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时期的金融
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的影响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7—2018学年第1学期)课号:053A02DA1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改卷教师:学号:156003448姓名:任聪得分: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影响关于鸦片战争,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反对鸦片战争开端说的学者,他们否认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变,认为以鸦片战争为开端割裂了清史……总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就我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特别是由它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它对清政府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接下来我就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下,它对清政府的影响。
一、对政治:(一)消极影响:1.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丧失了部分主权,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从费成康先生著的《中国租界史》中的一段话,“1848年,英国领事阿礼国迫使苏松太道麟桂同意,将英人居留地西界扩展,总面积达到2800多亩。
”①了解到,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租界,就是在鸦片战争的间接影响下形成的。
2.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天朝外交受到冲击。
郭鑫先生指出“人们的国家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道光二十年之后‘天朝’这个词的使用次数减少‘中国’这个词的使用次数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渐渐明白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众多国家中的一员,在中国整个近代化的进程中,这种思想变化是伴随始终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
”②这说明,我们清王朝内部一些开明士大夫对于天朝观念有了一定的反思,有一些激进的,如:魏源主张学习“夷之三技”。
(二)积极影响:1.鸦片战争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解体。
2.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鸦片战后,“买办制度”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
买办阶层的出现,他们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民族资产阶级的前身就是买办阶层。
而买办阶层办的工厂以及洋人的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就是无产阶级的前身。
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
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中国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中国最大的后果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迁移: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储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储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要400字左右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势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程序提供了一定的变更空间和物质条件,同时也促使中国文学形成了发展变革的思想动力。
从鸦片战争开始,民族受*** ,国家被瓜分的严酷现实,使全国人民在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社会各阶层都从各自的立场、不同的角度纷纷探讨救国图强的途径,各种学术理论也以此作为最迫切的研究课题,从而兴起了一股强大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救国图强的社会思潮。
1840年的炮声轰醒了长年沉湎于程朱理学、仕途经济的中国知识界,帝国主义的步步入侵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加速了中国士大夫集团的分化。
第十章 清朝后期的金融
当票
四、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活动
1、中外贸易的发展是外商新式银行进入中国 的市场条件。
2、英法两国商人率先将新式银行业植入中国。 (1)英商率先在华设立新式银行的两个原因 。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利益冲突促使英国产
业资本要求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机构。
◆英国改革垄断海外贸易金融的管理体制为英 商在华设立银行提供了制度便利。
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
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3、铜元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936年。
李 鸿 章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900 年),铜元首次 在广东试铸成功。铜元每枚重2钱。这是最 初的铜元。
三、清朝中后期(1840年后)的货币流 通问题:
1、咸丰时期货币的财政性发行引发了严重的 通货膨胀。
(1)限制商业发展。
(2)为官商勾结,上下其手, 敲诈盘剥百姓商人提供了制度 条件。
(3)为货币兑换业的发达提供 了制度环境。
3、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开始在广东 自铸银元。
(1) 1889年清政府准许两广总督 张之洞设厂铸造中国首批银元“光 绪元宝”,1890年开始在市场流 通
张之洞(左)与光绪皇帝(右)
【乾隆通宝】
正面图案:乾隆通 宝 背面图案: 直 径:25mm 发行时间:公元 1736年
【嘉庆通宝】
正面图案:嘉庆通 宝 背面图案: 直 径:25mm 发行时间:公元 1796-1820年
【道光通宝】
正面图案:道光 通宝 背面图案: 直 径:28mm 发行时间:公元 1821-1850年
【咸丰重宝】
洪武天下太平背午人存日月明圣旨, 浙江金钱会铸,1861年铸造
第二节 清后期的信用
一、钱庄的发展与演变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清政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被迫调整了满汉关系和自身权力结构,权力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满权汉移、权力由中央下移到地方,以及洋务派和清流派等官僚集团的形成。
1.满权汉移,汉族官僚阶层地位上升。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重满轻汉方针,重用汉族官僚。
随着地方士绅权力扩大和督抚专权的出现,清政府官僚阶层发生严重分化,上层汉族官僚势力迅速增长并最终打破了满汉平衡。
2.中央权力下移,地方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
咸丰朝以前,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无独立之权。
自咸丰后,内重外轻的局面被打破,地方政府自主权力扩大,军权、政权、财权下移,渐成督抚专政之局。
3.洋务派和保守派、清流派等官僚集团的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成的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促使清朝统治阶层内部发生分化,产生洋务派、保守派以及清流派。
洋务派发动了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得以扑灭了太平天国起义,暂时渡过了统治危机,但是也造成了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和中央权威的衰落。
清代的历史事件——八旗与鸦片战争
清代的历史事件——八旗与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清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而在清代,八旗制度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
同时,鸦片战争也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分别从八旗与鸦片战争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清代的历史事件。
八旗制度在清代早期,清朝的皇帝为了组建自己的军队,创立了一个名为“八旗”的制度。
这个制度最初的设想是让中国人和蒙古人合作组成一个军队,以保卫帝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一个政治和军事力量的中心。
八旗制度中的旗指的是旗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旗帜。
八旗制度共分为三大类:正八旗、副八旗和汉军八旗。
其中,正八旗是指与皇帝直接有关系的蒙古族和满族人。
副八旗是指那些和正八旗合作的西北各部和东北各族人。
汉军八旗则是指汉族人加入的军队。
八旗制度实现了人口的组织化和合理配置,使得各族人民在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秩序的制度下生活。
同时,这个制度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一场战争。
起因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的国内经济和社会秩序出现了问题。
清朝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采取了禁止出口鸦片的措施。
然而,英国却不肯接受这个措施,并出兵攻击中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危机。
这场战争给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的丧失,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输了,这为英国的扩张提供了契机。
其次,这场战争向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使得中国人意识到必须改革。
最后,这场战争也启示了世人,教育了世界各国应该通过谈判和平地解决国际之间的争端。
八旗制度与鸦片战争八旗制度和鸦片战争是两个清代的重要历史事件。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事件当中看到清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在变革和挑战时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这两个事件也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它们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演变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专题九 近代中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
专题九近代中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一、近代中国政权的更替(一)晚清封建统治的衰亡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1)内忧外患的形势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大片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①总理衙门的设立②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③洋务派与顽固派3.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面临的危机和对策(1)危机的表现①帝国主义侵略。
②义和团运动高涨,控制了京津地区,清政府无力控制局面。
③资产阶级要求改革现状,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出现高潮。
(2)清政府的对策①对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企图控制和利用。
慈禧太后向西安出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②对维新运动: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重用维新派实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志士,废除了新法法令。
③对帝国主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彻底对外屈服,接受了《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4.20世纪初期,清朝政权覆亡(1)第二次和第三次自救运动。
(2)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
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变迁-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变迁-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史学界对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对外贸易体制问题已有一定关注。
一般对作为中国外贸体制特色的行商制度持态度,认为该制度不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需要,其必然终结的命运不可逆转。
相应地,史学界对行商制度解体、条约制度逐渐确立后中国外贸体制的变化给予高度关注,普遍认为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中国外贸体制开始向南京条约要求的协定关税方向转化。
笔者认为,行商制度在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对外贸易需要有限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因传统经济结构惯性的影响,并未显著呈现转变趋势。
笔者不揣浅陋,拟以上述思路为线索,全面考察鸦片战争前后,从1820年代到1850年代中国外贸体制的演变,以期增加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史的学术认知。
一、鸦片战争前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色的行商制度的合理性1、行商制度的合理性行商制度被史学界普遍定性为一种不合理的贸易制度,理由是不符合贸易自由原则,自身陋规烦琐而容易滋生腐败。
笔者认为行商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清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对行商制度做改良努力。
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中国,重农主义的经济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理所当然地与重商主义的西方经济思想有不同的利益考虑。
中国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于几个口岸,甚至最后限制于广州一地,便是基于这种重农抑商的考虑。
另一方面,行商制度被指责更主要是由于其贸易代理性质的间接贸易,有悖所谓自由贸易原则,当时即被以英国商人为主的外商所抱怨,也是后世史学家诟病行商制度的主要理由。
其实,行商作为获得政府特许专事对外贸易的商人集团,不仅行使着贸易中介的职能,而且承担着管理外商的担保责任,其行为超出一般商业流通意义,其商业利润理应包含一定合理的管理成本,不应一概视为过度勒索。
如清朝主要税收收入田赋的行政管理费用占到税收总额的1/5至1/4。
清朝的历史事件
清朝的历史事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对于清朝的历史走向和中国社会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清朝的若干重要历史事件。
一、建立清朝(1616年)清朝的建立源于1616年的皇太极(努尔哈赤)在后金部落统一了女真各部,并称帝建立后金政权。
他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颁布“建州法度”、推行“八旗制度”等,使后金政权逐渐稳固。
二、崛起与征服明朝(1644年)明末社会动荡,清朝借机崛起。
1644年,清军入侵中国,最终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同时,由于满族与汉族的融合,清朝开始形成多民族共存的局面。
三、康熙统治时期(1661-1722年)康熙皇帝是清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
他通过削弱各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得清朝进一步巩固。
此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设立学校、开放海禁、整顿边疆等,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四、雍正改革(1723-1735年)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兴修水利、减轻赋税负担、整顿官员等。
这些改革推动了清朝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使得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五、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清朝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这场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瘫痪,清朝政府试图取缔鸦片交易,结果与英国爆发战争。
战争结束后,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丧失了对外贸易的控制权,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地位。
六、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爆发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是一个秘密团体,他们以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外国列强的入侵为背景,组织起来反抗外国势力。
然而,最终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实力。
七、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清朝政权,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朝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重大历史事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2年的268年间,清朝统治了中国大陆地区。
在这段悠久的历史中,发生了众多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清朝历史中的几个重大事件,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
一、建立清朝建立清朝是清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在这个时期,明朝已经陷入内外交困,国力衰败,民不聊生。
1644年,由满族人组成的后金兵团进入中国境内,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随后,清朝的创立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并自称“清朝”。
二、康雍乾盛世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黄金时代。
清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使国家逐渐恢复稳定。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相继执政,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农业和文化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以及英国企图扩大对中国的贸易权益而引发的。
战争始于1839年,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状态,也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四、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这场起义由洪秀全所领导,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的平等社会为目标。
起义在中国南方迅速扩张,给清朝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五、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维新运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该变法运动由慈禧太后设计,并引发了保守势力的反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也意味着清朝改革的破产,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总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封建王朝,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多个重大事件,对中国的演变和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清朝的建立、康雍乾盛世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些事件都塑造了清朝的历史轨迹,也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时期的金融
第三节 资本主义金融势力的入侵
一、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扩张 最先入侵中国的是英国的丽如银行。 汇丰银行是第一个将总行设在中国领土上 的外国银行。 19世纪60年代之前,都是英国银行入侵中 国;但之后,各国银行开始入侵中国。
18
(三)自铸铜元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李鸿章开始铸造铜元, “光绪元宝”。由机器造,花纹精美、式样美观, 成色划一。 铸造铜元有厚利可得,成为财政的重要来源。于 是,导致滥铸。 1910年,清廷颁布《币制则例》,将铜元的铸造 权收归中央。并企图将铜元作为银元的辅币。 第二年,清政俯被推翻,铜元陷入混乱。
21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一、典当业由盛而衰 清朝,典当行业兴盛。并且成为政府一项财政来 源。 清政俯利用当铺推行通货膨胀政策。典当业已经 成为同政府合作的金融机关,而不仅是高利贷信 用机构了。 官当:直接以库款投资开办的当铺。 当铺接当,有时不付现钱,而是开给可随时兑现 的银票、钱票,信用好的当铺所发的银钱票,成 为信用货币。 当铺是贫民百姓融通小额资金的重要渠道。
27
票号还为清政俯办理捐输的汇解。 票号汇兑款项没有固定的汇率。0.4%-1.4 % 票号不贷给一般工商业户;而是贷给官僚、 钱庄。重信用轻抵押。 票号在19世纪50年代得以发展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通商口岸的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资金调拨的频繁和数量的增加; 为清政府办理捐款汇兑、建立联系。
14
二、自铸银元 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给中国造成巨大的损失。道 光年间,林则徐、魏源等提出“自铸银元”。 1887年,张之洞在广东省设厂试铸银元。 1889年,清廷第一批银元,“光绪元宝”。 此后,各地开始铸造银元,严重区域性,难以通行 全国。 1910年,清政俯颁布《币制则例》,将铸造权收 归中央,铸造“大清银币”。
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
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虎门广场上鸦片战争纪念墙与折烟枪标志代价战胜了中国。
为什么中国鸦片战争会失败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第一、清朝后期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
清朝后期社会衰败,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时代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
”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
两年的战争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
这既是由于清朝后期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朝后期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
正是在清朝后期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
鸦片战争的起因贸易顺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
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
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
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
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鸦片输入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思想方面: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部分学者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芽。
2.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后,鸦片开始公开的大量的地引入中国,鸦片贸易成了合法贸易。
外国廉价工业品大量输入中国,使中国原有的家庭手工业和城镇手工业趋于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西方国家大量掠夺中国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使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原料市场,逐渐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虽然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镇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但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的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3.社会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奴役。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独立的国家,国家主权不受外国干涉。
战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朝廷开始丧失政治上的独立地位,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使外国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长江中游,尤其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使清朝统治者感到震惊。
清朝廷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使得外国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日益加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有弊也有利的。
清朝的的货币金融制度
清朝虽然是银钱双本位制,但是从政府来看, 清廷还是更加看重白银,官俸也是以银计算和支付。
白银在清朝已经成为主要货币,不同时间和 地区的银两的重量和成色不同,所以银两一直停 留在称量货币的阶段。
银两的重量标准叫做“平” 官定的“平(170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库平:全国纳税的标准银 漕平:征收漕粮用的银 广平:对外贸易 关平:为海关所用 标准平:进出口征税 公砝平:主要城市汇兑价格计算。 市平:是民间市场授受银两所用的衡量 标准
三、票号由兴盛到衰落
(一)票号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点 1、票号组织形式。 “身股制”“银股” 2、票号基本特点就是:本小、利厚、快速 高效。 (二)票号的初步发展(道光以后) (三)票号的大发展(咸丰以后)
票号的利润来源
汇水:汇兑款的1-2%; 利差:各庄存款多的有7-8百万两,少的 也有2-300万两,私款的存款利率只有2 -3厘,贷款利率可到8厘(月利率);而 大票号主要存款是官府的无息存款,其利 差更大了; 银两平色差价:收入银块时,借口成色不 足,压低价格,汇款人损失较小不予计较, 对于票号而言是积少成多。
四、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扩展
第一家在中国境内开设的外商银行是1948年 在上海设立分行的丽如银行(英文行名为 Oriential Banking Corporation)
钱庄与票号的区别
①钱庄的性质是兑换,票号是汇兑 ②钱庄的营业范围仅仅限于本地,外埠不设分店; 票号在全国甚至国外广设分号。钱庄发达之后, 主要势力范围在长江以南,票号分号虽然遍及全 国,但其大本营主要在黄河流域。 ③钱庄票号分类营业。票号代理国库、省库,钱庄 包揽道库县库;票号的存款以官款为大宗,放款 只给钱庄,钱庄存放款以一般商人为主。 ④票号在其后期交结官吏,发行纸币;钱庄注重社 会信用,拒绝发行纸币。
中国金融发展史-34页PPT资料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 南旭光 版权所有© 2019-03© 2006-03
的成色是以纯银成色1000/1000作为标准, 但实际上流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因 而就按纯银的成色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 核定含银多少。全国统一的、公认的标准 有:纯银、足银、纹银、标准银。 • 3、实银的称量 • 银两按重量计值,属称量货币。宝银的重 量标准是“平”。全国主要的平有:库平、 关平、漕平、市平4种。库平是政府征税使 用的标准,关平是海关使用的平,漕平是 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市平是各地市场 使用的平。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 南旭光 版权所有© 2019-03© 2006-03
• (二)虚银两 • 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是用于计算
的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虚银也有重量和成色(假设的),一 锭实银要存入金融机构,先要根据所 在地的实银标准推算了其升水或贴水, 然后按照当地使用的虚银标准计算其 应记的数额才能入账。全国有影响的 虚银有:上海的九八规元、天津的行 化银、汉口洋例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 南旭光 版权所有© 2019-03© 2006-03
自铸银元
• 一方面,银两制度的落后性造成流通不便。另一方面, 经咸丰至光绪初年,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对中国金融 危害甚大,清政府对此不能再行漠视。1887年(光 绪十三年),时任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省设厂试 铸银元。1889年开始铸造第一批银元,翌年流通于 市。这是近代中国正式铸造银元的开端。这种银元称 光绪元宝,正面有“光绪元宝”的汉满文字,上方铸 有“广东省造”字样,下方铸有“库平七钱二分”的 重量标准,背面铸有龙纹图案,故俗称“龙洋”。这 种银元含银9成,清政府下令作为中国的法币。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十章_清朝后期的金融
◇从林则徐的“苏省并无洋银出洋”折中, 已知嘉庆、道光年间江苏、浙江、上海 等地民间早已仿铸银元。
◇洋务运动期间吉林将军希元已在吉林铸造 场平银元。
◇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 (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 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 首铸机制银元“龙洋”和铜元。
◇1895年后北洋机器局、江南机器局和各省纷纷购置 国外机械,仿铸银元,以致自铸银元杂乱过剩,流 通受阻。
◇张之洞主政的湖北、广东两省为垄断自铸银元的收 益而要求统一银元的铸造。清政府为稳定银元币制、 抵制外国银元流通、防止银两外流也想统一银元铸 造,遂将银元铸造权归并于广东、湖北两省,但由 于地方利益的阻挠并未成功。
◇1899年清政府准许两广总督张之洞 设厂铸造中国首批银元“光绪元 宝”,1900年该银元开始在市场流 通(P257)。
☆清政府虽然严禁民间私铸、私销制钱,但是又实行 各省分散铸造制钱的政策。京城的宝源、宝泉局铸 造的制钱仅供北京使用,各地铸造局铸造的制钱供 本地使用,导致制钱不完全统一。
☆制钱的不统一使其流通具有地域上的局限性。
☆咸丰时期爆发通货膨胀,制钱难以流通。 ☆滇铜减产,铜材上涨,铸造制钱亏本,
导致制钱停铸。 ☆以下是清朝从顺治到咸丰各朝铸造的制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整顿币 制,颁布《币制则例》,将银元铸造权 收归中央,开始铸造“大清银币”作为 国家铸币。但仍然未能取缔外国银元、 外国银行券和各种私人发行的通用银钱 票的流通。
★清朝的制钱体系出现危机并在1900年崩溃(P258):
☆统治者通过减重和减色来贬低制钱的价值,导致物 价上涨,变相征收通货膨胀税。
◇官票宝钞最初是可以兑现的,后来发行多了,
不能兑现,信用受损,市场拒绝使用。官票 在发行后六个多月,宝钞在发行后十天,即 1854年12月就在京城行不通了。1861年清 政府被迫清理官票宝钞,限令收回。此时的 官票早已经绝迹,而宝钞贬值到每贯仅值钱 二十六文,最高五十二文,几乎成为废纸。 同治初年,清政府通令各省财政收支均不使 用票钞,恶性通货膨胀才逐渐平息下来。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时期的金融
第五章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时期的金融第一节货币制度的危机一、落后的银两制度(一)实银两实银两是交易时接受的现银。
1、实银的种类、名称、重量实银种类繁多,形式不定。
实银铸成锭,有的形似马蹄,有的状如纺锤,有的像馒头,还有不成形的散碎银。
它们都各有其名,然可统称为“元宝”或“宝银”。
宝银的重量不等,大锭有50两,中锭10两,小锭只有几两,碎银不足1两,使用时依重量计值。
2、实银的成色成色是指含银的多少。
从理论上讲,实银的成色是以纯银成色1000/1000作为标准,但实际上流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因而就按纯银的成色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银多少。
全国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有:纯银、足银、纹银、标准银。
3、实银的称量银两按重量计值,属称量货币。
宝银的重量标准是“平”。
全国主要的平有:库平、关平、漕平、市平4种。
库平是政府征税使用的标准,关平是海关使用的平,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市平是各地市场使用的平。
(二)虚银两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是用于计算的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虚银也有重量和成色(假设的),一锭实银要存入金融机构,先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银标准推算了其升水或贴水,然后按照当地使用的虚银标准计算其应记的数额才能入账。
全国有影响的虚银有:上海的九八规元、天津的行化银、汉口洋例等。
(三)银两制度的落后性银两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多缺陷,其落后性表现在:形状和重量不合用,名称和种类过于复杂,成色高低不齐,平法大小不一,铸造分散,流通极为不便。
二、自铸银元一方面由于银两制度的落后性,造成流通不便。
另一方面经咸丰、同治至光绪初年,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金融危害甚大,清政府对此不能再行漠视。
1887年(光绪十三年),清庭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省设厂试铸银元。
1889年开始铸造第一批银元,翌年流通于市场。
这是近代中国正式铸造银元的开端。
这种银元称光绪元宝,正面有“光绪元宝”的汉满文字,上方铸有“广东省造”字样,下方铸有“库平七钱二分”的重量标准,背面铸有龙纹图案,故俗称“龙洋”。
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
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鸦片战争,是一场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的历史事件。
这场战争对清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鸦片战争对清朝政治体制产生了冲击。
它揭示了清朝的军事和政治衰退。
在这场战争中,清朝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明显不及英军,这使得清朝政府和统治者认识到了其军事领导力的薄弱。
此外,战争还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进一步削弱了统治者的威信。
战争胜利后,《南京条约》强迫清朝政府对外交政策做出改变,并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四个港口。
这对当时的政治体制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其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战争期间,中国输掉了大量的财富和领土,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清朝政府被迫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是《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了赔款、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内容。
尽管这些条约在经济上给了西方国家更多的权利和特权,但它也迫使清朝政府开始接触西方的贸易和商业制度。
这种接触无疑对清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近代化的道路上。
另外,鸦片战争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战争导致大批中国人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战争的苦痛和破坏。
此外,战争期间,外国侵略者的种种行为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和反抗,这也催生了一股新的爱国主义情绪。
从长远来看,这种爱国主义情绪为中国近代的反帝斗争提供了动力,促使中国社会逐渐觉醒并开始对抗外来势力。
总而言之,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对清朝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尽管战争本身是中国的失败,但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鸦片战争为中国历史上的后续事件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先驱作用。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珍惜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努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及其历史价值评析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及其历史价值评析1840年至1842年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影响,同时也让一些人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悲伤。
这些影响和变革,几乎涉及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清朝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影响及其历史价值。
一、政治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政治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朝政权的动荡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统治者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威胁,甚至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应该来朝贡。
但是,当西方列强带来的无数商船和海军展示了他们的实力和技术,清朝的统治者们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和薄弱。
战争的挑起与失败,让清朝的整个政治体系被动荡不安。
致使清政府内部出现经济与政治上的重大矛盾,加速了满清祖臣之间的裂痕。
而这些社会问题最终导致了清朝政治的混乱,甚至进一步加剧了统治的腐败。
2. 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之后,清朝政府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与薄弱,因此大力推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开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也是中国对于外来文明的吸收和创新,更是机械制造业和航运业兴盛的重要契机。
3. 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开始接触和交流。
西方文化,尤其是科技和艺术方面的成果开始进入乾坤寨。
一些人开始学习英语、日语和法语等等西方语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渐增多。
中国知识分子在研究、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倡导已有文化,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二、经济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体系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带来了大量廉价的鸦片,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烟草成瘾使得很多人沉迷于鸦片海洛因的世界之中,大量财富被掏空,社会秩序中大量不法分子恶下嘴脸。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以其特殊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与西方列强的鸦片战争而闻名于世。
闭关政策是指清朝时期限制对外贸易和外交联系的政策,而鸦片战争则是由于闭关政策导致的一场重大冲突。
本文将探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并深入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和清朝政权的巨大影响。
一、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
首先,自明朝以来,中国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和动荡,清朝建立后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采取了对外封闭的策略。
其次,清朝统治者对于海外事务的认知相对较少,没有明确的对外政策框架。
封建社会的地位制度限制了知识分子们对外交往的意愿和能力。
与此同时,欧洲列强的扩张和殖民活动使得清朝逐渐感到威胁。
为了避免和欧洲列强发生冲突,清朝选择了自我封闭,以免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控制。
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和清朝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由于禁止外国贸易,中国错失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机会。
欧洲列强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和海外殖民活动使得中国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滞后,国力逐渐衰落。
其次,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科学、技术和思想等方面与世界脱节。
现代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得不到介绍和应用,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清朝政府对西方新观念的抵制限制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三、鸦片战争的起因与结果鸦片战争是由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导致的重大事件。
19世纪初,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鸦片泛滥问题。
清朝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毒措施,但效果甚微。
此时,鸦片贸易已经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目的是迫使清朝政府开放贸易港口并签订不平等的条约。
清朝军队并不敌对方的现代武器和战术,最终战败。
鸦片战争对中国和清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清朝政权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国内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得以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票号汇兑的方式,有票汇和信汇两种。 为清政府汇解公款:(1)办理清政府捐输的汇解; (2)为清政府汇解京饷、协饷;(3)汇兑洋务经费。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票号进入大发展时期,到 甲午战争时发展到鼎盛。这时,官款汇兑的数量 急剧上升,商业汇兑的比重下降。票号实际上成 了清朝政府税款的解缴机关,同清政府建立起了 一种特殊关系,它们的利害得失也异常紧密地结 合起来。
HBUE_熊劼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二)自铸铜元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李鸿章来广东市面 闹钱荒之际,于6月开始试铸铜元,每枚重2钱,成色为铜 九五、白铅四、锡一,名“光绪之宝”,当制钱10文。这 种铜元由机器制造,花纹精致,式样美观,成色划一,很 受欢迎,政府也大得铸造利益。1901年下令沿海各省仿 1901 铸,至1905年户部奏称开铸铜元已有17省,铸造局达20 处。 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铜元的铸造权收 归中央,定铜元为2分、1分、5厘、1厘4种,这是企图将 铜元作为银元的铺币,令1905年设立于天津的户部造币 总厂铸铜元。第二年,清王朝被推翻,铜元陷入紊乱局面。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到了清末,典当业逐渐衰亡,其原因: (1)银行的兴起,钱庄、票号的发展以及官银钱 号的设立,取代了典铺的业务; (2)当铺存款的主要来源——公款存放被上述金 融机构取代,导致当铺的存款业务大大萎缩,失 去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当铺的本业——抵押放 款却始终不衰。
HBUE_熊劼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三、从制钱到铜元 (一)制钱的落后性 1、统治者对制钱贬值(减重、减色),以此人民 实行超经济剥削。 2、分散铸造的政策,各地各自为政,私铸的现象 无法杜绝,导致制钱纷繁杂乱。 3、各省各地划地为界,导致制钱流通有很大的局 限性。 上述混乱状况致使制钱的流通与商品生产和商品 交换严重不相适应。制钱制度的封建性,表明它 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态。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票号的经营方式也有其特点。出资人并不直接经 营,而是聘请经理,同经理签订合同,将经营和 一切事务委托给经理,就不再过问其具体事务, 到年终决算期才阅检账簿,经过3年或4年算一次 “大账”,决算盈亏,按股均分,对职员评定功 过,经理亦可顶人力股参加分红。 票号遍设分号,总号对分号管理的原则是“全局 统筹,不分畛域,酌盈济虚,抽疲转快”。分号 亦对总号负无限责任。
HBUE_熊劼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2、实银的成色 成色是指含银的多少。从理论上讲,实银的成色 是以纯银成色1000/1000作为标准,但实际上流 通的宝银达不到这个标准,因而就按纯银的成色 加以折算,即按其成色核定含银多少。全国统一 的、公认的标准有:纯银、足银、纹银、标准银。
HBUE_熊劼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三)票号发展和衰亡的原因 1、票号发展的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打破了中国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通 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 展,资金调拨的频率和数量逐年增加。票号本身就起源于 汇兑,是货币流通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鸦片战争 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票号提供了发票机。 (2)太平天国失败后,农民运动仍然此起彼伏,给清政府 解送现银增加了困难,需要一个资信可靠、收解灵活、可 汇可垫、机构普遍的资金运转机构。票号长期为清政府汇 解公款,得到政府的信任,这就为票号能够扩大业务扩张 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3)票号同清朝地方政府官吏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同清政 府建立了密切联系,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地方 官吏,垄断官款汇兑,壮大了自己的资金实力。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二)票号的业务 1、汇兑业务 汇兑是票号的主要业务,初期商业汇兑又占绝大部分。 “逆汇”业务。票号在办理汇兑业务中,有时商号要求票 号先为其垫付汇款,在设定期限内,商号交还垫款,并支 付相应的利息。有时票号在收到商号交付的汇款后,设定 在必要的汇兑时间之外延迟一定的日期向收款者交付汇款, 票号则免收汇费或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前一种情况是票 号的放款,后一种情况是票号的存款。逆汇则是存款、放 款、汇兑相结合。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二、钱庄的发展 (一)钱庄发展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随着沿海沿江城市的陆续对外开放, 中外交往日渐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钱庄发 展很快,数量和资本额大幅度增长、业务扩大, 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上海。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二)钱庄的业务 1、传统的银钱兑换,办理存款,发放贷款,签发银钱票。 放款以信用放款为主,辅以抵押放款,押品有丝茧、花钞 布、有价证券、房地产等。钱庄的惯例是给工商业户的长 期贷款,最长为6个月,少有长于6个月的,到年终必须全 部收回,只有少数殷实户可以跨年,因而,不少工商业者 都愿意同钱庄保持资金融通关系。 2、庄票。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 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 远期庄票到期付现。庄票的信用很好,可代替பைடு நூலகம்金在市面 流通。
HBUE_熊劼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 统治时期的金融
HBUE_熊劼
Contents
1 2 3 4
货币制度的危机
金融机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金融势力的入侵
中国的银行业兴起
HBUE_熊劼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一、落后的银两制度 (一)实银两 实银两是交易时接受的现银。 1、实银的种类、名称、重量 实银种类繁多,形式不定。实银铸成锭,有的形 似马蹄,有的状如纺锤,有的像馒头,还有不成 形的散碎银。它们都各有其名,然可统称为“元 宝”或“宝银”。宝银的重量不等,大锭有50两, 中锭10两,小锭只有几两,碎银不足1两,使用 时依重量计值。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一、典当业由盛而衰 典当业(当铺),如前一章所述,在明末清初十分发达。 当铺的日常业务,就是存款、放款、签发银铺票。 当铺的放款都是以物作押的个人放款。当铺存款的来源, 一是官款,二是私款。在官银号成立之前,地方的各项库 款多存放于当铺生息,这是当铺的主要存款来源之一。绅 商富户的私款,也多交存当铺生息。而大官僚则以当铺作 为营运资金的场所,借给当铺取利。当铺接当时,有时不 付现钱,而是开给可随时兑现的银票、钱票,信用好的当 铺所发的银钱票,能在市面流通,于是便成了信用货币。 除私当之外,还有“官当”,官当是直接以库款投资开办 的当铺。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2、存贷业务 票号吸收存款以公款为主。在银行诞生以前,政 府的公款,在京存国款,在省存藩库。票号结交 官吏,官吏便将公款存入票号,且一般都不计息。 这是票号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其资金周转有着关 键性作用。票号也吸收私人存款,主要是贵族显 官的私款。这类存款分定活两种,定期多为3—6 个月,偶有1年以上。活期不计息,定期的利息很 低,按时间长短,大致在2%—8%之间,低于钱 庄的存款利息。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票号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官僚、钱庄、大商人。对 一般工商业户票号是概不贷款的。贷款期限一般 是3个月,偶有长达1年的,利息率视贷款对象和 银根松紧而定,从几厘到1分多不等,对官僚的贷 款,有时仅扣息即达30%。票号贷款重信用轻抵 押,甚至看借款人的势力。到了清末,造成大量 贷款无法收回。 票号为清政府借垫京协各饷,为清政府筹借、抵 还外债,解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也是票号放款 业务的重要内容。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2、票号衰亡的原因 票号在甲午战争后期,达到极盛时,经过短暂的发展, 就逐步走向衰亡,其主要原因是: (1)中国近代银行的兴起,官银钱号的设立,同票号展开 了竞争。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清政府规定公款的存储 和汇解交由户部银行办理,各省官银号成立,当地又规定 由官银号办理京饷协饷的汇兑。1907年交通银行成立, 又夺走了票号的大部分商业汇兑业务,因此,票号的业务 急剧萎缩,到清亡时,它的汇兑量减少了3/4。 (2)票号保守,不思变革,组织制度、用人机制和经营方 式都很死板,无法同银行竞争。 (3)清政府灭亡,票号失去靠山。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四、官银钱号 官银钱号是清政府官方设立的金融机构,它经历 了一个设立、裁撤、再设立的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因军需、赈灾、河工等费 用很多,决议成立官银钱号发行钱票,在支持兵 丁月饷、官员公费和各项工程费用时,搭放一定 成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管理清室财务 的内务府设立了天元、天亨、天利、天贞、西天 元等5家官银号(俗称“五天官号”),发行钱票、 银票所得收益,作为内务府的进款。
HBUE_熊劼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变化 当铺的利率都很高。存款年利率大概在1分甚至1 分以上。据《道光东华录》记载:江苏藩库拨银 10万两发典生息,每年得利息12000两,年利率 为12%。这是官当的利率水平。私当则不会低于 这个水平。放款的利息率自然更高。清政府规定, 当铺取息每月不得超过3分。一般情况是视当物价 值的大小和赎当时间的长短而定,价值越小,赎 当时间越短,利率越高。当物到期不能赎取,就 成“死当”,由当铺自行处理。当铺处理死当也 有很大收益,因为接当时一般是按当物价值的一 半贷款,有的甚至只有1/3。当铺处理死当物品 就可获得高于贷款1倍至2倍的额外收益。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3、实银的称量 银两按重量计值,属称量货币。宝银的重量标准 是“平”。全国主要的平有:库平、关平、漕平、 市平4种。库平是政府征税使用的标准,关平是海 关使用的平,漕平是征收漕银折色使用的平,市 平是各地市场使用的平。
HBUE_熊劼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危机 (二)虚银两 虚银是实虚的价值符号,是用于计算的单位,在 账务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虚银也有重量和成色 (假设的),一锭实银要存入金融机构,先要根 据所在地的实银标准推算了其升水或贴水,然后 按照当地使用的虚银标准计算其应记的数额才能 入账。全国有影响的虚银有:上海的九八规元、 天津的行化银、汉口洋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