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大丰市文化馆葛星星
摘要: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思想认识、硬件设施、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大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统一布署下,我市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相对于城市(县城)而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严重滞后。
笔者经过大量调查走访,耳闻目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落后。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缺乏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抓不抓无关紧要,于是就存在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甚至少数村组干部,不知道现在的“大丰精神”、大丰发展的“四大战略”、“四大名片”是什么。
他们用小农经济思想,指导发展农村经济,最终,不能使当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只会停留在小富即安的状态。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
中央规定的“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逐年增加,其增加幅度应高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1-2个百分点”的政策在有的乡镇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就全市而言,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也是先县城后乡镇,轮到对村一级投入就是杯水车薪了。
三是基础设施不配套。
乡镇撤并后,乡镇所辖区域更加广阔,农民居住分散,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有限投入大多局限于乡镇政府所在地,真正进入村庄内部,与农民生活相联系,能够被群众
所享受的公共文化资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仅以宣传画廊为例,走访调查中笔者看到,行政村合并后,现在行政村的面积比以前大得多,一个村仅有一处画廊,显然不够。
四是文化活动单调偏少。
农村文化活动单调偏少,即使有活动,仅局限于上级部门送戏下乡。
至于送书、送科技下乡、读书知识竞赛,农民歌咏比赛等活动几乎没有。
农村原来已有的电影放映队大多也销声匿迹。
走访中一些上了年纪的农民告诉笔者,过去虽然生活苦,但是戏和电影经常有得看,农村也没有赌博现象。
现在生活虽然好了,却难得看到戏和电影,要不是看电视,真不知怎么打发日子。
有些地方,农闲季节,没有文娱活动,一些人就靠打牌、搓麻将过日子。
五是专业人员待遇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文教不分家,一些具有特长的优秀中小学教师被选拔充实到市(县)文化馆或乡镇文化站。
现在,农村学校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比比皆是,由于上级文化部门对农村文化工作者晋升高级职称设立门坎过高,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团获得高级职称者寥寥无几,乡镇文化站获得高级职称者凤毛麟角,甚至几乎没有,造成农村文化工作者工资待遇过低。
笔者经过调查,目前,事业编制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只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教师或公务员的一半左右。
这是有关政策因素造成的,不是某个地方的事,需要统筹解决。
七是政策制度不健全。
由于政策制度不健全,对文化建设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八是考核不顶真。
考核各级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经济是硬指标,抓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经济指标上去了,一好百好。
有些地方,文化建设考核不顶真,甚至走过场,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广泛宣传,更新观念,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提出的要求。
当前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转变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在农民群众中建立起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的重要性,一旦这种观念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要使农村干部明白,只有不断地用先进文化去影响教化群众,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村干部只有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经济文化一起抓的理念,积极构建以经济带动文化,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模式,才能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今后,在乡镇组织党员干部冬训时,也可以组织部分农民冬训,提升农民素质。
二、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投入机制。
经费得到充分保障,才能保证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乡镇政府要像以前筹措教育经费一样,规划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并保证逐年上涨。
要制定相关财务制度,保证每年都有固定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专项督查,形成经费长效投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民夜校”、“扫盲班”上投入了大量经费,今天也要像当年对待农民夜校一样,对农民培训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可以举办农民“科技夜校”,组织农民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学习科技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质,从而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智力保障。
三、因地制宜,增添设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撑。
当前,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好市(县)、乡、村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在建好功能齐全的乡镇文化站的同时,建好村一级农民活动俱乐部,集活动娱乐于一体。
因地制宜,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在每个村庄都要有阅报栏,利用村边田头,增添篮球场、排球场。
这种投资少的设施,只要村干部认识到位了,事情很快也就解决了。
四、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当前,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市文化馆要与图书馆、电影公司、文艺演出团体等单位协调,形成深入农村的制度,坚持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
乡镇文化站要主动牵头,与乡镇科技、教育、广电等部门协调,统筹计划,定期活动,通过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要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灯会、文艺演出,举办农民运动会、歌咏比赛、赛诗会、开展乒乓球、篮球比赛,把经常性、小型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通过文化活动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防微杜渐,不给封建迷信、“法轮功”等邪教势力以可乘之机。
五、以人为本,提高待遇,建立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近几年,教育部门评审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已向农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而文化部门制定的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仍停留在研究创作型上,致使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文化专业人员望尘莫及。
上级文化部门要像教育部门一样,制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适当向农村倾斜,营造有利于农村文化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
这样,有利于吸引艺术院校大学生到乡镇
文化站工作。
市(县)、镇文化部门要在农民中发现和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对他们登记造册,定期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六、强化管理,上下联动,恢复和建立农村业余演出团体。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市农村就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与当时镇村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即在集体主义结构下自上而下的活动模式。
如农民夜校、乡镇电影放映队,镇、村农民业余演出团体等。
这种模式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在当时情况下,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农村进入了快速结构转型过程中,原有的集体主义结构开始松动瓦解,而与现代市场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文化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在这一转型时期,不能把文化建设完全推向市场。
农村乡镇基层政府和文化部门要上下联动,对文化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对建国后一些好的做法要坚持发扬。
农村可以恢复建立农民业余演出团体,隶属乡镇文化站管理,不脱产,农闲和节日为农民演出。
乡镇可以恢复电影放映队,由乡镇文化站负责此项工作,不必增设人员编制。
文化部门对民间演艺班子要登记造册,审核发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对演出内容的思想性作出相关规定,警惕和抵制媚俗低级的文化垃圾进入农村市场,保证农村文化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七、健全政策制度,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法制轨道,才能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要像办教育一样,对文化工作进行立法,把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制化、规范化,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上级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执法检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和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八、完善评估机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评估。
文化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民生幸福,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农村干部要破除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考核难”的思维定势,完善对文化工作的科学评价机制,在年终综合评估中,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克服重经济指标,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舍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制定评估细则。
文化建设考核在综合考核中要占有一定比例,将文化建设考核纳入农村干部绩效考核评估,从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出实招、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以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此文发表于《北方音乐》2010年第2期
国内刊号:CN23-1062/J
国际刊号:ISSN1002-76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