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拉弗曲线的宏观税负分析
税务规划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
本科中期论文成绩评定表题目: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专业:财政学(税务筹划)院系:财政和公共管理学院年级:2008级学号:080407001姓名:李海霞指导教师:蔡红英职称:教授湖北经济学院财政和公共管理学院制二○壹○年九月二十日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关于我国税收负担的合理区间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对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的研究主要从俩个角度切入:壹是寻求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原理是根据拉弗曲线探索最优税率;二是从税负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对经济增长最有利的宏观税负水平。
壹、国外关于宏观税负的研究国外流行应用拉弗曲线来研究宏观税负问题。
所谓拉弗曲线,是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974)设计且提出的,目的于于形象地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
供给学派分析了税收对劳动、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3个主要观点:第壹,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意愿,而低边际税率会刺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包括物质投资和人力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第三,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壹定按同壹方向变化,甚至可能呈反向关系运行。
实际上,从壹般的拉弗曲线图来见,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呈现严格的凹函数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只具有理论意义,实际数据是否能够很好地拟合出这样的曲线尚存疑问。
于拉弗曲线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先后对其做过实证研究。
Stuart(1981)运用拉弗曲线对瑞典的数据研究表明,瑞典当时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平均边际税负是70%,由于20世纪70年代瑞典的实际税负为80%,因此能够说明瑞典的宏观税负处于拉弗曲线向下倾斜的壹侧。
VanRavestein和Vijlbrief(1988)发现荷兰1985年的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为70%,而当时的实际税负为67%,因此荷兰的宏观税负处于拉弗曲线向上倾斜的壹侧。
关于我国当前宏观税负水平的多视角判断分析
论文摘要:分别从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国际横向比拟、公共产品供给、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四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状况。
论文关键词:宏观税负 ; 大中小三种口径 ; 国际横向比拟 ; 公共产品供给 ;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21 年,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推出了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紧随法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
这一榜单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的学者认为?福布斯?计算所采用的方法不合理,中国的税负远不如其他一些国家高。
他们认为尽管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收入保持着较快的开展速度,但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仍相对较低, 2021 年仅为 18%。
〔朱青〕 ; 也有的学者认为?福布斯?的计算方法虽有片面性,但中国税负较高也是一个事实〔安体富, 2005〕。
一个国家的税负水平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考察,本文将简要从宏观层面考察我国目前的税收负担水平。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收负担总水平 , 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
判断一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有不同的标准,为了比拟客观的评价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本文将从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国际横向比拟、公共产品供给、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四个角度简要考察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现状。
1从大、中、小三种统计口径看我国的宏观税负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统计口径。
通常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称为小口径宏观税负;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称为中口径宏观税负,这里的财政收入是指包括税收收入在内的预算内财政收入 ; 政府收入占 GDP的比重, 称为大口径宏观税负,其中政府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 , 还包括了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名义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和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 , 即它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 000000000 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
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
理论界把宏观税负分为三个口径,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占gdp 比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是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
宏观税负的高低,表示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功能的强弱,是政府制定各项具体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
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课题。
斯卡利(1991)估计了103个国家1960-1980年总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平均来说,税收占gdp比重不超过19.3%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最大化,在宏观税负大于45%时,经济增长率倾向于0,然后是负增长。
正因为宏观税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我国的学者结合国情对宏观税负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郭彦卿(2010)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在达到最优税负水平之前,适当提高宏观税负可以促进投资于经济的增长。
当宏观税负超过最优税负水平之后,提高宏观税负会使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不利于促进社会投资与经济增长。
从国内外规范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是倾向于认同过度征税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的。
本文也持同样的观点,即宏观税负要维持一个适度的水平,宏观税负过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理论基础供给学派的阿瑟拉弗(1974)认为税率,税收与生产率之间理论上存在着一条倒u型曲线,即“拉弗曲线”:高宏观税负不一定就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又不一定要实行高税负。
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财政支出最大与国民产出最大不相容原理告诉我们,税收收入最大化与国民产出最大化是不相容的。
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国民产出并不是最大,国民产出是税率的减函数。
换句话说,若税收负担达到最大值,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产出随税率的提高而降低。
宏观税负不是越高越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当然,也不是说税负越低,经济就发展越快,关键是如何把握税负的“适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拉弗曲线与税收详细分析
4.11.2 拉弗曲线与税收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拉弗曲线。此处会用到上文的结论:消费者盈余决定销 售量,价格决定最低消费者层次。 首先假定消费者利益为 B(benefit ) ,产品价格为 P(price) ,销售量为 Q (quantity) ,销售额为 S(sales) ,总税收为 y,消费者盈余与销售量呈正比例, 比例系数为 k(现实中消费者盈余与销售量正相关,但不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 则销售量 Q=k(B-P)。设税收与产品价格成比例,设为 x,则单产品税收为 Px, 而税收会减低消费者盈余,所以此时销售量 Q=k(B-P-Px),销售额等于销售量 与价格的乘积,即 S=PQ=P[k(B-P-Px)]。则税收总额为销售总额与税率的乘积, 即 y=Sx=P[k(B-P-Px)]x=kP2[-x2+x(B-P)/P]=kP2[-(x-(B-P)/(2P))2+(B-P)2/(4P2)]=-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4.11 拉弗曲线与税收分析
在经济学界,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Arthur B Laffer)知名度颇高。 拉弗先生以其“拉弗曲线”而著称于世,并当上了里根总统的经济顾问,为里 根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出谋划策。
4.11.1 拉弗曲线简介
“拉弗曲线”是专讲税收问题的,提出 的命题是:“总是存在产生同样收益的两种 税率。”主张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 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与拉弗同时代也同 为供给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的裘德 ・万尼斯 基(Jude Wanniski)对此作出了扼要解释:“当税率为 100%时,货币经济(与 主要是为了逃税而存在的物物交换不同)中的全部生产都停止了,如果人们的 所有劳动成果都被政府所征收,他们就不愿意在货币经济中工作,因此由于生 产中断,没有什么可供征收 100% 税额,政府的收益就等于零 ”。税率 从 0~100%,税收总额从零回归到零。“拉弗曲线”必然有一个转折点,在此点之 下,即在一定的税率之下,政府的税收随税率的升高而增加,一旦税率的增加 越过了这一转折点,政府税收将随税率的进一步提高而减少。设税率为 F 点是 税收达到最大值 E,则 EF 线以右的区域被称为税收禁区。“拉弗曲线”认为: 税率高并不等于实际税收就高。税率太高,人们就被吓跑了,结果是什么经济 活动都不发生,你反而收不上税来。
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分析
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分析作者:吴德燚来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5期[摘要] 合理的宏觀税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根据拉弗曲线的理论,存在一个最优税率,使得经济增长最快。
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宏观税负的现状,并就如何优化宏观税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税负经济增长拉弗曲线一、税收负担及其意义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者负税人,因国家征税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
它通常定义为税收价值对某一经济总量价值的相对比例。
从研究的口径大小来看,税收负担可以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
若从总体纳税人的角度来观察,称为宏观税收负担;若从个别纳税人的角度来分析,则称为微观税收负担。
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 又称宏观税率,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 的税收收入占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 即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 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
合理的宏观税负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宏观税收负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方面既能保证国家在不侵蚀税基、涵养税源的基础上筹集到充足的财政收入, 满足国家履行职能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适时适度的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促进国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 它是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及原因分析1.我国宏观税负现状。
根据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的最新公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数据,中国继续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税负痛苦指数是152。
第一和第二分别是法国和比利时,税负痛苦指数是166.8和156.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
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为积极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对税收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鼓励出口、投资、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和税收部门的努力增管,也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
拉弗曲线的深度分析
拉弗曲线的深度分析——兼析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政策涵义李珍刘志英(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摘要:目前,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不利。
本文作者主张个人所得税应成为再分配的调节工具之一,适当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机制并不会想像的那样伤害效率。
但强调效率的人会以拉弗曲线为依据,主张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
本文对拉弗曲线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证明拉弗曲线在说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时,存在理论缺陷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关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些思想。
关键词:拉弗曲线、个人所得税、贫富差距由于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强调效率的初次分配政策、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等等因素共同作用,中国的贫富差距的扩大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967年的0.15上升到2000年的0.458,已处于警戒线,现在东西部、城市与农村、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有扩大的趋势。
从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上看,有自然秉赋条件不同引起的贫富差别,也有市场失灵、竞争起点不平等等原因引起的贫富差别,还有非法的收入引起的贫富差别。
在此背景下,政府运用适度的再分配手段对贫富差别进行调节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个人所得税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因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讨论成为热点问题。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个人所得税以聚财为目的,对提有个人所得征税,并降低边际税率。
另一种意见主张个人所得税以提高免征额,以利低收入于,另一种反对减税。
已有的文献表明,主张减税者所用的两个主要依据,一是从国际经验出发,认为减税与国际税制改革潮流相一致;一是拉弗曲线,认为高税率会伤害效率,因而是不可取的。
反对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的人,多半是从公平的角度出发的;也有人从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出发,主张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以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本文作者是持后一种意见的,主张现阶段应重视个人所得税对贫富差别的调节功能。
本文试图对拉弗曲线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于拉弗曲线的理论思考与例证——兼论税收和税基相容原理
・
9 8・
经 济与 管理 评论 财政金融研究 零 。( 1 ) 式表明, 税 率 为 0时 , 税基 最 大为 o 【 , 税 基 随
着 税 率 R 的 增 加 而 减 少 , 当 R 营 时 , 税 基 取 得 最 小
值0 。税基 税率 曲线 的二阶 导为 0 。 在 这种 情况 下 , 税 基税 率 曲线 为一条 直 线 , 图形
合, 也 即选择低税率 。 ( 二) 税收税率曲线分析 式( 2 ) 经过变换 , 税收税率 曲线 ( 即拉弗 曲线 ,
一
、
在税率可调区间 , 当税率为零 时, 税收为零 , 之后税 收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 , 当税率 到达 5 0 %时 , 税 收达到最大化。此时 , 如果税率继续提高 , 将进入禁 税区 , 税收与税率成反 比关系, 税率越高 , 税收越低 ,
当税 率达 到 1 0 0 %时 , 税 收 减少 至零 。
笔者认为 , 拉弗曲线理论并不仅仅单指税收税
率 曲线 ( 亦 即通 常所 说 的拉 弗 曲线 ) , 还应 当包 含 税 基税率 曲线 。为 了简 化 分 析过 程 , 假 设 税 基 和 税 率
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 税基税率曲线满足以下形式 :
G=O t 一1 3 a, 0<仪≤1 3 ( 1 )
前述 是 基 本 的拉 弗 曲线 理 论 , 也 是 学者 们 通 常
一
出, 描述的是税收收入 ( 简称税 收) 和税率之间的关
系
般理解的拉弗 曲线 理论 。接下来 , 笔者将从更广
泛意 义上 论证 拉弗 曲线理 论并 辅 以数理 证 明 以扩 展 拉弗 曲线 理论 。 ( 一) 税 基税 率 曲线分 析
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实证研究——基于拉弗曲线理论
Y , / Y 。 = ( 1 一 r ) , k > 0
因为 当 r = 0时 , Y s = Y 。 , r : l时 , l , = 0 , 所以 k = l 。则 政 府 收入 为 : 】 , ・ r = Y 0 ( 1 - r ) r = Y o ( r — r 2 ) 这 就是 最 简单 的拉弗 曲线 的数 学方 程 。 推广到一般情况 , 假定生产积极性随留率增加的一般形式是 : y 。 ( 1 一 r ) 。 , a > l , 则政府收人为 : y l , 。 ・ r ( 1 一 r ) 。 ( 当a : l 时, 即为标 准 的抛 物线 型 拉弗 曲线 。 ) 事 实上 , 。作 为 民众对 留率 的反应 指 标是 很 难确 定 的 , 并非 仅用 一 个 常数 就 能衡量 的。 而 且影 响 政府 收入 的 因素不单单是政府的税收 , 还包括银行的利率等等 。因此 , 该推导只能用于表现政府收入随税率增加而先增后
一
二、 理 论 基 础
阿瑟 ・ 拉 弗 即兴 在餐 桌上 描 画 的抛 物线 虽 然能 很 好 的说 明政府 收 入 和税 率关 系 , 但是 , 由于 缺乏 缜 密 的推 导和证 明 , 人们 对 这条 “ 餐桌 曲线 ” 一 直颇 有争 议 。下 面根 据几个 简单 公 认 的经 济条件 , 对拉 弗 曲线进 行 粗 略 的
国实际的税收负担率是没有任何意义 的。 因此 , 我国学者提出了大、 中、 小三个统计 E l 径的宏观税负。 显然 , 小口 径 的宏 观 税负 不能 真正 反 映政府 财政 能力 及纳 税人 的实 际负担 ; 而 大 口径 的宏 观税 负 由于覆 盖 面太 大 , 在 获取 统计数据方面存在很大障碍 。因此 , 为准确衡量我 国国民经济主体的负担水平 , 笔者采用中口径 的宏观税 负这 指标 。
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
本科中期论文成绩评定表题目: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专业:财政学(税务筹划)院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年级:2008级学号:080407001姓名:李海霞指导教师:蔡红英职称:教授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制二○一○年九月二十日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关于我国税收负担的合理区间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对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寻求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原理是根据拉弗曲线探索最优税率;二是从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对经济增长最有利的宏观税负水平。
一、国外关于宏观税负的研究国外流行应用拉弗曲线来研究宏观税负问题。
所谓拉弗曲线,是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974)设计并提出的,目的在于形象地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
供给学派分析了税收对劳动、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3个主要观点:第一,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意愿,而低边际税率会刺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包括物质投资和人力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第三,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呈反向关系运行。
实际上,从一般的拉弗曲线图来看,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呈现严格的凹函数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只具有理论意义,实际数据是否能够很好地拟合出这样的曲线尚存疑问。
在拉弗曲线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先后对其做过实证研究。
Stuart(1981)运用拉弗曲线对瑞典的数据研究表明,瑞典当时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平均边际税负是70%,由于20世纪70年代瑞典的实际税负为80%,因此可以说明瑞典的宏观税负处于拉弗曲线向下倾斜的一侧。
Van Ravestein和Vijlbrief(1988)发现荷兰1985年的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为70%,而当时的实际税负为67%,因此荷兰的宏观税负处在拉弗曲线向上倾斜的一侧。
税收经济学
拉弗曲线的拓展与最优宏观税负模型一、拉弗曲线及其拓展( 一)拉弗曲线的含义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是西方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的重要内容,而有重要影响的当推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有关税收负担与税收收人或经济关系的曲线,即“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的示意图如下:如图 1 所示的曲线是说明税率与GDP或人均GDP之间的一个函数关系该曲线表示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为:(1 )在一定资源(广义的,包括自然、人造及人力)和环境(主要指体制、法律、政策、文化传统等)条件下,税率由低(0 点)向高(A点)提升时,经济水平也将得到提高,换言之,在曲线的OFA’段,税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当税率超过A点继续提高,则经济水平开始降低,因此通常称 AA’B为课税的禁区。
这表明,为获得最佳经济收人(或经济增长),税率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应有一个最优税率,即图中A 点处,它是税制设计的理想目标模式。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应一定经济水平的税率过低和过高都将不利于进一步的经济增长。
税率过低致使财政收人不能支付在该经济水平下政府应承担的各种公共支出,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而制约经济的增长;税率过高导致私人和企业负过重 ,影响和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并影响各种资本的积累而削弱经济主体的活力,从而导致经济的停滞甚至经济的下降。
因此 ,一定的经济水平应有一个最优税率与之对应。
( 3 )该曲线还表明 ,基于上述同样的理论,取得同样多的经济收人 (或税收收人),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C点和D点可以实现相同经济效果,而C为高税率,D为低税率。
E 、F点也表示这个意思。
拉弗曲线在研究税负与税收收人或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有其重要的影响,在理论上证明了税负、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最优的结合点。
这要求宏观税率是不可以随意地确定,而是要依据本国经济水平、经济增长目标、社会文化传统、体制、法律、政策等等一些因素而科学地确定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有序的发展。
拉弗曲线对税率设计有何启示
拉弗曲线对税率设计有何启示?不论是从理论分析上还是从各国的税收政策所产生的后果来看,拉弗曲线的经济效应是的确存在的。
因而,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民间投资缺乏的情况下,拉弗曲线对我国税收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要制定适当的税制以促进经济增长减税不一定会降低宏观税负。
税率的高低、税收制度是否合适,不应该看税负的高低大小,而应着重考虑这种税率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税率严重扭曲了经济主体的选择,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即使财政收入不足也应采取降低税率等减税政策,况且这种减税政策也未必会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从税收理论角度看, 税制的设计应在税收收入与最佳税率之间展开。
我们设计税制时,在考虑到获取必要的税收收入的同时,尽量避免劳动者因税收而选择休闲或生产者因税收选择从事地下经济或放弃投资。
税制的制定绝不应该使纳税主体的经济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尽管现实生活中税制往往会因一国的政治、货币政策、工资政策、经济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这都不应该成为税率过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
但是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这种税制设计决不是理想化的选择,而是在现有税制基础上的不断调试和完善。
2、税收政策的选择要谨慎在寻求税收总量增长时,提高税率不一定是政府的最佳选择。
税率的提高未必会使税收总量增加,财经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把“蛋糕”做大,通过增加产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来增加税收收入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税收政策的重要作用。
拉弗曲线表明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以鼓励投资应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而且,在国际性的经济循环当中,较低的税收负担是一种比较优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资本和技术要素瓶颈制约的情况下,为了吸引短缺要素的流入,在制定税收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国际竞争的需要,切不可只顾暂时的财力需要任意增28 税。
从我国来看,简单地统一内外资所得税近期看并不可取,应继续给予外资一定的优惠,特别是要向有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出口创汇、人力资本和科技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产业部门倾斜,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探讨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探讨主要探讨了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应该考虑的两个因素: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结合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标签:宏观税负;经济增长;公共服务1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1.1 宏观税负的总量与经济增长判断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是要看宏观税负水平是否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税收对总产出的乘数效应是负的,即对经济的作用是负向的。
但是,供给学派认为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并非单纯的负效应,拉弗曲线描述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后,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因为过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此时减税可以刺激经济。
而一个最佳的税收负担率既可保证税收持续增长又可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无法通过拉弗曲线得到一国的最优税率,但是如果税率过高则必然会侵蚀税基,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1987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一国宏观税负水平与该国人均GDP呈正相关,人均GDP在26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13%左右;人均GDP在750美元左右的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20%左右;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23%;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30%。
2008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而自1994年税改以来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水平基本上维持在30%以上,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偏高的。
因此,我们需要参照发达国家处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时的税负水平以及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我国目前实际的宏观税负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探讨合理的税负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税负水平不得与经济增长的需要相背离。
1.2 宏观税负的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践中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相当一部分的比重来自于制度外收入。
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
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摘要: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有重要影响首当推美国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他提出了有关税收负担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关系的曲线,即拉弗曲线。
税负水平的上下不仅决定政府职能能否正常履行,而且影响经济开展。
宏观税负客观上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宏观税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财政自身的开展。
本文以1993~2006年为实证分析区间,估计出我国最优宏观税负为23~30%。
我国的宏观税负已经处于最优区间。
关键词:拉弗曲线宏观税负经济增长对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上下的研究,一直存在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我国宏观税负过高, 财政困难主要是来自于纳税人缺乏监督所导致的浪费。
其二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与西方国家相比甚至可以说偏低。
偏低的宏观税负将导致财政开支困难, 造成经济结构调整乏力、第三产业开展停滞不前、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 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较高还是较低? 本文将从理论上论证在我国当前条件下最优宏观税负应该维持在何种水平, 并对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一、文献综述供应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从分析经济与税收的关系出发, 对最优税收规模问题进行了线性分析, 后人将其称为“拉弗曲线〞。
由此将最优税负引向了深入研究。
根据拉弗曲线, 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高宏观税负不一定就能获得高收入, 而获得高收入又不一定要实行高税负。
第二、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并制约。
从理论上说, 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正确宏观税负水平, 并应以这个最正确宏观税负水平作为税制设计的依据。
1983年, 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高级参谋基斯?马斯顿选取21个不同类型的国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考证了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根本关系, 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低税负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大于高税负国家, 高的税收收入必定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
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
拉弗曲线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
李娅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有重要影响首当推美国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他提出了有关税收负担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关系的曲线,即拉弗曲线.税负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政府职能能否正常履行,而且影响经济发展.宏观税负客观上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宏观税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财政自身的发展.本文以1993~2006年为实证分析区间,估计出我国最优宏观税负为23~30%.我国的宏观税负已经处于最优区间.
【总页数】1页(P294)
【作者】李娅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拉弗曲线的中国宏观税负分析 [J], 郝东
2.宏观税负已处于最优税负上限 [J], 刘普照
3.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实证研究——基于拉弗曲线理论 [J], 王凤英;张莉敏
4.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 [J], 郭彦卿
5.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研究应用 [J], 何利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业税税负测算:基于拉弗曲线视角的研究
物业税税负测算:基于拉弗曲线视角的研究李文;李畅【摘要】未来开征物业税已经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方向.文章运用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税率和税收之间函数关系的模型印"拉弗曲线",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流转税和所得税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已进入拉弗禁区.目前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过少,税率较低,可以开征房地产保有阶段的税种一物业税.对个人住房征税是物业税的税制设计中难度最大的部分,由此带来的家庭税负尤其敏感.对房地产拥有所有权的个人在规定年限内每年征收物业税,从而使房地产购买者的持有成本增加,文章运用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得出物业税的开征将使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量增加、无效需求量减少,抑制房价泡沫,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理性回归.文章以哈尔滨为例,对个人住房征收物业税税负进行测算,设定了相关参数,运用统计分析法测算中等收入家庭在不同税负下相应的税率变化.最后,从居民家庭税负变化角度,提出对个人住房征收物业税的具体实施时间及步骤.【期刊名称】《会计之友》【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物业税;税负;测算;拉弗曲线【作者】李文;李畅【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一)拉弗曲线基本内涵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运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对税收负担、税基、税率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描述,建立了一个反映税率和税收之间函数关系的模型,这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图1),图中横轴代表税率水平,纵轴代表税收收入。
(其中:E点代表最佳税率点,A、A'、B、B'代表不同的税率,A与A'税收收入相同;B与B'税收收入相同;)该图说明:1.在税率为零时,政府没有税收收入;如果当税率为100%时,意味着人们要把全部收入用来纳税,政府会因为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而税收收入为零;2.当税率为B或者B'时,表明很低或很高的税率所产生的政府税收收入相同;3.如果税率B点提高到A点,税收水平会随之提高。
基于拉弗曲线的广东省财政收入合理性分析
基于拉弗曲线的广东省财政收入合理性分析从姚绍学博士在《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理论与实证》一文中提出的成果出发,以拉弗曲线为基础,利用Logistic函数和Compertz函数对广东省宏观税负率和GDP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广东省最优宏观税负率与GDP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对广东省财政收入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标签:拉弗曲线;Logistic函数;Compertz函数;宏观税负率;财政收入1导论1.1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财政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通过各种途径筹集的可支配社会资源。
在现代中国,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各种基金收入、国有企业收入、发行债务收入以及行政收入等等。
财政收入的规模,体现了政府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发展均有重要的反作用。
财政收入过大,会加重社会税负,打压社会工作积极性,限制社会经济发展。
而财政收入太小,则会导致政府赤字过大,无法正常履行职能,为社会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最终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一个适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从地方的角度看,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适度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而目前,对于广东财政收入规模合理性,存在多种说法。
其中,较多的民间人士认为,政府税负过重,政府行政费用过大,财政收入规模不合理。
而不少专家学者则认为,广东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间,应该保持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来保证政府在转型中得推进作用。
而且,在土地财政日益减少、地方债发行规模过大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寻找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财政之外的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所筹集的资金没有纳入财政收入,政府所掌握的资源没有完全反映出来。
为了让财政收入更好为经济发展服务,研究广东财政收入规模是否合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将利用拉弗曲线对广东省财政收入规模与广东省GDP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判断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是否合理。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商学研究生院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拉弗曲线的宏观税负分析作者:张晓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0期摘要:宏观税负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的税负总水平,是反映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对宏观税负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由于使用宏观税负时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导致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偏重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试图利用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设计的“拉弗曲线”,对我国2000~2012年间的宏观税负进行测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是否偏重的问题。
关键词:拉弗曲线;宏观税负;最优税率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税收负担是指在一定时期由于政府课税给纳税人或负税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负担。
按负担的层次划分,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按税收是否可以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收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按税收的调节效应划分,分为平均税收负担和边际税收负担。
因此宏观税收负担(简称宏观税负)只是税收负担的一种。
所谓宏观税负,又叫宏观税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税收收入总额占该国(地区)同期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表明国民经济总量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分割比例,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社会服务能力及财政功能的强弱。
一般来说,衡量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常用量化指标有以下三个:(1)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简称GDP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家税收收入总额(T)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计算公式表示为:GDP税负率=T/GDP×100%。
(2)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简称GNP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税收收入总额(T)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计算公式表示为:GNP税负率=T/GNP×100%。
(3)国民收入税负率(简称NI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税收收入总额(T)与同期国民收入(NI)之比,计算公式表示为:NI税负率=T/NI×100%;以上三个衡量指标,指标值越大,说明宏观税负越重。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一般是用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简称GDP税负率)来反映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而在我国,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且名目繁多,因此计算宏观税负水平可以有三个层次不同的统计分析口径:(1)狭义的宏观税负,即同一时期税收收入与GDP之比。
(2)中义的宏观税负,即同一时期财政收入与GDP之比,这里的财政收入即纳入预算内管理的收入,除了包括税收收入,还包括少量的其他收入(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
(3)广义的宏观税负,即同一时期政府的全部收入与GDP之比,这里的政府收入除了包括财政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本文只考查征税给纳税人或负税人带来的负担而不考虑税收以外的新负担,因此,本文采用狭义的宏观税负作为计量标准。
二、我国2000年~2012年的宏观税负分析2000年~2012年间,我国GDP实现了年均14.55%的增长率,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税收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来源,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客观上税收收入的绝对数额也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12581.51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100614.28亿元;同时宏观税负也稳步提高,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的12.68%提高到2012年的19.37%,增长了6.69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国民经济所承担的税收负担逐步增加。
这逐年增长的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通常,衡量宏观税负是否合理有以下两个标准:(1)经济发展标准。
通常,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宏观税负水平会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但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一致。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宏观税负率与GDP增长率大致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2007年,宏观税负率与GDP增长率同向变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宏观税负水平也逐步提高符合客观规律;第二阶段:2008~2012年,宏观税负率与GDP增长率反向变动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降但宏观税负率却还在逐步上升,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除2008年外,宏观税负率均远远大于GDP增长率,最大的年份相差9.57个百分点,近10个百分点,这一阶段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按照经济发展标准,2007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税负偏重;(2)政府职能标准。
政府的职能范围涉及到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宏观税负水平是否合理就要看其是否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相匹配。
下面选取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教育来分析。
综合表一、表二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随着政府从社会集中的经济资源越来越多,提供教育服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绝对数额上看,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从2007年的712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242.1亿元,增长了近2倍;从相对数额上看,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2007年的14.31%提高到2012年的16.87%,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但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对应的另一项支出——行政支出相比,除2012年以外,6年间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高于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行政支出所占比重过高,挤占了政府用于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全面履行,也导致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宏观税负也是偏重的。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运用拉弗曲线对2000~2012年间国民经济总量承担的宏观税负进行测定。
三、拉弗曲线测定2000年~2012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1)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设计的,用以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其基本含义是,随着税率的逐渐提高,税收收入先随之增加且会在某一定点达到最大值,当税率高过这一定点时,税收收入不仅不会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反而会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优税率,既能保证经济发展,又能保证税收收入最大化。
下面用图一对这一现象加以说明。
图中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
当税率在圆点时税率为0,表示政府不征税此时政府收入也为0;当税率从圆点O出发到C点时,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逐级提高也不断增加并在C点达到最大值,且当税率在C点时,实现了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大限度,因此C点的税率为最佳税率;税率一旦超过C点后,税率沿着C点向D点逐步提高,由于过高的税率打击了人们工作和投资的积极性,结果是什么经济活动也不发生,因此税收收入会因人们减少工作和投资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当税率提高到D点时为100%,意味著人们将所有的收入都有用以纳税,因此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由于没有税收的源泉故此时税收收入又为0,因此通常把C点向右的区域称作“拉弗禁区”,也就是说在设置税率时不应该超过C点到达C点向右的区域。
表一 2000年~2012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及宏观税负率项目税收收入(亿元) GDP(亿元)税收收入增长率 GDP增长率宏观税负率2000 12581.51 99214.55 17.78% 10.64% 12.68%2001 15301.38 109655.17 21.62% 10.52% 13.95%2002 17636.45 120332.69 15.26% 9.74% 14.66%2003 20017.31 135822.76 13.50% 12.87% 14.74%2004 24165.68 159878.34 20.72% 17.71% 15.12%2005 28778.54 184937.37 19.09% 15.67% 15.56%2006 34804.35 216314.43 20.94% 16.97% 16.09%2007 45621.97 265810.31 31.08% 22.88% 17.16%2008 54223.79 314045.43 18.85% 18.15% 17.27%2009 59521.59 340902.81 9.77% 8.55% 17.46%2010 73210.79 401512.80 23.00% 17.78% 18.23%2011 89738.39 473104.05 22.58% 17.83% 18.97%2012 100614.28 519470.00 12.12% 9.80% 19.3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表二 2007年~2012年教育支出、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项目 C(亿元) J(亿元) X(亿元) J/C(%) X/C(%)2007 49781.35 7122.32 12215.68 14.31% 24.54%2008 62592.66 9010.21 14096.40 14.39% 22.52%2009 76299.93 10437.54 14159.24 13.68% 18.56%2010 89874.16 12550.02 15124.08 13.96% 16.83%2011 109247.79 16497.33 17601.63 15.10% 16.11%2012 125952.97 21242.1 20145.89 16.87% 15.99%其中:C:财政支出,X:行政支出,J:教育支出, J/C: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X/C: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2)运用拉弗曲线测定2000年~2012年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前面的数据分析得出了我国宏观税负偏重的结论,宏观税负偏重,政府得到了直接利益,满足了政府财政开支的需要,但是却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确定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率。
首先将2000年~2012年间的宏观税负和GDP增长率作散点图,得出两者之间的拟合图形是开口向下的半抛物线轨迹,再运用数理统计中的一元二次曲线方程的方法,将2000年~2012年间的有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选取GDP增长率为因变量,宏观税负率为自变量,其模型为:Ygdp=at2+bt+c,其中:Ygdp为GDP增长率,t为宏观税负率,a、b、c为为回归模型中的待定参数。
进行eviews统计分析,得到回归结果:Ygdp=-46.09t2+15.61t-1.16T (-1.5106)(1.5762)(-1.4546)R2=0.9981, R-2=0.9900,F=1.7846由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到:R2=0.9981,修正的可决系数R-2=0.9900,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Ygdp=-46.09t2+15.61t-1.16的一元二次曲线方程存在极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