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成人的心理或者学前儿童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包括三层意思:(一)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二)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一指人周围存在的一切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也包括人自身内部的生理状态。
(三)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能动性一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并作用于现实。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发展一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儿童语言发展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例如:孩子学走路,有段时间要扶着走,从扶着走到放开手独立迈几步,再发展到跌跌撞撞地走,最后才到完全独立自如地走路(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谈到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涉及儿童心理学中两个常见概念:关键期和危险期。
1.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2.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例如,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已开始出现,到10 来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2 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会说话。
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
3.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如何发展以及朝什么方向发展,这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跟内因相适应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
第三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C2.B3.A4.AD5.C
二、名词解释
1.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皮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可以使人在触摸中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轻重、粗细、光滑等属性进行感知,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一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C2.ACD3.BC4.A5.B
二、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发展有广义的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2.遗传素质是后代通过遗传从亲代获得的一些生物特征,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实验法是指在可控条件下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条件,引起儿童心理发生变化,从而揭示这些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根据实验是否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可以将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具有实践意义;实验室实验法能够严格控制无关条件的干扰,但由于实验是在认为条件下进行,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距,因此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终极版)
42
2020/3/1
发展的年龄特征
对异性的向往。躯体发育的成熟还会导致 青少年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青少年 从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逐步过渡到对几 乎所有异性的狂热期,最后到专注于一个 异性的浪漫恋爱期。
43
2020/3/1
2020/3/1
44
介绍与年龄阶段有关的几个概念:
●关键期 ●敏感期 ●转折期 ●危机期
50
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3~6岁
此时期可以多带孩子游 览参观,开拓视野,多 讲一些童话故事,并增 置智能玩具等。
2020/3/1
51
几个关键期
0-2岁是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是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
46
2020/3/1
关键期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 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 先提出这一概念。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 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 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 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 一现象称为“印刻学习”。 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 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 到母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 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 了。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34
2020/3/1
发展的年龄特征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 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 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成熟期前倾”就典型地反映了由物质生活 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普遍提 前,与此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也提早出现。
13
2020/3/1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 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4(中央电大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第至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横向研究: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 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5.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 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 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
8.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9. 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10.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1.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12.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13.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14.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5.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_ ,再前后_ ,然后是左右_ 。
16.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_感知者_ 、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17.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_ 、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18.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9.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20.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2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o-13、14岁2.以下属新生儿并无条件反射的就是(a)。
a.脚掌散射b.吮吸反射c.转为散射d.张嘴3.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4.在具体内容形象思维阶段,儿童靠(b)展开思索。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5.(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嘴6.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就是最早发生的,也就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7.以下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存有(d)。
a.重复b.对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8.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及的?(a)a。
他律道德水平b.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9.将结构性游戏做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就是(c)。
a.1岁b.2-3岁c.4岁d.7岁10.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后,共20分后)11.发展的连续性重点叙述量的多寡。
(√)12.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13.遗传具备关键促进作用,它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4.明晰的条件反射的发生被指出就是心理出现的标志。
(√)15.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6.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脆弱,重现出来的恐惧也越少。
(√)17.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18.幼儿只有机械鼓腮没意义鼓腮,没必要鼓励其展开意义鼓腮。
(×)19.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1. 婴儿(0-1岁):婴儿期是人类一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
研究婴儿的心理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感知和知觉能力的发展(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发育)、情绪发展(如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能力)、认知发展(如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性发展(如父母依恋和社会互动)等。
2. 幼儿(1-3岁):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如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自主性发展(如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认知发展(如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社会性发展(如同伴关系和游戏行为)等。
3. 学龄前儿童(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研究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智力发展(如语言、数学和空间能力)、社会性发展(如同伴关系和合作行为)、情绪与自我调节的发展、道德发展(如道德判断和道德意识)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通过对这些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
12-18岁
18-24岁 25-65岁 65-
忠诚
爱 关心
不确定感
孤僻和疏离 自私
明智和完美无憾 绝望与悲观沮丧
二、行为主义观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刺激 反应 联结
• 经典行为主义 •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 主要观点:摒弃“意识、动机、思 维”等主观性强的概念,而推崇 “对行为的观察研究” • 关于发展的机制:经典条件反射 • 评价:推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忽视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将人 与动物等同起来。
性器期 (3-6岁)
• 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 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 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 欲幻想。
•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 而且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 • 这时的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并对同 性父母产生嫉恨: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 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 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现;在女 性,可能会过分认同母亲和女性形象,一方 面以引诱或挑逗的表现吸引男性,另一方面 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 子。
• 重要概念: 观察学习; 替代性强化和惩罚; 自我效能; 模塑作用(modeling)/榜样作用;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适应、平衡、动作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 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发生认识论
催眠情境
用作催眠的图片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儿童在这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内,思维、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下面将探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关键理论和相关的重要问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
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渐进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孩子的认知发展会对他们的情感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而情感和社会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认知发展。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环境,支持孩子全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键理论之一是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这个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逐渐从具体操作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传感期到操作期、形成期和运算期,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教育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提供恰当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
此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还关注儿童的情感和社会发展。
在学前阶段,孩子开始建立情感关系,他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并开始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
社会发展方面,孩子开始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这些情感和社会技能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因此,教育者应该提供一个支持社交和情感发展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的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还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例如,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学前阶段,孩子开始学习语言和沟通,并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可以帮助教育者提供合适的语言刺激和支持孩子的语言发展。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在学前阶段,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认知,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并开始建立自我形象和价值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即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即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6、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7、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8、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9、记忆恢复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10、自我中心语言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11、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12、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3、依恋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14、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15、性别稳定性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6、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C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A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B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A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A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A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D 7.一般认为,婴儿从()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A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
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B 9.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B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再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A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
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B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B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D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学科领域。
它主要关注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与这些发展相关的因素和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儿童的感知、思维、语言、记忆、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儿童在初级阶段开始发展思维能力,能理解和运用符号、符号基本操作等。
2. 儿童的情感发展:研究儿童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情感发展。
例如,研究儿童的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同理心等。
3. 儿童的社会发展:研究儿童在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研究儿童的友谊、合作、规范意识、角色扮演等社会行为。
4. 儿童的身体发展:研究儿童在运动、卫生、营养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研究儿童的运动技能、身体发育、生理需求等。
5. 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例如,关注儿童的自尊、焦虑、抑郁、注意力等问题,提供儿童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等。
通过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和问题,并为儿童的教育、保健和亲子关系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6. 儿童的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研究儿童在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自己的性别身份,并通过性别角色习得性别特定的行为和价值观。
7. 早期教育与幼儿园发展:研究早期教育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幼儿园环境对儿童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8. 家庭背景与儿童发展:研究家庭环境、父母亲和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的支持、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9. 儿童游戏与玩具:研究儿童玩耍的功能、意义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游戏与玩具对儿童智能、发展和社交能力的作用。
10. 幼儿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幼儿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案和策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研究的范畴广泛,旨在帮助了解和促进0-6岁儿童心理发展,为儿童的教育、保健、家庭和社会提供支持和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学前儿童学D、学前儿童的心理2、()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A、关键期B、敏感期C、危险期D、临界期3、以下哪类反射不属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A、吞咽反射B、眨眼反射C、强直性颈反射D、食物性条件反射4、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早期的学习、劳动和()。
A、游戏B、想象C、模仿D、跑、跳5、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孩子B、多血质的孩子C、粘液质的孩子D、抑郁质的孩子6、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7、婴儿的触觉探索有两种形式是()。
A、手的探索和脚的探索B、手的探索和眼睛探索C、口腔探索和眼睛探索D、手的探索和口腔探索8、人的一生中词汇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1-2岁B、3-7岁C、6岁后D、2-3岁9、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决定性条件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人天赋D、环境和教育10、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11、“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语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2、幼儿同伴交往最主要的形式是()。
A、游戏B、学习C、聊天D、攻击13、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14、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A、观察力B、思维力C、注意力D、记忆力15、活泼好动,热情、善于交际、情感易变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16、根据花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A、怕B、怒C、悲D、爱17、幼儿思维的特点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要点提示分类: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要点提示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键期的理解:关键期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伦兹1935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5、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6、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7、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
8、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其优点是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
缺点是难以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容易形成抽样误差,造成虚假结果。
9、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其优点是可以使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测量个体变化的速率,取得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是耗时费力,对象有时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10、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11、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12、遗传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3、大脑的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关于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尤为关键,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学习能力。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儿童成长。
礼仪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儿童如何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社交能力。
儿童学会礼仪,有助于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出彬彬有礼的性格。
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培养儿童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形成初步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我意识对儿童的自尊心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者需要引导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分享和合作。
了解社会认知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成长。
通过对礼仪教育、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学前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填空题库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科学,旨在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发展,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下面是一篇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文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关于0-6岁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发展的科学研究领域。
在这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幼儿的大脑和心理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成熟。
因此,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认知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儿童的学习、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认知活动,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在幼儿期,他们开始认识、记忆和理解环境中的事物,并通过模拟、观察和实践来获得新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概念形成和逻辑推理等高级认知能力。
此外,情感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从与主要照料者的亲子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通过情感和表情的表达来建立与他人的联系。
学前儿童也开始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等,并逐渐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社交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领域。
幼儿通过与同伴和成年人交往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发展友谊和建立社会关系。
通过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他们学会分享、等待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同时,他们也开始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并开始构建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认同。
行为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在幼儿期,他们开始探索和发展各种行为方式。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他们也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通过学习规则、纪律和道德价值观,他们逐渐形成社会行为的规范。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发展,可以为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支持。
同时,研究还可以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有关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一)什么是心理(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1、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什么是心理发展(二)心理发展是有哪几个特点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3、发展具有平衡性(1)加速期:6岁之前第一个加速期,6岁到青年期前为第二加速期P7 (2)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Lorenz)提出(3)危机期: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Do tenor)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3)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一)什么是心理发展规律?(二)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第二节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一、研究的意义(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二、研究的任务(一)提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包括中种心理发展的总趋和年龄特征)。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机制。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一)纵向研究(二)横断研究(三)整体研究(四)专题研究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二)幼儿教师研究的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参与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教育实验法、作品分析法、家庭访问法)小结: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的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0岁-6、7岁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
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学习外国经验,总结本国实践经验,开拓和丰富我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宝库。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也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研究方法也更加综合化,应根据不同研究课题和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一)身体特点:1、软弱、娇嫩;2、头大、身长、四肢短(二)神经系统特点:1、脑的基本结构初具雏型;2、脑功能很不完善三、新生我的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反射——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二)无条件防御反射——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对新生儿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发生一、新生儿心理发生时间、标志:(一)发生时间:新生儿出生10天左右;(二)发生标志:喂奶姿势吮吸反射。
二、新生儿心理发生的特点(一)条件反射,形成速度慢;(二)形成后不稳定(三)不易分化三、为什么把条件反射出现作为儿童心理发生标志(一)从生理学上讲:条件反射是生理现象(二)从心理学上讲:条件反射又是心理现象第三节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一、为什么教育应从0岁开始(一)传统儿童观的转变1、排除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婴儿在等同于小动物2、不能低估新生儿童心理活动能力(二)现代儿童观的建立1、现代科技发展、诱发新生儿的心理潜能2、研究发现: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1)能看、能听、能记忆(2)能区别不同感觉信息(3)能接受许多信息,还主动发放信息(4)能用不同行为方式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状态(5)会用不同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二、怎样进行从0岁开始的教育(一)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生理上得到健康发展(二)创设一个心理发展的教育环境,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三)父母要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训练技术1、视觉功能训练2、听觉功能训练3、触觉功能训练4、嗅觉功能训练5、动作能力训练小结:出生后新生儿生理发育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是客观条件;新生儿仅有的无条件反射为主观条件。
新生儿具有很大的智能潜力,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这些潜力可以提早发掘。
大量事实证明:教育与不教育是大不一样的。
教育从0岁开始,这种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育(身高、体重、骨骼、肌肉)二、大脑的发展(一)结构发展1、脑重增加:1岁脑重900克,增加一倍多2、突触数量增多:见图示P93、髓鞘化进程快: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见图P5、P7、P8)(二)机能发展1、皮质兴奋机能增强2、皮质抑制机能发展(三)条件反射方式的变化1、定向反射强化方式2、模仿的方式3、动觉强化方式第二节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一)从整体→分化动作(二)从上部→下部动作(三)从大肌肉→小肌肉动作(四)从无意→有意动作二、身体动作发展(一)2-3个月抬头(二)4-5个月学翻身(三)5-6个月学坐(四)7-8个月学爬(五)9-10个月学站(六)11-12个月学走三、手的动作发展(一)本能抓握:3-4个月(二)眼手协调:5-6个月(三)手的动作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发展阶段;2、发展特点第三节婴儿心理发展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发展(一)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恒河猴社会性剥夺”试验说明了什么?2、孤儿院儿童的研究说明什么?3、剥夺母子交往为什么会给儿童心理发育造成重大损害?(二)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1、“天真活跃反应”2、“藏猫猫”游戏(三)婴儿心理发展1、认知情感的发展2、言语发展的准备二、婴儿的教育(一)善于辨别“信号”,满足婴儿需要(二)多和孩子交往——实物活动(三)鼓励和训练婴儿动作——爬、婴儿操(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结: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科学的发展为儿童心理学带来新的原则,科学用脑。
动作本身并不是心理,但是和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人们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幼小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即动作量表。
动物亲子剥夺试验和人类婴儿母子交往剥夺的案例都说明了亲子关系的建立对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因此可以解决早期教育中提出的“孩子很小送给别人代养好不好?长托和日托哪种好?”的问题。
实践作业:观察一对母子的交往片断,分析一下母子双方交往行为。
第一节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发育(一)身高:2岁85cm,3岁93cm(二)体重:3岁13公斤左右,为初生时4倍(三)骨骼:继续骨化、弹性大(四)肌肉:大肌肉先发展,耐力差,小肌肉未发展(五)内脏器官:3岁时心北100次/分钟二、大脑发展(一)脑重增加:3岁1000克(二)神经纤维增长(三)突触联系加多(四)第二信号系统发展四个阶段第二节先学前儿童动作发展一、躯体动作——走、跑、跳(一)常常跌跤的原因:(二)躯体动作发展顺序:二、手的灵活动作——学用工具(一)学用工具动作发展阶段(二)学用工具动作对心理发展原意义第三节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一、言语真正形成(一)初步掌握本族语言1、理解成人对他说的话2、能用口语清楚表达自己思想愿望3、能根据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自己的行为(二)言语的形成对心理的作用1、促进儿童心理有意性发展2、促进儿童认识概括性发展二、思维能力出现(一)认识过程齐全了(二)认识过程的质变1、“理解性”的知觉2、记忆理解性增强3、情绪情感逐渐深刻4、意志行动产生了5、心理活动开始具有系统性三、自我意识萌芽(一)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代词“我”(二)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闹独立”四、如何进行教育(一)好动爱做事——怎么办?(二)闹独立——怎么办?小结: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发展,使其儿童心理具有了抽象概括性和自觉能动性,形成多级条件反射链索。
先学前儿童在直立行为和手的大兴安岭用工具动作基础上,活动开始形成,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实物活动对心理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特别有利于“直观行动思维”的萌发。
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危机期,教育是关键。
教育是在儿童发展前面引导发展,危机期太不会发生心理危机了。
第一节幼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发育(一)身高:6岁达110cm(二)体重:6岁达20公斤(三)骨骼:骨化远未完成,易变形(四)肌肉:大肌肉比较发达,小肌肉5—7岁开始发展二、大脑发展(一)脑结构发展1、脑重增加:3岁1000克,7岁1280克2、神经纤维增长:由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延伸3、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4、整个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见成熟顺序图5、脑的发育有两个加速期:5—6岁,13—14岁(二)脑的三个机能结构1、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2、接收、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3、计划编制、调节控制活动的结构(三)脑机能发展1、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2、条件反射易建立且巩固,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步发展3、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第二节幼儿活动的发展一、游戏(一)游戏的心理实质1、什么是游戏2、游戏的产生3、游戏的特点(二)游戏的心理结构1、想象2、直接兴趣和愉快情绪3、动作和言语(三)游戏在幼儿心理发菜中意义和作用1、游戏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2、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强有力工具3、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四)游戏的发展1、游戏内容逐渐丰富、深刻2、游戏组织形式日益复杂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二、学习(一)幼儿学习的特点(二)幼儿学习的发展三、劳动(一)幼儿劳动的特点(二)幼儿劳动的发展第三节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幼儿心理的基本特点(一)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1、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2、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整个认识过程,形象记忆,形象思维等(二)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1、幼儿有意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很差,无意记忆,无意注意,无意想象等2、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易受无关因素干扰,如分心(三)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1、兴趣爱好方面2、行为习惯方面3、智力才能方面4、对人对己态度方面二、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一)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1、行动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2、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易变性(二)爱模仿1、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2、教师常常是小班幼儿模仿榜样(三)思维仍带有直觉生动性1、思维依靠动作进行2、思维依靠感知进行三、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一)爱玩、会说1、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对于典型游戏年龄段2、中班儿童会计划游戏内容、会分配角色、会商量玩法(二)思维具体形象1、思维多依靠表象作支柱2、思维常借助经验来理解三、幼儿晚期(大班)心理特点(一)好学、好问、求知欲强1、提问题:“为什么”;2、喜欢拆拆卸卸,弄个究竟(二)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1、已开始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2、能对熟悉物体进行分类3、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三)个性初具雏型1、初步形成比较稳定心理特征2、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3、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力、才能小结:幼儿大脑结构原成熟和机能的发展,为幼儿高级心理活动和智力开发奠定生理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始终是脑的三个机能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