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学 策 略 性 知 识 的 学 习
数学组 朱长芬
摘要:数学策略性知识是在数学学习或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在“事实知识”背后的内在方法,是学生对自己的信息表征、组织、贮存、提取方式及对思维过程本身的调节和监控。
本文结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教学,提出了从强调对所估计的问题解决方向的检验、通过自我评价调整问题解决策略、强调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推广、引申的能力四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关键词:数学、策略性知识、学习指导
数学策略性知识是在数学学习或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在“事实知识”背后的内在方法,是学生对自己的信息表征、组织、贮存、提取方式及对思维过程本身的调节和监控。
比如,对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一个数学活动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心理活动)进行的反思;对数学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自我监控;对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的过程、运算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自我监控等等,都是有关的策略性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策略性意识不强,也不注重这方面的学习。
本人结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教学,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1、强调对所估计的问题解决方向的检验
估计和检验是一种很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些教师较少鼓励学生进行这种猜测、估计与检验的活动。
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检验,只是将得到的答案代入要求计算的表达式中,看计算得对不对,只求形式的结果,省略了猜测、检验、和修正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能检查答案,却不能修正答案。
所以,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时,先依据已知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大致估计,以明确某个方向(解决策略、解决的前景等),然后进行检验(对错都要评价,找出理由),再针对上述信息,进行修正、调节(考虑调节的方法、决定修正什么、思考怎样修正、决定如何修正等)。
案例:在一次平面向量的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 AB =,d DA c CD b BC ===,, ,且a d d c c b b a ⋅=⋅=⋅=⋅判断四
边形ABCD 的形状?
一个学生在交试卷时,很急切地要与老师讨论。
学生:老师,这道题(指着试卷说)我想了很久,是不是菱形啊?(不是很肯定的语气)
老师觉得有点诧异,以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看,这个问题对于他不是个难题,但为什么他处理起来有疑惑呢?而且并没有得出准确答案。
所以,在收完试卷后,老师特地拿出该生的试卷,并找来这个学生。
老师:你能告诉我,你对这个题目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我当时看了一下已知条件,估计四边形ABCD 是个菱形,然后就往这个方向努力。
老师:你最初估计之后,没有检验一下是否合理吗?
学生:没有这个习惯,有估计就可以往下做了。
老师:那你现在看看解答过程,发现有问题吗?
学生仔细看了试卷,想了想,自言自语:“怎么好像这个条件d b c a ⋅=⋅有点问题?我怎么想出来的呢?”
原来,学生考试时没有发现,对于自己的估计,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加以论证,但由于他没有对自己的估计进行检验,中间分析时就多加了一些条件(比如,d b c a ⋅=⋅)进去,以便完成对估计的论证。
学生:如果我一开始就检验一下就好了。
菱形并不满足已知的一些条件,按已知条件是证不出来的。
看来我要想着对自己的最初估计进行检验,分析一下猜测是否合理,所用的条件是否为已知的等等,应该可以不断修正的……
老师:你对自己的问题分析得很好,这为你多提供了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
几个星期后,有一天,这个学生兴冲冲地来找我。
“老师,我发现这个估计加检验很有用啊,这次考试的那几道选择题,我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很多同学算了很久还是错了…”,“还有上次那道题,我想出了另一种方法,老师你来帮忙验证是否正确”。
以下是这个学生提供的很妙的解决过程。
(令k a d d c c b b a =⋅=⋅=⋅=⋅,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当K>0时,四边形的四个外角都是锐角,则外角和小于3600,这不可能; 当K<0时,四边形的四个外角都是钝角,则外角和大于3600,这也不可能; 所以,只有当K=0,则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900,因此,四边形是矩形。
)
2、通过自我评价调整问题解决策略
学生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根据这一理念,本人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给出具体数学情境,先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然后
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调整策略的途径,学习必要的数学策略性知识。
案例:在学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后,本人给出了一道关于两角和差公式应用的问题,先让学生动手做,然后让他们评价自己的方案。
题目:已知,1411)cos(,71cos -=+=βαα且)2
,0(,πβα∈,求βcos 的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做出了回答。
学生1:7
34sin )2,0(,71cos =∴∈=
απαα 由余弦的和角公式14
11sin 734cos 71sin sin cos cos )cos(-=-=-=+βββαβαβα ∴ 1cos sin 22=+ββ 14
11sin 734cos 71-=-ββ 但是解这个方程组的计算太复杂了,既有根号又有平方,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对? 学生2:我也是这么做的,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但计算太繁琐了,是不是有别的方法,避免复杂计算呢?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这种方案,然后在解方程组时停下来了,……〕 老师: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发现计算过程复杂,这时就要调整原有的方法,从而使问题简化。
对三角函数,一般要考虑角和函数名的变化,大家先观察要求的角和已知角之间有什么联系?大家看,已知角是…,要求的是… 学生3:已知βαα+,,要求β……哦,αβαβ-+=)(
老师:很好,发现了角之间的变换关系,我们可以把βα+看作一个整体、一个已知的角,求βcos 就可以转化为求))cos((αβα-+,运用和角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学生运用已调整的方法做题,很快展开αβααβαcos )cos())cos((+=-++
αβαsin )sin(+很快就计算出βcos 的值为1/2。
)
在这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开始时受到以往数学思维习惯的影响,陷入了“复杂计算”的困境,这时需要调整策略,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换个角度思考,从中发现“线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强调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思考
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待同样类型的知识要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应从发展自己数学思维的角度出发,多与同学合作、交流,从相互的提问、质疑中
逐渐形成有价值的思考(比如,能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能有助于导出所需要的结果,能为寻找解题策略提供借鉴经验,能促进深入思考问题,有助于方法的优化等)。
案例:在三角函数复习课上,有以下问题:已知)4
,0(,135)4sin(ππ∈=-x x ,求x 2cos 的值? 从解答情况看,学生有以下几种想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
学生1:运用差角公式展开)4sin(x -π
,联立1cos sin 22=+x x ,想解方程组
求x x cos ,sin 但是过程繁琐,做不下去。
学生2:我得到13
5cos )4sin(==-x x π
,哦,不对,公式记错了。
学生3:我也展开了)4sin(
x -π,还求出了x x cos sin 2-的值,接下来就不会
做了…… 听了几个学生的想法后,教师先对三角函数进行归纳复习(三角函数中常见的题型:化简、证明、求值。
由于三角公式很多,做这类题抓三件事:先看角,寻找角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函数,看是否为同名函数,化为弦还是切就看怎么用方便,经常是想办法化为正、余弦;然后观察整体结构,看选择什么公式最恰当)。
几分钟后,教师鼓励学生之间对这三种想法进行讨论,以下是来自其中四个学生的讨论:
学生1:我展开)4sin(x -π
,计算很复杂啊,怎么往下做?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2:我本来也和你想的一样,但觉得
x x 2,4与-π有关系,可以变一变,
让我再想想? 学生3:是啊,我觉得三角函数就是变角有意思,变)4()4(
2x x x --+=ππ行吗?
学生2:不行,增加了新角x +4π
,求不出它的三角函数值,还有其他变法吗?
(这时教师刚好在旁边听他们的讨论,学生们借此询问老师的意见。
) 老师:你们的方向正确,想着变角,但变角是为了优化解决过程,应该考虑改变正、负号或函数名,而不是增加变化量,你们再讨论一下。
学生4:是啊,还要考虑角度的限制范围,你们说该怎么变啊?
学生3:我想到了,2)4(22π
π
+--=x x ,没有增加新角,行吗?
老师;变得好!对三角问题,不要一见到公式就展开,应该学着变角、变函数名,采取有发展前途的策略。
教师重视通过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之间的提问、检查,经历思维修正、发展的过程。
促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认真对待基本的知识,对认为简单的问题从优化解决策略上考虑,要有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意识,积累经验,这样在以后应付变化的问题情境时才能游刃有余。
4、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推广、引申的能力
数学学习中,通过回顾和反思,尽可能地把问题一般化,引出推论,以多样的方式逼近问题,使其应用范围扩大。
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从中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下面通过平面向量教学中的几个细节说明如何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引申、推广能力。
案例:一次课上,学生正在思考两个问题:是否每一非零向量都可分解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平面上两个不共线向量是否能表示出平面上所有向量?
学生根据向量的加法画图,找出两个实数21,λλ,把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表示为2211e e a λλ+=的形式,总结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突然,一个学生说:“这跟物理上力的分解很相似,它们有什么关系啊?”
老师:问得好!物理上力的合成、分解问题,用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平面上任何一个向量可表示为两个不平行向量的线性组合。
数学上很多知识都有其物理背景。
学生:可是,我们学的是力的正交分解,像直角坐标系,向量之间的夹角也是直角吗?好像定理中没有说明。
老师:大家看看刚才画的向量图,角度可以怎样变化?
学生:我画的是平行四边形,同桌画的夹角就和我的不一样。
对了,夹角可以是任意的,垂直是特殊情况。
老师:很好!夹角有任意性,这为以后直角坐标系的推广做了铺垫。
学生:推广?还有什么样的坐标系啊?空间吗?
老师:大家讨论一下,从一维(直线)到二维(平面)再到三维(空间),向量的表示有何变化?
学生在积极地思考,不时地进行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例题,如图,OB OA ,不共线,)(,R t AB t AP ∈=,用OB OA ,表示OP 。
然后, 请学生发表他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认为,既然平面上用两个向量,
那么,空间中应该要用三个向量来表示所有的
向量吧(不是很肯定的语气)。
学生2:是啊,我原以为也用两个,画图 试了试,好像不行。
那么二维用两个,三维就用三个,还有,一维该用一个。
老师:说的好!大家对定理的推广有些理解了。
对于直线上的任意向量可以只用一个向量表示,三维空间需要三个两两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
这将为大家后续学习空间向量时,经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推广打下基础。
老师:回头看看二维平面,思考这个例题,除了问题本身,大家试着改变题目条件,例如A ,B ,P 三点的关系,各个向量之间的关系等等,或者推广你得到的结论,看看问题有何进一步的变化?
一段时间过后,一些学生完成例题的解答(OB t OA t OP +-=)1()一些学生还试图对题目进行一些变化,也有几个学生在讨论改变哪个条件才最容易得到的结论。
临近下课,让学生课后与老师讨论所得的结果。
以下是学生得到的一个很有用结论。
(如果)1(-≠=λλPB AP 则λ
λ++=1OB OA OP ,原题中的λ是AP 与AB 之间的比,改进为其中一部分AB 与另一部分PB 之间的比。
”“我从一些参考书上看到,这好像是将要学习的线段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在一些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的背景、应用范围、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体系等,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引申推广,从而学习必要的数学策略性知识,积累如何习得和应用数学策略性知识的经验,逐渐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G .波利亚.怎样解题〔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任勇.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O A B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