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1课《凉州词》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凉州词、春日)》教案

语文 A 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凉州词、春日)》教课设计课前准备:1、课件;2、在黑板上写好《凉州词》一诗。
3、印有王之涣诗作的纸张。
课前预热:1、同学们,第一次到达你们学校上课就有一种和蔼感,知道为何吗?来,请你猜一猜。
(陈老师在诸暨读过三年书,这三年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走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
我视诸暨为第二故土,所以到达诸暨,看到你们,感觉特其余和蔼! )2、今日我们学的是古诗,谁先来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指名。
3、能让陈老师开个头吗?看谁能接下去,好吗?▲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参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立刻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应什么的?(战争)是啊,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应边境地域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
(出示课件:边塞诗)边塞,也就是边境地域的要塞。
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有名的要塞。
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之内称中原地域,长城之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日的甘肃、内蒙古一带。
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很多战争,如与吐蕃,东西突厥,奚族,契丹的多次战争,成了唐朝边塞诗反应的内容,很多诗人或参军边塞,参加军幕,或去边塞(如幽蓟一带)旅游,诗人经常为戍边战士勇敢杀敌的爱国精神所感人,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难过而又孤独的生活却而又无能为力!诗人将各种激烈的感情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很多千古绝唱。
教课预设:一、导入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这样一首。
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自主朗诵。
(课件中的 flash 陈老师是网上下载的。
此中有两处错误,一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渡”,课件中加了三点水,二是王之涣的涣,它写成了提手旁。
没法改正,陈老师在这里说明一下,表示对不起。
《凉州词》语文教案

《凉州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凉州词》。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王之涣的豪放洒脱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认同。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凉州词》。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凉州词》的文本和注释。
2. 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凉州词》,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背诵和默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6. 作业布置(1)背诵《凉州词》。
7. 板书设计《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诗文的理解深度。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凉州词》的深入领会和欣赏。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凉州词》的情况,考察其对诗文的熟悉程度。
凉州词古诗备课教案

凉州词古诗备课教案教案标题:凉州词古诗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凉州词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凉州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凉州词中的古诗,掌握其中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凉州词选编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4. 课堂活动准备:诗歌朗诵比赛、小组讨论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凉州词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对凉州词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展示凉州词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起源和发展。
2. 分析凉州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哀怨、离愁和壮志豪情。
3. 分析凉州词中的古诗,解读其中的词句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
三、诗歌欣赏与分析(20分钟)1. 分发凉州词选编,让学生阅读其中的古诗,重点关注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提问学生古诗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3.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凉州词中的古诗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提供写作素材:根据凉州词中的古诗,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和句子,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
2. 让学生尝试写一篇凉州词风格的短文或诗歌,鼓励他们运用凉州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3. 学生交流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提出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凉州词的特点和古诗的表达方式。
2. 提醒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古诗,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凉州词中的古诗,背诵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下一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凉州词的优秀教案设计

凉州词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词语的含义和诗句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战事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弘扬和平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凉州词》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凉州词》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1. 诗句中生僻字的书写和理解。
2. 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凉州词》的原文和译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凉州的图片,让学生对凉州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教师简要介绍《凉州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凉州词》,感受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凉州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凉州词》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敬意和关怀。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战事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弘扬和平思想。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凉州词》的优秀品质和意境。
五、课后作业:1. 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凉州词》。
2. 写一篇关于《凉州词》的感悟文章,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凉州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战事和和平思想的认同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凉州的历史文化资料,拓宽知识面。
《凉州词》精品教案

《凉州词》精品教案课时目标1.学习《凉州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唐代的边塞诗歌,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因为《凉州词》和《出塞》一样都是边塞诗,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二、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凉州词》与前一首诗《出塞》不同,理解后,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诗意1.学习前两句。
课件出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时,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总结,课件出示诗句意思:诗意: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2.学习后两句。
课件出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指导朗读:“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反问句,残酷地展示了战争的后果,深化了古诗的主题。
朗读时,要语气加强,声调上扬。
思考:第三、四句诗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名学生作答,并及时评价。
课件出示:诗意: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
也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预设:“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将士们豪放、开朗、旷达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呈现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几人回”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渲染了悲壮的氛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
《凉州词》课文教案

《凉州词》课文教案凉州词课文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凉州词》这篇古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教案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凉州词》,学生应能够:1. 理解古文的基本含义和意境,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典故和修辞手法;2. 分析和解读古文中的词汇、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3. 培养对古文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审美意识;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文阅读和理解,典故的应用,修辞手法的分析;2. 教学难点:古文中的疑点研究和深层次的文本解读。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凉州词》的作者王之涣以及他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和诗歌的兴趣。
2. 展示《凉州词》的全文和作者的触景生情之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步骤二:整体阅读(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凉州词》,初步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与情感表达。
2. 教师以整体框架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构思结构和表达意图。
步骤三:精读与分析(30分钟)1. 学生师生合作,共同分析和解读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凉州”指的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思索和感慨?这些思索和感慨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有何关联?3.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撰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总结自己对《凉州词》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课文拓展(20分钟)1. 在课堂上播放关于凉州的视频,让学生对凉州的地理和历史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2. 给学生布置准备一篇与凉州相关的短文,要求采用类似《凉州词》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
步骤五:思辨与展示(30分钟)1. 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凉州词》所表达的意境、情感和哲理。
2. 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演讲,展示并分享他们对《凉州词》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诗歌作品,加深对古文的了解与欣赏。
凉州词古诗教案

凉州词古诗教案教案标题:凉州词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凉州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凉州词的古诗,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凉州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介绍。
2. 学习凉州词中的经典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的《凉州词》等。
3. 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探讨其中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
4. 鼓励学生进行凉州词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古诗的概念,并提问:你们了解凉州词吗?凉州词有哪些特点?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凉州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包括凉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
2. 分析凉州词的艺术特点,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形象生动等。
第三步:学习古诗(20分钟)1. 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先带领学生读诗,然后解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
同样先带领学生读诗,然后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
第四步: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小组讨论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分析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
第五步:创作凉州词(20分钟)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凉州词,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2. 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展开思路和提高创作水平。
第六步: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古诗和文学创作。
教学资源: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古诗。
2. 古诗赏析资料和解读材料。
3. 创作指导和范例。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创作凉州词的质量和创意的评价。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凉州词的其他经典作品,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凉州词、春日)》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凉州词、春日)》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摘要: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主朗诵,)()、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指两句诗)8、整体古诗课前准备、课件;、黑板上写《凉州词》诗3、印有王涣诗作纸张课前预热、学们次到你们学校上课就有种亲切感知道什么吗?请你猜猜(陈老师诸暨三年这三年改变了我人生道路使我走上了教师这神圣岗位我视诸暨二故乡所以到诸暨看到你们感到特别亲切)、今天咱们学是古诗谁先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指名3、能让陈老师开头吗?看谁能接下吗?▲王昌龄《出塞》秦明月汉关万里长征人还但使龙城飞将不教胡马阴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征战几人回你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战争)是啊唐诗有很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这些诗我们称边塞诗(出示课件边塞诗)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要塞古代以长城界长城以称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甘肃、蒙古带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发生许多战争如与吐蕃东西突厥奚族契丹多次战争成了唐代边塞诗反映容许多诗人或从军边塞参与军幕或边塞(如幽蓟带)旅行诗人常常戍边战士英勇杀敌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知道战士们痛苦而又寂寞生活却而又无可奈何诗人将种种强烈情感诉诸笔端是就有了许多千古绝唱教学预设、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凉州词》就是这样首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主朗诵(课件l陈老师是上下其有两处错误是春风不玉门关渡课件加了三水二是王涣涣它写成了提手旁无法更改陈老师这里说明下表示抱歉)、初古诗师这首诗作者都很熟悉他就是《登鹳雀楼》作者――王涣王涣留下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曲《登鹳雀楼》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涣跻身唐代流诗人行列、朗()这首诗有两子难认跟老师遍()谁愿朗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学生、然齐)二、感悟诗渡语熟古诗是学习古诗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己心上理就很重要让我们先看前面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首先我们看诗句黄河远上白云如让你你觉得该怎么?谁下?(指多学生)谁能得气势更(师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条潺潺溪师得不错黄河有上里了;师哦有千里势了)师谁能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气势让我们像这位学那样、看看想看看黄河吗?播放黄河课件3、想想了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幅怎样景象?、说说(描写黄河诗)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诗吗?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天涯()、诗人李白《将进酒》诗也有描绘君不见黄河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年纪比王涣要3岁我想他定是学了王涣这首诗才有这样想象吧)5、师了出这句诗气势我们能够起愿请起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这句――黄河远上白云(二)、片孤城万仞山渡放眼望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却是另种景象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释仞仞是什么思?谁念下材容、理孤城指哪座城?(让学生知道玉门关概位置课件出示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我国荒凉西北地区)想看看玉门关吗?出示课件玉门关故位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输入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路北路必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6米残垣高97米全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车道是历史上原和西域诸国往必路)3、落实孤再该句你有什么感受?()预设你觉得句哪让你感受深?什么?孤单单座城(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心情?)()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荒凉与寂寞看了图片你觉得玉门关处怎样地方?玉门关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所说――孤这样座孤城万丈高山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落实二片诗人这里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单薄犹如树叶片)()万仞高山衬托下显得单薄;()黄河远上白云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单5、回该两句结渡那奔腾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境开阔苍茫辽阔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渡如冷清和寂寞地方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何以忧?唯有羌笛――)再诗句(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玉门关这两句诗哪些词你较难理?、词这两句诗理较难首先我们些难理词语▲羌笛笛古代羌族种管乐器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今天甘肃、青海、四川带以游牧生▲何须有什么必要即没有必要越、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3、什么没有必要(不要)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然不会发芽(如学生难以回答两句诗连起遍)、什么战士们如盼望杨柳发芽春天到呢?(春天早到跟战士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了新年开始了回希望又增加了5、渡回真有希望吗?出示征戍据《治通鉴唐纪》玄宗改府兵募兵兵士戍边从年延至三年、六年终成久戍役天宝以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师这段话致思懂吗?还者十无二、三是什么思?可见战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①埋怨朝廷出这种埋怨情感――②谴责和憎恨③埋怨朝廷有用吗?没用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所以战士们埋怨杨柳是怎样种情感?无可奈何)因春风另种思即是朝廷恩惠和关心6、感受征戍苦师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盼望着朝廷早让他们回可是春风不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存根不顾他们死活唐代边塞诗有许多描写战争陈老师摘录了部分咱们看看出示课件诵有关描写战争诗句配上相关释可以轻声地跟教师老师起(配哀伤乐曲)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唐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如残酷战争如荒凉境地如寂寞生活战士们怎能不盼望着春天早日到盼望回日子早日到7、感悟杨柳另种含义如诗歌仅止就没有多特色这首诗所以成千古绝唱还有它特别处那就是语双关杨柳这里又指《折杨柳》曲子师羌笛何须怨杨柳其实杨柳这里又有另外层思你想知道吗?战士吹奏是古代《折杨柳》曲子课件出示折柳送别习俗并出示跟杨柳有关些诗句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风俗原古人有习惯即是常用谐音寓柳与留音因借杨柳表示挽留思(古人所谓杨和柳其实是种植物)汉代以人们送别亲朋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流行折柳便成赠别或送别代称古诗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播放《阳关三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枝――唐杨巨《和练秀才杨柳》夜曲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师这荒凉玉门关外这寂寞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话别无限愁思犹如海波涛汹涌而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愁绪和相思寄托凄切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折杨柳》曲子――(教师指两句诗)8、整体古诗师茫茫戈壁孤独边塞凄切羌笛无穷痛苦面对这样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呼喊――――黄河远上白云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玉门关(四)两地亲情笛声传羌笛发出凄切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征人思亲人(配悲伤乐曲)如他是已结婚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如他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如他已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请你任选种角色说说战士心里话亲人们能听到他诉说吗?只把滔滔思念寄托凄切羌笛声里回忆那依依惜别情景、亲人思征人(配伤感乐曲)课件出示明月千里寄相思远乡亲人也定思念着长年外战士刻他妻子遥望着远方会怎样思念着他?年迈母亲坐昏黄油灯下又怎样惦记着他?他孩子看到别孩子牵着父亲手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请你任选种或几种角色写下(如刻你就是那男孩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依次交流妻子思念丈夫老母惦记儿子孩子相信父亲情景(适穿插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年轻妻子因思念丈夫而伤心欲绝丈夫却只能边关频频回头望着乡而不能回三、结课升华――拥抱和平连年战争长年戍边毁了原幸福美满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庭拥有幸福生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出示课件)(堂课诸暨实验学和绍兴县实验学公开展示效非常理想曾使场些师生落泪其实对课钻研真很不够上课也少课上少积累就少课也就更上不熟能生巧我想真应该多上上课)。
《凉州词》精品教案

《凉州词》精品教案A课时目标1.学习《凉州词》,结合注释弄懂诗歌的大意,背诵诗歌。
2.品读诗歌,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板块一前后勾连,再感诗风1.学生齐背《出塞》,感受诗人希望国家统一的情怀。
2.简介边塞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的这首《出塞》是一首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后世称他们为“边塞诗人”。
边塞诗的题材很丰富,有的描写边关自然风光,有的倾诉别离的思念,还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这节课,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3.课件出示图片,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沙漠图片)你们看,边关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并咏唱。
(教师板书:《凉州词》)【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边塞诗,将《出塞》和本节课要学的《凉州词》前后勾连起来,使学生对边塞诗的题材和风格形成初步的感知,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
板块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葡萄”和“琵琶”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2.再读诗歌,回忆以前学习的七言诗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读出节奏美、音韵美。
3.个别朗读,学生评价。
4.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小组间交流。
板块三品读想象,感悟诗情1.读“葡萄美酒夜光杯”。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醇香的美酒。
(2)课件分别出示夜光杯和葡萄酒的图片,丰富想象。
①介绍: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
②引导想象:欣赏了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图片,一定让你脑海中的画面更丰富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你仿佛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预设: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众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场面的盛大和气氛的欢乐。
教案(凉州词)

教案(凉州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之涣。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些与凉州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凉州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凉州,引导学生思考凉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2. 知识讲解(15 分钟):- 讲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王之涣的生平介绍。
- 逐句解读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 强调“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情感。
3. 课堂互动(10 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凉州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内容解读和主题思想。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背诵《凉州词》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凉州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之涣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并且通过讨论,学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分组讨论,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对一些诗句的解读可能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诗句解读和意境分析。
《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欲饮、琵琶、羌笛、玉门关”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凉州词》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王之涣及《凉州词》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造了美妙的传说。
这些传说中有很多是关于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
你们都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英雄故事的诗歌,它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
齐读课文,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重音和节奏。
指名学生根据配乐朗读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划出有关诗句并做简单批注。
引导学生从景、情等方面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点拨和梳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抓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进行品读。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凉州词》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作品)

《凉州词》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カ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以“黄河”为主题的诗,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在熟读的基础±,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和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设想:根据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将教学难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凉州词》虽然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我也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训练:背诵古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就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记忆的大门,背诵一些你所积累的古诗词吧。
学生自由背古诗。
师总结: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多积累,多背诵,一定能“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的相关资料。
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幻灯片导入)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正如诗人所说,(出示黄河图片)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东等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凉州词教案设计

凉州词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熟悉凉州词的背景和特点;2. 理解凉州词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内容;3. 能够欣赏、朗读和解读凉州词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凉州词的背景、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凉州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2. 相关的凉州词作品资料;3. 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凉州词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单介绍凉州词的背景和特点。
Step 2:凉州词的特点(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凉州词的特点,如短小精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2. 分享几首经典的凉州词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和魅力。
Step 3:凉州词的表达方式(15分钟)1. 介绍凉州词的常用表达方式,如借景抒怀、写景抒情、抒发感慨等。
2. 分析几首凉州词的表达手法和主题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Step 4:欣赏凉州词作品(20分钟)1. 指导学生欣赏凉州词作品,注重对词的韵律和情感的把握。
2. 让学生分组朗读凉州词,并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解读凉州词(15分钟)1. 指导学生利用词语、句子以及上下文的提示,解读凉州词中的隐含意义。
2. 分析凉州词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凉州词的内涵。
Step 6:小组讨论与总结(20分钟)1. 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自由交流对凉州词的理解、感受和启发。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对本节课学习的总结和感想。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针对凉州词进行创作,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经典的凉州词作品,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凉州词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自行撰写一篇词文,可选取借景抒怀、写景抒情或抒发感慨其中一种方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凉州词的作品。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难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凉州词》教学设计

反
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 凉州词》 《夏日绝句》
唐:王翰 李清照
醉
悲壮 豪迈生 人杰 有骨气
死 鬼雄 有气节
时间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课题
21古诗三首
课型
精读
第2课时
教
材
分
析
王翰的《凉州词》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的场面,表现了守边将士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旷达胸怀。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4、练习背诵这两首故事。
教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2.学习生字。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凉州词》
1.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1课《凉州词》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凉州词》
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咱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记的古诗多。
(1)谁能背出和黄河或者长江有关的诗?
(2)老师开诗头,看谁能接下去: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示课件¬¬¬¬¬——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