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12/9/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探究二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典例 2]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 A(0,-4),B(4,0),C(-6,2),点 D、E、F 分 别为边 BC、CA、AB 的中点. (1)求直线 DE、EF、FD 的方程; (2)求 AB 边上的高线 CH 所在的直线方程.
12/9/2021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3.求夹角问题,常常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cos θ=|aa|·|bb|= x21x+1x2y+21 yx122y+2 y22. 4.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可以先平方将长度的平方转化为两向量的数 量积,再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转化求解,若已知坐标可以利用|a|= x2+y2求解.
12/9/2021
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
因为非零向量满足 |AA→→BB|+|AA→→CC|·B→C=0, 所以∠BAC 的平分线 AD 垂直于 BC,所以 AB=AC, 又 cos∠BAC=|AA→→BB|·|AA→→CC|=12, 且∠BAC∈(0,π), 所以∠BAC=π3,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 12/9/2021 等边三角形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3.两个力 F1=i+j,F2=4i-5j 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 A(20,15)移动到 点 B(7,0)(其中 i,j 分别是与 x 轴、y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求: (1)F1,F2 分别对该质点所做的功; (2)F1,F2 的合力 F 对该质点所做的功.
12/9/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2)设点 N(x,y)是 CH 所在的直线上任意一点, 则C→N⊥A→B,C→N·A→B=0, C→N=(x+6,y-2),A→B=(4,4), ∴4(x+6)+4(y-2)=0, 即 x+y+4=0 为所求高线 CH 所在的直线方程.
高中数学25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2.5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可以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例1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
如图2..5.1,=+,=-,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分析:不妨设=,=,则=+,=-,。
与= ·=(+)·(-)=a·a+a·b+b·a+b·b+2a·b。
同理-2a·b。
观察(1)、(2)两式的特点,我们发现,(1)+(2)得+=2()=2+)。
即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两条邻边平方和的两倍。
思考如果不用向量的方法,能证明上述关系吗?平面几何经常涉及距离(线段长度)、夹角问题,而平面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主要涉及向量的模以及向量之间的夹角,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列方法解决部分几何问题。
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向量表示相应的点、线段、夹角等几何元素;然后通过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来研究电、线段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
这就是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部曲”:(1) 建立皮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例2 如图2.5-2,连接□ABCD 的一个顶点至AD 、DC 边的中点E 、F ,BE 、BF 分别与AC 交于R 、T 两点,你能发现AR 、RT 、TC 之间的关系吗?分析:由于R 、T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要判断AR 、RT 、TC 之间的关系,只需分别判断AR 、RT 、TC 与AC 的关系即可。
高中数学必修四人教A版 课件《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1》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1-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变式训练
1
已知 A -1,-
7 3
,B 1,
1 3
,C -
1 ,2 2
,D -
7 ,-2 2
,则直线 AB
与直线 CD( ) A.垂直
解析 :������������ = 2,
8 3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探究二垂直问题 【例2】 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证AF⊥D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4-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5-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变式训练
2
平面上有三个点 A(-2,y),B 0, .
�����Leabharlann ,������ 2������ 2
,C(x,y)(x ≠0),若
������������ ⊥ ������������ ,则动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解析 :∵������������ = 2,������ 2
, ������������ =
, ������������ ⊥ ������������ ,
答案:(1)C (2)2 10 4 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ppt
xx年xx月xx日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ppt
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实际应用举例平面向量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contents
目录
01
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
平面向量的定义
带有方向和大小的量
平面向量
零向量
单位向量
相等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
要点三
平面向量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向量在经济学中可以用于描述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向量在生产函数中的应用
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用向量来表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向量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应用
投入产出分析是经济学中用于研究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方法,可以用向量来表示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
2
3
直线方向向量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坐标差的向量,因此可用向量表示直线方向。
直线方向向量的表示
直线距离向量可以用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从而用于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距离向量的表示
曲线每一点的切向量是该点处曲线切线的方向向量,而法向量则是垂直于切向量的向量。
曲线切向量和法向量的表示
03
向量夹角的求解
两个向量夹角的求解可以用两个向量的点积除以两个向量的模长乘积得到。
总结词
向量在几何形状分析中的应用
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具有方向和大小两个属性,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向量的几何意义
向量可以表示直线和平面,用向量表示直线可借助其方向和长度来刻画直线的基本性质;用向量表示平面可借助其法向量和到平面的距离来刻画平面的基本性质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学案)
2. 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一、教材分析向量概念有明确的物理背景和几何背景,物理背景是力、速度、加速度等,几何背景是有向线段,可以说向量概念是从物理背景、几何背景中抽象而来的,正因为如此,运用向量可以解决一些物理和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计算力沿某方向所做的功,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定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通过应用举例,让学生会用平面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两种方法-----向量法和坐 标法,可以用向量知识研究物理中的相关问题的“四环节” 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向量在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增强学生的 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向量加减法与向量数量积的法则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几何问题或者物理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加以解决. 四、学情分析在平面几何中,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熟悉的重要的几何图形,而在物理中,受力分析则是其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那么在本节的学习中,借助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的内容来讲解向量在几何与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例题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思路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向量在平面几何和物理中的 应用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首先提问:(1)若O 为ABC ∆重心,则OA +OB +OC =0(2)水渠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 ,DC =12AB ,且|AD |=|BC |,则这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类比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向量运算之间都有什么关系?(3) 两个人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为什么?教师:本节主要研究了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和物理问题;掌握向量法和坐标法,以及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和物理问题的步骤,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1.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证明线段相等、平行,常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时也用到向量减法的意义.(2)证明线段平行、三角形相似,判断两直线(或线段)是否平行,常运用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 .(3)证明线段的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判断两直线(线段)是否垂直等,常运用向量垂直的条件: .(4)求与夹角相关的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5)向量的坐标法,对于有些平面几何问题,如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向量用坐标表示,通过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数学中对物理背景问题主要研究下面两类:(1)力向量力向量是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向量,它与前面学习的自由向量不同,但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在不计作用点的情况下,__ __.(2)速度向量速度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向量,因而__ __.[知识点拨]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应用的几点说明:(1)要证明两线段平行,如AB ∥CD ,则只要证明存在实数λ≠0,使AB →=λCD →成立,且AB 与CD 无公共点.(2)要证明A 、B 、C 三点共线,只要证明存在一实数λ≠0,使AB →=λAC →.(3)要求一个角,如∠ABC ,只要求向量BA →与向量BC →的夹角即可.1.四边形ABCD 中,若AB →=12DC →,则四边形ABCD 是 ( )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梯形 2.下列直线与a =(2,1)垂直的是 ( )A .2x +y +1=0B .x +2y +1=0C .x -2y +4=0D .2x -y +4=0 3.已知两个力F 1,F 2的夹角为90°,它们合力大小于10N ,合力与F 1的夹角为60°,则F 1的大小为________N ( )A .53B .10C .5 2D .54.若直线l :mx +2y +6=0与向量(1-m,1)平行,则实数m 的值为__ __.命题方向1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典例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D =1,AB =2,对角线BD =2.求对角线AC 的长.〔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和BD 是它的两条对角线,试用向量证明:AC ⊥BD .命题方向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典例2 如图,在细绳O 处用水平力F 2缓慢拉起所受重力为G 的物体,绳子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F 1.(1)求|F 1|、|F 2|随角θ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当|F 1|≤2|G |时,求角θ的取值范围.〔跟踪练习2〕两个力F 1=i +j ,F 2=4i -5j 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A (20,15)移动到点B (7,0)(其中i 、j 分别是与x 轴、y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求:(1)F 1、F 2分别对该质点所做的功;(2)F 1、F 2的合力F 对该质点所做的功.用向量方法探究存在性问题做题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存在性问题、比较复杂的综合问题等等,解决此类问题常常运用坐标法,坐标法就是把向量的几何属性代数化,把对向量问题的处理程序化,从而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另外,坐标法又是实现把向量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坐标法把几何问题、代数问题、向量问题进行相互转化.典例3 在△ABC 中,已知AB =AC =5,BC =6,M 是边AC 上靠近点A 的一个三等分点,试问:在线段BM (端点除外)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C ⊥BM ?〔跟踪练习3〕△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 =90°,D 是边BC 的中点,BE ⊥AD ,垂足为E ,延长BE 交AC 于F ,连接DF ,求证:∠ADB =∠FDC .对向量相等的定义理解不清楚典例4 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互平分,且AC ⊥B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跟踪练习4〕如右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P 为对角线AC 上任一点,PE ⊥AB ,PF ⊥BC ,垂足分别为E 、F ,连接DP 、EF ,求证:DP ⊥EF .1.已知作用在点A (1,1)的三个力F 1=(3,4),F 2=(2,-5),F 3=(3,1),则合力F =F 1+F 2+F 3的终点坐标是 ( )A .(8,0)B .(9,1)C .(-1,9)D .(3,1)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0,AC →·BD →=0,则四边形为 (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等腰梯形D .菱形3.过点A (2,3),且垂直于向量a =(2,1)的直线方程为 ( )A .2x +y -7=0B .2x +y +7=0C .x -2y +4=0D .x -2y -4=04.已知△ABC 的重心是G ,CA 的中点为M ,且A 、M 、G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6,6),(7,4),(163,83),则|BC |为 ( )A .410B .10C .102D .210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若向量OF 1→=(1,1),OF 2→=(-3,-2)分别表示两个力F 1→、F 2→,则|F 1→+F 2→|为 ( )A .(5,0)B .(-5,0)C . 5D .- 52.若四边形ABCD 满足AB →+CD →=0,(AB →-AD →)·AC →=0,则该四边形一定是 ( )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直角梯形3.已知点A (-2,0),B (0,0),动点P (x ,y )满足P A →·PB →=x 2,则点P 的轨迹是 ( )A .x 2+y 2=1B .x 2-y 2=1C .y 2=2xD .y 2=-2x4.在△ABC 中,∠C =90°,AB →=(k,1),AC →=(2,3),则k 的值是 ( )A .5B .-5C .32D .-325.点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 →·OB →=OB →·OC →=OC →·OA →,则点O 是△ABC 的 ( )A .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条高线的交点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 N ,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 )A .40 NB .102NC .202ND .402N二、填空题7.力F =(-1,-2)作用于质点P ,使P 产生的位移为s =(3,4),则力F 对质点P 做功的是__ __.8.若平面向量α、β满足|α|=1,|β|≤1,且以向量α、β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2,则α与β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9.在△ABC 中,∠C =90°,D 是AB 的中点,用向量法证明CD =12AB . 10.某人骑车以a km/h 的速度向东行驶,感到风从正北方向吹来,而当速度为2a km/h 时,感到风从东北方向吹来,试求实际风速和方向.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点P 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4,-3),设开始时点P 的坐标为(-10,10),则5秒后点P 的坐标为(速度单位:m/s ,长度单位:m) ( )A .(-2,4)B .(-30,25)C .(10,-5)D .(5,-10) 2.在四边形ABCD 中,AC →=(1,2),BD →=(-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5B .25C .5D .103.已知点O 、N 、P 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且|OA →|=|OB →|=|OC →|,NA →+NB →+NC →=0,P A →·PB →=PB →·PC →=PC →·P A →,则点O 、N 、P 依次是△ABC 的 ( )A .重心 外心 垂心B .重心 外心 内心C .外心 重心 垂心D .外心 重心 内心4.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P 为线段CD 的中点,则|P A |2+|PB |2|PC |2= ( ) A .2 B .4 C .5D .10二、填空题5.某人从点O 向正东走30 m 到达点A ,再向正北走303m 到达点B ,则此人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m ,方向是东偏北____.6.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 1、F 2的夹角为2π3,且|F 1|=3,|F 2|=5,则F 1+F 2的大小为7.已知:▱ABCD 中,AC =B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8.如图所示,已知▱ABCD 中,AB =3,AD =1,∠DAB =π3,求对角线AC 和BD 的长.。
高一数学必修4课件: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4)求与夹角相关的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cosθ=|aa|·|bb|
.
(5)向量的坐标法,对于有些平面几何问题,如长方形、 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向量用坐标表 示,通过代数运算解决几何问题.
→ OB
-
→ OA
)2=
O→B2
+O→A2-2O→A·O→B,
又∵|O→B|=10,|O→A|=14,
∴A→B2=196+100-2×10×14×cos60°=156,
∴|A→B|=2 39.
∴甲、乙两人此时之间的距离为2 39km.
[答案] 2 39km
思路方法技巧 命题方向1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6,
所以|A→C|= 6,即AC= 6.
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数学中对物理背景问题主要研究下面两类: (1)力向量 力向量是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向量,它与前面学 习的自由向量不同,但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在不计作 用点的情况下, 可用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两个力 的合力 .
(2)速度向量
5km/h.
∵四边形OACB为矩形, |O→A|=ta|An→3C0|°=ta|On→3B0|°=5 3(km/h), |O→C|=co|O→s3A0| °=10(km/h), ∴水流速度为5 3km/h,船实际速度为10km/h.
用两条成120°角的等长的绳子悬挂一个灯具,如图所示, 已知灯具的重量为10N,则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6.已 知OA (3,4),OB (6,3),OC (5 m,(3 m)). (1)若 点A, B,C能 构 成 三 角 形,求 实 数m 应 满 足 的 条 件;
( A)重心 ( B)垂心 ( C)内心 ( D)外心
3.已 知a2
2
b
1, 且a
•b
1
.求
2
(1) | a b |; (2)a与(b a)的夹角.
4.已 知 坐 标 平 面 内OA (1,7), OB (5,1), OP (2,1), Q是 直 线OP上 的 一 个 动 点, 当QA • QB取 最 小 值 时,求OQ的 坐 标, 并 求 出cos AQB的 值.
(2)若ABC为 直 角 三 角 形,且A为 直 角,
求 实 数m的 值.
运算: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
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翻译: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三步曲”
练习:1.课本第108页B组 题5
利用向量的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证明平面几何中命题: (1)勾股定理; (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2.点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OA• OB OB • OC OA• OC,则O是ABC的
[例1]平行四边形时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
几何模型。如图,AC=AB+AD,DB=AB-AD 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与两条邻
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D
C
A
B
AC 2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2.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物理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习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树立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向量解决一些物理和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向量计算力使物体沿某方向运动所做的功,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等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回顾1.向量的概念;2.向量的表示方法:几何表示、字母表示;3.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的概念;4. 在不改变长度和方向的前提下,向量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相等向量:长度(模)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也叫平行向量 要熟练地掌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并能做出已知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要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说出这两个向量运算律的几何意义;9.理解向量减法的意义;能作出两个向量的差向量10.理解实数与向量的积的意义,能说出实数与一个向量的积这与个向量的模及方向间的关系;能说出实数与向量的积的三条运算律,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二、讲授新课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像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 此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例1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0,且A0 =0C , BO =0D. :AB = -AC +- DB , =-D^+-AC,j J 2 2 2「.AB =DC ,即 AB =DC 且AB //DC所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例2已知DE 是AABC 的中位线, 1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DE =—BC ,且DE//BC.21 1证明:易知 AD =—AB, AE =-AC,2 21 1所以 DE =AE -AD =-(AC -AB )=-BC.2 21即DE =—BC ,又D 不在BC 上,所以DE//BC.211. 12. 能表述一个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13. 会表示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向量,会判断两个向量共线•因C例3用向量方法证明: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证明:设H 是高线BE 、CF 的交点,且设AB = a ,AC = b,R = h 贝y 有BH =h T C H =h -b,£ = b-a ,T B?丄AC,CH 丄AB,”(h -a )b =(h -b )a = 0 化简得,h (b T)= 0^ A^BC 所以,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 点. 例4证明勾股定理,在R M ABC 中,AC 丄 BC ,BC =a, AC =b, AB =c,则c 2 =b 2 +a 2. 证明:由AB =AC +CB ,得B AB AB =AC AC +2ACQB +CB CBT — T即 I AB I 2 4 AC I 2 ■F O +ICB I 2, 故 c 2 =b 2 +a 2. 例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为AC 、BD.求证::AC 2 +IDBI 2=2(IABI 2 +IADI 2 ) 证明:由 IAC f^AC 2 =(z B +ADj=IAB 2 +I AD 2 -^AB^AD,T o T 2 T T 2IDB 2=DB =(AB -AD )=IAB 2 + I AD 2 -2AB?\D得I AC 2 +IDBI 2=2(IAB f +I AD 2 )练习1: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解:如图,四边形 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1 I T —AB =AO.+OB, AD =AO +OD , AB'AD =(AO +OB • AO +OD ) —T=AO +AO OD +OB AO +OB OD =0 /.AB 丄AD ,即AB 丄AD ,二四边形ABCD 是矩形.练习2: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0,AB =AO +OB, BC =BO +OC|AB i =(AO' +OB) T AO I 2 P AO?B + |OB 2 千AO f+|OB |2 —2 T T2 T. TT T2 T2 I.I BC I =(BO +OC ) =|BO r PBOQC+IOC r=tBOr+|OC 2, JAB |=fBC I ,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A cF吕 BB三、归纳小结与作业向量是沟通数与形的十分有效的工具,利用向量处理平面几何问题,最重要的是要 先在平面图形中寻找向量的“影子”,然后合理引入向量,并通过向量的运算,达到快 捷解题的效果.布置作业 习题2.5 A 组1、2,B 组3第二课时、引入新课物理学家很早就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向量概念,并早已发现这些量之间可以进行某 种运算。
25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共49页
P1P 3 P1P2
最大.
3.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 C B =λ P A + P B ,其 中λ∈R,则点P一定在( )
(A)AC边所在的直线上
(B)BC边所在的直线上
(C)AB边所在的直线上
(D)△ABC的内部
【解析】选A.
∴C、P、A三点共线,∴P在AC边所在的直线上.
4.(2019·广州模拟)已知非零向量 A B , A C 和 B C 满足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 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 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理论迁移
练习:用向量方法求证: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已知:如图,AC为⊙O的一条直径,∠ABC是圆周角
6.(2019·泉州模拟)已知向量 a =(cosα,sinα),b
=(cos(α+
3
),sin(α+
3
)),则| a
- b |=______.
【解析】
答案:1
7.若O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O B - O C )·( O B + O C -2 O A )=0,则△ABC的形状为_____. 【解析】由已知
3
5.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向量 m =(2cosC-1,-2), n =(cosC,cosC+1),若 m ⊥ n ,且a+b=10,则 △ABC周长的最小值为( )
(A)10-5 3 (C)10-2 3
高中数学: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1)_2
第二章 2.5【基础练习】1.(2018年重庆模拟)如图,在圆C 中,弦AB 的长为4,则AB →·AC →=( )A .8B .-8C .4D .-4【★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在圆C 中,过点C 作CD ⊥AB 于D ,则D 为AB 的中点.在Rt △ACD 中,AD =12AB =2,可得cos A =AD AC =2|AC →|,∴AB →·AC →=|AB →|×|AC →|×cos A =4×|AC →|×2|AC →|=8.故选A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B →=(3,0),BC →=(2,23),则S ▱ABCD =( ) A .63 B .103 C .6 D .12【★答案★】A【解析】∵AB →=(3,0),BC →=(2,23),∴|AB →|=3,|BC →|=4,AB →·BC →=3×4×cos(π-∠ABC )=6.∴cos ∠ABC =-12,∴sin ∠ABC =32.∴S ▱ABCD =3×4×32=6 3.故选A .3.已知D 为△ABC 的边BC 的中点,△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个点P ,满足P A →=PB →+PC →,则|PD →||AD →|的值为( ) A .1 B .13C .12D .2 【★答案★】A【解析】因为P A →=PB →+PC →,所以P A 必为以PB ,P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因为D 为线段BC 的中点,所以D 为线段P A 的中点,|PD →||AD →|的值为1.故选A .4.(2018年四川达州模拟)在△ABC 中,AB →·AC →=AC →2,则△ABC 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AB →·AC →=AC →2,∴AB →·AC →-AC →2=AC →·(AB →-AC →)=AC →·CB →=0.∴AC →⊥CB →.∴C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5.力F =(-1,-2)作用于质点P ,使P 产生的位移为s =(3,4),则力F 对质点P 做功的是________.【★答案★】-11【解析】∵W =F·s =(-1,-2)·(3,4)=-11,则力F 对质点P 做的功是-11.6.若平面向量α,β满足|α|=1,|β|≤1,以向量α,β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2,则α与β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π6,56π【解析】以α,β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 =|α||β|sin θ=|β|sin θ=12,所以sin θ=12|β|.又|β|≤1,所以12|β|≥12,即sin θ≥12.又θ∈[0,π],所以θ∈⎣⎡⎦⎤π6,56π. 7.如图,在△ABC 中,∠C =90°,D 是AB 的中点.用向量法证明CD =12AB .【证明】∵D 是AB 的中点,∴CD →=12(CA →+CB →).∴CD →2=14(CA →+CB →)2=14(CA →2+CB →2+2CA →·CB →).又∠C =90°,∴CA →·CB →=0,AB →2=CA →2+CB →2. ∴CD →2=14AB →2.∴|CD →|=12|AB →|,即CD =12AB .8.已知在静水中船速为5 m/s 且船速大于水速,河宽为20 m ,船从点A 垂直到达对岸的B 点用的时间为5 s ,试用向量法求水流的速度大小.【解析】设水流的速度为v 水,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0, 船的实际行驶速度|v |=205=4(m/s), 则v 水+v 0=v ,v 0=v -v 水, 又v 与v 水垂直,即v ·v 水=0, ∴25=|v -v 水|2=|v |2+|v 水|2=|v 水|2+16. ∴|v 水|=3,即水流速度为3 m/s.【能力提升】9.(2018年安徽马鞍山三模)已知两点M (-1,0),N (1,0),若直线3x -4y +m =0上存在点P 满足PM →·PN →=0,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5]∪[5,+∞)B .(-∞,-25]∪[25,+∞)C .[-25,25]D .[-5,5]【★答案★】D【解析】两点M (-1,0),N (1,0),若直线3x -4y +m =0上存在点P 满足PM →·PN →=0,则直线3x -4y +m =0与以MN 为直径的圆x 2+y 2=1相交,即原点(0,0)到直线3x -4y +m =0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即|m |32+42≤1,解得-5≤m ≤5.故选D . 10.已知O ,N ,P 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且|OA →|=|OB →|=|OC →|,P A →·PB →=PB →·PC →=PC →·P A →,NA →+NB →+NC →=0,则点O ,P ,N 依次是△ABC 的( )A .重心,外心,垂心B .外心,垂心,重心C .外心,重心,垂心D .内心,重心,外心【★答案★】B【解析】因为|OA →|=|OB →|=|OC →|,所以O 到顶点A ,B ,C 的距离相等,即O 为△ABC 的外心.由P A →·PB →=PB →·PC →=PC →·P A →,得(PC →-P A →)·PB →=0,即AC →·PB →=0,所以AC ⊥PB .同理可证AB ⊥PC ,所以P 为△ABC 的垂心.若NA →+NB →+NC →=0,则NA →+NB →=-NC →,取AB 的中点E ,则NA →+NB →=2NE →=CN →,所以2|NE |=|CN |,即N 是△ABC 的重心.故选B .11.(2019年广东广州越秀区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AD ,AB =4,AD =3,若AB →·AC →=4,BE →=EC →,则AE →与BC →的夹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答案★】-217【解析】以A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AD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DC =m ,则A (0,0),B (4,0),C (m ,3),所以AB →=(4,0),AC →=(m ,3).所以AB →·AC →=4m =4,解得m =1.由BE →=EC →,可得E 为BC 的中点,E ⎝⎛⎭⎫52,32,所以AE →=⎝⎛⎭⎫52,32.又BC →=(-3,3),所以cos 〈AE →,BC →〉=AE →·BC →|AE →||BC →|=-152+32254+34·9+3=-217.12.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E ∥AC ,AC =CE ,EC 的延长线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AF =AE .【证明】如图所示,以A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A (0,0),B (2,0),C (2,2),D (0,2).再设E (x ,y ),由BE ∥AC ,AC =CE ,得AC →∥BE →,结合AC →=(2,2),BE →=(x -2,y ),所以⎩⎨⎧2y -2(x -2)=0,22+22=(x -2)2+(y -2)2,解得⎩⎨⎧x =3+3,y =1+3或⎩⎨⎧x =3-3,y =1- 3.结合题意得E (3+3,1+3),则CE →=(3+1,3-1),AE =(3+3)2+(1+3)2=2+2 3.设F (a,0),则CF →=(a -2,-2). 由E ,C ,F 共线,设CF →=kCE →,则⎩⎨⎧a -2=k (3+1),-2=k (3-1),解得a =-2-2 3.所以AF =|a |=2+2 3.所以AF =A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总结一下利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的基本思路吗? 的基本思路吗?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 三步曲” “三步曲”: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概念和运算, 向量概念和运算,都有明确的物理背景和 几何背景。当向量与平面坐标系结合以后, 几何背景。当向量与平面坐标系结合以后,向 量的运算就可以完全转化为“代数”的计算, 量的运算就可以完全转化为“代数”的计算, 这就为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和几何研究带来极大 的方便。 的方便。 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 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的许多性质,如平移、 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的许多性质,如平移、 全等、相似、长度、 全等、相似、长度、夹角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 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 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利用向量方法 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 问题: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 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如图,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角 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线的长度与两条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DB = AB − AD, AC = AB + AD,
D C
猜想: 猜想:
例1。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宽d = 500m,一艘 船从A出发航行到河的正对岸B处。航行的速度 ur uu r v1 = 10km / h,水流的速度 v2 = 2km / h, 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B
V
r ur uu r 分 析 : 如 图 , 已 知 v = v 1 + v 2, ur uu r v1 = 1 0 k m / h , v 2 = 2 k m / h, r uu r v ⊥ v 2, 求 t .
共线, 共线,
D E R F T B C
uuur uuur r 1r 所以设ER = m EB = m (a − b ) 2
u u ur u u ur u u ur 因为 A R = A E + E R
r 1 r r 1 r 所以 r = b + m ( a − b ) A 2 r r 2
r 1 r 1 r 因 此 n(a + b ) = b + m (a − b ) 2 2
解:由已知条件得 v ⋅ v2 = 0
r | v |= | v1 |2 − | v 2 |2 =
96 ( km / h ),
所以
d 0.5 t= = × 60 ≈ 3.1(min). |v| 96
【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要用同样长 的两根绳子挂一个物体(如图).如果绳子的 最大拉力为F, F,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你能否 F, G 用向量的知识分析绳子受到的拉力F1的大 F 小与两绳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
2 2 2
( )( )
2
= a −b = a − b
= r2 − r2 = 0
即 AC ⋅ CB = 0 ,∠ACB=90°
小结: 小结: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 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 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 )通过向量运算, 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1. θ逐渐增大时,1 的大小怎样变化,为什 么? 当 逐渐增大时, 的大小怎样变化, F
2.θ为何值时,1 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F 为何值时, 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3.θ为何值时,1 = G ? 为何值时, F
小结: 小结:
用向量中的有关知识研究物理中的相关问题,步骤如下 用向量中的有关知识研究物理中的相关问题 步骤如下
D E R
F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B m −1 r r r )b = 0 即 ( n − m )a + ( n + 2
r r 由 于 向 量 a , b 不 共 线, n n − + m = 0 m − 1 = 2 0
A
1 解 得 : n= m = 3
uuur 1 uuur uuu 1 uuur r uuur 1 uuur 所 以 AR = AC , 同 理TC = AC , 于 是 RT = AC 3 3 3
故AT=RT=TC
练习、 练习、证明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是直角
如图所示,已知⊙O,AB为直径,C 为⊙O上任意一点。求证∠ACB=90° A 分析:要证∠ACB=90°,只须证向 量AC ⊥ CB,即 AC ⋅CB = 0 。
C
r a
r b
O
B
解:设 AO = a, OC = b
则 AC = a + b, CB = a − b , 由此可得: ⋅ CB = a + b a − b AC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 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 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 )通过向量运算, 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简述: 简述:形到向量 向量的运算 向量和数到形
A
E
R
u u ur r uuur r uuur r r uuur r 解:设 A B = a , A D = b , A R = r , 则 A C = a + b uuur uuur r r r 共线, 由于 A R 与AC 共线,故设r = n(a + b ), n ∈ R
u u ur u u ur 又因为 E R 与 E B
如图, 例2 如图, ABCD中,点E、F分别 中 、 分别 边的中点, 是AD 、 DC边的中点,BE 、 BF分别 边的中点 分别 交于R 两点, 与AC交于 、 T两点,你能发现 交于 两点 你能发现AR 、 RT 、TC之间的关系吗? 之间的关系吗? 之间的关系吗
D F T B C
猜想: 猜想: AR=RT=TC
1.问题的转化 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的转化,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的转化 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模型的建立 即建立以向量为主题的数学模型 模型的建立,即建立以向量为主题的数学模型 模型的建立 即建立以向量为主题的数学模型. 3.参数的获得 即求出数学模型的有关解 参数的获得,即求出数学模型的有关解 理论参数值. 参数的获得 即求出数学模型的有关解------理论参数值 理论参数值 4.问题的答案 即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 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问题的答案,即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 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问题的答案 即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