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8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感触颇深。
他以自身在集中营里的悲惨经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有些人为什么又放弃生命!集中营里毫无人性可言,生活在里面的人,时刻都在死亡的边缘,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就会面临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饱受各种折磨的让人痛不欲生的集中营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不占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活着!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佛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就感觉特别好。
他想活着,哪怕集中营里的生活再痛苦,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多想一直这样沉浸在里边,更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
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
而如今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我们,就真的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吗?就真的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或许,当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妈妈的叮嘱,回家时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总是特别的温暖;想起和朋友一起谈理想时候的情景,对未来总是有那么多期待。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或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么简单,或许人本来就是这么简单,或许这个世界也不复杂!思考生命的意义,才会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才会去做最真最善最好的自己;而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触动心灵的哲学巨著,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深刻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的真正价值。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追寻生命的意义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弗兰克尔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生命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当我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之后,我感触很多,我想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我认为书中所贯彻的思想是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为之而奋斗一生,倾尽心力。
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在创造和工作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能在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快乐的,能在受苦中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运的,所以正在苦难中的我们,要好好活着,不为自己,只为上帝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幸运。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
除了妹妹,父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
并且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富有特殊意义的作品。
因为他知道活着的意义,正如尼采说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700字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700字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700字1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2024年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模版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____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精选10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600字篇1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感触颇深。
他以自身在集中营里的悲惨经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有些人为什么又放弃生命!集中营里毫无人性可言,生活在里面的人,时刻都在死亡的边缘,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就会面临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饱受各种折磨的让人痛不欲生的集中营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不占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活着!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佛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就感觉特别好。
他想活着,哪怕集中营里的生活再痛苦,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多想一直这样沉浸在里边,更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
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
而如今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我们,就真的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吗?就真的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或许,当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妈妈的叮嘱,回家时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总是特别的温暖;想起和朋友一起谈理想时候的情景,对未来总是有那么多期待。
最新-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精品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篇一: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没有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尼采在老师第一次讲到弗兰克尔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茫然,因为我对这位意义治疗大家的一无所知。
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愧疚。
而当我读完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后,我为弗兰克尔的辛酸的生活经历所讶异,为他在逆境中的坚忍和乐观所折服,也为他在纳粹集中营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深深地感动。
我从未很深刻的去思考过人生还有人生的意义,我也一度认为人生的意义离我的生活过于遥远。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如此的平凡,而平凡的人的一生大约是与有意义的一生无缘的,有意义的人生只留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现在想来,我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历史的长河从不是一个人写就的,我们的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大多数的人都渺小如蝼蚁,但是我们依然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舞台,描绘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在我们的耳边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集中营的点点滴滴,在走出那片暗无天日的天地后,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感悟。
这本书既是一部不完整的自传,又是心理学的专业著作。
本书的前半段里面,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三年的时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人们在集中营里挣扎的绝望,他们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被放出去。
唯有对未来残存的一丝期盼成为他们厚实的支撑。
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弗兰克尔从自己人生这一段无比黑暗但也让他无限感慨的经历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
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1知道《有关品质》这本书,是因为去年咱们杂志要做一个关于品牌的专题,当时有一块是讨论和论述品质与品牌的关系,当时苦于没有素材,以及新的角度来切入,于是就开始搜索资料,某一天看到“有关品质”这几个字,看到这一系列文章。
于是就开始了下面与《有关品质》的缘分。
原来,这书里的一大部分是20xx年7月开始《三联生活周刊》总编朱伟开设在其杂志中的“有关品质”专栏,还有一部分是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文字,另外还有诸如张国荣、王小波、张欣、张艺谋等篇。
我就冲着这当中的一篇《张国荣记》而开始下大力气开始找这一本书,开始在当当网、亚马逊上准备买书,结果没有;然后又在孔夫子网上搜,还是没有搜到;再然后就想到在图书馆里找,结果还真搜索到了,可是当时的书不在馆,也没有预借服务功能,所以就暂时放弃了,但是加入了个人账户的珍藏书目栏。
然后就忘记了这回事儿。
但是这一篇《张国荣记》倒是已经拜读过,内容一般,谈了作者心中对张国荣先生的印象。
作者先是提了那黑暗一天惊闻消息的情形。
然后提到了其认识张国荣先生的两次经历,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其在美国的一段时间里看了电影《阿飞正传》、录像带《英雄本色》,他比较喜欢《英雄本色》中的张国荣,甚至还将电影中的三角配合比为多明戈、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而这三者中,其个人更喜欢卡雷拉斯;而在发哥与龙哥所构成的性格魅力中,张国荣先生给他的印象是在两种极大反差中作为一个男人的魅力——一张过于精致的脸与在清澈中多少有点忧郁的眼神及他的冲动气质背后的刚烈。
张国荣先生也许与卡雷拉斯一样构成了那样他更喜欢的气质——他的声音没有多明戈那样的明亮,没有帕瓦罗蒂那样的浑厚,但他那种美丽的音质有前两者都没有的那种内在之力。
2024年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范本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就像当初看《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没有人相信安迪能够用一把小锤子凿出一条可以逃生的道路。
《追求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
《追求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追寻生命的意义》是2003年8月1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求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追求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一)《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部令人鼓舞的杰作,本书作者奥兰克尔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深信信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他无比痛苦的经历中,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他因犹太人的身份,被德意志纳碎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
他毕生视为生命的手稿,被挺进队员撕毁。
他的双亲,兄弟姐妹、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进煤气间。
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凌辱,随时都可能死亡的人,凭借着超人的精神意志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书中处处流露着他真实的自我,有大多的感悟,值得我们去学习:1、意志和精神是任何抉择的根本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有待抉择的事情,随时随地都会有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做出抉择。
而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人之所以变成怎样的人,其实是他内心抉择的结果,而非纯是环境因素使然。
环境只能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人。
任何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的子。
2、痛苦存在的意义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
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
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有关《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大全
有关《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大全有关《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大全【篇1】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然有诸多不释,萦绕左右。
在空间看到《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有时间多看看书吧!》时,特别是推荐第一本书便是《追寻生命的意义》,即便是书名已把我征服。
准备买书时才知道此已绝版,只能买复印版,虽然书的质量不太好但也不影响阅读。
但是作为翻译读物,总难免存在翻译的硬伤,加上书本身的逻辑性与理论性,有些地方让人读起来还是存在涩感,只可惜我外文太差,无法阅读原汁原味的文字。
此书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尔所著,作者以在二战集中营经历为例阐述意义疗法,以及其心理医学与精神学的理论。
对于这样一本书,像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读一遍说皮毛也沾不到边一点也不过分。
弗兰克尔是精神学与心理医学教授,他是从医生的角度来阐述自己治疗理论与理念。
他的目的是治疗,并不是我最初想象的那样,但是读完此书我还是明白了为什么会迷茫,因为我以前一味追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总以为有那么一条金科玉律能让我立刻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总在变化,但是从未停止,意义疗法说有三种途径可以发现生命的意义,第一是通过创造一种工作或做一件实事,第二是体验某件事或遇见某个人,第三是通过选择我们这不可能避免的痛苦的态度。
这段话读起来简单,但是却很难理解。
弗兰克尔是这样解释的,第一条是指成功与实现的途径(在我理解其实应该就成就感与满足感),意思十分明显,第二和第三需要加以解释。
在生活中发现意义的第二条途径是通过体验某些事物――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文化,或体验一个人――通过爱他。
2024年《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体会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____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8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优秀8篇)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550字(共5则)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550字(共5则)第一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550字我们生命的任何一个人与一件事情都充满意义,无论它有没有带来一般人所期望的结果,因为我们的生命只要做过了,思考过了,这件事物就会存在,而存在必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每个个体的独立的生命的意义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在集中营待过的我们,都还记得那些在各房舍之间安慰别人,并把自己仅余的面包让给他人的人。
这种人即使寥如星辰,却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
唯独人性最后的——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无可抹杀的一部分。
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他忘了艰困的外在环境通常能给人一个机会。
让人超越自己,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成长。
他不把集中营的困境看成是考验内力的试金石,他不看重自己的生命,反而轻蔑他,当他是无足轻重的万一,他宁可阖上眼皮,耽溺于过去,这样的人自然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
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取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
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未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他了解自己为何而活,因而承受得住任何煎熬。
愿我一直能谨记,在任何境遇下,我都有选择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不要盯着成功——你越是盯着它并把它当成靶子,你就越容易脱靶。
因为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不可求;它一定是自然而来的,而且,只有作为一个人对于一种比他自身更大的事业的奉献的无意识的副作用,或者作为对于他人而非自己的奉献的副产品,它才能够产生。
尼采的话存在着许多的智慧: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尽情地享受生活,好像你已经获得重生;而不要像你初次那样,错误地来做今天的事。
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发现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800字(12篇)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800字(12篇) 关于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在我看来,生命不是一种物质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生命的享受。
在我看来,生命就如同一个精神家,一个生命,一个心灵的寄托。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生命,那就是我们的身边,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范文):1在我看来,生命不是一种物质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生命的享受。
在我看来,生命就如同一个精神家,一个生命,一个心灵的寄托。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生命,那就是我们的身边,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生命的意义很重要,那就是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命是一种生命的愉悦,生命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生命就是一种美。
生命不是一种生命的满足,而是一种美好的人生。
在我看来,生命是一种人生的享受,而人活着又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人活着要有一份美好的心灵,不能为了金钱、名利而生活。
要把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抛在脑后。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生命的享受,而是人生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满足。
这次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的心里涌出了许许多多感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世界是充满爱与温情的世界,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要做有爱的幸福的人,这样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更加的幸福生活。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左右(范文):2生命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行,是一次旅行而来。
这个旅行的过程中,你是否能够在回首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渺茫与失落。
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我们不能预知将来,但可以把握今日!生命的长度决定着生命的深度。
生命是无数条生命线在我们的周围都是由我们的手牵引的生命之树,它不断地向我们延伸。
而我们的生命正是在这无数条生命线中茁壮成长着。
生命有时只有自己的生命,有的时才是我们的生命!人生来,只有自己才活的有意义。
生命有时才是脆弱的,有时也是痛苦的。
在人生的旅行中我们不能预见将来的路有多么漫长,我们不能把握今日,但是我们能把握今日!我们不能再把握那么短暂的一生,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命,只有一次旅行,不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地方,是一个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800字5篇
《活着》的结局是福贵孤身一人牵着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过往,《追寻生命的意义》的结尾时弗兰克尔博士从集中营 走出来,同样是全家去世独自一人。
我一直对生活很乐观,即使是悲剧我也觉得悲剧之后终 会等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幸的是《活着》没有,而《追寻 生命的意义》做到了。
二战期间因弗兰克尔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 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除了妹妹,父 母、兄弟、妻子都集中营死亡,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经受着 饥饿、寒冷和拷打的折磨,生命已经被集中营摧残地破败不 堪,但是,他仍旧坚持活着,直到最后从集中营走出来,而 且还写下《追寻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800 字 5 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800 字 1 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记得
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 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 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 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 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 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岁月如梭,人已中年,但是关于人生依然有诸多不释, 萦绕左右。在空间看到《北大清华推荐的经典书籍,有时间 多看看书吧!》时,特别是推荐第一本书便是《追寻生命的 意义》,即便是书名已把我征服。
准备买书时才知道此已绝版,只能买复印版,虽然书的 质量不太好但也不影响阅读。但是作为翻译读物,总难免存 在翻译的硬伤,加上书本身的逻辑性与理论性,有些地方让 人读起来还是存在涩感,只可惜我外文太差,无法阅读原汁 原味的文字。此书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 尔所著,作者以在二战集中营经历为例阐述意义疗法,以及 其心理医学与精神学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800字
本文是关于读《追寻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8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它的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
弗兰克(Viktor E。
Frankl) ,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甚至面对巨大的苦难时,如何思考并获取生意的意义的令人鼓舞的杰作;——我最欣赏的就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还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而这句话的意思包含:
首先,人类天生就有自由——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向/价值观、对待他人/社会的方式、以及选择生活的态度;面对对外界刺激,我们可以选择马上回应外界的刺激,也可以选择延迟、甚至不回应;
比如:老板对你态度很差,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反应——生气、整天都没有心情、对下属发脾气等,或明白工作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想清楚这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全心投入
又比如:孩子/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可以不高兴,并马上提出反对,并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或者,我们可以选择暂停,推迟反应;当我们明白家庭教养的关键在于“以身作则”时(备注:人类学习主要有三大模式,其中之一是模仿,儿童主要是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来学习),我们可能会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并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忽略不好的行为,并尝试从孩子行为中找出积极的因素加以表扬,以此来转移孩子关注的重点;通过父母正确行为示范,给孩子不同的选择来引导其转向积极的一面
其次,而人类天生就有4大天赋:
1。
自我意识 Self Awareness ——通过从意识上“站后一点”观察自己,看/听别人是如何对自己作出反应的,从而发现自己可以改善的空间,并不时自我反省、提醒自己,持续改善
2。
想象力Imagination ——梦想是好东西,它可以让自己“看到美好的将
来”,从而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调整态度及行为,让个人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每天的挑战;这也是所谓的“以终为始”、积极心态的力量等理论的依据3。
良知 Conscience ——基于人类良知建立的价值观可以给人以最大的安全感
通过对这3大天赋的认识及有意识地运用,从而实现自我的管理;
当然,这个“空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个人修养及自我管理水平,或者说以身作则的能力!
因此说,每个人的快乐、幸福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提高个人修养及自我管理水平,我们才能最终掌握自己幸福的钥匙!
读书心得体会
读完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思绪有些乱,也许是让我触动处太多,无从一一思考。
但总感觉有东西要冒出来,虽然不成熟,但还是写了下来。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以物质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但对这种成功的追求与获得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们心底的空虚感日益加强。
常常脑海中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活能够给予我什么?……”,若像这样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目标,人就会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又因为目前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日益增强,人们会逐渐产生消极的观念,抑郁的情绪。
也许应该像弗兰克尔提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我们要这样问自己“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明白生活对我们的期待,然后认真生活下去,让生活来慢慢揭示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
正是安迪对生活的希望,对自由的追求,才让他在监狱里能够默默承受冤屈而生活了二十年。
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人的存在的自我超越”的观点,人越是投身于所爱的事业或人,对自己越是遗忘得多,他就越能实现自我。
这可以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成功看出来,本是准备匿名发表的这本书比作者其它以真名出版的著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越是执着于对成功的追求,反
而离成功越远;越是看重自我,追求自我的实现,那么就永远实现不了自我,只有超越自我后,才可能做到实现自我。
这与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出的合作精神相似,在生活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职业、社会和性上,人只有对其充满兴趣,乐于合作,而不是把中心都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
就像当初看《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没有人相信安迪能够用一把小锤子凿出一条可以逃生的道路。
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
读后心得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
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
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
“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
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
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
“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