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

合集下载

空间初步分析地统计学

空间初步分析地统计学
2.经典统计学研究变量理论上可以无限重复,或者可以进行大量的重复观测实测,而地统计学研究变量不能进行这样的重复实验,因为区域性变化取值的唯一性
3.经典统计学每次抽样必须独立,而地统计学中两个相邻样本不一定保
持独立,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
Moran散点图的4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元与其邻居之间4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1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2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3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第4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Moran指数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大于0表示正相关;
Geary系数C的取值一般在[0,2]之间,大于1表示负相关,等于1表示不相关,而小于1表示正相关。
(4)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3种: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 ;G统计量 ; Moran散点图。
(2)基本原理:①区域化变量:当一个变量呈现为空间分布时,就称之为区域化变量。这种变量常常反映某种空间现象的特征,用区域化变量来描述的现象称之为区域化现象。区域化变量,亦称区域化随机变量,G. Matheron(1963)将它定义为以空间点x的三个直角坐标为自变量的随机场。区域化变量具有两个最显著,而且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即随机性和结构性
克立格插值 是根据变异函数模型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地统计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普通克立格法;泛克立格法;指示克立格法;析取克立格法;协同克立格法等。
克立格插值的关键就是计算权重系数。显然,权重系数的求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无偏性2.最优性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引言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将空间数据和统计学原理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用于探索和理解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

随着GPS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空间统计分析成为了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用来描述和测量空间数据的空间相关性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各个地点的属性值与周围地点的属性值之间的相关性来判断空间数据的分布是否呈现出聚集、随机或分散的趋势。

其中,常用的指标包括Moran’s I和Geary’s C等。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并且能够为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指根据已知的有限点数据,通过插值方法推测出未知位置的属性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克里金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和样条插值等。

空间插值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填补空间数据的缺失和提供空间数据的连续性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

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是指通过将地理现象的空间数据划分为若干组或簇,来发现空间数据的集聚规律和地理特征。

常见的空间聚类方法有基于密度的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和基于层次聚类的方法等。

空间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空间数据中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回归分析空间回归分析是一种结合了统计回归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考虑空间相关性,分析影响地理现象的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

空间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量化空间变量对地理现象的影响程度,并且提供空间因素对地理现象预测和模拟的能力。

空间统计分析的应用城市规划空间统计分析在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差异。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旨在研究和分析地理空间上的模式和变化。

它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技术,通过空间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模式和规律。

空间统计分析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农业、地质学等领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空间问题。

在空间统计分析中,主要涉及的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插值、地理加权回归、空间点模式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

首先,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地理空间数据中的相关性。

它主要包括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种方法。

全局自相关分析通过计算全局指标,如Moran's I指数,来衡量地理空间的整体相关性。

局部自相关分析则用于检测地理空间中的局部聚集现象,如LISA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等方法可以识别出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

其次,空间插值是一种通过已知空间点数据来估计未知区域值的方法。

最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法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克里金插值 (Kriging)、三角网插值法 (TIN interpolation)等。

空间插值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填补空间数据的空白。

地理加权回归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是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建模的统计方法。

它考虑了空间数据的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建立不同的回归关系。

GWR方法在城市研究和社会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空间数据的影响因素。

空间点模式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点状空间数据分布的方法,旨在揭示点状数据背后的空间模式和聚集程度。

常用的点模式分析方法包括Ripley's K函数、Moran's I函数、Clark-Evans聚集指数等。

实验三空间统计分析

实验三空间统计分析

实验三空间统计分析引言:空间统计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空间统计模型和方法,研究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关联、聚集和异质性等特征。

本实验将通过实例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一、空间统计分析的数据准备1.空间数据的获取:空间统计分析的第一步是获取相关的空间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或其他渠道获取。

2.数据准备:对于获取的空间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格式转换等。

二、空间统计分析的基础1.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通过GIS软件将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分布特点。

2.空间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对于空间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其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以及构建直方图、箱线图等统计图表以展现数据的分布特征。

三、空间结构分析1.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用于检验地理现象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

常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莫兰指数、凝聚统计量等。

2.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用于通过已有的空间数据,推断未来或未知地点的空间属性。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等。

四、空间聚集分析1.点模式分析:点模式分析用于研究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聚集性,主要包括随机模式、聚集模式和离散模式等。

2.空间卷积分析:空间卷积分析用于确定地理现象的空间关联程度,并计算其空间关联程度指标。

五、空间异质性分析1.空间变差函数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分析用于研究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异质性。

常用的空间变差函数包括半方差函数、泰森多边形等。

2.空间回归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用于研究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包括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

六、实例分析: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分析本实例以城市不同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数据为例,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1.数据获取和准备:从相关机构获取该城市不同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

空间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空间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空间统计分析实验报告一、空间点格局的识别1、平均最邻近分析平均最邻近距离指点间最邻近距离均值。

该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计算最邻近点对的平均距离与随机分布模式中最邻近点对的平均距离,来判断其空间格局,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平均最邻近分析结果图最邻近比率小于1,聚集分布,Z值为-7.007176,P值为0,即这种情况是随机分布的概率为0计算结果共有5个参数,平均观测距离,预期平均距离,最邻近比率,Z 得分,P值。

P值就是概率值,它表示观测到的空间模式是由某随机过程创建而成的概率,P 值越小,也就是观测到的空间模式是随机空间模式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我们越可以拒绝开始的零假设。

最邻近比率值表示要素是否有聚集分布的趋势,对于趋势如何,要根据Z值和P值来判断。

本实验中的最邻近比率小于1 ,聚集分布,Z值为-7.007176,P值为0,即这种情况是随机分布的概率为0,该结果说明云南省详细居民点的分布是聚集分布的,不存在随机分布。

2、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基于Ripley's K 函数的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工具是另外一种分析事件点数据的空间模式的方法。

该方法不同于此工具集中其他方法(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的特征是可汇总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要素聚类或要素扩散)。

本实验中第一次将距离段数设为10,距离增量设为1,第二次将距离段数设为5,距离增量同样为1,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于3千米的距离内,观测值大于预测值,居民点聚集,大于3千米,观测值小于预测值,居民点离散。

且聚集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聚集,离散并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图2 K函数聚类分析结果1小于3千米,居民点聚集,且聚集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聚集,大于3千米,居民点离散,离散并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图3 K函数聚类分析结果23、密度制图前面的最邻近分析和K函数聚类分析只能得到从数值上的出空间分布的状态,但并不能直观看到分布集聚或分散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

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

第四章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统计学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方法。

它旨在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本文将从空间自相关、空间插值和空间聚类这三个方面对空间统计分析进行介绍。

首先,空间自相关是研究空间数据之间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它用于检测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和分布模式。

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本假设是空间数据之间存在其中一种空间关联性,即相邻区域的观测值具有相似的特征。

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标,如Moran's I和Geary's C,可以确定数据之间的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性。

这些指标对于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其潜在的驱动因素非常有用。

其次,空间插值是将离散的观测数据转换为连续的空间表面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填补空间上的观测缺失,并推断未来的观测值。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和泰森多边形插值。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空间关系模型将观测值在空间上进行插值,并生成平滑的空间表面。

空间插值对于研究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和场景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空间聚类是将观测数据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簇群的过程。

它用于识别地理现象的聚集模式和热点区域。

常用的空间聚类方法有DBSCAN、K-means和层次聚类等。

这些方法通过计算数据之间的距离和相似性,将观测值划分为相似的簇群,并确定其中的聚集区域。

空间聚类有助于发现地理现象的空间集聚现象,以及揭示其潜在的空间关联性。

空间统计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乡规划中,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和人口分布情况,以便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布局。

在环境科学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污染源的扩散和影响范围,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探索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分布模式。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空间传播和热点区域的确定。

第四章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

第四章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

Weights Matrix Example
Sample Region and Units Simple Contiguity (rook) Matrix 1 1 2 0 1 0 1 0 2 1 0 1 0 1 3 0 1 0 0 0 4 1 0 0 0 1 5 0 1 0 1 0 6 0 0 1 0 1 7 0 0 0 1 0 8 0 0 0 0 1 9 0 0 0 0 0
Social movements (trade unions, demonstrations)
Market analysis (housing and land price variation) Spillover effects (economic spillovers of universities) Regional studies (regional income variation & inequality) Demography (segregation patterns) Political science (election studies)

式中:Wij表示区域i与j的临近关系,它可 以根据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来度量。
两种最常用的确定空间权重矩阵的
规则
根据连接性 ①简单的二进制邻接矩阵
1 当区域i和j相邻接 wij 其他 0
根据距离 ②基于距离的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
1 当区域i和j的距离小于d时 wij 其他 0
n
2
S 2 wij
i 1 j i

式中: I 为Moran指数;
1 2 S ( xi x ) ; n i 1 n x xi 。 n i 1
2
The expected value of Moran's I under the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将统计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用于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布和关联性。

它主要通过空间统计指标、空间模式和空间回归等方法,探索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文将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空间统计分析概述空间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地理现象和空间数据的统计学方法,它通过统计推断、空间模式、空间依赖和空间回归等技术,揭示地理空间现象分布的非随机性和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空间统计指标:用于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的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距离、Moran's I指数、Geary's C指数等。

2. 空间模式:用于描述地理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和空间聚集程度,常用的模式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聚集分布等。

3. 空间回归:用于分析地理空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常用的方法包括地理加权回归(GWR)、空间自回归(SAR)等。

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计算Moran's I指数或Geary's C指数等,判断地理空间现象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整体空间分布规律。

2. 空间插值分析:通过插值方法(如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将有限的点数据转化为连续的面数据,从而实现对未知位置的估计。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3. 空间聚类分析:通过聚类算法(如K均值聚类、DBSCAN聚类)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群集,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聚集特征和区域差异。

4. 空间交互分析:通过计算空间相关性指数(如Moran's I指数)和空间回归模型,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和相互作用关系。

三、空间统计分析应用领域空间统计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空间统计分析可用于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估模式和预测趋势。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地理数据的空间变异性,通过数学和统计技术,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空间统计分析的原理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原理是考察地理现象的空间相关性和模式。

其基本步骤包括数据准备、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插值和空间聚类分析。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步骤的原理。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地理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点、线或面要素,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

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清理、转换和整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适用性。

2.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旨在测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莫兰指数和Geary's C。

莫兰指数可以衡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而Geary's C可以测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离散程度。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一种用于填补空间数据缺失值或生成连续表面的方法。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和样条插值。

这些方法可以基于已有的空间数据,推断未知位置上的值。

4. 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用于寻找地理现象的空间集聚模式。

常用的空间聚类算法包括DBSCAN和K-means。

这些算法可以将空间数据划分为具有相似属性的区域。

二、空间统计分析的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等。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1. 城市规划空间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连接性。

通过分析人口密度、交通网络和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可以指导城市规划决策,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规划。

2. 环境管理空间统计分析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水资源管理、土壤污染评估和生态系统保护等。

通过分析水体和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壤污染的程度,并提供决策支持。

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

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

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在现代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空间数据分析作为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揭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空间统计与探索数据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空间统计的基本概念空间统计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统计学方法。

它涉及到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和空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统计推断。

空间统计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插值等重要内容。

1.1 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统计的基础,它用于描述和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属性。

常见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有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

矢量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表示为点、线和面,适用于描述具有明确定义边界的地物。

而栅格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表示为离散的栅格单元,适用于连续场景的描述。

1.2 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性是指地理空间数据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它可以通过空间自相关函数来度量,常用的指标有Moran's I指数和Geary'sC指数等。

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

1.3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根据已知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定的插值方法来推断未知位置的地理现象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和最近邻法等。

空间插值分析可以弥补地理空间数据的不均匀性,帮助我们对未知地区进行预测和估计。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方法,深入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可视化的结果。

2.1 空间点模式分析空间点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数据中点分布的规律和特征。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密度分析和空间聚集性分析。

点密度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点的集聚程度和分布的均匀性,而空间聚集性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定量化地理空间数据中的聚集现象。

2.2 空间统计模式分析空间统计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附近和邻近特性的统计模式。

空间统计量(空间指数)计算、点模式分析

空间统计量(空间指数)计算、点模式分析

基于空间统计量和点模式分析的 结果,结合城市规划原则和目标, 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增加设 施数量、调整设施类型或优化设 施布局等,以实现公共设施布局 的均衡和高用交通网络中车辆行驶速度、道路通行能力等空间数据 ,通过空间统计量(如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对交通 拥堵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可视化表达,识别出拥堵严重的 时间和空间范围。
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涉及到空间因素的考 虑,空间统计方法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 新的视角和工具。
THANKS
感谢观看
衡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互依赖 程度,揭示空间集聚或分散格局。
空间异质性指数
刻画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和复杂性,反映空间变异程度。
空间统计量应用举例
城市规划
通过计算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 的空间密度指数,评估城市空
间结构的合理性和紧凑性。
生态学
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生物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生 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发展趋势预测与前沿技术动态
深度学习在空间统计中的应用
01
深度学习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度数据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有望在
空间统计中发挥更大作用。
基于云计算的空间统计分析
02
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为处理大规模空间
数据提供了可能。
时空数据的统计建模与分析
03
随着时空数据的普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时空数据的统计建模与
点模式可视化方法
01
02
03
04
散点图
将点的坐标直接绘制在平面上 ,通过点的分布反映空间现象
的特征。
密度图
通过核密度估计等方法计算点 的密度,并将密度值映射到平 面上,以反映点的聚集程度。
热力图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背景介绍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空间统计分析概述 (5)1. 空间统计分析定义 (6)2. 空间统计分析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7)三、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9)1. 数据来源 (10)2. 数据收集方法 (10)3. 数据预处理流程 (12)四、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13)1. 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 (14)2. 可视化工具与平台选择 (15)3. 可视化分析结果解读 (17)五、空间数据的探索性统计分析 (18)1. 空间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19)2. 空间数据的探索性方法 (20)3. 探索性结果分析与解释 (21)六、空间数据的定量统计分析 (2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24)2. 空间回归分析 (25)3. 空间插值分析 (26)4. 其他空间统计模型与方法 (27)七、空间统计分析的应用案例 (28)1.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案例 (29)2.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案例 (31)3. 经济学领域应用案例 (31)4. 社会学领域应用案例 (33)八、空间统计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34)1.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35)2. 数据质量与可靠性问题探讨 (37)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38)九、结论与建议 (39)1. 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40)2. 政策建议与实施建议 (41)3. 研究不足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42)一、内容综述空间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领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上。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空间数据不断生成,空间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结合了统计学与地理学,研究如何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带有空间属性的数据,揭示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关联关系以及空间演变趋势。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平均数也分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其公式分别为
X t
n n1
i1 x i
n
Pi
X
tp
i1
n P i
i1 x i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 ):是n个数据连乘的 积开n次方根,计算公式为
n
X g n xi i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3)中位数(Median )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 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 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 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 中位数的定义可知,所研究的数据中有一 半小于中位数,一半大于中位数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9.2.2 代表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有时虽然两个数据集的平均数相等,但各数据分 布在平均数左右的疏密程度却不相同,也就是它 们的离散程度不一样,为了把一个数据集的离散 程度表现出来,就需要研究离散度。
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以小样本数据 代表数据总体的可靠性越低;离散程度越小,则 数据波动性小,以小样本数据代表数据总体的可 靠性越高。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记为
1 n
n i1
(xi
x)2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8)变差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差系数也称为离差系数或变异系数,是 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以C v 表示
Cv x 10000
变差系数用来衡量数据相对变化的程度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9.2.3 代表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
•空间统计分析课件
基本统计量
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量
集中趋势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分位数

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

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
位臵的相似性可以通过空间接近性矩阵(或 权重矩阵)W来描述; 属性的相似性一般通过交叉乘积xixj,或平方 差异(xi-xj)2,或绝对差异│xi-xj│来描述。
本节内容:
1 空间分布模式 2 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接近性矩阵) 3 全域型空间自相关指标 4 区域型空间自相关指标
2 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接近性矩阵)
3.1 Moran’s I
设研究区域中存在n个面积单元,第i个 单元上的观测值记为xi,观测变量在n个单 元中的均值记为 x ,Moran’s I定义为:
n wij xi x x j x
n n i 1 j 1 n
I
w x
i 1 j 1 ij i 1
n
n
i 1 j 1
i 1 n n
I
n
i
ij
局部Moran指数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为:
Z (I i )
I i E(I i ) VAR( I i )
人均GDP局部Moran指数表
河南地级市人均GDP局部Moran指数
4.2 G统计量
全局G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G wij xi x j / xi x j
(2)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 标成比例。
LISA包括: 局部Moran指数(local Moran) 局部Geary指数(local Geary)
局部Moran指数
对于面积单元i,其局部Moran’s I统计量定义为:
( xi x ) I i wij ( x j x ) 2 S j
如果高值面积单元相互之间接近,I和C将指示 相对高的空间自相关,这些高值面积单元之间的 聚集可被标注为“hot spots”。但是I和C指出的高 的正空间自相关也可有相互接近的低值面积单元 构成,这种类型的聚集可被称为“cold spots”. I和C不能区分这两种类型的空间自相关。

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第4章空间统计分析初步——第1节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是空间统计分析的第一步,旨在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关联关系。

在进行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时,主要应用的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扫描统计、点模式分析和基尼系数等。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用于评估地理现象是否呈现出空间聚集或空间离散的方法。

常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有Moran's I和Geary's C等。

Moran's I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空间自相关指标,它测量了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聚集或离散程度。

当Moran's I的值接近1时,表明地理现象呈现出正空间自相关,即相似的值聚集在一起;当Moran's I的值接近-1时,表明地理现象呈现出负空间自相关,即相似的值分散在一起;当Moran's I的值接近0时,表明地理现象呈现出随机分布。

扫描统计是一种常用的空间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寻找地理现象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

扫描统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调整和扫描的空间窗口,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计算地理现象的局部指标,并找出具有显著性的空间聚类区域。

常用的扫描统计方法有卡斯帕-多斯的方法和波尔兹曼-莫丘特的方法等。

通过扫描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地理现象的聚集程度,并找到聚集区域的中心。

点模式分析是用于评估地理现象的点空间分布模式的方法。

在点模式分析中,主要用到的指标有距离分布函数和聚类指数等。

距离分布函数是用于描述点之间的距离分布特征的函数,常用的距离分布函数有Ripley's K函数和Clark-Evans函数等。

聚类指数是用于衡量点空间分布中聚集程度的指标,常用的聚类指数有平均距离指数和个体隔离指数等。

通过点模式分析,可以确定地理现象的点分布模式是随机分布、聚集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基尼系数是用于评估地理现象的空间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

常用的基尼系数有基尼指数和基尼分位数等。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

②基于距离的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
1 当区域i和j的距离小于d时 wij 其他 0
常用的确定空间权重矩阵的规则(补充)
反距离权重系数:假定随着两点之间距 离的增加,它们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会出现
线性递减。
wij 1/ dij
常用的确定空间权重矩阵的规则(补充) 而 wij 1/ dij 只体现了线性递减关系,
寻找离群值的主要方式: 1. 利用直方图查找离群值 2. 用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图识别离群值 3. 用Voronoi图查找局部离群值
3.4 全局趋势分析
全局趋势(空间趋势)反映了空间物体在空 间区域上的变化的主题特征,它主要揭示了空间 物体的总体规律,而忽略局部变异。 • 趋势面分析
单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的下拉箭 头选择Explore Data并单击trend anlysis。

当数据呈偏态分布时,由于均值考虑了所有观察值,因此 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而众数又缺乏良好的数学性质, 依分组求得的众数不够精确,所以此时多选用中位数作为
描述集中性趋势的统计量。
当变量为名义尺度数据时通常只能用众数来描述集中趋势。
2.2 代表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代表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包括最大值、 最小值、分位数、极差、离差、平均离差、 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变差系数等。 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以小 样本数据代表数据总体的可靠性越低。
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与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在大量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的属性值的
频率分布、均值、方差等关系及其相应规则分析,确定其空 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 不同点: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既考虑到样本的大小,又重视 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空间数据具有空间依赖性 (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扭曲了经典统计分析的假设 条件,使得经典统计分析对空间数据的分析会产生虚假的解 释。经典统计分析模型是在观测结果相互独立的假设基础上

空间统计分析范文

空间统计分析范文

空间统计分析范文空间统计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和演变趋势,为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基本原理1.空间自相关性: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即位于空间上相邻的地理单元的属性值相似性较高。

空间自相关性是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概念,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标,可以测量地理现象的空间聚集程度和相关性程度。

2.空间插值方法:地理现象通常是以离散的点、线或面数据的形式存在,为了将其转化为连续的表面,需要使用空间插值方法。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和样条插值等,可以在空间上插值出地理现象的连续分布。

3.空间聚类分析:地理现象的分布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即具有相似属性值的地理单元在空间上聚集成簇。

空间聚类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和描述地理现象的聚集区域,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和特征。

4.空间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往往是由一系列空间因素所决定的,空间统计分析可以通过空间回归、模式识别和空间关联等方法,揭示地理现象与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二、常用方法1. 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标,如Moran's I指数和Geary's C指数等,来测量地理现象的空间相关性和聚集程度。

2.空间插值分析:通过使用插值方法,如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和样条插值等,将离散的点、线或面数据插值为连续的表面,以便进行空间分析。

3. 空间聚类分析:通过使用聚类算法,如K-means聚类和DBSCAN聚类等,识别和描述地理现象的聚集区域,并分析其成因和特征。

4.空间回归分析:通过建立空间回归模型,揭示地理现象与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如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错误模型等。

5. 空间模式识别:通过使用空间统计指标,如吉尼系数、Getis-Ord G*统计量和纳入法等,识别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热点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区域单
元与其邻居之间四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
第一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 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二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 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三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 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 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
当Z值为零时,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三种
分析方法: 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 2.G统计量 3.Moran散点图
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
空 间 联 系 的 局 部 指 标 (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缩写为LISA)满足下列两 个条件: (1)每个区域单元的LISA,是描述该区域单 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 度的指标; (2)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 联系指标成比例。

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 Moran) 和局部Geary指数(Local Geary),下面 重点介绍和讨论局部Moran指数。

局部Moran指数被定义为:
I i ( xi x ) wij ( x j x ) 2 S j
n( xi x ) wij ( x j x ) ( xi x据,计算局 部Gi 统计量和局部Gi 统计量的检验值Z(Gi), 并绘制统计地图如下。
检验结果表明,贵州、四川、云南西部三省的 Z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重庆的Z值在 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该四省市在空间上相 连成片分布,而且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与该 区域相邻的省区,其人均GDP趋于为同样是人 均GDP低值的省区所包围。由此形成人均GDP 低值与低值的空间集聚,据此可认识到西部落 后省区趋于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
i j
可进一步写成
I i

nzi wij z j
j
z z
T
z i wij z j
j
式中:其中 zi 和 z j 是经过标准差标准化的观测值。

局部Moran指数检验的标准化统计量为:
Z (I i ) I i E(I i ) VAR( I i )
2. G统计量
全局G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 空间统计分析初步
本章主要内容: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地统计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即空间数据(Spatial
Data)的统计分析,是现代计量地理学 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方向领域。 空间统计分析,其核心就是认识与地理 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 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 据间的统计关系。
G wij xi x j / xi x j
i j i j
对每一个区域单元的统计量为:
Gi wij x j / x j
i j
对统计量的检验与局部Moran指数相似,其检验
值为:
Z (Gi )
Gi E (Gi ) VAR(Gi )
显著的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
n n i 1 j 1 n
w x
i 1 j 1 ij i 1
n
n
i
x

w ( x
i 1 j i ij n
n
n
i
x)(x j x)
n ij
2
S
2
w
i 1 j i
式中: I 为Moran指数
1 2 S ( xi x ) n i 1 n x xi n i 1



与局部Moran指数相比,其重要的优势在 于能够进一步具体区分区域单元和其邻居 之间属于高值和高值、低值和低值、高值 和低值、低值和高值之中的哪种空间联系 形式。 并且,对应于Moran散点图的不同象限, 可识别出空间分布中存在着哪几种不同的 实体。 将Moran散点图与LISA显著性水平相结合, 也 可 以 得 到 所 谓 的 “ Moran 显 著 性 水 平 图”,图中显示出显著的LISA区域,并分 别标识出对应于Moran散点图中不同象限 的相应区域。
东部的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的Z值在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天津的Z值在 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东部上海、 江浙等发达省市趋于为一些相邻经济发展 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所包围,东部发达地 区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也显现出来。
以(Wz,z)为坐标,进一步绘制Moran散点图
可以发现,多数省份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为正
2002
0.5013
4.5326
0.0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98-2002年期间,中 国大陆31个省份人均GDP的全局Moran指数均 为正值;在正态分布假设之上,对Moran指数 检验的结果也高度显著。这就是说,在19982002年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份人均GDP存在 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各省份 人均GDP水平的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 机性,而是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其 空间联系的特征是:较高人均GDP水平的省份 相对地趋于和较高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邻, 或者较低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对地趋于和较 低人均GDP水平的省份相邻。
HL : 重 庆 、 广 西 、河北
上图进一步显示了各省人均GDP局部集聚的 空间结构。可以看出,从人均GDP水平相对地 来看: 高值被高值包围的高-高集聚省份有:北京、 天津、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海南、广东、 福建、浙江、山东、上海、江苏; 低值被低值包围的低-低集聚省份有:黑龙 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山西、陕西、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辽宁、贵州; 被低值包围的高值省份有:重庆、广西、河 北;被高值包围的低值省份只有湖南。
的空间联系,属于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类型,而且 位于第三象限内的低-低集聚类型的省份比位于第一 象限内的高-高集聚类型的省份更多一些。
LH:湖南
HH:北京、天津、河南、 安徽、湖北、江西、海南 、广东、福建、浙江、山 东、上海、江苏
LL:黑龙江、内蒙古、新 疆、吉林、甘肃、山西、 陕西、青海、西藏、四川 、云南、辽宁、贵州
式中:Wij表示区域i与j的临近关系,它可以根
据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来度量。
两种最常用的确定空间权重矩阵的规则:
(1)简单的二进制邻接矩阵
1 当区域i和j相邻接 wij 其它 0
(2)基于距离的二进制空间权重矩阵
1 当区域i和j的距离小于d时 wij 其它 0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
zi ( xi x )
z T [ z1 , z 2 ,, z n ]
z j (x j x)

则全局Moran指数I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进一步 写成:
n I S0
w
i 1 j 1
n
n
ij
( xi x )(x j x )
i
(x
i 1
n
x)
2
n S0
w
2
Geary
系数C计算公式如下:
C
n 1 wij xi x j 2
n n i 1 j 1 n
2 wij xi x
i 1 j 1 i 1
n
n
2
式中:C为Geary系数;其它变量同上式。
如果引入记号:
S 0 wij
i 1 j 1 n n
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 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
与Moran指数只能发现相似值(正关联)或非相似
性观测值(负关联)的空间集聚模式相比,具有能 够探测出区域单元属于高值集聚还是低值集聚的 空间分布模式。
3.Moran散点图



以(Wz,z)为坐标点的Moran散点图,常来 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它对空间滞后因 子Wz和z数据对进行了可视化的二维图示。 全局Moran指数,可以看作是Wz对于z的线性 回归系数,对界外值以及对Moran指数具有 强烈影响的区域单元,可通过标准回归来诊 断出。 由于数据对(Wz,z)经过了标准化,因此界 外值可易由2-sigma规则可视化地识别出来。
对于Moran指数,可以用标准化统计量Z来检
验n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Z的计算 公式为: I E(I )
Z VAR( I )
当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
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 空间集聚;
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
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
i 1 j 1 n i 1
n
n
ij i
z zj
zi
2
n z T Wz S0 zT z


Moran指数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小于0 表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大于0表示 正相关; Geary系数C的取值一般在[0,2]之间,大于1 表示负相关,等于1表示不相关,而小于1表 示正相关。
第一节 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 二、应用实例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空间权重矩阵
通常定义一个二元对称空间权重矩阵W,来表
达n个位置的空间区域的邻近关系,其形式如下:
w11 w W 21 wn1 w12 w22 wn 2 w1n w2 n wnn
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度
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 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 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 Geary 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