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与干预措施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下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处方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年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药学部、感染控制管理科和检验科作为抗菌药物管理日常监测工作的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1.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用量实施动态监测,每月对医院各科室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每月公布一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量前10名医师和前3名科室进行排名,并对其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公示。

药学部每月监测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率、三联药物使用情况,并报告管理小组。

2.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科每月检查各科室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临床各级医师按病情需要及早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计入科室绩效考核。

每半年公布一次医院耐药菌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每月统计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合理性,并报告管理小组。

3.检验科负责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每年总结分析病原耐药性监测数据并在院网公示,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临床各科室。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考虑经验性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最新版 门诊 使用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最新版 门诊 使用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最新版门诊使用率随着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和滥用问题的日益凸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和公众健康,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而在门诊环境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尤为复杂,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最新版在门诊中的使用率情况。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最新版的重要性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多种问题,如耐药菌株的产生、药物副作用的增加等。

因此,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医疗安全、延长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最新版的管理制度更加精细、科学,能够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2. 门诊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使用率分析在门诊环境中,患者数量众多,病情种类复杂,医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相对较高。

根据最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门诊医生需要经过规范的处方流程、严格的用药指南和评估才能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通过对多家门诊医疗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最新版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使用率普遍较高,约为80%以上。

3. 如何进一步提高门诊中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使用率虽然门诊中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使用率已经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制度的使用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制定更加具体、实用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指南,为医生提供更明确的规范化用药建议;•完善信息化系统,在处方环节设置抗菌药物使用提醒和审核机制,避免滥用的发生;•加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处方点评-精选文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处方点评-精选文档

15.5.4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C】1.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
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
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有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
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的制度与
程序。

【B】符合“C”,并对抗菌药物购用有专项监督。 【A】符合“B”,并根据监督结果,分析、改进工 作,无违规购用。
各类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管理。
2.对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常规监控 和有效管理,并有月报告制度。

【B】符合“C”,并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A】符合“B”,并“围术期预防感染”规范,符合指导
原则等要求。
15.5 医师、药师、护理人员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 制。(★重点)
2.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4次/年。 3.有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监测与评价制 度。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B】符合“C”,并 1.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 。 2.参加地区或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 耐药监测网。 3.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 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15.5.2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 情况。

【C】1.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 理制度”,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程序,实行责任制管理。 2.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能够提 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

门诊五日抗菌药物输液处方分析及思考(药讯)

门诊五日抗菌药物输液处方分析及思考(药讯)
四、讨论
1,抗菌药物不适宜处方出现的原因与对策
从上文可见,在医院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专项点评中,一天需多次使用的常规药品用量用法不能按说明书要求执行,这也是基层医院门诊输液中共有的不良现象,相关问题在文献中少有报道,像上述头孢呋辛、头孢西丁、阿莫西林类 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超剂量而一天一次,这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经过与医师的了解,社会认同一天多次输液患者不便,繁锁医嘱难以执行,在要快要省要方便的经济时代,单次超剂量、两次成一次就成为违背科学的新常规,十年前少有的药品用法不当现象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医疗新常态。我医院两年之中多次宣讲及在《药讯》上多次提示,也只有好的苗头显现,未有较好的改观。本文认为医疗行业应公开调研相关实情,进行强有力的行政干预。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2012年4月19日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41.9%,2012年四季度抽查三天共有抗菌药物处方1953张、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只有521张、占比为26.7%,2013年第三季度口服类抗菌药物占比为50.7%,上表口服类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45.2%,可见医院门诊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过半且不稳定,该条款落实及监管上仍为空白,门诊输液仍是常用医疗手段,尤其是常用的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较好情况下静脉输液仍占较大比重。
10,潘某、女、52岁、门诊号20147681962,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钠8百万U、0.9%氯化钠250毫升、静滴、一天一次,某医师(初级)。
点评:一天一次用法不当。
点评参考
【注射用青霉素钠说明书】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成人静脉滴注,一日200万U-2000万U,分2-4次给药。
上述10种抗菌药物输液处方中不能按说明书一天二次及二次以上用法的有9种,伴随着单次超剂量的有6种,我医院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普遍(2013年上半年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4/13/1)、初级医师易越权使用的有5种,适应症不宜的有3种,溶媒使用不当的有1种,这些药品的不适宜处方都有违医疗常规。

2019年门诊处方使用情况及其用药合理性分析

2019年门诊处方使用情况及其用药合理性分析

价,如给药途径、药物选择、配伍禁忌等,找出存在或潜在用药 问题,制定相关改进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过 程〔2,3〕。
《处方管理方法》指出,需对处方进行规范、标准、严格化管理
以提升医疗质量,其对于处方的点评、书写、审核等均提出高 要求〔4〕。为此,本研究就我院 2019年接收的 1236张门诊处
方展开分析。过程如下。
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33No62021
术后切口感染率,反而增加感染机会,诱发细菌耐药的产生, 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另外,如何控制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时 机,可能与护士执行医嘱的时间有关 。 〔12〕 对此,临床医生和 护士都应该提高对术前预防用药和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的正 确认识,并重视术前给药时机和预防用药疗程。 36 用法用量 在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或给药次 数不当占 302%,主要表现为单次用药剂量偏大(如头孢唑 林 3g、头孢呋辛 3g)。2009年卫生部 38号文件规定:头孢唑 林的单次剂量为 1~2g,头孢呋辛为 15g。大剂量或超剂量 情况下容易出现 ADR,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等特殊人群。局部或口服使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感染无明 确的预防效果,建议首选静脉给药。临床医生需严格按照规 定,个体化给药,以确保达到更好的用药效果。 37 联合用药和更换药品不当 预防用药时,建议首选单一 抗菌药物,防止不必要的联合。如患者受到严重感染且尚未 查明病原体,其中包括严重的免疫缺陷感染时,可联合用药, 但不推荐使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在联用多种抗菌药物 时,须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组合方案,真正做到协同效应, 提高疗效。另外,在无明确换药指征下随意更换抗菌药物,容 易缺乏抗菌药物应用连续性,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选择合 适的抗菌药物、适当的用药疗程即可达到预防用药的目的,无 充分理由不建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所以,我院骨科医生需 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 低 ADR和细菌耐药性。 4 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规定,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由医务科、感染科、药剂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医务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药剂科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第六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价、干预及整改管理制度,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监测与评价第七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定期收集、整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监测与评价。

第八条监测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用药适应症、用药时间、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第九条评价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细菌耐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第十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第四章干预与整改第十一条对监测评价中发现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一)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提醒、教育,情节严重的,应暂停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二)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应限制其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和数量。

(三)对存在细菌耐药问题的抗菌药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限制使用、停用等。

第十二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定期组织整改,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从我院2013 年7 月至2015 年5 月门急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00 张,共计11500张。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以及《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255 张,其中适应症不适宜、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等比较常见,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43.5%、25.5%、23.1%。

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促进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规范、更加合理。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57-02我院是一所综合性老年病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比较广泛。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使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造成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抽取我院2013 年7 月至2015 年5 月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更加合理。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从我院 2013 年7 月至2015 年5 月门急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00 张,共计11500 张,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255 张。

1. 2 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以及《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

2 结果随机抽查的11500 张门急诊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共255 张,各科室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见表1,不合理处方前三位依次为适应症不适宜、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43.5%、25.5%和23.1%,具体情况详见表2、表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2 1.1 0.83 分析与讨论经过统计,我院抗菌药物主要存在以下不合理使用情况。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

海峡药学2021年第33卷第(期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一些高危因素存在时,如患者高龄、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有异物置入或涉及重要器官、营养不良等情况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944年3月5日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的《204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最高上限为3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200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59例,占比29.50%,没有超过规定。

调查显示该院关节置换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60.53%。

3.2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主要是由金葡球菌引起,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选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要结合手术的种类、手术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和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中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对金葡球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它们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已经成为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首选,如果对头抱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4S-。

本调查结果显示,头抱唑林钠和头抱咲辛的使用率最高,但也有选用左氧氟沙星或三代头抱药物的情况,使用高级别的头抱类抗菌药物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细菌的产生,同时目前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越来越严重,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应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这也表明该院还有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5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输注给药时机本次调查发现,3例住院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与规定不符,其中术前>、h输注抗菌药物6例,术中输注抗菌药物5例,术后输注抗菌药物2例。

根据规定住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控制在术前0.2 ~14h或麻醉开始的时候,目的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已经达到可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提前或者太晚给予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 2022年5-7月门诊处方每月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进行点评,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

结果共抽取了门诊处方3000张,急诊处方3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97.8%,不合格处方数66 张,急诊处方合格率96.0%,不合格处方12张;不合格处方中包括不规范处方22张(28.21%),不适宜处方49张(62.82%),超常处方7(8.97%)张。

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之处,如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等。

建议加强医院处方管理,优化处方点评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

处方点评是根据国家有关处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作为新的用药监管模式,通过对处方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规范统一的评价【2】,发现并分析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督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

现对我院2022年5-7月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登录我院 PASS 系统,进入门(急)诊处方专项药品点评界面随机抽取2022年5-7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分析,每月抽取门诊处方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

1.2分析方法1.2.1 点评依据: 参照《国家基本用药目录》( 2012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 版)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对用药适宜性和处方规范性进行点评【2】。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重要的科室之一,患者往往因为严重感染等疾病而急需抗菌药物治疗。

然而,不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1.1 临床确诊感染:急诊科医生在患者病情评估的基础上,应尽快进行临床确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惟独在确诊感染的情况下,才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2 严重感染和危重症患者:对于疑似严重感染和危重症患者,应及早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覆盖可能的病原体,待病原学检测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1.3 高危因素患者: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2.1 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急诊科医生应尽可能获取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以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对该病原体有效的抗菌药物。

2.2 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能需要不同的抗菌药物。

急诊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2.3 个体化治疗:每一个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需求是不同的,急诊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过敏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3.1 合理的剂量选择:急诊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剂量过高则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3.2 合理的疗程选择: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的敏感性和患者的病情等因素来确定。

过短的疗程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过长的疗程则可能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风险。

3.3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急诊科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临床反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与评估4.1 药物疗效监测:急诊科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相关检测,以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

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及改进方式

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及改进方式

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及改进方式鲁建秀(凉山州冕宁县中医医院;四川西昌615600)由于一些医院门诊部日常工作繁忙,不可避免的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处方,那么对于这一现象各个医院应作出相应的干预和改进方式。

一、干预措施介绍 1、处方自动监控系统监控:医院尽量采用处方自动监控系统,为医生和药师提供医嘱实时监控和药品信息查询。

医生工作站输入并提交处方后,处方自动监控系统对处方进行实时监控,提示不合理信息及其原因。

根据警告的严重程度,它有橙色、黄色和蓝色的灯。

医生可以修改或强制提交处方,系统同时记录相关信息。

2、回顾药师干预医院设立专门的审计岗位。

电子处方由专人审核,不合理的处方实时返回医生工作站修改。

同时指出不合理的原因,便于医生理解和修改,计算机系统同时记录相关信息。

3、药师调剂干预医院鼓励药师在配药和选药过程中对处方进行复查,当出现不合理处方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问题,收集不合理处方,交临床药师汇总分析:(1)直接与处方医生联系确认。

(2)将不合理的原因写在处方通讯卡上,将处方贴在病人档案上,找医生修改并签字确认。

(3)需要与医生深入沟通的特殊处方,由临床药师执行。

4、临床药师介入处方的每一步临床药师参与处方干预的各方面工作,主要有:(1)每月对处方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不合理用药信息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公司软件工程师联系,完善软件系统,不断更新数据库。

同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临床意见和要求,使软件更符合临床应用的需要。

(2)充分利用自身业务水平,实时处理审核部署过程中的不合理处方,减轻前台药师的工作压力;同时通过与医生的高质量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处方干预的有效性。

(3)每月取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动态监控处方质量,向上级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4)对配药过程中收集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收集、分析、上报,使药师迅速掌握不合理处方的共性,提高判断能力。

(5)分析突出不合理现象的原因,通过与信息维护人员或医生个人沟通,深入解决问题。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门诊部门,承担着病情严重、病情急需处理的患者救治任务。

在急诊科的工作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尤其重要,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但同时也存在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风险。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本文将介绍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二、抗菌药物管理的原则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规范。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和剂量。

3. 定期评估:对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耐受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4. 预防感染:在高危人群中,如手术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应根据预防感染的指南使用抗菌药物。

三、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的具体措施1. 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急诊科应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使用原则和使用流程,明确责任人和管理程序。

2.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对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应建立审批制度,由专业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的审批和指导。

3. 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报告:急诊科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定期统计和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提供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应接受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5. 加强与临床微生物学科的合作:急诊科应与临床微生物学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病原学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6. 审查抗菌药物的供应商和品种:急诊科应审查抗菌药物的供应商和品种,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抗菌药物的及时供应。

四、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评估急诊科应定期评估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情况。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简版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简版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是指在急诊科使用抗菌药物时,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滥用和误用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抗性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疗程和抗菌药物的监测。

正文内容:1. 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1.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1.2 根据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1.3 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判断是否需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的选择2.1 根据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2.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2.3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3.1 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和年龄等因素,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

3.2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3.3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4. 抗菌药物的疗程4.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确定抗菌药物的疗程。

4.2 根据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调整抗菌药物的疗程。

4.3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及时评估疗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抗菌药物的监测5.1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5.2 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避免抗菌药物的肝肾毒性。

5.3 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及时处理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总结: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急诊科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疗程和抗菌药物的监测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抗性的发生。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对于急诊科的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和剂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以及防控耐药性的措施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1.1 临床诊断明确: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必须确保患者的临床诊断明确,明确是否为细菌感染。

1.2 重症患者:对于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应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1.3 高危患者: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等高危人群,应慎重考虑抗菌药物的使用。

二、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2.1 细菌药敏试验: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2.2 副作用和安全性:考虑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选择对患者最为适宜的抗菌药物。

2.3 经验和指南:参考临床经验和相关指南,选择常用且有效的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和剂量:3.1 早期应用:对于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尽早应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3.2 合理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3 疗程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疗程控制原则,不宜过长或过短,避免产生耐药性。

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4.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4.2 临床疗效监测:应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3 不良反应监测:应密切监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五、防控耐药性的措施:5.1 抗生素限制使用:对于常见的轻微感染,应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5.2 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防止细菌传播和耐药性的扩散。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在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不规范的使用会导致药物滥用、耐药性增加等问题。

因此,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选择原则、给药途径、监测与评估、教育与培训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急诊科医务人员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必要性1.1 确认感染病原体: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并尽可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1.2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用药指南进行使用。

1.3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应将抗菌药物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避免滥用。

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2.1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药物:不同部位的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药物。

2.2 考虑病原体耐药性: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考虑当地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对当地细菌敏感的药物。

2.3 考虑患者情况选择药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给药途径3.1 考虑给药速度:对于需要迅速起效的感染,应选择静脉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3.2 考虑患者情况选择途径: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调整给药途径,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

3.3 考虑患者便利性: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考虑患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选择适合患者的给药途径。

四、抗菌药物监测与评估4.1 定期监测疗效: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疗效,根据疗效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2 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对于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抗菌药物,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确保药物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4.3 定期评估耐药性: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耐药性情况,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五、抗菌药物教育与培训5.1 医务人员培训: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接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急诊科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急诊科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急诊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制定本管理规范,旨在规范急诊科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和监测。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药师等。

三、抗菌药物选择原则1.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和药敏试验结果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 尽量选择窄谱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3. 优先选择抗菌药物,避免使用抗生素。

4. 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和孕妇等特殊情况,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四、抗菌药物使用原则1.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临床路径等规范进行使用。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一人一方案”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 严禁滥用抗菌药物,禁止抗菌药物的自行购买和使用。

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和疗程,避免过长或者过短的治疗时间。

5. 严禁使用过期抗菌药物和未经授权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监测与评价1.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采集和分析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

2. 根据监测数据,评价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绩效评价,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进行考核。

六、培训与宣教1. 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抗菌药物知识和合理使用能力。

2. 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宣教活动,向患者和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质量管理1. 建立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

2. 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外部评审,评估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及时整改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八、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对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2. 风险控制: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处方点评与分析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处方点评与分析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处方点评与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的作用,总结医院存在的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选取本院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门急诊18000张处方进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

主要从抗菌药物处方的使用情况、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效果评价。

关键词: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管理对策引言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到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抗感染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然而,抗菌类药物若不按正常的用法用量或者联合用药不当,则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如果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

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目前,对抗菌药物进行处方点评已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研究课题,并最终研究出各医院适用的处方点评方式。

处方点评可有效促进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著改善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可视为对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本研究通过18000张处方,总结出抗菌药物处方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数据资料来源于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180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点评。

评价标准: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中华医学会、药品说明书、中华中医药学会等指定的诊治标准和用药指南进行抗菌药物点评和分析。

1.2方法不合理处方点评小组点评时间在每月的6号前,把不合理处方的点评汇总到组长处,然后由处方点评小组组长对相应的医师进行反馈,如无异议则将公示于本院网站;如有异议,可以写反馈表,说明原因。

详细制定不合理处方应用的惩罚制度;对反复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医师,医务科给予当面谈话,进行批评教育;情节较为严重的医师,可将医师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取消;每半年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专项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成后进行考核,对新任职的员工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综合性三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用药

综合性三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用药

·论 著·综合性三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陈元成(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临床药学室,天津300011)摘要:目的 评价综合性三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09年4-10月门急诊处方共计18 125张,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进行总结,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52.91%,联合用药约占抗菌药统计处方的25.39%;在统计的16种抗菌药物中,有13种抗菌药物DUI≤1.0。

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稍高,似有过度使用的倾向;经过应用权威性的评价工具进行测评,提示其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应用;数据收集;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23-5041-03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department of grade-3general hospitalCHEN Yuan-cheng(Tianjin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urt,Tianjin30001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condition on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on the outpatients of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ianjin a grade-3general hospita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rational application andmanagement.METHODS Selective examination at random from Apr 2009-Oct 2009,with 18125prescriptionswere analyzed that fill in the prescription drug evaluation form separately.The method of the WHO recommendedwith defined daily dose(DDD)and combining drug use index(DUI)was adopted.RESULTS The prescriptions ofantimicrobial amount to 52.91%of the sum total;The prescriptions of manifold antibiotic amount to 25.39%;The DUI of 13/16kinds≤1.0.CONCLUSION The rate of utilization for antibiotic is a little more;it is a bitexcessive use of tendency;but it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at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 in the hospital.Key words: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Data collection;Defined daily dose(DDD);Drug use index 为能够对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笔者对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09年4-10月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报道如下。

处方分析论文

处方分析论文

医药学院学生学业作品作品题目: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急诊处方分析作品形式:论文学生姓名:陈皮球学号: 4321专业:药学班级:药学2016-2指导教师: xxx完成日期 2017 年4月10日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门诊、急诊处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门急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了解门、急诊抗生素等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方法:抽取京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7-9月份的门急诊处方,进行专门的点评、统计和分析。

结果:门急诊处方共抽取717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4541张,非抗菌药物处方2630张。

处方总体合格率%(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非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

并对几个突出问题,不同的类型的处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

结论:门急诊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等其他药物存在滥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 的学习。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处方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rescription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to understand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s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Jin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16 to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7171 prescrip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Among them, there were only about 4541 prescriptions of antibiotics, and there were no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of 2630. The overall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 was % (the qualified rate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was %, and the rate of non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was %). And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different types of prescriptions for each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for example analysis.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rate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and other drugs, th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pproach",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2015) study.[Key words] emergency prescriptions;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prescription analysis目录引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明年约有近1/3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死亡,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占病例数的12%~3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与干预措施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18T13:48:57.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作者:唐祖荣[导读] 研究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和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全州县中医医院 541500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和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方法:选择2014年2—7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6280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处方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干预,检查干预结果。

结果: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比例有所下降;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减低,不合理应用具体指标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强管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得到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改善。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干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抗菌药物品种日益增多,使用级别愈来愈高,门诊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有迫切要求[1]。

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我院通过调查干预的6280张处方的使用情况,比较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指标变化,促进抗菌药物处方的管理和合理使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7月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遵循《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我院相关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方法和规定,进行研究。

1.2 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制定出相关细则,并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制定出干预措施,分组探究抗菌药物处方的具体使用情况,对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级别、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做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的指标登记工作,对干预前后每组门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药品说明书等,制定具体的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判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性。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a=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
干预前不合理处方类型多样,且发生率高,干预后不合理处方类型明显降低,且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具体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应用总体情况见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 干预前、后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典型处方具体使用情况:
干预前共抽查不合理典型处方75张,不合理用药表现225/次;干预后共抽查不合理典型处方70张,不合理用药表现120/次;干预前、后平均每张处方不合理用药表现分别为3.04/2.54人/次。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典型处方具体指标变化见表2。

与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3]。

本研究中选择628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处方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干预,检查干预结果。

结果显示,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分别由干预前的43.71%和20.54%下降到干预后的39.58%和14.90%,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我院的整改措施取得了成效。

联合使用率和用量、用法不适宜率显著下降。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药物间相互影响,不良反应明显增多,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用药后的安全隐患。

联合用药不适宜率明显降低,由干预前的15.26%下降到干预后的11.68%,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4]。

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次用药剂量偏大,未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极易导致药物在体内堆积过多,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干预后用量、用法不适宜率有所降低,其使用方法趋向于规范合理。

干预后部分指标改善程度不大,甚至有加重趋向,无适应症用药即无用药指征而开具有处方使用药物的现象,其实质是滥用药物。

由此可看出,合理规范适宜抗菌药物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职业精神。

与张家佳等研究结果相似[5]。

综上所述,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得到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
[2]武航海,边原,闰峻峰,中国药房,2013,24(20):1901
[3]李雄.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分析[J].医药前言201212(3):53-54.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5]张家佳,刘俊,安益国.干预前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5(2):1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