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判断句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
义而死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正义所激发
2、不能容于远近 被远近人的收留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以“被”表被动
4、 激昂(于)大义 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12 激昂大义
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励振奋。
13 荣于身后
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
14 尽其天年。
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
8 、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 百姓。
9、 抶而仆之
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3、以旌其所为
温 4、去今之墓而葬焉 5、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故 6、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知 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8、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新 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10、吴之民方痛心焉
死
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匹 夫
的
道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之
意
有
义
重
于
苟且偷生,轻如鸿毛
社 稷
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也
人们都是如何对待“义”的?
郡之贤士大夫因重“义”而厚葬五人
富贵之子、得志之徒因轻“义”而 湮没不足道 苏州市民为伸“义”而 举行反阉暴动 绨骑、毛一鹭因背“义”而 失去民心 五人因激于“义”而挺身赴难 缙绅者因弃“义”而临危变节或苟且偷生 魏忠贤因畏“义”而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四方之士因慕“义”而
五人墓碑记
张溥 (1602--1641)
知识补充
东林党: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 级政治集团。由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直到明朝 灭亡,共经历近40年时间。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人修 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 学其中。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之时。东林人士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 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 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 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 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东林党人在当时遭到 宦官魏忠贤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 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 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 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蓼( liǎo )洲
湮 (yān )没
B. 赀( zī )财
缇骑( qí )
C. 鼓噪( zào )
傫( lěi )然
D. 缙( jìn )绅
暴( pù)于朝廷
皦( jiǒo )皦 抶( chì )而仆之 詈( lì )之 户牖( yǒu )
2.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作者简介
张溥: 字乾度,一字天如,号西铭,南直隶苏州
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朝晚期文学家。 崇祯四年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
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 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 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 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 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 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 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七录斋集》、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五义士
• • • • • 颜佩韦 杨念如 马杰 沈扬 周文而死?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后人为什么要为他们修墓、立碑?
以旌其所为。 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
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 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 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 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 , 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对 比
对比点: 生与死,生不如死与虽死犹生 斯 固 百 世 之 遇 也
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显荣于身后 周公: 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五人: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且矫诏纷出,钩党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对比 面对暴政的不同态度 对比点:
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第6段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 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 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 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 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 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 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原文: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
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于:均为介词,第一个 “到”,第二个 “向”,第三个 “在”。 葬之:之为代词,他们。其余为“结构助词‘的’ ” 当道:掌权的统治阶层。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清理,整治。 都督诸路军马。《〈指 以:来。 南路〉后序》 旌:表彰,名作动。 所为:指事迹。 盛:形容词,盛大。 矣哉: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叹。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注释
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124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今之墓7,何也?。
吾社12131415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16按剑而前,问:而仆之18202224,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在墓者也。
头27,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28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32纷出,钩党之捕3334畏36,待圣人3839,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4041,其辱人贱行42义暴43于朝廷,赠谥美显44,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45,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4648豪杰之流,扼腕墓道5051,之有重于社稷53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54因之吴公55,太史56文起文公57、孟长姚公也58。
注释译文:本文选自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四百五十七。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崇祯四年(1631)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有《七录斋集》。
1.蓼(liǎo)洲周公:即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
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
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
后周顺昌被捕遇害。
崇祯年间,谥忠介。
2.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
3.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即除魏阉(yān)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
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
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5.旌(jīng):表扬,赞扬。
6.去:距离。
7.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8.湮(yān)没:埋没。
9.草野:乡野,与“朝廷”、“廊庙”相对。
10.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
文中指显赫。
11.丙寅三月之望:明熹宗天启六年三月十五日。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12.吾社:指应社。
五人墓碑记
翻译课文并归纳文言知识: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的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 向 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他们 在 名作动,表彰
liǎo
dà i
cí
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 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思考:本文是一篇墓志铭,墓志铭通 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生 卒年寿等情况,但本文并没有这样写, 作者是为了突出了什么?
突出的是“激于义”,为 义而愤起,为义而蹈死不顾, 正是作者所要倡导的精神。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取独 在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 名作动,修墓 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从)这五人牺牲,距离现在(我们) 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 修墓并(把他们)安葬在这里,这其间 所用时间仅仅十一(个)月啊。 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
代,他 连,同而,表修饰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取独 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 介,用 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
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 按,审查,查究;诛,杀死。 取独 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就是现在一起埋在(这个)坟墓里 的人。
五位义士是什么样的人?
五人墓碑记
张 溥
山人 ,固 或有 轻一 于死 鸿, 毛或 重 于 泰
他 还 活 着 。
有 的 人 死 了 ,
他 已 经 死 了 ;
有 的 人 活 着 ,
—— 臧 克 家
臧克家(1905~2004)
时代背景: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 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 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 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指 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 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 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 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 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 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 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 写了碑记。
《五人墓碑记》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 有的人脱身逃走,丌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削发 为僧、闭门丌出,戒假装疯狂丌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 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 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 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 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乊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 的有志乊士经过这里没有丌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 得的机遇啊。丌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 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 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 息,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乊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 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 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 即使)一个 普通老百姓对二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返回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 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 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激昂,得志的 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 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 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
返回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作者笔误, 实为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 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 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 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 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 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 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 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 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 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 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 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4、激昂大义:为大义所激励。
5、蹈死不顾:蹈,踩,踏。如“赴汤蹈火”,“循 规蹈矩”(遵循,实行) 6、亦曷故哉:曷,通“何”。 7、且矫诏纷出:矫诏,假托皇帝名义颁发的诏书。 矫,假传。
第5段翻译
• 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的官 员,这么大的天下,有几人呢?而这五个人出生在民 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是什么原因呢?况且(当时) 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党人的逮捕遍布于 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百姓的愤怒一击,(阉党就) 不敢再有株连惩治的;魏忠贤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 异乎寻常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等到当今皇帝即位, (魏忠贤)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五个人的功劳 呀!
8、不敢有所株治:株治,牵连治罪。株,牵连,株连。
9、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有顾虑而徘徊或退却。→犹 疑不决。
10、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 谋。猝,立即。发,发动 11、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出,出来,继位。投缳,上 吊自杀。
重点句子补释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当官的人能不改变自 己志向的, 2.四海之大:天下之大。 3.钩党之捕遍布天下:搜捕天下的同党;有牵 连的同党被捉捕在天下之间 4.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终于被我们吴郡百 姓的发愤反击。 5、不能容于远近:不能居住在附近;不能在 远或近的地方居住;不能被远近所容纳 6、视五人之死:看(待)这五人的死;认为这 五人的死;对于这五人的死
五人墓碑记
张 可 得 兼 ,
义 , 亦 我 所 欲 也 ,
生 , 我 所 欲 也 ;
《五人墓碑记》
分析第六段
对比三
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 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对比点:
生不如死
虽死犹生
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 周公 荣于身后
斯固 百世 之遇 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 五人 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也
这是对五人的高度颂扬,也表明了正义必将战胜邪 恶,尖锐地讽刺了阉党。
4.呜呼,亦盛矣哉! 这一感叹句,蕴 含了怎样的感情?
盛赞建墓立碑的盛大和隆重,说明五义士声名之曒曒。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取独 在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 名作动,修墓 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从)这五人牺牲,距离现在(我们) 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 修墓并(把他们)安葬在这里,这其间 所用时间仅仅十一(个)月啊。 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
jiǎo jiǎo
皦皦,何也?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表并列 之徒,这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 一类人 表修饰 表承接 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
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 副词,表示太、很 可以已大风,动,治、治疗 jiǎo jiǎo 皦皦,何也?
张溥
山人 ,固 或有 轻一 于死 鸿, 毛或 重 于 泰
他 还 活 着 。
有 的 人 死 了 ,
他 已 经 死 了 ;
有 的 人 活 着 ,
—— 臧 克 家
臧克家(1905~2004)
碑记
又称“碑志”,刻在墓 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 前的事迹,评价、歌颂 死者功德。
《五人墓碑记》
原文: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
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高爵显位:指做大官、地位显要的人。 抵罪:犯罪而受惩治。 或:有的人。 以:连词,同“而”。 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而:表并列。 杜:塞,闭。杜门,闭门不出。 佯狂:装作发狂。 视:与……比。 固: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副词。
翻译:这五个人,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 正义所激励而牺牲在这件事上的(人)。
原文: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
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注释
士大夫:做官的人,绅士。当道:当权者。 除:清理,整治。 祠:生祠,给活人修的庙。 以:来。 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 旌:表彰,名作动。所为:指事迹。 盛:形作名,盛大的事情。矣哉: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 叹。
原文: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意气扬扬:意志气概昂扬。 詈:骂。置:放,这里是“悬” 。“置”后省了介词 “于”。颜色:面容,脸色。今义:色彩。 少:稍微,略微。
然而,当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意志气概 昂扬,喊着中丞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死去。 砍下的头放在城墙上示众,面色没有一点改变。
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 《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 死路也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原文: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
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 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五人墓碑记
张 溥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孟 也 子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义 亦 我 所 欲 也 ;
生 亦 我 所 欲 也 ,
——
碑记 又称“碑志”,刻在 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 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 者功德。
(一)作者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他生活的明朝末年 东林党人 魏忠贤 正是 与以 为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期。崇 祯二年,张溥结交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 “复社” ,并成为领袖。 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
以旌其所为。 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并 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 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进而揭示中心。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五人“激于义而死” 的叙议,歌颂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 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批判甘心依 附阉党的官僚的卑劣行径。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当 堂 检 测 :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3、以旌其所为 4、去今之墓而葬焉 5、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6、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8、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9、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0、吴之民方痛心焉 11、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12、按诛五人 13、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14、颜色不少变 1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 •“ 止 ” , 同 “ 只 ” ; “ 有 ” 同 “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 赀”同“资”,资财,钱财。 读 zī
五人墓碑记
赏读: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赞扬了 五人虽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又以 两处类比,用侠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 义士的典故来衬托五人忠肝义胆。
本诗激奋昂扬,既颂扬五人的高尚品 格,也点明五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 的社会意义。
1.通假字
(1)独五人之皦.皦.
(
)
(2)敛赀.财以送其行
(
)
答案:(1)“皦皦”同“皎皎”,明 亮的样子 (2)“赀”同“资”,钱财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 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运用了什么描 写?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此处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 画了五义士临难不苟、从容自若的神 情,寥寥几笔,就把五义士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描绘得淋漓尽 致,突出五人的浩然正气,使读者如见 其人,如闻其声。作者突出就义时的 这个细节,意在突出五人疾恶
他们生于编伍之间,为了义而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正义行动博得了 苏州百姓的爱戴,“列其姓名于大堤 之上”“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 者”“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同社诸 君子为他们作记,颂扬他们正义行为 的重大意义。
作者还把“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 徒”“其疾病而死”,曾受过诗书之 训而在大阉之乱中变节易志的缙绅 们,阉党中的一些一旦抵罪,或逃脱, 或剪发杜门,佯狂失态者同五位平民 英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生死观。作 者热情歌颂英雄们的正义行动,称赞 英雄们的高风亮节与日月同辉,重于 泰山。
③阘(tà )冗:即阘茸,卑微低贱的意 思。④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 人。⑤峥嵘:高尚,不平凡。⑥里巷 夫:指平民。
⑦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 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 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 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 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 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
五人墓碑记翻译及注释
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朝代】明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1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2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4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5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6今之墓7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8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9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10,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11。
吾社12之行为士先者13,为之声义14,敛赀财15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16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7,抶而仆之18。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9,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20厉声以呵21,则噪而相逐22。
中丞匿于溷藩23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24,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25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26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27而函之28,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29之乱,缙绅30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1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32故哉?且矫诏33纷出,钩党之捕3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5;大阉亦逡巡36畏义,非常之谋37,难于猝发38,待圣人39之出而投缳道路40: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41,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42,其辱人贱行43,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44于朝廷,赠谥美显45,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46,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47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48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9,安能屈50豪杰之流,扼腕墓道51,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52,匹夫53之有重于社稷54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赏析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赏析导读:《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原文】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5)。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8)。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21),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作品原文:文章注释:⑴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
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
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
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
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⑵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
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
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
后周顺昌被捕遇害。
崇祯年间,谥忠介。
⑶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
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⑷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
除,修治,修整。
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
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⑸旌(jīng):表扬,赞扬。
⑹去:距离。
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⑺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
这里指显赫。
⑻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此处属于作者笔误,实际应为天启六年(1626)丙寅年。
⑼吾社:指应社。
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⑽声义:伸张正义。
⑾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
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⑿堪:忍受。
⒀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
抶,击。
仆,使仆倒。
⒁“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
按,即毛一鹭。
大中丞,官职名。
抚吴,做吴地的巡抚。
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⒂其:指毛一鹭。
呵:呵斥、责骂。
⒃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⒄匿于溷(hùn)藩:藏在厕所。
溷,厕所。
藩,篱、墙。
⒅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
按,审查。
⒆傫(lěi)然:聚集的样子。
⒇詈(lì):骂。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赏析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赏析《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创作的一篇碑文。
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人墓碑记》原文明代: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
赀财以品送行其,行成,为哭声为震w动èi天在介地词。,缇替骑按 剑而通前“,资问”:,“钱谁为,哀给者。?”众不能堪,
财 抶而仆表之修。饰是时以大中自丞己抚人吴,者指为心魏腹之
私人毛一鹭,使公动之,逮使所倒由地使也.
代词,他 连词,同而,表修饰
第六介段词: ,表被动
形作名,远近的人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
抵Y罪á,n或g脱假身装以逃,动不,能到容,于往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副所词之,者本,来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
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P谥ù褒,美显显露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 加其暴土霜封露,,列斩其荆姓棘名(于冒大着堤)之上,凡
•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品行成为 • 2、吴之民方痛心焉 • 痛恨 •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党羽、心腹 • 4、按诛五人 • 追究 查办
5、 颜色不少变 脸色。
6、视五人之死 视:比较。
7、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性命。
写作借鉴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从全文看,前两部 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两部分 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
• 2、巧妙使用对比。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突 出五人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和重大意义。 如第二段把富贵之子、慷慨之徒与五人对 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 3、用简练传神的笔墨刻画人物形象。
古今异义
泰人 山固 ,有 或一 轻死 于, 鸿或 毛重
于
义欲
,
者 也 。
,
也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生 亦 我 所 欲 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气势恢弘、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
2、掌握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巩固词类活用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义举中,领会“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话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为什么有的人虽生犹死,而有的人却虽死犹生?毛泽东曾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用VCD放电影《谭嗣同》中谭嗣同就义的场面)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洗亮了人们的眼睛,告诉人们继续走变法图强的道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壮语,仿佛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他虽死犹生。
明代张溥先生的《五人墓碑记》也同样记述了五义士就义的壮举,义士的悲壮故事对生与死的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
(板书课题)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文记述了哪五个义士?他们为什么而死?作者为什么要记述他们的事迹?明确:五义士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他们“激于义而死”,即为正义而献身。
作者因为他们“激于义而死”,“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多媒体显示文章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
天启七年(1627年),魏阉假借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
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
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廷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隐讳,慷慨就义。
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失势,魏忠贤畏罪自杀。
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
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了颜佩韦等五人的尸体,把虎丘山塘的魏忠贤的生祠夷为平地,并在他的废祠上修建了五烈士墓。
本文即刻在墓碑上的碑文。
由此可见,五人是为了正义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发核心,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文章的主旨即“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感受一下英雄的凛然正气。
四、全班有情感地朗读课文五、翻译全文,细致理解课文内容1、分别指名3位同学到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解、翻译课文。
甲:1-2段乙:3-4段丙:5-7段2、师生共同补充、订正,以练习的方式总结以下内容。
(多媒体显示)(一)词类活用①去今之墓而葬焉(墓:词活用为动词,修墓)②缇骑按剑而前(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抚:名词活用为动词,担任巡抚)④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老死)⑤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明;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重大意义)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表率)⑦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奴仆一样)⑧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动用法,使……屈身)(二)通假字①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止”通“只”;“有”通“又”)②敛赀财以送其行(“赀”通“资”)③亦曷故哉(“曷”通“何”)(三)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③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2、被动句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③不能容于远近3、判断句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②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③斯固百世之遇也(四)古今异义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心腹)②吴之民方痛心焉(痛恨)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头颅)④颜色不少变(脸色)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成为)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五人之精神,光照千秋,名垂青史,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存。
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声名皦皦,充满了浩然正气。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义气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来体现五壮士气贯长虹的精神。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聚集体之智慧,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研习课文。
二、分组讨论,探究课文每小组指定两名同学负责,一人组织讨论,一人负责记录,并推荐代表在下课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展示才艺。
第一组:理清文章思路,并列出课文结构表。
第二组: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讨论题:1、全文如何围绕“义”这一核心展开课文内容?2、用表演方式,再现五人慷慨就义时的情景,要求选配一段乐曲渲染气氛。
第三组:体会文章对比的艺术手法。
第四组:体会文章叙议结合的特点,并推荐一名同学,有情感地示范朗读课文。
三、在学生讨论中,教师作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集体成果汇报,学生才艺展示(以下设计供教学时参考)(一)第一组学习成果汇报: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或三部分:A:“四分法”(按文章内容来分)[多媒体显示](一) 立碑原因激于义而死——独五人之皦皦(1-2)周公被逮时——为之声义(二)死义经过————行之皦皦(3-4)五人当刑时——慷慨就义与缙绅比节气—激昂大义(三)重大意义————志之皦皦(5-6)与高爵比死生—勇敢忠义(四)贤士大夫姓名义士义举(7)B:“三分法”(按文章内容来分)[多媒体显示](一)叙述“五人之皦皦”(1-4)五人墓碑记(二)议论“五人之皦皦”(5-6)(三)补叙贤士大夫姓名(7)(二)第二组学习成果汇报:气势恢弘,义生泰山。
(1)“义”字是五人精神的核心,是全文的关键。
文章开篇说明五人这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被逮”之时,“激于义而死”。
接下来,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吴民“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到。
五人慷慨就义,“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足见五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五人之死,义重泰山,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表演五人慷慨就义的情景时间:明朝末年地点:某刑场人物:颜佩韦等五人、监斩官、刽子手以及群众演员背景:乌云满天,黑云压城(多媒体显示)[乐曲《悲歌》响起,男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多媒体显示整首词),凶神恶煞的监斩官、刽子手押五壮士上,五壮士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围观群众上]壮士甲:今日,我们为周顺昌先生声义而赴黄泉,死得其所!壮士乙:回想毛一鹭那小子,平时狗仗人势,那天却胆小如鼠,竟然吓得躲到茅房里,屁滚尿流,一定把裤子都尿湿了!(众人大笑)壮士丙:当时还结果了几个狗官的性命,为民除害,快哉!快哉!壮士丁:想必那魏忠贤也吓破了胆吧!壮士戊:可不是,现在连他的走狗、爪牙也不敢迈出京城一步了!(众笑)刽子手:少废话,斩首时辰到了!监斩官:开斩!五壮士(齐声):阉党,你们这群乱臣贼子!我们到了阴间也要和你们拼命,你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刽子手挥刀,五壮士倒地,群众前呼后拥,大呼:“壮士!”)(乐曲《悲歌》再起,男声朗诵谭嗣同《狱中题壁》诗,多媒体显示)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幕落)(三)三组学习成果汇报:巧用对比,深化主题作者巧用对比手法,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全文共有四处对比:(多媒体显示)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死生之大五人激于义而死:皦皦大阉之乱,变节易志的缙绅五人高洁的节操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高爵显位:辱人贱行五人意气扬扬,义重泰山谈笑以死:皦皦“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今“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荣于身后、名垂青史发其志士之悲”(四)第四组学习成果汇报:叙议结合,情理并茂全文叙议紧密结合,事、理、情交融并茂。
第一、第二部分叙述五人墓的由来和五人斗争的事迹,是叙事;第三部分评议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是议论。
但叙中有议、议中有叙。
议论随叙事的内容而发,叙事随议论的需要而叙。
叙五人事迹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又使五人事迹益见其光辉。
文章开头,先叙建碑一事,接着用“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情,再用“死而湮没不足道路者”作为反衬,插入“独五人之皦皦”的议论,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
在第三部分,作者评论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时,插入叙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来揭示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是以议为主,议中有叙。
这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正如《古文观止》评曰:“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情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司公(司马迁)、伯夷、屈原三位并垂不朽。
”二、总结、升华五义士之义举令人敬佩,五义士的事迹千古流传。
清代诗人桑调元曾赋诗《五人墓》,把他们比作春秋侠士要离、西汉时期的田横和五百壮士,极尽颂扬之情。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并与本文作对比六言诗阅读。
(多媒体显示)五人墓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①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②。
闒冗③朝廷党④,峥嵘⑤里巷夫⑥。
田横岛⑦中士,还敌五人死?注:①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
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
②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人。
③闒(tà)冗:即闒茸,卑微低贱的意思。
④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
⑤峥嵘:高尚,不平凡。
⑥里巷夫:指平民。
⑦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
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
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
思考题:1、诗与课文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2、此诗与课文的主旨是否一致?为什么?参考答案:1、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赞扬了五人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
诗词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用侠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义士来衬托五人的忠肝义胆。
2、此诗与课文的主旨一致,既颂扬五人的高尚品质,也点明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