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问题面面观 
纲要:
一、 为什么要探讨功率问题?
二、 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猜想。

三、 由电路模型来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从理论上验证。

四、 用电路模型验证已有的产品功率问题。

五、 如何改善功率的问题?
六、 如何计算功率容量的问题?
一、 为什么要探讨功率问题?
大家都知道,大功率是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公式,成为目前比较迫切的难题。

现成的功率问题比较好解决,但要做到在设计产品之前就控制功率的容量,避免不断的修改腔体,以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依据遇上的实际问题,改善功率容量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谐振杆底部和调谐螺杆底部打火,我们可以选择把谐振杆底部车细,或是把谐振杆加高等等,这都是比较直观的认识,更深入一点,我们这样做,究竟是改变了什么?电场电容,驻波,单腔Q值,时延还是插损,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带着这些问题,用实物做实验,找出功率的改善究竟和什么有关?
二、 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猜想。

(一) 选用1.9GA CDDU合路器做实验:(0.5个大气压)
首先让插损变化,看看功率容量的变化:
插损(db)0.65 0.7 0.75
最大功率(w) 330 380 290
1.8G EDU:
插损(db)0.7 0.85 0.99
最大功率(w)110 450 610
从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现象和我们以前的认识存在矛盾,
一般我们认为插损越大,功率容量会下降,但数据说明了,插损和功率不存在一个单调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同样用1.8G EDU (二)驻波实验:
驻波系数 1.18 1.4 1.8
功率容量(W)440 350 640
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以上几个比较具代表性的数据,数据说明了,驻波的变化,不是和插损存在单调变化的效果,进而推断,功率和驻波不存在直接关系。

(三) 时延实验:
就着以上的实验,把每次做实验的时延图存下来,并把边频时延罗列如下:
1.8G ACDDU合路器:
时延(ns)52.76 50.25 48.73
功率容量(w)290 330 380
1.8G EDU:(边频1803MHZ)
时延(ns)93.8 92.458 89.2
功率容量(w)140 450 610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时延和功率容量存在单调关系,于是,我们不妨假设他们存在直接关系。

(四) 走腔形式的不同,是否也有关系?
921MHZ DDMR第二腔打火,有飞感横跨
900MHZ RDFU,第二腔和第四腔打火,其中二四腔是飞感腔;
800MHZ ACDDU第三腔打火,飞感特点:2和4腔是飞感腔。

经过收集打火产品,发现走腔形式和大功率打火没有什么规律,走腔形式多样,打火的位置也不一样。

纵观以上几个实验,初步推断,功率容量和通带时延有直接的关系,而和驻波,插损和排腔形式不存在直接关系。

下面,运用电路模型,证明时延和功率容量有直接关系,并试图找出和时延直接相关的物理量。

三、 如何用电路模型,预算出打火位置,以及怎样从
理论上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用900MHZ RDFU的参数进行建模: 
借鉴前人电压仿真的方法,得到以下各腔电压幅值: 
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到:第二腔和第四腔在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所承受的电压最大,存在打火的隐患,经过实验验证,这两腔确实存在打火。

经过几个产品的验证,电压仿真的方法有比较高的精度,在打火位置上的预测值得设计产品的时候借鉴。

 
上面我们讲到时延的重要性,在这里,同样可以运用电压仿真的模型,更深入研究问题的关键。

经过多次仿真,发现改变单腔的Q值,对时延和电压幅度有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不同的单腔Q值下,时延和电压幅度有什么变化。

 
以900MHZ FCU 为例: 
Q=4000的时候:
Q=2000的时候:
Q=1000的时候:
为了更直观,数据罗列如下:
单腔Q值最大电压
时延(ns)
(V)左边频最小值右边频
4000 20 50.65 39.5 68.96
2000 18.8 50.54 39.5 68.82
1000 17.5 50.28 39.5 68.41
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单腔Q值的降低,峰值电压和时延都会降低,现在输入功率是1W,如果把输入功率加大,其电压降低的量是非常可观的,于是,单从模型出发,找到一种加大功率容量的方法:牺牲插损,在插损有余量的时候,可以降低单腔Q值。

这个推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特性阻抗为33欧姆的时候,其功率容量比较大,而单腔Q值比较低,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

从单腔电场仿真,也能说明在同样频率下,Q值越高,电场越强。

不过,试想一下,如果要求单腔Q值比较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接下来,举一反三,借鉴时延滤波器的做法,把时延滤波器的精髓应用到普通同轴滤波器中,也就是经常用到的四腔两飞感形式,引入虚极点,改善时延平坦度。

下面以900MHZ FCU为例(两件产品单腔一样大小),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900MHZ FCU双工器的RX端采用如下排腔方式:
而滤波器采用6腔八字型排腔:
输入同样的功率,比较它们的电压幅度和时延图: (1) 双工器波形: 
(2) 滤波器波形: 
数据罗列如下: 
排腔方式 最大电压
时延比较( ns) 
幅度(V) 左边频 最小值 右边频 
RX 20 50.65 39.5 68.96 
滤波器 23.47 50.72 39.52 68.88 
从数据可以看出,4腔两飞感比6腔八字型排腔的峰值电压小,时延也有改善(这里改善不是很明显,但时延滤波器里改善最明显)。

从而得到第二种解决办法,也就是多注意如下的排腔 方式: 
四、 如何计算功率容量? 
电压幅度仿真的办法,经过验证900MHZ RDFU、X04和刘金龙DD系列等产品,预测和实际结果都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这
种方法是可行的,然而摆在面前最迫切要解决的是如何预测功
率的容量。

 
目前来说有这么一种方法,把整个滤波器,按实际尺寸画出来整体仿真,输入一定的功率,然后在每个谐振杆场强最大
的地方用HFSS计算器把场强积分出来,用相关的气压、湿度等
外在环境把发生电弧时候的场强换算出来,对比实际每个单腔
场强的大小,这样就可以算出多大功率的时候会击穿。

不过这
种方法要求计算机的性能比较好,就当前的条件,不足以实施。

新的方法有待实验和理论的发现。

 
五、 结束语 
经过实验和电路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大致找出几种办法:一、在排腔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单腔的大小。

从电路模型里,找出容易打火的腔,在设计的时候,就得特别照顾那几腔,比如把腔做大点,谐振杆的内外半径做大,在特性阻抗方面,试图让他们接近33欧姆,把单腔Q值降下来(适可而止)。

之前遇到打火的单腔,改变谐振杆的大小,我个人认为只是改变了单腔的Q值,从而降低了在同样输入功率的情况下的电场峰值。

 
二、改善通带时延平坦度。

设计产品的初期,可以用电路模型,
改变飞感的位置,对比每种走向的电压峰值和时延。

选择电压峰值最小,时延相对比较平坦的排腔方式。

上文中提到的4腔两飞感的排腔方式值得借鉴。

 
三、从特性阻抗上分析,腔外型和谐振杆外径成阻抗33欧姆,谐振杆外半径和内半径成70欧姆的时候,功率容量有改善。

 
 以上论述,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猜想,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阐述,需要更多的实验去验证。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述难免出错,敬请指出。

 
微器一部 杨秀林 白云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