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视频精讲!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视频精讲!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视频精讲!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讲师:欣然目录说明:本课程共包括30个高清视频(共33课时)。

序号名称1导言2 [第一编]第1、2章史前教育与学校的肇端3 [第一编]第3章古希腊教育的兴衰4 [第一编]第4章古罗马教育的蜕变5 [第一编]第5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6 [第一编]古代教育部分知识点总结7 [第二编]第6、7章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8 [第二编]第8章17世纪教育的沿革9 [第二编]第9章18世纪教育的演进(1)10 [第二编]第9章18世纪教育的演进(2)11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一部分(1)12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一部分(2)13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二部分14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三部分15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四部分16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五部分17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六部分18 [第二编]第10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第七部分19 近代教育知识点总结20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一部分(1)21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一部分(2)22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一部分(3)23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二部分(1)24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二部分(2)25 [第三编]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三部分26 [第三编]第12、13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及1960s-80s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1)27 [第三编]第12、13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及1960s-80s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2)28 [第三编]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1)29 [第三编]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2)30 [第三编]现代教育知识点总结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精讲班,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科学教育的源流)【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科学教育的源流)【圣才出品】

第8章科学教育的源流8.1复习笔记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一)兴起的根源1.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是社会生产长期发展的结果(1)到14、15世纪,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欧洲的农业和新兴手工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2)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上的运用又带来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理论上的说明。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欧洲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1)中世纪后期,罗盘和航海图的使用,推动了海外探险活动;(2)地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课题。

3.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近代科学得以兴起的文化思想环境文艺复兴运动使受宗教禁锢的欧洲人得到思想的解放,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近代科学革命的勃兴1.天文学领域的发展(1)哥白尼的日心说(2)伽利略的天文探究(3)第谷与开普勒的天文探究2.医学生理学领域的发展(1)维萨里的人体学说(2)塞尔维特的小循环理论(3)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3.力学领域的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三)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1.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增长2.科学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改进3.科学理性精神得到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二、近代科学教育的萌芽(一)近代科学教育号角的吹响1.弗朗西斯·培根(1)生平简介①首先吹响近代科学教育号角;②在自己等著作中,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以及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归纳法,并极力提倡科学与社会生产的结合,大大推动了近代科学以及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2)教育思想①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②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③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④设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乌托邦方案(3)教育影响作为“科学教育之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夸美纽斯、洛克等教育家的实在论教育学说,为近代教育的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2.勒内·笛卡儿(1)生平简介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2)教育思想①强调遵循科学的方法②强调理性的作用(3)教育影响①让人们认识到经院哲学教育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也培养不出来有独立判断的求知者;②冲击了破旧的经院哲学思想;③对科学摆脱旧的传统思想有进步意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1.工业革命出现的哪些变化预示着教育变革时代的来临?答: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标志。

由农业、手工业经济向城市里由机器驱动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变的革命性进展。

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以下变化:(1)政治的民主化政治的民主化趋势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选举权的扩大和普及增强了个体的受教育意识,因为只有提升文化水平,才能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各国自由主义政党在谋求国家世俗化和教育世俗化的努力中取得了重要成就。

再次,通过议会制,各种教育法律得以颁布和实施,从而推动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

至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以普及初等教育为主的义务教育制度。

(2)工具理性的兴起首先,科技进步使得科学的世界观最终取代了宗教的世界观,人们的理性观念得以提升。

其次,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工具理性精神的成熟和完善,人类已经进入了希冀借助科学、理性的途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目的。

再次,工具理性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它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的科学精神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这一思维使得教育研究和发展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对近代教育的改造和变革、为近代教育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哲学思潮的繁荣哲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19世纪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思潮先后出现,从而为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理论来源,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国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

(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思想的丰富和深化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教育科学化进程,这一时期出现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联想主义心理学、理性主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总体而言,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文化科技领域呈现繁荣景象,政治也日渐开明。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

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答案】C【解析】永恒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③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④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提倡宗教教育的是()。

A.新托马斯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分析教育哲学【答案】A【解析】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

它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3.不属于新托马斯主义的观点的是()。

A.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B.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D.教育权应由国家掌控【答案】D【解析】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4.存在主义者要求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应是()。

A.我与您B.我与你C.我与他D.我与你们【答案】B【解析】存在主义教育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其代表人物布贝尔曾写过《我和你》等著作。

5.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答案】D【解析】新行为主义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圣才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圣才

第13章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1.冷战使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答:(1)国家实力对教育的挑战①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较量,政府不断宣扬国家利益受到挑战,使教育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

②冷战中的激烈竞争使各国深刻认识到精英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于是进一步强化了精英教育的倾向。

(2)意识形态对教育的挑战①美国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强迫许多教师进行“忠诚宣誓”,授权学校可以解雇那些涉嫌有“共产主义”倾向的教师,一些州还对教科书的内容严加审查,凡对美国政治制度不满的内容一律删除。

②苏联十分重视在学校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苏联社会的下一代是社会关系的代表者,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共产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所必备的高度的道德和文化的人。

”(3)社会理想与社会问题对教育的挑战①美国20世纪50~60年代,贫困问题、种族问题、民权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美国社会。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着手实行改革。

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试图解决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约翰逊则提出了“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

教育被看作是实现这些社会理想的重要武器。

②苏联苏联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改造与培养人才有分不开的关系。

在社会改革中对教育提出:a.人的思想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b.发展人的智慧才能,以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c.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技术进步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要求。

(4)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挑战①冷战时期科学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新科技革命给教育带来了挑战,它势必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有相应的改革。

②新科技革命呈现出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涌现,人们把它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

③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边缘学科。

这就要求学校教学内容要能够及时反映这些新知识、新信息,并且不断开发新课程。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罗马教育的蜕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罗马教育的蜕变)【圣才出品】

第4章古罗马教育的蜕变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罗马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家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读写算、农业知识、道德义务、传统和习俗、军事训练以及法律的构成,教学方法主要以模仿和亲身经历为主。

在教育思想方面,罗马人很少涉及纯理论问题的探讨,更关注教育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

(1)古罗马教育的发展阶段古罗马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

其中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有划分为:希腊化前的教育、希腊文化影响后的教育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2)各阶段的主要特征①罗马共和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a.家庭承担教育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国家不太干预。

希腊文化前的罗马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持续到16周岁,主要有父母承担对子女的教育。

b.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以道德、法律和修辞教育为主。

在希腊文化影响下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识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文法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演说家。

c.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模仿、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来进行。

d.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比较低。

如初等教育中的教师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希腊人。

②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a.国家干预和控制教育共和时期罗马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随着希腊文化的传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了教育和人才的价值,开始干预和控制文化和教育,这主要表现为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支持和保护学术发展。

b.给予教师一定的豁免权共和时期罗马教师地位低下,自恺撒开始,教师陆续获得了一些豁免权。

截止公元150年,教师相继获得了民事义务、税收、兵役的豁免权,外省教师的公民权也得到承认。

c.教师由政府任命共和时期罗马的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教师和学校,但罗马帝国逐渐集中了这一权力,由政府直接任命教师并提供薪水。

教师的任命需经过中央政府允许,再由地方委员会决定。

选择教师的条件主要包括:道德水平、学术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形式通常是公开演讲。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教育的起源)【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教育的起源)【圣才出品】

第三编现代教育的变迁第11章现代教育的起源1.分析现代教育起源的背景及其特性。

答:(1)背景①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近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民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民主和平等观念、整齐划一和高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方法、程序化的教学过程等重要内容,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等成为其主要特征。

这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快速普遍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解放了人。

②近代教育的弊端近代教育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如,在工业化社会基础上诞生的教育的制度化特性,则可能使人在教育中丧失个性、自主和自由,阻碍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生活、社会和儿童相脱离的现象;教育不能适应后期工业化社会和民主社会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等。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和探索教育新形式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起源了。

(2)特征与以往的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具有科学、开放、多元、平等、强调个性和合作的思想特征。

从而形成了与以往教育不同的,以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作业为中心作为其主要特点的西方现代教育,从根本上影响了欧美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①强调将教育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②强调教育的科学化,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有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强调儿童的自主、自由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经验和活动;③强调社会合作和劳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儿童研究和教育调查。

2.论述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

答:(1)发展历程①兴起时期(1889~1914)a.乡村寄宿学校阿博茨霍尔姆学校,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是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b.其他类型学校在乡村寄宿学校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欧洲还出现了另一种不同于乡村寄宿学校的实验性新学校。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751年,在美国创办了第一所文实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杰斐逊B.富兰克林C.林肯D.贺拉斯·曼【答案】B【解析】文实中学是由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这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文实中学大多是私立收费的,有的还是寄宿学校,既开设古典文科课程又开设实际应用学科。

他被称为“美国文实中学之父”。

2.关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一种明确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B.有一定积极意义,推动教育的发展C.完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D.带有一定的机械化倾向【答案】C【解析】C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A项,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B项,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教学理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世界近代教育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D项,根据教育性教学思想,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3.创立“恩物”这一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陈鹤琴D.杜威【答案】B【解析】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

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①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②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③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7世纪教育的沿革)【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7世纪教育的沿革)【圣才出品】

第8章17世纪教育的沿革1.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对欧洲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近代科学革命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开拓了人类的认识视野,提升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1)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增长,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传播及教育科学化进程近代科学革命兴起所产生的最直接结果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空前的增长。

随着科学逐渐地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注意力也开始从天上转移到人间,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向研究自然事物,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带来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繁荣。

除天文学、力学、医学生理学之外,数学、化学、冶金学、博物学以及电磁学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科学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改进,科学理性精神得以确立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使研究的领域得以拓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使研究方法得到了突破性的改进。

建立在经验和正确感知基础上的新科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少数精英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垄断,“任何具有足够才智的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而且能用来掌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则、了解从资料中得出恰当结论的途径。

”从而使知识的等级色彩开始消退,而民主性的特征不断增强,这都为随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可能。

(3)科学理性精神得到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近代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新的知识以及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破除了人们长期迷信的并带有宗教灵光的权威观点,树立起了科学的理性精神,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

(4)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型学校在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欧洲主要国家的学校教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主要表现为一批新型学校的建立、课程内容的世俗化、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及新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2.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哪些特征?答:近代初期的科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有:(1)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16~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巨变使得自然科学逐渐摆脱了神学束缚,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征服和控制自然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第7章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路德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起者是马丁·路德。

按照路德派教义,个人的信仰源于个体对《圣经》的独立的理解。

人人都应读《圣经》。

这种平等的观念反映到教育上则意味着受教育权利的平等。

他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

与普及教育的主张相联系,路德进而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

他认为,对父母而言,使子女受教育是一种对于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对行政当局而言,使儿童受教育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应强迫父母把子女送入学校受教育。

对不承担义务的父母,国家应予以惩罚。

2.罗耀拉领导的(),是一种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

A.教区学校B.主教学校C.修道院学校D.耶稣会学校【答案】D【解析】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其首创者是西班牙人罗耀拉。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

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其中初级部5~6年,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学习内容以文学科为主,耶稣会学校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3.有关耶稣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完备的组织管理B.高水平的师资C.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D.顺应宗教改革潮流【答案】D【解析】耶稣会学校的教育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耶稣会教育有其致命的弱点,即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

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是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相对立的。

必然因之而遭到各民族国家的拒斥,富有成效的手段服务于一个背时的目的,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结果必然为历史所淘汰。

4.下列选项中的学校与其他类型不同的是()。

A.免费学校B.贫儿学校C.流动学校D.文法学校【答案】D【解析】D项,文法学校是西方一种历史悠久的普通学校类型,英国近现代主要中等教育机构,收取学费,招收对象多为贵族阶层子弟。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希腊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古希腊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3章古希腊教育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与雅典教育不同,斯巴达()。

A.接受军事训练B.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C.实施家庭教育D.重视女子教育【答案】D【解析】与雅典教育的不同,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①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是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②女子教育的另一目的是,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2.斯巴达教育的三阶段不包括()。

A.体格检查B.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C.公共教育D.军事教育【答案】D【解析】斯巴达教育的三个阶段包括:①出生时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只有被认为体质合乎健壮标准的,才准许留下来;身体虚弱的,便弃之荒野,任其死去。

②在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养育,要接受国家的严格监督。

③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公共教育,开始军营生活。

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3.雅典的教育制度注重()。

A.德智体美和谐发展B.军事C.文字D.体育及军事训练【答案】A【解析】雅典的教育,是繁荣的雅典文化、科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雅典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特点包括:①要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②重视智育,重视德育和美育,教育内容比单纯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斯巴达的教育要丰富、充实得多,教育方法也要灵活得多。

雅典就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4.雅典教育分成五阶段不包括()。

A.家庭教育B.文法和琴弦学校C.军事训练D.音乐教育【答案】D【解析】雅典教育的五个阶段包括:①七岁前,由父母在家中养育;②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又称琴弦学校),文法学校教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琴弦学校教儿童弹唱;③十二岁至十三岁的少年,一方面继续在音乐学校或者文法学校学习,同时又开始入体操学校进行学习;④十五至十六岁时,大多数青年不再继续上学,要从事其他职业;⑤十八岁至二十岁的青年,属于预备公民阶段,可以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受军事训练。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圣才出品】

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第6章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全人”有何特征?答:(1)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生活近代早期的人文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猛烈地批判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观点,肯定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自然本性。

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追求人的幸福,成为人文主义区别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主张在现实的人生中要采取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实现个人理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人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烈地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对个人的压制和束缚,由此而产生的个人主义的特征主要是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个人性格、挖掘个人潜能、依靠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个人价值。

(3)主张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中世纪神学世界观框架的束缚,但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却在不断地修正着这个框架并改变了它的重心。

人文主义者越来越多地歌颂人的现实生活,赞美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力量,赞美人的理性和意志的自由。

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何异同?答: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提出了“全人”理想,人文主义者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文化和智力的统一,即塑造拥有最高智慧的全才。

北欧人文主义兴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欧洲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较意大利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相对倾向于贫民和社会。

(1)不同之处①教育性质不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世俗性。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注重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具有较强的宗教性。

②教育内容不同意大利的教育注重文学和美学,北欧的教育注重宗教和道德教育。

③培养目标不同意大利强调培养城市公民,北欧强调培养君主和朝臣。

(2)相同之处①注重对古典科目的学习与研究;②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③反对经院哲学,强调个性解放;④注重古典语言;⑤两地后期均出现了形式主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4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有哪些。

答: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后,便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象征。

(1)终身教育的含义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教育:①教育并不限于青少年阶段,而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人一生的教育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②教育并不限于在学校中进行,应该使学校以外的社会机构也承担教育的功能,把教育扩展到社会整体中,并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

(2)终身教育的目标①培养新人终身教育不仅能够使人适应各种变化,特别是经济和职业方面的变化,而且能够培养人的丰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充实、幸福地生活。

②实现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朗格朗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为民主而教育人这一点上”,终身教育是“实现真正平等教育的手段”。

(3)终身教育的原则①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过时;②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③在各个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④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信息超出了对教育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⑤在各种形式的行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行动等)和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4)引发的教育变革①终身教育的发展预示着社会结构将朝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变化,终身教育模式的确立有助于冲破传统学校的僵化体制,学校将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教育和文化中心,而不再是与现实生活隔绝、只供一部分人使用的封闭区域。

②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作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教育的开始,终身教育将有助于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提供终身保障。

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④尽管对于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理论对教育进行总体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为宗旨的终身教育理论和模式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解及考研真题详解】(1-7章)【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解及考研真题详解】(1-7章)【圣才出品】
杨马人的生活场景
杨马人注重对男童进行教育,把勇敢、好斗品质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如杨马人 的男子在教育儿子时,总是希望把他们培养成生性多疑、脾气暴躁、动辄诉诸武力的人。杨 马人父亲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挑逗儿子打自己,然后报之以大笑并对儿子的“勇猛”倍加赞赏。
二、史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实际教育部分 (1)劳动生产经验的传递。 (2)军事体育。 2.理论教育部分 (3)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禁忌和部落的光荣业绩和传统。 (4)宗教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 3.方法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1)代表人物 前苏联教育史专家麦丁斯基等。 (2)基本观点 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源泉,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一定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 劳动经验的情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因而劳动必然是教育产生 的最初的本源。 (3)对其理论观点的批评
2 / 10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础,为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1)史前社会的青年礼(成年礼)
概念:所谓的“通过仪式”,是从英文“Rites of Passage”转译过来的,其意义在于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须经过几个生活阶段,每个人的社会属性也正是通过这些重要的阶段
不断确立起来的。
作用:一个人完成新的社会角色的转变,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其地位和权利得到社会的
第二节 史前教育
一、史前教育的概况 1.前氏族时期(原始公社):共同劳动中接受教育,生产劳动经验、知识,群体生活 习惯、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1.5 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 3.父系氏族时期:男女青年学习不同内容,青年礼;
3 / 10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5章中世纪教育的兴衰1.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1)中世纪的时间划分及时代特征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但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始于公元500年左右,一般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标志性时间;终于1500年左右,一般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事件作为标志。

中世纪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文化教育处于薄弱状态的黑暗时期。

其文化的主题和核心是宗教文化与宗教思想。

基督教在思想文化及一切社会活动中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

(2)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宗教教育。

而由于基督教在西欧占统治地位,因此,中世纪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教育包含两层意思:①学习基督教的各种信条,即救世所必需的真理;②指道德训练,即基督教徒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律法。

简而言之,基督教教育是指对教徒们进行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和行为准则的教育。

2.修道院学校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答:(1)修道院学校的产生修道院出现于公元3~5世纪,是“教父时代”基督教教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产物,具有禁欲主义传统和非探究性的特点。

(2)修道院制度与教学一般认为本尼狄克是西方修道制的鼻祖,创立了最早的修道院。

修道院的特点有:①修道院的学生修道院接收两类学生,即志在成为神职人员的人和不以神职为生的人,前者称为“内学”,后者称为“外学”。

修道院学生一般十岁入学,学习期限约为八年。

②修道院的教育内容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由简单的读、写、算逐渐演变为“七艺”的课程体系,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中前三项为高级课程,后四项为初级课程。

③修道院的教师与教学方法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

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3)修道院学校的地位与作用①修道院保存了拉丁文的经典语言,并指导信徒拉丁文读写、与宗教仪式相关的艺术和科学,使前代文明的一部分成果得以传承。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校的肇端)【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学校的肇端)【圣才出品】

第2章学校的肇端1.试析文明的进程与学校兴起之间的关系。

答:(1)文明古国的进程①古埃及的文明进程古埃及的居民主要是由非洲北部迁至尼罗河流域的土著构成,他们创造了铜石并用的文化。

a.古埃及文字经过长期演变,古埃及形成了一套由表形、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组成的文字系统。

b.古埃及文学文字的创造奠定了古埃及文学繁荣的基础,古埃及的文学作品内容和题材都十分丰富,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军事和社会世俗生活的状况。

c.古埃及宗教宗教在古埃及文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宗教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d.古埃及文明在天象、数学、水利、生物和建筑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②西亚古国的文明进程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地域面积广大,包括了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a.西亚古国的文字西亚古国的文字包括楔形文字和腓尼基人字母。

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文化成就之一,腓尼基人字母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b.西亚古国的文学作品西亚古国留下的文学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

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和贫苦人民生活的作品,如《主人与奴隶的对话》《咏受难的诚实人的诗》等。

c.西亚古国的法典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叶,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居民苏美尔人就已制定出了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出现的法典主要有《乌尔纳姆法典》《苏美尔法典》《俾拉拉马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亚述法典》等,其中影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d.西亚古国的宗教两河流域形成的关于世界的起源、诺亚方舟等传说成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来源。

古代希伯来人形成的犹太教及其经典《圣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e.西亚古国还在天象、数学、农业生产、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③古印度的文明进程a.古印度文字印章文字主要是刻在皂石、象牙、赤陶和铜制成的印章和护符上,虽然至今仍不能完全解读这些字,但它是古代东方最早的文字之一。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圣才出品】

第12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战后教育重建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1)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①成立1946年11月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一次大会,该组织正式成立,简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宗旨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从而对和平、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③组织结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主要机构有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

大会为该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开会一次,决定该组织的政策、计划和预算。

执行局为大会闭幕期间的管理和监督机构,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负责执行日常工作。

(2)教科文组织的活动及贡献①教科文组织成立初期,其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欧洲,为战后重建欧洲的文化教育提供服务。

②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该组织,使它进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新阶段。

其活动自然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诸如扫盲计划、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方面的内容。

③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儿童基金会等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一批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重要项目。

④教科文组织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它具有进行广泛的智力合作的能力,它是一个“知识性组织”,拥有智力资源的优势,在巴黎总部汇集着多方面的一流专家,并与各成员国家的优秀学者联系密切。

2.日本战后教育重建的基本措施是什么?答:二战期间,日本教育体系具有浓厚封建与国家主义思想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一度停办,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几乎完全瘫痪。

(1)教育重建政策的确立①1946年,日本颁布战后新《宪法》,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行义务教育。

②1946年8月,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制定了《教育基本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a.教育目的“完善人格、尊重个人价值、培养充满独立精神的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b.教育方针“尊重学术自由,培养进取精神,通过互敬与合作,致力于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主讲:张斌贤)导言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主讲:张斌贤)导言

精神的存在
How:人的历史活动的方式,方法 Why:历史活动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及其关系)
导言
三、为什么认识教育史?
历史认识的价值: 1、丰富知识 2、开阔视野 3、增进智慧
导言
四、参考书目: 1、雷蒙•阿隆:《论治史》,冯学俊等译,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2、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等译,上海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 人民出版社1986年; 4、约翰• 托什:《史学导论》,吴英译,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7年。
课程简介
2、空间线索: 古代:古代东方,希腊,罗马,西欧 近代:西欧,北美 现代:欧洲,北美,全球化 3、主题线索: 学校,课程,教师,学生,管理,等;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史,职业教育史;介
三、参考书目:随章节提供
四、授课方式:讲授,自学,阅读,讨论,研究 五、基本要求:课前自学,课后阅读与思考 六、考核方式:作业,参与讨论,考试
导言
History of Education:
3、反思的历史: 对历史认识的“认识”
历史哲学(教育史学)
二、如何认识教育史?
When, Where, What, Who, How, Why When--Where: 历史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的具体性—受制于一定的 时间-空间条件)
导言
What:历史活动,事件及其结果 Who: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既是生物的存在,又是
外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斌贤、孙益
外国教育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国外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及其背景; 2、了解国外著名教育家的生活、著作和思想; 3、掌握国外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线索; 4、初步了解历史思维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外国教育史》第2版名师张斌贤课堂笔记和习题解

《外国教育史》第2版名师张斌贤课堂笔记和习题解

《外国教育史》第2版名师张斌贤课堂笔记和习题解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第1章史前教育1.1复习笔记一、教育的起源(一)人类的起源1.神创说最早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主要来自于神话和宗教,即运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解释人类的起源。

神创说最为集中地表现在基督教神学中。

神创说根据基督教的神学理论,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是上帝的最高造物。

2.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家对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和现存生物的验证。

1859年,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达尔文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而来的。

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主要依据是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本身”的思想。

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推测,人类的进化是从“攀树的猿群”开始的。

(二)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

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早已存在教育活动: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

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认为,史前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就真正出现了。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

他们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选择劳动手段的任务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17世纪教育的沿革
第一节 17世纪教育思想的沿革
一、社会基础
(一)欧洲社会资本主义经济与专制政治的发展
理想君主的教育
(二)科学知识的进步
1.自然科学的进步
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牛顿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

2.社会科学的发展
(1)培根:通过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最终获得正确的知识;(2)笛卡尔:怀疑、理性至上
(3)霍布斯:唯物主义反映论
(4)洛克:“白板说”
强调教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强调教学实践中实用知识的传授。

第二节 人文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一、早期发展
1.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强调使用知识、实际生活的教育一派发展而来的;
2.矫正人文主义实践中出现“西塞罗主义”、从根本上背离人文主义发展初衷;
3.人们对于教育寄予新的希望:向儿童提供一切派的上用场的知识。

二、实践基础
(一)宗教教育与古典教育的实施
(二)古典主义思潮的新变化
古典主义失去了文艺复兴运动盛期对社会精英的普遍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教育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总之,意大利和北方诸帮两处的文艺复兴运动,都立意打破生活上思想上一道同风的习惯。

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利用经典作家著作了解自然与人生,把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实际生活的准备活动。

代表人物:伊拉斯谟、拉伯雷、弥尔顿
1.伊拉海默的人文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1)重视古典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学习
在注重文字及文法本身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所指代的事物的学习和理解;
(2)奉行新的知识观
事物和文字知识;
事物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

2.弥尔顿的人文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1)对人文主义教育形式化倾向的批判
(2)学习与教育目的
学习目的:最终归结到运用感觉对可见事物的研究和学习上;
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功地处理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担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责。

3.课程体系
(1
)第一类:人文学科(2)第二类:社会学科
(3)第三类:自然学科
(4)第四类:神经学科
第三节 感觉唯实主义教育思想
一、培根科学知识观的教育价值
“科学知识观”、“科学归纳法”
(一)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
1.背景:“经院哲学”为核心的陈腐知识观
2.四类假象: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
(1)种族假象
把人类种族的需求,当做唯一的判断标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譬如说:苹果之所以这么红,是为了引起人的食欲;猪之所以这么肥,是为了提供我们营养;狗之所以会叫,是为了替人看门;太阳之所以会出来,是为了照耀人们。

这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一切的价值都是以人为准的想法,就称作种族假象。

种族假象会使人类变得过于主观,甚至形成人类中心主义。

但是一般人很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人本来就是以人作为基础来思考各种问题。

同时,种族假象会使得某些难题无法得到解释,就以蚊子来说,蚊子到底有什么用?它对人类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由此可知,有些生物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人类才被创造出来的。

(2)洞穴假象
这是指每个人都像是井底之蛙,思考受到限制。

基本上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从小开始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经验。

人虽然无法避免自己的限制,但是知道这些限制,就可以减少被限制的程度。

当然,要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宣称自己能够完全摆脱这些限制,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就好像一个人说:“我这个人最客观。

”事实上这句话本身就不太客观了,顶多只能说:“我知道自己有主观的地方,所以作判断的时候会约束自
己。


(3)市场假象
市场假象代表思考中混杂着许多传言或道听途说。

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每个人仿佛都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明明是相同的一件事,经由不同的人叙述之后就产生各种不同版本。

譬如现在电视新闻里充斥着各种八卦消息,这些八卦到最后往往变成罗生门。

版本看似很多,事实上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很多人不诚实。

或者,即使不是故意不诚实,也是设法不去看自己不喜欢的部分,而选择性地下判断。

(4)剧场假象
剧场假象是指有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人喜欢按照既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像排练一出舞台剧之后,然后一一照搬。

这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

许多人一旦接受一套哲学或一种宗教信仰,就好像接受一出舞台剧,全套搬演出来,从此以后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这就叫做剧场假象。

3.“知识就是力量”
(二)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取方法:归纳法
《论学术的发展》:科学归纳法;
《新工具》:科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方式
讲解法:适用于传授基础性的科学知识;
传授法:适用于传授较为复杂的科学知识。

弗朗西斯·培根与《新工具》:
“一切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留下后代,但只有人类能通过后代下美名、事业和德行。


而,为什么有的没有留下后代者却留下了流芳百世的功业?因为他们虽然未能复制一种肉体,却全力以赴地复制了一种精神。

因此这种无后继的人其实倒是最关心后事的人。

创业者对子女期望最大,因为子女被他们看作不但是族类的继承者,又是所创事业的一部分。


作为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子女常常会有不合理的偏爱。

所罗门曾告诫人们:“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在家庭中,最大或最小的孩子都可能得到优遇。

唯有居中的子女容易受到忘却,但他们却往往是最有出息的。

在子女小时不应对他们过于苛吝。

否则会使他们变得卑贱,甚至投机取巧,以至堕入下流,即使后来有了财富时也不会正当利用。

聪明的父母对子女在管理上是严格的,而在用钱上不妨略宽松,这常常是有好效果的。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

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学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