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整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2、基因簇: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串的重复单位,定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属于同一个祖先的基因扩增产物。
3、基因家族:真核细胞中,许多相关的基因常按功能成套组合,被称为基因家族。
4、基因探针:带有可检测标记(如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的一小段已知序列的寡聚核苷酸。
可通过分子杂交探测与其序列互补的基因是否存在。
5、基因敲除: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特定的基因功能丧失作用,从而使部分功能被屏蔽,并可进一步对生物体造成影响,进而推测出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6、基因芯片:利用原位合成法或将已合成好的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分子以预先设定的排列方法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表面,形成高密度寡核苷酸序列,并与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及分布来进行分析。
7、断裂基因:在基因内部插入不编码序列使一个完整的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8、调节基因:编码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特异性DNA序列。
9、操纵基因:是操纵子中的控制基因,在操纵子上一般与启动子相邻,通常处于开放状态,使RNA聚合酶能够通过它作用于启动子而启动转录。
10、看家基因:是一类典型的结构基因,维护细胞基本功能所必需,在所有有机体的细胞中表达。
其中一部分基因序列比较保守。
11、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基因。
12、假基因: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常用ψ表示。
13、端粒: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
14、端粒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15、反义链:在基因的DNA双链中,转录时作为mRNA合成模板的那条单链。
16、转染: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物质的过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最新整理)
10.由 AATAAA 和富含 GT 或 T 序列共同组成的顺式作用元件是 ( D s ) A.启动子 B. 增强子 C. 反应元件 D. 加尾信号 E. 沉默子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是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A C E) A.基因重叠 B.大部分是非编码区 C.分段基因组 D.由双链环状 DNA 组成 E.单倍体基因组 F.基因没在内含子基因中不含内含子 2. 以下哪些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A B C E) 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B.有操纵子结构 C.基因中没有不含内含子 D.基因重叠 E.有编码同工酶 的等基因 F.由线性双链 DNA 组成 3. 以下哪些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B C) A.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 B.有大量重复序列 C.转录产物为单顺子 D.没有基因家族 不存在基因家 族 E.有含质粒基因组 F.有操纵子结构 4. 以下属于上游启动子元件的是 (A D E) A.CAAT 盒 B.TATA 盒 C.poly(A) D.GC 盒 E.CACA 盒 F. SD 序列 5. 以下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A B D E F) A.启动子 B.反应元件 C.外显子 D.增强子 E.沉默子 F. poly(A)加尾信号 6. 以下属于单倍体基因组的是 (A B C D F) A.腺病毒 B.呼肠孤病毒 C.乳头瘤病毒 D.噬菌体 E.反转录病毒 F.乙肝病毒 7. 以下是转座因子的是 以下属于转座因子的是 (A B) A.插入序列 B.Mu 噬菌体 C.质粒 D.卫星 DNA E.回文序列 F.反向重复序列 8. 以下是高度重复序列的是 (C D E F) A.Alu 序列 B.KpnI 序列 C.串联重复序列 D.短散在重复片段 E.卫星 DNA F. 回文序列 9. 以下是中度重复序列的是 (A B C D E) A.rRNA 编码基因 B.tRNA 编码基因 C.免疫球蛋白基因 D.组蛋白基因 E.Alu 家族 F.大卫星 DNA 10. 以下哪些是反转录病毒的基本结构基因 (B D E) A.Rev B.gag C.tat D.pol E.env F.Vpr
分子生物学复习整理
【复制叉】复制开始时在复制起点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叉形结构,是复制有关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合成新链的部位。
【复制起点】能够起始一段DNA复制的一段基因序列,富含AT碱基对。
【复制终点】能够终止一段DNA复制的一段基因序列
【θ复制】是一种双向复制的方式,即在复制起始形成两个复制叉或生长点,然后DNA在复制叉处两条链解开,各自合成互补链,最后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形如眼或泡的结构称为θ复制。
【答】:倾向差错的修复系统是由于SOS反应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使之在DNA链的损伤部位即使出现不配对的碱基,复制也能继续进行,从而增加细胞存活的机会。
------------------------------------------------------------------------------------------------------------------------------------------------------------------第五章-----------------------------------------------------------------
【无义突变】氨基酸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Weigle效应】也叫紫外线活化,紫外线的高能量可以使相邻嘧啶之间双键打开形成二聚体。
2、诱发突变产生的机制。
答:物理诱变剂:主要由紫外线照射和电离辐射引起。其中紫外线照射容易引起DNA形成嘧啶二聚体。电离辐射不但可以引起DNA的碱基损伤还引起链断裂和DNA交联。
1、名词解释:突变、突变体、突变剂、突变基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碱基转换和颠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Weigle效应
分子生物学重点全整理!
分子生物学重点全整理!分子生物学重点:最新期末试题第二章染色体与DNA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染色质(chromatin)的形式存在的。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叫做染色质丝,它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原核生物(prokaryote) :DNA形成一系列的环状附着在非组蛋白上形成类核。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由非组蛋白和组蛋白(H1,H2A,H2B,H3,H4)DNA和组蛋白构成核小体。
组蛋白的一般特性:P24①进化上的保守性②无组织特异性③肽链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④组蛋白的可修饰性: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⑤H5组蛋白的特殊性:富含赖氨酸(24%)(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组蛋白的可修饰性在细胞周期特定时间可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ADP核糖基化等。
H3、H4修饰作用较普遍,H2B有乙酰化作用、H1有磷酸化作用。
所有这些修饰作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降低组蛋白所携带的正电荷。
这些组蛋白修饰的意义:一是改变染色体的结构,直接影响转录活性;二是核小体表面发生改变,使其他调控蛋白易于和染色质相互接触,从而间接影响转录活性。
2、DNA1) DNA的变性和复性■变性(Denaturation) 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增色效应(Hyperchromatic effect)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时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
■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 变性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称为融解温度。
生理条件下为85-95℃影响因素:G C含量,pH值,离子强度,尿素,甲酰胺等■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的DNA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分子生物学名解——自己整理
分生考点Copyright by 孙倩1.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 存在于基因内外,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的DNA序列称为顺式作用元件。
2.启动子(promoter):真核基因的启动子指的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基因转录调控区中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特异DNA序列,包含一组转录调控功能组件,其中每一个功能组件的DNA序列约7~20 bp。
3.典型的启动子核心序列(core sequences)是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35 bp处,有一保守的TATA序列,被称为TATA盒(TATA box),真核细胞的TATA盒多为TATAAAA序列。
TA TA盒与原核细胞的启动子一样,对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位点起定位作用。
4. 有一些编码蛋白质基因不含TA TA盒或起始子,多在起始位点上游约100bp内含有20~50个核苷酸的CG序列,被称做CpG岛(CpG island)。
此种基因可有多个转录起始点,可产生含不同5’末端的mRNA。
这些基因大多为低转录基因,编码中间代谢酶的管家基因。
5.启动子上游元件(promoter-proximal elements, 或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s)是一些位于TATA盒上游的DNA序列,与调节蛋白结合,调节通用转录因子与TATA盒的结合、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以及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决定基因的转录效率与专一性。
常见的序列是CAA T盒和GC盒。
6.一些真核细胞基因含有另一种启动子元件,称为起始子(initiator,Inr),决定启动子的强度。
7.增强子(enhancer):是能够结合特异基因调节蛋白,促进邻近或远隔特定基因表达的DNA 序列。
在酵母中,被称为上游活化序列(upstream activator sequences, UASs)。
增强子的作用通常与其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分子生物学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问答: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①准备和酝酿阶段:确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确定DNA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建立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认识③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改造: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基因组研究的进展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建立和发展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新技术平台驱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第二章基因、基因组、基因组学名解:1、基因(两个定义):遗传学角度---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
分子生物学角度---是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或RNA所必需的全部DNA,包括编码..蛋白质或RNA的核酸序列及为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
2、开放阅读框架(ORF):是指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
3、C值(C value):是指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4、基因组(genome):是指生物体全套遗传信息,包括所有基因和基因间的区域5、基因重叠:是指同一段DNA片段能够参与编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
6、多顺反子mRNA(polycistronie mRNA):是指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
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mRNA的分子。
7、类核(nucleoid):是指原核生物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的双链DNA分子组成,在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的形式,在细胞内形成一个致密的区域。
8、质粒(plasmid):是指一类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属染色体外基因组。
9、质粒的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质粒因利用同一复制和维持机制,在复制和随后向子代细胞分配的过程中会发生竞争,从而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其中一种质粒将被丢失的现象。
分子生物学个人整理仅作参考
Cht2 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1.基因gene: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成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2.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组DNA中包括编码序列和大量非编码序列。
3.基因组学genomics:是一门对生命有机体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的新兴学科。
4.基因的几种特殊形式:跳跃基因;重复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
5.跳跃基因jumping gene:可在DNA分子间进行转移的DNA片段,也成为转座远见。
6.重复基因:指在同一基因组中存在2个或者2个以上拷贝的基因,一般来源于基因组内的不等交换,反转录插入及大规模的染色体重复。
7.断裂基因split gene: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排列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8.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也即同一DNA序列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从而编码多种具有部分重叠序列的蛋白质的基因。
9.基因重叠的方式: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基因里面;几个基因部分重叠;两个基因之间只有一个碱基重叠。
10.假基因pseudogene:是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某些基因。
假基因与有功能基因同源,原来可能有功能,但由于缺失、倒位突变,使这一基因区失活,成为无功能的基因。
11.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12.反向重复序列:是指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的反向排列。
13.多顺反子mRNA(polycistronie mRNA):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的基因或rRNA的基因往往从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多个mRNA分子。
14.C值:一个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分子生物学考点整理1
分子生物学考点整理符广勇朱兰第一章.绪论一、分子生物学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二、重组DNA技术又称基因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目的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信号传导研究、转录因子研究及RNA剪辑三个方面。
四、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根据凝胶电泳性质可以把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
这些组蛋白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
二、组蛋白的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是十分相似的,特别是H3、H4。
2.无组织特异性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不含H1而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鱼精蛋白这两个例外。
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
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
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三、HMG蛋白叫高迁移率蛋白四、真核细胞DNA序列的分类1.不重复序列2.中度重复序列3.高度重复序列重复序列的意义:若某一重复序列出现错误,对基因的影响不大,稳定性较高;在短时间内可同时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
重复序列的应用:应用于分子标记的作用:卫星DNA(便于分子标记)和微卫星DNA五、真核生物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1.真核基因组庞大,原核生物基因组小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原核基因组没有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大部分是非编码序列,原核基因组大多是编码序列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原核基因组转录产物多为多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原核基因为连续基因,几乎没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原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原核基因组基本没有增强子和沉默子7.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原核基因组很少有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原核基因组没有端粒结构六、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的组成部分。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1.基本分子生物学概念:基因、DNA、RNA和蛋白质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负责编码产生RNA和蛋白质。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由含有遗传信息的碱基序列组成。
RNA是核糖核酸,负责将DNA的信息转录成具体蛋白质的制作指令。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负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DNA的结构: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这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D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3.DNA复制:DNA复制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中,DNA双链被复制为两条相同的DNA双链。
这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过程,确保每个新细胞都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是由DNA聚合酶酶进行的,它们能够将新的碱基加到原有的DNA链上。
4.转录:转录是将DNA的信息复制成RNA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启动、延伸和终止。
在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酶会识别DNA链上一个特定的启动位点,然后沿着DNA模板链向前延伸合成RNA链。
转录的终止是由特定的序列标志着的,一旦被识别,RNA聚合酶酶就会停止合成RNA。
5.翻译:翻译是将RNA的信息转化成蛋白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tRNA和核糖体的作用。
tRNA具有与特定氨基酸结合的能力,并根据mRNA 模板上的密码子序列,将氨基酸逐个带入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6.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使细胞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哪些基因的表达,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这包括启动子、转录因子和RNA干扰等机制。
7.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在DNA链上发生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遗传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扩增和基因缺失等,能够产生新的基因组和生物特征。
8.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涉及到短的引物,用于界定所需扩增的DNA片段,然后通过多次的加热和冷却循环,DNA被不断复制,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1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2、大量元素: 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 (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但需要量很少)基本元素:C (也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主要元素:C、H、O、N、P、S (6种,占生物体总量的97%以上)矿质元素:N、P、S、K、Ca、Mg、Fe、Mn、B、Zn、Cu、Mo、Cl、Ni (14种)(糖类:C、H、O;脂肪:C、H、O;血红蛋白:C、H、O、N、Fe ;叶绿素:C、H、O、N、Mg;甲状腺激素:C、H、O、N、I;核酸:C、H、O、N、P; ATP: C、H、O、N、P;纤维素:C、H、O)3、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4、C、H、O、N四种元素含量比较:鲜重:O C H N;干重:C O N H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6、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7、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 斐林试剂—→(Cu2O)砖红色沉淀(条件是水浴加热)脂肪 + 苏丹Ⅲ—→橘黄色(或脂肪 + 苏丹Ⅳ—→红色)(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不需加热;若反应后颜色不为紫色,而为蓝色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CuSO4溶液过多,生成大量的Cu(OH)2遮盖所产生的紫色)8、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必须将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先等量混匀后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向蛋白质中加甲液(0、1g/ml的NaOH),混匀后再加乙液(0、01g/ml的CuSO4)9、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中要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需要加热的是:还原糖的鉴定;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脂肪的鉴定。
分子生物学复习整理
1、增强子:能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序列被成为增强子或强化子。
增强子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5’或3’末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的距离无关。
2、C值反常:也称C值谬误。
指C值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即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的C 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3、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4、基因家族:在基因组进化中,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产生了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这些基因即构成一个基因家族,是具有显著相似性的一组基因,编码相似的蛋白质产物。
5、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
6、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的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7、RNA干扰:是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表型的方法。
8、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9、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10、基因组:生物有机体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核中的染色体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亚细胞器中的DNA。
11、cDNA文库:真核生物基因组DNA非常庞大,而且含有大量重复序列,无论用电泳分离技术还是用杂交方法都难以直接分离到靶基因片段。
为了较快地分离到相关基因,通过反转录mRNA得到的cDNA不含冗余序列,通过特异性探针筛选的cDNA构成的cDNA文库。
现代分子生物学整理
分子生物学整理名词解释1.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方式在体外选择性地将DNA某个特定区域扩增出来的技术。
2.c-DNA文库:把一个细胞中某以时刻所有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它们的互补DNA(cDNA)。
然后所有的cDNA克隆至大量载体上导入大量细菌,而得到的一个cDNA集合体,就称为cDNA文库。
3.基因文库: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核苷酸且出现频率大于1%的现象,并起始特定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5.RACE技术:快速分离基因的方法,在已知cDNA序列的基础上克隆出5‘端或3'端缺失序列的技术。
6.DNA印记法Southern blotting:Southern印迹杂交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
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7.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ting):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DNA印迹技术由Southern于1975年创建,称为Southern印迹技术,RNA印迹技术正好与DNA相对应,故被称为Northern印迹杂交,与此原理相似的蛋白质印迹技术则被称为Western blot。
8.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
(整理)分子生物学精要.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恢复由一些细胞过程产生的超螺旋 如:复制叉前面正超的消除和转录酶前正超的消除,后面负超的产生;—防止细胞DNA 的过度超螺旋,多种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严格控制体内负超螺旋维持在5%水平。
简述反向重复序列和回文结构的定义和生物学意义。
答:反向重复序列又称回文序列,指两段同样的核苷酸序列同时存在于一个分子中,有时也有不完全相同的情况,RNA 和DNA 中都可能存在。
较短的回文序列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
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的识别位点和一些调控蛋白的识别位点。
此外还可有正向重复序列。
3.保证DNA 复制忠实性的机制。
DNA 聚合酶的校正功能 “proofreading ”; DNA 复制的半不连续复制;DNA 复制只能从3末端的羟基延伸; 复制起始时,采用RNA 做引物; 错配修复系统; 碱基互补配对; 基因的表达调控枯草芽孢杆菌有11个蛋白,全酶需要赛格吗亚基。
C1蛋白占上峰是溶源,Cro 是溶菌。
Euk.基因表达的五个调控位点。
Euk.基因表达包括的5种不同的调节点:基因结构的激活、起始转录、加工转录物、运输到细胞质、mRNA 的翻译。
Euk.的转录因子有哪些功能区域? 转录因子的结构域: a DNA 结合: α螺旋-转角-α螺旋(HTH ),Cys-Cys 锌指和Cys-His 锌指和碱性区域。
b 蛋白质结合: 螺旋-环-螺旋(HLH )和Leu 拉链。
c 活化:一段包括酸性AA 的保守序列。
反义RNA :又称干扰 mRNA 的互补 RNA ,简称 micRNA 指与靶 mRNA 具有互补序列的调控RNA ,通过互补的RNA 序列与特定靶 mRNA 结合,起负调控作用。
弱化子:Trp Operon 中trpE 前的一段非结构基因的对应序列,其中包括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由于翻译的作用使转录终止。
严谨反应:原核生物在不良的营养条件下(AA 饥饿),自动停止或降低(10~20倍)rRNA 、tRNA 转录,从而调节蛋白质合成速度的严谨现象。
分子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DNA测序谁发明?1975-1977年,Sanger.Masam.Gilbert发明了DNA序列测定技术.1 细胞学说的奠基人是谁?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2 英国科学家Griffith证明了什么?肺炎链球菌感染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 Hershy和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什么?分别用15S和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感染未百哦机细菌,观察子代是否有标记。
证实噬菌体DNA侵染细菌的实验流程,证明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DNA不是蛋白质(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
4 1965年Jacob和 Monod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提出并证实了操纵子作为调节细菌细胞代谢的分子机制(与Iwoff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并且首次提出存在一种与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互补,能将编码在染色体DNA 上的遗传信息带到蛋白质合成场所(细胞质)并翻译产生蛋白质的信使核糖核酸,即mRNA分子。
5 Crick和 Watson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
(与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结构的Wilkins 共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分子生物学的分科:功能基因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DNA三种构型的异同及其主要存在方式(填空选择)右手螺旋A-DNA和B—DNA左手螺旋有Z-DNAB-DNA: DNA的水溶液丰富, A-T丰富DNA的双链中一条被相应的RNA所取代,就会形成A-DNA。
如,在杂交分子或DNA处于转录状态时。
A-DNA和B-DNA两者的糖环的折叠方式不同.A为C3内式,B为C2内式.AB均为反式构象.不同:A碱基对倾斜角大,深窄的大沟,宽浅的小沟,螺旋体宽而短.B型适中.Z型细长,大沟平坦,核苷酸顺反相间,螺旋骨架Z字形. B-DNA中的多聚G-C区易形成左手螺旋DNA,即Z-DNA。
其中B-DNA是最常见的DNA构象,而A-DNA和Z-DNA似乎不具有生物活性。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1.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是编码蛋白质的单位,基因通常由DNA组成。
基因在转录过程中产生mRNA,然后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基因还可通过调控元件控制其表达水平。
2.DNA复制:DNA复制是生物体维持基因遗传的关键过程。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被解旋,然后酶类将合适的核苷酸加到模板链上,形成两条新的DNA双链。
DNA复制是半保守性的,意味着每个新生成的DNA分子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3.转录与翻译:转录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将mRNA合成出来。
翻译是将mRNA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被核糖体翻译出蛋白质。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它们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通常包括四级结构,即原始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二级结构、特定的三级结构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它的结构,例如,酶是催化反应的蛋白质,抗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通过一系列的转录因子、启动子、增强子和抑制子等调控元件控制基因表达的过程。
转录因子与DNA结合,可以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和转录。
6.基因突变与重组: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任何变化,例如点突变、插入、缺失和倒位等。
基因重组是指DNA发生重组,导致新的基因组合。
突变和重组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7.DNA修复与基因组稳定性:DNA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损害,例如紫外线、化学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细胞通过DNA修复机制来修复这些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8.分子遗传学与细胞周期:分子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细胞周期是一系列有序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阶段。
9.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研究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的结构和功能。
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对于了解生物体的整个基因和蛋白质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生物学(二)
分子生物学(二)引言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本文将继续讨论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重点关注五个大点,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调控、DNA复制、基因突变和分子诊断技术。
正文:一、蛋白质合成1. 转录和翻译的关系:RNA聚合酶合成mRNA,然后在核糖体中翻译成蛋白质。
2. 编码和非编码RNA:编码RNA包括mRNA和tRNA,而非编码RNA则不直接编码蛋白质,如rRNA和miRNA。
3. 编码RNA修饰:例如,剪接和RNA编辑,可以改变RNA序列,并对蛋白质产生重要影响。
4. 信使RNA降解:通过RNA酶的作用,mRNA可以被降解,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量和速率。
5.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多种修饰形式,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
二、基因表达调控1. 转录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可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2. 染色质结构:染色质的组织结构和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可及性,进而调控基因表达。
3. miRNA的调控作用:miRNA可以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或诱导降解,进而调控基因表达。
4.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一种在基因调控中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参与基因的静默。
5.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对细胞发育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三、DNA复制1. DNA复制的步骤:包括解旋、合成互补链和连接等多个步骤,确保DNA的准确复制。
2.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复制DNA的主要酶类,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准确性。
3. 复制起始位点选择: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是复制过程的关键步骤,受到复制起始蛋白的调控。
4. DNA损伤修复: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DNA损伤,细胞会通过修复机制保护DNA的完整性。
5. 复制过程的调控:多种蛋白质和调控机制参与DNA复制的调节,确保复制的顺序和精确性。
四、基因突变1. 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倒位等多种突变类型,影响DNA序列的改变。
分子生物学整理
分子生物学整理1绪论重要诺贝尔奖1.1953,Watson&Crick,脱氧核糖双螺旋结构2.1983,美McClintock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因子3.2006,美小Kornberg揭示真核细胞转录机制;Fire&Mello揭示RNA干扰技术4.2009,澳籍美E.BIackburn揭示端粒酶和端粒。
(第100届)重组DNA技术: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性状的新遗传性状。
2染色体与DNA2・1染色体端粒: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作用:保护DNA的完整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和决定细胞寿命端粒酶:一种核糖蛋白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是一种可催化寡聚核苷酸单链末端延长的酶。
作用:可以延长和保持染色体端粒的长度。
填空/选择1、染色体的组成:DAN、蛋白质2、蛋白质包括:组蛋白、非组蛋白3、组蛋白包括:H1、H2A、H2B、H3、H44、组蛋白含有:赖氨酸、精氨酸5、组蛋白的修饰作用: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简答染色体形成过程4(5)第一步,200bp的DNA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念珠状的核小体,直径10nm,宽度增加5倍,长度缩短7倍;第二步,6个核小体螺旋盘绕成螺线管,直径30nm,宽度增加3倍,长度压缩6倍;第三步,螺线管进一步压缩形成超螺旋,直径4000nm,宽度增加13倍,长度压缩40倍;第四步,超螺旋进一步压缩形成染色体,长度压缩5倍。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90%),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
•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比较表如下:核酸(Nucleic acids)蛋白质(Proteins)DNA RNA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核苷酸序列AGTTCT 或AGUUCU 的排列顺序3,,5,- 磷酸二酯键氨基酸排列顺序肽键二级结构Secondarystructure 双螺旋主要是氢键,碱基堆积力配对(茎-环结构)(同左)有规则重复的构象(α-helix ,β-sheet,β-turn)氢键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超螺旋RNA空间构象一条肽链的空间构象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盐桥二硫键等四级结构Quaternarystructure 多条肽链(或不同蛋白)3.分离和纯化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广泛用于核酸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一)酚抽提法(二)甲酰胺解聚法(三)玻棒缠绕法(四)DNA样品的进一步纯化:纯化的方法包括透析、层析、电泳及选择性沉淀等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异1. DNA的复制原核生物真核生物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Ⅱ、ⅢDNA聚合酶α、β、γ、δ、ε五种,其中δ为主要的聚合酶,γ存在于线粒体中原核的DNA聚合酶I具有5'-3'外切酶活性。
真核生物的聚合酶没有5'-3'外切酶活性,需要一种叫FEN1的蛋白切除5'端引物DNA聚合酶III复制时形成二聚体复合物起始复制地点:细胞质复制地点:细胞核复制时间:DNA合成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非同步启动复制起点:一个起始位点,单复制子复制起点: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多复制子起始点长度:长起始点长度:短延长冈崎片段:比较长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要短引物:RNA,切除引物需要DNA聚合酶I 引物:较原核生物的短,除RNA外还有DNA,所以真核生物切除引物需要核内RNA酶,还需要核酸外切酶。
终止基因为环状的DNA,复制的终止点ter,催化填补空隙为DNA-polⅠ,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成DNA链真核生物基因为线状的DNA,其复制与核小体的装配同步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体,DNA-polε填补空隙,存在端粒及端粒酶防止DNA的缩短(RNA引物留下的空白无法填补时出现DNA的缩短)2.转录原核生物真核生物RNA聚合酶RNA聚合酶有五个亚基组成,全酶的组成是α2ββ’δRNA聚合酶分三类。
RNA聚合酶Ⅰ存在于核仁中,转录rRNA顺序。
RNA聚合酶Ⅱ存在于核质中,转录大多数基因,需要“TATA”框。
RNA聚合酶Ⅲ存在于核质中,转录很少几种基因如tRNA基因如5SrRNA基因。
起始阶段转录起始RNA聚合酶ζ亚基辨认起始点,启动序列为-35区的TTGACA序列,参与的酶RNA-pol全酶转录起始需要启动子,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参与延长阶段原核生物无核膜相隔,边转录边翻译,DNA局部双链解开,形成转录空泡,产物向外延伸,参与的酶RNA-pol(ζ脱落)。
真核生物有核膜相隔,无转录与翻译同步进行的现象,转录延长中有核小体位移和解聚现象,参与的酶主要是RNA-polⅠ、Ⅱ、Ⅲ。
终止阶段可分为:依赖Rho (ρ)因子的转录终止,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终止和加尾修饰同时进行真核生物RNA的加工3.肽链合成原核生物真核生物mRNA 核糖体一条mRNA编码几种蛋白质(多顺反子)一条mRNA编码一种蛋白质(单顺反子)转录后很少加工转录后进行首尾修饰及剪接转录、翻译和mRNA的降解可同时发生mRNA在核内合成,加工后进入胞液,再作为模板指导翻译30S小亚基+50S大亚基↔ 70S核糖体40S小亚基+60S大亚基↔ 80S核糖体起始阶段起始氨基酰-tRNA为fMet-tRNAfMet 起始氨基酰-tRNA为Met-tRNAiMet核糖体小亚基先与mRNA结合,再与fMet-tRNAfMet结合核糖体小亚基先与Met-tRNAiMet结合,再与mRNA结合mRNA中的S-D序列与16S rRNA3-端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mRNA中的帽子结构与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有3种IF参与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有至少10种eIF参与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延长阶段延长因子为EF-Tu、EF-Ts和EF-G 延长因子为eEF-1α、eEF-1βγ和eEF-2终止阶段释放因子为RF-1、RF-2和RF-3 释放因子为eRF5.了解参与DNA复制的主要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复制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亲代DNA分子超螺旋的构象变化及双螺旋的解链,将复制的模板展现出来。
主要为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及单链结合蛋白等拓扑异构酶:解开DNA双链的超螺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结构单链结合蛋白:解旋后防止DNA再次形成双链第二阶段为复制的引发阶段,有引物RNA进行5′~3′方向的合成。
第三阶段为DNA链的延长,在引物RNA合成基础上,进行DNA链的5′~3′方向合成,前导链连续地合成出一条长链,随从链合成出冈崎片段。
去除RNA引物后,片段间形成了空隙,DNA聚合酶作用使各个片段靠近。
在连接酶作用下,各片段连接成为一条长链。
有三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DNA PolⅡ、DNA Pol Ⅲ其功能:酶活性PolⅠPolⅡPolⅢ5′→3′聚合作用(修复合成) + + +3′→5′外切酶活性(校对)+ - +5′→3′外切酶活性(去除引物、填补空隙) + - -第四阶段为终止阶段,复制叉行进到一定部位就停止前进,最后前导链与随从链分别与各自的模板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到此复制过程就完成了。
6.掌握同源重组的机制:发生在DNA同源序列之间、有相同或近似碱基序列的DNA分子之间的遗传交换。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 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
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
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和Holiday 结构的拆分。
7、简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位于前端的α因子使双链解链为单链;位于尾端的α因子使单链新聚合为双链、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β因子完成NTP之间的磷酸酯键的连接、β’ 因子促使RNApol与非模板链(sense strand)结合8.了解原核生物DNA转录终止的两种机制: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有两种机制。
一是需要蛋白质因子ρ(Rho)的参与,ρ因子能与转录中的RNA结合,启动ρ因子A TP酶活性,并向RNA的3’端滑动,划至RNA附近时,RNA聚合酶暂停聚合活动,使RNA:DNA 解链分离转录的RNA释放种植转录。
另一是在立体系统中发现的,纯化的的RNA聚合酶不需要其他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可使转录终止,即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机制,模板DAN在转录终止点附近有特殊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颈环结构影响RNA聚合酶的构象使转录暂停,DAN与RNA双链不稳定分离,转录终止。
9.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mRNA转录的比较如下:原核生物:操纵子RNA聚合酶核心酶加σ因子不需加工与翻译相偶联类核真核生物:单基因RNA聚合酶Ⅱ聚合酶加转录因子需加工故与翻译相分离核内10.顺式作用元件指同一DNA分子中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等。
反式作用因子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多为转录因子。
22.乳糖操纵子的作用机制?答: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
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3、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4、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2527、CaCl2法将快速生长期大肠杆菌置于经0℃预处理的低渗CaCl2溶液中,细胞膨胀,膜通透性改变,易与外源DNA 相粘附。
将该体系转移到42℃下做短暂的热刺激,外源DNA就可能被细胞吸收。
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置于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
转化效率可达到5×106~2×107个转化子/μg超螺旋质粒DNA。
29、PCR的基本原理?答: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
PCR全过程每一步的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
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3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单链DNA,94℃。
退火:引物+单链DNA?杂交链,引物的Tm值。
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 ℃左右,Taq 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为起点的5’→3’DNA 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
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链经过变性后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反应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复循环,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扩增。
31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在二十一世纪刚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年来合成生物物质的研究进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