s0的向量的相角和为
φ4+φ5=2π,共轭复数零点到s0点的向量的相角和也为2π。
(2)实轴上,s0点左侧的开环极点p3和开环零点z2到点s0所
构成的向量的夹角φ3和θ2均为零度。
(3)实轴上,s0点右侧的开环极点p1、p2和开环零点z1到点
s0 所构成的向量的夹角φ1、φ2和θ1均为π。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若系统稳定,由劳斯表的第一列系数,有以下不等式成立:
得0<K* <78.47。
由此可知,当 Kc* =78.47时,系统临界稳定,此时根轨迹穿
过虚轴。K* =78.4ω 值由以下辅助方程确定:
将 K* =78.47代入辅助方程,得
解得s=±j2.16。
第4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对于例4-1,其在实轴上的根轨迹一条始于开环极点,止于
开环零点(根轨迹位于-2到-5之间),另两条始于开环极点,止于
现代控制理论4
2、输出至输入的反馈
x Ax B(r Hy), y Cx x ( A BHC ) x Br
不改变受控 对象的可控 性和可观性
4.3 扰动的抑制及消除
实际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扰动作用,致使 系统稳态时不能理想的跟踪参考输入而产生偏 差。经典控制理论中用偏差的积分及复合控制 来抑制与消除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稳态误差。 这里,将其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 空间中。 x Ax Bu d , y Cx
基于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定理对多输入-多 输出系统也适用,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a. 如果系统可控,那么按照极点配置综合 的状态反馈阵在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中有唯 一的解,而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解不是 唯一的。这是因为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可以导出多种可控标准形。这样,设计的自 由度增加了。但是,确定哪一个解比较好是 十分麻烦的。
于是增广系统的可控的充要条件是: A B rankS rank nq C 0 ( n q )( n p )
至此,增广系统可控的充要条件又可表为 (1)受控对象可控; (2)
Anxn rank Cqxn
Bnxp n q; p q; rankB rankC q 0qxp
例
针对状态反馈,我们作出以下结论: a. 一个能控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采用 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写成
sI ( A bk ) s n (a n k n 1 ) s n 1 (a 2 k1 ) s (a1 k 0 ) 0
由于状态反馈系数可以任意选择。因此, 特征方程中的n个系数和它的n个根都是任意 的。这就是说,通过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 极点可以在平面上任意配置。但是,状态反 馈并不影响系统的零点,也不改变系统的阶 次。
习题解答_现控理论_第4章
2 4-1判定如下系统的状态能控性和输出能控性。
(1)[]10112001u y x⎧⎡⎤⎡⎤=+⎪⎢⎥⎢⎥-⎣⎦⎣⎦⎨⎪=⎩x x(2) 310110300000120101110⎧--⎡⎤⎡⎤⎪⎢⎥⎢⎥=-+⎪⎢⎥⎢⎥⎪⎢⎥⎢⎥-⎨⎣⎦⎣⎦⎪⎡⎤⎪=⎢⎥⎪-⎣⎦⎩x x u y x(3)[]000100100a b c λλλ⎧⎡⎤⎡⎤⎪⎢⎥⎢⎥=+⎪⎢⎥⎢⎥⎨⎢⎥⎢⎥⎣⎦⎣⎦⎪⎪=⎩x x u y x解 (1) 采用代数判据。
由状态能控性的代数判据有11rank rank[]rank 201c Q BAB n ⎡⎤====⎢⎥-⎣⎦所以状态完全能控。
由输出能控性的代数判据有[]rank[]rank 0101CBCABD m =-==所以输出完全能控。
(2) 由状态能控性的模态判据有,由于特征值-3的约旦块对应的B 的分块的最后一行为全零,则系统不完全能控。
由输出能控性的代数判据有231rank[]rank 211CBCABCA BD m -⎡⎤===⎢⎥-⎣⎦所以输出完全能控。
(3) 由状态能控性的模态判据有,由于特征值λ的2个约旦块对应的B 的分块的最后一行为[a ]和[c ]相关,则系统不完全能控。
由输出能控性的代数判据有22[]0CBCABCA BD aa a λλ⎡⎤=⎣⎦因此,当a 不为0时,输出完全能控。
否则,输出不能控。
34-2 判定如下系统的状态能观性。
(1) []212411xy ⎧-⎡⎤=⎪⎢⎥-⎣⎦⎨⎪=⎩x x(2)[]010*********y ⎧⎡⎤⎪⎢⎥=⎪⎢⎥⎨⎢⎥---⎣⎦⎪⎪=⎩x x x(3) 210020003102204⎧-⎡⎤⎪⎢⎥=-⎪⎢⎥⎪⎢⎥-⎨⎣⎦⎪⎡⎤⎪=⎢⎥⎪⎣⎦⎩x x y x解 (1) 采用代数判据。
由状态能观性的代数判据有11rank rank rank 203o C Q n CA ⎡⎤⎡⎤====⎢⎥⎢⎥⎣⎦⎣⎦所以状态完全观控。
现代控制理论-4
雅可比(Jacobian)矩阵。 引入偏差向量 x x xe,即 可导出系统的线性化方程, 或称一次近似式为 x Ax
式中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A
f x T
x x e
12
4.2 李亚普诺夫第一方法
①假如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则原非线性系 统的平衡状态 xe 是渐近稳定的,且系统的稳定性与高阶项
point from the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its linear approximation.)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2
引
言
直接法又称第二方法,它通过构造一个称之为 Lyapunov 函数
的纯量函数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它是分析线性和非线性、时 变和定常动力学系统稳定性的一种普遍方法,而且还可以有效 地应用于系统的分析和综合。
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4.1 关于稳定性的几个定义
4.2 李亚普诺夫第一方法
重点!
4.3 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 4.4 非线性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 4.5 线性定常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 4.6 Lyapunov第二方法在线性系统设计中
的应用
1
引
言
1892年,俄国数学家李亚普诺夫(Lyapunov)在其发表的 论文《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The general problem of motion stability) 中提出了两种用于分析由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稳定 性的方法:线性化方法和直接法 。 (linearization method and direct method)
x x
T x xe
( x xe ) ( x xe )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第4章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3. 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 在许多情况下,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每次要运行的模块 可能是不相同的。但由于事先无法知道本次要运行哪些模块, 故只能是将所有可能要运行到的模块全部都装入内存,并在 装入时全部链接在一起。显然这是低效的,因为往往会有部 分目标模块根本就不运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作为错误处理 用的目标模块,如果程序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不出现错误, 则显然就不会用到该模块。
2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4.1.1 多层结构的存储器系统 1. 存储器的多层结构 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存储层次至少应具有三级:最高
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是辅存。在较高档的 计算机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功能细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 主存储器、磁盘缓存、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等6层。 如图4-1所示。
19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4.3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4.3.1 单一连续分配 在单道程序环境下,当时的存储器管理方式是把内存分
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系统区仅提供给OS使用,它通常 是放在内存的低址部分。而在用户区内存中,仅装有一道用 户程序,即整个内存的用户空间由该程序独占。这样的存储 器分配方式被称为单一连续分配方式。
9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4.2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用户程序要在系统中运行,必须先将它装入内存,然后 再将其转变为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通常都要经过以下几个 步骤:
(1) 编译,由编译程序(Compiler)对用户源程序进行编译, 形成若干个目标模块(Object Module);
(2) 链接,由链接程序(Linker)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 模块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 装入模块(Load Module);
现代控制理论 王孝武
建立方程:
L
di(t dt
)
Ri(t
)
uC
(t
)
u(t
)
i C duC (t) dt
初始条件:
i(t) t t0
i(t0 )
uC (t) tt0 uC (t0 )
i(t) 和 uC (t) 可以表征该电路系统的行为,就是该系统的一组状态
变量
9
1.1.2 状态空间表达式
前面电路的微分方程组可以改写如下,并且写成矩阵形式:
本章内容为:
1、状态空间表达式 2、由微分方程求出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3、传递函数矩阵 4、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5、线性变换 6、组合系统的数学描述 7、利用MATLAB进行模型之间的变换
7
1.1 状态空间表达式
1.1.1 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 状态——动态系统的状态是一个可以确定该系统行为的信息集合。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系统未来的行为是充分且必要的。
(一)待定系数法 首先考察三阶系统,其微分方程为
y a2 y a1 y a0 y b3u b2u b1u b0u
选择状态变量: x1 y 0u x2 y 0u 1u x1 1u x3 y 0u 1u 2u x2 2u
其中,待定系数为: 0 b3 1 b2 a20 2 b1 a10 a21 2 b0 a00 a11 a22
) 2
( sin
)
线性化:当 和 较小时 ,有 sin cos 1 2 0
化简后,得
(M m)y ml u
my ml mg
求解得: y mg 1 u MM
(M m)g 1 u
Ml
Ml
21
选择状态变量 x1 y ,x2 x1 y ,x3 ,x4 x3
第4章SIEMENS系统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PPT课件
面之间的夹角; 工作高度,两相配合螺纹牙型上相互重合部分在垂直于螺纹
轴线方向上的距离等。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13回
4.3 螺纹加工
螺纹的公称直径除管螺纹以管子内径为公称直径外,其余都 以外径为公称直径。螺纹已标准化,有米制(公制)和英制两 种。国际标准采用米制,中国也采用米制。圆柱螺纹中,三 角形螺纹自锁性能好。它分粗牙和细牙两种,一般连接多用 粗牙螺纹。细牙的螺距小,升角小,自锁性能更好,常用于 细小零件薄壁管中有振动或变载荷的连接以及微调装置等。 管螺纹用于管件紧密连接。矩形螺纹效率高,但因不易磨制, 且内外螺纹旋合定心较难,故常为梯形螺纹代替。锯齿形螺 纹牙的工作边接近矩形直边,多用于承受单向轴向力。
4.1.4屏幕划分
SIEMENS 802S系统屏幕如图4-4所示,屏幕符号说明见表4-1.
.
下一页 返回3
4.1SIEMENS 802S/802C控制面板操作
4.1.5最重要的软件功能(图4-5) 4.1.6数控车床操作顺序(见图4-6)
.
上一页 返回4
4.2 数控车床的操作
1.先打开数控车床的总电源开关,然后打开数控系统的电源 开关
第4章SIEMENS系统数控车床的编程与 操作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控车床中的西门子802S/802C系统,从控制 面板的操作到数控车床的操作,最后以螺纹加工为例讲解了 SIEMENS系统的编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熟悉SIEMENS 802S/802C系统控$lJ面板的操作。 熟练掌握SIEMENS 802S/802C系统常用的指令及编程格式。 掌握螺纹加工指令G33和CYCLE97螺纹切削循环指令的应用。
第4章(401)
进程 A …
P(S); CSA; V(S); …
进程 B …
P(S); CSB; V(S) …
第 4 章 进程同步与通信
对于两个并发进程,互斥信号量的值仅取1、0、-1三个 值。
若S=1,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若S=0,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若S= -1,表示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 入。 下面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N个并发进程共用 一个公共变量Q,用信号量和PV操作实现这N个进程的互斥, 信号量的取值范围如何呢?
第 4 章 进程同步与通信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就称 该组进程具有并发性,这组进程就被称为“并发进程”。
并发进程相互之间可能是无关的,也可能是有交往的。 如果一个进程的执行不影响其他进程的执行,且与其他进程 的进展情况无关,即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则称这些并发进程 相互之间是无关的。如果一个进程的执行可能影响其他进程 的执行结果,则称这些并发进程相互之间是有交往的。对于 有交往的并发进程来说,可能有若干并发进程同时使用共享 资源,即一个进程一次使用未结束,另一进程就开始使用, 形成交替使用共享资源。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控制,在共享 资源时就会出错。
while(1) { observe a lorry;
count=count+1; } }
第 4 章 进程同步与通信
Process Reporter { while(1) { printf("%d",count); count=0; } }
coend }
第 4 章 进程同步与通信
在cobegin 和coend之间的进程为可并发执行的进程。观 察者进程和报告者进程并发执行时可能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4章 特定要素模型
二、均衡
• 劳动力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因此均衡时,两个部门的 工资必定相等。由于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值,我们得到 以下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
w p1MPL1 p2 MPL2
• 其中 w 为工资,p1、p2分别为两种商品价格,MPL1与 MPL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劳动边际产出;
8
• 下图表示劳动市场均衡,在均衡时,有的劳力在电脑部门 工作,而的劳力在食品部门工作。
第四章
特定要素模型 余淼杰
Mar.2014
本章概述
• • • •
2
模型设定 均衡 修改版的S-S定理 修改版的罗伯金斯基定理
第一节
引入:
模型内容
• 在H-O模型中,每个国家都有两种要素,并且生产每种产 品都是使用劳动和资本,要素可以在行业间充分流动。
3
• 在现实中,生产不同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要素,并且一些 要素不能够在行业间实现充分转移。特定要素模型为分析 这一类型的问题提供了框架。
第三节
20
修改版的罗伯金斯基定理
第三节
修改版的罗伯金斯基定理
• 食品和电脑的产量都会增加。因此,共同要素禀赋的增加 会导致两种产品产量都增加,罗伯金斯基定理不适用。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使得均衡工资 下降,这导致两个部门都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因此两个部 门的产量均上升。
21
• 小结一下:在特定要素模型中,罗伯金斯基定理对于特定 要素仍然成立,但对于共用要素不成立。
• 考虑有一部分劳动力从食品产业转移到电脑产业,即从 PPF上的N点转移到N’点。更多劳动力进入电脑产业, 使得电脑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而食品产业的劳动生 产率上升,生产电脑的相对成本上升。 • 7 根据W=P1*MPL1、W=P2*MPL2以及生产函数是递增和凹的, 我们可以知道,L1上升会导致MPL1下降;而K1上升会导 致MPL1上升。
FoxBORO培训资料第4章
4-1第四章 显示与报警控制组态完成后, 系统已经可以按控制组态中设定的方案对过程进行控制。
I/A 提供了与老的模拟仪表相似的操作面板, 而它的操作方法要比老式仪表面板方便得多, 并且还可显示、修改许多可设定参数, 我们把这种显示称为详细显示。
详细显示不是 I/A 中唯 一的显示方法, 它只是提供了一种缺省显示操作方法, 让我们做好控制组态后就能进行显示操作。
它的缺点是每次只能显示一块面板。
组显示组态让你可以在一幅屏幕上同时显示最多八块面板。
显示建立和组态则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优越性, 你可以把整个生产过程画成流程图, 这样直接在流程图上进行操作就非常直观, 而且操作的方法可以由用户自己设计 。
在报警方面除提供了缺省的报警显示, 用户也可以通过报警组态为操作员提取报警信息通过方便。
在这一章我们要介绍面板显示和操作、 组显示组态流程图的建立和组态以及报警显示和组态。
图 4 - 1 基本显示界面1 . 操作界面图4-1是I/A开机后出现的初始画面,最上面一组菜单File Config Disp SftMnt Help 与环境有关,在初始环境只有File和Help两个按钮。
随后一行的System和Process分别代表系统报警和过程报警。
左边的一排按钮可以通过环境组态设定(关于环境组态的问题请阅读环境组态一章),第一二个通常设置为:Change_Env和FoxSelectChange_Env 改变环境,选择所要的环境,并输入正确的口令即可改变环境。
2. 面板的显示与操作2.1 FoxSelect图4-2 FoxSelectFoxSelect 选择,打开选择模块的窗口,在I/A7.0以后的版本中,FoxSelect的窗口如图4-2(7.0前的版本稍有不同)。
在该图中,Options 的子菜单大多数出现在其下面的一排灵巧按钮上;View 的子菜单主要决定该图灵巧按钮的布局。
下面我们介绍Options的按钮。
第4章-商品标准全文编辑修改
怎样从吊牌中看出衣服质量的好坏
通过吊牌看衣服的安全级别,特 别是给家中小宝宝购买的衣服, 安全级别必须是A类,而且必须 标明婴幼儿用品,内衣的安全级 别是B类,可以直接同皮肤接触, 而C类是不可以直接同皮肤接触 的产品。
怎样从吊牌中看出衣服质量的好坏
看衣服的原料成分和含量, 不同的原料成分及其含量 做出的衣服质量也是不一 样的,价格更是相差甚远, 因此一定认真看吊牌上标 明的成分和自己的手感、 观感有没有出入。
• 从受阻的产品来看,受影响的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大。从水产品、畜产品、 禽肉等动物源性农产品,到茶叶、花生、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加工 产品,均面临技术壁垒的限制,而且国外技术壁垒所包含的产品范围在 不断扩大。
• 从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的贸易伙伴国来看,主要是欧盟(冻虾、水产品 氯霉素超标,茶叶农药残留,禽肉中含有动物疫病和农药、兽药残留, 果汁乙烯利问题为由)、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实施较为严格的 进口限制措施)、日本(蔬菜、蜂蜜农药残留,贝类产品含有贝类霉素 为由)。其他国家有英国(蜜蜂含有氯霉素残留为由)、德国(冻虾检 测到氯霉素为由)、法国(水产品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超标为由)、阿 拉伯联合酋长国(禽类产品氯霉素残留超标为由)、俄联邦(猪肉、牛 肉和禽肉不符合兽医检查的要求为由)、韩国(检测出禽流感病原体等 为由)、荷兰(动物源产品卫生安全为由)、加拿大(蜂蜜和水产品氯 霉素超标为由)、墨西哥(把扣留的中国蜂蜜销毁或退回)、西班牙 (高度关注中国橘子罐头的农药残留问题)、沙特阿拉伯(蜂蜜和海产 品氯霉素超标为由)
思考:你见过哪些标准?
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管理标准
对标准定义的理解:
1、出发点——建立最佳秩序和取得最佳效益 2、标准的目的——准则、依据 3、标准的对象——事物和概念 4、标准的依据——综合成果 5、制订过程——协商、批准 6、标准的形式——特定形式(文件、实物)
第四章-项目范围管理课件(1)
例如:包饺子的工作分解结构
包饺子
准备饺子皮
准备饺子馅
其他
…… 买肉馅 准备菜 准备调料 ……
2024/10/4
买菜
切菜
22
PM
PM
项目管理
2024/10/4
23
PM
PM
项目管理
4.4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的目的:
·分解过程中,更加深了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项目目标被分解后,更易理解; ·是后续管理活动计划和控制的基础。
1.2.1概要设计 1.2.2详细设计 1.2.3设计评审
1.3.1编码 1.3.2代码审查 1.3.3单元测试
1.4.1产品集成 1.4.2系统测试 1.4.3产品发布
1.5.1缺陷报告 1.5.2缺陷修复 1.5.3产品升级
26
树状图
软件产品研发项目
需求 需求调研 需求规格 需求评审
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设计评审
PM
PM
项目管理
项目范围说明书的作用:
1、形成项目的基本框架 2、产生项目有关文件格式的注释,用过来指导形成 项目有关文件。 3、形成项目结果核对清单 4、作为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监督和评价项目实施情 况的背景文件,作为有关项目计划的基础。
2024/10/4
18
PM
PM
项目管理
4.3 项目范围定义
需求 需求调研 需求规格 需求评审
设计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设计评审
实现 编码 代码审查 单元测试
测试 产品集成 系统测试 产品发布
维护 缺陷报告 缺陷修复 产品升级
1.0软件研发项目 1.1需求 1.2设计 1.2实现 1.4测试 1.5维护
精品文档-编译原理基础(第二版)(刘坚)-第4章
第4章 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
4.1.3 语义规则的两种形式 根据属性表示的抽象程度,语义规则可以有两种表示方
式。用抽象的属性和运算符号表示的语义规则称之为语法制导定 义,而用具体属性和运算表示的语义规则称之为翻译方案,语义 规则也被习惯地称为语义动作。
本章的重点是语义分析,为了突出重点并使分析过程 简单明了,许多的文法都采用简化了的二义文法,而默认解决 二义性的方法是为文法符号规定常规意义下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例如表达式中算符的优先级是乘除法高于加减法,if-thenelse语句中else是右结合(移进先于归约)等等。
第4章 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
第4章 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
语法制导定义仅考虑“做什么”,用抽象的属性 表示文法符号所代表的语义,如用.post表示表达式的后缀 式;并用抽象的算符表示语义的计算,如用“||”表示两 个子表达式后缀式的连接运算。属性和运算的具体实现细 节不在语法制导定义的考虑范围。根据定义4.1可知.post 是一个综合属性。
第4章 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 【例4.1】 为下述文法所描述的中缀形式的算术表达式
加上适当的语义,得到表达式的后缀表示。其语法制导定义和翻 译方案可分别表示如下。
产生式
语法制导定义
翻译方案
L→E E → E1 + E2
E → num
print(E.post) E.post := E1.post || E2.post || '+';
第4章 语法制导翻译生成中间代码
产生式 L→E E → E1 + E2 E → num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第一章引论1.1 概述1.1.1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使一个控制系统尽量满足某种性能要求的一门学科。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与综合。
1.1.2 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自动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生物医学、农业水利等领域,其中航空航天和工业制造是自动控制理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1.2 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1.2.1 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型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型可表示为:$G(s) = \\frac{Y(s)}{X(s)} = \\frac{N(s)}{D(s)}$其中,G(G)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G(G)是输出信号,G(G)是输入信号,G(G)是控制系统的分子传递函数,G(G)是控制系统的分母传递函数。
1.2.2 控制系统的框图表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框图进行表示,常用的框图有信号流图、函数框图、传递函数框图等。
1.2.3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是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等形式。
1.3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1.3.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步跃响应法、脉冲响应法、频率响应法等。
1.3.2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伯德图法、封闭环伯德图法、根轨迹法等。
1.3.3 控制系统的综合方法控制系统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状态空间法等。
1.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稳定性分析主要是指判定一个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并对稳定系统的稳定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1.4.1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是指控制系统中任意输入对应的输出都是有界的。
1.4.2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常用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判据包括极点判据、根轨迹判据、Nyquist判据等。
1.4.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极点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
控制论4-grw共181页文档
T[B|A B|A 2B|...|A n-1B ]TQ c0 .
注:对线性定常系统
系 统 完 全 能 控 W c [ 0 , t 1 ] 非 奇 异 系 统 完 全 能 达
➢ 秩判据
结论4.2 [能控性秩判据]
证:先证充分性,反证法
假 设 系 统 不 完 全 能 控 , 则 对 任 意 时 刻 t1
W c[0,t1]0t1eAtBBTeATtdt为 奇 异 阵 。
t
定义4.2 [一个状态能达性]
定义4.5[一致完全能控/能达]
对 线 性 时 变 系 统 : x & A (t)xB(t)u,t J
若 对 任 意 初 始 时 刻 t0 J,系 统 均 是 完 全 能 控 /能 达 的 , 则 称 系 统 为 一 致 能 控 /能 达 。
注:一致完全能控/能达是时变系统的一种特性。 对线性定常系统,系统完全能控/能达一定 一致完全能控/能达。
在
u
(t
)作
用
下
,
x
(t
)在
t
时
1
刻
为
:
x ( t1 ) e A t1 x 0
t1 e A (t1 ) B u ( )d
0
e A t1 x 0
e { A t1
t1 0
e
A1
B
B
T
e
AT
d
}W
c
1
[
0
,
t1
]
x
0
e A t1 x 0 e A Wt1 c [ 0 , t1 ] W c 1 [ 0 , t1 ] x 0
2.9 组合系统状态空间描述和传递函数矩阵
现代控制理论 刘豹 第4章
,则为定常的非线性系统。 下,有唯一解: (2)
设方程式(1)在给定初始条件
式中,
为表示
在初始时刻
时的状态;
是从
开始观察的时间变量。 式(2)实际上描述了系统式(1)在n 维状态空间中从初始条件 发的一条状态运动的轨迹,简称系统的运动或状态轨线。 若系统式(1)存在状态矢量 ,对所有 ,都使: (3) 成立,则称 为系统的平衡状态。 出
就有三个平衡状态:
由于任意一个已知的平衡状态,都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将其移到坐标原点 处。所以今后将只讨论系统在坐标原点处的稳定性就可以了。 4.1.2 稳定性的几个定义
若用 以 为中心
表示状态矢量 与平衡状态 为半径的超球体,那么
的距离,用点集 ,则表示: (5)
表示
式中,
为欧几里德范数。
在n维状态空间中,有:
1.标量函数的符号性质 设 为由 维矢量 所定义的标量函数, ,如果: ,且在 处恒
有
所有在域
。
中的任何非零矢量
2.二次型标量函数 二次型函数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 用。 设 为n个变量,定义二次型标量函数为:
(8)
矩阵 P 的符号性质定义如下: 设P 为 实对称方阵, 为由P 所决定的二次型函数。
4.2 李雅普诺夫第一法
4.2.1 线性系统的稳定判据 线性定常系统
(1) 平衡状态 实部。 以上讨论的都是指系统的状态稳定性,或称内部稳定性。但从工程意义 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矩阵A的所有特征值均具有负
上看,往往更重视系统的输出稳定性。
如果系统对于有界输入 稳定。 线性定常系统 输出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传递函数: 所引起的输出 是有界的,则称系统为输出
第4章 主生产计划
4
执 行 控 制 层
述。
成本会计 业绩评价
5
MPS的输入/输出逻辑
订单
销售与运作规划 预测
8
提前期限制
主生产计划 MPS
能力限制
MPS物料的种类
生产数量
生产时间
取自物料主文件的 信息
9 主生产计划(MPS)报表
计划日期:2000-01-31 计划员: CS 需求时界:3 计划时界:8
关键工作中 心能力平衡 否? 可行的主生产计划生成
35
确定MPS物料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MPS物料可以是最终 销售的产成品,也可能是组件或模块化的物料, 甚至可以是产品结构中最低层次上的某些零件和 原材料。
36
四种典型的生产类型
制造业的 需求响应策略
37
接单
接单
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ETO) 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
15
提前期分类(1)
提前期按照是否可变分为固定提前期和变动 提前期两种。 固定提前期是不论批量大小,都以一定时间 为提前期,它适合于用作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 提前期。 变动提前期是提前时间的长短随着每批加工 量大小而变动的,它适合于用作自制件的提前期。
16
提前期分类(2)
1.生产准备提前期,是从生产计划开始到 生产准备完成(可以投入生产)所需的时间。
6
宏观计划
需 求
供 应
微观计划
MPS在ERP中的层
经营规划
次关系
对于ERP共有五
个层次的计划中,主 生产计划处于第三 层,也是决策层的计 划,它与其它计划间 的关系可由下图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显然 V (x) 是负定的。 2 又由于‖X‖→∞时, V X x12 x2 因此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在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
[定理二] 系统状态方程:X f X , t ,且f(0,t)=0。 如果有一纯量函数V(X),它具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且满足: 1.V(X,t) 是正定的; 2. V x, t 是负半定的。 3.V x, t 在X≠0时不恒等于0 则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在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
因此由定理二,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在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
对该例,可另取:
V X
1 2
x
1
x2
2
2 2 2 x1 x2
(正定)
2 2 V X x1 x2 x1 x2 2 x1 x1 x2 x2 x1 x2
⑤
⑥
大范围渐近稳定的必要条件是在整个状态空间中,只有一个 平衡状态。 如果线性定常系统是渐近稳定的,由于其有唯一解,因此它 必定也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当t→∞ 时,在球域S(δ )的某个状态X0出发的轨迹最终 超越球域S(ε ),则称平衡状态Xe为不稳定的。(图c)
⑦
⑧
3.
纯量函数号性
广义能量函数 V x 通常是一个二次型纯量函数。 当且仅当X=0时,有V x =0,对任意非零X,恒有 V x >0则 称V(x)为正定。 当X=0时,有 V x =0;对任意非零X ,有 V x ≥0,则称 V x 为正半定(或称准正定)。 当且仅当X=0时,有 V x =0;对任意非零X,恒有 V x <0, 负定。
若P是奇异矩阵,并且它的所有主子行列式为非负,则 V X X T PX 为正半定的。
二次型V(x)为负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P的所有主子行列式满 足: Δ i <0 (i为奇数); Δ i >0 (i为偶数) (i=1,2,„,n)
5.
李雅普诺夫函数——广义能量函数的物理意义
图示系统,质量M,弹簧刚度K,阻尼系数B,系统相对于平衡状 态的位移为y,速度 y 取状态变量x1=y, x2 x1 y ,则有:
2.
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
①
系统的平衡状态为Xe,f(Xe,t)=0,在t=t0时,有扰动使系统 的初态为X0,产生初始偏差X0-Xe,则t≥t0 后,系统的状态 从X0开始发生变化。 Euclid范数: 表示初始偏差都在以δ 为半径,以平衡状态Xe为中心的闭 X 球域S(δ )中,同样, X e 表示平衡状态偏差都在以ε 为半径,以平衡状态Xe为中心的闭球域S(ε )中。
若 B=0,则 V X 0 ,无能量损失,当初始位置偏离平衡位 置足够小时,系统将在平衡点足够小的范围内作谐振,系统相对 于平衡位置是稳定的(尽管是不断作谐振)。
若B ≠0,即B>0。此时,系统沿着其运动轨迹有 Vx , x 0 , 阻尼器不断消耗系统能量,总能量V(x)不断减小,直至为零,物 体趋向平衡位置,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2 2 x2 x1 x2 x1 x2
试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解: 显然,原点(0,0)为系统唯一的一个平衡状态, 2 2 V X x1 x2 若取 (V(X)为正定) 2 2 V 则: X 2 x1 x1 2 x2 x2 2 x1[ x2 x1 x12 x2 ] 2 x2 [ x1 x2 x12 x2 ]
④
如果平衡状态Xe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是稳定的,又当t→∞ 时,从S(δ )出发的轨迹都不离开S(ε ),而且收敛于Xe, lim 即有: X X e 0 ,则称平衡状态为渐近稳定的。(图b) t 如果对状态空间中的任意点,不管初始偏差有多大,由这些 状态出发的轨迹都保持渐近稳定特性,则称平衡状态Xe为 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如果有连续一阶偏导的纯量函数 V X 存在,且满足以下条件: 1.V(X,t) 是正定的; 2. 是负定的。
V x, t
则在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 如果随着‖X‖→∞时, 有V(X,t) →∞,则在原点处的平衡状 态是在大范围内渐近稳定的。
例 4-1 系统方程为:
2 2 x1 x2 x1 x1 x2
[定理四] 系统状态方程 X f ( X , t ) ,且 f (0, t ) 0 如果有一纯量函 数 V (X ) ,它具有连续一阶偏导数,且满足 V 1. ( X , t ) 在原点的某一邻域内是正定的; V 2. ( X , t ) 在同样的邻域内是正定的;
则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X0 Xe
②
x10 x1e 2 x20 x2e 2 ... xn0 xne 2
③
如果对球域S(ε ),存在着一个球域S(δ )使当t→∞时,从 S(δ )出发的轨迹不离开S(ε ),即有:
lim X X e
t
则称平衡状态Xe为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图a)
为使系统渐进稳定,可使 u(t ) K1 x2 设:
2 V ( X ) 2 KK1 x 2
其中 K1 是根据希望的响应选取的常数,这样便符合定理一,上 述方法,就是通常采用的所谓速度反馈。
必须注意,上述定理只是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尚未给出 必要条件。即对给定的系统如果可以找到满足条件的李雅普诺夫 函数 V (X ) ,则系统必定是稳定的;但是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李雅普 诺夫函数,即 V (X ) 不定,也并不意味着系统是不稳定的。
第四章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892年,李雅普诺夫,在《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中 系统的建立了运动稳定性理论,给出了运动稳定性的精确定 义。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直接法):对于一个动力学系统,如 果随着系统的运动,其贮存的能量(能量函数 V (x) )随着时间 dV ( x ) 的增长而连续地减小,即能量对时间的导数( dt V x ) 为负,直至趋于平衡状态而能量趋于极小值,则此系统是稳 定的。
x1=0,x2=0时, V X 0 当 x1≠0,x2=0时, V X 0 V X 0 x2≠0时, 因此 V X 是负半定的。
反推论:若 V X 恒等于零,则x2必为零,这就要求 x2 0 。 由于 x2 x1 x2,故x1也必须等于零。 这就是说,V(X)只有在原点处才恒等于零。
4-1
1.
基本定义
平衡状态
对于系统 X f X , t 对所有t,存在:X f X e , t 0 则称Xe为系统的平衡状态。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
X f X , t AX(讨论稳定性无关输入u。)
当A为非奇异时,系统只存在一个平衡状态,即X=0是唯一 的平衡点。 当A为奇异时,则系统存在无穷多个平衡状态,对于非线性系 统,可有一个或多个平衡状态。 任何平衡状态,总可通过坐标变换,将其移至坐标原点,即 f(0,t)=0 。
V 可见,(X ) 在任意X值上均可保持为零,则系统在李雅普诺 夫意义下是稳定的。但不是渐进稳定的。存在着极限环。
事实上,该系统在古典的控制理论中属结构不稳定的,因其闭环 传递函数:
Y ( s) K U ( s) s2 K
为使系统变为渐进稳定,现考虑非齐次状态方程:
V ( X ) 2 x1 x 1 2 Kx2 x 2 2[ Kx1 x 2 K x 2 ( x1 u )] 2 K x 2 u
V(x)的正定性可由Sylvester准则来确定: 二次型V(x)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P的所有主子行列式 为正,即:
P P 0, 11 11 P21
P P 11 12 P P P 12 0, 21 22 P22 Pn1 Pn 2
Pn 1 P2 n | p | 0 Pnn
x1 x2 K B x2 x1 x2 M M
表示系统的自由运动,为一齐次方程。
系统在任一个瞬时的具有的总能量为: 1 弹簧的势能:1 Kx ,质量的动能: 2 Mx 2 2 即: V X 1 Kx12 1 Mx2
2 1
2 2
2
2
显然V(x)=V (x1,x2)是正定的,且V(0,0)=0。 2 而能量变化率: V X Kx1 x1 Mx2 x2 Bx 2 显然,无论x1,x2取何值, V X V x1 , x2 总是负定的(或负 半定)。
例4-3:系统如图,方程为:
x1 Kx2
(K>0)
x2 x1 u
试确定系统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解:显然,原点(0,0)为平衡状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取: V ( X ) V ( x1 , x2 ) x 2 Kx2
1
(正定)
则
V ( X ) 2 x1 x 1 2 Kx2 x 2 2 Kx1 x 2 2 Kx1 x 2 0
当X=0时,有 V x =0;对任意非零X,有 V x ≤0,则负半 定(准负定)。
如果无论取多么小的零点的邻域, V x 可为负值,也可为负 值,则称 V x 不定。
4.
二次型V(x)正定性的Sylvester准则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中的“广义能量函数”V(x)通常为二次 型: P11 P12 P1n x1 P P P2 n x2 V X X T PX x1 x2 xn 21 22 Pn1 Pn 2 Pnn xn 矩阵P为实对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