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合集下载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还有一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它的特点是 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大到人际传播领域,认为人际 传播之所以发生,取决于传播双方或多方所能获得的报偿 与付出交往的代价大小的互换。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第三章 人际传播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嗅 觉、触觉和视觉传播是最早、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态。人 内传播,是从人有了思维开始的,因为思维与语言同轨。 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人与 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 素油然而生,而最难于揣摩的便是人际传播发生时的心理 变化。与大众传播相较,人际传播的研究成果尽管十分丰 富,却很难取得轰动效应。原因在于人际传播涉及人的内 心世界,无论怎样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很难完全而有 效地覆盖整体的人际传播,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人际传播 具有相对的私下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难直接服务于政 治、商业,因而使得学术观点的传播力度有限。然而,该 领域的研究又常常使人感同身受,对研究结论的理解与自 身的体验很容易融合。谁能摆脱人际传播呢?它随时陪伴 着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亲密—距离”。人际传播中,“亲密—距离”也 是一种关系,即空间关系。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形:既要与 他人保持密切关系,又想与他人有所区别。即使在夫妻、 血亲之间,也存在这种要求。我们若不想让一种亲密的关 系吞噬自我,就需要多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又可能 会伤害已有的关系,很难协调。例如老年人,来人多了会 烦恼,没有人来又会感到孤独,甚至产生一种被伤害感。 “亲密—距离”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陈力丹老师所著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对舆论导向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学术专著,本书第二页中的内容提要写到: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对自己言行的制约,《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揭示的便是这种力量——舆论的内在要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

由于我的论文主要研究舆论引导力,所以读书笔记以书中的舆论引导内容为主。

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P98作者在第四章中指出舆论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喻国明)。

潜舆论虽然具有非理性和情绪化特点,但有时比显舆论更能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显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倾向更复杂,常常不能代表舆论;行为舆论是一种综合性舆论,作者引用了社会学家斯梅塞的“集合行为理论”说明了行为舆论的意见表达强度要大于一般的显舆论。

同时作者从信息形态对舆论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以及舆论的畸变形态——流言。

舆论处于讯息形态时,舆论强度较弱,发展方向也不十分明确,如果大众媒介这是给予适当的引导,有可能较为有效地使舆论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起来;观念形态的舆论表达或是简单或是情绪化的,较为抽象;艺术信息形态的舆论,心理性成分浓重,较为复杂。

对于不同形态的舆论,作者给出了大众媒介引导办法,面对情绪型舆论,媒介要保持冷静理智,抓住时机,越早引导越好;引导讯息形态舆论,要以准确的讯息应对模糊的信息;引导观念形态舆论,要提供接近性的参照系;面对艺术形态舆论,要防止舆论共振;引导行为舆论,要扶植正面行为以抑制负面行为。

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引导P119作者在第五章“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和媒介引导”中,从公众心态和社群分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情况,分析了我国国情下的舆论特征,并指出这些舆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失误有关联,吸取近几年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当代舆论特征,给出一些宏观引导思路。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一、古代新闻传播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

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

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⑵标记传播: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⑶声光传播: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

褒姒烽火戏诸侯)⑷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

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⑵两种手抄新闻①官方公报《每日纪闻》: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

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2005)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2005)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研究情况陈力丹最近每年都会撰写综述性的文章,总结每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情况。

将他从1998年到2005年的综述文章读下来,对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就能有个大致了解。

摘录其要点如下:《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2、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热点新闻引发的思考(付费采访、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匿名信源的使用)3、新闻与法治:权利冲突与权界限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知情权的内容)4、媒介内容:我们会娱乐致死吗?(媒介内容的过度娱乐化)5、危机传播:渐入成熟应对之道6、政治传播:法治化的管理观念在先(新闻执政,发言人制度,政府形象传播)7、公信力研究:扩展基础理论研究(媒介公信力标准,受众对传媒的内容偏好与公信力评价)8、跨文化传播:碰撞中各得其所9、媒介教育:媒介素养和改革新闻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批判精神—普及媒介知识和提高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中西方媒介素养理论提出的不同追求)10、新媒介研究:从分类到集聚(媒介的融合式发展)《200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200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和深化是基本特点。

1、新闻理论研究第一,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的传统命题进行回顾和解读,重构传统命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

(全党办报、用事实说话)第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分析)。

另外,关注新闻学的体系建构,对学术话语依附政治话语体系的评判,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亦是今年学界关注的问题。

2、传播学研究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该理论创始人之一唐纳德•肖应邀来人大作学术交流),对批判学派的关注(对文化研究学派的发展过程的梳理,),电子-数字化信息时代呈现真实被模拟取代和消解的趋向。

但科技同时也为人们更接近现实世界提供了手段。

区域内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明显增多3、新闻法治研究媒介审判和司法公正、新闻采访权、新闻侵权与诉讼、“真实性”证明(举证程序)4、传媒产业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媒介产业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于现象描述的实证研究,另一个部分是引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传媒产业进行解读和剖析。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基础篇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基础篇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Hong Yu 2009-2010
1
可编辑ppt
为什么学
应用层面 学术素养
陈力丹: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
2
可编辑ppt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 第三节 社会研究的困难 第四节 社会研究的特性 第五节 社会研究的程序 第六节 社会研究的伦理
40
可编辑ppt
三、选题的标准
4、合适性:(最佳性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熟悉度、相似性去选择最适 合研究者个人去做的课题。
41
可编辑ppt
An Checklist
1、题目是否太宽泛、太大了? 2、该问题在现实中是否真能够被调查? 3、该问题有意义吗? 4、研究的结果是否能推广? 5、用于研究的时间和经费大概是多少? 6、研究对被研究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危害吗?
16
可编辑ppt
社会研究的概念
3、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其中一种方
法。
17
可编辑ppt
二、ppt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中间派
表1-1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方法论派别
社会现象有无规律性 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
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
有规律,也是人们有意识行 动的结果
29
可编辑ppt
理论的要素
(5)概念(concept):
(6)变量(variable):
(7)公理(axiom):公认为正确的一些推断,理论
在公理的基础上建构。如青少年犯罪理论是以两个公
理为基础开始的,“每个人都需要物质上的享受”,
“有钱人比穷人更容易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物质享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 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平行传播 除了上述在正式的信息传播之外,组织内还存在大 量的非正式传播。
三、组织的文化传播
循着把组织类比为家庭的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 的思路,出现了探寻影响组织诸因素的整体化阐释理论, 也即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人格”。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 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 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 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 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 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认识组织传播
“组织”和“传播”是把握组织传播概念和特点的关键 词。组织传播的研究 发端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 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深化形成了诸多研究视角, 为我们理解组织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要说明一点, 即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者,多数是企业管理学家,以及 一些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心理学家,因而大部分实例都与 企业管理有关。而企业只是 组织的一类,还有政府机 关、政党组织、行业(专业)组织、学术团体、社会兴 趣团体、各种非政府组织、家庭、宗族、宗教组织等。 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巨大, 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规 律来 阐述。企业组织在这里只是一类较为典型的研究范例, 其他组织的传播特点,有待新的研究成果的涌现。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陈力丹(2005-04-29)(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P1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

P4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P15施拉姆1963年在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

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下来。

”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

P4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

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业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

……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P5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

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

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

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

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

新的权力支配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根本性条件之一。

人类对知识的依附和支持程度,超乎前人所有的想象。

P7-8传播学要研究的无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和一个被表现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电子书]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本书是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理论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

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

本书参考大量新闻理论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1.1.1 复习笔记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单元关于“新闻”的理论第一章新闻与宣传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新闻价值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新闻真实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新闻客观性原则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单元关于“新闻传播业”的理论第一章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3.1.1 复习笔记3.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新闻出版自由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新闻法治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新闻职业道德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1.1.1 复习笔记【重点难点归纳】一、世界新闻理论的起点1.新闻理论的起点1690年,德国人托俾厄斯·波伊瑟写的博士论文《关于新闻报道》是世界上第一篇新闻理论论文。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一、“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客观传播效果,还是主观传播效果?1994年,“舆论导向”的要求被提出,本学科内一些同行想到了利用“议程设置论”的假设来引导舆论。

既然出于这种功利目的,就会对该论产生误读。

郭镇之教授1997年在她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是一定范围内的很多传媒和传媒人在集体无意识中造就的一种传播功能,一旦变成主观、人为的设计,就存在问题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

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传媒的记者和编辑,根据自己对事实的选择标准来采写和编排新闻,其中总有一些是多数传媒人不约而同认为重要的,于是在这个区域的具体时间内,可以排列出排名前几位的新闻(议程),这样的排名结果不是权力组织有意安排的,而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多数传媒人选择的结果。

对于每个记者编辑来说,他选择并加以报道的新闻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就一个区域内的众多传媒带来的传媒议程而言,则是每个人都难以直接控制的客观传播效果。

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或结论:这种传媒的议程与这个地区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一定的重合度。

中国的传媒体制与美国差别很大。

所有的传媒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些直接是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剩下的传媒无一例外,都必须挂靠在某个正式的党政部门之下;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的宣传部,每天下达各种必须报什么和不能报什么、如何报道的指示。

这种情形下传媒的议程,基本是主观的和有意安排的。

在信息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这种体制的传媒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十分有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传媒影响舆论的力度不够。

这个时候读到“议程设置论”,会感到颇为亲切,太有用了。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目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 传播学的形成与学派第3章 自我传播第4章 人际传播第5章 组织传播第6章 大众传播第7章 文艺传播第8章 跨文化传播第9章 传播的控制第10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内容简介本书是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此外还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解。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相关试题:(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学纲要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约哈瑞窗口”及几个改善人际传播的建议
美国人际传播学者特伦霍姆和延森提出四个确立人际关系的步骤: 第一,确定处境,即明确自己所处的情境和位置; 第二,品评他人,即事先了解准备交往的人的特点; 第三,判断关系,即明确自己与对方存在何种关系; 第四,解释行为,即找出双方需要建立关系的起因,他为什么要做或我 为什么要做。
第一节
关于人际传播的几种“理论”
感情需要
个体爱别人(付出情感)或被别人爱(获得情 感)的需要,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建立并维 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
缺乏人际关系的个体,会避免亲密关系,保持 一定的情绪距离; 人际关系过度的个体希望与他人有亲密的情绪 联系,但不易获得专注的情感; 介于两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适度的个体,能恰当 看待自己,能根据情境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与人际传播
性别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自然会伴随人际传播: 男性间的传播主要表现为“共事”关系,其次是“共同情趣”关系。 “朋友有信”是男性间友谊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 女性间的传播的突出特点是通过谈话建立友谊。女性更喜欢在同性间 自我披露。 男女间的关系,除了爱情关系外,是最难说清楚的。有的研究显示, 异性朋友难以保持长久的关系。异性间缺少爱的吸引,关系就会疏松。
第一节
关于人际传播的几种“理论”
美国语言传播学者约翰•斯图尔特从人的特性角 度考察人际传播:
第一, 人具有的经验均是独特的。 第二, 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可测量。 第三, 传播中的人通常会有回应,而且能够经 过选择以后来回应。 第四, 传播中的人具有反思的能力。 第五, 人的传播是言说的。如果人不称呼事物, 它便什么都不是。 第六, 人在传播中具有创造性,人可以建造个 性化的交往。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客观性原则)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客观性原则)

第四章 新闻客观性原则2.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三方面的情形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客观性的理念并非是哪个阶级或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来的,而是伴随以下三方面的情形。

(1)19世纪中叶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

新闻传播业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受众的共同需求和兴趣,而不再是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一党派的人群。

新闻客观性的确是商业报纸所为,但是为了政治功能——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 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客观性原则 作为职业理念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原则长期生存于悖论之中 客观性原则的一般操作要求 作为报道方式的“新闻客观性”不同新闻体裁如何表现新闻报道的客观 “客观主义”在我国特有的负面内涵防止过于明显的新闻主观操控:媒介审判要求新闻旗帜鲜明与要求客观公正的不同背景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自然而无形的因素 新闻客观性原则监督——的发挥。

便士报这种保护自然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建立新闻客观性结构的持久性基础。

(2)19世纪中叶,“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观点占上风,而客观叙述便是一种被认可的认识方法。

19世纪晚期,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起了变化,进化论成为科学的范式,它意味着科学不只是事实材料的汇集,更是事实的历史联系。

关于科学知识的这种标准性观念,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是明显的。

(3)传播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还原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在上述社会条件下,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建构了它的职业理念的基石——新闻客观性原则。

它们通过主动调整新闻业同政党、商业的关系,并结合传媒市场的情形进行自我建构,确立了传媒自身的职业逻辑,即通过提供事实吸引受众,通过广告扩充商业利益,实现了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目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法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法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四章 法国新闻传播史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法国250年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 1.三家官方报刊一统天下 (1)出版管制 从1474年起,法国官方开始着手管理出版业;1537年建立出版检查制度,严格控制思想的传播。

1535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科一世下令编制禁书目录,1544年发布。

因而,当定期的印刷报刊出现的时候,一开始就处于王权高度集权的控制下。

1631年1月,让·马丁和书商路易·旺多姆出版了法国第一家新闻性周刊《普通新闻》,该刊只存在了10个月。

(2)三家官方特许的报刊 三家官方报刊一统天下法国250年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 众多冲破禁令出版的未经特许的报刊 第一家法国的日报 1789—1881年:法国确立新闻出版自由的近百年磨难 报刊 二战之前的法国报团从大革命到二战的法国新闻传播业 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新闻界的受贿风气1944年的法令,法国重新开始新闻媒介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和现状法国新闻传播史①《公报》a.于1631年5月30日创刊的《公报》是一家周刊,它获得国王路易十三的出版特许状。

该刊的主要内容为新闻,国内政治新闻主要来自宫廷的管理部门。

1632年起,该报设“问询处专版”,这是广告版的雏形。

1635年起每周出版两期。

b.就新闻报道业务而言,《公报》坚持职业理念。

1762年由外交部接办,改名《法国公报》,这时的发行量已由最初的1200份上升到1.2万份。

1780年,法国另一亲官方的书商潘寇克买下了该刊。

②《学者报》1665年1月,在官方的支持下由议员萨洛创办了《学者报》。

该刊旨在发表科学和文学报告、对作品的评价,以及对发明的评审。

初为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

③《文雅信使》1672年,一位王国的宠信者维泽创办《文雅信使》。

这是一份开本较小、却厚达200多页的文学月刊,开始内容较杂,有新闻、文学记事、演剧附刊、诗歌、大学招待会、高级官吏的任免、婚丧事、趣闻、猜谜等,后来以刊载文学作品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组织中不同性别的差异背后隐藏着权力,性别问题有意 无意地充斥于组织传播的过程中。 若某个组织中存在学历或性别歧视的观念,不招聘低学 历者或女性,就可能成为潜规则,形成对应聘者的霸权 控制。 批判学派认为,权力关系是通过组织话语的产生、运用 而得到强化的。话语是成员对组织故事的叙述,这种组 织故事的叙述体现了组织的某种权力关系。 就大型的国际组织而言,歧视少数民族或有色人种是相 当多的这类组织中实际上存在的潜规则,也是组织中拥 有合法权力者的一种隐性权力。
四、组织危机传播
在当前全球化的态势下,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 高风险的社会。信息流通在技术上的无限潜力,为危机 事件的扩展提供了便利。相对于传统社会,组织所面对 的外界不确定性较大,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较高。 “危机”意味着灾难、危险、分裂等意义,同时也蕴涵 着机遇、生机、转机等意义。在“危机”导向灾难的路 径上,积极有效地开展“危机传播”,可以将危机导致 的后果降到最小,在挽回、修复组织声誉的同时,有时 甚至会使组织“因祸得福”。 危机传播实际上就是处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 传播以维护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创造良好的 组织发展环境。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动态性,因此在进 行危机传播时尤其要重视时机的把握。
理解组织传播及其特点,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当然只能由具体的组织成员 担当,组织成员作为个体和组织人的双重属性,对组织 传播具有影响。 其次,除了以组织名义进行传播活动外,还存在着大量 的组织成员间的个体互动以及小群体传播活动。因此, 在管理上是否为这种传播活动提供方便的渠道,对组织 的正常运转意义攸关。 最后,组织内的等级决定了组织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 播,从而组织成员和组织内部各小群体间的传播活动, 会受到组织的话语体系和特有符号的制约。
三、组织形象传播
在组织传播中,“形象”主要指社会对组织的整体看法 或评价,是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形象是组织的外在表现,组织形象对组织的意义主要诉 诸于人们的心理。 组织形象是一个总体性的评价系统,包括组织理念、组 织价值观、组织风格等内在的精神性要素,也包括组织 的建筑布局、房屋装饰、徽标以及组织成员的着装、仪 表、行为方式等外在的物质、行为、符号因素。 评价组织形象的指标之一,是看该组织在社会公众心目 中的知晓程度。 在组织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 介,形成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和谐互动,使组织形象深入 人心。
第二节 组织内传播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组织传播进行分类,比如根据组 织内关系结构特征将组织传播分为正式传播和非正式传 播,根据传播渠道的性质可分为技术性传播和非技术性 传播,等等。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外部之 间,存在着信息交流,因此组织传播亦可以划分为组织 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本节重点谈组织内传播,它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为实现目标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化管理和保障,组织 中的人具有个体和组织双重属性。组织的协调需要传播, 组织中人的交流也需要传播,传播是组织得以形成和活 动必须依赖的纽带,或者说组织的正常运转需要信息传 播的畅通来支撑。 从系统的角度着眼,组织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除了组 织内部的信息传播外,组织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其 他系统。 人、组织、传播是理解组织传播的三大要素。一般认为,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组织传播研究的视角
美国组织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Katherine ler, 1959— )以对组 织的各种类比(隐喻)说明各种对 组织的理论认识。类比只是一种浅显、不完全 适当的 对组织的认识,是研究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具有片面 的真理性。米勒用 “隐喻”概括了六种组织传播研究 的视角,简述如下: 1.以“机器”类比组织 2.以“家庭”类比组织 3.以“系统”、“有机体”类比组织 4.以“文化”类比组织
一、角色意识的传播
组织是社会分工或观点、兴趣爱好聚合的产物。在现代 社会,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赋予组织成员特定的地位、权 利和义务。因此,每一个组织成员在组织中都得担当一 定职责、行使一定权利的角色。角色是组织结构的外在 表现,组织成员的角色认知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 组织内的角色传播包括了解组织环境、组织目标、规章 制度、成员规范、组织运转过程、组织文化、价值观念 等。 在当代信息社会,组织得以正常运转所面对的环境日趋 复杂。新的信息、知识、技能等不断地被组织所采纳, 组织成员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这个意义上,所 有组织成员都面临着再社会化的问题。在组织中,这种 角色的再学习,通过培训和其他方式进行。
一、组织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组织是一个遍在的历史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存在着组织 的雏形。 现代意义的组织意识起源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工厂 的兴起,其正常运转需要的人、财、物的调配对组织提 出了要求,基于社会协作意义上的组织意识由此勃兴。 广义而言,有一定的追求目标、内部有一定的结构的人 的组合,便是组织。 马克斯·韦伯认为,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是区别群体 和组织的标准。 组织是个体的集合,但又不是个体简单的叠加。 组织的形成需要人和物的“物质基础”,但不是人和物 的散沙式累积,因此一定的组织手段不可或缺 。
环境部门 授权型 功能型 规范型 普通型
举例 政府,管理机构,审查、颁发许可证的机构 供应商,雇员,职业中介机构,顾客,财政 机构 贸易协会,行业组织,竞争者 当地社区,媒介组织,一般公众
二、组织间传播
组织外传播首先体现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传播。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 系。 组织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因而必须与外部各种联系和信 息交流。 正是组织传播,把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并持续不断 地维护着。 基于组织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一思路,组织间传播的内 容主要体现为“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互动。 不管是何种组织间关系类型,组织间传播总体上体现出 协调、双向的特征。
二、组织传播中的人际传播
随着组织研究的深化,那种视组织成员为“螺钉”的机 械思想受到挑战。组织传播的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组织 成员除了经济利益的诉求之外,还有更多的对自我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在组织中由人际传 播来承当。 李维特四种组织传播样式。 根据传播内容性质的不同,组织内人际传播总体上可以 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类型。正式的人际传播与工作内 容相关,因保证组织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目标而产生。 非正式的人际传播在组织中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为了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需要。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因组织制度设计和运行方面的结构 性缺陷,导致不良的非正式人际传播。
一、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各种内外要素的总和。 组织传播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意义上的组织环境。 授权型部门负责组织的职权分配并管理其运作。 对组织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组织洞悉环境中存在 的影响组织发展的利弊因素,从而为组织决策提供必要 依据以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
组织环境的四种分类
三、权力在组织传播中的不同情形
就组织而言,权力是指对人、财、物等组织资源的支配 和处置权。功能主义的权力观认为,权力的存在在于保 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从权力来源的角度,可以将组织权 力分为显性权力和隐性权力。显性权力来源于组织制度 设计的赋予,在这个意义上该权力是合法的。隐性权力 的来源较为复杂,可以将显性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都称 为隐性权力。有一些隐性权力是显性权力延伸而来,可 以从进一步追问某些显性权力的合法性来审视这些隐性 权力。对组织中隐性权力的揭示,是组织传播理论中批 判学派的宗旨。
二、信息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 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平行传播 除了上述在正式的信息传播之外,组织内还存在大 量的非正式传播。
三、组织的文化传播
循着把组织类比为家庭的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 的思路,出现了探寻影响组织诸因素的整体化阐释理论, 也即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人格”。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 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 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 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 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 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第四节 组织传播中的人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但身处组织中的人,除了作为人本 身的意义之外,更多地被打上了组织的烙印。组织传播 中“人”的情形是怎样的? 组织中“人”对组织传播有什么影响?怎样影响?
一、人在传播中对组织的依赖
组织是具有特定目的,具有一定结构,经由制度进行规 范和保证的群体。组织目标的达成需要组织成员共同的 努力。组织的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各安其位、各行其 职”,以保证组织高效运转。组织对组织成员一体化的 要求,使组织成员形成对组织的认同。组织不仅为组织 成员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而且是组织成员实现自我的 场所。尤其在组织变动缓慢的时期,就企业这样的组织 而言,一个人的一生仅隶属于一个组织并不少见。终其 一生的付出,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了很深的心理依赖。 组织就是自己的“家”,它给组织成员提供心理上归属。 这种情形在不同文化圈层的表现程度不同,西方人对组 织依赖远没有东方人那样强烈。
组织正常运转需要组织规范加以保证。组织规范除了明 文确定的制度之外,还包括组织成员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一些行为标准。 个人成为组织中“人”,其心理个性会因组织规范的制 约而出现新的特性。 群体压力导致组织成员在行为上的“从众”现象。 “从众”行为尤其在组织决策时表现得较为明显。尽管 很多组织在决策时较为重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意见 仍然难以得到表达和采纳。常见的做法是,很多组织把 “全员参与”式的民主决策当成了一种形式,尽管也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组织成员畅所欲言,但在最后决策时 并不考虑组织成员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