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_蝶鞍区

合集下载

蝶鞍区解剖及常见病

蝶鞍区解剖及常见病

化学治疗适应证与方案制定
适应证
对于某些蝶鞍区恶性肿瘤,如生殖细胞瘤、淋巴瘤等,化学治疗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学治 疗主要目的是杀灭肿瘤细胞、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方案制定
化学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性质来制定。一般来说,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化疗药 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需要注意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性。
脊索瘤
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的肿瘤,生长缓慢,低 度恶性,对放疗不敏感。
PART 04
蝶鞍区病变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
蝶鞍区病变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胀 痛或跳痛,可阵发性加剧。
呕吐
颅内压增高还可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 。
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视乳头水肿,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REPORTING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组织密度异常,如脑水肿、脑 梗死等。
3
脑室系统扩张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室系统扩张,如脑积水等。
MRI检查表现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 清晰显示蝶鞍区内的脑组织、脑
脊液等结构。
信号异常
部分疾病可导致脑组织信号异常, 如肿瘤、炎症等。
血流信号
MRI可显示蝶鞍区内的血流信号, 有助于判断血管性病变。
生理功能
容纳垂体
01
蝶鞍区是垂体的容纳部位,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
,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保护重要结构
02
蝶鞍区及其周围结构对大脑、视神经等重要结构起保护作用。
参与脑脊液循环
03
蝶鞍区与脑室系统相通,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和代谢。

医学影像-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

医学影像-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Ⅰ型(鞍隔完整) 41.9%
分型 Ⅱ型(鞍隔不完整) 37.6%
Ⅲ型(2mm硬膜环)20.5%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三)鞍底 base of sella turcica
下凹型(46%);平直型(49%); 上凸型(5%)(87%≤2mm)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一、蝶鞍区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sella region
范围与界限: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主要结构:
蝶鞍、鞍隔、蝶窦、垂体、鞍上池、 海绵窦、鞍周血管、鞍周神经和下丘脑等
前床突 上颌神经 三叉神经
半月节
基底动脉
面神经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视交叉
视束
动眼神经 展神经
视交叉 动眼神经
鞍桥(6%)#
额窦 蝶窦口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颈动脉床突孔(10%)
前床突缺如
前后床突侧移
#内分泌障碍、白痴和癫痫患者达15%~30%
(二)鞍隔 diaphragm sellae 蝶鞍区解剖
鞍隔:前后经12.8±1.5 mm,左右径22.1±2.5 mm, 厚度0.58±0.09 mm
隔孔:圆形60%; 椭圆形40% 圆形直径7.0±1.9 mm; 椭圆形左右径9.5±1.8 mm,前后经7.2±1.4 mm
100 (20) 30 (6)
2.26±1.02 2.01±0.80 15.67±4.54 3.35±1.93
(七)鞍周血管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1.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蝶鞍区解剖ppt课件

经动眼神经的横断面 20
精品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14
精品课件
经鞍背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5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6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脉
17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18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颈内动脉 蝶鞍 颈内动脉
经Meckel的横断面 19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3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4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5
精品课件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管、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冠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精品课件
蝶鞍区正中矢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前叶 垂体后叶
精品课件
蝶鞍区正中矢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前叶 垂体后叶
精品课件
经垂体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Sectional Anatomy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
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 管、神经及下丘脑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
的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
关键结构:
视交叉 垂体柄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经鞍背的横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鞍背 垂体 脑桥 基底动脉

断层解剖学蝶鞍区

断层解剖学蝶鞍区
颈内动脉环
颈内动脉环是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蝶鞍区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状结构。
垂体腺
垂体腺是蝶鞍区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和生殖功能。
蝶鞍区的功能和重要性
1 神经他垂体激素相关的神经。
2 血管供应
颈内动脉环在蝶鞍区提供了大量的血液供应,维持蝶鞍区周围组织的正常代谢。
蝶鞍区的临床意义
1 视力受损
蝶鞍区异常可能会影响视 神经的传导,导致视力损 害或视野缺损。
2 内分泌紊乱
垂体腺疾病可以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影响人体的生 长、代谢和生殖。
3 神经功能障碍
蝶鞍区的异常可能导致神 经传导障碍,引起头痛、 视力模糊和其他神经功能 问题。
蝶鞍区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蝶鞍区肿瘤
蝶鞍区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可能会结合放疗或药物治疗。
垂体功能亢进
垂体功能亢进症可以通过药物 治疗或手术切除肿瘤来管理。
颈内动脉环异常
颈内动脉环异常可能需要介入 手术或血管修复来恢复正常血 流。
结论和总结
蝶鞍区是颅底重要的解剖学区域,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蝶鞍区相关的疾病至关重要。 了解蝶鞍区的异常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蝶鞍区,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3 内分泌调节
垂体腺分泌的激素调节许多关键的生理过程,如生长、代谢和生殖。
常见的蝶鞍区解剖学异常
1
垂体瘤
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解剖学异常之一。它是垂体腺的肿瘤,可能会干扰激素 分泌和神经传导。
2
血管畸形
蝶鞍区周围的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异常。它可能导致出血和神经损伤。
3
鞍上囊肿

蝶鞍区解剖

蝶鞍区解剖

2021/4/9
4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2021/4/9
5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2021/4/9 P94 图1-106 经垂体的冠状断面
6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2021/4/9
7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垂体 海绵窦
2021/4/9 P94 图1-106 经垂体的冠状断面
8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束 海绵窦 鞍背
2021/4/9
P95 图1-108 经鞍背的冠状断面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的
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周血管、 神经及下丘脑等。
蝶 鞍
前床突 后床突
鞍结节 垂体窝 鞍背
2021/4/9
3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关键结构:
视神经 前床突
P94 图1-105 经前床突的冠状断面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2021/4/9
1
头部断层解剖 之 蝶鞍区
Sectional Anatomy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的

断层解剖学_蝶鞍区

断层解剖学_蝶鞍区

Ⅰ型为鞍膈完整,较常见,出现率约为42%, 垂体柄从膈孔通过;Ⅱ型为鞍膈不完整, 出 现率约为38%, 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 mm 大小的开口;Ⅲ型较少, 出现率为20%左右。 此型的鞍膈极不完整, 为一硬脑膜环,垂体 仅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正常鞍膈下 凹或平直,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 在Ⅱ型和Ⅲ型鞍膈,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 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 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视交叉与蝶鞍一般并非直接接触,两者之 间的距离为1~10mm,故垂体瘤生长扩大 冲破鞍膈后还需一定时间才能出现视交叉 受压症状。
161
61
鞍底
正常鞍底形状有平直型,下凹型和上凸型三种,下 凹型中,其中心下凹深度87%在2mm以内,最深 3.5mm,所有上凸型的高度都小于1.0mm。正常鞍 底侧角呈光滑圆形,而尖锐侧角则提示鞍内肿瘤的 存在。约有20%的人鞍底前高后低,但其连线与水 平面的夹角多在5°以内,不超过8°,这种倾斜是由 于蝶窦发育不对称所致,如倾斜高度超过2mm应 为异常。鞍底骨质较薄,成人一般厚约1mm,垂 体病变,鞍底骨质的变化发生较早。
101
垂体高度测量是诊断微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垂 体高度是指冠状面上鞍底上缘至腺体上缘的最大 距离。目前认为垂体高度的标准应依性别和年龄 不同而分别制定。腺体平均高度女性>男性,年 轻妇女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低, 这与月经周期及更年期有关。女性以垂体高度+ (年龄×1/20)计算,此值>9.0mm为可疑,> 10.0mm为异常。男性垂体高度>6.5mm为可疑, >7.7mm为异常,一生变化不明显。男性垂体内 局部低密度罕见,若出现,应高度怀疑垂体病变。
21
31
蝶鞍的形态变异

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共78页

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共78页
蝶鞍区断层解剖与影像对照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பைடு நூலகம்

蝶鞍区

蝶鞍区

垂体
垂体上缘形状 垂体上缘的形状可分为下凹型(30例)、平直
型( 16 例)和上凸型( 9 例),平直和下凹两 型占83.6%。 平直型与年龄未见特殊关系,下凹型有随年龄 增长而增长的倾向, 而上凸型中 50~59 岁者仅见 1 例,余 8 例均在 40 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
因此不能仅依垂体上缘上凸来诊断垂体肿瘤。
蝶 窦
蝶窦分为三型
①硬化型(2.5%) ②鞍前型(15%) ③鞍型(75%-86%)
蝶窦内通常有隔分割窦腔,
隔的大小、形状、厚薄、所 在部位、完整与否以及与鞍 底的关系有很多变异 据国人资料,90%的窦腔内有 隔,有一隔分两腔者占70%, 有两隔分三腔者占10%,有三 隔分四腔者占3.3%
正常鞍膈下凹或平直,若上
凸可能提供垂体扩张性病变 的早期征象 少数垂体受压于鞍底,在断 面上可出现空蝶鞍
鞍 底
正常鞍底形状 平直型(49%) 下凹型(46%) 上凸型(5%) 下凹型中中心下凹深度87%在2mm以内, 最深3.5mm,所有上凸型的高度都小于 1.oomm。
鞍周血管
颈内动脉和Willis环。
Willis环的血管结构在增强CT 上
能清楚显示,但很少能见到整个 Willis环。MRA常能显示Willis 环及其主要分支。
鞍周神经
视神经、视交叉与视束
视交叉与蝶鞍及垂体的关系有三种类型
①正常型( 87% ),视交叉直接位于垂 体和鞍膈中部的上方 ②前置型(3%),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 或其前方 ③后置型(10%),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 或其后方
网膜和神经节融合的部位不同,蛛网膜下隙沿 神经节和近段神经根向前延伸的距离而有变化。 国人资料,在三叉神经节上面,蛛网膜一般延 伸至节的中部和包绕神经节的结缔组织融合, 从而阻断蛛网膜下隙进一步延伸; 在神经节下面(深面),蛛网膜一般至节的中 部稍前方与节融合,蛛网膜下隙可沿下颌神经 延伸至三叉神经节的近侧2/3部。这种毗邻关系 要求在向三叉神经节作注射治疗时,一定要防 止药液注入蛛网膜下隙,以免扩散侵入脑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窦
海绵窦两侧形状和大小对称,外缘平 海绵窦两侧形状和大小对称, 直或稍外凸,下列三个CT征象, CT征象 直或稍外凸,下列三个CT征象,应考 虑为异常海绵窦: 大小不对称; 虑为异常海绵窦:①大小不对称;② 形状不对称,尤其外侧壁;③窦内局 形状不对称,尤其外侧壁; 限性异常密度区。 限性异常密度区。
鞍膈
Ⅰ型为鞍膈完整,较常见,出现率约为42%, 42%, 型为鞍膈完整,较常见,出现率约为42% 垂体柄从膈孔通过; 型为鞍膈不完整, 垂体柄从膈孔通过;Ⅱ型为鞍膈不完整, 出 现率约为38%, 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 现率约为38%, 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 mm 大小的开口; 型较少, 出现率为20%左右。 20%左右 大小的开口;Ⅲ型较少, 出现率为20%左右。 此型的鞍膈极不完整, 为一硬脑膜环, 此型的鞍膈极不完整, 为一硬脑膜环,垂体 仅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 仅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正常鞍膈下 凹或平直,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 凹或平直,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 型和Ⅲ型鞍膈, 在Ⅱ型和Ⅲ型鞍膈,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 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 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 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
鞍周神经
①正常型(87%),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 正常型(87%), ),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 鞍膈中部的上方;②前置型(3%),视交 鞍膈中部的上方; 前置型(3%),视交 ), 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其前方; 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其前方;③后置型 10%),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或其后方。 ),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或其后方 (10%),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或其后方。 视交叉与蝶鞍一般并非直接接触,两者之 视交叉与蝶鞍一般并非直接接触, 间的距离为1 10mm, 间的距离为1~10mm,故垂体瘤生长扩大冲 破鞍膈后还需一定时间才能出现视交叉受 压症状。 压症状。
垂体
垂体高度测量是诊断微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垂体高度测量是诊断微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垂 体高度是指冠状面上鞍底上缘至腺体上缘的最大 距离。目前认为垂体高度的标准应依性别和年龄 距离。 不同而分别制定。腺体平均高度女性>男性,年 不同而分别制定。腺体平均高度女性>男性, 轻妇女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低, 轻妇女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低, 这与月经周期及更年期有关。女性以垂体高度+ 这与月经周期及更年期有关。女性以垂体高度+ (年龄×1/20)计算,此值>9.0mm为可疑,> 年龄×1/20)计算,此值>9.0mm为可疑 为可疑,> 10.0mm为异常。男性垂体高度>6.5mm为可疑,> 10.0mm为异常。男性垂体高度>6.5mm为可疑,> 为异常 为可疑 7.7mm为异常,一生变化不明显。 7.7mm为异常,一生变化不明显。男性垂体内局部 为异常 低密度罕见,若出现,应高度怀疑垂体病变。 低密度罕见,若出现,应高度怀疑垂体病变。
蝶鞍的形态变异
①鞍桥,为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 鞍桥,为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 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 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此桥多见于内分 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 颈动脉床突孔, 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②颈动脉床突孔, 为前、中床突之间的韧带连结, 为前、中床突之间的韧带连结,孔内有颈 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 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可影响颈内动 脉的血液循环,须手术切断韧带; 脉的血液循环,须手术切断韧带;③前床突 缺如; 后床突侧移。 缺如;④前、后床突侧移。
主讲:段菊如
蝶鞍
蝶鞍位于颅中窝的正中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 蝶鞍位于颅中窝的正中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 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形似马鞍, 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形似马鞍,其前 后径为11 12mm,鞍底横径为14 15mm, 11~ 14~ 后径为11~12mm,鞍底横径为14~15mm,深度为 9mm。蝶鞍的中部凹陷为垂体窝, 6~9mm。蝶鞍的中部凹陷为垂体窝,窝的前方隆起 为鞍结节,鞍结节两侧的小骨突为中床突, 为鞍结节,鞍结节两侧的小骨突为中床突,鞍结节 前方的浅沟称交叉前沟, 前方的浅沟称交叉前沟,沟的两侧有视神经管及前 床突;窝的后方为鞍背, 床突;窝的后方为鞍背,其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 垂体肿瘤时, 线片、CT、MRI扫描可见蝶鞍扩 突。垂体肿瘤时,X线片、CT、MRI扫描可见蝶鞍扩 大变形。 大变形。
蝶鞍区
region of sphenoid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 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 域 , 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的前缘 , 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 两侧为颈动脉沟, 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 , 两侧为颈动脉沟 , 面积 cm2 该区的主要结构有: 蝶鞍、 蝶窦、 约 5.5cm2 。 该区的主要结构有 : 蝶鞍 、 蝶窦 、 垂体、 海绵窦、 鞍周血管、 神经等。 垂体 、 海绵窦 、 鞍周血管 、 神经等 。 蝶鞍区 范围小、 结构多、 毗邻关系复杂, 范围小 、 结构多 、 毗邻关系复杂 , 是疾病的凸型三种, 正常鞍底形状有平直型,下凹型和上凸型三种, 下凹型中,其中心下凹深度87% 2mm以内 87%在 以内, 下凹型中,其中心下凹深度87%在2mm以内,最深 3.5mm,所有上凸型的高度都小于1.0mm 1.0mm。 3.5mm,所有上凸型的高度都小于1.0mm。正常鞍 底侧角呈光滑圆形, 底侧角呈光滑圆形,而尖锐侧角则提示鞍内肿瘤 的存在。约有20%的人鞍底前高后低, 20%的人鞍底前高后低 的存在。约有20%的人鞍底前高后低,但其连线与 水平面的夹角多在5 以内,不超过8 水平面的夹角多在5°以内,不超过8°,这种倾 斜是由于蝶窦发育不对称所致, 斜是由于蝶窦发育不对称所致,如倾斜高度超过 2mm应为异常 鞍底骨质较薄,成人一般厚约1mm 应为异常。 1mm, 2mm应为异常。鞍底骨质较薄,成人一般厚约1mm, 垂体病变,鞍底骨质的变化发生较早。 垂体病变,鞍底骨质的变化发生较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