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街区规划
三坊七巷规划书
强大的定位 导航功能
APP启动手机自带导航规划合理线路
APP自带定位功能寻找最佳停车位
APP自带3D实景地图
丰富的商家联盟 &互联网票务平台
整合商圈内商家联盟 优惠资源,提供最快 捷的消费服务
包装优惠票务方案 实现OTO平台营销
免费WIFI 全覆盖
用
Thank you!
创
新
的
思
维
服
务
智慧三坊七巷旅游推广
东岸光网
美丽福州 智慧三坊七巷
方案目的
I hope we can do more !
如何到达? 如何停车?
我们的上帝
移动互联网
无线wifi
景区介绍
3D实景导航
票务功能
商家联盟
智慧三坊七巷
丰富的景区 历史展现
最传奇的 主人
最沧桑的 历史变迁
最有故事 的街道
最原始的 社区管理
社
区
!
三坊七巷项目设计
一 引言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四旅游形象定位策划 五 旅游形象推广与传播 六三坊七巷具体项目设计 七 活动经费预算 八 结论
一、引言 旅游地形象也称旅游形象,是旅游地通 过旅游产品(总体产品)呈现在游客面前或 传布给世人的总体特征。 作为中国南方城市民居群落在明清时期 的杰出范例,三坊七巷有傲人的资本; 但作为静态展示的不言不语的民居和名 人故居,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哪里呢? 外地游客到三坊七巷看什么?
(五)市场调查定位分析 1. 游客行为特征 (1)客源市场分布 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游客本市区 占50.7%,省内占16.0%,其余33.3%来自浙江、 广东等省。游客50.6%是第一次游览三坊七巷,游 览3次以上的游客占30.2%。动车游客浙江省占 47.13%,以宁波市和温州市为最。其次是市外省 内游客,占31.88%,以莆田市和宁德市为多。厦 门旅游团队客源地比例前十名为:浙江14%、广东 8.5%、江苏8.2%、上海6.7%、北京6.4%、湖南 5.5%、四川5.1%、山东4.4%、广西4.2%、河南 3.6%。
(3)游客消费方式
福州三坊七巷景区游客、动车游客消费方式呈 现朋友化、亲戚化趋势。三坊七巷景区游客70.2%是 以个人或亲友伙伴邀约而来,11.5%由旅行社组团游 览。动车游客出行方式个人或与亲友伙伴占65.71%, 旅行社组团占23.79;动车游客出行目的休闲观光占 43.51%,探亲访友占27.35%;过夜游客752人次占 74.53%,一日游游客257人次占25.47%。三坊七巷 景区35.8%游客通过亲朋好友推荐,29.5%游客通过 电视媒体,18.8%游客通过报刊杂志,8.4%游客通 过旅行社宣传,7.5%游客通过互联网。被访游客 99.3%回答会向亲朋好友推荐三坊七巷景区。
三坊七巷 街区规划
三坊七巷1三坊七巷之印象初访三坊七巷,是在周围的一座高楼上。
在高楼群的庇护下,三坊七巷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
俯瞰下去,一片的红砖黑瓦,一片的震撼……其亭亭如盖,有如明清的历史,悠然谢幕在繁华的都市天空下,依依不舍……远看是如此的宏大,如此的吸引人,近看又如何呢?终于,在一个如歌沐浴的清晨,我漫步在向往已久的三坊七巷~~~一段段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沉淀的满是历史的沧桑,每一块石板,每一丝青苔,都能引你驶向历史的彼岸。
踏在这样的小径上,心中装的满是崇敬,满是厚重……三坊七巷的街,是历经风雨变化的,又是充满活力的。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阿伯,演奏着属于他自己的优雅旋律,如此如醉。
我,亦醉倒在飞扬的音乐中,那是一种高贵,一颗年轻的心。
转过几个弯,又见音乐从周遭升起,在心中沸腾……水榭戏台,一台戏演了几百年,演尽了风风雨雨。
红粉女子的水袖舞出,蹉跎岁月瞬间流转。
一段台词,一颦一笑,说不尽喜悦和心酸……三坊七巷的人,是钻研的,是勤劳的。
我走进一个人家,主人热情好客自然是不必说,他带我看了他的手工作坊,只见一个个木雕栩栩如生,几个雕刻师挥刀如奋笔疾书,笨重的木头在他们手中只需一会的功夫,就已然是一尊尊活灵活现的生灵。
真神奇!一尊拓荒的牛,印象尤为深刻,其姿势微妙,势如破竹,好像就要奋力冲向远方,寓意美好的未来从勤奋努力开始……转眼间,夜色朦胧,夜幕下的三坊七巷,如此的慈祥,我带着依恋,相信有缘千里来相逢,默默地从平和的夜色中,悄然隐退。
再会,像老人般和蔼的三坊七巷。
2 三坊七巷之简介三坊七巷历史悠久。
自唐宋以来开始形成。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
现有古民居268幢。
那么,三坊七巷是指什么呢?“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具体来说,“三坊”包括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这三坊。
三坊七巷研究报告
重修三坊七巷的意义研究报告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坊七巷”内明清古民居不下五百座…而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转折期,部分房产没收,使用权益和功能的变更,出现了不同程度堵截拆建,也有因利置不用,年久失修,而自然坍塌。
“十年动乱”更是一场浩劫,成千上万的书籍文物遭遇不同程度破坏。
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大潮兴起,“旧城改造”成风,“三坊七巷”一度面临艰难抉择,紧要关头在省市乃至国内文化专家保护历史文化的呼吁下,引起了省市领导的极大重视。
04年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列入福建文化四大品牌。
05年政府下大决心收回“三坊七巷”的土地使用权。
从04年起“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重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拆迁、利益问题也不断地浮现。
正是政府与民众共同调节与配合使三坊七巷重修的长路可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一.研究目的三坊七巷较完整的保留了唐宋及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及许多近现代知名人士的故居,通过研究其重修的结果,探索其重修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保护三坊七巷内的古建筑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研究方法①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文献及资料②自主设计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三.研究过程A首先参考了文献对三坊七巷重修的结果有了如下的了解: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坊七巷文保单位修复工程已全面展开,林觉民故居重修后于07年5月对外开放;而2006年12月动工的水榭戏台修复工程已经完成,现正在进行整体作旧及部分整改工作。
三坊七巷保护篇
项目经费使用
总预算:7000元
1.资料费用约500元: 1)文献书籍刊物购买:200元 (2) 电子文献:300元
(
2.调研费用约5100元: (2) 文本材料处理经费 :1000元 (包括前期资料整合 和后期资料处理打印) (3) 电脑效果图制作 :1600元 (需购置移动储存器等) (4) 调研差旅费:2500元(包括本科生组5位成员的车费、 住宿费等) 3.模型材料费用:1400元
《武经总要》中所记“水 平”及“照板”定平示意 图
夯打地丁图
项目背景
《营造法式》中所记之“真尺”
简易模型
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定平工具有两种,一是水平,也 称“水平真尺”,二是真尺。所以真尺在古代建筑中起到定位 水平的作用。而且一般来说,建筑的水平标高以基础面为参照 标准,对于木构建筑来说及时柱础。柱础是整个木构架定平的 基准,《营造法式》尤为重视,所以强调“须更用真尺较之” 。可见真尺在古代建筑的构造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坊七巷”整体发展策略
功能再造—优化城市功能导入 丰富街区活力生活 1.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历史遗产、国宝建筑 城市区位中心 老城区中心公共空间缺乏 2.城市经济创新创意空间 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和思想创新地区 产业模式与历史建筑使用方式的兼容性 城市的最特色地区 3.城市历史博览空间 最丰富的有形无形文化遗产 最丰富的静态动态文化遗产 4.国际商务平台 最具地区特色也就是最具国际吸引力 提升福州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区域城市竞争力 吸引高端城市功能对原有街区的自我改造
项目简介
研究内容: 1.《营造法式》中真尺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2.《营造法式》中真尺的改良方法。 3.《营造法式》中真尺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 研究目标: 1.通过对《营造法式》中真尺的制作,对真尺进行改 良探索,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 2.探索真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索真尺在更多领域 应用的可行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寻找适当方法对真尺进行改良,缩短其固有长度, 使其能够使用更加便捷。 2.寻找真尺的使用领域和使用的可行性。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与思考
引 言
近年来 , 随着国家对历 史文化街 区保护 在立法 、 政策性 等 方面 的不断完善 , 国内很多城市对历史文化街 区的保护与更新 在规划编制 、 研究 、 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很 多有益 的探索 , 也摸 索 出了几种模式 。然而 , 在历史文化街 区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也 存在着企业操 办 、 追求 回报 、 人房分离 、 拆真造假 、 仿古一条 街 等现实 问题 。因此 , 本 文认 为适 时开 展规划 评估 机 制很有 必 要, 通过评估 可以看到 规划实施 中的现实与 预期 目标 的偏差 , 从而为下一步规划的修编提 供依据 。本 文 以福州 三坊七巷 历 史文化街 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为例 , 试 图对历史文化街 区保护 规划评估工作 的方法和框架进探讨。
筑、 文化特色的典型里坊 式历史 文化街 区, 划定 了核心保 护区 2 8 . 3 7 h m , 建设控制地带 9 . 9 8 h m , 环境协调 区 2 4 . 2 7 h m , 确
定 了“ 一水 、 两街 、 三坊 七巷 ” 的功 能 布 局 。 同 时 , 规 划 还 明 确
2 0 1 3年第 o 5期
总第 1 7 9期
福
建
建
筑
No 0 5 ・2 01 3 V0 l・1 7 9
F u i i a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福 州 市 三 坊 七 巷 历 史 文 化 街 区保 护 规 划 实 施 评 估 的 启 示 与 思 考
E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Co n s e r v a t i o n Pl a n o f t h e “Thr e e l a n e s a nd Se v e n La ne s ’ ’ Hi s t o r i c a l a nd Cu l t ur a l Di s t r i c t
三坊七巷说明
三坊七巷说明
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重要的标志之一,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即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它位于古城的中心地段,北起杨桥路,东至八一七北路,南迄安泰河,西到安泰河,规划区面积39.81公顷,至今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唐、五代以来以南后街为主轴,以“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和“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为主要构架,加上交错屈曲的小巷共同组构出“鱼骨状”的传统街巷格局,其西、南两边界均为福州唐罗城西、南城墙之界址。
它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内涵丰富,集中表现了福州历史上成熟的城市建设思想、街坊布局特色。
街区内现保存159座的明、清、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二十多幢,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在中心城区保存如此完整的的坊巷格局,在国内是仅有的。
2006年5月,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
历史街区的道路交通规划研究——以“三坊七巷”为例
中图分类号 :U 8 . 1 T 94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15 20 )6— 0 1— 4 10 6 3 (0 6 0 0 4 0
Ro d a s orato a s ar h fH it ia o k a Tr n p t i n PI n Re e c o sorc lBl c s
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三坊七巷保护性工作开展顺利然而如何保护三坊七巷特别在繁忙而交通拥挤的核心区进行保护性规划摆在了所有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新旧分离有机疏散有机更新文化生态等理论不能单纯地应用保护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和激发其生命活力需要的是对所有因素的综合考虑融合所有规划理论以梳理交通脉络整合基础设施资源为前提从而达到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
通规划其 特殊性 是一个 量化的物质过程 、 质过程 , 硬 而历史街 区的保 护是一个以人为本 、 保护 文化环 境多样 性的一 种人 的
精神寄托 、 回归和反思 的软质 过程 , 道路交通规划 的重要性在
于如何处理好街区保 护 、 用及改 造 的关 系。道路 交通是历 利 史街 区的脉动 , 国内外在历史 街 区保 护 中极 注重交 通整体 规 划 , 据各历史 街区不同特征 , 根 因地制 宜选 择不同规划手法 。 11 历史街 区保 护的交通研 究理论 . 在长期 的历 史街 区保护 中 , 人们 一直 在探索 和研究保 护 的模 式和方 法 , 并形 成 一系 列 的理 论 , “ 旧分 离” 论 、 如 新 理
— — —
Ta ‘ l ng “Th e n s a d e e l y ” As t a p e i r e La e n S v n Al s e he Ex m l
三坊七巷调研报告
文化·商业——三坊七巷历史商业文化街区研究【摘要】历史街区是反映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就是福州典型的历史街区之一。
其中大量富有历史氛围与传统气息,尤其在文化方面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现状的实地调研,揭示该区商业、文化功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正文】1.调查研究背景1.1历史背景“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1.2基本现状三坊七巷位于福州最中心的商业区,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西至通湖路东侧及仓前后巷,南至吉庇路北侧,东至南街沿街商业建筑西侧的历史建筑,北至通湖路口和南后街北口。
三坊七巷的街巷格局和空间形态特征如“鱼骨状”,其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延续明清时期特点。
2.研究分析2.1修缮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一幅破败萧条的景象。
残留下的古街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梁架倾斜、墙壁剥落,屋面破漏、濒临倒塌;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不堪;到处是杂乱的电线,火患严重。
现代砖混楼房穿插其间,严重破坏了街区整体风貌。
破败脏乱狭小给人带来的局促感,名人故居内涵的空泛无物。
2.2修缮后政府部门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如今三坊七巷已经逐步成为福州文化的名片,以南后街为传统文化商业轴,立面的整治在充分保留现有留存的明、清、民国历史建筑和山墙基础上,保持目前街道尺度。
建成一条集福州“老字号”店铺的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步行古街。
3.文化传承3.1建筑与外环境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每个区各有具体分工。
主轴上主要分布的是传统的商业店铺,沿街可见一些铜塑雕像,再现了南后街当年繁华的景象。
以杭州宋城为例谈三坊七巷开发报告
071434010 聂玉以杭州宋城为例谈三坊七巷开发报告三坊七巷是有历史的。
福建省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算"三坊七巷"街区。
它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在三坊七巷的旅游刚刚起步之际谨以宋城模式未见对三坊七巷的旅游提点意见。
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商品开发——宋城集团品牌经营分析第一,“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以宋城景区为例。
宋城景区是依据宋代著名画家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建成的。
在这里,用成千上万块青砖砌成的城墙,泛着青光的市井里弄的石板路、“巨木虚架桥无柱”的虹桥,承载情感的月老祠、仿宋的小吃一条街,都严格按图施工,把千年前宋代街市逼真地再现在游客面前。
不仅如此,宋城的文化还是鲜活的,令人亲近的。
从每天清晨,大宋皇帝在文武百官簇拥下欢迎第一批游客的入城式,到晚上的大型歌舞《宋代千古情》;从街中的打铁、刺绣、弹棉花、磨豆腐、耍猴,皮影等市井百态,到开封盘鼓、杨志卖刀、王员外招亲,水浒好汉劫法场,构成了活生生的宋代风俗场景,使《清明上河图》穿越时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正如宋城景区的序中所说的“宋城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和表述。
”第二,追求个性、讲求品质作为一个企业,宋城集团的产品是人文主题公园,对旅游市场来说,人文主题公园就是一个商品,而品牌是一种商品的标志。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代表着一种商品的质量,性质,效用,文化内涵,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的程度。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其优化设计研究
间的感受,不 仅 有 对 其 “形 ”的认识,更有在行进中对其 “态 ” 经营模式等文化内涵。在 对 上 述 “形 状 ”和 “神 态 ”两个方
的感知,即所谓的时空一体[1]。近年来有关福州三坊七巷历 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存在的不足及优化设计方
史街区的研究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从保护传承到更新发展, 法 ,借以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良好的互动作用,同时总结如
t文M R Ml K M K 庸騰t
CKM RiM II
图 1 三坊七巷保护区划及总体鸟瞰对比
1 三坊七巷空间形态的总体概况 在 城 市 发 展 进 程 中 ,历 史 街 区 首 当 其 冲 成 为 旧 城 改 造 的
2.1原有及改造之初的空间形态 原 有 南 后 街 作 为 商 业 街 宽 度 不 到 12m , 沿街大量为
区不但有着一般街区的空间特征,同时还具有特殊的可识别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不 仅 分 析 其 外 在 “有形”的街巷、建
性和可意向性,并赋予街区空间多层次意义。空间形态中的 筑群和构筑物等布局、组织方式、尺 度 比 例 ,还分析其形状
“形态”包 含 了 “形状”和 “神 态 ”两个含义。人对街区空 所 传 达 的 内 在 “无形”的场所精神、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
且涉及到景观、旅 游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取得 何更好地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传承地域文化,融入当代功
了较显著的成果。其中也有相关空间形态的研究,但研究对 能 要 求 ,彰显社会人文价值。
106
2017.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 方 建 筑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城 乡 规 划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space and life.
对福州市拆迁改造三坊七巷的看法
对福州市拆迁改造三坊七巷的看法2007-03-03 12:55:3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请看福州市政府对文化古迹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为:2006年福州市政府决定对地处该市黄金地段的文化古迹:三坊七巷进行拆迁改造,对此动作我们发表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该地区(属福州市一级地段)主要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平民百姓,收入也不高,改革开放初期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风:即香港李嘉诚要来投资改造这一地区,过了几年没动静了.后来在该地区北面拆了一些房子盖了一个住宅小区.2006年突然要改造了,令人不可理解?更令人气愤的是众所周知:2006年福州市商品房的价格是全国上涨速度最快的,目前该地区周遍二手房平均房价约6000元以上/平方,新房价格约在8000余元以上/平方,福州市边远郊区房价都要4000元以上/平方。
而政府只支付3000元左右/平方.就让百姓们拆迁,让百姓们去哪买房?.老百姓是欲哭无泪啊!但胳膊拎不过大腿。
目前在光禄坊附近尚有几户政府称之为“钉子户”未搬走,政府支付的是低价,老百姓却是用高价买房,百姓们不服啊!!!!!政府得到了“政绩”;房地产商得到了“实惠”;百姓们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还被掏空了。
据说拆迁有几种办法:1.补偿现金(即3000元左右/平方);2.异地安置;3.就地安置;等等,看似方法不少,所有这一切措施都是在百姓们要按市场商品房的价格来支付的前提下,都要掏空老百姓的腰包。
原来有不少住户已购买了原住房,如按原来的面积分配到的房子还要补差价,这不就等于把该地区的老百姓全部双规了?(即:按政府规定的地方,规定的市场价格来购买房屋居住?)这与当今党中央再三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不一致吧?也不符合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规定吧?(二)我们刚看到中央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的光盘"三坊七巷"中的介绍,该地区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处坊巷格局,与近百个历史风云人物相关联的历史见证.这片光盘介绍的很好,但就是这么一个唯一的也面临着改造!!!福州市官方的报纸"福州日报"在2月27日还在吹嘘三坊七巷是如何值得记念的,原文如下:“ 40张侯选福州名片简介(一)中的第九项,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繁华的八一七北路西侧,"三坊七巷"至今还较好地保存了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格局,是研究我国城坊建设历史的活化石,是全国大城市中心至今留存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庀巷.在这个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溶缩了闽都古城的名居特色,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三坊七巷改造的评价与思考
2020年第19卷第17期福州三坊七巷改造的评价与思考□康静劼【内容摘要】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对其改造情况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文化保护【作者简介】康静劼,扬州市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沿革与实践(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沿革。
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特色彰显的必由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的沿革存在于两条线索:保护对象从建筑单体到历史街区再到历史文化名城扩展,保护内容从物质文化遗产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虽然国内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旧城改造压力的日益迫切,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入,历史街区的保护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二)国内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
虽然历史街区的重要价值已被普遍认可,但是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手段却不尽相同。
这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理论并不完善。
有学者对重庆主城19个历史街区深入调查,提炼出历史街区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历史街区进行分级,探讨各级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
在上海中心城区的12处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中,对街区内建筑进行了分类,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甲等一般历史建筑、乙等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其他建筑等。
成都已经规划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锦里民俗文化街、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则体现了一种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思路。
二、三坊七巷概况(一)区位及历史资源。
三坊七巷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中轴线以西,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拥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159座,包括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以及各种省级、市级、区级、市级挂牌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古建筑。
对“三坊七巷”民居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对“三坊七巷”民居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布老虎发表于 2005-12-9 10:49:00“三坊七巷”位于福州旧城区的南部,西起今天的杨桥路,东到乌山西麓的道山路;北起今天的八一七北路,南至今天的通湖路。
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的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它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闲游其间,不由让人想起“绿筠书屋忆家光,祭酒曾名宋旧坊”的名句。
三坊七巷的美,不仅仅是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更美在它的人杰地灵。
在近代中国,还没在哪个地方像三坊七巷这样孕育了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作家冰心,以及张经、甘国宝、陈宝琛、林白水、庐隐等一大批民族精英,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
今天的三坊七巷仍然或多或少地保持着旧日的风貌,三五步就有一块镌有“XXX故居”的巨大石碑,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三坊七巷展现了福州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对三坊七巷进行有效保护与创造性的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有着“后街三坊朝七巷”的美誉。
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当政时,在原有的子城外用钱纹砖环筑罗城。
罗城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
三坊七巷成为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改建和扩建,成为许多达官贵人聚居生活的街坊。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种街坊格局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成为研究我国街坊历史的活化石。
有专家认为,它堪与周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的历史价值相媲美。
三坊七巷的建筑布局继承了中国封建城市布局规整周正的传统。
它的平面呈棋盘状,街巷四通八达,无所阻隔,连成一片。
现存的200多座民居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闽中建筑的地方特色。
笔者利用学习之余和假期时间,以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勘民居内部情况、访问住户、拍摄实景,初步了解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并被令人痛心的现状所震撼。
三坊七巷更新改造案例
三坊七巷更新改造案例
嘿,你知道三坊七巷吗?那可是个超有故事的地方!现在咱就来说说三坊七巷更新改造这个超厉害的案例。
走在三坊七巷的石板路上,就好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以前的这里啊,虽然也有独特的韵味,但总觉得缺了点啥。
就好比一件宝贝蒙了尘。
你说这多可惜呀!但后来的更新改造,哇,那可真是神来之笔!
他们就像神奇的魔法师,一点点地给三坊七巷施展魔法。
把那些破旧的房子精心修缮,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这哪里还是普通的房子,简直就是艺术品啊!你看那古色古香的门窗,是不是特别迷人?还有那些街道,重新规划布局后,更加整洁有序了,走起来都特别带劲。
记得那次我和朋友一起去三坊七巷,看到那些焕然一新的景象,我朋友惊叹道:“哇塞,这变化也太大了吧,简直像换了个地方!”可不是嘛,这更新改造真的是太牛了。
就如同给三坊七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它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老地方都能像三坊七巷这样进行改造,那该有多好啊!我们就能看到更多充满魅力的角落,感受到更多的历史和文化。
三坊
七巷的更新改造,不只是给福州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给我们所有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历史,更要勇于创新,让那些古老的美好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我觉得,这就是三坊七巷更新改造案例最伟大的地方!。
林忠、福州市人民政府二审行政裁定书
林忠、福州市人民政府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0.26【案件字号】(2020)闽行终43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珩吴声鸣陈生奇【审理法官】王珩吴声鸣陈生奇【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林忠;福州市人民政府【当事人】林忠福州市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林忠【当事人-公司】福州市人民政府【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原告】林忠【被告】福州市人民政府【本院观点】上诉人提起本案诉讼,要求被上诉人作出公布确定《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效力和实施时间的具体行为,因此,其所提诉讼属于履行职责之诉。
【权责关键词】合法拒绝履行(不履行)不予答复第三人合法性维持原判行政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综上,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法应予维持。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提起本案诉讼,要求被上诉人作出公布确定《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效力和实施时间的具体行为,因此,其所提诉讼属于履行职责之诉。
一般来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履行职责之诉应当具备一定条件:第一,行政相对人向行政机关提出过申请,并且行政机关明确予以拒绝或者逾期不予答复。
第二,行政相对人所申请的事项具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基础,具有法定的权利依据。
第三,行政机关对于行政相对人申请的拒绝,可能侵害的必须是属于行政相对人自己的私权利,若涉及公共利益应当以公益诉讼的方式进行。
本案中,上诉人并未就其请求事项向被上诉人提出过申请,其请求事项亦不具有法定的权利依据且不属于个人私权利。
同时,上诉人虽主张其为三坊七巷原住民,但并未证明其与被诉行政不作为存在利害关系或被诉行政不作为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过去与现在,三坊七巷课件
三坊七巷保护规划图
四、功能结构
概括为“一带、两街、三坊七巷”。 “一带”:即沿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通过滨河风貌的整治,形成 以休闲为主要功能,具有古城滨水风貌的城市滨水风情带。 “两街”:一是南后街传统特色商业带。以吸引国内外游客为主,展示 福州传统工艺品、地方土特产、传统名点菜肴以及地方民俗风情。重点扶持 南后街花灯灯市。二是南街商业更新发展带。重点发展文化、休闲、餐饮和 购物等功能,结合历史文脉保护和城市发展需要,整治环境,整合资源,通 过对传统业态的完善与更新,对新型商业业态的创新性导入,提升商业品质, 增添文化品位。 “三坊七巷”:主要指保护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和杨桥巷、 吉庇巷、宫巷、安民巷、塔巷、黄巷和郎官巷七巷区域。应形成以居住功能 为主体,集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展示、休闲、商业、旅游 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片区。
以上便是保护“三坊七巷”的部分规划措施, 下面让我们通过图片的浏览来感受“三坊七巷”的保 护前后部分坊牌的变化.
以 前 现 在
郎官巷
以 前
现 在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
以 前 现 在
以 前 现 在
宫巷
以 前
现 在
以 前 现 在
以 前 现 在
小结
接受保护完后的三坊七巷,确实更具有现代气息, 但是,当我们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三坊七巷,这一历史 文化保护街区,经过“保护”后所带来的变化,我们不 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这还是真正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 与其说是是接受保护,不如说是在重骨干和主轴,“三坊 七巷”各主要巷道布 列于两侧,成鱼骨状, 其余小巷贯穿其间, 俗称鱼骨状格局.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一、规划定位
三坊七巷博览苑介绍
三坊七巷博览苑介绍三坊七巷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的一种布局形式,而博览苑则是一个以展览为主题的公园或场所。
本文将以“三坊七巷博览苑”为题,介绍三坊七巷和博览苑的特点和意义。
三坊七巷是指中国古代城市中,由三条主要道路(坊)和七条次要巷道(巷)组成的规划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尤其在南方城市中更加突出。
三坊即东、中、西三个坊,代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而七巷则分别连接于三坊之间,形成一张密集的巷道网络。
三坊七巷的布局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方圆有序”的理念。
三坊七巷的布局形式使得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得到了合理的组织和规划,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
其次,三坊七巷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体现。
东坊作为城市的主要街道,多是贵族阶层的居住地,而西坊则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地,通过这种布局,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层。
此外,三坊七巷还给城市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景观。
博览苑是一个以展览为主题的公园或场所。
它通常包括了多个展览馆、室外展示区和休闲娱乐设施。
博览苑的设立旨在提供一个集展览、交流、学习和娱乐于一体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最新成果的机会。
博览苑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博览馆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主题的展览,如科技展、艺术展、历史展等,从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博览苑还常常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文艺演出等,为人们提供了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此外,博览苑还常常配备了休闲娱乐设施,如公园、游乐场等,使人们可以在观展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坊七巷博览苑的结合,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科技氛围的场所。
在三坊七巷的布局中,可以建设不同主题的展馆,如历史展馆、文化展馆等,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
同时,博览苑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展示、文化传统体验等,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坊七巷1三坊七巷之印象初访三坊七巷,是在周围的一座高楼上。
在高楼群的庇护下,三坊七巷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
俯瞰下去,一片的红砖黑瓦,一片的震撼……其亭亭如盖,有如明清的历史,悠然谢幕在繁华的都市天空下,依依不舍……远看是如此的宏大,如此的吸引人,近看又如何呢?终于,在一个如歌沐浴的清晨,我漫步在向往已久的三坊七巷~~~一段段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沉淀的满是历史的沧桑,每一块石板,每一丝青苔,都能引你驶向历史的彼岸。
踏在这样的小径上,心中装的满是崇敬,满是厚重……三坊七巷的街,是历经风雨变化的,又是充满活力的。
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笛声。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阿伯,演奏着属于他自己的优雅旋律,如此如醉。
我,亦醉倒在飞扬的音乐中,那是一种高贵,一颗年轻的心。
转过几个弯,又见音乐从周遭升起,在心中沸腾……水榭戏台,一台戏演了几百年,演尽了风风雨雨。
红粉女子的水袖舞出,蹉跎岁月瞬间流转。
一段台词,一颦一笑,说不尽喜悦和心酸……三坊七巷的人,是钻研的,是勤劳的。
我走进一个人家,主人热情好客自然是不必说,他带我看了他的手工作坊,只见一个个木雕栩栩如生,几个雕刻师挥刀如奋笔疾书,笨重的木头在他们手中只需一会的功夫,就已然是一尊尊活灵活现的生灵。
真神奇!一尊拓荒的牛,印象尤为深刻,其姿势微妙,势如破竹,好像就要奋力冲向远方,寓意美好的未来从勤奋努力开始……转眼间,夜色朦胧,夜幕下的三坊七巷,如此的慈祥,我带着依恋,相信有缘千里来相逢,默默地从平和的夜色中,悄然隐退。
再会,像老人般和蔼的三坊七巷。
2 三坊七巷之简介三坊七巷历史悠久。
自唐宋以来开始形成。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
现有古民居268幢。
那么,三坊七巷是指什么呢?“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具体来说,“三坊”包括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这三坊。
“七巷”包括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这七巷。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每个坊每个巷。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
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光禄坊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
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
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
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杨桥巷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
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
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
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
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
近闻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郎官巷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
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
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
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
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
”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
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
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
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
”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黄巷在塔巷之南。
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
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
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
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
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
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
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 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
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
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
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
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宫巷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
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
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
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
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
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
吉庇巷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
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
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
3三坊七巷之建筑风格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
尤其在布局,结构以及雕刻上做的相当精致。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
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
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其中的马鞍墙,雕饰,建筑门等方面相当精致。
马鞍墙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
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
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
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
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
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
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
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
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
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
建筑门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
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4三坊七巷之名人在三坊七巷中,曾居住过不少的名人,这些伟大的人们虽生逢乱世,经历过从鸦片战争开始的那段艰辛岁月,但他们都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积极探索,勇于向前的高尚精神,用热血和顽强书写了一道道华丽的人生篇章。
这其中,不得不提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等人。
林则徐说到林则徐,相信每个人都会知道。
因为他曾经轰动过世界。
他曾经不畏西方列强,坚决虎门销烟,随着一声点火命令的下达,两百多万斤的鸦片随着滚滚浓烟化为灰烬。
随着烈火的燃烧,中华儿女的爱国烈火被点起,中国人民的抗争之火熊熊升起。
林则徐还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第一个引进外国著作,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为国家的兴亡不辞劳苦,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觉民林觉民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
为了革命的事业,他毅然选择大家放弃小家,放弃安逸的生活,新婚燕尔之际,只留下《与妻书》一篇,英勇就义,虽死犹荣。
不愧为大丈夫。
严复严复与他的天演论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严复从小出生在医药家庭,后来考入船政学堂,后来的翻译的天演论,更是给当时处在愚昧当中的人民醒世一棒,同时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意识,起来拯救中华于火热之中。
冰心更是一位才女,一生中为了爱的事业默默奉献着,并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灵粮。
她的《繁星》、《春水》,她的《我的故乡》,如此美妙的文笔,或许是三坊七巷给了她灵感,或许她属于文学……三坊七巷,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有更多的是一笔精神上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