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和比例ppt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3:8 = 15:40 3:15 = 8:40 • :8 = 15:3 40:15 = 8:3
:8 3 = 40:15 8:40 = 3:15 15:3 = 40:8 15:40 = 8:3
(2)2.5×0.4 = 0.5 ×2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在括号(kuòhào)里填上适当的数:
5
()
1、 ( ) = 8
2 ∶3 = 4 ∶6
6 ∶4 = 3 ∶2
2 ∶4 = 3 ∶6
6 ∶3 = 4 ∶2
4 ∶2 = 6 ∶3
3 ∶6 = 2 ∶4
4 ∶6 = 2 ∶3
3 ∶2 = 6 ∶4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下列(xiàliè)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⑴ 6 :12 和 4 8:
()
⑵ 24:8 和 0.6:2
2
40cm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
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fāxiàn)了什么?
= 2.4︰1.6
60︰40
或
= 2 . 4
60
1 .6
40
表示两个(liǎnɡ ɡè)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 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bǐlì), 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 比例中的任何(rènhé)三项,就可以求 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bǐlì)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例1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m。北京的“世界(shìjiè)
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按比例分配)比和比例教学课件
2 下面是某中学图书馆各类图书数量的统计表。
文学类 32%
外语类 28%
科普类 30%
工具书 10%
读出上面的百分数,说 出各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32%读作:百分之三十二 30%读作:百分之三十
28%读作:百分之二十八 10%读作:百分之十
3 读出下面服装成分中的百分数。
38.7%读作:百分之三十八点七 32.1%读作:百分之三十二点一 29.2%读作:百分之二十九点二
(2)思思作业全部完成,就是完成了全部作业的( 100 )%, 亮亮完成了一半作业,就是完成了全部作业的( 50 )%。
2 读出横线上的百分数。
合格证 品名:毛呢大衣 面料成分:羊毛80.4% 羊驼毛14.9% 里料成分:纤维100% 等级:合格品
锦纶4.7%
80.4%读作:百分之八十点四 4.7%读作:百分之四点七
63.8%读作:百分之六十三点八 36.2%读作:百分之三十六点二
4 下面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
不能。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表示一个具体数, 后面不能有单位名称。
可以。表示破坏的环境和总面积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 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5 下表中的百分数表示几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的含量。
蔬菜种类 菠菜 胡萝卜素含量 8.1%
8.5千克的药粉与加入的水 的质量比也是9:1
如果用x表示需要加入的水 的质量,根据比例的意义列
出方程解答
解:设需要加入x千克水。
1 9
=
8.5 x
x =8.5×9
x =76.5 答:需要加入76.5千克水。
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9
药粉的质量是水的
1 9
求水的质量用除法
比和比例课件.ppt
5、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
=
K(一定)
(2)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是:
× = K(一定)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
两种量
不相关联 →不成比例
加的关系 →不成比例
相关联
减的关系 →不成比例 乘的关系 积一定 →成反比例
除的关系 商(比值)一定 →成正比例
得的商叫做(比值 ) 15︰10= 15÷10= 3
2
︵︵︵ 前比 后 项号 项 ︶︶ ︶
︵ 比 值 ︶
比的意义:
(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
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如:
3︰2=
3 2
=(
3 )÷( 2
)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 分数中的( 分子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 算式中的( 除 数 ),分数中的( 分母 ); 比值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 商 ),分数 中的(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 ( 除号 ),分数中的(分数线)。
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
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 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 的未知项 ,叫做( 解比例 )。
4、解下面的比例:
︰10= 1︰1 43
0.4︰ =1.2︰2
12 = 3 2.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两个内项的积等 于两个外项的积。倒过来理解,乘积相等(并且不为0) 的两个乘法式子,也可以改写成比例。
荷花村
杏花村
练习 十 七
1:101
1
9
乘3
5
3
4
35
6、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和比例》PPT课件
临街墙壁。粉刷完这面墙壁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
料各多少千克?
粉刷1平方
米墙壁需
要0.25千克
涂料。
解:粉刷墙壁需要涂料:300×2×0.25=150(千克)
白色涂料:150 3 112.(5 千克) 31
蓝色涂料:150 1 37.(5 千克) 31
答:需要白色涂料112.5千克,蓝色涂料37.5千克。
可以增大蓝色涂料所占的比例,可以调成3:2。
二、巩固练习
两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如图的四个部分,已知其中的3个 部分的面积,你能求出第四个部分的面积吗?
50
60
40
解:设第四部分的面积为x, 50:40=60:x x=48
三、作业布置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按比分配是指一个数量按一定的 比来进行分配。这里的“一定的比”不单单指两个数的比,也 可以是多个数的比。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 单元《比和比例》PPT课件
第2单元 比和比例
第 1 课时 比 的 意 义
一、探究新知 1 搅拌水泥沙浆。
1千克水泥和3千克沙子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3,读作:1比3。 3千克沙子和1千克水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3∶1,读作:3比1。 像1∶3、 3∶1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
总份数:3+5+2=10
奶糖:500
×
3 10
=150(千克)
水果糖:500
×
5 10
=250(千克)
酥糖:500 × 2
10
=100(千克)
答:需要奶糖150千克、水果糖250千克、酥糖100千克。
四、课堂小结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 比例分配。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一个特例。根据分配总量一共 有几份,再看要求的部分有几份,然后先除后乘得方法解答, 也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应用题解答。
比和比例-比例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a:b=c:d,那么ad=bc。
或a b
c d
, 那么ad
bc。
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意义 项数
基本性质
区别
比
表示两个 数相除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2项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比值不变。
比是一个 除法算式
表示两个 比例 比相等
4项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 内项的积。
比例是一 个等式
(3)求比例尺时,一般要把较小的项化简成“1”。 (4)无论是计算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还是计 算图上距离,都要先把参加计算的数量统一成较小的 长度单位,然后再计算。这样方便一些。 (5)计算实际距离和计算图上距离时,数值比例 尺最好写成分数形式,这样可以把比例尺当作一个分 数来参加计算。
1、填空
比例的判断: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有两种方法: (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看两个比值是否相等。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看两个内项的积
是否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 6:15 和 8:20
因为
6
: 15
2 5
8
:
20
2 5
2 5
2 5
所以 6:15 8:20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
× 那么4:X=3:Y。( )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千帆竞发,帆帆顺风; 万树争春,树树参天。
因为 0.42 0.8 0.52.5 1.25 0.8 1.25
所 以 0.5 : 0.4和2 : 2.5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比、比例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也就是各 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 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 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 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 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0 20 40 60千米
线段比例尺可以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用1厘米比它所代表的实 际距离, 即: 1厘米:20千米﹦1厘米:2000000厘米 ﹦1: 2000000
这些比例尺分别表示什么?
1:5000000 表示图上1 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5000000厘米( 即: 50千米)
1 30000000
计划在景观大道种800棵观赏树,前8天种了200 棵。照这样计算,要完成任务,还要多少天?
解:设还要X天。 200 800-200 = 8 X 200X=8×600 X=24
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吨,可以烧45天;实 际每天比计划节约25%,实际烧了多少天?
解:设实际烧了X天。 12×(1-25%)×X=12×45
3
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比例尺 1:1000
(1)把数值比例尺变为线段比例尺: 1000cm=10m
0 10m
(2)求长的图上距离:
80÷10 = 8(cm) (3)求宽的图上距离: 60÷10 = 6(cm)
3
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所以必须化成同级单位。
10米=1000厘米 1 或 - 1 ∶ 100 10∶1000= 100 10厘米 ∶ 10米 = 10厘米∶ 1000厘米 = 1∶ 100
复习课:比和比例
1、六年级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 2、六年级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9 …… (两个量之间比的关系) 3、六年级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4、六年级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 5、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 …… (两个量之间分数的关系) 6、六年级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80% 7、六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25% 8、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0% …… (两个量之间百分数关系) 此类题如:小红读一本书,读了几天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3: 5,又读了27页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9:7,这本书共有几页? 思路: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3:5,得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3/8 读了27页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9:7,得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9/16 这样,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即统一了单位“1”,又使题迎刃而解。
1、XY=8( 3、X-Y=3( 5、X/Y=12( ) ) ) 2、X+Y=4.2( 4、2.5X=Y( 6、X÷Y=4( ) ) )
知识点五: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 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
正比例 相同点 反比例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 (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 小(或扩大)。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乘积一定。
不 同 点
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 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 变化 (或缩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规律 比值(商)一定。
第十二讲 比和比例
第十二讲 比和比例(一)【知识概要】: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学习后续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有了“比”这个概念和表达方式,我们再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时,要方便灵活得多。
如a ÷b = ba = a : b(b 不为0),因此比、分除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一讲主要将学习以下内容:1、求从已知一些比或者其他数量关系求出新的比,2、将各部分量的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部分量占总量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探析】例题1: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1:3,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和之比是( ),占地面积之比是( ),表面积之比是( ),体积之比是( )。
[点评] 大家能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呢?是不是可以看出,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a:b,棱长和之比也是a:b,表面积的比为2a :2b ,体积比为3a :3b 。
想一想,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和面积比有什么关系呢?两个圆的半径比、直径比 、周长比和面积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举一反三]1、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3:5,直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2、甲、乙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乙正方形的面积比甲方形的面积多35平方分米,这2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正方体棱长减少31,所得的小正方体表面积减少几分之几,体积减少几分之几? 例2:有大、小两个圆片,它们的面积之和是1991平方厘米。
已知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191倍,求小圆的面积是多少?[点评]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要能将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其面积之间的关系,而将这种倍数关系转化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比”来沟通和转化,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法。
[举一反三]1、将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1,周长会增加几分之几,面积会增加几分之几? 2、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增加到原来的151倍后,体积增加110立方厘米,求原来正方体的体积? 3、如果一个圆形周长减少52后,面积比原来减少了80平方厘米,原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3:明明和华华各收集了一些邮票,这天,明明对华华说:“我的邮票比你多64张”。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6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人教版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
(2)已知
y x
=
3
,y
与
x
。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
(5)已知 xy=1 , y 与 x 。
(6)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与花生的质量。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1)全班人数一定比,值出一勤定人数与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
整理与复习 比和比例 小学六年级 数学
各部分名称
0.6 ∶ 0.4
前项 后项
意义
比 两个数的比表 示两个数相除。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比值不变。 基本性质
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
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 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0.6 : 0.4 = 3: 2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
(2)已知
y x
=
3
,y
与
x
。
(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成反比例)
(4)正方体的表面积乘与积它一的定一个面的面积。 (成正比例)
(5)已知 xy=1 , y 与 x 。
(成反比例)
(6)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与花生的质量。
×2
每天页数/页
每天页数 60
48
40
240 7
30
...
天数 4 5 6 7 8 ...
240
(1,240)
÷2
210
180
150
比和比例
试题精粹
7.求未知数x
1∶1 =x 525
1 ×x= 1 : 1 10 8 6
6∶x= 2 × 4 5 15
1.2 =0.4:x 7.5
1.2x:40=2.5:4
x7= 7 6 2.1
试题精粹
8.一批零件,原计划按8:5分给师徒 两人加工。3天后,师傅实际加工 了2000个,超过分配任务的25%, 徒弟只完成了分配任务的40%。这 时徒弟实际加工了多少个?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
比例的复习
知识梳理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作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 性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知识梳理
3.如果
y x
=k(一定),x和y成( 正 )
比例;如果xy=k(一定),x和y成
D. b∶c=d∶a
bd c a
试题精粹
5.在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的是( )。 A、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 B、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直径和高 C工作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用的时 间和生产零件个数
6.给一间教室铺地砖,所用地砖的块数 与( )成反比例。 A.每块砖的边长 B.每块砖的面积 C.教室的面积 D.教室的周长
)比例;如果x-y=0,
那么x与y成(
)比例。
试题精粹
3.右图,A点和B点分别是
A
长方形的两条边的中点, B
空白部分与涂色部分的面
积比是(
)。
试题精粹
4.如图,三角形边a上的高为b,边c上的
高为d。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面式子中,
( )是不正确的。
六年级上数学课件-第二单元 比和比例_ 冀教版(2014秋)
分什么,有多少?
按 比
总数量
例 分
配
怎样分?
应
()︰()︰()
用 题
一
求平均分的总份数
般 步
转化成
骤
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用分数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按比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1)求出总份数。 (2)求出各部分数占总份 数的几分之几。 (3)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 药粉多少千克?
(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 克的药水?
工厂买来2120吨生产原料, 其中的 分给5 一车间,其余
的按3:5分给甲乙两个车间, 甲乙两个车间各分到多少吨?
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分 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3小时后两 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 11:9,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 少?
是25,如果将分子加上8,
分母加上7,新的分数约分后
是 1 ,原来的分数是多少?3Biblioteka 例: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
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
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涂多
少格?
想一想:
你是怎么理解3:2的呢? 看到3:2你会联想到什 么?
例: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 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 是3∶2。两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想:30个方格被分成: 2+3=5(份)
每一份格数是: 30 ÷5=6(格)
第4级 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做成
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 是5︰3︰2,它的长宽高分别是 多少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精品ppt课件
(10)12x=9y,则x : y=( ) : ( )
用4、3、9、12四个数写一个比例
• 知识应用
真 棒!
1、铺一间教室,用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需要
400块,若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 块?(用比例解)
2、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420千米,照这样的速 度,甲、乙两地相距225千米,这辆汽车行 完全程需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4)、3a=9b,则a 与 b 成( )比例。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比例。
( 6)、ab=3,则 a、b 成( )比例, a=3b, 则 a、b 成( )比例。
a : 6=3 : b, a,b(
)比例
(7)、圆周长和半径成( )比例。
(8)、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成( )比例
(9)、圆柱底面半径一定,体积和高成 ( )比例
2.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商)是一定的
乘积是一定的。
3. 关系式y:x=k(一定)
3. 关系式yx=k(一定)
图象是一条直线。
. 图象是一条曲线
• 填一填、说一说
真
棒!
(1)、路程一定,( )和( ) 成( )比例
(2)、单价一定,( )和( ) 成( )比例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个量中 一个量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比
比例
意义 构成 基本性质
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 又叫做两个 相等的式子 数的比。 叫做比例。
由两项组成,由四项组成,两
分别叫比的
端的两项叫做比 例的外项,中间
前项和后项。的两项叫做比例
的内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 在比例里,两个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2单元 比和比例-第7课时 解决问题
2 一种淡蓝色涂料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1 配制的。
(1)现在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几千克蓝色涂料 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解:
12÷3=4(千克)
答:需要4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2)现在要用这种涂料粉刷一面长300米、高2米的
临街墙壁。粉刷完这面墙壁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六年级数学上册(JJ) 教学课件
第2单元 比和比例
第 7 课时 解 决 问 题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一、探究新知 1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2+3+5=10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可以增大蓝色涂料所占的比例,可以调成3:2。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二、巩固练习
两条线段把长方形分成如图的四个部分,已知其中的3个 部分的面积,你能求出第四个部分的面积吗?
50
60
40
解:设第四部分的面积为x, 50:40=60:x x=48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三、作业布置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时,按比分配是指一个数量按一定的 比来进行分配。这里的“一定的比”不单单指两个数的比,也 可以是多个数的比。
料各多少千克?
粉刷1平方
米墙壁需
要0.25千克
涂料。
冀教版小学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设计
解:粉刷墙壁需要涂料:300×2×0.25=150(千克)
白色涂料:150 3 112.(5 千克) 31
第八讲 比和比例
第八讲比和比例关系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学习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了“比”这个概念和表达方式,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要方便灵活得多.我们希望,小学同学学完这一讲,对“除法、分数、比例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各有用处”有所理解.这一讲分三个内容:一、比和比的分配;二、倍数的变化;三、有比例关系的其他问题.一、比和比的分配最基本的比例问题是求比或比值.从已知一些比或者其他数量关系,求出新的比.例1 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5.求甲与乙的面积之比.解:设甲的周长是2.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答: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864∶875.作为答数,求出的比最好都写成整数.例2 如右图,ABCD是一个梯形,E是AD的中点,直线CE把梯形分成甲、乙两部分,它们的面积之比是10∶7.求上底AB与下底CD的长度之比.解:因为E是中点,三角形CDE与三角形CEA面积相等.三角形ADC与三角形ABC高相等,它们的底边的比AB∶CD=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C 的面积=(10-7)∶(7×2)= 3∶14.答:AB∶CD=3∶14.两数之比,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处理时与分数计算几乎一样.三数之比,却与分数不一样,因此是这一节讲述的重点.例3 大、中、小三种杯子,2大杯相当于5中杯,3中杯相当于4小杯.如果记号表示2大杯、3中杯、4小杯容量之和,求与之比.解:大杯与中杯容量之比是5∶2=10∶4,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4∶3,大杯、中杯与小杯容量之比是10∶4∶3.∶=(10×2+4×3+3×4)∶(10×5+4×4+3×3)=44∶75.答:两者容量之比是44∶75.把5∶2与4∶3这两个比合在一起,成为三样东西之比10∶4∶3,称为连比.例3中已告诉你连比的方法,再举一个更一般的例子.甲∶乙=3∶5,乙∶丙=7∶4,3∶5=3×7∶5×7=21∶35,7∶4=7×5∶4×5=35∶20,甲∶乙∶丙=21∶35∶20.花了多少钱?解:根据比例与乘法的关系,连比后是甲∶乙∶丙=2×16∶3×16∶3×2=32∶48∶63.答:甲、乙、丙三人共花了429元.例5 有甲、乙、丙三枚长短不相同的钉子,甲与乙,而它们留在墙外的部分一样长.问:甲、乙、丙的长度之比是多少?解:设甲的长度是6份.∶x=5∶4.乙与丙的长度之比是而甲与乙的长度之比是 6∶5=30∶25.甲∶乙∶丙=30∶25∶26.答:甲、乙、丙的长度之比是30∶25∶26.于利用已知条件6∶5,使大部分计算都整数化.这是解比例和分数问题的常用手段.例6 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价分别是22元、30元、33元.某人买这三种糖果,在每种糖果上所花钱数一样多,问他买的这些糖果每千克的平均价是多少元?解一:设每种糖果所花钱数为1,因此平均价是答:这些糖果每千克平均价是27.5元.上面解法中,算式很容易列出,但计算却使人感到不易.最好的计算方法是,用22,30,33的最小公倍数330,乘这个繁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就有:事实上,有稍简捷的解题思路.解二:先求出这三种糖果所买数量之比.不妨设,所花钱数是330,立即可求出,所买数量之比是甲∶乙∶丙=15∶11∶10.平均数是(15+11+10)÷3=12.单价33元的可买10份,要买12份,单价是下面我们转向求比的另一问题,即“比的分配”问题,当一个数量被分成若干个数量,如果知道这些数量之比,我们就能求出这些数量.例7 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解:新的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23+32),而分子与分母之比2∶3.因此例8 加工一个零件,甲需3分钟,乙需3.5分钟,丙需4分钟,现有1825个零件要加工,为尽早完成任务,甲、乙、丙应各加工多少个?所需时间是多少?解:三人同时加工,并且同一时间完成任务,所用时间最少,要同时完成,应根据工作效率之比,按比例分配工作量.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他们分别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是所需时间是700×3=2100分钟)=35小时 .答:甲、乙、丙分别完成700个,600个,525个零件,需要35小时.这是三个数量按比例分配的典型例题.例9 某团体有100名会员,男会员与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14∶11,会员分成三个组,甲组人数与乙、丙两组人数之和一样多.各组男会员与女会员人数之比是:甲:12∶13,乙:5∶3,丙:2∶1,那么丙有多少名男会员?解:甲组的人数是100÷2=50(人).乙、丙两组男会员人数是 56-24=32 (人).答:丙组有12名男会员.上面解题的最后一段,实质上与“鸡兔同笼”解法一致,可以设想,“兔例10 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小龙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小龙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解一:通常我们要求出小龙走平路与下坡的速度,先求出走各段路程的速度比.上坡、平路、下坡的速度之比是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答:小龙走完全程用了10小时25分.上面是通常思路下解题.1∶2∶3计算中用了两次,似乎重复计算,最后算式也颇费事.事实上,灵活运用比例有简捷解法.解二:全程长是上坡这一段长的(1+2+3)=6(倍).如果上坡用的时设小龙走完全程用x小时.可列出比例式二、比的变化已知两个数量的比,当这两个数量发生增减变化后,当然比也发生变化.通过变化的描述,如何求出原来的两个数量呢?这就是这一节的内容.例11 甲、乙两同学的分数比是5∶4.如果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则他们的分数比是5∶7.甲、乙原来各得多少分?解一:甲、乙两人的分数之和没有变化.原来要分成5+4=9份,变化后要分成5+7=12份.如何把这两种分法统一起来?这是解题的关键.9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36,我们让变化前后都按36份来算.5∶4=(5×4)∶(4×4)=20∶16.5∶7=(5×3)∶(7×3)=15∶21.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相当于20-15=5份.因此原来甲得22.5÷5×20=90(分),乙得 22.5÷5×16=72(分).答:原来甲得90分,乙得72分.我们再介绍一种能解本节所有问题的解法,也就是通过比例式来列方程.解二:设原先甲的得分是5x,那么乙的得分是4x.根据得分变化,可列出比例式.(5x-22.5)∶(4x+22.5)=5∶7即 5(4x+22.5)=7(5x-22.5)15x=12×22.5 x=18.甲原先得分18×5=90(分),乙得18×4=72(分).解:其他球的数量没有改变.增加8个红球后,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5∶(14-5)=5∶9.在没有球增加时,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1∶(3-1)=1∶2=4.5∶9.因此8个红球是5-4.5=0.5(份).现在总球数是答:现在共有球224个.本题的特点是两个数量中,有一个数量没有变.把1∶2写成4.5∶9,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本题也可以列出如下方程求解:(x+8)∶2x=5∶9.例13 张家与李家的收入钱数之比是8∶5,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结果张家结余240元,李家结余270元.问每家各收入多少元?解一:我们采用“假设”方法求解.如果他们开支的钱数之比也是8∶5,那么结余的钱数之比也应是8∶5.张家结余240元,李家应结余x元.有240∶x=8∶5,x=150(元).实际上李家结余270元,比150元多120元.这就是8∶5中5份与8∶3中3份的差,每份是120÷(5-3)=60.(元).因此可求出答:张家收入720元,李家收入450元.解二:设张家收入是8份,李家收入是5份.张家开支的3倍与李家开支的8倍的钱一样多.我们画出一个示意图:张家开支的3倍是(8份-240)×3.李家开支的8倍是(5份-270)×8.从图上可以看出5×8-8×3=16份,相当于270×8-240×3=1440(元).因此每份是1440÷16=90(元).张家收入是90×8=720(元),李家收入是90×5=450(元).本题也可以列出比例式:(8x-240)∶(5x-270)=8∶3.然后求出x.事实上,解方程求x的计算,与解二中图解所示是同一回事,图解有算术味道,而且一些数量关系也直观些.例14 A和B两个数的比是8∶5,每一数都减少34后,A是B的2倍,求这两个数.解:减少相同的数34,因此未减时,与减了以后,A与B两数之差并没有变,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8∶5,就是8份与5份,两者相差3份.减去34后,A是B的2倍,就是2∶1,两者相差1.将前项与后项都乘以3,即2∶1=6∶3,使两者也相差3份.现在就知道34是8-6=2(份)或5-3=2(份).因此,每份是34∶2=17.A数是17×8=136,B数是17×5=85.答:A,B两数分别是136与85.本题也可以用例13解一“假设”方法求解,不过要把减少后的2∶1,改写成8∶4.例15 小明和小强原有的图画纸之比是4∶3,小明又买来15张.小强用掉了8张,现有的图画纸之比是5∶2.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图画纸?解一:充分利用已知数据的特殊性.4+3=7,5+2=7,15-8=7.原来总数分成7份,变化后总数仍分成7份,总数多了7张,因此,新的1份=原来1份+1原来4份,新的5份,5-4=1,因此新的1份有15-1×4=11(张).小明原有图画纸11×5-15=40(张),小强原有图画纸11×2+8=30(张).答:原来小明有40张,小强有30张图画纸.解二:我们也可采用例13解一的“假设”方法.先要将两个比中的前项化成同一个数(实际上就是通分)4∶3=20∶155∶2=20∶8.但现在是20∶8,因此这个比的每一份是当然,也可以采用实质上与解方程完全相同的图解法.解三:设原来小明有4“份”,小强有3“份”图画纸.把小明现有的图画纸张数乘2,小强现有的图画纸张数乘5,所得到的两个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3×5-4×2=7(份)相当于图画纸15×2+8×5=70(张).因此每份是10张,原来小明有40张,小强有30张.例11至15这五个例题是同一类型的问题.用比例式的方程求解没有多大差别.用算术方法,却可以充分利用已知数据的特殊性,找到较简捷的解法,也启示一些随机应变的解题思路.另外,解方程的代数运算,对小学生说来是超前的,不容易熟练掌握.例13的解一,也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假设”这一思路是很有用的,希望读者能很好掌握,灵活运用.从课外的角度,我们更应启发小同学善于思考,去找灵巧的解法,这就要充分利用数据的特殊性.因此我们总是先讲述灵巧的解法,利于心算,促进思维.例16 粗蜡烛和细蜡烛长短一样.粗蜡烛可以点5小时,细蜡烛可以点4小时.同时点燃这两支蜡烛,点了一段时间后,粗蜡烛长是细蜡烛长的2倍.问这两支蜡烛点了多少时间?我们把问题改变一下:设细蜡烛长度是2,每小时点等需要时间是答:这两支蜡烛点了3小时20分.把细蜡烛的长度和每小时烧掉的长度都乘以2,使原来要考虑的“2倍”变成“相等”,思考就简捷了.解这类问题这是常用的技巧.再请看一个稍复杂的例子.例17 箱子里有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3倍多2只.每次从箱子里取出7只白球,15只红球,经过若干次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来红球数比白球数多多少只?解:因为红球是白球的3倍多2只,每次取15只,最后剩下53只,所以对3倍的白球,每次取15只,最后应剩51只.因为白球每次取7只,最后剩下3只,所以对3倍的白球,每次取 7×3=21只,最后应剩3×3= 9只.因此.共取了(51- 3×3)÷(7×3-15)= 7(次).红球有 15×7+ 53= 158(只).白球有 7×7+3=52(只).原来红球比白球多 158-52=106(只).答:箱子里原有红球数比白球数多106只.三、比例的其他问题,这里必须用分数来说,而不能用比.实际上它还是隐含着比例关系:(甲-7)∶乙= 2∶3.因此,有些分数问题,就是比例问题.加33张,他们两人取的画片一样多.问这些画片有多少张?答:这些画片有261张.解:设最初的水量是1,因此最后剩下的水是样重,就有因此原有水的重量是答:容器中原来有8.4千克水.例18和例19,通常在小学数学中,叫做分数应用题.“比”有前项和后项,当两项合在一起写成一个分数后,才便于与其他数进行加、减运算.这就是把比(或除法)写成分数的好处.下面一个例题却是要把分数写成比,计算就方便些.例20 有两堆棋子, A堆有黑子 350个和白子500个, B堆有黑子堆中拿到 A堆黑子、白子各多少个?子100个,使余下黑子与白子之比是(40-100)∶100=3∶1.再要从 B堆拿出黑子与白子到A堆,拿出的黑子与白子数目也要保持3∶1的比.现在 A堆已有黑子 350+ 100= 450个),与已有白子500个,相差从B堆再拿出黑子与白子,要相差50个,又要符合3∶1这个比,要拿出白子数是50÷(3-1)=25(个).再要拿出黑子数是 25×3= 75(个).答:从B堆拿出黑子 175个,白子25个.人,问高、初中毕业生共有多少人?解一:先画出如下示意图:6-5=1,相当于图中相差 17-12=5(份),初中总人数是 5×6=30份,因此,每份人数是520÷(30-17)= 40(人).因此,高、初中毕业生共有40×(17+12)= 1160(人).答:高、初中毕业生共1160人.计算出每份是例21与例14是完全一样的问题,解一与例14的解法也是一样的.(你是否发现?)解二是通常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显然计算不如解一简便.例18,19,20,21四个例题说明分数与比例各有好处,你是否从中有所心得?当然关键还是在于灵活运用.下的钱共有多少元?解:设钢笔的价格是1.这样就可以求出,钢笔价格是张剩下的钱数是李剩下的钱数答:张、李两人剩下的钱共28元.题中有三个分数,但它们比的基准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计算单位,设定钢笔的价格为 1.每个人原有的钱和剩下的钱都可以通过“1”统一地折算.解分数应用题中,设定统一的计算单位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作为这一讲最后的内容,我们通过两个例题,介绍一下“混合比”.用100个银币买了100头牲畜,问猪、山羊、绵羊各几头?这是十八世纪瑞士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提出的问题.们设1头猪和5头绵羊为A组,3头山羊和2头羊绵为B组.A表示A组的数,B表示B组的数,要使(1+ 5)× A+(3+ 2)× B=100,或简写成 6A+5B=100.就恰好符合均价是1.类似于第三讲鸡兔同笼中例17,很明显,A必定是5的整数倍.A=5, B= 4, 6×5+ 5×4=50,50是 100的约数,符合要求.A=5,猪 5头,绵羊 25头,B=4,山羊12头,绵羊8头.猪∶山羊∶绵羊=5∶12∶(25+8).现在已把1∶5和3∶2两种比,组合在一起通常称为混合比.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常常有多种解答.A= 5, B=14或 A=15,B=2才能产生解答,相应的猪、山羊、绵羊混合比是5∶42∶53或15∶6∶79.答:有三组解答.买猪、山羊、绵羊的头数是10,24,66;或者5,42,53;或者15,6,79.求混合比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对数学有兴趣的小学同学,学会这种方法是有好处的,会增加灵活运用比例的技巧.通常求混合比可列下表:下面例题与例23是同一类型,但由于题目的条件,解法上稍有变化.例24 某商品76件,出售给33位顾客,每位顾客最多买三件,买 1件按定价,买2件降价 10%,买 3件降价 20%.最后结算,平均每件恰好按原定价的 85%出售,那么买3件的顾客有多少人?解:题目已给出平均数 85%,可作比较的基准.1人买3件少 5%×3;1人买2件多 5%×2;1人买1件多 15%×1.1人买3件与1人买1件成A组,即按1∶1比例,2人买3件与3人买2件成B组,即按2∶3的比例.A组是2人买4件,每人平均买2件.B组是5人买12件,每人平均买2.4件.现在已建立了一个鸡兔同笼型问题:总脚数76,总头数33,兔脚数2.4,鸡脚数2.B组人数是(76-2×33)÷(24-2)= 25(人),A组人数是 33-25=8(人),其中买 3件4人,买 1件4人.10+ 4= 14(人).答:买3件的顾客有14位.建立两种比的A组和B组,与例23的解题思路完全一致,只是后面解法稍有不同.因为对A组和B组,不仅要从人数考虑满足2A+5B=33,还要从买的件数考虑满足 4A+12B=76.这已完全确定了A组和B组的数,不必再求混合比.比和比例补充讲义在应用题的各种类型中,有一类与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有关.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对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成正比或反比的量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记作x)变化时另一种量(记作y)也随着变化.与这两个量联系着,有一个不变的量(记为k).在判断变量x与y是否成正、反比例时,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不变量k.如成正比例;如果k是y与x的积,即在x变化时,y与x的积不变:xy=k,那么y与x成反比例.如果这两个关系式都不成立,那么y与x不成(正和反)比例.下面我们从最基本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的例题开始.例1 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②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③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与未走的路程.④总时间一定,要制造的零件总数和制造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⑤总产量一定,亩产量和播种面积.⑥整除情况下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⑦同时同地,竿高和影长.⑧半径一定,圆心角的度数和扇形面积.⑨两个齿轮啮合转动时转速和齿数.⑩圆的半径和面积.(11)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1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13)乘公共汽车的站数和票价.(14)房间面积一定,每块地板砖的面积与用砖的块数.(15)汽车行驶时每公里的耗油量一定,所行驶的距离和耗油总量.分析以上每题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那么怎样来确定这两种量成哪种比例或不成比例呢?关键是能否把两个种形式,或只能写出加减法关系,那么这两种量就不成比例.例如①×零件数=总时间,总时间一定,制造每个零件用的时间与要制造的零件总数成反比例.③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是加减法关系,不成比例.解:成正比例的有:①、⑦、⑧、(15)成反比例的有:②、④、⑤、⑥、⑨、(11)、(14)不成比例的有:③、⑩、(12)、(13).例2 一条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分析要求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此人走上坡路用了多少时间,必须知道走上坡路的速度(题中每小时行3千米)和上坡路的路程,已知全程60千米,又知道上坡、平路、下坡三段路程比是1∶2∶3,就可以求出上坡路的路程.解:上坡路的路程:例3 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分析要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必须分别求出新合金内铜和锌各自的重量.应该注意到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的重量不是36克,而是(36-6)克.铜的重量始终没有变.解: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重量:36-6=30(克).铜的重量:新合金中锌的重量:36-12=24(克).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12∶24=1∶2.答: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1∶2.例4 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例5洗衣机厂计划20天生产洗衣机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分析这是一道比例应用题,工效和工时是变量,不变量是计划生产5天后剩下的台数.从工效看,有原来的效率1600÷20=80台/天,又有提高后的效率80×(1+25%)=100台/天.从时间看,有原来计划的天数,要求效率提高后还需要的天数.根据工效和工时成反比例的关系,得:提高后的效率×所需天数=剩下的台数.解法1:设完成计划还需x天.1600÷20×(1+25%)×x=1600-1600÷20×580×1.25×x=1600-400 100x=1200x=12.答:完成计划还需12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比值
2 4 ∶ =10 5 一般方法 求比值
化简比
2 4 ∶ =10∶1 5
结果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 数、小数或分数. 前项除以后项.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 化简比 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 和后项都是整数. 数零除外).
求比值
45 ∶72 =0.625 1 ∶2 =0.25 2 化简比 1 2 ∶ =0. 5 3 3 7 0.7 ∶0.25 = 25
什么叫做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 ∶35000000 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35000000倍.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 关系. 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 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不成比例
2、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
成正比例
3、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
3、因为把72 ∶96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12,所 得到的比就是6 ∶8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因为 甲数÷乙数=1.4 7 所以 甲数∶乙数=1.4= 5 =7 ∶5 解比例 3 ∶x = 5 1 = x 3
1 ∶2 3 3 ×2 5 1 3 x = 5 ×2 ÷ 3 18 x= 5
一 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二 求比值和化简比
三 比例尺 四 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
意 义
各 部 分 名 称
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数 比 个数的比. 叫做比例. 0.9 ∶ 0.6 = 1.5 5∶6 = 20∶24 内项
前项
后项 比值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 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5∶6 = 20∶24 ( 6 )×(20)=( 5 )×(24)
基 本 性 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比值不变. 0.9 ∶0.6 =9∶( 6 ) =3∶( 2 )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
分数 除法 前项数
比值 分数值 商
(分数线)
÷(除号)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 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 性质可以解比例
比的化简方法 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 最大公约数.
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 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 法化简.
特殊 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 比的形式.
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 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 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零件个数比是 72 ∶96 所用时间比是 6 ∶8
判断方法
1、因为72 ∶96和6 ∶8的比值都是0.75,比值相等 2、假设72 ∶96 = 6 ∶8 72×8都等于576 内项积96×6和外项积
成反比例
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 当( 每件家具的用料 )一定时,
(
当( ( 当(
木料总量
)和(
家具件数
)成 正比例
家具件数 木料总量
)一定时, )和( 每件家具的用料 )成 正比例 )一定时,
家具件数
木料总量
( 每件家具的用料 )和(
)成 正比例
如果 y =8x
x 和 y 成( 正 )比例 x
y
=8
y =8x
如果 y = 8
和 y 成( 反 )比例 x x y= 8 y =8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