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

合集下载

青年人的政治参与

青年人的政治参与

青年人的政治参与目录:1.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意义2.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现状3. 政府鼓励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措施4. 学校对青年人政治参与的重要性5. 社会组织在促进青年人政治参与中的作用6.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7. 总结1.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意义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政治参与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人政治参与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现状目前,部分青年人对政治参与持有冷漠态度,缺乏参与意识和机会。

他们更关注个人发展和经济问题,对政治问题认识不足,参与度较低。

这种现状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度。

3. 政府鼓励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措施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为青年人提供更多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渠道。

例如,建立青年人参政议政的组织,引导青年人参加政治活动和公民讲堂,开展青年人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等,提高青年人的政治意识和积极性。

4. 学校对青年人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青年人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加强政治教育,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帮助青年人了解政治制度和参与方式,增强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模拟政治运作和公民实践活动,培养青年人的领导才能和参与精神。

5. 社会组织在促进青年人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为青年人提供政治交流和参与的平台,组织青年人参加政治培训和研讨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向政府提供青年人参与政治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府出台更多支持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政策。

6. 青年人政治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青年人政治参与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渠道不畅通。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青年人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参与机会,并建立青年人参与政治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参与政治决策。

7. 总结青年人政治参与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与理性培育实践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与理性培育实践

21 0 2年 2月
F b.01 e 2 2
当代 大 强
( 农林 大 学党 委 办公 室 ,福建 福 州 30 0) 福建 5 02
【 摘 要】 在全球化 、网络化 、一体化背景下 ,新世纪大学生政治 参与 的行 为随着社会变化 而形成不 同
国家先进文化成果 、尊重其他国家政治选择 的风格转变 , 怀着更加理性 的态度来看待政治事件 。如 19 年 99
我 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 ,激起大学生的反美情绪 。学生虽然有些激烈 的表达方式 ,但 总体上是在法律允 许 的范围内表达 自我的政治态度和参与意识 。
【 收稿 日期1 0 1 1 2 1—1— 0 2 【 基金项 目】 0 0年度 福建省教 育厅 社会 科学研 究项 目 ( 0 4S 。 21 J 17 ) A1
参与形式并存的新格局。网络论坛 、微博互动 、日志转载 、个性化视频制作等新的传播渠道速度更快 、影
响面更广 ,同时管控和引导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 、大 学生 政治 参 与是 推动社 会 进步 的 重要 力量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保持社会安定 、繁荣 国家政治文明 、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当前 ,
第 3 卷第 2 1 期
V0_l No2 13 .
长春师 范 学 院学报 ( 文社 会 科学版 ) 人
Ju a oC agh nN r a U iesyH m nt s n oi c n e) o rl f hne u om l nvri (u a ie dSc Si cs n t i a l a e
的特 质。切实做好 良性政治参 与行为的培育和 引导 ,务 必客观分析大学生政 治参 与的意识和效果 ,强 调理 性引导大学生政治参 与的现实必然性 ,突出大学生与社会 的和谐 、共 同进步 ,做好政治参 与热情 的激 发培育和有效 引导 两方 面工作 ,从渠道 、动机 、意识 、行为表现 和文化 氛围营造等方 面探讨有 效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研究
健全。
【 关键 词 】 学 生 ; 治 参 与 ; 点 ; 大 政 特 问题
Pa tc pa i n i ltc la f i so he p e e g o l g t d nts u is r ii to n po ii a f a r f t r s nta e c le e s u e t d e
政 治 参 与是 现 代 民主 的 核 心 和政 治 现 代 化 的重 要 标 志 , 而 大学 生 群 体在 社 会 总 体 结构 中 占据 着 特 殊地 位 。当代 大学 生 的 政治 素 质 如何 , 接关 系 到 国家 未 来 的政 治 发 展 状 况 。引 导 大 直 学生 理 性 、 序 地 参 与 政 治 , 培 养 大 学 生 政 治 素 质 的 重 要 途 有 是
h s b e i e e p o l msh v lo a p a e u ,s l ig t h s r b e a e n fn ,a f w r b e a ea s p e r d b t ov n o t e ep o l m,c n ma e p rii a in i o i c l far ft ec l a k a t p t n p l ia f iso h o — c o t a
l g t d ntwa or tnd r e e s u e y m e sa a d, ma hi - m a e s in e,s s e r s e ily e p cal e f c. c ne d ce c y t m a ee p ca l s e ily p re t
不 选 都一 样 ” 。在 实 质 上 就 表现 为 主 动 参 与 和被 动 参 与 的 同在 。
2 1 3 当 代 大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有 利 于 推 进 政 治 民主 化 。推 ..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和谐向度探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和谐向度探析
国学生 党员 比例 只有 1 1 % , 过 大力 发 展 , 0 3 .6 经 2 0
生这一 特殊 群体 来讲 , 治参 与是对 国家 的政治 、 政 社 会 生 活现状 的基 本 了解 、 识 , 在 此基 础上 通 过各 认 并
种 途径 的实 际行 为 投 入 , 括 政 治参 与 意 识 和 参 与 包
的负 面效应 。
142 激情性 参 与和理 智性参 与并 存 .. 激 情参 与在 18 - 19 90 -90年代表 现尤为 突 出 , 这 期 间不 仅有 1 9 9 7年香港 、9 9年 澳 门的 回归 , 19 还有 19 99年我驻 南 斯 拉 夫 大使 馆被 炸 所 引 起 的 大 学生
21 0 0年 9月 第1 5卷 第 5期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J R L O ’ N V RST F P S D T L C OU NA FXIA UNIE I Y O O TSAN E E OMMUNIA O C TI NS
Sp 2 1 e. 00 V 11 o 5 o.5N .

14 ・ 6
西 安
邮 电 学

学 报
21 0 0年 9月
化 氛 围的熏陶 , 受到政 治参与 的初 步锻炼 , 以初 步 可
对社 会 问题 进行 深入 的思考 。 12 法制意识提 高 , 与行 为理性 化 . 参 改革开 放 3 0年 , 国 的 民 主 法 治 进 程 不 断 加 我
什么 是政 治参 与 ?我 国多数学 者认 为 政治 参 与 只局 限于 以合法 手 段 影 响 政 治 的 活动 , 而不 包 括 非
法 的行为 。而美 国学者 亨廷 顿和 纳尔逊 认 为政 治参 与是 “ 民试 图影 响政 府 决 策 的 活 动 ” [ 对 于 大 学 平 。2 3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治意识淡薄、网络信息泛滥、舆论操纵、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学生组织网络化程度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提高大学生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加强网络信息核实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倡导健康网络舆论环境,并推动学校加强网络政治教育。

这些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网络政治,提升其政治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组织的网络化发展,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为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网络政治环境作出贡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对策、政治意识、网络信息、舆论操纵、认知能力、学生组织、网络化、政治教育、政治参与度。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群体,其政治参与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网络政治参与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广泛的参与渠道,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较为淡薄,网络信息泛滥导致政治参与困难,网络舆论操纵影响大学生政治判断,缺乏认知能力妨碍大学生参与,以及学生组织网络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了解和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参考和指导。

是通过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分析大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网络信息泛滥导致政治参与困难、网络舆论操纵影响政治判断、缺乏认知能力妨碍网络政治参与以及学生组织网络化程度低限制政治参与等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
的看法 如 何 ”的 回答 中 , 3 . % 的人 认 为 “ 须 兼顾 二 有 15 必 者”; 3 % 的人认 为“ 有 8 稳定是 基础 , 只有稳 定 才能 改革 、 发 展”; 选择 “ 而 首先 是 改 革 , 后 才 有 稳 定 ”的只 占 3 9 。 然 .% 这足 以表 明青年对 稳定 重要 性 的认识 , “ 定 压倒 一 切 ” 对 稳 的深 刻理解 , 同时也 反映 出希望 稳定 是大 学生 的主流思 想 。 大学 生在 经济改 革和政 治体 制改 革方 面对 突出 的社 会 问题 比较 关注 , 因为这些 问题直 接 关 系到 社 会稳 定 和政 治 的发 展 。他们认 为 只有解决 这些 问题 才能有 效推 进社会 政治 的 进步 。在 调查 中 , 大学生 提 出当前 最 迫切 需 要 解决 的社 会
的重大 问题 。从渴望 稳 定 的心 理 出发 , 他们 最 坚 决 地要 求 对 上述 问题应 加大解 决力 度 。中 国共 产党 在党 风廉政 建设 方 面对 一批 大案要 案 的处 理赢 得 了党心 、 民心 , 使广 大人 民
群众充 分相 信我们 党 完全 有 决 心 、 能 力惩 治 腐 败 。调查 有
20 0 9年 7月
江苏 教育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 a o aguIs tt o d ct n( o i c ne or l f ins ntue f u a o S c l i c ) n J i E i aS e
J1 20 u.,0 9
Vo . 5 N . 12 o 4
政 治参 与 ( oic at iai ) 称参 与政 治 , 现 Plia P rcpt n 亦 tl i o 是 代 民主 的核 心和政 治现代 化 的重要标 志 。早 在 1 8 9 5年 , 罗 马尼 亚所倡 导 的国 际青 年 活 动就 已把 “ 与 ” 为 国际 青 参 列

政治实践调研报告

政治实践调研报告

政治实践调研报告
《政治实践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政治实践是大学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探讨其对学生政治思想和素质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某大学政治实践活动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涵盖了学生对政治实践活动的态度、参与程度以及收获感受等内容,访谈则围绕着政治实践活动的特点、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

三、调研结果
1. 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
与政治实践活动;
2. 政治实践活动对学生政治思想和素质的影响显著,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更加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状况;
3. 学生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获得了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收获;
4.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实践活动的形式单一、参与度不够高、组织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四、结论与建议
政治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和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建议学校应加强对政治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升活动的多样性和吸引力;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政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政治实践活动应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和国家政策,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国家发展和建设。

五、参考文献
1. 韩国政治实践报告,2019.
2. 《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动发展状况调研》,教育出版社,2020.。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作者:王雪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9期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深远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日趋成熟,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情感冷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政治参与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分析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发展水平和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1、从个人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其实现政治社会化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决定人的本质的是其社会性。

在政治社会里,政治社会化在人的社会化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政治社会化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种社会化的实现。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政治参与是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体现其接受和认同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政治参与使自己的政治态度外显为政治行为,由此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

2、从国家角度而言,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国家民主政治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多处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与民主政治不是相背离的,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民主政治的一个表现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但是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同样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思想及民众的政治素质等。

初探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初探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初探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内容、方式、途径、特点、影响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政治的措施作初步探讨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高,呈现出的特点在于:开放性和自由性交融,”草根”的民意性、自下而上的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并存。

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和消极作用两面,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监督政府工作,增强自身政治责任感,促进自身政治社会化、塑造独立的政治人格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治参与信息来源不可靠、容易形成”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

而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根据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应该从制度规范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引导大学生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使网络政治参与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一、概念界定1、大学生,即在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群体统称。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2、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

尽管对政治参与的研究从19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定义却仍存在不同的理解。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政治参与的定义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

中国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中国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导 航 器 。绝 大 多数 大 学 生 对 中 国 二 、 中 国 当代 大 学 生 有 序 政 治 弱势 地 位 决 定 了他 们 政 治 参 与 的 社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表 示 认 同;拥 护 中 国 参 与存 在 的问题 会 影 响 力 不 大 , 导 致 其 自身 政 治 参 共 产 党 的领 导 ;对 实 现 中 华 民族 伟 l _政 治 参 与 思想 不稳 定 立 场 不 与 的 信 心 不 足 。 同 时, 由于 他 们 在 大 复兴这一 “ 中 国梦 ”充 满 信 心 。 坚 定 。在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条件 下 , 上 大 学 前 接 受 的 是 应 试 教 育 ,缺 乏 这 种 政 治 认 知 占主 流 不 言 而 喻 确 保 人们 的思想 观念 日益多 元多样 多变 , 政治 知识 、政治技 能和 政治 经验 ,也 了 当代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沿 着 健 康 有 各种 非马 克思主义 甚至 反马 克思主 义 使得他 们深感 没有政 治参与的底气 。 序 的轨道运 行 。 思潮 渗透校 园 。受西方 民主 自由人 权 5 .政 治 效 能 感 低 。 “ 人 只 有 意 2 .积 极 的参 与 态 度 。大 部分 高 理论和 拜金 主义享 乐主 义极端 个人 主 识 到 自身利 益 之 所 在 ,才 会 积 极 为 校 学 生 都 认 真 学 习学 校 开设 的几 门 义 的影 响,部分 大学 生认为 马克 思主 实 现 和 争取 自身 的 利 益 而 奋 斗 ,人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 深 入 学 习 贯彻 党 义过 时 了,主张取 消 马克思 主义 的政 只 有 意 识 到 自己可 以 而 且 能 够 主 宰
政 治 参 与 ( P 0 l i t i C a l 性 和 自主 性 。 如 在 制 度 框 架 内投 票 民主 管理 等活 动 ,参与 的层次 较低 。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指 社 会 成 员 以多 种 选 举 、演 讲 竞 选 、在 网络 上 独 立 自 而 且 ,大 学 生 偏 重 于 政 治 理 论 知 识 形 式 和 不 同 性质 地 参 与 政 治 的 言 论 主 地 阐述个 人意 见等等 。 的 学 习 和 对 社 会 政 治 热 点 问题 的 关 和 行 动 。政 治 参 与 水 平 是 衡 量 一 国 4 .参 与 渠 道 和 形 式 多 样 化 。 当 注 这两 个 政 治参 与层 次较低 的方 面 , 政 治 文 明和 现代 化 程 度 的重 要 参数 。 代 中 国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的途 径 与 方 而 直 接 参 与 政 治 活 动 的机 会 和 行 为 研 究 中 国 当 代 大 学 生 这 一 公 民 中文 式 有 :积 极 加 入 党 团组 织 ;踊 跃 参 投入 则显 然偏 少 。 化 知 识 水 准 较 高 的特 定 群 体 的政 治 与 各 种 政 治性 活 动 ,如 参 加 学 校 组 3 .政 治 参 与机 制 不健 全 。 以选 参 与状况,有利于他们从 “ 政 治 边 织 的 所 在 地 区 的 人 大 代 表 或 党 代 表 举 为 例 , 当 前 大 学 生 参 加 的许 多 选 缘人”向 “ 政 治主 体 ”角 色 的转变 , 的 选 举 、 校 内学 生 会活 动 , 以及 各 举 一 般 是 以 从 上 到 下 的方 式 运 作 , 也 有 利 于 提 升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论 教 种 民主 决 策和 民 主 管 理 活 动 等 等 ; 是 当 作政 治 任 务 来 完 成 的 ,并 且 往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摘要]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知能力,净化社会环境,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团结、教育、引导职能。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公民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公民与国家权力、义务和责任关系。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大学生中去,保证广大大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因此,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分析1.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特点。

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状况、物价、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事务“感兴趣”,对国家重大政治生活的关切度较高,很多大学生非常关注“十六大”等重要会议。

这是因为:(1)教育与政治参与关系密切。

教育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义务观念,培养公民的政治竞争意识、兴趣和责任感。

同时,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自信、自制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而且,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获得参政技能的场所,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如何参加社团活动、完成任务、参加会议和讨论广泛的社会问题、组织和实现集体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部形 式 主义作 风 ,造成 官 民之 间 的不 信任 ,上 下 沟 通不 畅 ,容易 出现 突 发事件 和无序 参 与 ,不 仅 提 高 了管理成本 ,也影响社会稳定 与和谐发 展 。
巨性 、复杂性估计 不足 ,对社会 现有 的承受度欠缺考
虑, 有序参 与制度化路径单一 。因此 , 一旦遇到 问题 ,
养 和 理 性参 与 的实 践 能力 。
央领 导人 和 中央机构 留言板 ” ,温家 宝连续 三年两会 期 间 与 网民 网上 交 流 ,广 受欢 迎 和称 赞 。但 由于政 治 体制 改革 滞后 于 经济体 制 改革 ,制 约着公 民和 大 学 生 的有序 政 治参 与 。一 方 面 ,我 国民主 体制 机制 还 不健 全 ,政治 输入 、输 出 、反 馈 渠道 需要 进 一 步 畅通 ,现 有 的政 治参 与机 制 尚难 以提 供满 足公 民和 大 学生 制 度化 、多样 化 的参 与路 径 ,缺乏 吸纳 民众
力和焦虑带来 的不安 ,考验和影响着其政治参与 的有 序性 。
2 . 政治 因素 的影响
改 革 开放 以后 ,我 国 的 民主与 法制 建设 取 得 了 长足进 展 ,不 断健 全 民主制 度 ,丰 富 民主形式 ,扩 大 公 民有 序政 治参 与 ,公 民享 有广 泛 的政 治权 利 和
学生 作 为青 年 主体 ,他们 的 现代 管理 水平 和有 序 参 与水平 决定着 我 国未 来政治 、经济 和社会 发展水平 。
民主政 治和市场经济具有双 向互动 作用。经济发 展程度 与政 治现代化水平和公 民有序参 与的程度呈正
相关性 。 改 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深入 发展 ,
3 . 文化因素的影 响
济和社会参与 。但 我国生 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的不平 衡 ,直接影 响着公 民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水平 。由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首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不够理性、政治参与意识较低等;然后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接着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师生互动等;最后讨论了实施路径。

在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评价,展望未来发展态势,并提出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实施路径, 总结评价, 展望未来, 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挑战和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多变,他们面临着各种思想问题和挑战,如追求新潮思潮、缺乏思想自觉等。

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探索解决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探讨实施路径,以期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治冷漠心理。 ( 三 1政治 参与 的功 利 性 倾 向 明显 少 数 大 学 生 在 政 治参 与 的过 程 中 由 于受 “ 功利主义” 、

( 一) 参 与 意 识 与参 与行 为存 在 一 定程 度 的 偏 离
从 当前 呈 现 出 来 的 问题 来 看 。当前 大 部 分 大 学 生 表 现 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 。 这是值得肯定 、 积极 向上的地方 ; 但 如 果从 实 际参 与 的 情 况来 看 , 其 相应 的投 入 却 相对 较 少 。 从 另一个角度进行审视 。大学生总体上 已经具备一定 的参与 基 础 和相 应 能 力 ,表 现 为基 本上 能够 对 社 会 有 较 为 正 确 的 政治认知。 同 时 也具 备 一 定 的 评 价 能 力 , 但 在 实 际上 其 相 应 的 行 为 与 活动 的投 入 却 是滞 后 的 , 呈现不对称的发展现状 , 甚 至 还会 出现 与 认 知 背 道 而 驰 的 现象 ,这 是一 种 不 稳 定 的 政 治 心 理状 态 。就 以在 校 大 学 生参 与 政治 选 举 和被 选 举 为 例, 绝 大 部 分 大 学 生都 已经 年 满 十 八 岁 , 作 为参 与政 治 的一 种形式 . 投 票 选 举 是 可供 其 选 择 的政 治 行 为 。从 教 育 程 度 、 认知水平看 . 总 体 上 而言 他 们 的政 治 参 与 意 识 、 积极 性及 热 情 应 该 要 高 于 没有 受 过 高 等 教 育 的人 ,但 在 实 际参 与选 举 上, 他们 的实 际 表 现 反 而 可 能更 消极 。现 有 社 会 调 查 显 示 , 大 学 生 对 政 治 时事 的关 心 并 不 少 ,而 实 际 参 与 的 比 例却 明 显 偏 低 。这 种 偏差 与 当前 我 们 所 处 的 政 治 环 境 比较 复 杂有 关. 也 与 对 大 学 生在 “ 三观 ” 上 的 教 育 与 引 导 重 视 不 够 有 一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思考
会 责任感和政 治参与意识 。
许 多 高 校 大 学 生 的 参 选 率 虽 然 很 高 , 在 政 治 参 与 行 为 但
大学 生 的 主 动 参 政 意 识 不 够 , 般 是 听 从 学 校 和 老 师 的 安 一
的 特 殊 群 体 , 其 他 群 体 相 比 , 们 思 想 活 跃 , 强 烈 的 社 方 面 却 是 被 动 、 极 的 。动 员 型 参 与 多 于 自觉 型 参 与 , 分 与 他 有 消 部 我 国大 学 生 的 政 治 参 与 热 情 普 遍 较 高 , 流 积 极 向上 , 主
即 启 蒙 之 师 。父 母 的 言 行 举 止 对 子 女 的 影 响 很 大 , 母 的 父
1 当代大 学生 政治 参与存在 的 问题
1 1 部 分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意 识 薄 弱 .
当代 大学 生 由 于 面 临着 就 业 、 业 的 压 力 , 分大 学 生 学 部 很 重 视 专 业 知 识 的 学 习 , 对 政 治 理 论 知 识 的 学 习 则 表 现 而 出一 定 的 冷 漠 , 有 真 正 的理 解 马 克 思 主 义 思 想 , 治 立 场 没 政 不坚定 , 些对他们 的政治参 与产生消极影 响 。 这
在 的 一 些 问题 :

当今 部 分 大 学 生 在 政 治 参 与 行 为 方 面 是 被 动 和 消 极 的 。
2 当 代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问 题 的 原 因 分 析
2 1 家庭 教 育 的影 响 . 家 庭 是人 生 的 第 一 个 课 堂 ; 长 是 孩 子 的 第 一 任 教 师 , 家
维普资讯
NO 2 8 V, 0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Id s y n r

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情况分析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与国家政治的繁荣昌盛,社会和谐息息相关。

我小组展开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我校大学生的基本政治参与情况,其结果统计如下,通过以下几点全面的展现出大学生的整体政治参与情况。

1.政治参与热情较高查调显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普遍较高,主流积极健康。

在调查的60份调查问卷来看,60%的同学认为我国的言论自由,这是我国社会民主进步的表现。

还有44%的同学能后经常关注我国国家政治大事,在平时的课余能后积极讨论国家最新最热的政治问题,这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表现。

另外,还有70%左右的同学有在校园里面进行民主投票的经历,63%的同学还参加竞选班干部和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些学生的政治参与比较积极。

调查分析,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关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但是消极的心理还是普遍存在。

在讨论社会和政府问题上的,60%左右的同学表示“有点担心”,这也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2.政治参与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丰富。

85%的同学愿意通过百度贴吧,微博等等网络渠道参与政治活动,但是参与过政治民主投票的同学只有16%,40%同学通过社团参加社会民主投票,由此可见,网络政治途径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政治参与途径之一。

3.政治参与的水平层次不齐调查显示,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存在差异。

可以看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已经社团的负责人参加政治活动的比例达到88%,这些同学的积极性比较高,热情比普通大学生的45%高出不少。

同样在这些高比例下,也有32%的同学对国家政治民主活动,甚至是学校组织的社团等等活动都不愿意主动参与。

部分同学缺乏明显的政治参与意识,表现出一定的淡漠、消极甚至冷漠的特征,没有把参与政治活动当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同名13330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同名13330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同名13330)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摘要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大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参与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适应今后的政治生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参与政治无论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建立公正的政治参与制度,形成有序的政治参与秩序,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分为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对政治参与的概念做出界定,阐释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论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尤其是其中的问题。

有其积极的方面,如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较高的政治鉴别力。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政治认知模糊、政治参与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差异等。

第三部分:探讨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

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社会要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政治参与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

政治参与的定义由于国内外学者的政治环境、政治视角、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对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也有所不同。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参与制订、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

亨廷顿等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加强政 治参 与的制度化 、 程序化 建设 。 新时期, 大学生政 效。因此 , 必须 把 当代 大学生的政 治参与工作 摆到至关 重要
治参与意识 随着 改革发 展的深入 呈现出更加理性、 合理 的特 的位置 上来, 从我国基 本国情入手进行研 究, 切实合理、 实事 征, 将大学生 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建设 “ 社会主义政 治文 明”的 求 是 、 时 俱 进 、 拓 创 新 , 步完 善 关 于 当代 大 学 生 政 治 参 与 开 逐 进程 中, 通过制度手段优化大学生参与政 治的现状 , 是提高当 与的各种 参与制度 , 形成全体成员、 全方位、 全过程 的参与模 代大学生参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建 式。图 立健全政治参与机制, 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作为一项 固定的制
强, 他们进行政治表达 的意愿也越 来越 强烈 , 但由于成长环境 尝试让 当代 大学生尽可能多地 参与到学社共 建、 课题研究 、
狭隘, 缺少与社会的实际接触和对社会 的深度认识 , 当代 大学 科研立 项、 市建 设与 规划、民主监 督讨 论等社会政 治生活 城
生易对政 治参与回报产生过高的期望值, 一旦这种期望未能够 的各个方面、 各个层 次、 各个阶段中去, 了解 社会 、 收获阅历、 得到及时和相应的满足 , 不满 情绪便会油然而生。 现实条件对 增长才干、 提升 学养、 有所收 益。 培养大学生 的参政 意识、 提 政治参与活动 的限制容 易使得良好动机 的结果不能如愿 , 长此 高大学生 的参政 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的, 需要长期、 系 以往 , 难免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机受 到挫败 , 由此导 统地坚 持, 各项为学生提供 的参政 途径和方式都 需要长久的 致许 多大 学生不再愿 意在公众场 合表 露自己的政 治主见而转 持 续 。 向随从大流、 人云亦云。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探微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探微
一 一
政治参 与是 一种 社 会行 为 , 民主政 治 发 展 的 是 重要 标志 , 同样它 也是一 种个人 行为 , 是个人 综合 素
质 的体现 。社会 生活 中的个 体 , 由于 其 自身 的先 天 禀赋 、 生活 条件和人 生经 历 的不 同 , 决定 了各 自的政 治参 与存在 客观差 异 。当代 8 、0后 大学生 是建设 09 我 国政治文 明 的重要 主 体力 量 , 养 他们 的政 治参 培 与意 识 , 塑造 其政 治 人格 , 善 其 政 治行 为 是社 会 、 完 学校 、 家庭 的重要 责任 。实现这 一重 任 , 最重 要 的是 要教 育引导 大学生 自主 、 科学 、 理地 承担政 治 主体 合 的义务 和责任 。探 究 提 高其 政 治参 与的 原 动力 , 立 足于激 发 当代 大学 生政治 参与原 生力量 , 价值观 、 从 政治性 格 、 治能 力等 方 面 深入 分 析 影 响大 学 生政 政 治参 与的 内在 因素 。整合 社会力 量把 当代 8 、o后 O9 大学生 政治参 与 的 主动 性 、 极性 、 造 性 引 导好 、 积 创 发挥好 , 提高他 们关 注政 治生活 、 与政治生 活 的原 参 动力 , 现 其 政治 参 与 由“ 实 自发 ” 感 性参 与 向 “ 的 自 主” 的理 性参 与转 化 , 善其 政 治参 与行 为 , 高其 完 提 政治参 与能力 , 我 国政 治 文 明建 设 培 养和 谐 的政 为 治参 与主体 。因此 , 只有 深 人探 究 大 学生 政 治参 与 的主观 因素 , 能有 针 对性 的对 大 学 生进 行 政 治参 才 与意识 和行 为的培养 。 价值 取 向的迷 茫 致使 大 学 生政 治参 与信 念
使 大学生积极 、 健康 、 理性地参与政 治生 活 , 培养其 是 政 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 内在动力 ; 而错误 的价 值观则 会 导致大学生在政治生活 中表现 出政治 冷漠 、 政治反 动等不 良行为 , 重 阻碍 了其 政治 社会 化 。因此 , 严 大 学 生积极 、 健康 、 理性的政治参与行 为 的培养 , 必须 以 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原动力 为立 足点 , 教育 引导大学 生树 立正确的政治观 , 提高他们政 治参与 的 自主性和 科 学性 , 促使其 由“ 自发” 的感性参与 向“ 自主” 的理性 参 与转化 。然而 随着社 会 经济 成分 、 组织 形式 、 就业 方式、 利益关 系 、 分配方式 日益 的多样化 , 人们 思想 使 活 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 、 选择 性 、 多变性 和差异性 , 从 而引起 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追 求 的 日益多样化 , 价 值 冲突必 然会产生 , 虽然我们可 以人为地控 制和缓解 这 种冲突 , 无法 人 为地 消除 这种 冲突 。“ 但 一种 价值 和另一种价值就其本身来说 是不会 冲突的 , 发生 冲突 的是人们的价值 评价 和价 值选 择 。当价值 观念 肯定 种价值而否定另一种价值 , 择一种价 值而放 弃另 选 种价值 时 , 两种价 值才会 在观念 中产生 冲突 。[ ’ ]。 , 1 当代 大学生的价值观 尚未完全形 成 , 复杂多变 的社 在 会 环境 中, 他们价值取 向的多样化 , 呈现 出矛盾性 、 不 稳 定性和功利性 , 价值 冲突较 为明显 。 全 民政治 化 的时代对 当代 8 、0后 的大学生来 O9 说 已经成 为历 史 , 们没有 接 受那 么多 的禁 忌教育 , 他 他 们 的潜 意识 中有 着 较 少 的政 治 意 识 , 没有 那 么 多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愿。

然而,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素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很少参加到政治议题的讨论和决策中来,甚至对选举投票也表现出困惑和疏离感。

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和社会上都在呼吁唤醒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如何调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率,成为了当前政治研究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

研究目的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阻碍因素、提高政治参与率的方法、大学生政治参与与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因素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的关注度和兴趣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其中问卷调查将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检验不同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变量与政治参与的相关性,实地访谈则将以各大高校的相关部门和学生会代表、社团负责人为主要调查对象,探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发掘影响政治参与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最终形成全面的研究框架和结论。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内容和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2.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3.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筛选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4.采取实地访谈的方法,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探讨,梳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5.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发现问题或现象,总结经验或规律,提出结论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贡献本研究预计将从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揭示形成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增强其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法,进而为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和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政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吴艳[摘要]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上的成熟是大学生社会化成功的标志之一。

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政治参与的理论,而且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一)研究背景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另外,它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一直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己成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增进相互理解与沟通,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是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

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大学生都站在政治参与的前列,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和奋斗。

当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强研究,进而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进行引导。

可以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问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概念界定1、大学生。

学生指的是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大中专院校包括能给毕业生发放大专以上毕业证的统招本、专科、高职、成教等学校。

2、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

尽管对政治参与的研究从19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国内外学者对它的定义却仍存在不同的理解。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政治参与的定义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

”①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一)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呈多样化的发展。

目前,以参加投票选举、加入党团组织、政治接触为主的传统方式还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

绝大多数的适龄大学生都参加了人大代表的选举。

大多数大学生都愿意参加选举,愿意担当人民代表参政议政。

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学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对学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比人大代表的选举更有兴趣。

这是因为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选举最能体现大学生作为参与者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最能让大学生体验到参与的效能感,并且广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候选人也都比较了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政治参与的手段也更为丰富。

网络的快速性以及共享性使信息的交流更为快速、便捷、及时,而大学生也正是运用网络最多的一个群体。

网络的巨大应用空间,如论坛、公告牌、电子邮箱都成为了大学生发表政治言论、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的地方,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报纸、电视成为大学生获得政治信息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许多政治信息的发布和政治问题的讨论最早出现在网上。

相比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网上的政治讨论更方便、自由。

网上投票、网上民意测验、网上政治问题的讨论、网上协商制度等为大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参与政治创造了更充分的条件。

(二)面临形势的复杂化一方面,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主要体现为三点: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这既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向它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既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科技进步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向人们提出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日趋加大,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危险。

另一方面,自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是一种现实的严重威胁。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所谓“文化优势”来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会不断加强。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成长和人才培育基地,历来是各派政治力量争夺的重地,也是各种不良文化渗透的主要对象。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网络化使高校德育面临“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的挑战。

三、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大学生政治兴趣缺乏,政治情感冷漠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政治冷漠的倾向,政治兴趣缺乏,政治情感冷漠。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承担着建设、变革和创新的重任,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实践者和源动力,其思想观念特别是参与政治的意识尤其重要。

如果长期一味任其政治冷漠或只对密切关系自身利益的政治现实感兴趣的状况持续下去,势必导致其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愈加缺失,难以唤醒其对政治乃至对社会的必要热情,形成政治人才的匾乏。

(二)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行为的投入较少。

他们既对社会丑恶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又缩手缩脚,摆出旁观者的立场,消极的参与或者随众做出违规的行为;他们渴望民族振兴,期待中国富强,但对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行为表现上往往急于求成;他们渴望早日成才,乐于学习各种知识,但读书成才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个人前途和自我价值的关注,行为表现上具有极大的功利和实用的色彩。

这种价值取向的两重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实际水平和成效。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两重性只能表明某些主导政治价值观念还未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真正内化,这也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时有发生非制度化参与,主要是指不符合制度和程序的政治参与,包括违反法律的非法参与行为。

大学生历来是对国家前途命运最积极、最热情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

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现有的民主政治条件为大学生提供了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如:政治选举、政治集会、政治表达等。

从总体上看,制度化、程序性的参与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经常的普遍的状态,但由于大学生政治经验不足,思想行为非理性成份较高,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比较易于寻找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方式,如非程序化的结社、集会、游行等参与形式。

虽然这种发泄性、非制度化、非程序化的参与比例不高,但是其产生的模仿效应和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影响现实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也将是一个障碍。

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四、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对策探讨(一)注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导向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切实抓好“两课”教学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当前积极探索“两课”教学改革是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迫切任务。

2、发挥党团的号召组织作用,团结、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全在于它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与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一致的。

高校党团组织要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成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导向,以使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断锻炼与提升。

3、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健康发展大众媒体(包括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形成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广泛。

目前,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已广泛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世界观。

如果不能及时加强对网络的规范控制,不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性,不但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行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4、培育大学生先进的政治文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在社会、学校、大众传媒、学生自身等多重影响下进行的。

大众传媒中的政治倾向性、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与政治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递信息影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模式,把公民的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大量事实表明,正面接触传播媒介越多的公民,越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喉舌作用,使新闻传媒加强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宣传,努力消除或减少各类政治社会化渠道的不一致。

对社会生活中导致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负面评价的因素,要引导健康舆论,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二)强化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1、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代表着未来,因此更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但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很多观念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全相悖,比如权威崇拜、清官思想、明哲保身、逆来顺受、能忍则忍、无为而治等封闭、愚昧、落后的意识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很深,其在人们心理长期积淀引发的政治效应,必然是缺乏主体意识,遏制人们政治主体意识的生成,扼杀人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影响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

因此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政治边际人”的附庸意识,通过对广大青年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观念,强化其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精神。

2、加强政治心理调适,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

这种认知既包括对基本政治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民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了解;也包括对一些具体的政府机构、政治流程有一个详尽的认知,以保证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在合法性、有效性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情感,化功利性、动员型的政治参与为自愿自觉的政治参与。

社会各方面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实际参与到政治活动实践之中,共同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为他们的政治参与寻找切入点、生长点和落脚点,使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有合法形式释放,甚至于宣泄,使他们的政治意愿有表达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