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
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共3篇
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共3篇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1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岩石渗透性是指岩石孔隙系统对流体流动的阻力大小,是岩石物理特性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之一。
然而,许多石油和水资源的储集层都是低渗透性的,岩石的渗透性很小,甚至同一层中不同岩性的渗透性也可能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岩石孔隙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将对流体渗流产生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天然储集层中存在着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渗透性,这些因素将在模拟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需要使用变渗透率数值方法进行研究。
低渗透岩石的非线性渗流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渗透率与压力梯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而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也呈非线性关系。
这意味着在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渗透率将逐渐衰减,并且随着孔隙度的减少,岩石的渗透性将逐渐变小。
这是因为孔隙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渗透率,导致非线性渗流的产生,从而使得渗流行为变得更加复杂。
在数值模拟方面,为了解决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的问题,需要采用一种变渗透率数值方法,以准确地模拟天然储集层的渗透性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在渗透率变化过程中使模拟计算更加准确,并且可以考虑到随时间变化的渗透性。
同时,为了模拟岩石的孔隙结构、渗透率和压力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需要采用多相介质模型来模拟多种流体相互作用的效应。
变渗透率数值方法主要基于有限元或有限体积法,采用渗流方程、多相渗流理论等方程设置复杂边界条件和物理量耦合关系,以提高模拟精度。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对孔隙结构、渗透率和压力等进行精细的建模,并进行合理的参数设定,以减小误差。
这种数值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可以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比对。
总之,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变渗透率数值方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在岩石渗透性变化的模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种研究,有望为天然能源提供更多有效的开采技术和管理策略。
低渗透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初始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关系用幂指数形式表 式中: Q为通过岩心流体 的流量( l i) A为岩 m/ n ; m 心横截面积(m ) △L c ; J为岩心长度(m) c ; 为驱替 示 为
121 1
当Q为零时的驱替压力梯度I /L 即为 △ ) 所要
求的, 则有
根 据式 ( )可 以得 到考虑 启 动压力 梯 度后 的一 1,
行 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启动压力梯度 l / L 与 : a)  ̄ p
维达西定律的修正式
流度 (/ ) K 之间满足对数关系, 临界压力梯度
Q警[ 0 = I _】 G △ J L
压力 ( a 。 Mp )
( ( / 流度(/) 也满足对数关系。 2 △ L与 K 之间 ) J
1 室 内试验
11 试 验岩 心 及 流体 .
Q
试验所选 1块岩 的气测渗透率均在 1 ×1 t 1 0 0I . m 以下 , 隙度为 8 6 孔 . %一1. %, 5 3 8 属于低渗 透岩心 。 5 试验用流体采用模拟油和地层水 , 试验时模拟实际 地 层 温度 。
1 试 验方 法 . 2
( ) 清 洗 、 燥 、 测 过 的储 层 岩 心抽 空 ( 1将 干 气 加
图 1低渗 透油藏非达西渗流 过程
压 ) 和模拟地层水 , 饱 油驱水至束缚水状态 , 试验过 程 参 考 标 准 “YT 3 8 2 0 ” “YT 36 19 ” S /55- 02 及 S /5 3- 97 -
2 低渗 透油藏 启动压 力梯度的确定
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 , 低渗透油藏 中流体 渗流不符合达西渗流公式 , 使得“ 流量一压差” 关系 是一条不通过原点的曲线 , 曲线汇聚于坐标原点 且 附近 , 也就是流体 由非线性段进入线性段所需 的驱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
低渗透油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心分析: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岩心样品进行物性测定和孔隙结构分析,了解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孔喉半径等岩石物性参数,为油藏评价和开发提供依据。
2. 流体性质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方法,分析低渗透油藏中的原油和水的物化性质,包括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以了解流体性质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3. 渗流实验:通过构建低渗透油藏模型,开展渗透率测定实验和渗流规律研究,分析渗流行为和剖面规律,为油藏开发提供渗流参数参考。
4. 数值模拟:基于渗流理论和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数值模拟,模拟低渗透油藏中的渗流过程,预测油藏动态和评估开发效果。
5. 改造技术:通过改变油藏的物性和渗透性,采用各种改造技术,如酸化、水力压裂、低渗透增产技术等,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总之,低渗透油藏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岩心分析、流体性质测试、渗流实验、数值模拟和改造技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油藏的物性、流体性质、渗流规律和开
发效果进行研究,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
持 在 1.MP , 层参 与生 产 的有效厚 度为 3.m, 40 a油 24 每 米 采 油 指 数 为 0 0 4 t d M Pa m , 算 该 区 2油 . 2 3/ . . 计 组 平 均 单 井 产 能 为 1 . t d, 前 临 7 — 4 井 日 油 10/ 目 5 0
存 在 启 动 压 力 梯 度 。目前 主 要 用 达 西 定 律 来 近 似 处 理 这 些 问题 , 与 真 实 情 况 存 在 着 较 大 误 差 ,影 响 着 这
油 气 藏 的 产 量 和 经 济 效 益 。 因 此 本 文 在 分 析 、 究 大 量 低 渗 岩 心 实验 数 据 的 基 础 上 , 明 了启 动 压 力 梯 研 证 度 及 低 速 非 达 西 渗 流 的 存 在 , 到 了流 体 粘 度 、 层 温 度 对 拟 启 动 压 力 梯 度 的 影 响 规 律 , 分 析 了原 油 得 地 并 粘度 在缝 隙 中的变化 规律 , 以及 渗 流 过 程 中阻 力 系数 与 雷 诺 数 间 的 关 系 , 过 以上 研 究 希 望 能 为 低 渗 透 通
1 . t 单 元 日 油 能 力 4 t 单 元 年 能 力 1 2万 t 3 口 油 3 3, 0, . , 井 在 不 到 一 年 的 生 产 时 间 内 累 油 已 经 超 过 1万 t 取 , 得 了很 好 的 开 发 效 果 。 [ 考文 献 ] 参 [ ] 陈 收 率 1 刘 毕 确 的 方 法 [ ]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 9 6 J. 1 9. E ] 才 汝 成 , 阳 , 焕 泉 . 气 藏 工 程 方 法 与 应 用 2 李 孙 油
1 实 验 方 法 与 流 程
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总结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试方法:1、稳态法2、脉冲衰减法3、周期振荡法一、稳态法测量渗透率1、测试原理根据达西定律Q / S=-k△P/ηL式中;Q 为流量(m3/s);S 为样品横截面积(m2);L为样品长度(m);η为流体黏滞系数(Pa·s);k 为渗透率(m2);ΔP 为样品上、下游的压力差(Pa)。
在岩样的上、下游端施加稳定的压力差ΔP,通过测量流经样品的流量Q 得到渗透率,或者保持恒定的流量Q 而测量上、下游端的压力差ΔP 而得到渗透率。
2、适用条件达西定律定压法测渗透率适用的条件之一是测试介质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需达到稳定状态,对于中高渗岩样来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因而测试时间较短但是对于低渗岩样达西实验装置提供的较小压差达到平衡状态时间长伴随长时间平衡过程带来的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3、实验装备1)定压法石油工业所熟知的达西实验原理即是采用的定压法室内常用定压法测渗透率装置简图2)定流量法定流量法是通过提供稳定流量监测岩样两端压力变化因为高精度压力监测比流量计量更准确因而测量也更精确定流量法测试渗透率装置简图4、优缺点此法对于渗透率大于10×10−3μm²中高渗透率的储层岩石,测试结果较为准确,但是若为了保证精度,对设备装置的要求就很高,并且在测量时需要很长的流速稳定时间。
二、脉冲衰减法1、测试原理及装置图解与常规稳态法渗透率测试原理不同,脉冲衰减法是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理论,通过测试岩样一维非稳态渗流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渗流方程的精确解答和合适的误差控制简化,就可以获得测试岩样的脉冲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方法。
1)瞬态压力脉冲法:瞬态压力脉冲法最早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系数时提出其原理并给出其近似解在测试样两端各有一个封闭的容器,测试时待上下容器和岩样内部压力平衡后,给上端容器一个压力脉冲。
然后上部容器压力将慢慢降低,下部容器压力慢慢增加,监测两端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直至容器内达到新的压力平衡状态。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研究低渗砂岩渗流特征
关键词:岩石物理实验;微观因素;Micro-CT 扫描;孔隙微流动;岩石渗流参数 中图分类号:TE135+ .4 文献标志码:A 犇犗犐:10.3969/j.issn.10011749.2017.04.19
0 前言
我 国 的 低 渗 油 藏 分 布 广 泛 、资 源 丰 富 、开 发 潜 力 巨大[1-2]。低渗储层由于低孔、低 渗、高 孔 隙 结 构 复 杂性等特点,给 岩 石 物 理 实 验 带 来 巨 大 挑 战 。 [3] 为 了提高低渗油藏原 油 采 收 率,急 需 从 微 观 层 面 上 对 岩石物理属性进行研究 。 [4] 传统岩石物理实验(如: 渗流实验[5],压 汞 实 验 及 [6] 核 磁 共 振 实 验 等 [7] ),无 法定量描述岩石微 观 性 质,据 此 建 立 的 很 多 理 论 模 型均是以岩石骨架 和 孔 隙 为 基 础 的 粗 略 模 型,不 能 精准描述孔隙空间 分 布,且 传 统 岩 石 物 理 实 验 具 有 测 试 周 期 长 ,数 据 结 果 误 差 大 、岩 心 重 复 实 验 次 数 低 等弊端 。 [8] 随着 高 分 辨 率 Micro-CT 扫 描 技 术 及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的 高 速 发 展,基 于 数 字 岩 心 及 模 拟算法的数字岩石 物 理 技 术,不 仅 能 三 维 可 视 化 岩 石 微 观 结 构 且 能 定 量 表 征 孔 隙 结 构 参 数 ,更 能 快 速 、
第 39 卷 第 4 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Vol.39 No.42源自17 年 7 月COMPUTING TECHNIQUES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EXPLORATION
Jul.2017
文 章 编 号 :10011749(2017)04057306
《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
《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工程和地质学领域,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低渗透性指的是地下岩石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导致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表现出非线性的特性。
这种非线性渗流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石油开采效率、优化采油策略以及保护地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的相关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二、低渗透非线性渗流的基本概念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是指在低渗透性岩石中,流体(如油、气、水等)的流动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的现象。
这种非线性特性主要由岩石的物理性质、流体性质以及流速等因素共同决定。
低渗透性岩石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导致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渗流规律。
三、研究方法针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的研究,可以采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模拟地下岩石中流体的流动过程,观察其非线性渗流规律。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进行理论分析,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四、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流体在低渗透性岩石中的流动过程,以及其非线性渗流规律。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流体性质以及流速等因素,观察其对非线性渗流规律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五、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进行理论分析。
在理论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岩石的物理性质、流体性质以及流速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方程,以描述流体在低渗透性岩石中的非线性渗流规律。
此外,还需要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六、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规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低渗透性岩石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导致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表现出非线性的特性。
低渗透砂岩油层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摘 要: 选取 1 块不同渗透率的低渗透岩心进行 室内单相渗流 实验。对 实验数据进行 回归分析 , O 获 得 了低 渗透岩 心 的启 动压 力梯 度 与流度 的关 系式 。根 据 所得 到 的关 系式 , 制 了低 渗 透 油 田渗 流 流 绘 态判 断 图版 。通过 流态判 断 图版 可以确 定流体在低 渗透 岩 心 中的流 态 , 为合 理 开发低 渗透 油 田提供
度( p/ )其确定方法很多, A i , 在此采用斜率法 , 即当非 线性 渗流段 的斜率 与线 性段 的 斜率 相 等时 对应 的 压力 梯度 值就是临 界驱 替压力梯 度 。将 实验数据进行 处理 , 就 可 以非常 容易地得 到每块 岩心对 应的临界 压力梯度 。 分别对 初始启 动压 力梯 度 和 临界 压力 梯 度与 流 度 进行 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初始启动压力梯度( p/ ) A ol 与 流度 ( u 之 间满足 对数 关 系 , K/ ) 临界 压力 梯 度 ( p/ △ I )
n
UX
v 一一 ( 一G0 “ ( o ) ) G ≤
() 1
根据 () , 以得 到 考虑 启 动压 力 梯度后 一 维 达 1式 可 西 定律 的修 正式 :
Q一 ( 一Go n )
£ l
() 2
故 当 Q 为 0时 的驱 替 压 力 梯 度 A / I p A 即为所 要 求 的启动压 力梯度 。对式 () 2两边取 常用对 数 , 则有
I
“
是低渗透油藏 中的流体渗流不再遵循达西定律, 给油田 的开 发计算带 来 了困难 。要开 发好低 渗透 油 田, 首先 应 正确 认识其储 层特征 和渗流规 律 , 地进行 渗流力 学 正确 计算 , 确定合 理 的开发 方案[ 。 1 ] 本文通过 大量 的室 内实验 , 研究 了低渗 透储层渗 流 规律 , 建立 了基 本运 动方 程 ; 采用 数 学方 法 精确 求 得 非 线性渗流的初始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压力梯度 , 给出了 低渗 透油藏非 达西渗 流流态判 断 图版 。 l 室 内试验研 究 () 1试验岩心及流体: 试验所选 1 块岩心的气测渗 O 透率 均在 1 O× 1 - 03 m 以下 , 隙 度 8 5 ~ 孔 .6 1. 8 , 35 属于低渗透岩心; 试验用流体采用模拟油和地 层水 , 试验时模拟实际地层温度。 () 2试验方法 : ①将清 洗、 干燥 、 测过 的储层 岩心抽 气 空( 加压) 饱和模拟地层水 , 油驱水至束缚水状态 , 实验过程 参考标准 S / 38 20 及 S / 53-19 Y T55- 02 Y T 36 97有关试验 方法; ②采用恒压驱替方法进行单相渗流试验。从高压到 低压逐步测量稳定点 的压力和渗流速度 , 验时保持 围压 试 与进 口压力差值恒定 (.MP)为 了避免岩心发生应力敏 15 a, 感性 , 选取最高压力为 25 a .MP。 2 低渗 透油藏 启动压 力梯度 的确 定 从低 渗透岩 心单相渗 特征流 曲线可 以看 出 , 由于启 动压力梯 度的存在 , 使得 “ 压差 一流量 ” 系是一 条不通 关 过原点 的曲线 , 而且 曲线 汇聚 于 坐标 原点 附 近 , 果用 如 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 很难准确求取每块岩心启动压力 梯度 的大小 。要 想准确求得 启动压 力梯 度的大 小 , 有必 要对实验数据做进一步处理。 采 用如 () 1式的幂指 数形式对低 渗 透岩心低 速非线
基于数字岩心的低渗透储层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C h i n a;2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D e p a r t m e l l t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Ⅲ e n t ,W u h a n .H u b e i 4 3 0 1 0 0 ,C h , i l a )
Ab s t r a c t : Re s e a r c h o n u l i e r o s t ‘ o p i t p e r t ・ o l a t i o n me e h a u i s m i n p m’ P s b a s e d o n d i g i t a l t - t I l i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i f n e
r e s e r v o i r d e s c r i p t i on. a nt i i s a l s o t h e i ne v i t a b l e c ho k - e t o i mp r o v e t h e o i l r e ( o v e r y u n t he mi t r o s c a l e .I n o r d e r t o c h a r a c t e r — i z e t h e mi c r o p o r e s p a c e s t r u e t t l r e o f t h e l o w p e r me a b i l i t y r e s e l wo i r i n d e t a i l .r e a l i z e l h e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o f di g i t a l c o r e t h a t r e— b u i l t b y CT s c a n n i n g me t h o d a n t i a dv a n c e d v i s u a l i z a t i on s o twa f r e Av i z o,t h e p o r o s i t y,po r e s i z e a l l d p o s i t i o n,p o r e "s p a c e a r —
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
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Ξ冯 俊,王尤富,崔小飞,刘 宁,刘 勤(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对西峰油田长8储层岩石进行油水单相渗流实验,绘制了表示流速与压力梯度关系的渗流曲线。
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压力梯度较小时,长8油层的渗流为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线性渗流,压力梯度增大到某一值后,渗流为线性渗流。
关键词:渗流特征;启动压力;相对渗透率;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20—0137—03 油田为了增产、稳产,越来越多的低渗油层被开发。
低渗油层的开发经常遇到注水压力高,采不出油的情况。
生产实践表明,低渗储层的渗流规律与中高渗储层有着显著的不同。
针对西峰油田长8超低渗储层岩心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低渗储层的渗流规律,可为低渗透油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储层的基本特征西峰油田长8油层以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油层填隙物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和硅质。
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等。
单井平均孔隙度为7.1%~13.3%,平均为9.96%;大于10.0%的范围,主要沿河道分布。
孔隙类图7 滨里海盆地盐岩层覆盖全区图 盐岩活动对盐下地层的改造表现为沿着板状盐体底部的剪切作用会引起下伏沉积层的明显变形,形成大型背斜构造。
4 结论滨里海盆地广泛发育下二叠统上部的孔谷组盐岩层,胜利油田勘探区块乌拉尔-伏尔加和科尔占-尤阿里区块内盐岩层也相当发育。
该盆地盐岩活动的诱发因素为盐上地层的差异负荷作用,盐岩活动期次复杂,其活动对盆地的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
在含盐油气盆地中,盐岩在油气的生成一直到最后的保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盐下具有形成大型油气藏的有利条件,但盐岩对盐下层系的屏蔽使得盐下的研究存在较大难度,盐下储层的评价成为我们找寻油气藏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1] Ge and J ackson,Physica l m odeling ofst ructures fo r m ed by salt w ithdra w a l:I m p licat ions fo r defo r m a t i on caused by sa lt disso lu tion,AA P G V.82,N.2,p 228~250,1998.[2] M ullican,W.F .Subsidence and co llap se atTexas sa lt dom e s,1988.[3] 唐祥华.含盐盆地油气资源远景分析.中国地质,1998,(10).[4] 宋明雁,李莉.世界含盐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其勘探经验.世界石油工业,1998,(5).[5] 马新华,华爱刚,李景明等.含盐油气盆地.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731 2010年第20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Ξ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冯俊(),男,湖北仙桃人,长江大学在读硕士,从事储层保护方面的研究。
《低渗透油田注气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油田注气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油田开发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领域。
然而,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生产过程而言,传统采油方式面临许多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注气驱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过程中。
本文将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气驱油实验及其渗流机理进行研究,为实际开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采用低渗透油田岩心样品、注气设备、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
其中,岩心样品应具备与实际油田相似的地质特性。
2. 实验过程本实验分为以下步骤:(1)制备低渗透油田岩心模型;(2)在岩心模型中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3)记录注气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及流量变化;(4)对注气驱油过程进行可视化观察,以便研究渗流机理。
三、注气驱油实验结果分析1. 压力变化分析注气过程中,随着气体在岩心模型中渗透和扩散,岩心内部的压力逐渐上升。
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反映出注气过程中的阻力、渗透速率以及注气效率等信息。
通过对压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气体在低渗透油田中的流动情况及渗流规律。
2. 流量变化分析在注气过程中,通过流量计可以实时监测气体流量。
随着注气过程的进行,气体流量逐渐发生变化。
分析流量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注气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及渗流机理。
3. 渗流机理研究通过可视化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注气驱油过程中的渗流机理。
在低渗透油田中,气体主要通过扩散和渗透作用进入岩心内部,推动油流向生产井方向移动。
此外,气体还能降低油相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采收率。
四、渗流机理探讨1.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在注气驱油过程中,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是相互影响的。
扩散作用使得气体能够均匀地进入岩心内部,而渗透作用则使得气体能够在岩心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
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驱油效果和采收率。
2. 粘度降低的影响注入的气体可以降低油相的粘度,使原本难以流动的油相变得更加易于流动。
特低渗透岩心单相渗流实验研究
测 渗透 率 。 () 2 2组 岩心 抽 空 , 别 饱 和 实 验 用 水 和 实 验 分
用油。
() 3 连接实验装置 , 在恒温条件 下(5 ) 4  ̄ 测定 C
单 相水 或 油流 动 稳定 后 的压 差 和流量 。
13 实验 结果 及讨 论 . .
第 1 岩 心 的实 验 结 果 见表 1第 2组 岩 心 的 组 ,
实验 结 果见 表 2 。
()所 有 烘 干 的 岩 心 首 先 用 空 气 i 定 单 相 气 1 贝 0
表 1 气 测、 测 岩心基本参数 水
定 的渗流环境条件下 , 具有结构的流体呈现出 2 个 屈 服值 , 3种流 变状 态 。第 1 是 体 系 开始 流 动 的 个 压力梯度 , 它对应体系的静屈服值 ( 静剪切力) 。
第 2个 是 开 始线 性 流 动 的压 力梯 度 G , 对应 于 它
低渗透油藏中, 孔隙喉道微 细 , 油藏流体与多孔介 质存在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 诱发孔 隙结构特征发
渗流时 , 存在非线性段。当压力梯度超过某一定值 后 , 流 曲线 变 为 直 线 ( 1 。 由 图 1 知 , 体 渗 图 ) 可 流
通 过低 渗 岩心 的 渗 流 特 征 显示 出 弹 一塑性 。在 给
就 中高渗透油藏体相流体来说 , 绝对渗透率的
测定值 , 与所 采 用 的单相 流 体关 系不 大 。但 是 在 特
岩 心进行 了室 内实验 , 实了特低渗透岩心单相 流体渗 流 的启动压 力和渗 透率 降低 幅度与 所 证
用流体性 质有关 , 启动 压力增大幅度随 气测渗透 率减 小而增加 , 渗透率 降低 幅度随着 气测渗 透
率 的 降低 而 增 大 。
低渗火山岩气藏衰竭开采拟稳态渗流实验
低渗火 山岩气藏一般采用衰竭式开采 ,对于无 分别设定为 1 5 和4 5 m L / m i n 。 外来能力供给的气驱气藏 ,当压力波传播到边界之 后, 储层在很长一段时问内都处于拟稳定渗流状态 。 3 . 1 渗 流特 征 及渗 流规 律分 析 拟稳 态 渗流 过 程 的实验 模拟 研 究 可 以直 观 揭示 出储 在模 拟定 容 封 闭气藏 衰竭 开 采过 程 中 ,渗 透 率 层压 力 变化 的规 律 ,对 于理 论 研究 和数 值计 算 都具 已经 不能 再用 常 规稳 态气 测渗 透率 计算 公 式进 行计 有指 导作 用 ,然 而一 般 的室 内研 究 大都 局 限于稳 态 算 。岩样一端定流量采气 ,另一端封闭,假设实验 渗流 过程 。本文 选取 了克拉 美 丽气 田滴 西地 区代 表 岩样为均质岩样且渗透率不发生变化 ,内部流动为 性岩样 ,通过室 内拟稳态渗流模拟实验 ,研究低渗 等温线性渗流 。则可得出非稳态渗流的气测渗透率 火山岩气藏衰竭式开采过程 中的渗流规律 ,并结合 计 算公 式 为 理论模 型推 导 了拟稳 态 渗流 过程 中渗透 率 的计算 公
出 ,以模拟气藏定流量衰竭生产过程 。实验 中,压 描未见裂缝及微裂缝 ,仅见少量气孔 ,这就决定了 力 、流量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 系统 自动记录,压力 该 岩样 应 力敏 感性 不会 很 强 。从恒 速 压汞结 果 可 以 记 录精度 为 0 . O 1 M P a ,流 量测量精 度为测量 范 围 看 出 ,岩样 喉道半径一般大于 0 . 3 m,主要 喉道 的± 0 . 5 %。出 口使用质量流量控制计 自动控制流 半径在 0 . 6 I J , m左右 ,正好和氮气分子平均 自由程 速 ,对实验样品进行两次衰竭开采模拟 ,出口流量 在一个数量级的范围之 内,故滑脱效应明显。
特低渗透岩心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验 得 到的相对 渗透率 数据 而求得 平 均相对 油水 相对 渗透率 曲线 , 曲线 中油 水 相对 渗 透 率 比值 与 含水 饱 和度呈较 好 的指数相 关 , 即 :
文献 困提 出的标 准 化 方法 , 再 对标 准 化 曲线 进行 回
熊
健等. 特低渗透岩 心相对渗 透率实验研究
会 一 e气 一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重 大 油 气 专 项 ( 2008 ZX0 50 13 一02 一02 )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1 年
第3期
始上 升快 , 在含水 饱 和度增 加 的后 期 ,水 相相 对渗透 率增 加越来 越快 2 ( ) 直 线型 ( 图 2 ) 水 相 的相 对 渗 透率 曲 线 的变
:
20 30 0 4 50 0 6 70 80 90
含水饱 和度,% 图3 油 水 平 均 相 对 渗 透 率 曲线
凡 与 X 邝 S, 的关 系模式 油水相 对渗透 率 比值 与油 藏 的含水 上升 率密 切 油水相 对渗 透率 比值 与含水饱 和 度 的关系模 根据 实
式反 映不 同沉 积储层 孔 隙结构 的渗 流特 征
1 15 4 m g/ L
表 1
序号
3 7 6 2 3 4 2
(45 口 ) 下用 非 稳 态 方 法 测 定 C
根 据测 定 的实 验 数
据 , 水相 相对渗 透率 曲线 形态可 分为 两类 : 直线 型 和
岩 心 基本 数据
上 凹型
岩心 长度/m
5 . 86 5 4 . 5 15 7 . 12 1 5. 534 5. 073
CO 3型 , 总 矿化度 为 5 26 6 mg/ L , 其 中 K 十+ N a 为 + 1 67 0 m g/ L , C: 2 为 118 m g/ L , Mg 十 为 37 mg / L , 50 不 2为 Z O3 Om g / L , H CO: 为 2 5 7 mg / L , CI一为
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
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Ξ胡庆贺,姜汉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摘 要: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其渗流规律表现出对达西定律的偏离,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目前主要用达西定律来近似处理这些问题,这与真实情况存在着较大误差,影响着油气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大量低渗岩心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证明了启动压力梯度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存在,得到了流体粘度、地层温度对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原油粘度在缝隙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渗流过程中阻力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为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启动压力梯度;流体粘度;地层温度;雷诺数 中图分类号:T E 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11—0110—031 实验方法与流程实验所用岩心为人造岩心和来自大庆油田的天然岩心,气测渗透率范围为0.5~10×10-3Λm 2,岩石颗粒表面润湿性为水湿,岩心表面无微裂缝存在,实验所用渗流流体均为实验室配制。
实验主要仪器、仪表包括Q u izixSC -1010高精度柱塞泵(精度为0.0004m l m in )、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恒温系统、岩心夹持器等;岩心夹持器和驱替泵均为Q u izix 公司生产,实验温度设为25℃,其实验流程见图1所示。
图1 实验流程图持在14.0M Pa ,油层参与生产的有效厚度为32.4m ,每米采油指数为0.0243t d .M Pa .m ,计算该区2油组平均单井产能为11.0t d ,目前临75-40井日油已降到7.3t ,考虑到老井递减较快的影响,单井产能取10.0t d。
51412 注水量的确定:根据米吸水指数为0.5339m 3 d .M Pa .m ,注水启动压力取15M Pa ,井口压力取22.0M Pa ,静水柱压力取26.0M Pa ,计算出本区注水压差为4.7M Pa ,有效注水厚度取324m ,据水井日注水量计算公式:Q 注=J w ×H ×(P 井口+P 静水柱-P 地层-P 启-P 井筒摩阻)计算理论单井最大日注能力为81.3m 3 d 左右。
低渗透介质渗透性试验研究
第27卷 第2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7 No.22008年2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b.,2008收稿日期:2007–06–11;修回日期:2007–08–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434050,50539050,90510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579087);中国科学院重大装备研制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陈卫忠(1968–),男,博士,1990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wzchen@低渗透介质渗透性试验研究陈卫忠,杨建平,伍国军,谭贤君,贾善坡,戴永浩,于洪丹(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摘要:在核废料地下处置、能源地下储存和深埋地下工程中,低渗透率岩石的渗透性测试是难点问题。
通过研制的低渗透率岩石渗透仪,在氮气形成稳态渗流的条件下,对锦屏大理岩进行渗透特性研究。
比较气体渗流偏微分方程中考虑气体Klinkenberg 效应的渗透率精确解和通过拟压力法得到的渗透率解,表明渗流偏微分方程中考虑气体Klinkenberg 效应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和试验数据处理结果上更为优越。
研究结果表明:(1) 低渗透率岩石渗透仪稳定、误差小,可以进行致密岩石的低渗透率测定;(2) Klinkenberg 效应对低渗透率岩石的气体渗透影响显著,考虑Klinkenberg 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气体渗透;(3) 锦屏大理岩的渗透率为10-20 m 2左右。
关键词:岩石力学;稳态渗流;Klinkenberg 效应;渗透率中图分类号:TU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02–236–08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MEABILITY IN LOW PERMEABILITYMEDIACHEN Weizhong ,YANG Jianping ,WU Guojun ,TAN Xianjun ,JIA Shanpo ,DAI Yonghao ,YU Hongd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1,China )Abstract :It is a hot issue to study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rocks with low permeability(≤10-16 m 2) in geological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 ,underground gas and oil storage tanks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cavern group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low permeability test equipment ,gas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ypical Jinping marbles are studied under steady flow of nitrogen. Als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flow through marble is performed.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pseudo pressure method and an exact method by considering Klinkenberg effect in gas transportation equation. Fitting results using the exact method show better agreement with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and the transport parameters gained are more convincible. Numerical study and test results both show that :(1) low permeability test equipment can be used to study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dense rock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stress conditions ;(2)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Klinkenberg effect in the study of gas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dense rocks ,and the results from numerical study considering Klinkenberg effects agreevery well with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nd (3) intrinsic permeability of Jinping marble is about 10-20 m 2. 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steady flow ;Klinkenberg effect ;permeability1 引 言测定渗透率的方法可以归分为两类:一是非稳态法;二是稳态法。
低渗透岩心渗吸实验研究
低渗透岩心渗吸实验研究周凤军;陈文明【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09(002)001【摘要】一般低渗透储层只有存在大量的天然裂缝才能经济有效的进行开发。
由于毛管力的作用,油从岩心基质自发渗吸到裂缝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采出机制。
因此,在评价低渗透油藏石油采收率时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采用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天然岩心,进行自发渗吸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0.1~1.0)×10-3μm。
级别的岩心,渗吸采收率在11%~12%之间;渗透率(2~4)×10-3μm2级别的岩心,渗吸采收率在14%~18%之间。
同一块岩心不同渗吸液对比实验表明,活性水因降低了界面张力而显著提高的石油采收率,增幅可达10%。
【总页数】3页(P54-56)【作者】周凤军;陈文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试采一厂,江苏江都2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5【相关文献】1.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 [J], 李爱芬;凡田友;赵琳2.低渗透岩心自然渗吸实验新方法 [J], 钟家峻;杨小军;陈燕虎;唐海;吕栋梁;张媛3.致密岩心带压渗吸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J], 江昀;许国庆;石阳;曾星航;王天一4.致密岩心带压渗吸规律实验研究 [J], 江昀;许国庆;石阳;余玥;王天一;曾星航;郑伟5.低渗透油藏动态渗吸机理实验研究及数字岩心模拟 [J], 王云龙;胡淳竣;刘淑霞;王长权;张海霞;许诗婧;梅冬;王晨晨;喻高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渗流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渗流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低渗透砂岩油藏是一种油气资源量较大但开发难度较大的油气藏类型。
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稠度高等特点使得这种油藏开发成本高,而
且开采效率低下。
因此,深入研究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对
于有效开采和管理这种油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渗流规律的研究,探究油藏
的储集特征、流体特性、渗透性影响因素等方面,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
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低渗透砂岩油藏储集特征分析:分析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岩石特征、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探究其对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
2. 低渗透砂岩油藏流体特性分析:分析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物性参数,探究不同参数对流体渗透性的影响。
3. 渗透性影响因素分析:探究渗透性因素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仿真模拟研究。
4. 实验研究:借鉴现有的实验方法,开展相应实验,验证理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方法。
通过对已
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建立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理论
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和实验验证。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揭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深入探究油
藏的储集特征、流体特性、渗透性影响因素等方面,为低渗透砂岩油藏
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提供具体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Ξ胡庆贺,姜汉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摘 要: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其渗流规律表现出对达西定律的偏离,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目前主要用达西定律来近似处理这些问题,这与真实情况存在着较大误差,影响着油气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大量低渗岩心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证明了启动压力梯度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存在,得到了流体粘度、地层温度对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原油粘度在缝隙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渗流过程中阻力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为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启动压力梯度;流体粘度;地层温度;雷诺数 中图分类号:T E 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11—0110—031 实验方法与流程实验所用岩心为人造岩心和来自大庆油田的天然岩心,气测渗透率范围为0.5~10×10-3Λm 2,岩石颗粒表面润湿性为水湿,岩心表面无微裂缝存在,实验所用渗流流体均为实验室配制。
实验主要仪器、仪表包括Q u izixSC -1010高精度柱塞泵(精度为0.0004m l m in )、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恒温系统、岩心夹持器等;岩心夹持器和驱替泵均为Q u izix 公司生产,实验温度设为25℃,其实验流程见图1所示。
图1 实验流程图持在14.0M Pa ,油层参与生产的有效厚度为32.4m ,每米采油指数为0.0243t d .M Pa .m ,计算该区2油组平均单井产能为11.0t d ,目前临75-40井日油已降到7.3t ,考虑到老井递减较快的影响,单井产能取10.0t d。
51412 注水量的确定:根据米吸水指数为0.5339m 3 d .M Pa .m ,注水启动压力取15M Pa ,井口压力取22.0M Pa ,静水柱压力取26.0M Pa ,计算出本区注水压差为4.7M Pa ,有效注水厚度取324m ,据水井日注水量计算公式:Q 注=J w ×H ×(P 井口+P 静水柱-P 地层-P 启-P 井筒摩阻)计算理论单井最大日注能力为81.3m 3 d 左右。
6 综合研究成果通过对临75-40断块区的综合研究,最终该区3个断块共动用含油面积0.23km 2,地质储量35万t ,部署油井3口,水井2口,规划单井日油能力10t ,单元日油能力30t ,单元年能力0.9万t ;完钻后5口新井电测解释油层142m ,油水同层115m ,投产初期3口油井平均单井日油能力18t ,单元日油能力54t ,单元年能力达到1.6万t :目前油井平均单井日油能力13.3t ,单元日油能力40t ,单元年能力1.2万t ,3口油井在不到一年的生产时间内累油已经超过1万t ,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1] 陈元千,刘雨芬,毕海滨.确定水驱砂岩采收率的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 才汝成,李阳,孙焕泉.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M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年第11期 Ξ收稿日期:2010-2-14作者简介:胡庆贺(1984—),男(汉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研究。
2 实验结果分析2.1 低渗透岩心渗流实验曲线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渗岩心,在低速渗流阶段,即驱动压力梯度很小时,渗流曲线出现非线性特征,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加,曲线逐渐向线性过渡,最后出现线性段。
渗透率越小,非达西现象越明显。
图2为所选取的三条渗流曲线,从曲线上可以明显看出低渗透岩心低速渗流时的非线性特征。
图2 3%KCL 盐水渗流曲线2.2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粘度的变化规律渗流曲线呈现非线性形态和不经过坐标原点是非达西渗流的主要特征[1]。
岩石的渗透率表征的是流动介质的特征,在达西定律中表现为一定值,因此变化[3,4]。
从所做的实验中选出三块岩心,比较粘度对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渗流曲线均为上凹形。
当渗透率相同时拟启动压力随粘度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率越小,曲线的非线性越明显,即粘度的影响越明显;启动压力梯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
图4为缝隙中原油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当t =0时,粘度为体相原油的粘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粘度的平衡值为缝隙中原油的平均粘度,它总是大于体相原油的粘度,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靠近孔隙壁面的边界流体开始流动,从而使得流体的粘度有所增加;由图中还可以看到,同一粘度的体相原油在不同大小的缝隙中有不同的粘度,缝隙越小,粘度越大。
图3 拟启动压力梯度与粘度的关系图4 缝隙中原油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3 温度对3%KCL 盐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在渗透率为1.034×10-3Λm 2天然岩心上比较了温度对3%盐水渗流规律的影响。
岩心长5.98c m ,直径为2.5c m ,孔隙度为0.1369,做了三种温度(25℃,65℃,95℃)的实验,实验结果见图5。
图5 温度对3%KCL 渗流速度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渗流曲线越接近于直线,拟启动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其根本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导致粘度减小。
2.4 渗流过程中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规律为研究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基本规律,需要对各种实验条件下所取得的实验数据按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流动参数间的规律性联系。
对于岩心中流体的渗流,流动将由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流体密度、流体粘度、速度、压力梯度等相关参数决定,根据流体力学理论中粘度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数相似定律可知,流动的阻力系数f 是雷诺数R e 的单变量函数[5],即:f =F (R e )(1)采用以下计算公式[6]进行数据整理,得:F 1=k Υ(∃P L -∃P 0 L )Θv2-1-kk c(2)R e =k ΥΘΤΛ(3)式中:F 1——粘滞阻力系数;K ——渗透率,10-3Λm 2;Ke ——视渗透率,10-3Λm 2;v ——渗流速度,c m m in ;111 2010年第11期 胡庆贺等 低渗透岩心渗流力学实验研究∃p 0 L ——启动压力梯度,M Pa c m ;Υ——孔隙度,%;Θ——流体密度,g c m 3;Λ——流体粘度,m Pa ・s 。
(2)式中,第一项表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粘滞阻力项,后面一项借助于视渗透率来表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附加阻力;雷诺数R e 表示惯性力与粘滞阻力的综合作用。
通过对实验中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渗流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雷诺数的关系曲线(见图6)。
图6 渗流过程中阻力系数f -雷诺数R e 关系曲线从图6可以看出,曲线大体可分成三段,首先是当速度非常小时(趋于静止不动),直线的斜率为-2(这里称斜率为-2的直线段区域为超低速区,外界动力不足以驱动流体流动,流体基本出去静止状态);然后是曲线,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低速区);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大,达到亚临界雷诺数,变为斜率为-1的直线(达西流区)。
3 结论311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渗岩心,在低速渗流阶段,即驱动压力梯度很小时,渗流曲线出现非线性特征,渗透率越小,非达西现象越明显,即证明了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现象;312 渗流曲线的非线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流体粘度的变化。
粘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均为上凹形,当渗透率相同时拟启动压力随粘度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率越小,曲线的非线性越明显,即粘度的影响越明显;启动压力梯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313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靠近孔隙壁面的边界流体开始流动,从而使缝隙中原油的平均粘度总是大于体相原油的粘度;同时还可以得到同一粘度的体相原油在不同大小的缝隙中有不同的粘度,缝隙越小,粘度越大;314 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导致粘度减小,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渗流曲线越接近于直线,拟启动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15 渗流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雷诺数的关系曲线曲线大体可分成三段,分别为超低速区、低速区和达西渗流区。
[参考文献][1] 闫庆来,何秋轩,任晓娟等.低渗透油层中单相液体渗流特征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0,5(6):1~6.[2] 吴景春,袁满,张继成等.大庆东部低渗透油藏单相流体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23(2):82~84.[3] M iller R J ,L ow P F .T h resho ld G rad ien t fo rW a ter F l ow in C lay Syste m s [J ].So il Sci SocAm P roc ,1963,27(6):605.[4] 刘建军.低渗透岩石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J ].岩石论理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5] 王道成.低速非达西流临界雷诺数实验研究[J ].新疆石油质,2006,27(3):332~333.[6] Coop er J .N on -da rcy fl ow exp eri m en ts inan iso trop ic po rou s m ed ia [A ].SPE 49224,1998.An Exper i m en t a l Study on Flu i d M echan i cs i n Porous M ed i u m of T i ght RockH U Q ing -he ,J IA N G H an -qiao(M O E Key L abo ra to ry of Petro leum Eng ineering ,Ch ina U n iversity of Petro leum ,B eijing ,102249)Abstract :Fo r the l ow -p er m eab ility reservo ir ,the fl ow cha racteristics show ed devia ti on from D a rcy’s law ,m a in ly cha racterized by the sta rting p ressu re g rad ien t ;Cu rren tly ,D a rcy’s law is m a in ly u sed to ap 2p rox i m a te add ress these issues ,w h ich is the rea l situa ti on there is a b ig erro rs ,affecting o il and ga s reser 2vo ir p roducti on and econom ic benefits.T herefo re ,th is a rticle ana lysis to study a la rge num ber of l ow -p er 2m eab ility co res on the ba sis of exp eri m en ta l da ta p roved tha t l ow sta rt -up p ressu re g rad ien t ,and ob ta ined the regu la r p a ttern tha t had been flu id visco sity ,fo r m a ti on of te m p era tu re on the i m p act of the law of the sta rting p ressu re g rad ien t ,ana lyzed the d isci p line tha t visco sity of crude o il changed in the gap ,and the fl ow resistance coefficien t and R eyno ld s num ber du ring the in ter -rela ti on sh i p s ;T h rough the above study tha t hop e to p rovide l ow -p er m eab ility o il and ga s field s to p rovide a theo retica l ba sis fo r efficien t devel op 2m en t .Key words :L ow -p er m eab ility O il and Ga s R eservo ir ;Sta rting P ressu re G rad ien t ;F lu id V isco sity ;Stra ta T e m p era tu re ;R eyno ld s N um ber21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年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