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 糖 类

合集下载

第2章糖类化学第2节单糖及其衍生物

第2章糖类化学第2节单糖及其衍生物
D-甘露糖在生物体中也很少游离存在,主要以缩合物形态存 在于多糖中。甘露聚糖是坚果类果壳的主要成分。
二、单糖的衍生物
1.糖醇 单糖还原后生成糖醇,山梨醇、甘露醇是广泛分布于植物界 的糖醇,在食品工业上,它们是重要的甜味剂和湿润剂。 2.糖酸 醛糖被氧化后生成糖酸,其中最常见的有葡萄糖醛酸、半乳 糖醛酸等。它们是一些胶质多糖的组成单体。
D-核糖和D-2-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部分。D-木糖存在于 麸皮、木材、棉子壳、玉米穗轴等植物材料中。木糖是糖代谢 的中间产物,也是适于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
食品生物化学
图2-1 戊糖的结构式
食品生物化学
2.己糖
生物体中常见的己糖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D甘露糖。
D-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糖,可以为人体直接 吸收而提供给人体能量。工业上以淀粉为原料用无机酸或酶水解 的方法大量制得。
D-果糖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单糖,多与葡萄糖同时存在于 植物中。工业上可用异构化酶在常温常压下使葡萄糖转化为果糖。 果糖甜度高,风味好,吸湿性强,在食品工业中得以广泛应用。
D-半乳糖是乳糖、蜜二糖、棉籽糖、琼胶、半纤维素的组成 成分,在生物体中很少游离存在。
食品生物化学
图2-2 己糖结构式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
分子中碳原子数≥3的单糖因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D及L-两种构型,天然存在的单糖大多为D-型。糖易形成缩醛或 缩酮,羰基与同分子内的醇基相互作用,则生成半缩醛或半缩 酮。
1.戊糖 生物体中最普遍的戊醛糖是D-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 及其衍生物D-2-脱氧核糖。作为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戊酮糖有D核酮糖和D-木酮糖等。 自然界中的L-阿拉伯糖是植物分泌的胶粘质及半纤维素等 多糖的组成成分,用于医药和作微生物培养剂。

生物化学--糖类

生物化学--糖类

一、定义: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很大一类有机化合物,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

广义的糖可分为简单糖类和糖复合物。

前者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后者包括糖与蛋白质、脂类等共价形成的复合物。

糖类物质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是一类含羟基(-OH)的醛类(-CHO)和酮类(=CO)化合物。

所以含醛基的糖称醛糖,含酮基的糖称酮糖。

通式:Cn(H2O)n:例外:脱氧糖,甲醛(CH2O) ,乙酸(C2H4O2) ,乳酸(C3H6O3)等二、功能:糖类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体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是机体的结构物质,如植物的细胞壁,树木的木质部等2)是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如1克葡萄糖经彻底氧化可释放16.74 KJ的能量3)信号分子,参与分子和细胞识别、细胞粘附、糖复合物的定位和代谢等4) 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为其他生物分子提供碳骨架三、分类:糖根据它的水解产物分为三类:1)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单糖可根据分子中含碳原子的数目分类2)寡糖-由比较少数的单糖分子结合形成的糖经稀酸或相关酶的作用即水解成单糖3)多糖-由多个单糖结合而成,分子量很大的糖单糖的结构及构型1)链式结构:组成单糖的碳原子连接成一条直线。

CHO|H-C-OH|HO-C-H|H-C-OH|H-C-OH|CH2OHD-葡萄糖CH2OH|C = O|HO-C-H|H-C-OH|H-C-OH|CH2OHD-果糖2)构型: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基团(或原子)在空间的取向(或排列)。

单糖的构型是以甘油醛为标准确定的。

单糖(二羟丙酮除外)都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手性)碳原子。

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

该羟基在费歇尔投影式右侧的称为D-型,在左侧的称为L-型。

D- 与L- 互为对映体。

一对对映体,旋光方向相反,旋光度数、熔点、沸点等都一样。

单糖的环式结构单糖在水溶液中容易形成分子内的半缩醛或半缩酮。

对于六碳醛糖来说,C-1上的醛基和C-5上的羟基可以反应形成具有六元吡喃环状结构的半缩醛。

生物化学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生物化学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含有醛基或酮基,能还原许多弱氧化剂(如氧
化铜的碱性溶液)。
单糖的立体结构 两种构象:船式结构、椅式结构
CH2OH HO HO O OH OH
HO HO
CH2OH HO HO
O
OH
β-D-葡萄糖
CH2OH O OH OH
α-D-葡萄糖
HO HO CH2OH O OH
OH
OH
α-D-半乳糖
α-D-阿洛糖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椅式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比旋光度(旋光率):
D
t
t D
cL
100
L为光程,即旋光管的长度,dm; c为浓度,即在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
是在以钠光灯(称为D线,为589.6nm和589.0nm)为
t D
光源、温度为t的条件下实测的旋光度。
CH 2OH
CH 2OH
果糖
CH 2OH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几个概念: 旋光异构、旋光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若两个分子互为镜像关系, 称这两个分子为对映异构体。它们的旋 光活性正好相反,但旋光度相同。 外消旋体:等量的一对对映异构体混合, 旋光性恰好互相抵消,即得到没有旋光 活性的体系,此体系为外消旋体。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第一节 概述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一、糖的定义与元素组成
1、定义
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 合物或聚合物; 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主要以均一多糖、 杂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形式存在。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生物化学复习笔记-糖原代谢与合成

生物化学复习笔记-糖原代谢与合成

糖原代谢与合成糖原有支链也有直链, 有许多非还原性末端和一个还原性末端. 一般分解糖原需要从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入手, 如果支链较多, 那么就可以同时分解多个支链, 加快糖原分解速度. 糖原一般储存在肝, 肌肉中1.糖原的第一步降解称为磷酸解发生在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 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 消耗一个磷酸根. 生成G1P和缩短的糖原.磷酸解的好处在于直接生成带磷酸根的葡萄糖, 不需要消耗ATP了. 只有水解下来的才是普通的葡萄糖.需要磷酸吡哆醛做辅酶(转氨基作用也需要这个)2.糖原脱支糖原磷酸化酶只能作用在1,4糖苷键上, 故分支点上的用不了, 这时候需要脱支酶, 它既可以把剩的的很短的一段支链拿走3个到别的支链上, 又可以把剩下的最后一个支点水解掉. 产生脱支的糖原和一分子葡萄糖. 也就是说脱支酶既有转移酶的活性, 又有糖苷酶的活性.3.G1P变位使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可以把G1P变为G6P, 从而进入糖酵解, 或者通过葡萄糖6磷酸酶变为葡萄糖运输到其它地方.糖原的合成之前说糖原代谢可以直接磷酸解, 从而看起来省了能量, 但是有代价的, 那就是合成糖原时需要额外消耗ATP.1.合成糖原需要首先活化葡萄糖, 并不是用ATP, 而是用UTP, 并且不是上磷酸根, 而是去掉磷酸根上UDP. 首先葡萄糖用HK变G6P, 然后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变成G1P, 与UTP反应生成UDPGlc与焦磷酸PPi, 焦磷酸极易水解, 所以推动该反应发生. 酶是UDPGlc焦磷酸化酶. 这种PPi推动反应的例子还有很多2.糖原合酶催化合成. UDP-G直接加在已有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 这是糖原合成需要引物的体现. UDP被脱掉.3.形成引物. 糖原素引起引物合成, 糖原素不断催化UDP-G到自己身上来,直到形成7个分子长的链, 就形成了引物, 但糖原素并未解离.4.形成分支. 分支酶能够将一个7糖单位转移到临近的糖链上糖原代谢的调节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应该交互调节.1.别构调节肌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它有a, b, 两种形式, a有活性而b没有活性. 只是前者被磷酸化修饰了. 两种形式的酶都有T和R两种构象, a形的R多, b形的T多, T态的活性较低.肌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效应物有ATP, G6P, AMP, 只作用于b形, 该酶可以结合核苷酸, 从而改变构象. 高浓度的ATP可以与b形结合, 转化为无活性的T态, 而高浓度的AMP则促使转变为R态. 同样的, G6P多了也可以抑制该酶.大多数情况下, ATP与G6P共同抑制该酶的b形, 但a形总是有活性. 如果受到肾上腺素的刺激, b形会变成a形.肝糖原磷酸化酶的别构调节.与肌细胞中类似, 但是a形对别构效应物反应强烈, 并且a形的别构效应物是葡萄糖.糖原合酶的别构调节其也有a, b形, 但a为去磷酸化状态, b为磷酸化状态, G6P是其正别构效应物1.可逆磷酸化调节糖原磷酸化酶b激酶可以使b变为a形, 也可以磷酸化糖原合酶a其有4个亚基, 被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激活后, β亚基被磷酸化修饰, 此时有部分活性, 若想有完全活性, 则要有钙离子结合. 这两个是与门. 有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激酶可以把b形转化为有活性的a形, 做到升血糖.磷蛋白磷酸酶PP-1,PP1可以与糖原结合, 可以催化有磷酸的蛋白质去磷酸化. 这正是上述的两种反应的a,b形磷酸化恰好相反的原因. 在PP1活性高的情况下, 所及之处, 没有磷酸化的蛋白, 即糖原磷酸化酶处于b形, 磷酸化酶b激酶与门条件不达成, 糖原合酶处于a形, 即糖原合成处于活性, 而糖原降解被抑制。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生物化学:简单来讲,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组成(化学本质)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分子的结构及功能(静态生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动态生化);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及环境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功能生化)。

第二章糖类化学一、糖的定义及分类糖类是一类多羟基醛(或酮),或通过水解能产生这些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

糖类分类:(大体分为简单糖和复合糖)单糖:基本单位,自身不能被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类物质。

最简单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Eg:半乳糖寡糖: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解后可得到几分子单糖。

Eg:乳糖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如果单糖分子相同就称为同聚多糖或均一多糖;由不同种类单糖缩合而成的多糖为杂多糖或不均一多糖。

复合糖:是指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糖蛋白或蛋白聚糖,糖脂或脂多糖。

二单糖1、单糖的构型:在糖的化学中,采用D/L法标记单糖的构型。

单糖构型的确定以甘油醛为标准。

距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及D-(+)-甘油醛的手性碳构型相同时,为D型;及L-(-)-甘油醛构型相同时,为L型。

2、对映异构体:互为镜像的旋光异构体。

如:D-Glu及L-Glu3、旋光异构现象:不对称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布对平面偏振光的偏正面发生不同影响所引起的异构现象。

4、差向异构体:具有两个以上不对称碳原子的的分子中仅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排布方式不同。

如:葡萄糖及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

5、环状结构异构体的规定:根据半缩醛羟基及决定直链DL构型的手性碳上羟基处于同侧为α,异侧为β。

(只在羰基碳原子上构型不同的同分异构体)6、还原糖:能还原Fehling试剂或Tollens试剂的糖叫还原糖。

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半缩醛羟基或游离羰基)的糖,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叫还原糖。

1)单糖和寡糖的游离羰基,有还原性。

2)以开链结构存在的单糖中除了二羟丙酮外均具有游离羰基。

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

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

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第二章糖类的生物化学糖类生物化学是在以糖链为“生物信息分子”的水平上,阐明多细胞生物的高层次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

它是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广褒前沿。

1993年科学家们提出,将研究糖类的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生产技术等领域称为“糖生物工程”。

1993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首届“国际糖生物工程会议”。

在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外,糖类是第三大类信息分子。

与DNA不同,糖类的作用不是贮存信息,而是进行通讯识别。

核酸和蛋白质是以分子量大为基础贮存大量的生物信息,而糖类作为信息分子则是以其结构多样性为特征。

6种不同结构的单糖可形成108种异构体,糖类化合物所拥有的异构体数和多种多样的连接方式可以构成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如果把20种氨基酸构成千变万化的蛋白质比拟为由26个字母组成一本厚厚的词典,那么由不到10种常见单糖构成种类纷繁的寡糖和多糖,则可比喻为由7个音符组成无数优美动听的乐谱。

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1 糖类是生物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2 糖类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3 糖类参与细胞识别和细胞信息传递4 糖类是合成其他重要生物分子的碳架来源5 糖类对生物机体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第一节天然单糖天然单糖是指已在自然界发现或从生物材料中检出,并已确认其存在的单糖及其衍生物。

不包括人工合成的糖。

一、天然单糖的分布:六十年代后期,人们应用层析技术检测了多种动物、植物和生物材料,其结果是在动物体内糖含量只占其干重的2%左右,这表明动物极少贮存糖类物质,而不是不需要糖类物质。

植物体内,糖含量占干重的85-95%,表明植物体的结构和贮存物绝大多数是糖类化合物。

在微生物体内,糖含量约占其干重的10-30%,居中。

对其中的单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醛糖及其衍生物约600多种、酮糖及其衍生物180多种。

游离单糖中除D-葡萄糖和D-果糖大量存在外,其它天然存在的单糖基本上是以微量存在的。

生物化学--糖类

生物化学--糖类

构象异构:
(可通过旋转单键互变)
(五)单糖的化学性质
1.弱碱条件下的异构化
2.单糖的氧化 单糖的游离醛基可在碱性溶液中被弱氧化剂(如各种重金属离子) 氧化成羧基。
如果用硝酸银作氧化剂,将葡萄糖溶液均匀地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 再加硝酸银溶液,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并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上形 成镜面,此反应称为银镜反应。
3. 缩醛反应 单糖的半缩醛(酮)羟基能与醇或酚的羟基缩合脱水而成缩醛(缩 酮),称为糖苷(苷),也称为糖甙(甙)。 半缩醛(酮)的羟基的糖部分称为糖基,与之缩合的"非糖"部分称 为糖苷配基,其键称为糖苷键。
糖基
4.糖脎 5.糖酯
二、寡糖: 由2-20个糖缩合而成的糖。
(一)双糖
三、多糖: 由很多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长链分子。
乙醇
不旋光物质
乳酸
旋光物质
手性C原子
2.单糖的构型
不对称C原子上的原子团可有两种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形成互为镜像的关系,这样 的异构体称为旋光异构体,又叫镜像异构体,这个C原子称为手性C原子。
旋光性化合物的构型判断:远离醛基的手性C原子上的-OH在右边的定为D型,在左边的定为L 型。
D型和L型的互变需要相关共价键的断裂与重建。
糖类
糖类物质:是含有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 元素组成:C:H:O=1:2:1
• 分子通式:(CH2O)n • 但符合该通式也不一定是糖,如:乙酸(CH3COOH),乳酸
(C3H6O3)等。 • 有些糖也可能不符合该通式:鼠李糖(C6H12O5)
一、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是构成各种糖的基本单位。
N-乙酰D-氨基葡萄糖胺
(二)杂多糖 由两种以上单糖分子构成的多糖。 1.果胶类 聚半乳糖醛酸、聚L 鼠李糖半乳糖醛酸 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

生物化学(2)第二章 糖的分解代谢

生物化学(2)第二章  糖的分解代谢

意义
将葡萄糖分子磷酸化成了易参加代 谢反应的活化形式; 磷酸化的葡萄糖分子带有很强的极 性基团,不能透过细胞膜,能够防止细 胞内的葡萄糖分子向外渗出; 为以后底物水平磷酸化贮备了磷酸 基。
己糖激酶特性: 1)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Mg2+或Mn2+ 作 为辅助因子,己糖激酶才有活性; 2)别构酶:G-6-P和ATP是其别构抑制 剂; 3)分布很广,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均有; 4)专一性:不强,能催化许多六碳糖, 如D-果糖、D-甘露糖等,但对葡萄糖亲 和力较大;
5)糖酵解的第一个调节酶(限速
酶)。 6)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
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Ⅰ至Ⅳ型。
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葡萄
糖激酶。
己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 的区别:
己糖激酶能催化一切己糖,存在于细 菌、酵母及多种动植物中; 葡萄糖激酶只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只存在于肝脏,肌肉中没有。 肝脏中的葡萄糖激酶量比己糖激酶量高。
该酶作用于粘稠的淀粉糊时,能使 粘度迅速下降成稀溶液状态,工业上称 此为“液化”。
存 在 动物的消化液、植物的种子和块根
α -淀粉酶可以看作是淀粉酶法水解 的先导酶,大分子淀粉经其作用断裂, 产生很多非还原性末端,为β -淀粉酶或 γ -淀粉酶提供了更多的作用点。 工业化一般水解淀粉时,用量
30-60单位/每克
乳酸
葡萄糖 丙酮酸 乙醛 乙醇
糖酵解
生醇发酵
(二)糖酵解的过程 包含四个阶段: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己糖磷酸化) 丙糖磷酸的生成(磷酸己糖的裂解) 丙酮酸的生成 乳酸的生成
1、第一阶段: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糖分子 活化) 葡萄糖或糖原经磷酸化转变成1,6-二磷 酸果糖。 以葡萄糖为起始物: 葡萄糖的磷酸化 分成三个过程: 异构化 果糖磷酸的磷酸化

糖类知识点总结笔记—生物化学

糖类知识点总结笔记—生物化学

糖类知识点总结笔记—生物化学一、概述1.糖类是多羟醛、多羟酮或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2.糖类的生物学作用●细胞的结构成分(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和肽聚糖)●提供能量(植物淀粉,动物糖原)●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糖蛋白的糖链可能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3.糖类的分类与命名●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也称简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核糖等●寡糖:2-10个单糖分子缩合并且以糖苷键相连(定义具有争议)●多糖:水解时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同多糖(均一性多糖):水解时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糖原、淀粉、壳多糖等●杂多糖(不均一性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复合糖或糖复合物:糖类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分子形成的共价结合物如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二、旋光异构1.D、L是一种相对构型,在氨基酸和糖类的构型标记中,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与旋光性无关2.旋光性用(+),(-)表示,物质的旋光性需要通过实验测得。

与D,L 构型无关3.手性指实物与镜像不能重合,具有手性的分子叫手性分子。

具有手性的分子具有旋光性4.手性碳原子,与四个不同基团相连的碳原子,与分子是否具有手性无关5.D、L构型由甘油醛(二羟丙酮)的构型决定(由其上的羟基位置决定)6.半缩醛碳原子称为异头碳原子,异头碳的羟基与末端手性碳原子的羟基具有相同取向的异构体称为α异头物。

7.差向异构体是非对映体8.开链单糖形成环状半缩醛时,最容易出现两种构型,吡喃型和呋喃型,一般两种构型都存在,D-葡萄糖主要以吡喃糖存在,更稳定。

三、单糖1.变旋现象:变旋现象是指许多单糖、新配制的溶液发生旋光度改变的现象。

变旋是由于分子立体结构发生某种变化的结果。

这是a和β异头物自发互变所导致2.α-D-葡萄糖和α-D-半乳糖是差向异构体3.单糖的性质●甜度通常用蔗糖作为参考物,以它为100,果糖几乎是它的两倍,其他天然糖均小于它●物理性质●几乎所有的单糖及其衍生物都有旋光性,许多单糖在水溶液中发生变旋现象。

第2章糖类化学 第3节低聚糖

第2章糖类化学 第3节低聚糖
半乳糖(β-1,3 糖苷键结合),乙酰氨基葡
糖等
乙酰氨基葡糖(β-1,4 糖苷键结合)
抗肿瘤性
半乳糖(α-1,6 糖苷键结合),蔗糖
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半乳糖(β-1,6 糖苷键结合),葡萄糖
促进双歧杆菌增殖
木糖(β-1,4 糖苷键结合)
水分活性调节
食品生物化学
三、单糖、低聚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性质
1.单糖、低聚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物理性质
(7)成苷反应 单糖分子上的半缩醛羟基可以与其它的醇 酚类化合物上的羟基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糖苷。糖苷的非 糖部分称为配糖体,又称为配基。糖体与配糖体之间形成的醚 键习惯上称为糖苷键。
食品生物化学
图2-9 蔗糖单酯与蔗糖双酯结构
食品生物化学
图2-10 葡萄糖的成苷反应
食品生物化学
(8)与苯肼成脎反应 单糖与苯肼作用时,生成苯腙;如 果苯肼过量,单糖苯腙能继续与两分子苯肼反应,生成一种不 溶于水的黄色晶体,称为脎。不同的糖脎结晶形态不同,熔点 也不同,即使能生成相同的脎,其反应速度和析出时间也不相 同。因此,利用脎的生成可鉴别糖类。
许多糖酸分子加热失水形成内酯,葡萄糖酸可生成D-γ-葡 萄糖酸内酯、D-δ-葡萄糖酸内酯、D-δ-葡萄糖醛酸内酯。葡萄 糖酸-δ-内酯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生产中它被广泛的用 作酸味剂、蛋白质的凝固剂、pH降低剂、色调保持剂、防腐剂 等。
己醛糖在碱溶液中易被弱氧化剂即斐林试剂和吐伦试剂氧 化,此反应广泛用于糖的定性、定量的测定中。
(3)结晶性 蔗糖易结晶,晶体大;葡萄糖也易结晶,但 晶体小;转化糖、果糖较难结晶。中转化糖浆(葡萄糖值 38%~42%)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组成的混合物,不能结 晶而且具有防止蔗糖结晶的性质,吸湿性也低。所以作为填充 剂用于糖果制造,可防止糖果中的蔗糖结晶,又利于糖果的保 存,并能增加糖果的韧性和强度,使糖果不易碎裂,又冲淡了 糖果的甜度。因此,它是糖果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章_糖类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章_糖类化学

核糖
5-磷酸核糖
五碳糖(核酮糖 )——戊酮糖
CH2OH C O H C OH H C OH CH2OH
2 3 4 5
1
CH2OH C O H C OH H C OH CH2OPO3H2
5-磷酸核酮糖核酮糖Fra bibliotek单糖的构型
D-型和L-型: 以甘油醛作标准
1
2
CHO
H C OH HO C H H C OH H C OH
子重排(异构化);异头羟基参与成苷反;一般羟基 参与成酯、成醚、脱水,氨基化和脱氧等反应。某些
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能在体内发酵成
乙醇。
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单糖磷酸酯:
或称磷酸化单糖,广泛存在于各
种细胞中,他们是很多代谢途径的 主要参与者。例如,葡糖-1-磷酸,
葡糖-2-磷酸,果糖-6-磷酸,
第二章 糖类化学

要点与难点: 1、糖的种类及生物学作用 2、糖的D-型与L-型(链状) 3、糖的α-与β-型(环状) 4、糖的Fischer和Haworth结构式(环状) 5、单糖重要化学性质



carbohydrate)
糖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所有生物体都含有糖类。植物 所含有的糖类最多,约占其干重的85-90%,例如植物细胞
6 5 4 3
CH2OH
H HO H H
CHO C OH C H C OH C OH CH2OPO3H2
6-磷酸葡萄糖
D-葡萄糖
1 2
CH2OH C O
HO C H
4
3
H C OH H C OH
6 5
CH2OH
D-果糖
CH2OH C O HO C H H C OH H C OH CH2OPO3H2

封面、目录、概要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打印版)

封面、目录、概要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打印版)

封⾯、⽬录、概要王镜岩《⽣物化学》第三版笔记(打印版)⽣物化学笔记王镜岩等《⽣物化学》第三版适合以王镜岩《⽣物化学》第三版为考研指导教材的各⾼校的⽣物类考⽣备考⽬录第⼀章概述------------------------------01 第⼆章糖类------------------------------06 第三章脂类------------------------------14 第四章蛋⽩质(注1)-------------------------21 第五章酶类(注2)-------------------------36 第六章核酸(注3)--------------------------------------45 第七章维⽣素(注4)-------------------------52 第⼋章抗⽣素------------------------------55 第九章激素------------------------------58 第⼗章代谢总论------------------------------63 第⼗⼀章糖类代谢(注5)--------------------------------------65 第⼗⼆章⽣物氧化------------------------------73 第⼗三章脂类代谢(注6)--------------------------------------75 第⼗四章蛋⽩质代谢(注7)-----------------------------------80 第⼗五章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86 第⼗六章 DNA的复制与修复(注8)---------------------------88 第⼗七章 RNA的合成与加⼯(注9)---------------------------93 第⼗⼋章蛋⽩质的合成与运转--------------------96 第⼗九章代谢调空------------------------------98第⼆⼗章⽣物膜(补充部分)---------------------102(1)对应⽣物化学课本上册第3、4、5、6、7章。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肠粘膜上皮细胞体循环小肠肠腔第六章糖代谢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一、糖的生理功能1. 氧化供能2. 机体重要的碳源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三、糖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胃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吸收形式:单糖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SGLT肝脏各种组织细胞门静脉过程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TAC 循环四、糖的无氧分解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反应部位:胞液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E1 E2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五、糖的有氧氧化1、反应过程E1:己糖激酶E2: 6-磷酸果糖激酶-1E3: 丙酮酸激酶NAD +乳 酸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乙酰CoA胞液 线粒体○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糖:糖俗称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补充知识: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2寡糖:二糖、三糖等3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4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糖脂: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是寡糖链与蛋白质的结合物,以蛋白质为主,其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蛋白聚糖:又称为粘蛋白、粘多糖,是由糖胺聚糖与多肽链共价相连构成的分子,其性质与多糖更为接近。

一、名词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二硫键也属于一级结构的研究范畴。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肽键,新生成的物质称为肽。

亚基: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一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为亚基。

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

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包括赖、色、苯丙、甲硫(蛋)、苏、亮、异亮和缬氨酸等8种。

(记忆口诀:假设来写一本书)氨基酸的等电点:在一定pH值的溶液中,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

通过改变溶液的pH可使氨基酸分子中弱碱性或弱酸性基团的解离状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逆的)。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变性的理化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应用举例:1、应用变性因素进行消毒与灭菌。

2、预防蛋白质变性也是有效保存蛋白质制剂(如疫苗等)的必要条件。

蛋白质的复性---蛋白质变性的可逆性*蛋白质变性后,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复性的;*如变性程度浅,蛋白质分子的构象未被严重破坏;或者蛋白质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并经特殊处理去除变性因素后,则可以复性。

生物化学笔记糖类(两篇)

生物化学笔记糖类(两篇)

引言概述:在生物化学中,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起到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糖类(二)的相关知识。

糖类(二)是指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糖和寡糖,如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正文将从5个大点展开讨论糖类(二)的结构、合成、代谢与功能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糖类(二)的结构1.二糖的结构: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基键连接而成,如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分子组成。

2.寡糖的结构:寡糖是由数个单糖分子通过糖基键连接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

二、糖类(二)的合成1.二糖的合成:二糖的合成通常通过苷基转移反应完成,具体涉及底物、酶和能量的参与。

2.寡糖的合成:寡糖的合成一般通过酶催化的糖苷化反应完成,不同的酶催化反应形成不同的寡糖。

三、糖类(二)的代谢1.二糖的降解:二糖经过胞外或细胞内酶的作用被降解为单糖,进入细胞内后进一步代谢产生能量。

2.寡糖的降解:寡糖的降解常涉及多个酶的参与,其中一些酶具有高度特异性。

3.二糖和寡糖的代谢缺陷:一些人体或动物可能缺乏特定酶参与二糖或寡糖的代谢,从而导致相关疾病。

四、糖类(二)的功能1.营养作用:糖类(二)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2.结构作用:糖类(二)在生物体中起到细胞膜的构建和细胞结构的稳定作用。

3.信号传导:一些糖类(二)能够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过程。

4.生物保护作用:某些糖类(二)在细胞外形成保护性的外壁或囊泡,起到保护细胞的功能。

5.生物识别作用:糖类(二)在细胞识别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黏附和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五、糖类(二)的应用1.食品工业:蔗糖和麦芽糖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常见糖类(二),它们具有甜味和溶解性,用于增加食品的口感和甜度。

2.生物医药:某些糖类(二)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如乳糖在乳糖不耐症患者中的应用。

3.化学合成:糖类(二)的特殊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糖类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糖类

生物化学笔记---第二章--糖---类————————————————————————————————作者:————————————————————————————————日期:ﻩ第二章糖类提要一、定义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喃糖、糖苷、手性二、结构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 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键。

三、反应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糖苷五、寡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六、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七、计算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

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1.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2.寡糖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生物化学章节糖考点总结

生物化学章节糖考点总结

第一章糖一、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

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糖的种类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3)多糖: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 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 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细胞的骨架。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第一节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 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 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 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图2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glyceraldehydes),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Stereoismeric form),图7.3。

生物化学笔记单糖

生物化学笔记单糖

生物化学笔记单糖单糖是构成多糖和核酸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能量的重要来源。

它们在生物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单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以及一些相关的重要概念。

一、单糖的分类根据单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量,单糖可以分为三类:三碳糖(triose)、四碳糖(tetrose)和五碳糖(pentose)。

三碳糖中含有3个羟基,例如甘油醛和二氧乙酸,而五碳糖中含有5个羟基,例如葡萄糖和核糖。

二、单糖的结构单糖的结构由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醛基(aldehyde)或一个酮基(ketone)与多个羟基组成。

单糖可以存在于开链式(aldoses和ketoses)和环状式(hemiacetals和hemiketals)两种形态。

在开链式中,醛基或酮基可以与羟基反应形成糖的开链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氧原子与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生成的环状结构有两种可能的衍生物:α型和β型。

三、单糖的功能1. 细胞能量来源:单糖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和细胞呼吸途径,被分解为ATP(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细胞用来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2. 多糖的构建:单糖是构建多糖的基本单位。

多糖可以通过多个单糖分子的连接而形成。

例如,两个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α-或β链接的1-4糖苷键相互连接形成蔗糖,多个葡萄糖分子的连接则形成淀粉或纤维素。

3. 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细胞中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而核苷酸则由一个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五碳糖作为核酸的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和稳定的作用。

四、相关概念1. 同分异构体:由于单糖分子的立体结构不同,具有相同分子式但排列方式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例如,葡萄糖与果糖即为同分异构体。

2. 左旋和右旋:单糖的旋光性质是指其对偏光的旋转方向。

右旋(dextrorotatory)的单糖向右旋转偏光,而左旋(levorotatory)的单糖则向左旋转偏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糖类提要一、定义糖、单糖、寡糖、多糖、结合糖、呋喃糖、吡喃糖、糖苷、手性二、结构1.链式:Glc、Man、Gal、Fru、Rib、dRib2.环式:顺时针编号,D型末端羟甲基向下,α型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在两侧。

3.构象:椅式稳定,β稳定,因其较大基团均为平键。

三、反应1.与酸:莫里斯试剂、西里万诺夫试剂。

2.与碱:弱碱互变,强碱分解。

3.氧化:三种产物。

4.还原: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5.酯化6.成苷: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

7.成沙:可根据其形状与熔点鉴定糖。

四、衍生物氨基糖、糖醛酸、糖苷五、寡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的结构六、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粘多糖、糖蛋白、蛋白多糖一般了解七、计算比旋计算,注意单位。

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分子式通常以Cn(H2O)n 表示。

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实际上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如脱氧核糖、鼠李糖等糖类不符合通式,而甲醛、乙酸等虽符合这个通式但并不是糖。

只是"碳水化合物"沿用已久,一些较老的书仍采用。

我国将此类化合物统称为糖,而在英语中只将具有甜味的单糖和简单的寡糖称为糖(sugar)。

二、糖的分类根据分子的聚合度分,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也可分为:结合糖和衍生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果糖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多数有甜味。

多糖由多个单糖(水解是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又可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

同聚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构成。

糖链与蛋白质或脂类物质构成的复合分子称为结合糖。

其中的糖链一般是杂聚寡糖或杂聚多糖。

如糖蛋白,糖脂,蛋白聚糖等。

由单糖衍生而来,如糖胺、糖醛酸等。

1.分布糖在生物界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都含有糖。

糖占植物干重的80%,微生物干重的10-30%,动物干重的2%。

糖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而动物则用蛋白质和脂类代替,所以行动更灵活,适应性强。

动物中只有昆虫等少数采用多糖构成外骨胳,其形体大小受到很大限制。

在人体中,糖主要的存在形式:(1)以糖原形式贮藏在肝和肌肉中。

糖原代谢速度很快,对维持血糖浓度衡定,满足机体对糖的需求有重要意义。

(2)以葡萄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它作为细胞的内环境条件之一,浓度相当衡定。

(3)存在于多种含糖生物分子中。

糖作为组成成分直接参与多种生物分子的构成。

如:DNA分子中含脱氧核糖,RNA和各种活性核苷酸(ATP、许多辅酶)含有核糖,糖蛋白和糖脂中有各种复杂的糖结构。

2.功能糖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结构和作为储藏物质。

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或胞壁质组成的,它们都是糖类物质。

作为储藏物质的主要有植物中的淀粉和动物中的糖原。

此外,糖脂和糖蛋白在生物膜中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细胞和生物分子相互识别的作用。

糖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1)作为能源物质。

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能量的70%来自糖的氧化。

(2)作为结构成分。

糖蛋白和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是结缔组织如软骨,骨的结构成分。

(3)参与构成生物活性物质。

核酸中含有糖,有运输作用的血浆蛋白,有免疫作用的抗体,有识别,转运作用的膜蛋白等绝大多数都是糖蛋白,许多酶和激素也是糖蛋白。

(4)作为合成其它生物分子的碳源。

糖可用来合成脂类物质和氨基酸等物质。

第二节单糖一、单糖的结构(一)单糖的链式结构单糖的种类虽多,但其结构和性质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以葡萄糖为例来阐述单糖的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具有一个醛基和5个羟基,我们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它的链式结构:以上结构可以简化:(二)葡萄糖的构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根据规定,单糖的D、L构型由碳链最下端手性碳的构型决定。

人体中的糖绝大多数是D-糖。

(三)葡萄糖的环式结构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只要极小部分(<1%)以链式结构存在,大部分以稳定的环式结构存在。

环式结构的发现是因为葡萄糖的某些性质不能用链式结构来解释。

如:葡萄糖不能发生醛的NaHSO3加成反应;葡萄糖不能和醛一样与两分子醇形成缩醛,只能与一分子醇反应;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当新制的葡萄糖溶解于水时,最初的比旋是+112度,放置后变为+52.7度,并不再改变。

溶液蒸干后,仍得到+112度的葡萄糖。

把葡萄糖浓溶液在110度结晶,得到比旋为+19度的另一种葡萄糖。

这两种葡萄糖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比旋都变为+52.7度。

我们把+112度的叫做α-D(+)-葡萄糖,+19度的叫做β-D(+)-葡萄糖。

这些现象都是由葡萄糖的环式结构引起的。

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可以和C5上的羟基缩合形成六元环的半缩醛。

这样原来羰基的C1就变成不对称碳原子,并形成一对非对映旋光异构体。

一般规定半缩醛碳原子上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碳原子(C5)上的羟基在同一侧的称为α-葡萄糖,不在同一侧的称为β-葡萄糖。

半缩醛羟基比其它羟基活泼,糖的还原性一般指半缩醛羟基。

葡萄糖的醛基除了可以与C5上的羟基缩合形成六元环外,还可与C4上的羟基缩合形成五元环。

五元环化合物不甚稳定,天然糖多以六元环的形式存在。

五元环化合物可以看成是呋喃的衍生物,叫呋喃糖;六元环化合物可以看成是吡喃的衍生物,叫吡喃糖。

因此,葡萄糖的全名应为α-D(+)-或β-D(+)-吡喃葡萄糖。

α-和β-糖互为端基异构体,也叫异头物。

D-葡萄糖在水介质中达到平衡时,β-异构体占63.6%,α-异构体占36.4%,以链式结构存在者极少。

为了更好地表示糖的环式结构,哈瓦斯(Haworth,1926)设计了单糖的透视结构式。

规定:碳原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氧位于环的后方;环平面与纸面垂直,粗线部分在前,细线在后;将费歇尔式中左右取向的原子或集团改为上下取向,原来在左边的写在上方,右边的在下方;D-型糖的末端羟甲基在环上方,L-型糖在下方;半缩醛羟基与末端羟甲基同侧的为β-异构体,异侧的为α-异构体.(四)葡萄糖的构象葡萄糖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有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

椅式构象比船式稳定,椅式构象中β-羟基为平键,比α-构象稳定,所以吡喃葡萄糖主要以β-型椅式构象C1存在。

二、单糖的分类单糖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至庚糖,根据结构分为醛糖和酮糖。

最简单的糖是丙糖,甘油醛是丙醛糖,二羟丙酮是丙酮糖。

二羟丙酮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性碳原子的糖。

醛糖和酮糖还可分为D-型和L-型两类。

三、单糖的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1.旋光性除二羟丙酮外,所有的糖都有旋光性。

旋光性是鉴定糖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比旋光度(或称旋光率)来衡量物质的旋光性。

公式为[α]tD=αtD*100/(L*C)式中[α]tD是比旋光度,αtD是在钠光灯(D线,λ:589.6nm与589.0nm)为光源,温度为t,旋光管长度为L(dm),浓度为C(g/100ml)时所测得的旋光度。

在比旋光度数值前面加“+”号表示右旋,加“-”表示左旋。

2.甜度各种糖的甜度不同,常以蔗糖的甜度为标准进行比较,将它的甜度定为100。

果糖为173.3,葡萄糖74.3,乳糖为16。

3.溶解度单糖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性,尤其在热水中溶解度极大。

但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因此具有醇羟基和羰基的性质,如具有醇羟基的成酯、成醚、成缩醛等反应和羰基的一些加成反应,又具有由于他们互相影响而产生的一些特殊反应。

单糖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1.与酸反应戊糖与强酸共热,可脱水生成糠醛(呋喃醛)。

己糖与强酸共热分解成甲酸、二氧化碳、乙酰丙酸以及少量羟甲基糠醛。

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定糖。

如α-萘酚与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紫色。

这一反应用来鉴定糖的存在,叫莫利西试验。

间苯二酚与盐酸遇酮糖呈红色,遇醛糖呈很浅的颜色,这一反应可以鉴别醛糖与酮糖,称西利万诺夫试验。

2.酯化作用单糖可以看作多元醇,可与酸作用生成酯。

生物化学上较重要的糖酯是磷酸酯,他们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3.碱的作用醇羟基可解离,是弱酸。

单糖的解离常数在1013左右。

在弱碱作用下,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可通过烯醇式而相互转化,称为烯醇化作用。

在体内酶的作用下也能进行类似的转化。

单糖在强碱溶液中很不稳定,分解成各种不同的物质。

4.形成糖苷(glycoside) 单糖的半缩醛羟基很容易与醇或酚的羟基反应,失水而形成缩醛式衍生物,称糖苷。

非糖部分叫配糖体,如配糖体也是单糖,就形成二糖,也叫双糖。

糖苷有α、β两种形式。

核糖和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碱形成的糖苷称核苷或脱氧核苷,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α-与β-甲基葡萄糖苷是最简单的糖苷。

天然存在的糖苷多为β-型。

苷与糖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苷是缩醛,糖是半缩醛。

半缩醛很容易变成醛式,因此糖可显示醛的多种反应。

苷需水解后才能分解为糖和配糖体。

所以苷比较稳定,不与苯肼发生反应,不易被氧化,也无变旋现象。

糖苷对碱稳定,遇酸易水解。

5.糖的氧化作用单糖含有游离羟基,因此具有还原能力。

某些弱氧化剂(如铜的氧化物的碱性溶液)与单糖作用时,单糖的羰基被氧化,而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

测定氧化亚铜的生成量,即可测定溶液中的糖含量。

实验室常用的费林(Fehling)试剂就是氧化铜的碱性溶液。

Benedict试剂是其改进型,用柠檬酸作络合剂,碱性弱,干扰少,灵敏度高。

除羰基外,单糖分子中的羟基也能被氧化。

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的氧化产物。

醛糖可用三种方式氧化成相同原子数的酸:(1)在弱氧化剂,如溴水作用下形成相应的糖酸;(2)在较强的氧化剂,如硝酸作用下,除醛基被氧化外,伯醇基也被氧化成羧基,生成葡萄糖二酸;(3)有时只有伯醇基被氧化成羧基,形成糖醛酸。

酮糖对溴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因此可将酮糖与醛糖分开。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酮糖将在羰基处断裂,形成两个酸。

6.还原作用单糖有游离羰基,所以易被还原。

在钠汞齐及硼氢化钠类还原剂作用下,醛糖还原成糖醇,酮糖还原成两个同分异构的羟基醇。

如葡萄糖还原后生成山梨醇。

7.糖 的生成单糖具有自由羰基,能与3分子苯肼作用生成糖沙。

反应步骤:首先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苯肼缩合生成苯腙,然后葡萄糖苯腙再被一分子苯肼氧化成葡萄糖酮苯腙,最后再与另一个苯肼分子缩合,生成葡萄糖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